构建用于确定种植果树的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

构建用于确定种植果树的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

一、建构数学模型确定种植果树最佳土地租赁期(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程[1](2021)在《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空间演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回顾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同阶段,近代城市因其所处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特殊环境,使得城市空间保留了独有的时代印记,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工业革命后,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代化与城市化的并行作用下,其性质、结构以及形态均得以发生重大变革,新的城市类型——工业城市、铁路城市以及港口城市不断涌现,而资本主义催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迅速扩散,对城市影响深远。我国近代城市正是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工业文明浪潮推动”的时代背景下得以诞生或发展,这段历史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中国近代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诠释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历史城市保护、文化传承的实践与研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哈尔滨在中国近代城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殊性,其城市建设初期的发展始终与中东铁路息息相关。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特等站,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的区域职能。另一方面,俄国人又视其为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时参考了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经验。多元、复杂的城市空间由此而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目前,如何系统地还原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如何解析当时的空间特征、形态以及变化,如何阐释其空间演化背后的动力机制等等都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1898至1917年”这一完整的俄国控制时期作为研究时间,通过搜集散落于俄罗斯的哈尔滨建设历史档案,以此获得哈尔滨空间发展的相关历史信息。首先,通过历史信息的翻译与解读,系统梳理研究期内哈尔滨城市空间发展脉络,结合影响城市空间的时间节点划出不同阶段,解读各个阶段的城市建设发展特征;其次,解析研究期内哈尔滨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对哈尔滨建设初期空间演化的发生轨迹、测度特征以及变化特征加以分析;再者,初步发现了空间演变的整体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动力机制。相关基础研究,包括对城市空间演化的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明确城市空间分析的视角、逻辑以及技术方法,并提出本研究中城市空间演化的分析架构;其次,探索城市空间演化分期的理论依据,通过有机生长理论的回顾,总结城市空间演化分期的视角与逻辑,进而得出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空间演化脉络划分;再者,对城市空间演化机制的理论支撑进行总结,针对自组织理论发展及其内涵进行解读,总结该理论体系特征与方法论,辨析城市空间自组织的特征,得出城市空间演化机制的认知模式。城市空间不同生长阶段的研究以城市空间演化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影响下的城市化发展,探索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与特征。城市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首先分析城市空间演化特征、提炼整体规律,其次剖析城市空间演化的主客观因素,再者从自组织力与他组织力的视角总结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最终,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赵子亮[2](2015)在《农村耕地抛荒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研究 ——以广州郊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耕地抛荒是我国在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出现的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农村耕地的抛荒导致农村耕地的不充分利用和有限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我国废除了农业税,并不断延长农村耕地承包期的时间,但农村耕地抛荒现象依然没得到遏制,本文通过理论推导以及构建logistic模型,对耕地抛荒的一般性原因进行分析,并选取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耕地抛荒产生的一般性原因和相关的治理措施,并对广州市区别于山区耕地抛荒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耕地抛荒的产生是我国农地制度约束下农民的理性选择,由于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着农民土地产权不充分、均分制的农地分配方式等特征,导致了我国农村农地规模小,农民对农地投入不足等问题。受耕地是农民退出城市的生存保障以及农民的乡土情怀的影响,农民往往不愿意放弃对承包地的经营权,而既不放弃又不耕作的行为就导致了耕地的抛荒。耕地抛荒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促使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调整,但从长期看,耕地抛荒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消极意义,因此,必须对耕地抛荒现象进行治理。基于对耕地抛荒行为的模型建构以及实地访谈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实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通过农地的合法流转,促使农地向农业生产大户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政府加强对农地的治理投入,有针对性的扶持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杨飏[3](2014)在《规模化种植的赣南脐橙产地定价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水果行业中,水果的售价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该种水果在上市时能否顺利销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着果农能够获得的利润,水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其今后的发展,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价格是果农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脐橙种植是一项投资巨大、高风险的周期性农业经营活动,脐橙的定价决定着果农的收入安全,如何减少果农定价的盲目性,避免果农为某些经销商所操纵,根据当年的收成确定一个合理的产地销售指导价,对保障果农的利益,获得最大利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以赣南脐橙为研究对象,将脐橙销售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从销售量和售价的定性关系出发,结合MATLAB软件拟合得到不同阶段的销售量与售价的数学关系,以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建立定价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求解得到不同阶段脐橙的产地售价及相应的销售量。首先针对刚下树的脐橙批发价,基于成本加成定价法建立了简单数学定价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脐橙的单位面积的平均生产成本,合理地估计了单位质量脐橙的利润率,以获取预期利润为定价目标建立了简单的价格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最后的价格。其次将脐橙的销售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赣南脐橙所需的投入成本及各个销售阶段的主要成本,分三阶段考虑了市场对脐橙的需求情况。从成本和销售量的不同两个方面考虑,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建立定价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对不同因素对脐橙售价影响作了相关性分析,拟合得到销售量关于售价的函数,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合理的脐橙售价及销售量。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成本加成定价法给的脐橙制定产地售价的变化范围为3.5元/千克5.5元/千克,相对较高。2.对脐橙产地售价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脐橙的产量。3.合理脐橙的产地售价为2元/千克—4元/千克,并且三阶段的售价高低为第二阶段最高,第一阶段其次,第三阶段最低。本文所建的模型是关于分阶段的脐橙产地售价,拟合销售量关于售价的函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影响因素的不稳定性及数据的缺乏,拟合函数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较大,使得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肖建华[4](2013)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农业经历10000余年发展,已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但现代“石油农业”发展至今日,已步入了不可持续的死胡同。中国是后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基本沿袭了西式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两难困境: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又要在日益增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现实表明,要想破解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这一两难困局,不能再走西式国家大规模、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农业之路,而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之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和引导成了世界普遍性的现象。政府必须介入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研究中的共识。政府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它需要在与市场、社会的互动中解决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问题。只有恰当界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政府才能真正找准调控和引导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形成政策的累积效应。本研究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入手,论文从多功能视角和后现代视角阐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意蕴。同时,梳理了两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及“替代农业”形态的关系,提出了两型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整合、“替代农业”形态只是两型农业的表现形态的观点。并将两型农业的实践形式和表现形态归结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有机精致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综合农业发展模式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界定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后,论文从两型农业的公共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其市场失灵方面论证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引导的缘由。同时对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为了进一步建构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机制,需要借鉴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成功经验。基于此,论文选择美国、德国、日本、古巴为个案进行研究。农户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重要客体之一,农户参与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论文通过对我国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与它励的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得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必不可缺。接下来,论文从有机精致农业建设、生态综合农业建设和都市休闲农业建设方面梳理了我国政府引导的探索和不足。为了深入分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不足的原因,论文从劳动力、技术、资金、组织和制度五个维度分析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约因素。对政府引导的不足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结合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构建的培育要素和支持系统,即两型农业理念培育机制、两型农业法律规范机制、两型农业市场激励机制、两型农业技术支撑机制和两型农业组织协同机制。为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的可靠性,论文通过运用DEA分析方法、AHP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MATLAB三维动态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政府引导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对不同区域的政府引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对不同农村区域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有效性的判断数据。通过对政府引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完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提供决策支持。

周鹏[5](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彭文平[6](2010)在《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经济安全因素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区域外部经济压力是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的动力,应对外部挑战是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的经济安全,是各国的共同利益;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分配及其对各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则往往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起到延缓作用。本论文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为个案研究来论证上述观点。首先,外部经济威胁对AFTA进程起着推动作用。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地区经济集团化压力及其导致的经济保护主义对东盟国家的国际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东盟开始形成经济的竞争关系,以上因素促使了AFTA的快速出台;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亚太经合组织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进展、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促使AFTA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速。其次,区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与各国经济安全的冲突则对AFTA进程起着阻碍作用。农业、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领域的自由化倒退现象,是东盟各国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压力下对本国经济安全的维护。21世纪初AFTA初步形成后,东盟提出的经济共同体建设目标仍是经济安全因素对地区经济合作进程的促进结果。

钟建林,梁元星[7](2006)在《果树种植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建构》文中认为以种植果树为例,根据果树种植的客观规律,引进折扣因子δ=U-α,给出了通过确定投资合同期使利润达到最大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讨论和推广.

潘世炳[8](2005)在《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文中提出在分析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利用海内外物权法实践和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主体明确、定性清晰、定量科学、分级授权管理的土地产权体系。 首先回顾了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制度沿革,剖析了现有土地产权法律法规和土地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各种不良后果,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先后述评了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可以借鉴基本观点:产权清晰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交易费用可以判别制度的效率高低;委托代理的核心是建立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在理论结合实际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海内外物权和土地产权实践和研究动态,明确了土地产权设置立足于大陆法系等基本原则。对土地所有权、划拨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出资)土地使用权、承租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抵押权、土地租赁权、相邻权等传统土地产权进行了全新完善优化。界定了概念,突出了相关特性:(1)企业改制中保留划拨土地存在法律漏洞,首次提出“保留划拨土地作价入股”概念(2)现行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涉嫌违规并分别侵犯了地方政府、原土地使用者和相关股东合法权益,提出了完善方案(3)强调承租土地使用权的物权特性,揭示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确定的承租土地评估方法错误并进行方法设计(4)强调了土地重复抵押的合法性和经营性医院学校等用地抵押的可行性。对于法律没有设置但现实存在的空间权、地役权、典权、土地优先权、独有、共有、区分土地使用权、土地留置权、地上权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完整的创新设计。对它们界定概念,揭示内在规律和法律特性。在国内首次提出土地优先权和区分土地使用权概念并完整界定。 在土地产权量化方面,介绍了土地产权估价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针对土地开发费用范围和数值难以准确把握、主观随意性大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城市综合土地资本概念,通过其加权分摊得到土地开发成本,从而修正了成本逼近法。针对收入和成本构成的更新及折旧的科学处理,对收益还原法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对承租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空间权、综合用地以及附设有他项权利的特殊土地使用权估价进行了创新和更新。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各种类型土地估价方法和程序,揭示了其内在规律和独有特性。其中首次否定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有关规定,提出了承租土地使用权估价全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有首创性。对于划拨土地使用权、空间权、综合用地、附有他项权利土地估价都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 最后剖析了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理论动向、实际操作及成绩和问题。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对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分级授权管理模式,系统地研究了构建土地产权分级授权体系。突出了分级授权后的监督检查和处理。

黄定嵩[9](2004)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文中认为中国和东盟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在加入WTO后与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与东盟各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的西南民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西南民族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的无限美好的前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西南民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呢?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章阐述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代背景。共分为四个要点:(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使世界经济全局及各国各地区经济愈益受到这两大趋势的影响,并沿着这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二)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张演变,对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东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建立和存在增大了东盟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受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事件等影响,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新变化:美国经济及安全战略不断调整,日本“头雁”无力领飞,东盟经济出现急剧波动,暴露了东亚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日益突出。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探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建设问题。包括:(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创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东盟与中国联合共建自由贸易区是比较能弥补东盟内部的脆弱性、发挥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体现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的现实选择。(二)多层面探究自由贸易区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如贸易区运行机制、领导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等问题:东盟某些国家单方面与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东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干预等,这些都给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三)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架构为基础,综合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和建设内容。(四)总结预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发展前景。 第三章阐述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分析东盟各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经贸合作概况,研究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商机,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大市场提供参考。这也是达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双赢”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概括分析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具体研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简要说明西南民族经济发展概况。(二)详细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睡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三)深入探析西南民族经济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加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西南国际大通道的初具雏形、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都有利于西南地区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占得先机;但是由于政治意识、民族宗教、经济层次、利益矛盾、软硬环境、企业能力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要率先与东盟经济融合,所面临的分岐、压力和障碍因素也比较多。(四)从总体上提出,西南民族经济应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即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施大通道战略、大通信战略、大经贸易战略、大口岸战略、走出去战略、政策倾斜战略、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进一步论述如何打造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凝聚核”。在新形势下,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有条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冰堡”:两省区都具有独特的地缘、交通、资源等条件,广西南宁又获得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承办权,这些都将说明桂滇两省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开放前沿,必将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桂滇两省区就“桥头堡”地位展开激烈的角逐与较量,广西及时确立了面对东盟的国际发展取向,云南也进行了建立云南陆上邻边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设计。但两者之间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

田传浩[10](2003)在《农地使用权市场: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对农地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地区的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时,土地买卖市场无助于效率和公平的提高,土地租赁市场比土地买卖市场更有效率(Dininger and Feder,1998)。在中国的农地制度下,农户不能对土地进行买卖,但是法律已经允许农户出租农地。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使用权市场得到了初步的发育。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农地使用权市场仍然不活跃,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中国农地使用权市场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已有的文献忽视了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在“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农地制度框架下,村集体和农户都可以出租农地,并且集体出租农地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农地市场交易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次,许多学者关心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影响,然而已有的讨论都将重点放在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市场需求的影响上,忽视了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市场中供给的影响。第三,农地使用权市场对耕地配置效率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争论,但是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十分匮乏。 根据农地使用权市场中供给主体的不同,本文将农地使用权市场分为两种交易模式: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并以笔者2000和2001年在中国苏浙鲁地区收集的村庄和农户数据对农地使用权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2000年的实地调查取得了1083个农户和54个村庄基本情况的有效问卷,2001年的调查取得了574个农户、83个农业经营大户和30个村庄基本情况的有效问卷。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1)在苏浙鲁地区,集体出租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中最主要的供给来源。与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相比,集体出租农地有更大的土地规模、更长的租赁期限、更规范的交易方式和更低的交易费用,是农业规模经营大户的主要交易对象。 (2)由于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都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两者具有互相替代的作用。在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比较活跃的地区,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受到了压制,一个农户如果已经从集体租入了农地,那么他从其他农户租入农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山东两个相邻村庄的个案比较和2000年苏浙鲁1083个农户数据的统计分析都验证了这一点。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3)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越低,其租入农地的可能性越小,租入农地的面积也越小。土地调整虽然降低了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但是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Yao,2002),增加了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供给。因此,需要权衡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市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在人地矛盾紧张的地区,农地供给量的缺乏是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主要障碍。在这些地区,土地调整促进了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更进一步,集体出租农地并没有受到土地调整的阻碍,因此即使不考虑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市场供给的影响,它对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也难以确定。这与以往认为土地调整会阻碍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基于2000年苏浙鲁1083个农户数据基础上的计量分析结果验证了以上的假说。 (4)集体出租农地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农地制度安排,村领导在这种农地制度安排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村领导的效用函数,分析了村领导的角色、约束、目标和在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行为,将村领导看成集体出租农地这种制度安排的决策者和实行者。同时,在村领导的约束条件中考虑了村民的反应,这意味着村领导的行为不能不顾村民的意见而随心所欲。从三个实地调查的案例来看,可以利用这个分析框架对村集体出租农地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解释。 (5)农地使用权市场对耕地细碎化程度和土地配置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没有基于中国农地使用权市场的经验证据。因此,本文利用2001年苏浙鲁574个农户和83个农业经营大户的资料分析了农地使用权市场对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农户租赁耕摊捅立后家庭经营地块数的变化和不同面积农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本文指出农地使用权市场虽然没有进一步加剧苏浙鲁地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但是对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与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相比,集体出租农地更容易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 (6)2000年苏浙鲁18个乡镇的分析结果表明,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在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乡镇,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平均程度也较高。对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表明,他们在租入土地后,改善了土地质量,优化了种植结构。此外,对农户的调查也表明,出租农地的农户主要是因为有更好的非农就业机会,租入农地的农户也主要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计算,因此可以认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结论所蕴涵的政策意义有以下几点:(l)如果禁止土地调整的制度得到了确实的执行,那么还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否则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可能受到阻碍;(2)通过在村庄引入民主决策机制,能够?

二、建构数学模型确定种植果树最佳土地租赁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构数学模型确定种植果树最佳土地租赁期(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空间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简析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城市空间演化的研究途径
        2.1.1 城市空间分析的系统认知
        2.1.2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术方法
        2.1.3 城市空间演化的分析架构
    2.2 城市空间演化分期的理论依据
        2.2.1 有机生长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2.2.2 空间演化分期的视角与逻辑
        2.2.3 城市建设初期的空间演化分期
    2.3 城市空间演化机制的理论支撑
        2.3.1 自组织理论的实践应用
        2.3.2 城市空间的自组织特征
        2.3.3 空间演化机制认知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初期城市空间演化的脉络背景
    3.1 中东铁路建设下的城市空间形成阶段
        3.1.1 俄国远东铁路政策的实施
        3.1.2 中东铁路建设指挥的需求
    3.2 日俄战争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外拓阶段
        3.2.1 西方列强对东北亚地区的争夺
        3.2.2 蓄谋已久的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3.3 开埠通商后的城市空间渐变阶段
        3.3.1 开埠通商对城市发展影响
        3.3.2 中东铁路沿线鼠疫大爆发
    3.4 世界大战时期的城市空间优化阶段
        3.4.1 战前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3.4.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设初期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4.1 铁路建设影响下的城市化发展
        4.1.1 基于租赁权的土地使用体系
        4.1.2 土地开发与人口规模的变化特征
        4.1.3 围绕站区开发的空间建设与规划
    4.2 区域战争影响下的城市化发展
        4.2.1 战时阶段城市发展受阻与影响
        4.2.2 战后阶段城市发展转变与策略
    4.3 开埠通商影响下的城市化发展
        4.3.1 权力博弈下的城市公共事业改善
        4.3.2 工商业发展对土地和人口的影响
        4.3.3 俄国政治影响下的区域空间重组
    4.4 世界大战影响下的城市化发展
        4.4.1 战争对城市事业发展的波及影响
        4.4.2 战时城市土地交易的波动性特征
        4.4.3 顺应区域局势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设初期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与特征
    5.1 铁路驱动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
        5.1.1 物资运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轨迹
        5.1.2 核心初现与整体协同的句法测度特征
        5.1.3 空间结构与功能形态的演化特征
    5.2 战争引发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
        5.2.1 战争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拓展轨迹
        5.2.2 核心规模逐步扩大的句法测度特征
        5.2.3 趋于停滞的城市非军事空间变化特征
    5.3 工商业发展下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
        5.3.1 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空间形成
        5.3.2 经济发展诱导的城市空间改善
    5.4 政治格局转变下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
        5.4.1 经济与人口双重作用下的演化轨迹
        5.4.2 核心规模继续扩大的句法测度特征
        5.4.3 花园城市空间结构的逐步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6.1 城市空间演化的量化规律特征
        6.1.1 城市空间演化的特征分析
        6.1.2 城市空间演化的整体规律
    6.2 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客观因素
        6.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6.2.2 水陆交通系统的影响
        6.2.3 区域层面作用的影响
        6.2.4 经济因素驱动的影响
    6.3 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人文因素
        6.3.1 地缘政治作用的影响
        6.3.2 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6.3.3 俄国城市文化的影响
        6.3.4 建筑师工程师的影响
    6.4 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6.4.1 自组织力的导向
        6.4.2 他组织力的激发
        6.4.3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契合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2)农村耕地抛荒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研究 ——以广州郊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1.2 重要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耕地抛荒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2 农村耕地抛荒的经济学理论和原因分析
    2.1 耕地抛荒行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2 农村耕地抛荒的原因分析
3 广州郊区耕地抛荒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从化区T镇为例
    3.1 从化区T镇基本概况
    3.2 样本及模型选择的介绍
    3.3 样本的基本属性
    3.4 变量的选择及其特征描述
4 治理耕地抛荒的经验做法及政策建议
    4.1 耕地抛荒治理案例13
    4.2 对案例中相关措施的提炼
    4.3 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从化T镇耕地抛荒的原因调查问卷
附录 2:访谈提纲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规模化种植的赣南脐橙产地定价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赣南脐橙定价模型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非水果农产品定价的研究现状综述
        1.2.2 水果定价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外定价决策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1.2.4 对文献综述的简要总结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脐橙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目标分析
    2.1 近几年赣南脐橙市场产销形势分析
    2.2 影响脐橙定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2.3 主要定价目标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简单模型
    3.1 基本概念
    3.2 主要定价目标
    3.3 基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简单模型
        3.3.1 单位质量脐橙的生产成本的确定
        3.3.2 单位质量脐橙的利润率的确定
        3.3.3 基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简单模型
    3.4 算例分析
    3.5 模型的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利润最大的脐橙产地定价模型
    4.1 模型假设
    4.2 符号说明
    4.3 果树盛产期的脐橙产地定价数学模型
        4.3.1 脐橙种植成本及各销售阶段的成本分析
        4.3.2 定价目标的分析
        4.3.3 脐橙产地定价模型的建立
    4.4 模型分析和计算
    4.5 模型的评价
        4.5.1 模型的优点
        4.5.2 模型的缺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的方法
    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缘由
    1 两型农业:必要的乌托邦
        1.1 现代农业的不可持续性
        1.2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反思
        1.3 两型农业:后现代农业的乌托邦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解
        2.1 学术视野下的两型农业
        2.2 多功能视角下的两型农业
        2.3 后现代视角下的两型农业
    3 两型农业与相关农业形态的关系
        3.1 两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关系
        3.2 两型农业与“替代农业”形态的关系
    4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缘由
        4.1 政府介入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4.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作用
第三章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启示——以美、德、日、古巴为个案
    1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
        1.1 美国
        1.2 德国
        1.3 日本
        1.4 古巴
    2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启示
        2.1 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两型农业的模式
        2.2 制订和实施两型农业建设的政策法律
        2.3 切实加强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4 加强两型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培训
        2.5 提高两型农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第四章 我国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与它励——以湖南实地调查、浙江个案调查为例
    1 由实地调查透视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
        1.1 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
        1.2 实地调查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1.3 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调查分析
    2 由具体个案透视农户它励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2.1 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它励
        2.2 农户它励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个案案例
第五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1 我国有机精致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1.1 我国有机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1.2 我国精准农业建设政府引导探索与不足
    2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2.1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
        2.2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不足
    3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与不足
        3.1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
        3.2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不足
第六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约因素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劳动力制约
        1.1 后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农村劳动力现状
        1.2 两型农业的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被转移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技术制约
        2.1 农户采纳两型农业技术的意愿不强
        2.2 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体制障碍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组织制约
        3.1 农户家庭经营组织的小规模分散化
        3.2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组织化程度低
    4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资金制约
        4.1 两型农业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4.2 农户贷款难制约两型农业的发展
    5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度制约
        5.1 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5.2 两型农业发展的正式制度制约
        5.3 两型农业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制约
第七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建构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亟需构建
        1.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主要做法
        1.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亟需构建机制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建构
        2.1 两型农业理念培育机制
        2.2 两型农业法律规范机制
        2.3 两型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2.4 两型农业技术支撑机制
        2.5 两型农业组织协同机制
第八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评价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处理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3 评价指标权数的测度
        1.4 评价体系指标值的预处理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DEA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2.1 DEA评价模型的原理和方法
        2.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DEA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3 基于AHP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3.1 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和步骤
        3.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过程
        3.3 基于AHP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4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综合三维动态评价
        4.1 灰色关联度评价的模型和步骤
        4.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综合三维动态评价
第九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5)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背景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核心概念——经济安全含义的界定
    五 研究意义和创新
    六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
    七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盟的经济安全观
    第一节 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的升温
        一 冷战时期对经济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二 后冷战时期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安全
    第二节 东盟国家的安全观及经济安全地位的上升
        一 东盟国家安全观念及其演变
        二 东盟对经济安全的重视及各国的看法
    第三节 东盟经济安全观的特征
        一 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紧密联系
        二 以自由化改革增强各国经济竞争力
        三 以开放的地区主义应对外部挑战和威胁
    小结
第二章 AFTA出台背景:经济安全面临的外部压力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带来的压力
        一 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东盟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一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东盟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AFTA)对东盟经济安全的威胁
        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对东盟经济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东盟的竞争关系
        一 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改革开放政策
        二 中国经济的开放对东盟经济安全的挑战
    小结
第三章 东盟区域合作方案及AFTA的经济安全功能
    第一节 东盟应对经济挑战的几种构想
        一 东盟与区域外的经济合作构想——东亚经济集团(EAEG)
        二 东盟内部合作构想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维护经济安全的不同功能
        一 争夺外资说
        二 增加区域内贸易,摆脱依赖说
        三 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竞争力说
    第三节 经济安全视角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条款
        一 CEPT关于降低关税的规定
        二 降税条款中的经济安全考虑
    小结
第四章 CEPT协定执行过程中的经济安全问题
    第一节 外部压力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时间表的调整
        一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
        二 亚太经合组织在贸易投资领域取得的进展
        三 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
    第二节 各国对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
        一 相关理论的介绍和评析
        二 东盟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安全
        三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和产业安全
    小结
第五章 金融危机时期的AFTA建设与区域经济安全
    第一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造成的危害
        一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损害
        二 金融危机引发的东盟国家政治和社会危机
        三 金融危机对东盟国际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对外部援助的依赖和经济主权的丧失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救援活动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东盟国家经济主权侵犯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下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一 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几个文件
        二 金融领域的合作
        三 东盟投资区建设
    小结
第六章 从东盟自由贸易区到东盟经济共同体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的效果
        一 东盟新成员国对AFTA的承诺
        二 AFTA建设所取得的绩效
    第二节 东盟经济共同体设想提出的背景
        一 世界范围内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二 中国经济崛起和东盟经济共同体
    第三节 超越AFTA:东盟经济共同体与新世纪的经济安全
        一 东盟经济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二 东盟经济共同体与地区经济安全
    小结
结论
    一 "经济安全"的国际关系理论阐释
    二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考量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果树种植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符号说明
3 模型假设
4 模型的建立
5 模型求解
6 模型结果分析
7 模型评价和推广

(8)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引论
    1.1 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创新
第2章 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的现状与问题
    2.1 建国以后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2.2 土地产权法律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2.3 土地产权管理存在的障碍
    2.4 各级政府土地权利利益博弈不断
    2.5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不完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2.6 土地产权现实困境的根源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借鉴: 新制度经济学暨产权理论
    3.1 新制度经济学暨产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2 新制度经济学暨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3.3 新制度经济学暨产权理论的借鉴意义
    3.4 小结
第4章 定性研究: 城市国有土地产权体系设计
    4.1 海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4.2 传统土地产权完善优化设置
    4.3 土地产权创新设计
    4.4 土地产权的保护性和限制性
    4.5 小结
第5章 定量研究: 城市国有土地产权估价
    5.1 土地产权估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5.2 土地估价方法的修正和完善
    5.3 特殊土地产权估价创新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管理新构想: 授权分级管理
    6.1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实践与借鉴
    6.2 构建土地产权授权分级管理体系
    6.3 土地产权授权的监督检查及处理
    6.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代背景
    1.1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发展
        1.1.1 经济全球化是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大趋势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经阶段
    1.2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1.2.1 欧洲联盟
        1.2.2 北美自由贸易区
        1.2.3 亚太经合组织
    1.3 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1 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1.3.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1.3.3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4 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1.4.1 美国经济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1.4.2 日本经济“领头雁”地位面临考验
        1.4.3 东盟各国的经济出现急剧波动
        1.4.4 中国经济“发动机”作用日益凸显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2.1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1 东盟内部的相对脆弱性
        2.1.2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2.1.3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
    2.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和障碍
        2.2.1 自由贸易区内部建设的问题
        2.2.2 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2.2.3 东盟区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2.2.4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干预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
        2.3.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
        2.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
        2.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
        2.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能作用
        2.4.1 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4.2 为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2.4.3 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3.1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析
        3.1.1 马来西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福地”
        3.1.2 新加坡: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跳板”
        3.1.3 泰国:中国水果、玩具的“超级市场”
        3.1.4 印尼: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3.1.5 越南:中国7类企业近水楼台可得“越”
        3.1.6 菲律宾:中国3类企业寻找商机的“肥田”
        3.1.7 缅甸:中国农林企业合作的“优质”伙伴
        3.1.8 柬埔寨: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新乐园
        3.1.9 文莱:中国优势企业细分市场能“掘金”
        3.1.10 老挝:中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新天地
    3.2 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应对策略
        3.2.1 东盟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
        3.2.2 东盟各国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1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4.1.1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4.1.2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1.3 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4.1.4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时代机遇
        4.2.1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
        4.2.2 自由贸易区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4.2.3 自由贸易区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4.2.4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
        4.2.5 自由贸易区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4.3 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
        4.3.1 有利条件
        4.3.2 制约因素
    4.4 西南民族地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
        4.4.1 大通道战略
        4.4.2 大通信战略
        4.4.3 大经贸战略
        4.4.4 大口岸战略
        4.4.5 走出去战略
        4.4.6 政策倾斜战略
        4.4.7 特色经济战略
        4.4.8 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积聚核
    5.1 广西、云南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5.1.1 桂滇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枢纽
        5.1.2 桂滇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5.1.3 桂滇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5.1.4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5.2 桂滇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
        5.2.1 桂滇关于东盟“桥头堡”的角逐与较量
        5.2.2 广西面向东盟确立的国际发展取向
        5.2.3 云南针对东盟确立的大发展思路
        5.2.4 加强桂滇区域合作,共建桂滇自由贸易区
    5.3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南民族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5.3.1 南、贵、昆三市在西南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5.3.2 南贵昆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3.3 南贵昆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5.4 南贵昆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聚核的发展对策
        5.4.1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内部的整合进程
        5.4.2 积极参与构建“9+2”泛珠三角经济区
        5.4.3 全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5.4.4 切实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声明

(10)农地使用权市场: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对农地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地区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规范分析
        1.3.2 实证研究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2 国内外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农业绩效文献综述
    2.1 农地产权制度的几种框架
    2.2 地权稳定性(tenure security)与土地投资
        2.2.1 土地授证与土地投资:基于国外的经验
        2.2.2 土地调整与土地投资:基于中国的经验
        2.2.3 经验研究结果冲突的原因
    2.3 农地市场、农地配置与农业绩效
        2.3.1 地权配置的几种情况及其隐含的意蕴
        2.3.2 市场完善条件下农地市场与农地配置的逻辑关系
        2.3.3 多重市场失灵对农地配置的影响
        2.3.4 影响农地市场的其他因素
        2.3.5 土地租赁市场与农业绩效
    2.4 小结:论文理论起点和学术意义
        2.4.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4.2 本论文研究的学术意义
3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市场
    3.1 解放后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
        3.1.1 土地改革运动
        3.1.2 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
        3.1.3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3.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土地“延包”
    3.2 中国不同利益群体所享有的农地产权现状
        3.2.1 国家享有的农地权利
        3.2.2 集体享有的农地权利
        3.2.3 农户所享有的农地权利
    3.3 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有关的农地制度安排创新
        3.3.1 两田制
        3.3.2 反租倒包
        3.3.3 土地股份合作制
    3.4 中国农地使用权市场交易的两种模式:农户供给型和集体供给型
        3.4.1 农户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交易模式
        3.4.2 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交易模式
        3.4.3 两种农地使用权市场交易模式特点比较
    3.5 农户供给型与集体供给型农地市场交易模式的替代关系:来自山东两个村庄的经验
        3.5.1 样本村的基本情况
        3.5.2 样本村农地制度安排的差异
        3.5.3 假说与推论
        3.5.4 对假说的检验
        3.5.5 小结
4 苏浙鲁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与特点
    4.1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4.1.1 第一次抽样调查
        4.1.2 第二次抽样调查
    4.2 被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4.2.1 2000年和2001年被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4.2.2 2000年被调查地区农户的基本情况
    4.3 苏浙鲁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化配置情况
        4.3.1 农户家庭经营耕地的来源与出租情况
        4.3.2 不同来源耕地的使用期限和取得费用
        4.3.3 农户家庭经营其他农地的情况
        4.3.4 农业经营大户农地租赁的基本情况
    4.4 农户对农户之间农地使用权交易情况的认知
        4.4.1 对农户之间农地使用权交易的费用支付情况的认知
        4.4.2 对自发交易合同签署和租赁期限的认知
        4.4.3 对农地流转难易程度的认知
    4.5 不同利益主体对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态度和意愿
        4.5.1 农户对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态度和意愿
        4.5.2 农业经营大户对农地市场发育的态度和意愿
        4.5.3 村干部对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态度和意愿
    4.6 对苏浙鲁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现状的初步评价
        4.6.1 集体分配农地仍然是家庭经营农地的主要来源
        4.6.2 农地使用权市场运行中存在较大的阻碍
        4.6.3 集体出租耕地是耕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
        4.6.4 从集体租赁耕地对扩大家庭经营规模的作用更加显着
        4.6.5 集体出租农地比农户之间农地交易更加规范
        4.6.6 不同来源耕地的取得费用差距不大
        4.6.7 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已经具备群众基础
5 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
    5.1 引言
    5.2 中国的农地制度安排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一个描述
    5.3 假说与推论
        5.3.1 地权稳定性与农户租入农地行为
        5.3.2 土地调整与农户自发交易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
        5.3.3 集体出租土地、土地调整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
    5.4 研究方法
        5.4.1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5.4.2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5.4.3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5.5 检验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
        5.5.1 检验结果
        5.5.2 对检验结果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5.6.1 结论与政策含义
        5.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6 村领导与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一个解释框架
    6.1 村领导在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行为
        6.1.1 对农户之间农地交易的管理和引导
        6.1.2 村领导集中农地的方式
        6.1.3 村领导出租集体农地的方式
    6.2 村领导在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动机和行为分析
        6.2.1 预留机动地的原因
        6.2.2 村领导集中已分配到户土地的原因
    6.3 村领导与村庄的农地制度安排
        6.3.1 农地制度安排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往研究的回顾
        6.3.2 村领导在村庄农地制度安排形成中的作用
    6.4 村领导与集体供给型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一个解释框架
        6.4.1 村领导集中并出租土地的目标
        6.4.2 村领导集中并出租土地所面临的约束
    6.5 解释框架的意义及其应用:几个案例
        6.5.1 农户恋土情结淡化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浙江绍兴新风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因
        6.5.2 村领导的寻租动机--山东中村镇东三甲村的“两田制”
        6.5.3 村民要求与政府支持--绍兴柯桥镇“反租倒包”的动因
    6.6 本章小结
7 农地使用权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7.1 引言
    7.2 农地使用权市场对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
        7.2.1 被调查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与耕地细碎化程度现状
        7.2.2 集体出租耕地与集体分配耕地的细碎化程度比较
        7.2.3 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耕地归并与拆分情况
    7.3 农地使用权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
        7.3.1 农户出租土地的原因
        7.3.2 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程度与土地资源配置平均程度
        7.3.3 农业经营大户对市场交易前后耕地利用效率的认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结论的政策含义
        8.2.1 促进劳动力流动,增加农地使用权市场供给
        8.2.2 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中介机构,降低交易费用
        8.2.3 在村庄引入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村领导的行为
        8.2.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金融市场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1 2000年农户家庭土地经营情况调查表
附录1.2 2000年村基本情况及村干部意愿调查表
附录1.3 2001年农户家庭土地经营情况调查表
附录1.4 2001年农业经营大户家庭土地经营情况调查表
附录1.5 2001年村主要干部调查问卷
附录1.6 2001年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四、建构数学模型确定种植果树最佳土地租赁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空间演化及其机制研究[D]. 张博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农村耕地抛荒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研究 ——以广州郊区为例[D]. 赵子亮. 暨南大学, 2015(11)
  • [3]规模化种植的赣南脐橙产地定价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D]. 杨飏. 江西理工大学, 2014(07)
  • [4]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D]. 肖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5]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6]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D]. 彭文平. 暨南大学, 2010(10)
  • [7]果树种植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建构[J]. 钟建林,梁元星. 大学数学, 2006(03)
  • [8]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D]. 潘世炳.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 黄定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农地使用权市场: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对农地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地区的经验[D]. 田传浩. 浙江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构建用于确定种植果树的最佳土地租赁期的数学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