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的一般内容( 2 0 0 2 )

VOL.9的一般内容( 2 0 0 2 )

一、GENERAL CONTENTS OF VOL .9( 2 0 0 2 )(论文文献综述)

丁斯甘[1](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研究表明《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高文豪[2](2020)在《河南新修家谱初探》文中提出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质的文化之一。家谱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载体,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广泛生动地记录了底层普通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河南,即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了重修家谱的热潮;21世纪之后,民间新修家谱数量又创新高,目前这些新修家谱分散于河南各地,但尚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此文章选取1949年后的河南新修家谱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了一个系统研究,力图说明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编写河南新修家谱目录,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为各个地区的家谱数量、出版的年代、各个家谱的基本信息等,对河南部分新修家谱做一个基础的文献资料整理,并对其作简要分析。其次以亲自察验及所编新修家谱目录为基础,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新修家谱目录、编修缘由、编修过程和编修主要内容,探究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不足之处,并阐述新修家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张胡彬[3](2020)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化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追求与无数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同时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与品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化学学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建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模式确定为评价化学学科思维、评价化学学科实践以及评价化学学科价值三个层面,并基于这三个层面确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2017版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必修主题,从学生素养表现出发,详细建构出每个必修主题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二级评价标准。其次,依据建构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开发测评工具,利用优化后的测评工具,测查湖北省某校高三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并依据学生的作答,分析学生的素养表现。测评结果显示,整体上参与测评的学生样本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偏低。然后,进一步从化学学科思维、化学学科实践以及化学学科价值三个层面分析学生的素养表现后发现,对于化学学科思维,学生在知识理解以及知识应用水平上表现较好,但是在问题解决水平上表现较差,对于化学学科实践,学生的实践意向较高,但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够,对于化学学科价值,学生的表现普遍较好。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提出建议,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邱雪[4](2020)在《FI/FD的合作学习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不少研究者曾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间的共同进步。为此,笔者试图从非智力因素出发,分析高中生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尝试基于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主要包括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以下简称FD>认知倾向和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以下简称FI)认知倾向进行分组,实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探究如下两个问题:(1)基于认知风格的合作学习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如何?(2)该合作学习策略分别对场独立倾向同质组、场依存倾向同质组和场混合组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多大影响?(3)该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方面可能给高中生带来什么优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做了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是普通高中高一两个班,英语阅读课均由作者任教。两个班英语学习水平几乎相同(可通过前测结果得出该结论)。五班作为实验班,共45人,采用合作学习策略进行阅读教学。四班作为控制班,共47人,采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在实验前,笔者首先对五班进行了认知风格的测验与分析并分组,然后两个班进行前测,了解他们真实的阅读水平并通过问卷一的结果进一步了解两个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频率。实验中,作者任教并邀请原英语老师听两个班的阅读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实验班各小组课堂表现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并填写课堂观察量表,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3个月后,两个班再次参加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笔者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总体而言,基于认知风格的合作学习模式与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呈弱相关性。结论2:基于认知风格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场依存倾向同质组学生在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影响不是很明显,相比之下对场混合学习小组和场独立倾向小组的阅读能力提升影响较大。结论3:基于认知风格的合作学习可能在培养场混合组学生和场独立倾向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方面带来较明显的优势。以上研究结果,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出一定的建议。对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尽量的把学生分成场混合组,并且尽量训练学生的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以外的阅读能力。

刘晓娟[5](2020)在《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文中研究说明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或者教育科目,从西方引入中国,在中国高等学校生根发芽,上海交通大学是最早的,其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就设立了政治班、商务学堂和商务专科,成为交大经济与管理学发展的滥觞。又鉴于我国交通事业之管理与商界之运输业为个人占据,交通事业中的一切制度设施、取材、用人与管理原则为唯利主义,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培育本国管理人才以便代替洋人管理成为当时交通发展的第一要务。1918年,在校长唐文治先生的大力推动下,交通大学成立铁路管理专科,它以“造就国有铁路属于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宗旨。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都超过了当时一般大学的本科教育,尤其是有关铁路管理的相关课程在国内可谓首创。教师学识精深且教学认真,加之对学业上严加把关,故其学生质量也较高。铁路管理科的设置标志着交通大学管理学科的正式建立,同时也在全国高校中开创了工程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美国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引入中国,管理学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扎根并且发展了起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倡导下,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开设商科,“工商管理”、“工厂管理”的课程逐渐增多。而铁路管理科在这一时期由科扩充为院,1928年国立交通大学率先成立了铁道管理学院,两年后发展为管理学院,设有财务管理、铁道管理、公务管理和实业管理系,开展本科层次的管理教育。在办学上,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学术研究上,经济学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管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推动了科学管理运动的发展。同学们在钻研于学业的同时,也能热忱服务于时代洪流中。当国家面临危亡之时,管理学院的师生毅然站在最前列;面临蓬勃发展的爱国民主运动,他们挺身而出,投入革命的行列。在钟伟成院长的带领下,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交大管理学院迅速发展,一跃成为20世纪上半叶我国乃至亚洲唯一的管理学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昔日的“民主堡垒”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管理学院的师生在此阶段开始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改造旧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但是自1951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使交大管理学院分崩离析,不复存在。管理学院的历史至此也告一段落。从管理学院的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管理学科的兴衰,而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则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陈苗苗[6](2019)在《《老残游记》述补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述补结构的出现是汉语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汉语的表达更加精密。论文以《老残游记》中的述补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充分地描写,并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及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解释与分析,全面呈现《老残游记》中述补结构的面貌。并在分析过程中,将其与《儿女英雄传》中的述补结构进行比较。论文将《老残游记》述补结构分为五大类:带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老残游记》述补结构含有粘合式(没有结构助词联接)和组合式(有结构助词联接)两种结构形式。粘合式中补语由“得”字或其他成分充当,组合式中充当结构助词的可以是“得”字、“个”字和“将”字。在《老残游记》中,趋向补语结构出现次数最多,形式最多样,表义也最丰富,其补语均由趋向动词充当,在《儿女英雄传》中没有使用的“开来”“入去”两个复合趋向补语在《老残游记》中有使用。结果补语结构较多与被动式和处置式配合使用进行表义。可能补语结构多为否定式,且否定词几乎都由“不”充当。述补结构在表可能的语义时,肯定式脱离语境的程度较低,否定式脱离语境的程度较高。结果补语结构和可能补语结构均含有“动+得”和“动+得+补”这两种结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种结构形式只用来表达可能的语义。程度补语结构中,述语由形容词充当的比例要高于由动词充当的比例。程度补语结构和以“个”字为结构助词的结果补语结构含有强烈的主观情态义。“疯、慌、杀、忒”在《儿女英雄传》中被用作程度补语而在《老残游记》中没有,“远、大、凶、重、深、利害、受不得、无可如何”在《老残游记》中被用作程度补语而在《儿女英雄传》中没有。《老残游记》述补结构与《儿女英雄传》述补结构相近。与现代汉语相对比,《老残游记》述补结构还存在一些古白话文中的句法和形态,而现代汉语述补结构中,述语和补语联接得更为紧密,语义相关的成分其语序靠得更近,结构更严谨,表义更精确。

蒋涤非[7](2019)在《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刑法实践不力的现实表明,我国的环境刑法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法”阶段,立法与司法存在“两张皮”现象。从法与伦理的关系上看,欲使环境刑法由“纸面上的法”向“实践中的法”转变,适格的环境刑法伦理基础必不可少。一般认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三者之一。然而,在严格的理论分析之下,“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多或少均存在理论上的缺陷。而且,从研究方法上看,运用环境伦理来研究环境刑法,方法上也有不适当之处:(1)刑法作为政策科学的产物,其在价值判断和概念使用上与环境伦理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同一概念在刑法学和环境伦理学领域不具同一性。(2)研究对象上,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并不相同。环境伦理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的理想关系”,是面向未来的理想状态设计;环境刑法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行为”,是面向当下,具有问题解决的导向。研究对象不同,决定了环境伦理不可能为环境刑法提供正当性的理论支持,因为不能用面向“未来”的立法设计来论证“当下”司法活动合理性,两者存在时空差异。(3)学科体系上,环境伦理学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伦理,刑法伦理是道德原理在刑法领域的应用伦理。因此,以环境伦理来指导环境刑法的立法与司法,某种程度上,是用环境领域的应用伦理来指导刑法应用,理论工具选择不当。着眼于此,本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重新讨论“环境刑法伦理基础”问题。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出研究问题的原因,认为因为环境刑法缺乏适当的伦理论证基础,以致于目前环境刑法立法与司法之间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同时,此部分就“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所涉及的“刑法与伦理”“环境伦理”“环境刑法与伦理”三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综述及评析,提出研究“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必须要跳出根据“环境伦理”来论证的旧有模式,转向到以伦理学基础理论来研究的路径上来。同时提出,与既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立足于“解释”,研究对象是人的环境行为,是运用道德判断原理对环境刑法所做的“伦理解释”;既往研究的则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向“立法建议”,彼此之间互不冲突。第二部分是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此部利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就与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研究相关的道德判断、道德原则、道德共识以及道德义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讨论。认为,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研究,首先在研究定位上属于规范伦理学范畴;其次,环境道德判断问题应采用义务论的价值立场;再次,环境道德共识有两个,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在两个道德共识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则;最后,提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就是尊重个体理性,是承认个体“自己对自已的立法”,对道德原则进行了真伪验证。该部分,重点讨论并指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环境领域的道德共识有二: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这两个道德共识都源于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紧密联系,来源于个体的社会化生活。基于道德共识,所推导出来的环境行为道德原则可以表述为:个体行为不能破坏环境秩序,更不能在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对他人生命、财产造成侵害。该道德原则集成了“环境秩序”与“生存”两个道德共识,反映出了两个道德共识之间具有内外同心圆,是重叠共识的结构形态。环境秩序是外在于“生存”道德共识的防火墙,是外在屏障;“生存”则是被环境秩序共识保护的核心。“重叠共识”状态,是表里结构,避免了单独强调某一共识所可能形成的极端情况。在现实的道德判断中,不论行为是“刺破”外圈大同心圆,还是由外向内“逐层刺破”大同心圆和小同心圆,都意味着行为违反了道德原则,应受到道德谴责。而且,如果行为不仅是破坏环境秩序,还同时对他人的生存利益造成现实的侵害,那么这种“刺破”是同时对两个道德共识发起挑战,是最恶劣的,挑战公民伦理底线的严重不正当行为,应受到道德上最严厉的谴责。同时,在该部分,还讨论了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问题。文章根据道德原则推导出两项环境行为义务:(1)不应当实施破坏“环境秩序”的环境行为;(2)不应当在实施破坏“环境秩序”环境行为的同时,进而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由于这两项行为义务来源于道德共识,与个体的理性认识相符,可以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己对自己的立法”,因此当个体在履行行为义务时,不会感到痛苦、被强制。当个体履行义务仿佛就是在“做自己”时,行为义务与道德义务高度统一,进一步证成了道德原则的真实性,确证了环境行为道德判断上选择义务论立场的正确性。第三部分是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本部分根据环境道德原则的规定,以及道德共识的结构,对什么是不正当环境行为,什么是严重的不正当环境行为(环境犯罪)两个大的板块进行了讨论。不正当环境行为具体表现为:(1)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2)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犯了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就“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而言,道德判断的不正当性来源于对“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破坏,表现为不履行行为义务,以及虽然履行了行为义务但造成环境资源灭失。道德判断上,“破坏环境秩序行为”的不正当性具有程度轻重之分,需要加以区别。就“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犯了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而言,道德判断上的不正当性则来源于对“环境秩序”“生存”两个道德共识同时进行了侵害,表现为在环境行为的过程中,致他人死伤;或者致他人财产损失。由于是对两个道德共识的同时侵害,因此在道德判断上存在“不正当性评价的叠加”,而且由于行为造成了致他人死伤、财产损失的结果,在整体的道德判断中,能够得出此类环境行为属于不正当环境行为的结论。严重不正当环境行为主要有两类:(1)“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主要判断指标有三个,一是行为次数,二是行为是否违反特定时空条件的限定,三是毁灭资源。就“行为次数”指标而言,行为反复多次发生,才能确证行为对环境秩序的破坏程度达到严重程度。“行为次数”不能作僵化理解,包括立法和司法解释中的一些数量规定,还包括行为持续时间。就“特定时空条件”指标而言,行为人执意在有明确提示的前提下继续行为,表明行为人“明知而故犯”,无视环境秩序的主观故意。就“毁灭资源”指标而言,行为人完全以毁损资源为唯一目的,在行为时没有任何限制性因素加以节制,是对环境秩序的最严重破坏。除了上述三个指标外,“行为对象”“行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违反”都不是判断环境行为是否达到严重不正当程度的指标。(2)“通过破坏环境秩序,进而侵害他人生存利益的行为”。从“环境秩序”与“生存”的重叠共识结构上看,对“环境秩序”的破坏,只是刺破了外圈大同心圆,是威胁生存的行为类型;而对“生存”的侵害,则是同时刺破内外大小两个同心圆,是对生存利益直接侵害的行为类型。包括:在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害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在毁灭资源的同时,还侵害了人身、财产的行为。那种直接对生存利益进行侵害的行为,即跃过“环境秩序”圈层而直接对“生存”进行侵害的行为,即便以环境活动为背景,由于没有对两个道德共识形成同时刺破的效果,不是道德判断上的严重不正当环境行为,只是利用环境活动为背景实施的其它严重不正当行为。第四部分是道德判断原理在犯罪论中的运用。该部分根据环境道德判断的结论,就法益问题、犯罪形态、犯罪完成形态问题、因果关系问题以及犯罪心态问题进行了分析。(1)根据“大小同心圆重叠共识”的道德共识结构,环境犯罪的法益是“环境秩序法益”与“生存法益”双重法益。两个法益的关系,也被称之为“阻挡层法益”与“背后层法益”,即环境秩序法益是阻拦层法益,生存法益是背后层法益,具有前后结构。在“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基础上,仅侵害环境秩序的环境行为,在满足行为指标要求后,成立环境犯罪;侵害环境秩序进而侵害公民生存法益的行为,成立环境犯罪。同时提出,环境犯罪成立与否的判断,必须要站在“前后结构,逐层推进”的关系上进行理解。在“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分析框架下,环境犯罪是危险犯和实害犯相统一的犯罪形态。对阻挡层法益造成侵害,但对背后层法益没有造成任何具体危险的环境行为,不是犯罪,至多考虑行政违法。环境犯罪的违法阻却事由包括,迫于生存偷猎偷伐的行为,维护他人生存利益的行为,以及未经许可利用废弃资源的行为。法定犯罪与自然犯罪的区别主要在于,显性秩序法益与秩序背后所保护的基本法益是否融合,是否被社会公众所接受。(2)在“双重法益”结构上,环境犯罪可以理解为是行为犯与结果犯的统一。因为,环境犯罪行为完成,在环境秩序法益层面形成现实侵害,是行为犯;在生存法益层面,由于实害结果还未出现,需要时间因素介入,是结果犯;如果造成生存法益的现实侵害,则在环境秩序法益和生存法益两个层面,都是结果犯。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而不是与结果犯相对应的概念。危险也是刑法意义上的一种“结果”。在将环境犯罪认定为结果犯的前提下,再提倡环境犯罪应增设危险犯,立法上的实际意义并不大。(3)双重法益结构,决定了环境犯罪的完成状态判断上需要分前后两个层次加以分别判断。由于法定犯罪的特殊性,侵犯秩序法益背后的生存法益,行为必须要“穿透”秩序法益才能实现侵害目的,所以虽然在两种法益的层面上既未遂状态的判断要分别进行,但在着手、未遂的判断上,两者又具有重合性。同时,生存法益受损不严重的情形下,可以将生存法益侵害的未遂判断“回撤”到秩序法益层面上,进行是否既遂的判断。(4)在双重法益结构的指导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应分两个层面来考虑。在秩序法益层面上,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是针对“行为规则”“环境资源”发起的行动,因此不存在因果关系判断不清的问题。在生存法益层面上,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与生存利益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因此认定行为与生存法益受损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应考虑采用推定的方法,同时赋予被告人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责任。(5)根据“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分析框架,环境犯罪既可以有故意,也可以有过失。即对阻挡层法益的侵害是故意,对背后层法益的侵害则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也就是说,环境犯罪的主观心态既不是所谓的混和过错,也不是一元主义下的单一心态,而是针对不同层面法益具有不同心态,需要分层判断。第五部分是道德判断原理在刑罚论中的运用。文章认为环境行为的道德原则中有两个道德共识,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当下的环境刑罚,由于以自由刑和罚金刑为主,只体现出了刑法对“生存”这一道德共识的恢复功能,是传统自然犯罪刑罚思想的沿袭。而环境犯罪与传统犯罪的产生原因不同,环境犯罪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工业化生产方式阶段的新型产物,其主要特点在于犯罪行为不仅对“生存”共识进行侵害,还对“环境秩序”这一道德共识进行了侵害。而当下的环境刑罚没有注意到环境犯罪的这一特点,在环境刑罚的设计上,没有考虑“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恢复。因此,环境刑罚的执行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赋予环境刑罚恢复“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功能,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产生重建社会信仰的作用,是环境刑罚实现体系性变革的必然要求。在总结环境犯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道德判断的原理,理想环境刑罚应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恢复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功能;(2)应与生态修复相挂钩,体现生态修复的功能定位,树立可持续生存的理念;(3)行刑期限要与生态治理的长期性匹配,行刑期限不固定;(4)刑罚手段多样性;(5)刑罚公开;(6)应具有犯罪分子亲历性。根据以上特点,理想的环境刑罚具有一定的行政处罚特性,有以下内容:(1)增设要求执行特定行政审批、执行特定生产经营整改措施的刑种;(2)增设实施特定生态修复措施的刑种;(3)增设环境刑罚执行公示的刑罚执行方式;(4)增设环境刑罚执行的亲历性检查方式;(5)对自由刑的执行方式进行改良,使自由刑的执行与生态修复措施能够相互配合;(6)改良罚金刑,将罚金数额与犯罪行为后果或犯罪结果治理两者之一进行挂钩。由于理想的环境刑罚在刑罚理念上与传统刑罚观念有重大区别,因此不宜采用刑法修正、附属刑法立法、单行刑法或独立环境刑法典,以及司法解释的方式加以实现,而宜采用司法指导案例,逐步推进的方式加以实现。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王光耀[8](2018)在《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块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信息,从而能对一些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由此可见这块知识已然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知识。而且现在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加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的教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我选取山西省忻州市某中学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和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学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学相关理论,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介绍了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内容以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从而能够从宏观上了解这部分的知识。第三部分介绍了问卷调查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情况,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说明。第四部分是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首先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的基本教学情况;其次分析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以及公式的运用等情况。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理念陈旧、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学生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理解水平不高等问题。第五部分是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得出了三条结论并给出了三条教学建议,基于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就离散型随机变量这一课制定教学设计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菲利普·韦勒,万方[9](2018)在《有效的合规计划与企业刑事诉讼》文中研究说明在美国联邦刑法中,合规计划被规定为影响犯罪企业刑事诉讼与刑罚裁量的法定因素,广泛应用于企业犯罪的刑事司法活动。实践中,考虑到合规计划在企业刑事量刑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许多法学评论家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允许企业将合规计划作为刑事责任的积极抗辩事由。鉴于替代方案的固有缺陷,本文提出完全删除《联邦量刑指南》"有效合规计划"的规定,并探讨删除合规计划的术语后如何增强企业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力。

张光润[10](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提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二、GENERAL CONTENTS OF VOL .9( 2 0 0 2 )(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RAL CONTENTS OF VOL .9( 2 0 0 2 )(论文提纲范文)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河南新修家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一 河南省民间兴起修谱热潮
        二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重点难点
        三 学术创新
第一章 河南新修家谱概况
    第一节 新修家谱区域分布
    第二节 新修家谱年代分布
    第三节 新修家谱姓氏分布
第二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编修方式
    第一节 个人独力编修
    第二节 群体编修
        一 倡修家谱
        二 成立修谱机构
        三 筹措资金
        四 编修印刷
第三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的内容及特色
    第一节 新修家谱的主要内容
        一 谱序方面的内容
        二 凡例方面的内容
        三 图片方面的内容
        四 世系源流方面的内容
        五 世系图表方面的内容
        六 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新修家谱的思想特色
第四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之学术及社会价值
    第一节 极具地方史料价值
        一 社会之沧桑变迁
        (一)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
        (二)乡路漫漫之变化历程
        (三)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发展
        基层山村的医疗资源紧缺
        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进步
    第二节 河南灾难之真实记录
        一 豫西匪患
        (一)宜阳县乡村匪患猖獗
        (二)当地村民深受土匪残害
        (三)各乡村建村寨以避匪患
        (四)民国宜阳县政府软弱无力
        (五)当地存在亦农亦匪的现象
        二 河南灾荒
        (一)农民受灾之真实状况
        (二)乡村灾害之真实记录
        (三)战乱之苦
    第三节 为婚姻及习俗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一 乡村婚姻及习俗之反映
        (一)婚姻观的转变
        (二)乡村高价彩礼的兴起
        (三)高价彩礼之根源
        二 少数民族婚姻及习俗之记载
    第四节 实录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一 对回汉文化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 回族民族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新修家谱之社会价值
        一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社会价值。
        二 教化子女,警励后人之主要目的。
        三 为民立传和为国写史的观念。
        四 海外同胞寻根问祖之心愿。
结语
附录: 河南新修家谱目录
    一 郑州地区新修家谱
    二 开封地区新修家谱
    三 洛阳地区新修家谱
    四 新乡地区新修家谱
    五 许昌地区新修家谱
    六 安阳地区新修家谱
    七 商丘地区新修家谱
    八 焦作地区新修家谱
    九 濮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 鹤壁地区新修家谱
    十一 周口地区新修家谱
    十二 驻马店地区新修家谱
    十三 平顶山地区新修家谱
    十四三 门峡地区新修家谱
    十五 济源地区新修家谱
    十六 信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七 南阳地区新修家谱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目标的变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1.1.2 基于素养为本的化学教育——从科学素养到核心素养的升华
        1.1.3 化学学业评价的趋势——以考试为中心多角度测评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3.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3.3 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标准的建构
    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评价指标
        2.1.1 对化学学科思维的认识及评价指标的划分
        2.1.2 对化学学科实践的认识及评价指标的划分
        2.1.3 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及评价指标的划分
    2.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二级评价标准的建构
        2.2.1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评价标准
        2.2.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评价标准
        2.2.3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评价标准
        2.2.4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评价标准
        2.2.5 “化学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
第3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具
    3.1 学生问卷
    3.2 化学试题
    3.3 测评工具的检验与优化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3.3.3 测评工具的优化
第4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
    4.1 测评设计
        4.1.1 测评样本
        4.1.2 测评实施
    4.2 测评项目分析
        4.2.1 信效度分析
        4.2.2 项目难度
        4.2.3 项目区分度
    4.3 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4.3.1 化学学科思维
        4.3.2 化学学科实践
        4.3.3 化学学科价值
第5章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1.1 建构了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5.1.2 测评了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5.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的建议
        5.2.1 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全面理解
        5.2.2 多角度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5.3 研究反思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测评工具
附录Ⅱ 学生样本在测评工具上的得分统计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致谢

(4)FI/FD的合作学习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of FI/FD Abroad
    2.2 Research of FI/FD in China
    2.3 Research of CL Abroad
        2.3.1 Definition of CL
        2.3.2 Basic Elements of CL
    2.4 Research of CL in China
    2.5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L
        2.5.1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2.5.2 Motivation Theory
        2.5.3 Humanism Theory
    2.6 Research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2.7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Style into CL
    2.8 Summary
Chapter3 Research Design
    3.1 Formation of Research Design
        3.1.1 The Necessity of Design
        3.1.2 The Rationality of Experiment Design
        3.1.3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Effect
        3.1.4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Development
    3.2 Research Questions
        3.2.1 The Formulation of Questions
        3.2.2 The Innovation of this Research
    3.3 Research Participants
    3.4 Research Instruments
        3.4.1 Questionnaires
        3.4.2 Pre-test and Post-test
        3.4.3 Cognitive Style Figure Test
        3.4.4 Class Observation Scale
        3.4.5 Interview
    3.5 Implement of CL Based on FI/FD Trend
        3.5.1 Grouping and Role Assigning
        3.5.2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Chapter4 Results and Analysis
    4.1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One
    4.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Two
    4.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4.4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Class Observation
    4.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
    4.6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Items of Learning Group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1.1 Impact of CL on Learning Groups
        5.1.2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CL Based on FI/FD Trends
    5.2 Limitations
    5.3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1:Results of Cognitive Style Figure Test
Appendix2:CL Observation Scale
Appendix3:Group Role Assignment
Appendix4:Questions and Results of Interview
Appendix5:Questionnaire One
Appendix6:Questionnaire Two
Appendix7:Pre-test Paper
Appendix8:Post-test Paper
Appendix9:Reading Scores of EC
Appendix10:Cognitive Style Figure Test
Appendix11:Reading Score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5)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近代高等教育史的相关研究
        (二)近代上海交通大学相关研究
        (三)近代中国管理学发展研究
    三 史学理论与方法
    四 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管理学院建立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社会环境的推动
        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二、近代铁道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科学管理法的传入
        一、科学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二、科学管理的宣传者——杨铨
        三、科学管理的奠基人——穆藕初
    第三节 经济管理学教育的开展
        一、传统的经济学教育
        二、民国初期商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通大学历史上的“商学”发展
        四、唐文治与管理之渊源
    小结
第二章 管理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学院的前身——铁路管理科的创立
        一、设置背景
        二、教学概况
        三、师资力量
        四、学生概况
    第二节 管理学院的“黄金时期”
        一、从铁路管理科到管理学院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培养
        三、师资力量与设备概况
        四、学生活动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钟伟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
        一、排除众议,力倡管理科学
        二、为人师表,心系学生发展
        三、呕心沥血,保全管理学院
    小结
第三章 管理学院的磨难与挫折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管理学院
        一、抗战时期管理学院之概况
        二、师生积极开展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节 抗战胜利结束后的管理学院
        一、系科的重组与变化
        二、师生概况与学术研究
        三、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管理学院
        一、管理学院之新发展
        二、院系调整的影响——管理学院的衰落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管理学院课程学程说明(1936 年)
    附录2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运输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附录3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附录4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电信管理系课程改革草案(1950 年)
    附录5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航业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参考文献
致谢

(6)《老残游记》述补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依据及价值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现状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老残游记》带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
    1.1 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构
        1.1.1 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构语义分析
        1.1.2 补语表趋向义时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1.1.3 补语表结果义时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1.1.4 补语表状态义时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1.2 组合式趋向补语结构
        1.2.1 “动+得+补”趋向补语结构
        1.2.2 “动+将+补”趋向补语结构
    小结
第二章 《老残游记》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
    2.1 结果补语结构语义分析
        2.1.1 结果补语结构中述语的语义特征
        2.1.2 结果补语结构中补语的语义特征
        2.1.3 结果补语结构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2.2 粘合式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2.1 “动+补”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2.2 “动+得”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3 组合式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3.1 “动+得+补”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3.2 “动+个+补”结果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2.4 “动+个+补”结果补语结构语用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老残游记》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
    3.1 粘合式可能补语结构
        3.1.1 粘合式可能补语结构语义分析
        3.1.2 粘合式可能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3.1.3 粘合式可能补语结构语用分析
    3.2 组合式可能补语结构
        3.2.1 组合式可能补语结构语义分析
        3.2.2 “动+得+了(liǎo)”可能补语结构句法、语用分析
        3.2.3 “动+得+补”可能补语结构句法、语用分析
    小结
第四章 《老残游记》带状态补语、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4.1 《老残游记》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
        4.1.1 粘合式状态补语结构
        4.1.2 组合式状态补语结构
    4.2 《老残游记》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4.2.1 程度补语在《老残游记》中的使用特点
        4.2.2 程度补语结构语义分析
        4.2.3 粘合式程度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4.2.4 组合式程度补语结构句法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环境刑法的立法历程
        1.1.2 环境刑法司法适用的困境
        1.1.3 环境刑法伦理基础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刑法与伦理”研究
        1.2.2 “环境伦理”研究
        1.2.3 “环境刑法与伦理”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
    2.1 伦理与伦理学
        2.1.1 “伦理”与“道德”
        2.1.2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2.2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立场
        2.2.1 “目的论”立场分析
        2.2.2 “义务论”立场分析
    2.3 环境行为的道德原则
        2.3.1 道德共识一:环境秩序
        2.3.2 道德共识二:生存
        2.3.3 基于道德共识的道德原则
    2.4 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
    2.5 小结
第三章 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
    3.1 环境行为与环境犯罪
        3.1.1 不正当环境行为
        3.1.2 环境犯罪行为
        3.1.3 道德判断与法律判断的关系
    3.2 环境犯罪:严重的不正当环境行为判断
        3.2.1 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开发利用型环境行为
        3.2.2 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毁灭资源型环境行为
        3.2.3 侵害生存利益的行为
    3.3 道德判断中的例外事由
    3.4 小结
第四章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犯罪论部分
    4.1 环境犯罪的法益问题
        4.1.1 现有观点评析
        4.1.2 道德共识与“双重法益、前后结构”
        4.1.3 环境犯罪认定的基本路径
        4.1.4 排除犯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4.1.5 双重法益的启示
    4.2 结果犯与行为犯的判断
    4.3 环境犯罪的完成形态判断
    4.4 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
    4.5 环境犯罪的主观心态问题
    4.6 小结
第五章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刑罚论部分
    5.1 环境犯罪的发生原因分析
        5.1.1 现有观点评析
        5.1.2 经济发展与环境犯罪的产生
    5.2 环境刑罚与道德共识恢复
    5.3 现行环境刑罚的不足
        5.3.1 环境刑罚中自由刑的不足
        5.3.2 环境刑罚的财产刑不足
        5.3.3 现行环境刑罚的总体评价
    5.4 理想环境刑罚的设计与实现
        5.4.1 理想环境刑罚的特点
        5.4.2 理想环境刑罚的设计
        5.4.3 环境刑罚设计构想的实现途径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
        6.1.1 环境行为道德判断的基本原理
        6.1.2 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
    6.2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
        6.2.1 道德判断原理的犯罪论适用
        6.2.2 道德判断原理的刑罚论适用
致谢
参考文献
    1 着作
    2 期刊论文及析出文献
    3 学位论文
    4 网络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小结
第二章 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内容结构及学习要求
    2.1 高中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内容结构
    2.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学习的要求
    2.3 小结
第三章 高中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学现状的研究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1.2 问卷调查的对象
    3.2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3.3.1 出题意图
        3.3.2 题目具体情况
    3.4 研究的实施
    3.5 小结
第四章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4.1.2 教师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问题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1 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查分析
        4.2.2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4.2.3 调查问卷题目分析
        4.2.4 学生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学习的差异性分析
        4.2.5 学生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理解水平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
    5.1 研究结论及教学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教学建议
    5.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教学设计
    5.3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10)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GENERAL CONTENTS OF VOL .9( 2 0 0 2 )(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2]河南新修家谱初探[D]. 高文豪. 郑州大学, 2020(08)
  •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应用研究[D]. 张胡彬.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FI/FD的合作学习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邱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D]. 刘晓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老残游记》述补结构研究[D]. 陈苗苗.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D]. 蒋涤非.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教学研究[D]. 王光耀. 西北大学, 2018(01)
  • [9]有效的合规计划与企业刑事诉讼[J]. 菲利普·韦勒,万方. 财经法学, 2018(03)
  • [10]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VOL.9的一般内容( 2 0 0 2 )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