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朱真真[1](2021)在《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以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落地学科语文核心素养。本研究通过对平板电脑的研究现状及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现状梳理,确立了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以重庆市某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现状,发现教师的教学不满足平板电脑的教学优势、教师的教学安排没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的优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需要重点关注以及学生希望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充分挖掘出平板电脑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持。通过“教师端”、“学生端”、“家长端”、“管理端”四个端口的共同作用,以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为主线,紧扣“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围绕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提升,初步构建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策略。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不断修改完善教学流程和方法,确定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将平板电脑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显着增强,学生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这几个维度都有明显提升。从而证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策略有效,可以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王雪英[2](2021)在《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Osborn 1963)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当前,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想快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疑问,靠的就是人才,而成为人才最关键的因素即要具备创造性思维。时代的发展召唤创造性人才,加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了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品质。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除了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育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和以往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体现出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即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如语文核心素养中就包含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国当代着名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全国着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他非常热爱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宁鸿彬老师自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他不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十分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语文教育思想。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未来语文教育观、创造性思维教育观以及高效语文教育观。其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在语文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各地的许多语文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等人纷纷学习他的思维理论。他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是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探索、总结出的智慧结晶。他极力主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语文思维学研究的先驱”。虽然宁鸿彬老师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距离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对于现在而言,仍旧对于当下的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个章节。引言主要是论述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等等。第一章主要是对创造性思维观进行基本的概述。简要阐明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概念,这是本论文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二章则探析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原因。笔者将重点从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原因这两方面进行探寻。第三章则结合宁鸿彬老师的一些具体教学案例,梳理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内容,这是正文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内容着重从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以求异思维训练作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重视联想、想象等能力的培养,强调思维品质的培育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所具有的特点。第五章则分析和总结宁鸿彬老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这是这篇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价值所在。通过对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研究,语文教师应该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其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其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三,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其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语部分主要是强调宁鸿彬老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符合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前瞻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应对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不二选择。
周建彬[3](2021)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当代散文的教学,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教材中收录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这些散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2017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所有学生在之前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人文修养,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作用。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利用好现当代散文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笔者针对此,提出了“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这一论题,以探寻目前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问题、原因及改善方法。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理论层面的教材研究,首先从利于人文教育的层面上,对比分析部编本与人教版中所收录的高中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其次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方面对选编入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现当代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二章是实践层面的教学现状研究,对目前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反馈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分析问题的原因。第三章主要研究高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和必要性。第四章是针对当前的培养现状提出相应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策略,主要从课程资源的利用、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师的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高中现当代散文的教学提供借鉴,为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帮助,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李东霖[4](2021)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 ——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中提出阅读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而事实上的语文阅读课却总停留在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上,教师在课堂上中很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解读课文,从文章走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思维活动都停留在浅层,很难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思维水平的发展,认知结构的成长。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些方向,其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以往语文教学中被严重忽视的部分,在当下的教学研究中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基于对深度阅读的概念界定,将重点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提出对深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以期能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达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以深度阅读教学为路径,达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的。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将目前对深度阅读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得出深度阅读研究对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深度阅读的概念起源、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内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深度阅读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关联。由于目前对深度阅读并没有比较权威的概念界定,在第二章中针对深度阅读的理论进行探索,根据深度阅读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理论渊源,联合深度学习的观点,对深度阅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得到深度阅读的核心内容。第三章则依据目前课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内涵阐释,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中心,分析其中具体思维活动,结合深度阅读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将具体的思维培养细化到深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中去,并提出具体的策略。根据第三章中的教学策略,第四章为一线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并最终在第五章中,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对每一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原理阐释,说明其中所运用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思维培养的方向,作为理解策略的辅助。
梁娟[5](2020)在《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教师要学会把高效的课堂提问用到教学活动中来,高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发学生自主去思考,使学生思维的深突出刻性、灵活性能得到更好地展示、独创性更强、批判性能够更加的有力度、敏捷性更快速,让思维的各个特性都得以发展。笔者基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存在问题探讨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法促使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选取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二小学五个班11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快一个学期的紧密跟踪与教学实践。首先确定主题,对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现状,其次探讨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教学应用,最后提出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对策。本研究希望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小学生思维品质联系起来,能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分析,使得课堂提问能够更加有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论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将通过绪论对该论文的研究主体进行相应的问题剖析、研究主体理念及其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思路和创新策略作出深层次的研究与挖掘。围绕绪论,找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去挖掘课堂提问不同特点,围绕教师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品质,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系。掌握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与思维品质的关系之后,载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现状,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现状,阐述教学案例应用与分析。结合上一章节的现状分析与案例应用,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问题及归因,找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了原因自然要想解决的对策,这一环节正是探究促进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的以小学语文教育思想传达为核心,更生动的展示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深远意义,更好的帮助教学老师活灵活现的进行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课前要充分准备,要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针对性组织问题;课中提问设计应利于思维品质培养,造就最近发展区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培养。同时,课后注重反思与改进,学校加强重视,加强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相关培训。
豆芳霞[6](2020)在《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TS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思维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关系到高中生整体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高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能力是指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1)本文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观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视角,通过对TS市三所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可遵循的关涉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指标体系。鉴于此,本文重在建构一个具有较大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不仅作为语文教学的观测点,也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观测点。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调查研究所运用的方法。笔者通过实践学习和观察发现,“思维”素养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为了使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与高中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相关概念阐述,包括素养与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学与评价等相关概念的详细阐释与辨析。第三部分是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结果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依据和原则的论述后,发现其不足之处,并依据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导向进行重新建构,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提出要对高中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坚持以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系统性为原则。第五部分是评价指标和策略的补充。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验证与展望,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最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教材中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作为教学案例,针对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周博[7](2020)在《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探索科学合理的思维培养方式,发展学生思维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问题。自2014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正式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而“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该理念的核心之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奠定了思维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尝试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融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初步明确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培养的主要任务,找寻行之有效的思维培养策略。本文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充分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进程,其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点,对思维的内涵、思维品质的内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发展的内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三所高中的调查,找出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因,如:阅读教学浅尝辄止,学生思维缺乏发散性;阅读文本挖掘浅薄,学生思维缺乏深刻性;阅读过程侧重结论,学生思维缺乏辩证性;阅读层次杂乱无序,学生思维缺乏逻辑性等,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最后基于问卷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巧借文本创作空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借助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广泛开展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学生思维逻辑”四方面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理念来研究如何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并进行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以此探索出“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熊雯静[8](2020)在《《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在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文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先秦诸子选读》教材选取的都是先秦时期优秀的说理性文章,先秦诸子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见解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态度与主张凝练在着作当中,可以说是先秦诸子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结晶语言精练而意义深刻、层次清晰且逻辑严密、立足现实而客观辩证、形式多样又想象丰富,是极具思辨性的文本。本论文将《先秦诸子选读》教材与思辨性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期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品质有所帮助。本论文主要分成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缘起,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述,分析了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以及提出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对《先秦诸子选读》阅读教学中思辨性缺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先秦诸子选读》中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第四部分从选文的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基础。第五部分则是提出了《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与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先秦诸子选读》选文与编排的思辨性,结合相关的逻辑学、思维学知识,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究《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白文婷[9](2020)在《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它不是盲目否认他人观点的思维,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外在事物或者是自我进行辨析,在这个主张创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具有批判性精神与技能的人。同时,“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它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来获得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之一。小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在人物刻画、情节叙述还是环境描写等方面,一般都带有思辨性的色彩。因此,小说为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论文将批判性思维与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中小说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教学,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方法以及理论方面的指导,希望有助于改善高中小说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方法和国内关于高中小说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的相关权威定义进行论述,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论述了高中小说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意义,并且对高中小说实行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进行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尝试将批判性思维理论应用于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阐述了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何桂英[10](2020)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陕西省镇巴县两所农村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从语文学科层面关注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举措。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科。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加强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明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原则: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康的心理与人格;培养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要发挥教师、学生、家庭乃至社会各自的主体性作用,缺一不可。其次,为了深入了解、准确定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笔者选取两所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直面真相、获取可靠的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实践基础。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再根据调查发现的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和确定培养策略:先通过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调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综合提升语文能力;最后养成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最后提出培养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要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善于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优势资源,以学校的重点教育工作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科学有序因材施教。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以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 |
2.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3.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
3.思维发展与提升研究 |
4.平板电脑应用于教学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3.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五)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现状调查 |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调查问卷的设计 |
1.问卷的总体设计 |
2.信度检验 |
3.效度检验 |
(二)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现状调查 |
1.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
2.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现状 |
3.学生对基于思维发展的课堂学习方式的期望 |
(三)调查结论 |
1.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需要重点关注 |
2.学生希望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
3.教师的教学对平板电脑的教学优势利用不充分 |
4.教师的教学安排没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的优势 |
三、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设计 |
(一)对象分析 |
(二)教学内容选择 |
(三)教学环境 |
1.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
2.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
3.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
4.教学形式的趣味性 |
5.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
(四)教学流程及策略 |
1.教学流程构建 |
2.教学策略构建 |
四、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的教学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方案 |
(二)行动研究的过程 |
1.第一轮行动研究 |
2.第二轮行动研究 |
3.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三)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效果分析 |
1.课堂学习体验分析 |
2.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水平分析 |
(四)行动研究小结 |
1.课前 |
2.课中 |
3.课后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平板电脑的合理使用能够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实现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
2.基于平板电脑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实施策略 |
(二)研究局限性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1.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
2.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 |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实需要 |
4.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
2.关于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研究 |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观 |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
(二)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概念的理解 |
二、宁鸿彬创造性思维观形成的原因 |
(一)宁鸿彬创造性思维观形成的客观原因 |
1.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推动 |
2.相关理论对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影响 |
3.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足 |
(二)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主观原因 |
1.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实践经验 |
2.受到他人的影响 |
三、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
1.“三不迷信” |
2.“三个欢迎” |
3.“三个允许” |
(二)以求异思维训练作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 |
1.多端性训练 |
2.变通性训练 |
3.独特性训练 |
(三)重视想象、联想等能力的训练 |
1.联想能力的训练 |
2.想象能力的训练 |
(四)强调思维品质的培育 |
1.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
2.培育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
3.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4.培育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
5.培育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四、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特点 |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
(二)凸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三)把思维训练放在核心地位 |
五、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当下语文教学启示 |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
1.给予学生赞赏和表扬 |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3.努力提升语文教师素养 |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1.创设问题情境 |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
(三)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
1.充实语文教学内容 |
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
(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1.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
2.授予学生思维方法 |
3.提高教师思维培育的理论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选题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高中现当代散文编选比较研究 |
一、选文数量方面 |
二、编排分布方面 |
三、选文内容方面 |
第二节 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梳理 |
一、必修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 |
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 |
第三节 部编本高中现当代散文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分析 |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 |
二、具体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
三、散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人文教育内容的安排 |
第二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方法 |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
一、师生的兴趣态度不高 |
二、师生的认知程度不足 |
三、师生的期待目标不当 |
四、散文中的人文教育不到位 |
第三节 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兴趣认知偏差,漠视散文人文情感 |
二、教师教育理念固化,忽略课程人文资源 |
三、教师专业素养落后,散文教学因循守旧 |
第三章 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和必要性 |
第一节 新课标倡导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
第二节 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的迫切性 |
一、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现实环境对高中教育的要求 |
第四章 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
第一节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解读内化人文精神 |
一、以必修教材为主体,挖掘人文内涵 |
二、以选择性必修为辅助,延伸人文内涵 |
三、以课外资源为补充,拓展人文内涵 |
第二节 科学处理课堂教学,重视陶冶人文情感 |
一、创设氛围,激发人文情感体验兴趣 |
二、重视讲授,优化人文情感交流方式 |
三、多元评价,提升人文情感品读水平 |
第三节 注重提升教师素养,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
一、促进教师素养人文化 |
二、更新现当代散文教育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 ——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意识 |
1.2.2 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
1.3 研究综述 |
1.3.1 深度阅读 |
1.3.1.1 深度阅读概念综述 |
1.3.1.2 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及价值 |
1.3.2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
1.3.2.1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内涵 |
1.3.2.2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策略 |
1.3.3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深度阅读之间的关系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2 深度阅读教学理论探索 |
2.1 深度阅读理论基础 |
2.1.1 深度阅读的心理学基础 |
2.1.2 深度阅读的教育学基础 |
2.2 深度阅读概念界定 |
3 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路径与策略 |
3.1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路径 |
3.1.1 发展形象思维的路径 |
3.1.2 发展逻辑思维的路径 |
3.1.3 提升思维品质的路径 |
3.2 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
3.2.1 在深度理解中发展形象思维 |
3.2.1.1 联想唤醒体验 |
3.2.1.2 想象填补空白 |
3.2.2 在知识结构化中发展逻辑思维 |
3.2.2.1 陈述性知识的结构化 |
3.2.2.2 程序性知识的结构化 |
3.2.3 在高通路迁移中提升思维品质 |
3.2.3.1 利用样例教学 |
3.2.3.2 设计变式练习 |
4 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实施步骤 |
4.1 树立指向思维全面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理念 |
4.2 综合运用深度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4.2.1 根据知识结构化设计教学目标 |
4.2.2 根据深度理解充实教学内容 |
4.2.3 根据高通路迁移设计教学过程 |
4.3 定期监测学生深度阅读教学下的思维发展效果 |
4.3.1 监测思维能力的发展 |
4.3.2 监测思维品质的发展 |
5 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
5.1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
5.2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提问题愈来愈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
(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堂提问效果不佳 |
(三)教师需要改进课堂提问策略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堂提问 |
(二)课堂提问策略 |
(三)思维品质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 |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
(一)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 |
(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林崇德聚焦思维结构智力理论 |
(二)布鲁姆目标分类法与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
(三)孔子“启发式”教学 |
(四)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现状调查 |
一、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特性为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五、课堂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问题及归因 |
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发问阶段存在的问题 |
(二)候答阶段存在的问题 |
(三)叫答阶段存在的问题 |
(四)理答阶段存在的问题 |
二、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主观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第四章 促进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
一、课前设计: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提问策略 |
(一)精心设计问题策略,促进思维创造性 |
(二)注重问题的排序策略,促进思维深刻性 |
(三)充分发挥诱导策略,促进思维批判性 |
(四)讲究教法、学法策略,促进思维灵活性 |
(五)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促进思维敏捷性 |
(六)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激发学生思考 |
(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组织问题 |
二、课中提问设计应利于思维品质培养 |
(一)造就最近发展区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
(二)掌握高效课堂提问的技巧 |
(三)关注思维品质特性的培养 |
三、课后注重反思与改进 |
四、学校应加强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相关培训的重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6)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TS市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基于新课改中核心素养落实的需要 |
1.1.2 基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进的需要 |
1.1.3 基于高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观察法 |
1.5.2 访谈法 |
1.5.3 文献法 |
1.5.4 问卷调查法 |
1.5.5 经验总结法 |
2.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阐释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2.1.2 人本主义理论 |
2.1.3 多元智力理论 |
2.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素养.核心素养 |
2.2.2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
2.2.3 教学.评价 |
2.2.4 思维.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
2.2.5 教育评价.教学评价.课堂评价.课堂教学评价 |
3.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内容 |
3.1.4 调查工具 |
3.2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
3.3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教学评价体系较陈旧 |
3.3.2 思维素养培养的缺失 |
3.3.3 新课程标准初步落实 |
3.3.4 评价参与者相对较少 |
3.3.5 多媒体辅助教学依赖 |
4.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依据和原则的重建 |
4.1 评价依据重建 |
4.1.1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指导理念进行评价 |
4.1.2 要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进行评价 |
4.1.3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行评价 |
4.1.4 要基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衔接进行评价 |
4.2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原则重建 |
4.2.1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为原则 |
4.2.2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敏捷性为原则 |
4.2.3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灵活性为原则 |
4.2.4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批判性为原则 |
4.2.5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独创性为原则 |
4.2.6 以提升思维品质的系统性为原则 |
5.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策略的补充 |
5.1 评价指标改进 |
5.1.1 要发展高中生的直觉思维 |
5.1.2 要发展高中生的形象思维 |
5.1.3 要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思维 |
5.1.4 要发展高中生的辩证思维 |
5.1.5 要发展高中生的创造思维 |
5.1.6 要发展高中生的整合思维 |
5.2 评价策略补充 |
5.2.1 要落实核心素养 |
5.2.2 线下线上相结合 |
5.2.3 结合学习任务群 |
5.2.4 切合学生的学情 |
5.2.5 创设情境化环境 |
6.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案例 |
6.1 研究结论梳理 |
6.2 本研究的启示 |
6.2.1 要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
6.2.2 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6.3 实际应用价值 |
6.3.1 为教师教学与评价提供指导和参考 |
6.3.2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奠定基础 |
6.3.3 为落实新课改融入新课标评价建议 |
6.4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验证 |
6.5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访谈提纲 |
附录四:A校课堂教学评价表 |
附录五:B校课堂教学评价表 |
附录六:C校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课堂观察法 |
一、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内涵 |
1.思维的内涵 |
2.思维品质的内涵 |
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发展的内容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卷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1.教师对思维培养的认识程度 |
2.教师对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 |
3.教师对思维培养的方式习惯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1.学生思维发散性 |
2.学生思维深刻性 |
3.学生思维辩证性 |
4.学生思维逻辑性 |
(三)问题分析及归因 |
1.阅读教学浅尝辄止学生思维缺乏发散性 |
2.阅读文本挖掘浅薄学生思维缺乏深刻性 |
3.阅读过程侧重结论学生思维缺乏辩证性 |
4.阅读层次杂乱无序学生思维缺乏逻辑性 |
三、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
(一)巧借文本创作空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
1.隐蔽处探赜索隐打开学生思维角度 |
2.省略处见微知着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
3.模糊处剖玄析微指导学生思维发散 |
(二)借助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
1.以矛盾式发问引发思维冲突 |
2.以逆向式追问推进思维深度 |
3.以层递式提问体现思维梯度 |
(三)广泛开展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
1.以单向比较阅读开启辩证思维视角 |
2.以多向比较阅读优化辩证思维层次 |
3.以群文比较阅读拓宽辩证思维视野 |
(四)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学生思维逻辑 |
1.借助课件演示思维导图呈现逻辑思维层次 |
2.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形成逻辑思维意识 |
3.鼓励学生陈述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习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
1.思辨 |
2.思辨性阅读 |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
1.思辨性阅读教学 |
2.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要求 |
(三)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我国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 |
二、《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意义 |
(一)《先秦诸子选读》阅读教学中思辨缺位的现状分析 |
1.应试化的教学内容 |
2.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 |
3.机械灌输的教学方法 |
(二)在《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程中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
1.《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 |
2.《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
3.《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发展的意义 |
三、《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背景 |
(一)《先秦诸子选读》的选文特点 |
1.逻辑缜密,层次清晰 |
2.辩证思维,客观全面 |
3.形象思维,各具特色 |
4.整体思维,系统全面 |
(二)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1.思维的独立性和思辨性明显增强 |
2.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
3.各种思维品质基本形成 |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2.“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
四、《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与方法 |
(一)《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 |
1.思辨能力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 |
2.发展思辨能力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
3.发展思辨能力重在培养抽象逻辑思维 |
(二)《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
1.整合具有思辨性特点的选文,展开专题性学习 |
2.将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3.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融入必要的逻辑知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文献综述 |
2.基于批判性思维下的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
一、批判性思维概述 |
(一)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 |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二、批判性思维与高中小说教学 |
(一)高中小说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
1.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
2.对教学发展的意义 |
(二)高中小说实行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1.高中小说实行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
2.高中小说实行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三、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问卷调查情况 |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问卷调查简介 |
2.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问卷调查内容 |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缺乏对小说的深入思考,批判性阅读意识不强 |
2.教师欠缺对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学习,理念认识不到位 |
四、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
(一)采取小说多元解读,开启学生批判性阅读大门 |
1.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
2.进行小说情节的多元解读 |
3.进行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 |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批判性阅读教学意识 |
1.整合阅读,采用群文阅读进行教学 |
2.形成逻辑,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 |
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品质 |
(三)重视小说文体特征,结合重点进行批判性阅读 |
1.以文本事实为基础,客观批判 |
2.以因果逻辑为核心,综合批判 |
3.以人性情理为参照,合理批判 |
(四)实行整本书阅读,提供小说批判性阅读平台 |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克服畏难心理 |
2.组织交流讨论活动,师生共同提升 |
3.分享整本书阅读成果,注重客观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陕西省镇巴县两所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原则 |
第一节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
一、培养留守儿童语文能力,全面提升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 |
二、提高留守儿童人文素养,塑造留守儿童健康人格 |
第二节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 |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
三、发挥家庭引导催化作用 |
第二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家庭方面 |
四、社会方面 |
第三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
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
二、拓展阅读兴趣 |
三、积累写作素材 |
第二节 教与学综合施策发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一、丰富教学形式 |
二、转变语文评价方式 |
三、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 |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三节 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综合提升语文能力 |
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
第四节 养成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
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
三、传授语文学习方法 |
第四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
一、加强语文知识学习 |
二、强化语文核心素养 |
第二节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
二、优化整合社会资源 |
第三节 科学有序因材施教 |
一、善于发现学生语文特长 |
二、善于转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以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为例[D]. 朱真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D]. 王雪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D]. 周建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 ——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D]. 李东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 梁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TS市三所中学为例[D]. 豆芳霞.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7]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周博.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8]《先秦诸子选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 熊雯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 白文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陕西省镇巴县两所农村小学为例[D]. 何桂英.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