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湘贬谪文学研究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汪钰,陈煜菲[1](2021)在《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文中提出我国流寓文学实践虽滥觞于诗骚时代,但自觉将流寓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文学文化研究,则始于世纪之交,盛于2012年后。蒋寅、张学松、蔡平等人纷纷撰文申述流寓文学的定义、内涵、研究视阀与价值意义等。晚唐文学领域内,在既有的贬谪文学、文学地理学等研究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少数自觉以流寓视角开展的具体研究,但无论是覆盖面还是研究深度尚嫌不足。时至当下,关于流寓与流寓文学的定义和内涵的争议尚未解决,更缺乏凸显时代因素的具体研究作为支撑。晚唐流寓文学研究同时兼备了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典型性的特点。
姚俊娜[2](2020)在《唐人岭南行程与诗歌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唐代行人通过一条条具体的通道在中原和岭南地区之间往返,正是在一次次具体的行程中,关于“岭南”的想象、认知被逐步建立,并促成了岭南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形象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文学,后世读者也借由唐代诗歌中或散或整的岭南书写,去获知“岭南”在唐人文学世界中的面貌和位置。在历来的唐代岭南诗歌研究中,惯用的研究路径是将岭南视为一个庞大的地域整体,把观照点聚焦在其地域范围之内,就岭南本土论岭南诗歌。对于发出最主流文学声音的外来者群体,就定格其进入岭南本土之后的诗歌表达;对于发生在本土之外的想象性表达,虽然不完全忽视,但也倾向于整合成为主流声音的合鸣,指向唐代诗歌中的岭南本土。这一路径指向唐诗之岭南“是什么”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推进,唐诗中的岭南形象特质也得到较为全面的阐明。本文的研究路径指向唐诗之岭南“怎么形成”的问题,退回到外来者群体“进入”岭南的过程、岭南本土之外的想象性表达发生的时刻,退一步,则发现这两者都和行程发生关系,前者保存在关于岭南的行程记录中,后者发生在送人赴岭南行程开启的时刻,而具体到诗歌形式,则是唐代岭南纪行诗以及赴岭南送行诗。本文以唐代岭南纪行诗、唐代赴岭南送行诗为研究范围,探讨唐人岭南行程与诗歌的关系,分三章进行研究。第一章对唐人出入岭南的行程及有关诗歌创作做了说明。行程方面,唐人出入岭南的行程基础是唐代岭南地区的内陆交通干线,主要有东、南、北三路交通,其中重点说明北路交通的三大过岭通道:西线越城岭路、中线骑田岭路、东线大庾岭路。诗歌方面,唐人与岭南行程有关的诗歌可分为赴岭南纪行诗与送行诗两大类,在文献统计中,为突出其与道路、交通、行程的紧密关系,依据两京-荆襄-五岭划分唐人赴岭南的行程路段,分路段说明纪行诗创作情况;根据送行起点不同,重点说明以两京和湖南地域为创作地的赴岭送行诗创作情况。第二章关注唐人岭南行诗歌中的行程书写。分别从唐人赴岭南行程中的重要山脉、江流和建筑物入手,探讨行人岭南行程中的度岭书写、舟行书写与登台望京书写。首先根据唐人岭南纪行诗歌中诗例众多的度分界岭描写,提炼出“度岭书写”,从相关山岭、意象群落探讨这种书写如何强化岭南形象的异域性。其次从行人水行经历出发,分析纪行诗中的舟行场面描绘与送行诗中不断出现的“孤舟”意象。其三从支撑行人长途行旅的重要交通设施,即馆驿入手,梳理诗歌所记载的通往岭南之路与岭南境内的诸多馆驿,此外还关注到承载岭南行人恋京望阙情感的楼阁存在。第三章探讨唐诗岭南行程书写与岭南地域形象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五岭为分界,分别探讨赴岭南行人在五岭以北路段诗歌中体现出的岭南认知,以及在五岭以南路段对于岭南空间异质性的体验。其次根据纪行诗在两京-荆襄路段、荆襄-岭南路段、岭南道境内路段的向北方凝望、抒怀的描写,提炼出“北顾书写”,分析其中最典型的“北望京华”和“叶飞洛城”两种书写模式,并探讨这种书写如何强化岭南形象的异乡性。
蒋佳兰[3](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类选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贬谪文学”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个篇章。历经宦海沉浮的士人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来记录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巨变,构成了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贬谪类佳作,大都蕴含着作者积极乐观、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对于中学生的人格培养与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现行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类选文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之以古典诗歌中的同类经典作品,以贬谪类选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为切入点,探讨其现实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以福州市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的贬谪类选文教学现状为例,结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选取李瑛、余映潮、盛志武等部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借鉴,再综合考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探究贬谪类选文赏析与品鉴的基本方法。
陈家愉[4](2019)在《唐代瘴疠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诗的瘴疠书写反映了唐代以疟疾为代表的流行性疾病的分布状况,记录了众多文人对瘴疠的认识、遭受瘴疾折磨的痛苦,以及应对防范瘴疠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医疗文化价值。本文对唐代瘴疠诗的研究从辑录典籍中有关瘴疠的记载、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变化开始,进一步分析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与地域分布、探寻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展示302首唐代瘴疠诗的基本面貌。第一章是对先唐时期和唐代有关瘴疠的记载进行溯源分析。将这一时期有关瘴疠的历史记录和医疗记载以及诗文进行分类汇总,考察人们对于瘴疠的认知、分布和应对情况。同时对先唐的瘴疠诗文创作的内容、思想、艺术手法等进行简要分析,它们是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源头。第二章是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轨迹,对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瘴疠诗的创作规模、题材内容、创作方式等相关情况做了分析。认为唐代瘴疠诗经历了初唐的萌芽,盛唐的新变、中唐的集大成和晚唐的回落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文学文化内涵和时空分布情况。大致将302首瘴疠诗分为疾病书写、瘴毒威胁、荒远象征和天气指示四个大类,每一小类列举了大量诗歌对其中反映的思想情感、文人心境、医疗健康等情况做了一定的解读。而通过数计统计的表格揭示了瘴疠诗的区域分布和南方文学的特质,对文人在瘴地与故乡、京城之间的迁谪情形有了立体形象的认知。第四章选取唐代瘴疠诗创作的三甲元稹、白居易、杜甫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创作成因。他们的贬谪经历、创作方式、情志健康共同代表着唐代瘴疠诗创作发生的三种范式,即以杜甫为最先的自我瘴疾书写,以元稹为代表的贬谪体验书写,和元白共同开创的涉及瘴疠的唱和,他们不但创作数量巨大,同时其作品所具有的开拓性和审美艺术性也代表了唐代瘴疠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超过300首的瘴疠诗保留了不同于历史记载的瘴疠书写。诗人在诗中书写瘴疾、瘴毒等以纪实的手笔继承了中国文学一直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乡思之情和真挚的友情,使得这一题材的诗歌的人文情感内蕴价值得以提升,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自始至终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姚于钦[5](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选编及其教学价值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贬谪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教学价值对于中学生思想品格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贬谪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的不断演变中,一直得以留存,可见其魅力之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和历年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选录情况及其教学价值的探析。本文紧紧扣住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进行展开,以主题的形式,探究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并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展开贬谪文学的课堂教学。目前研究贬谪文学与教学的论文较少,对于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的统计没有十分全面,探究贬谪文学教学价值的论文也并不多,在中学课堂上关于贬谪文学的实际操作也有所缺欠。针对以上的缺憾,本文尽可能地加以完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针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和历年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统计,分别选取沪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三套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及从1956年起由人教社编写的、全国统一的高中语文教材,由此形成一个纵向和横向的统计面。另外,从三个方面展开贬谪文学选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探析,即贬谪文学本身的价值、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第二,本文以主题的形式探究贬谪文学本身的教学价值,将教材中出现的贬谪文学作品按照贬谪文人的情感为划分依据,将其归为两大类,即豁达洒脱类和愁苦愤懑类。在两大主题下,根据文章题材、作者经历、学者对贬谪文学发展等为依据,再次进行分类。第三,本文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将同样主题或不同主题的贬谪文学共同纳入,给中学课堂的贬谪文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吕银玲[6](2017)在《论杜甫诗中的士不遇主题》文中提出杜甫的士不遇主题诗歌历来受到重视,其中的叹老嗟卑、忠君忧国等内容也得到充分挖掘,但尚不能展现其完整面貌。文章关注杜甫不遇诗中对自我的认识和表现,认为杜甫对"士不遇"主题诗歌的"自炫""自疏"传统均有继承和突破,并拓展了不遇诗自我审视的视角。全文分三章讨论了杜甫不遇诗中的三种自我认识及表现情况。第一章考察杜甫的"高自称许"之作,认为杜甫在证明自己的入仕能力和德行方面充分继承了不遇诗的"自炫"传统,同时又发展了自己的特点。具体来说,在陈述性自炫中,多选择"历叙浮沉"的表达方式,而少用屈骚体的"贤愚对照"方式,以此走出单一化、情绪化、主观化的自炫模式,个人叙事体现了更强的自我关注意识,以更丰富、真切的方式表现自我肯定。借助咏物显耀自身时,则一面在形式上实现"物我分疏",从而远离传统的"自炫"格调;一面以意象选择、形象描写、主旨立意的大气慷慨,表现"大材"的自我认识和"大道"的信念,显露出更深沉的自负气概。第二章讨论杜甫的"自求疏远"之作,认为杜甫在出世选择中表达了对朝廷的怨怼、疏离情绪和对隐居生活中个人价值的肯定。首先,杜甫继承了初盛唐以"出走宣言"摆脱功名追求挫败感的流行写法,并在弃官后以更为丰富的宣告方式表达对个人隐居生活的肯定、满足和深层的愤懑之感;此外,杜甫通过有选择地使用典故,反复辨析其归隐性质,有意将其同高蹈的隐士区分开,表达对当权者的怨怼之情、避祸心理及终身不仕的决心,暗示怀才不遇的一面;最后,杜甫以语意的冲突调和心底深层对"君臣遇合"的渴望和"自求疏远"这一无奈选择之间的矛盾,既保持不遇士人的自尊自重,又表达对自己坎坷经历的伤怀之情。第三章讨论杜甫对不遇诗自我审视视角的拓展。除了高自称许和自求疏远,杜甫还立足现实人生的苦难之中,以超出个人利害得失的视角审视自我。首先,他嘲笑自己的懒拙性格,将自我肯定以贬词形式表达,带有更深刻的讽世意味,同时呈现不急于自我辩白的从容态度,体现理性的自我认识和对命运的担当;此外,他戏谑自己的无奈处境,通过袒露窘状和苦中作乐,勾勒出窘迫的自我形象,表现了对悲苦境遇的藐视和达观态度;最后,他描绘苦难中孤微渺小的自我形象,又以广阔的背景、美的意象、执着的心意力量,形成豪壮洒脱的风格,艺术性地表现对个人有限性与命运压迫性之间关系的认知,在阻滞中迸发自由的生命力量,实现了对失败结局的超越。
张晓芳[7](2016)在《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贬谪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贬谪诗文,是封建社会贬官在遭受贬谪后,描写复杂情感的诗歌。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主题内容的古诗文相当丰富和深邃,这些贬谪类古诗文描写的是贬官在遭受贬谪后,仍忠君爱国,用执着、乐观、旷达、仁爱的品格,将“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抱负积极践行,透露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贬谪文人的可贵惊魂。学生通过学习贬谪主题的古诗文,可以激发或培养青少年积极的爱国情怀,对个体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贬谪主题研讨,可以以此了解贬谪士人在遭受贬谪及在谪居环境下的内心体验,感知他们的文化心理,有助于我们去贴近贬谪士人及其诗文创作本身。其次,在感知贬谪者的人生遭遇、心理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同时,也可为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供某种启示与指导。
刘亭[8](2015)在《地域视野下的绍圣贬谪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绍圣年间(1094—1097)因王安石一党的重新执政,昔日元佑重臣均遭到贬斥,遂使一大批文人志士贬居异地。伴随着贬谪现象的出现,贬谪诗歌也随之产生,而且正是这种身临逆境之中的创作,使其更具有研究价值。在贬谪文学的研究中,从地域视野而且以一个群体作为论述对象的学术性成果还比较薄弱,因此笔者选取“地域视野下的绍圣贬谪诗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探讨,构思如下:第一部分,对绍圣贬谪文人情况进行考论,这是本论文的基础所在。意在对绍圣年间有哪些文人被贬,文人贬谪的经历如何,文人被贬往哪些地域,贬谪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绍圣期间贬谪诗作都有哪些进行考论,从人、时、地、因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探究。第二部分,对绍圣贬谪文人的交游与唱和情况进行论述,目的在于还原当时的文学风貌,看文学在哪些作用影响之下发生演变,以此观照绍圣贬谪文人心态的变化。第三部分,从地域视角来研究绍圣文人贬谪诗歌创作,从岭南之域、巴蜀之地和湖湘之界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以地理景物、地域文化和地方人情的影响为主要关注点。第四部分,对绍圣贬谪文人的诗歌创作特色进行探析,从诗歌创作主题、创作形式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五部分,结合前面所论,分析绍圣文人贬谪及贬谪诗的意义与影响。
吕国康[9](2014)在《新世纪柳宗元研究的动态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学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搜集整理2007年以来的柳学研究动态,主要介绍了柳学着作及研究着作的出版情况,重点对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进行分类综述,并对研究基地及柳文化普及作了概览,最后对柳学的发展提出意见。
肖献军[10](2012)在《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洞庭湖和太湖地区发展相差悬殊,然而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却不相上下。本课题将从自然因素、人文地理、社会环境、诗歌本体及诗人主观情志等多角度探析洞庭湖和太湖诗发展的原因,同时揭示二湖诗在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上的共性和个性。通过比较,探寻两地诗歌差异性产生的本源,还洞庭湖和太湖诗以本来面貌。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七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近年来地域文学研究的动态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自然地域、文化地域和行政地域的角度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指出洞庭湖四州和太湖三州在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上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论证了二湖诗的可比性及比较的可行性,并对本课题研究中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地域文学研究中图表使用的重要性及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必要性。第一章论析自然因素与二湖诗创作的关系。指出地域的分割性、相对稳定性及开放性等影响着诗歌的创作,并分析了二湖地区水系的相似特征,揭示出两地诗歌在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等方面接近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二湖地区水系还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受此影响,洞庭湖诗多写旅途之艰辛与宦海之浮沉,太湖诗多抒写对生活的热爱。本章还对二湖地区山岳、气候、物产等方面的异同点及对二湖诗创作的影响作了阐述。第二章论析唐前人文地理对唐二湖诗创作的影响。本章对唐前二湖地区人文地理作了总的概述,并从人文历史、文学传承、民情风俗三方面阐述了人文因素对唐代二湖诗创作的影响。指出在洞庭湖地区,贬谪人文意蕴深厚,而太湖地区历史人文意蕴较浓,故唐代洞庭湖地区诗歌多具悲情性,太湖地区诗歌则多哲理之思。第三章论析现实社会环境与二湖诗歌创作的关系。唐代重大历史事件对二湖诗创作影响较大,本章以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甘露之变为依据,把二湖诗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酝酿期、繁荣期、鼎盛期和转型期。并对每一阶段二湖诗发展背景、发展原因、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因素对二湖诗影响不平衡,因而每一阶段二湖诗的发展既存在一定共性又有所区别。第四章论析二湖诗在题材方面的特征。指出二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如,较少写重大历史题材、较少反映个人抱负的题材、较少歌功颂德的题材。但有些题材的诗,如送别诗、怀古诗、交游唱和诗、贬谪诗在呈现出一定共性时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二湖诗中虽然都存在大量的送别诗、怀古诗,但其中蕴含的情感有别;而二湖诗中的交游唱和诗、贬谪诗则明显呈不对等发展。第五章论析本土诗人的二湖诗创作。指出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唐洞庭湖地区前三阶段本土诗歌发展远远落后于太湖地区,但随着客籍文人的到来和科举考试对该地影响的加大,洞庭湖地区本土诗歌在第四阶段得到了较快发展。太湖地区虽然家族势力对文学的影响仍然较大,但家族对文学的影响逐渐弱化,科举对该地文学的影响逐步加大。同时,本章还对二湖地区本土诗人诗歌创作在风格和审美特色方面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李群玉等人的二湖诗创作进行了个案分析。第六章论析客籍诗人的二湖诗创作。本章阐述了二湖地区客籍诗人具有的心理特征和创作倾向,指出虽然客籍诗人创作的二湖诗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在情感的深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同时,本章还对二湖地区客籍诗人在移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在不同时期二湖诗具有不同特征。另外,还从个人的政治境遇和生存状态等角度对双重客籍诗人刘长卿、刘禹锡等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七章论析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唐人及后代文论家对两地诗人诗作评价较多,对洞庭湖诗多从情感的角度进行评价,强调“诗能穷人”;对太湖诗多从人品与诗品的角度评价,强调高情致雅。并对二湖诗对后世文学、地域精神及地域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本课题最后总括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并对课题在地域文学研究领域的价值作了阐述,同时,也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另外,本课题的附录一对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进行了编年,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而又翔实的资料。
二、湖湘贬谪文学研究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湘贬谪文学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归文人本位的理论探索”———流寓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
二、凸显地域与时代因素的具体研究———晚唐地域、贬谪、流寓文学研究综述 |
三、理论与时代的共同召唤———流寓文学新视角下的晚唐文学研究展望 |
(2)唐人岭南行程与诗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2 研究基础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章 唐人岭南行程与诗歌概况 |
1.1 行程之基:唐代岭南地区的内陆交通干线 |
1.1.1 东、南两路交通 |
1.1.2 北路交通: 诸过岭通道 |
1.2 诗歌图景: 交通背景下的唐人岭南行程诗歌 |
1.2.1 不同路段的唐人赴岭南纪行诗 |
1.2.2 不同送行地的唐人赴岭南送行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人岭南行程诗歌的行程书写 |
2.1 岭南行程中的山脉与度岭书写 |
2.1.1 衡山、九嶷山、五岭:唐诗岭南行程书写中的主要山脉 |
2.1.2 度岭书写的意象群落 |
2.1.3 度岭书写与岭南异域性的强化 |
2.2 岭南行程中的江水与舟行书写 |
2.2.1 湘江: 唐诗岭南行程书写中的主要江流 |
2.2.2 岭南行程中的舟行书写与孤舟意象 |
2.3 馆驿与楼阁书写 |
2.3.1 岭南行程中的馆驿与诗歌 |
2.3.2 恋京望阙的建筑载体:楼阁与诗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人岭南行程诗歌的岭南书写 |
3.1 唐人赴岭南纪行诗中的岭南写照 |
3.1.1 五岭以北路段纪行诗中的岭南认知 |
3.1.2 异质空间:五岭以南路段纪行诗中的岭南体验 |
3.2 诗歌的北顾书写与岭南形象的异乡性 |
3.2.1 各路段纪行诗的北顾书写 |
3.2.2 “北望京华”和“叶飞洛城”书写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类选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贬谪文学概述 |
二、语文教材中贬谪类选文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篇目探析 |
第一节 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分布特点 |
第二节 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情感内涵 |
一、穷达皆能为国忧的济世情怀 |
二、寄情于山水风物的隐仕情怀 |
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情怀 |
四、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定信念 |
第三节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的教学价值 |
一、爱国情感的培养 |
二、抗挫能力的提高 |
三、理想信念的确立 |
四、审美情趣的熏陶 |
第二章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的教学现状探析 |
第一节 学生学习的现状 |
一、注重考试成绩,轻视情感体验 |
二、学习方法单一,忽略课外阅读 |
第二节 教师教学的现状 |
一、忽视学生感受,教学方式欠妥 |
二、注重单篇教学,造成情感类化 |
第三章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鉴赏层面的教学 |
一、诵读涵泳,把握基调 |
二、巧问精析,知人论世 |
三、温故知新,以诗解诗 |
第二节 应用层面的教学 |
一、文本比较,设计专题 |
二、品词析句,探究手法 |
三、以象解情,归纳意象 |
第四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结语 |
附录 中学生贬谪文学的学习现状调査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唐代瘴疠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唐瘴疠的文献考索 |
第一节 唐前典籍中的瘴疠 |
第二节 唐代典籍中的瘴疠 |
第二章 唐代瘴疠诗的分期考察 |
第一节 初唐瘴疠诗的兴起 |
第二节 盛唐瘴疠诗的新变 |
第三节 中唐瘴疠诗的兴盛 |
第四节 晚唐瘴疠诗的回响 |
第三章 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瘴疠诗的疾疫书写 |
第二节 瘴疠诗的瘴毒威胁 |
第三节 瘴疠诗的荒远象征 |
第四节 瘴疠诗的天气指示 |
第五节 唐代瘴疠诗的时空分布与定量分析 |
第四章 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杜甫,元稹,白居易为中心 |
第一节 西南漂泊与追忆书写——杜甫的瘴疠诗创作 |
第二节 贬谪瘴乡与疾病体验——元稹的瘴疠诗创作 |
第三节 瘴疠书写与寄赠唱和——白居易的瘴疠诗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唐代瘴疠诗编年简目 |
后记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5)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选编及其教学价值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概念及其性质的界定 |
第一章 贬谪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录及原因探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选录情况 |
一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贬谪文学选录情况 |
二 历年高中语文教材的贬谪文学选录情况 |
第二节 贬谪文学选录原因的探析 |
一 贬谪文学的自身价值 |
二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
三 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
第二章 贬谪文学教学价值的探析 |
第一节 豁达洒脱类主题的贬谪文学教学价值探析 |
一 亭台楼阁之豁达洒脱 |
二 游览山水之豁达洒脱 |
第二节 愁苦愤懑类主题的贬谪文学教学价值探析 |
一 忧国忧民之愁苦愤懑 |
二 永州游之愁苦愤懑 |
三 琵琶曲之愁苦愤懑 |
第三章 贬谪文学在中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贬谪文学的教学策略 |
一 贬谪文学的一般教学策略 |
二 贬谪文学教学策略之群文阅读 |
第二节 同一主题下贬谪文学作品的群文阅读 |
一 同一题材贬谪文学的群文阅读 |
二 同一贬谪文人作品的群文阅读 |
第三节 不同主题下贬谪文学作品的群文阅读 |
一 贬谪文学历来发展之群文阅读 |
二 情感比较之群文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论杜甫诗中的士不遇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高自称许 |
第一节 贤愚对照与历叙浮沉 |
第二节 托物自喻与物我分疏 |
第三节 本不炫俗而英采自露 |
第二章 自求疏远 |
第一节 价值转变的宣告 |
第二节 隐居性质的辨析 |
第三节 多重诗意的融合 |
第三章 自我审视 |
第一节 懒拙的我 |
第二节 窘迫的我 |
第三节 孤微渺小的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贬谪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贬谪诗文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
二、当代中学生的人文情怀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古诗文的贬谪主题进行的研究综述 |
二、贬谪诗文中爱国情怀进行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当下中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 |
二、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贬谪主题的认识 |
第一章 贬谪古诗文的概念及审美取向 |
第一节 贬谪古诗文的概念 |
一、贬谪古诗文的概念界定 |
二、贬谪文学概述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的审美取向 |
一、山水意象 |
二、禽鸟意象 |
三、悲剧意蕴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汇总(初中以昆明市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高中以昆明市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
第二章 贬谪主题古诗文的文化心理及内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 |
一、穷且益坚的大儒心志 |
二、位卑未敢忘国忧 |
三、珍视生命,达观安处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
一、寄情于山水风物之间 |
二、忧国忧民,关注民生 |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逸豁达 |
四、赠答之慰 |
第三节 贬谪主题古诗文与爱国情怀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二、贬谪主题古诗文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
三、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现状 |
第一节 中学贬谪古诗文教学现状 |
一、调查目的、对象 |
二、调查方法、内容 |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表 |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三)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
(四)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五)家长问卷调查统计表 |
(六)家长调查结果分析 |
四、贬谪古诗文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二节 贬谪主题古诗文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影响 |
一、调查目的、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贬谪古诗文教学的实施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教学的依据 |
一、新课程标准对贬谪古诗文教学的相关要求 |
二、新课程标准对贬谪古诗文学习的相关要求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主题古诗文教学策略 |
一、教师方面 |
(一)深入了解贬谪古诗文的创作背景 |
(二)巧用典故,激发学生兴趣 |
(三)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
二、学生方面 |
第五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古诗文的美育意义 |
第一节 贬谪诗人的人格美育 |
一、真纯恬淡自然的陶渊明 |
二、不畏权贵、勇于创新的柳宗元 |
三、坚持理想、不改初衷的刘禹锡 |
第二节 贬谪主题古诗文的美育价值 |
一、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
二、激发中学生爱国情怀 |
三、提升中学生人格素养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地域视野下的绍圣贬谪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绍圣文人贬谪情况考论 |
第一节 贬谪经历考述 |
第二节 贬谪地域分析 |
第三节 贬谪原因探析 |
第四节 贬谪诗时地考辨 |
第二章 绍圣贬谪文人交游与唱和 |
第一节 苏轼谪居岭南时期的交游与唱和 |
小结 |
第二节 黄庭坚谪居蜀中时期的交游与唱和 |
小结 |
第三节 其他贬谪文人在谪居地的交游与唱和 |
第三章 地域影响下的绍圣贬谪诗创作内容 |
第一节 岭南之地贬谪诗创作 |
小结 |
第二节 巴蜀之地贬谪诗创作 |
小结 |
第三节 湖湘之地贬谪诗创作 |
小结 |
第四章 地域影响下的绍圣贬谪诗创作特色 |
第一节 诗歌创作主题的民生化特点 |
第二节 诗歌审美趣味的平淡化特征 |
第三节诗歌创作形式的拟古化特色 |
第五章 绍圣文人贬谪及其贬谪诗的意义与影响 |
第一节 拓展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形式 |
第二节 促进北宋平淡诗风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提升谪居地的文化品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新世纪柳宗元研究的动态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柳宗元着作整理、研究及诗文选集的出版 |
二、研究着作 |
三、学位论文、期刊论文 |
四、研究基地及柳文化普及 |
(10)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学的地域性及地域文学研究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 论题的可比性与比较的可行性 |
四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自然因素与二湖诗创作 |
第一节 地域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江湖与二湖诗创作 |
第三节 山岳与二湖诗创作 |
第四节 气候与二湖诗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文地理与二湖诗创作 |
第一节 唐前二湖地区人文地理概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与二湖诗创作 |
第三节 文学传承与二湖诗创作 |
第四节 民情风俗与二湖诗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二湖诗创作 |
第一节 酝酿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繁荣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鼎盛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
第四节 转型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湖诗创作题材 |
第一节 送别诗 |
第二节 贬谪诗 |
第三节 交游唱和诗 |
第四节 怀古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土文人的二湖诗创作 |
第一节 洞庭湖地区本土作家诗歌创作状况 |
第二节 太湖地区本土作家诗歌创作状况 |
第三节 二湖地区本土诗歌比较 |
第四节 李群玉等人的二湖诗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客籍文人的二湖诗创作 |
第一节 文人迁徙原因及特殊心理 |
第二节 客籍文人阶段性创作 |
第三节 刘长卿的二湖诗 |
第四节 刘禹锡的二湖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后人的评价 |
第二节 唐二湖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唐二湖诗对地域精神的影响 |
第四节 唐二湖诗对地域文化建设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编年 |
附录二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湖湘贬谪文学研究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 汪钰,陈煜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01)
- [2]唐人岭南行程与诗歌关系研究[D]. 姚俊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类选文阅读教学研究[D]. 蒋佳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唐代瘴疠诗研究[D]. 陈家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选编及其教学价值的探析[D]. 姚于钦.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6]论杜甫诗中的士不遇主题[D]. 吕银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7]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贬谪主题[D]. 张晓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地域视野下的绍圣贬谪诗研究[D]. 刘亭.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9]新世纪柳宗元研究的动态与进展[J]. 吕国康. 运城学院学报, 2014(01)
- [10]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D]. 肖献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