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13)在《利用猪场沼液养殖微藻连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表明是由于养猪沼液中的成分十分复杂,特别是原生动物、后生微型动物的存在可以导致利用微藻净化养猪沼液受到严重干扰。同时养猪沼液连续大量排放。因此养猪沼液的预处理以及利用微藻处理养猪沼液的连续性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就成为了利用微藻深度生物净化养猪沼液技术的两个关键技术。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养猪沼液养殖微藻过程中生物的观测,发现养猪沼液中存在钟虫、草履虫、变形虫、轮虫为主的原生动物、后生微型动物群。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养猪沼液中的害虫,发现用40mg/L的漂白粉、加热煮沸、万分之五浓度的氨水和调节pH值至12四种方法处理沼液的效果都有显着效果。综合处理效果以及成本考虑,以添加40mg/L漂白粉和调节pH值至12的方法方便易行,且成本较低,分别为0.050元/吨和0.295元/吨,比较适合大规模连续化运行的系统的养猪沼液的预处理。2.通过对几种方法处理后的养猪沼液养殖微藻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用加热煮沸和40mg/L的漂白粉处理养猪沼液这两种方法对微藻在养猪沼液中生长影响最小,鉴于成本和实际操作可行性问题,用40mg/L漂白粉处理沼液的方法更为合理。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得出,用40mg/L漂白粉处理养猪沼液时,需要放置4天后,再进行微藻接种,否则漂白粉中的余氯会对后期微藻的养殖产生影响。3.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利用微藻处理养猪沼液的连续式系统,改变了以往微藻接种、微藻养殖、微藻净化废水、微藻收获各步骤单独进行的方式,使这些技术融合于一个连续的利用藻类进行沼液生物净化工程体系,为大规模的微藻净化养猪沼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基础。其中层式微藻光合生物反应器是根据仿生学原理构建而成的,不仅可以增加光合利用率,同时由于其通过向空间发展而节省了占地面积,是本研究的关键性技术成果之一4.通过通过微藻生长条件优化实验发现,光照对藻群的生长影响最大,温度和曝气次之;通过曝气、添加活性污泥对藻群处理养猪沼液的影响发现,曝气和加入活性污泥均可促进沼液的净化,但是添加活性污泥会影响微藻的生物量的积累,但通过调控微藻和食藻害虫的因素来增加微藻的生物量;通过向连续系统中,不同藻群种的接种比例处理养猪沼液的效果发现,50%的接种量在7天时间后可以很好地净化养猪沼液,使沼液中的COD、总氮、氨氮、总磷、悬浮物含量分别下降到184.58mg/L、90.52mg/L、46.05mg/L、7.86mg/L、32.1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7%、72.4%、80.3%、73.8%、95.4%,达到了国标中养猪业污水的排放标准,而且处理量达到最大。该系统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董伟[2](2011)在《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和城市的扩容运动。同时,一大批带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脱节,城市空间的扩展与产业的布局调整和转型发展并未形成正相关的关系。当江苏苏北城市在“十一五”末多项经济指标增长率赶超苏南城市的时候,当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强力推进城市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我们认识到,城市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城市的空间演进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城市新产业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抵挡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引发了经济学界对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在后危机时代发展的思考。本文基于国内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城市新产业区演进过程、表现特征以及空间的影响,并以连云港市为案例城市,系统分析了城市新产业区的主导功能,为国内城市处理好产业空间布局、新产业体系建构与城市空间的总体优化提供直接的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对选题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分别从中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群、产业演进、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与新产业区、城市化与产业演进关系等进行比较和评析,总结和归纳了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的机制、模式和主要特征,并以此构建对应性的研究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案例城市连云港市,运用单一指标方法和复合指标方法综合判断连云港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水平,并基于1999—-2008年的产业数据,从产业集聚的角度选取空间Gini系数和EG指数研究模型,实证研究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形成的过程及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运用产业演进程度的识别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对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国内城市在转型升级的新背景下,加速推进空间联动优化及新产业区结构升级,培育与完善城市新产业区创新体系以及完善城市新产业区优化发展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主要路径和对策建议。在结论部分,还提出了本项研究未来的深化方向,即进一步深化城市化与新产业区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深化城市化过程中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模式研究和进一步优化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研究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第一,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上,率先探讨了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的关系,阐明了城市新产业区的演进发展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运用数学模型等科学的计量分析法,系统采集案例城市连云港市10年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量化研究产业集聚与新产业区演进的关系。第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后危机时代及“十二五”期间国内城市的转型发展和新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金鑫[3](2010)在《稻瘟病生防菌Af1、Af4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水稻叶片上分离得到两株生防细菌,将其分别命名为:Af1、Af4。本实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拮抗菌Af1、Af4进行鉴定。2.通过对稻瘟病菌丝生长的抑制实验、对孢子萌发的抑制实验、广谱抑菌实验以及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等实验对Af1、Af4进行抑菌活性鉴定。3.按照蛋白和脂肽类抗生素分离纯化方法定向地对Af1、Af4发酵液活性物质进行提取,获得粗提物质,并对粗提物质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对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检测。4.水稻叶片离体接种实验,对Al1、Af4进行生物防效测定。结果表明:1.通过鉴定表明Af1、Af4两个生防菌株同为枯草芽孢杆菌,两者的理化特征大致相似,但是Afl能够产生色素,而Af4不能够产生色素。2.Af1对稻瘟病菌的抑菌半径达到22 mm,Af4对稻瘟病菌的抑菌半径达到23 mm;Af1和Af4均能抑制稻瘟病孢子的萌发,当发酵液浓度为1:1(50%)时,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到88%和92%,当浓度降低到1:124(0.8%)时,抑制率则为16.4%和46%;Af1、Af4具有广谱抑菌作用,除Af1对水稻纹枯病无作用外,Af1、Af4对稻瘟病菌、稻曲病菌等十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Af1、Af4的发酵液在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均具有抑菌活性;Af1在发酵液培养5 d时抑菌活性最高,而Af4在3 d-4d抑菌活性最高,且两者都耐高温;两者均不能耐酸性环境,适宜在中偏碱性的环境下生存,Afl在发酵液pH 8时,抑菌活性最高,Af4在pH 7时有较高抑菌活性。3.Af1产生多种类型的抗真菌物质,其中包括蛋白质和抗生素,抗生素粗提物对温度、蛋白酶K不敏感,而蛋白质粗提物对蛋白酶K敏感,对温度不敏感,并能够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的形成;Af4发酵液粗提物与脂肽类抗生素一致,对温度、对蛋白酶K不敏感;从Af1中检测到fenB、sfp、ituA三个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而从Af4中检测到mycB、fenB、sfp、ituA四个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表明两个菌株都能够合成抗生素类物质。4.生物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f1,Af4发酵液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均具有生防效果,且Af1的生防效果要略好于Af4的生防效果,二者在1:249低浓度下仍具有防病效果,且效果持续稳定。
张鑫[4](2008)在《江苏地区野生及养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遗传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江苏地区不同群体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系统发生关系、肌肉营养品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而评价其遗传现状,为日本沼虾的遗传育种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用16S rDNA序列探讨长臂虾亚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获得了长臂虾亚科、沼虾属、日本沼虾(M.nipponense)线粒体基因16SrDNA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4属9个种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在长为442 bp的16s rDNA序列中,变异位点188个,简约信息位点125个,碱基转换与颠换值比为1.134。以鼓虾(Alpheus cylindricus)为外群,分别用MP法、NJ法及ML法构建的长臂虾亚科4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支图表明:白虾属首先与长臂虾属以及小长臂虾属聚在一起,然后与沼虾属聚为一支;长臂虾属(Palaemon)和小长臂虾属(Palaemonetes)出现四个种混合相聚的现象,表明这两个近缘属在形态学上以大颚有无触须作为属级鉴定特征的鉴定方法尚需进一步审定;属间结点置信值以及聚集情况稳定,表明16S rDNA序列可作为推断属间关系的有效遗传标记。试验二江苏地区十个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用RAPD技术研究了江苏地区10个日本沼虾(M.nipponense)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取其中18个扩增产物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4个DNA片段,大小在250~2000bp之间,其中126个位点表现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53.85%。常州滆湖繁保区的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42,宿迁骆马湖池塘养殖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263。UPGMA聚类分析表明,常州涌湖繁保区和苏州太湖胥口镇渔洋山西南侧水域的亲缘关系最近,总体上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呈正相关。试验三江苏地区四个日本沼虾群体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本研究比较了江苏4个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日本沼虾(M.nipponense)的肌肉营养品质。4个群体日本沼虾分别于2006年10月采集于苏州太湖叶山岛北侧湖区(TH)、苏州浦庄新南渔场(PZ)、长江江心洲江段(CJ)和南京浦口养殖场(PK)。肌肉营养成分检测表明,PK群体的粗蛋白、粗脂肪最高((21.237±1.015)%、(1.652±0.087)%,P<0.05)。PK群体的EAA、DAA最高((11.1595±1.3075)%、(9.0215±1.7260)%,P>0.05),但其差异不显着。而CJ群体和PK群体的MUFA(23.85%、28.65%)和PUFA(7.52%、8.06%)较其他群体高;另外CJ群体和PK群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也最为接近理想蛋白(70.92、79.63),说明CJ群体和PK群体日本沼虾的肌肉组成更为合理。研究结果表明几个群体肌肉营养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四日本沼虾肌肉营养指标和遗传特性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分析了4个群体日本沼虾(M.nipponense)肌肉营养指标与遗传特性的相关性,使用遗传多样系数(Ne)、Shannon指数、粗脂肪、粗蛋白、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作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的种质、生长环境、饲料营养等因素共同作用于肌肉品质,两者之间并没有单一的相关性。
宋新成[5](2008)在《河蟹生态育苗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海区水质的日益恶化,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出现病害多、发病率高、抗生素用量大,造成幼体存活率低、苗种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育苗生产成本的加大、销售价格下降,绝大多数育苗厂处于亏本经营。为了提高人繁苗的竞争力,保持河蟹育苗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行育苗技术改进势在必行。对河蟹生态育苗技术体系研究就是在工厂化育苗的基础上,将土池生态育苗方法融入到工厂化育苗中,研究河蟹生态育苗技术体系最合适的单胞藻种类、布苗的最佳密度等。最终目的是在将出苗的时间提前到3月以前的前提下,将育苗成本降低至300~400元/kg左右,Z1至大眼幼体出池时的育成率达到60%以上,提高大眼幼体的质量,使大眼幼体变一期幼蟹的成活率达到60%以上,培育30 d后的回捕率达到30%以上。
杨勇[6](2004)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王合全[7](2001)在《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猪场沼液养殖微藻连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微藻的简介 |
1.2 有机废水处理现状 |
1.2.1 有机污水简介 |
1.2.2 有机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1.2.3 利用微藻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
1.3 微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
1.3.1 培养方式的影响 |
1.3.2 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 |
1.3.3 微量元素元素的影响 |
1.3.4 光照的影响 |
1.3.5 温度的影响 |
1.3.6 pH值的影响 |
1.3.7 通气的影响 |
1.3.8 培养环境的影响 |
1.4 微藻光合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4.1 开放式微藻光合反应器 |
1.4.2 封闭式微藻光合反应器 |
1.5 杀灭食藻害虫的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养猪沼液中的害虫以及治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2.3 BG11培养基的配方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球藻藻种的扩培 |
2.3.2 养猪沼液养殖微藻过程中害虫问题的出现 |
2.3.3 养猪沼液养殖微藻过程中生物的观测 |
2.3.4 多种杀灭方法的效果比较 |
2.3.5 漂白粉杀灭害虫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养猪沼液中害虫对养殖小球藻的影响 |
2.4.2 养猪沼液养殖小球藻过程中生物的观测 |
2.4.3 多种杀灭方法的效果比较 |
2.4.4 漂白粉杀灭害虫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杀虫方法对养猪沼液养殖微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养猪沼液被不同方法处理后养殖小球藻的效果 |
3.3.2 漂白粉处理养猪沼液的进一步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球藻在被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养猪沼液中的生长 |
3.4.2 40mg/L漂白粉预处理养猪沼液最佳时间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微藻处理养猪沼液的连续式系统的设计及加工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3 反应器的设计 |
4.4 反应系统的加工 |
4.5 系统的运行流程 |
第5章 利用微藻处理养猪沼液的连续式系统的优化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2.3 BG11培养基配方 |
5.3 试验方法与内容 |
5.3.1 光照、温度、曝气对藻群生长的影响 |
5.3.2 养猪沼液初始pH值对藻群生长的影响 |
5.3.3 养猪沼液的水质参数 |
5.3.4 活性污泥的添加、曝气对藻群处理废水的影响 |
5.3.5 不同接种比例处理养猪沼液的对比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光照、温度、曝气对藻群生长的影响 |
5.4.2 养猪沼液初始pH值对该藻群生长的影响 |
5.4.3 养猪沼液的水质参数 |
5.4.4 活性污泥的添加、曝气对该藻群处理养猪沼液的影响 |
5.4.5 不同接种比例处理养猪沼液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分析 |
1.1.1 宏观背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及产业集群地区的形成 |
1.1.2 理论背景:丰富和完善空间经济学研究体系 |
1.1.3 现实要求:国内新产业区的转型发展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我国产业演进与新产业区实践研究述评 |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案例选择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案例城市的选取 |
1.4 研究目标、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说明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产业区理论基础 |
2.1.1 早期产业区理论 |
2.1.2 古典区位论及其发展 |
2.1.3 空间经济理论 |
2.1.4 产业集群理论 |
2.1.5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2 产业演进理论基础 |
2.2.1 产业演进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2.2.2 主要产业演进理论概述 |
2.3 城市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
2.3.2 城市与新产业区关系的理论 |
2.3.3 城市发展与产业演进的关系 |
第3章 中外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经验及启示 |
3.1 国外城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分析 |
3.1.1 美国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
3.1.2 日本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
3.1.3 意大利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
3.2 国内城市新产业区演进分析 |
3.2.1 "制度投入性"的开发区型城市新产业区发展模式 |
3.2.2 "自发生长性"的"块状经济"型新产业区发展模式 |
3.3 中外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
3.3.1 美国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 |
3.3.2 日本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经验 |
3.3.3 意大利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启示 |
3.3.4 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4章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发展现状与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
4.1 连云港市城市化水平测度 |
4.1.1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连云港市城市化单一指标法测度结果分析 |
4.1.3 连云港市城市化复合指标法测度结果分析 |
4.1.4 连云港市城市化发展特征总结 |
4.2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发展现状分析 |
4.2.1 连云港市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4.2.2 新产业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3 新产业区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
4.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
4.3.1 研究角度 |
4.3.2 数据描述 |
4.3.3 研究模型 |
4.3.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演进特征识别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演进程度识别研究方法 |
5.1.1 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方法 |
5.1.2 产业结构高级化判断方法 |
5.1.3 产业国际竞争力判断方法 |
5.1.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判断方法 |
5.2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程度识别分析方法的选取 |
5.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分析方法 |
5.2.2 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方法 |
5.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方法 |
5.2.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程度分析方法 |
5.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的判断结果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 |
5.3.3 产业国际竞争力程度 |
5.3.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程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连云港城市新产业区演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EM模型 |
6.1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1.1 供给因素 |
6.1.2 需求因素 |
6.1.3 国际贸易因素 |
6.1.4 其他因素 |
6.2 实证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6.2.1 模型变量 |
6.2.2 模型形式 |
6.2.3 模型的基本假定 |
6.2.4 调查数据来源说明 |
6.2.5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的评价及检验 |
6.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6.3.2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
第7章 推进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的主要路径及政策建议 |
7.1 空间联动优化与推进城市新产业区结构升级 |
7.1.1 加强新产业区与城市空间联动优化发展 |
7.1.2 加大承接国际高端产业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力度 |
7.1.3 继续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
7.2 城市新产业区创新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
7.2.1 分散企业的创新风险 |
7.2.2 "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7.2.3 组建孵化企业集团,搭建连接知识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 |
7.3 城市新产业区优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 |
7.3.1 放宽风险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 |
7.3.2 健全吸引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政策体系 |
7.3.3 加快评估、信用担保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区域联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1 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的36个浙江产业集群 |
附件2 2006年广东省专业镇地区分布表 |
附件3 全国各行政区开发区统计表 |
附件4 行业代码说明 |
附件5 连云港市新区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研究访谈问卷 |
附件6 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框架 |
附件7 实地调查具体方案说明 |
附件8 连云港市新区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3)稻瘟病生防菌Af1、Af4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 |
1.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和主要作用机制 |
1.2.1 生防细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研究进展 |
1.2.2.1 国外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状况 |
1.2.2.2 国内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状况 |
1.2.3 芽孢杆菌生物防治主要作用机制 |
1.2.3.1 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 |
1.2.3.2 拮抗作用 |
1.2.3.3 寄生作用 |
1.2.3.4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
1.2.3.5 促进植物生长 |
1.3 生物农药及其发展前景 |
1.3.1 生物农药 |
1.3.1.1 植物体生物农药 |
1.3.1.2 微生物体生物农药 |
1.3.1.3 动物体生物农药 |
1.3.2 生物化学农药 |
1.3.2.1 微生物性生化农药 |
1.3.2.2 植物性生化农药 |
1.3.2.3 动物性生化农药 |
1.3.3 转基因生物农药 |
1.3.4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
1.4 芽孢杆菌抗菌蛋白的研究概况 |
1.4.1 前沿 |
1.4.2 抗菌蛋白的总种类及应用 |
1.4.2.1 动物的抗菌蛋白 |
1.4.2.2 植物抗菌肽 |
1.4.2.3 微生物抗菌肽 |
1.4.3 抗菌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1.4.4 展望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稻瘟病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主要培养基 |
1.1.4 试剂盒 |
1.2 方法 |
1.2.1 拮抗菌的分离 |
1.2.2 形态结构的观察 |
1.2.3 培养特征观察 |
1.2.4 生理生化实验 |
1.2.4.1 蔗糖水解试验 |
1.2.4.2 需氧性测定 |
1.2.4.3 淀粉水解 |
1.2.4.4 甲基红(M.R)反应 |
1.2.4.5 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
1.2.4.6 硝酸还原试验 |
1.2.4.7 pH生长测定 |
1.2.4.8 耐盐性试验 |
1.2.4.9 明胶液化试验 |
1.2.5 拮抗菌Af1、Af4的16S rRNA鉴定 |
1.2.5.1 菌株Af1、Af4基因组DNA提取 |
1.1.5.2 PCR扩增 |
1.2.5.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1.2.5.4 DNA片段的切胶纯化 |
1.2.5.5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结构特征 |
2.2 培养特征 |
2.3 生理生化特征 |
2.4 PCR扩增结果 |
2.5 测序结果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三章 拮抗菌Af1、Af4的抗菌活性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活化 |
1.2.1.1 拮抗菌活化 |
1.2.1.2 病原真菌的活化 |
1.2.2 拮抗菌的液体培养 |
1.2.3 病原真菌的液体培养 |
1.2.4 拮抗菌Af1、Af4抗菌活性的测定 |
1.2.4.1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
1.2.4.2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4.3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4.4 拮抗菌Af1、Af4的抑菌谱实验 |
1.2.5 拮抗菌Af1、Af4发酵液的拮抗性测定 |
1.2.5.1 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1.2.5.2 不同处理时间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1.2.5.3 不同pH值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1.2.6 实验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
2.2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拮抗菌Af1、Af4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 拮抗菌Af1、Af4的抑菌谱实验 |
2.5 拮抗菌Af1、Af4发酵液的拮抗性测定 |
2.5.1 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2.5.2 不同处理时间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2.5.3 不同pH值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抗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相关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粗提蛋白的获得以及活性检测 |
1.2.1.1 粗提蛋白的制备-(NH4)2SO4沉淀法 |
1.2.1.2 蛋白粗提物的活性检测 |
1.2.1.3 蛋白粗提物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的检测 |
1.2.1.4 SDS-PAGE检测 |
1.2.2 脂肽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与活性检测 |
1.2.2.1 浓盐酸沉淀法获得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 |
1.2.2.2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活性检测 |
1.2.3 活性粗提物对温度、蛋白酶K的稳定性检测 |
1.2.4 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1.2.4.1 引物设计 |
1.2.4.2 菌株Af1、Af4基因组DNA提取 |
1.2.4.3 PCR扩增 |
1.2.4.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1.2.4.5 DNA片段的切胶纯化 |
1.2.4.6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Af1、Af4蛋白粗提物的活性检测 |
2.1.1 粗提物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
2.1.2 拮抗菌Af1发酵液含有非蛋白类抗菌物质 |
2.1.3 对蛋白粗提物SDS-PAGE的检测结果 |
2.2 拮抗菌Af1、Af4抗生素粗提物质的活性检测 |
2.2.1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 |
2.2.2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质对温度、蛋白酶K的稳定性 |
2.3 脂肽类抗生素相关基因克隆测序 |
2.3.1 PCR扩增结果 |
2.3.2 测序结果同源性分析 |
2.3.3 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五章 拮抗菌Af1、Af4发酵液对稻瘟病的防效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水稻品种 |
1.1.2 培养基 |
1.2 实验方法 |
1.2.1 接种体的制备 |
1.2.2 水稻苗的种植 |
1.2.3 水稻叶片的离体接种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相关基因PCR扩增结果 |
附录B 实验中所用图表对映的数据 |
附录C 实验图片 |
(4)江苏地区野生及养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遗传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沼虾属的动物地理学特点 |
二、虾类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1.常见沼虾属种的养殖概况 |
2.虾产品的加工利用概况 |
三、沼虾属的研究概况 |
1.基于形态学的研究 |
2.基于生化标记的研究 |
3.基于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
4.基于DNA分子标记的研究 |
四、分子系统学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
1.外群的选择 |
2.常用的建树方法 |
五、水生动物肌肉营养价值的评定 |
1.营养成分概述 |
2.矿物元素的评定 |
3.氨基酸组成评定及评价 |
4.脂肪酸组成的评定 |
5.呈味物质的评定 |
6.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 |
7.肌肉营养成分比较的应用 |
六、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七、参考文献 |
试验一 用16S rDNA序列探讨长臂虾亚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5.参考文献 |
试验二 江苏地区十个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分析与讨论 |
4.小结 |
5.参考文献 |
试验三 江苏地区四个日本沼虾群体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
1.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分析与讨论 |
4.参考文献 |
试验四 日本沼虾肌肉成分指标和遗传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附录2 长臂虾亚科部分种属的形态特征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5)河蟹生态育苗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一、河蟹育苗的历史 |
1、人工配制海水进行河蟹育苗 |
2、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苗 |
3、天然海水工厂化人工育苗 |
二、工厂化河蟹育苗存在的问题 |
三、河蟹生态育苗研究的历史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1、主要生产设施 |
2、亲蟹培育 |
3、藻类培养 |
4、生产前的准备 |
5、布苗生产 |
6、日常管理与统计 |
二、结果与分析 |
1、不同藻类幼体各期变态对比 |
2、不同布苗密度对比 |
3、成本核算 |
4、添、换水控制 |
5、苗种质量追踪 |
三、讨论 |
1、不同单胞藻对Z1-Z3 期河蟹幼体变态的影响 |
2、微生态制剂在河蟹生态育苗中的效果 |
3、布苗密度对河蟹育苗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
2 稻渔共作的历史与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我国稻渔共作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2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
3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生产技术的若干研究背景 |
3.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与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3.1.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
3.1.2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
3.2 稻渔共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3.2.1 稻渔共作的生产模式 |
3.2.2 稻渔共作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
3.2.3 稻渔共作稻田水层的管理 |
3.2.4 稻渔共作水稻的播栽技术 |
3.2.5 稻渔共作稻田肥料的施用 |
3.2.6 稻渔共作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
4 试验所在地区-江苏里下河稻区稻渔共作生产状况调查与分析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区域概况 |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稻渔共作对稻田生产模式的影响 |
4.2.2 稻渔共作对稻田农、渔用化学品投入的影响 |
4.2.3 稻渔共作对稻田经济产出的影响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的总体方案 |
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2 研究的思路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稻渔共作生态环境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4 水体理化性状测定 |
1.5 稻田有害、有益生物的调查 |
1.6 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的记载及能量、养分的折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2.1.1 物理结构与生态位 |
2.1.2 种群结构与食物链 |
2.2 稻渔共作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特点 |
2.2.1 剖面形态特征 |
2.2.2 土壤物理性状 |
2.2.3 土壤肥力性状 |
2.3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水温变化特点 |
2.3.1 水温的季节与水平变化 |
2.3.2 水温的垂直变化 |
2.3.3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水温的差异 |
2.4 水体溶解氧变化特点 |
2.4.1 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
2.4.2 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与昼夜变化 |
2.4.3 水体中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
2.5 其它水体理化性状 |
2.5.1 PH值 |
2.5.2 水色、透明度及电导率 |
2.6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特征 |
2.6.1 能量投入产出结构 |
2.6.2 养分输入输出结构 |
3 讨论 |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稻渔共作田间工程建设 |
3.2 加强人为调控在改善稻渔共作系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3.3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
1.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生长动态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 |
2.1.3 叶面积发展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籽粒灌浆动态 |
2.2 稻渔共作水稻株型特点 |
2.2.1 叶片性状 |
2.2.2 茎秆性状 |
2.2.3 根系性状 |
2.2.4 水稻群体空间结构 |
2.2.5 植株含氮率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籽粒品质特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定义 |
3.2 稻渔共作半深水环境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3.3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深化研究与栽培对策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稻渔共作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前言 |
Ⅰ 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茎秆性状 |
2.1.6 根系性状 |
2.1.7 氮素吸收与积累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Ⅱ 适宜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与抗倒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株型特征与抗倒性 |
2.1.3 群体发展动态 |
2.2 抗病性与避螟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稻米品质特性 |
3 小结与讨论 |
Ⅲ 适宜播期的确定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干物质积累 |
2.1.4 株型性状 |
2.1.5 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 |
2.2 产量及其结构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Ⅳ 合理的种植密度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移栽稻的栽插密度 |
2.1.1 产量及其结构 |
2.1.2 稻米品质特点 |
2.2 稻渔共作直播稻的种植密度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Ⅴ 施肥模式与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需氮量及合理运筹方式 |
2.2 生物有机肥的一次性基施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2.2.3 水稻群体发展 |
2.2.4 土壤肥力性状 |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的氮肥运筹模式 |
2.3.1 产量及其结构 |
2.3.2 稻米品质特点 |
2.3.3 水稻群体发展与株型特征 |
3 小结与讨论 |
Ⅵ 水稻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虫草发生情况调查 |
1.2 药剂防效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
2.1.1 病害 |
2.1.2 虫害 |
2.1.3 草害 |
2.2 农业防治技术 |
2.3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稻渔共作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体试验 |
1.1.1 试验设计 |
1.1.2 田间管理 |
1.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
1.2 辅助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
2.1.1 稻田环境中河蟹的生长动态 |
2.1.2 不同稻渔共作模式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
2.2 蟹等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2.2.1 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
2.2.2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种苗的选择与放养 |
2.2.3 创造适宜蟹虾优质高产的生态环境 |
2.2.4 饵料的科学投喂 |
2.2.5 蟹虾病虫害及时预防及敌害生物的清除 |
2.2.6 蟹等水产品的捕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1 稻渔共作区温、光、水资源特点 |
2 稻田内1龄蟹种的生长发育与季节的优化同步 |
3 偏迟熟水稻安全生育与1龄蟹种共作期的优化同步 |
4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评价与标准化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经济效益 |
2.2 生态效益 |
2.2.1 创造了稻田多种生境条件,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
2.2.2 延长了食物链,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
2.2.3 水稻与水产品病虫草害减轻,减少了化学物质使用,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
2.2.4 改善了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减少了肥料投入 |
2.2.5 增加了蓄水量,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调节 |
2.2.6 改善了农村生态卫生环境 |
2.3 社会效益 |
2.3.1 节本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
2.3.2 食品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 |
2.3.3 技术密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
2.3.4 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
3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
3.1 范围 |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 稻渔共作类型 |
3.4 环境条件 |
3.5 稻田选择与改建 |
3.6 苗种放养 |
3.7 水稻栽培 |
3.8 水质管理 |
3.9 饲料投喂 |
3.10 病害防治 |
3.11 日常管理 |
3.12 捕捞收获 |
参考文献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几点讨论 |
3 主要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3.1 主要创新点 |
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猪场沼液养殖微藻连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D]. 刘伟. 南昌大学, 2013(03)
- [2]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D]. 董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3]稻瘟病生防菌Af1、Af4的初步研究[D]. 金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4]江苏地区野生及养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遗传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D]. 张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5]河蟹生态育苗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分析[D]. 宋新成. 苏州大学, 2008(11)
- [6]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04)
- [7]降低河蟹育苗成本的几种方法[J]. 王合全. 中国水产,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