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21)在《高温堆肥降解污泥微塑料及微生物代谢耦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微塑料被人们定义为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由于其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以及分散疏水性好等特征,易吸收有机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及其他致病菌等微生物,从而使其易于在海洋生物体内得到富集,加大了食物链上的生物富集效应,引起了动物捕食后的危险毒性反应,间接威胁了海洋生物与人体健康。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物,近几年也曾多次被发现于污水中。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已被广泛地认为是微塑料进入自然环境的重要运输中心。污泥吸附是污水中微塑料的主要归趋,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被认为土壤自然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并且研究还发现污泥中的微塑料绝大部分是不可降解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很难通过堆肥方法去除的。但是随着国家对传统塑料产品的各种限制政策,可降解塑料产品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民的生活中,逐渐开始替代传统的塑料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降解塑料产品将会成为主流。但是相应的这种可降解塑料产品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在海洋、陆地以及污泥中产生微塑料。当前研究很少有进行污泥中可降解微塑料的研究。而本文对可降解塑料产品可能引发的污泥中微塑料的去除进行一个基础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堆肥条件对聚乳酸微塑料的降解能力以及微塑料对堆肥理化因子、特定有机组分、堆肥腐植酸、电子转移能力以及对微生物的影响。这为以后污水污泥中可降解微塑料的污染以及含有微塑料的污泥堆肥条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可降解微塑料污染风险的防控以及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效果,以及不同堆肥条件对聚乳酸微塑料降解程度的差异。在为期33天的堆肥结束后,通过扫描电镜发现高温堆肥中的微塑料表面比普通堆肥中的微塑料表面更加粗糙,并且有大量的裂纹与褶皱,而且还出现了比较大的空洞。接着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发现,在整个堆肥过程结束后,高温堆肥中聚乳酸微塑料的主要官能团含量的减少量均比普通堆肥中多。结果表明,堆肥过程是可以对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产生降解效果,并且高温堆肥比普通堆肥对微塑料的降解效果更明显。(2)分析了微塑料对堆肥体系中,理化因子、特定有机组分、腐殖质结构及其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进行了上述堆肥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微塑料会减少堆体的含水率,以及硝态氮含量,但是会增加铵态氮的含量。此外,聚乳酸微塑料会导致羧基、多糖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增加,但是会导致氨基酸和多酚含量的减少。同时,微塑料的添加促进了腐殖酸的腐植化、有机质缩合度、腐殖酸的芳构化以及腐殖酸中醌基的生成。但会抑制腐殖酸的分子量增大。最后,聚乳酸微塑料的添加会降低腐殖酸EAC的整体水平。(3)分析了微塑料存在过程中微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途径。通过热图相关性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确定了影响微生物的重要因素。接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微塑料对微生物的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添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微生物的结构和多样性。并且微塑料的添加会影响这些重要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但是不会改变这些重要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途径。
龙邹霞[2](2019)在《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料作为“人类世”所特有的一种物质,为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材料,但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开展海湾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对认识塑料物质在海岸带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调控人类活动行为,降低塑料物质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危害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开展了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分布规律,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厦门湾沉积物微塑料历史记录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厦门湾海面垃圾存在不均匀分布,并典型受降水、潮流、盐度、风向和周边陆域城市垃圾管控水平等因素控制。海面垃圾丰度最高为70751 Items/km2,最低为3556 Items/km2,二者相差近20倍,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口海域及其邻近的厦鼓海域,约占厦门湾海面垃圾的59.5%。约有76.67%的海面垃圾来源于流域和周边陆域人类活动产生,仅有23.33%的由捕捞和水产养殖等海上人类活动产生。海面垃圾与降水量相关度高(R2=0.75),台风、持续暴雨等极端天气将大量陆源垃圾带入海洋,导致海面垃圾显着增加,例如台风“莫兰蒂”造成海面垃圾平均丰度较同期正常天气情况下高7-11倍。九龙江河口咸淡水交汇的盐度锋面处,水动力条件较弱的区域和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有岸滩、岛屿阻隔等处较易形成海面垃圾集中分布区域。随着尺寸的减小,海面垃圾丰度近似成幂指数增加,且其中塑料垃圾的占比近似成对数升高,表明海面塑料垃圾小型化趋势明显。海底垃圾分布总体与海面垃圾相似,但又略有不同。海底垃圾丰度介于53143-3600 Items/km2。受底部流场差异和盐度锋面等影响,尤其在河口海域由于受底层盐水楔顶托作用,与海面相比,海底垃圾沉积中心向河口方向上移。海底垃圾丰度以中块垃圾为峰值近似呈“倒V”字形正态分布,且随着尺寸的减小,塑料垃圾的占比略呈下降趋势。塑料纸/袋和塑料绳子都是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各尺寸中最为主要的两种类型。小块和特大块塑料垃圾的类型比较单一,而中块和大块的塑料垃圾类型则比较丰富多样,并随着尺寸的减少,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中可识别的类型显着降低。滩涂(沙滩)垃圾丰度普遍较海面垃圾和海底垃圾高,其分布特征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垃圾的“源汇”格局。滩涂(沙滩)垃圾平均丰度约为159833 Items/km2,分别是海面垃圾和海底垃圾的5.25倍和5.61倍。流域带来的垃圾,在河口海域受盐度锋面和近岸植被的阻滞影响,并在波浪能作用下堆积到九龙江河口滩涂上,形成流域垃圾的“中继站”;在台风、暴雨或高潮水位作用下进行二次分配,又再次进入到厦门湾海域,成为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策源地”之一,起到“源”的作用。海面垃圾在潮流输移和波浪能推移作用下,逐步汇集到厦门岛东南部沙滩,使其成为厦门湾海面垃圾的重要“汇”之一。九龙江河口滩涂中除特大块外,其他垃圾丰度随其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且塑料垃圾的占比也呈近似相同规律。厦门岛东部沙滩垃圾以中块为峰值近似呈“倒V”字形正态分布,塑料垃圾尺寸占比呈“V”字型分布。滩涂(沙滩)中大块和中块的塑料垃圾类型较为多样,类型平均为28种和24种,是海面和海底同尺寸塑料垃圾类型数量的3-4倍。泡沫类塑料是滩涂(沙滩)塑料垃圾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应引起特别关注。厦门湾海面微塑料分布规律与塑料垃圾有较大差异,尤其受降水影响的机制明显不同。厦门湾海面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135269 Items/km2,是海面塑料垃圾的5.5倍,其粒径小于2.5mm的约占78.1%,主要类型以PE(31%)、PA(22.3%)和PVC(14.5%)为主。海面微塑料由于粒径小,受河口盐度锋面的阻滞作用弱于大块塑料垃圾,而易被输移到距离“源”更远的开阔海域,使其有别于塑料垃圾的分布规律。海面微塑料丰度在丰、平、枯三季有较大差异,以枯水期丰度最高(121276 Items/km2),丰水期处于中等水平(73925 Items/km2),平水期最低(24908 Items/km2),仅为枯水期的20.5%。枯水期降水少、太阳辐射作用时间长,有利于大块塑料降解碎化形成“次生”微塑料,而使得海面微塑料丰度显着升高。滩涂微塑料丰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塑料垃圾类似,能较好地指示微塑料的“源汇”格局。设计并改进了城市污水微塑料采样方法,总结了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采用电磁流量计与快速拍照联用思路,设计并改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微塑料采样方法,计量误差约为±1-2 mL/s,有效地解决了进出水采样体积级差大的问题,提升了进出水中微塑料丰度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表明,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6.55Items/L和0.59Items/L,平均去除率为90.52%,通过厦门七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排入厦门湾的微塑料数量约为6.5×108个,数量巨大不容忽视。微塑料以白色、透明和绿色三种颜色为主,形态以颗粒态为最,类型以PP、PE、PS以及PP与PE共聚物为要,粒径为63-120μm的占比较大。进水中微塑料丰度与SS的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服务区域内的塑料制品企业数量、类型、规模等对进水中微塑料丰度有较大影响。微塑料的去除率与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有密切关系,超负荷运转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丰度明显偏高。微塑料的形状、密度和粒径大小等对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有重要影响。GY沉积物柱样中的微塑料历史丰度呈现波动变化。最早的微塑料历史记录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世界和我国的塑料工业发展历史初期有较好的指示关系。微塑料丰度在1950s缓慢上升后,在1960s又呈下降趋势。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微塑料丰度在1980s中期出现峰值(189241 Items/kg·dw),并随后逐年下降到1990s中期的阶段低值。1990s年代中后期至今,微塑料丰度又呈逐步上升的趋势。GY沉积物柱样中微塑料类型以PES和Acrylic为主,其平均占比分别达到41.07%,23.12%,PE、PP、PE+PP和PA类占比分别为11.47%、6.52%、5.63%和3.84%。微塑料粒度≤100μm的约占82.20%,主要集中在20-40μm之间。不同年代微塑料粒度有一定差别,尤其是1972-1984年间的微塑料粒度分布更加集中,并以密度较大的PES为主,平均占比达64.5%。GY沉积物柱样中的微塑料历史记录是对多重环境压力的有效响应。1988年以前,塑料制品产量是GY沉积物中微塑料历史丰度分布的主控因素,即微塑料历史丰度随着塑料产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世界塑料产量对微塑料丰度的影响最为明显(R2=0.85)。1988年以后,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历史分布受多重因素影响和控制。1980s中后期陆源塑料垃圾收集处置率的逐步提升,1996年开始的海洋垃圾清扫政策等使得陆源入海塑料垃圾通量并未显着升高,同时1989年以后城市污水集中处置率逐步提升使得城市污水微塑料排放量呈下降趋势,1989年生效的MARPOL公约附则V更是直接有效地减少了船舶塑料垃圾排海,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和控制着海洋微塑料的物源输入强度。微塑料在沉积环境中的丰度、类型和形态等历史记录是微塑料物源输入、微塑料自身理化性质和沉积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多重环境压力的有效响应。微塑料在沉积环境中的历史分布特征能够较好的反演人类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塑料制品消费结构变化、区域重要人类活动史,较好地展示了微塑料作为“人类世”重要地层学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重要指示意义。
卢清荣[3](2019)在《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塑料行业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发展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塑料工业基本是在建国后才开始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扩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20.1%,产值年均增长20.06%。塑料加工业已成为国内轻工业中最大的新兴产业、朝阳工业;同时,我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是中国塑料家居用品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日用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缓慢,发展遭遇瓶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CH公司当前亟需迎接的挑战。本文以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企业外部宏观环境,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比对研究,分析出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并从内部资源、公司能力与经营风险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公司当前内部环境,总结出CH公司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归纳出CH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构建SWOT矩阵图制定出公司策略组合方案,充分利用外部发展机会、规避威胁,发挥公司条件优势、扭转劣势,调整公司战略方向;并针对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制定出一套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后总结出CH公司发展管理的要点与核心,希望能助其实现做大做强的企业愿景。
王金龙[4](2019)在《基于微波预处理的泡沫浮选法分离电子废弃物塑料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和家电不断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塑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分离提纯后的循环再利用成为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电子废弃物中的废旧电子通讯设备塑料(ABS/PC/PET)和废旧家用电器塑料(PC/ABS/PP/PVC)的浮选分离,分别提出了微波联合润湿剂和微波联合芬顿试剂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探究了预处理对各体系浮选回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优的浮选工艺参数,并结合接触角测定、红外光谱扫描、吸附动力学实验等方法对浮选分离效果的预处理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以分离废旧电子通讯设备塑料(ABS/PC/PET)中的ABS为目标,提出微波处理联合润湿剂的表面预处理方法。通过单组分塑料体系浮选效果的研究,探究了预处理对浮选回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优处理工艺参数为:微波预处理功率700 W,辐照时间3 min,润湿剂CMC浓度25 mg/L,调整时间5 min;在单组分浮选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组分混合体系浮选实验,得出混合塑料分离最优参数为:搅拌速率1800 rpm,起泡剂TP浓度40 mg/L,浮选时间4 min;同时实验发现不同混合质量比对ABS的浮选分离影响不大,在不同混合质量比条件下均可实现ABS样品作为上浮产物的浮选分离,纯度和回收率分别可达到97.68%和99.86%。通过接触角测定发现,经过微波联合润湿剂预处理后,PC和PET的接触角减小,而ABS的接触角几乎没有改变,表明PC和PET的表面发生了选择性润湿,亲疏水性发生了变化;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PC和PET样品的选择性润湿是由于表面吸附了润湿剂CMC,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这种吸附为物理吸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预处理前后塑料样品分子结构和官能团未发生改变,预处理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以分离废旧家用电器塑料中的PC、ABS、PP和PVC为目标,提出了微波处理联合芬顿试剂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级浮选,在微波功率350 W,辐照时间5 min,H2O2/Fe2+摩尔比50:1,H2O2浓度0.2 mol/L,pH值4,起泡剂浓度20 mg/L,搅拌速率1800 rpm,浮选时间6 min的最优参数下,PC作为下沉产物被分离,回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97.63%和88.95%;在实现PC分离的基础上,通过二级浮选实现了ABS/PP/PVC中ABS的分离,其最优参数为微波功率560 W,辐照时间7 min,pH值4,H2O2/Fe2+摩尔比20:1,H2O2浓度0.4 mol/L,起泡剂浓度20 mg/L,搅拌速率1400rpm,浮选时间4 min,ABS回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1.82%和90.51%;在充气流量0L/h,起泡剂浓度5 mg/L,搅拌速率600 rpm,浮选时间1 min的最优条件下,通过三级浮选实现了PP与PVC的分离,其中PP为上浮产物,回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9.70%和100%;PVC作为下沉产物的回收率和纯度分别为100%和99.70%。在微波联合芬顿试剂预处理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的实验探究中,通过接触角测量发现,PP和PVC的接触角在预处理前后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而PC和ABS的接触角在预处理后明显下降,表明微波联合芬顿试剂预处理使PC和ABS表面的润湿性增强;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预处理后PC表面的含氧基团C=O和C-O增多,使得PC表面亲水性增强;而预处理后的ABS样品红外光谱中出现了C—O的伸缩振动,含氧基团C—O的出现增大了ABS表面的亲水性,降低了ABS的可浮性。
李静[5](2017)在《论区域经济中塑料工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以塑料工业发展为例,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简单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未来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推进技术扩散;统筹兼顾,合理划分利益;增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各区域间的合作。
符岸[6](2012)在《确立新思维,探索塑料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文中提出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我曾以《盘点十一五,铸就塑料工业大国强省》为题,全面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塑料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情况。尽管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行业、企业在困难的条件中运营,我国塑料工业仍逆势发展,使十一五成为塑料加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广东省塑料行业也一样,塑料制品产量年均以20%的幅度增长,总产量五年翻番,成为国内塑料制品年产量超千万吨的塑料工业大省。
唐赛珍[7](2011)在《我国塑料废弃物资源化现状及前景》文中提出一、我国塑料的生产和消费我国塑料工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跻身于世界塑料工业大国的行列。我国塑料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制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10年,我国合成树脂的产
廖正品[8](2011)在《中国塑料工业(2010)》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2010年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各种塑料制品产销量、产值及进出口情况、合成树脂产销量及进出口情况、塑料机械产销量及进出口状况、塑料助剂的产销量等;同时还指出了我国塑料工业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塑料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石瑞[9](2010)在《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塑料的世界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我国塑料产业及机械发展现状。我国已进入塑料生产大国行列,但整体产业总量、利润、技术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塑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因素,指出了今后发展趋势。
吴良义[10](2006)在《从“文化产业”的高度把握期刊发展的方向——《热固性树脂》创刊20周年庆典暨第11届《热固性树脂》编委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二、我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堆肥降解污泥微塑料及微生物代谢耦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全球与我国塑料产量情况 |
1.1.2 全球塑料产量地区分布情况 |
1.1.3 塑料的产生带来的环境问题 |
1.1.4 微塑料的产生与危害 |
1.1.5 废弃塑料的处理方式 |
1.1.6 污泥中的微塑料及处置方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塑料对堆肥的影响 |
1.2.2 堆肥对微塑料的影响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堆肥过程对微塑料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堆肥方法 |
2.1.2 微塑料的采集与测定 |
2.1.3 主要仪器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微塑料的形貌特征变化 |
2.2.2 微塑料的结构特征变化 |
3 微塑料对堆肥基本理化特性及其特定有机组分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堆肥过程微环境因子的测定 |
3.1.2 堆肥过程特定有机组分的提取与测定 |
3.1.3 主要仪器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堆肥条件下理化因子的变化特性研究 |
3.2.2 不同条件堆肥过程中特定有机组分的变化特性研究 |
4 微塑料对腐殖质及其电子转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腐殖酸的提取与纯化 |
4.1.2 腐殖酸电子转移能力的测定 |
4.1.3 腐殖酸化学结构特征分析 |
4.1.4 主要仪器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堆肥过程腐殖酸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 |
4.2.2 堆肥过程腐殖酸电子转移能力的演变规律 |
5 微塑料存在情况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DN提取、PCR扩增、16SrDNA基因库的构建及测序 |
5.1.2 主要仪器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组分 |
5.2.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2.3 不同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变化 |
6 微塑料存在情况下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途径 |
6.1 不同堆肥条件下添加微塑料对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6.2 理化因子、特定有机组分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6.3 添加聚乳酸微塑料后堆肥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途径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塑料和海洋塑料污染 |
1.2.1 塑料及中国塑料工业发展简史回顾 |
1.2.2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 |
1.3 微塑料定义及其来源 |
1.3.1 微塑料的定义 |
1.3.2 微塑料的来源 |
1.4 海洋微塑料国外研究进展 |
1.4.1 微塑料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1.4.1.1 海洋微塑料通量估算 |
1.4.1.2 微塑料在近岸海域中的分布 |
1.4.1.3 微塑料在极地和大洋中的分布 |
1.4.1.4 微塑料在淡水中的分布 |
1.4.2 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危害 |
1.4.2.1 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2.2 微塑料对生物和生态的直接危害 |
1.4.2.3 微塑料对生物和生态的间接危害 |
1.4.3 微塑料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
1.4.3.1 野外采样方法 |
1.4.3.2 实验室分析方法 |
1.5 海洋微塑料国内研究进展 |
1.5.1 在沙滩海岸中的分布 |
1.5.2 在近岸海域与河口区的分布 |
1.5.3 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
1.5.4 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 |
1.5.5 在河流及湖泊中的分布 |
1.5.6 其他研究 |
1.6 海洋微塑料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方向 |
1.6.1 存在问题 |
1.6.1.1 微塑料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
1.6.1.2 微塑料的理化特性和时空分布 |
1.6.1.3 微塑料的危害 |
1.6.2 研究方向 |
1.6.2.1 微塑料调查和研究方法领域 |
1.6.2.2 微塑料理化特性与时空分布领域 |
1.6.2.3 微塑料的危害领域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社会经济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地质地貌 |
2.6 沉积环境 |
2.7 生态环境 第三章 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集站位 |
3.2.2 采样方法 |
3.2.3 质量控制 |
3.3 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分布格局 |
3.3.1 基于实地调查的海面和海底垃圾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海面和海底垃圾塑料垃圾尺寸和物源分析 |
3.3.3 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类型组成分析 |
3.3.4 极端天气(台风)对海面垃圾分布的影响 |
3.4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 |
3.4.1 滩涂(沙滩)垃圾时空分布规律 |
3.4.2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尺寸分布特征 |
3.4.3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类型组成分析 |
3.5 海洋微塑料空间分布 |
3.5.1 海面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 |
3.5.2 海面微塑料季节变化 |
3.5.3 海底和滩涂微塑料分布特征 |
3.6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集站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样品处理 |
4.2.4 微塑料鉴定分析 |
4.2.5 污染控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有效性 |
4.3.2 微塑料丰度 |
4.3.3 微塑料特征 |
4.3.4 微塑料去除 |
4.4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微塑料历史记录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沉积物柱样采集站位 |
5.2.2 沉积物柱样处理 |
5.2.3 沉积物柱样年代学测定 |
5.2.4 沉积物柱样的粒度和黏土矿物测定 |
5.2.5 沉积物柱样金属元素丰度测定 |
5.2.6 沉积物柱样微塑料测定 |
5.2.7 质量控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研究方法的适应性 |
5.3.2 沉积物柱样中微塑料丰度历史分布 |
5.3.3 微塑料历史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5.3.3.1 对塑料制品产量的响应 |
5.3.3.2 对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响应 |
5.3.3.3 对城市污水微塑料排海的响应 |
5.3.3.4 对船舶塑料垃圾排海的响应 |
5.3.4 微塑料历史分布与沉积环境耦合 |
5.3.5 微塑料作为“人类世”地层学标志物的指示意义 |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3)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国内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塑料制品行业研究综述 |
1.2.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1.2.4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基于PEST分析模型的CH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P) |
2.1.2 经济环境(E) |
2.1.3 社会文化环境(S) |
2.1.4 技术环境(T) |
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2.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 |
2.2.2 与同行业公司定位层次比较 |
2.2.3 与同行业公司财务状况比较 |
2.2.4 与同行业公司盈利结构比较 |
2.2.5 与同行业公司营销模式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现状及内部环境分析 |
3.1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概况与发展规划 |
3.1.1 公司设立与历史沿革 |
3.1.2 公司股权结构与发展战略 |
3.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2.1 商誉和品牌资源分析 |
3.2.2 人力资源分析 |
3.2.3 组织资源分析 |
3.2.4 技术资源分析 |
3.2.5 物化资源分析 |
3.2.6 财务资源分析 |
3.3 公司能力分析 |
3.3.1 生产能力分析 |
3.3.2 营销能力分析 |
3.3.3 盈利能力分析 |
3.3.4 研发能力分析 |
3.3.5 管理能力分析 |
3.4 经营风险分析 |
3.4.1 业务经营风险 |
3.4.2 技术研发风险 |
3.4.3 财务风险 |
3.4.4 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
3.4.5 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战略制定 |
4.1 CH公司战略目标与定位 |
4.1.1 总体目标 |
4.1.2 具体目标 |
4.1.3 战略定位 |
4.2 CH公司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CH公司SWOT矩阵战略组合 |
4.3.1 SO战略组合(增长型战略) |
4.3.2 WO战略组合(扭转型战略) |
4.3.3 ST战略组合(多样化型战略) |
4.3.4 WT战略组合(防御型战略) |
4.3.5 CH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4 CH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
4.4.1 技术研发策略 |
4.4.2 生产制造策略 |
4.4.3 市场营销策略 |
4.4.4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4.5 战略评价 |
4.5.1 适用性评价 |
4.5.2 可行性评价 |
4.5.3 可接受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CH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 |
5.1 C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 |
5.1.1 推进生产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
5.1.2 加强营销能力,塑造高端品牌 |
5.1.3 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 |
5.2 C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
5.2.1 建立战略实施控制机制 |
5.2.2 建立健全职能管理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微波预处理的泡沫浮选法分离电子废弃物塑料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塑料的生产及消费情况 |
1.1.2 电子废弃物塑料的危害及处理方式 |
1.2 电子废弃物塑料分选研究现状 |
1.2.1 废旧塑料的分选方法 |
1.2.2 电子废弃物塑料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塑料样品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预处理实验 |
2.2.2 浮选实验 |
2.2.3 塑料的自然可浮性实验 |
2.2.4 样品的接触角测定 |
2.2.5 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 |
2.2.6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三章 废旧电子通讯设备塑料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
3.1 塑料样品自然可浮性研究 |
3.2 微波联合润湿剂预处理对单组分塑料浮选效果的影响 |
3.2.1 润湿剂种类对单组分塑料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3.2.2 润湿剂处理时间对单组分塑料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3.2.3 微波功率对单组分塑料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3.2.4 微波辐照时间对单组分塑料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3.3 混合塑料体系浮选分离研究 |
3.3.1 搅拌速率对混合塑料体系浮选分离的影响 |
3.3.2 起泡剂浓度对混合塑料体系浮选分离的影响 |
3.3.3 浮选时间对混合塑料体系浮选分离的影响 |
3.4 不同质量比条件下混合体系的浮选效果 |
3.5 微波联合润湿剂预处理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探究 |
3.5.1 接触角测定 |
3.5.2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5.3 红外光谱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旧家用电器塑料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
4.1 混合塑料中PC样品的浮选分离 |
4.1.1 微波功率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1.2 微波辐照时间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1.3 H_2O_2/Fe~(2+)摩尔比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1.4 H_2O_2 浓度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1.5 pH值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1.6 浮选条件对PC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2 混合塑料中ABS样品的浮选分离 |
4.2.1 微波辐照时间对ABS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2.2 H_2O_2/Fe~(2+)摩尔比对ABS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2.3 H_2O_2 浓度对ABS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2.4 浮选条件对ABS样品浮选分离的影响 |
4.3 混合塑料中PP/PVC样品的浮选分离 |
4.4 废旧家用电器塑料浮选分离技术流程 |
4.5 微波联合芬顿试剂预处理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区域经济中塑料工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1 我国区域发展现状 |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 我国塑料工业发展形势、问题及解决方案 |
2.1 塑料工业发展现状 |
2.2 塑料工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
3 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对策 |
4 结论 |
(7)我国塑料废弃物资源化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塑料的生产和消费 |
二、我国塑料废弃物的现状及问题 |
1.现状 |
(1) 概况 |
(2) 我国塑料废弃物主要来源和渠道 |
(3) 我国塑料废弃物构成及主要品种 |
(4) 我国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方式 |
(5) 塑料废弃物再资源化几个实例 |
2.问题 |
三、我国塑料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前景分析 |
(8)中国塑料工业(2010)(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塑料制品 |
1.1 塑料消费总量世界领先, 人均消费超世界平均水平 |
1.2 塑料制品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需求旺盛 |
1.3 主要经济指标稳增, 成轻工业门类最大的新兴产业 |
1.4 塑料制品进出口状况 |
1.5 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分析 |
2 塑料机械制造业结构调整、产品转型成效显现 |
3 合成树脂与助剂 |
3.1 合成树脂 |
3.2 塑料助剂 |
3.2.1 现状 |
3.2.2 塑料助剂产业升级布局 |
4 废旧塑料回收 |
5 塑料制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塑料制品业“十二·五”规划基本原则、发展方向 |
6.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6.2 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
6.3 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方向及重点 |
(1) 纳米微层复合高分子材料方向: |
(2) 新能源与节能材料方向: |
(3) 现代制造业高性能工程塑料方向: |
(4) 其他功能性材料方向: |
6.4 总体规划目标 |
6.4.1 结构调整目标 |
6.4.2 科技进步目标 |
6.4.3 节能减排目标 |
6.4.4 品牌建设目标 |
6.4.5 出口结构目标 |
6.4.6 产业集群目标 |
6.4.7 装备国产化目标 |
6.5 建议和措施 |
(1)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 |
(2)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现代制造业发展 |
(3) 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和塑料回收利用 |
(4) 拓宽塑料应用领域,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5) 立足自主创新兴业, 着力开发新品种 |
(6) 关注国家扶植政策, 用心采取发展对策 |
7 结语 |
(9)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塑料发展历程 |
2 我国塑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2.1 发展壮大过程 |
2.2 塑料机械工业发展现状 |
2.3 与国际先进水平间差距 |
3 塑料机械行业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3.1 有利因素 |
3.2 不利因素 |
4 发展趋势 |
四、我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堆肥降解污泥微塑料及微生物代谢耦合机制[D]. 张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 龙邹霞.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8)
- [3]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卢清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基于微波预处理的泡沫浮选法分离电子废弃物塑料的实验研究[D]. 王金龙. 长安大学, 2019(01)
- [5]论区域经济中塑料工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李静. 塑料工业, 2017(02)
- [6]确立新思维,探索塑料产业创新发展之路[J]. 符岸. 塑料制造, 2012(08)
- [7]我国塑料废弃物资源化现状及前景[J]. 唐赛珍. 新材料产业, 2011(10)
- [8]中国塑料工业(2010)[J]. 廖正品. 中国塑料, 2011(05)
- [9]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石瑞.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03)
- [10]从“文化产业”的高度把握期刊发展的方向——《热固性树脂》创刊20周年庆典暨第11届《热固性树脂》编委会工作报告[J]. 吴良义. 热固性树脂,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