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开想像的翅膀——浅谈想像思维与图形创意(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灏[1](2021)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考古发现汉画像石大约产生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汉画像石作为墓葬及墓前建筑内部主要装饰形式,无疑与视觉图像表达方式有着共通之处,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中国两千多年前汉代的社会、文化与信仰的演进历程,揭示出其时代文化内涵及审美表达方式,对于探知与把握图像表达的未知世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山东地区则是全国四大画像石聚集地之一,其画像石分布密集且数量庞大,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地位。本文中的山东地区,其地理范围指的是以鲁西南的济宁、枣庄、临沂等地为中心,东至胶东半岛,西至鲁豫交界处,向南到鲁苏皖三省交界区域,北至滨州、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在上述区域内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具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因此学术界通常是把该地域的汉画像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以与南阳地区、四川地区和陕北地区等相区别。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地域特点明显,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画像石的造型艺术方面地域特色突出。事实上,汉画像艺术不仅体现出象征主义的审美思想,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整个两汉时期,汉画像都是作为统治阶及精英阶层为了统一思想、教化民众的一种手段,因此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时人采用多样的造型艺术将上述内容进行艺术化表达的独特方式。纵观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处理、构图处理、装饰处理与材料处理四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形象的变形处理,也就是剪影法的运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大多采用剪影的平面形式来表现造型的典型动态。其次是构图的处理即分割法的应用。汉代匠人对于画像石的画面常常通过分割法的处理而使得画面具有秩序的美感。再次就是装饰的处理,也就是填充法的大量运用。画像石的人物造型之间,通常会用其他的造型来填补形与形之间的空白,以达到充实丰满的效果。第四是对材料的处理,汉代匠人常常使用减地法。这是一种为了保留主体造型而剔去造型以外的空间的雕刻方法,以达到主题突出的效果。减地法早在战国时期高端玉器上就已经被采用,汉代匠人将其大量运用到画像石雕刻艺术上,并对后世的各种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山东地区汉代石匠们采用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工艺技术,才有了本地区汉画像石雄浑大气、舒朗有度、繁而不呆的艺术特征。本文在对两汉之交的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雕刻技法特征的剖析与商榷之外,还将从现象深入本质深入探究其相对应的社会、思想、审美内涵。本研究将山东汉画像石创作题材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种是日常生活题材。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日常生活题材最为常见,其中的乐舞百戏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出现的数量较多,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官宦富贾宴饮乐舞场景与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与此相关的庭院庖厨,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场景,也是画像石题材中的世俗生活题材;另一日常生活题材是汉代统治阶级的狩猎活动,这时的狩猎已经不单纯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健身活动,因此成为常见题材。第二种是历史故事题材。历史故事题材在整个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此类题材在画像石中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目的性,起着“以德为教、惩戒后世”的作用。这些历史故事题材可分为王侯类、名臣类、义士类、孝子类、烈女类及圣贤类等。从这些分类里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明王先贤、义士孝子们的品德及儒家伦理思想。第三种是战争类题材。战争题材的画像石表现内容一般集中在胡汉战争方面,具体内容有献俘、交战、胡王等固定内容。第四种是神仙祥瑞类题材。在神仙祥瑞类题材中较常见的是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神异怪兽等形象的描绘。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分类中,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画像石墓葬及墓前祠堂,其造型结构深受所表现的各类题材的影响,人们通过把墓主人放置到世俗与神仙两界并存的同一个空间维度,并希望由此达到在时空观上存在着的生前死后的递进关系。这是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教化的死后升仙这一思想观念的反映,是死者再现生者世界的理想化图像表达。上述创作题材的表现方式往往造型特点突出,成为汉画图像中风格发展演变的重要载体。两汉时期,为强化封建依附关系,统治阶级不断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标榜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这可以看做是画像石墓大量出现的重要社会原因,也是汉画像石图像中出现有大量的历史人物故事、神仙异兽等形象的依据。除了社会原因,笔者还认为这些造型形象的来源与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艺术观念以及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相关。除了受到儒家孝道思想观念的影响之外,这些造型形象还与汉代重厚葬之风的盛行,以及灵魂永生观念与来世信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汉代墓葬重要组成部分的汉画图像中的造型艺术,必然也是这一观念和信仰的产物。山东地区的画像石早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就已产生,东汉中后期则成为其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作品,也成为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与神话传说与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画像石亦不例外。古代中国社会人们常常会把统治阶级所崇尚的思想作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决定要素,从汉画像石的题材中亦不难窥见这一影响的具体存在。汉画图像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主要有古先圣贤、忠臣模范、列女孝子、传说人物等,来源于汉代的历史记载和人物传说,目的是“明劝诫,助人伦”,行使图画的教育功能。统治阶级的神仙思想,对于汉画像造型的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仙思想根植于人类的求生本能,对死亡的恐惧与对长寿的期盼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对于不死的追求,在先秦的王公贵族那里已经表现得尤为强烈,因为他们是政治和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占有欲,希望长生不老,想把自己在现实中享受的富贵生活永远延续下去,可见求仙思潮在汉代已经达到鼎盛且有其阶级统治的基础,画像石的形象表达也就深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民间祥瑞造型形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折射了彼时人类社会的时代背景、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延续存在的信仰追求。随着汉代与西域以及中亚西亚地区诸国陆路、海路联系的增多,异域的人物与各种动物组合的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中原地区,使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出现了诸如多髯长毛的人物形象,更有多种不同组合的形象出现,如人头马、九头蛇、鸟头怪、饕餮组合等。这些造型形象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中亚西亚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密切。山东地区画像石的造型形态产生的原因,可以围绕统治阶层的统治方式、民间祥瑞思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地域造型形态的产生必然有社会、思想及文化方面的源流与根源,两汉社会统治阶级把儒道思想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说教,进而巩固其阶级地位,而两汉对外交流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融合,也是画像石造型形态产生的重要根源。齐鲁之邦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紧邻鲁南的苏北地区以及巫风盛行的荆楚之地,前者为画像石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后者则成为画像石造型艺术上的源泉。因此,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造型形像更是千变万化且多姿多彩,兼具细腻与雄壮之风。在此背景下,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的造型风格演变与审美形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是我国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宝库。
唐艺[2](2017)在《设计的“原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学研究本身就是个交叉学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诸多学科知识都会与设计学产生交叉从而形成影响,就像人类思维进行设计创意时通常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聚集,那些似乎带有偶然性的巧合成分最终成为了设计的主流,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有些来源于自然,有些来源于人类的本性,有些来源于科学,有些来源于我们未知的领域。设计学在社会创新驱动的需要中也逐步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的几十年间,我们已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了“创新设计”的价值,了解到对当代设计学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诸多观念,都不是直接来自设计领域,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只有超脱于物象之外,才更加能得到其精髓。通过对“设计原动力”的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设计的“原发动力”,厘清为何而设计的问题。试图探讨“设计原动力”的理论系统,从学理层面、逻辑层面构建起理论框架,并在方法层面构建设计的实现路径,用开放性的方式把设计触角伸向各个学科,围绕人性最初的欲望驱动去思考未来,提出把对设计中的“原动力”研究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动力学、心理学、设计学、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对“设计原动力”系统研究,希望把“设计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前推进一步,为今后系统研究“设计动力学”打下基础。
李峻[3](2017)在《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按照这一陈述,图形谱也是凝固的音乐,它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让人们能够看到“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不单单要使用听觉器官去感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其他感知活动。图形谱是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所设计的一种音乐教学辅助手段,图形谱又被叫做音乐结构图,可以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的图画、符号、颜色、线条等方式直接展现,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效果,强化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图形谱的应用,能够为受教育对象的感知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图形谱这一工具,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感受中来并从中获取愉悦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及想象力,将学生应有的音乐素养不断推进。本文首先进行阐述的是有关图形谱的发展内容,之后再介绍图形谱的内涵、解释不同的图形谱,并对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价值进行研究,结合小学音乐课堂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分析探讨运用、设计图形谱,以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巧妙绘制图形谱,可以将小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还能将识谱能力得到增强;巧设图形谱,提高小学生音乐感受力等,最后对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王惠平[4](2015)在《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想象与创新的翅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范伟[5](2015)在《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形态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人被空间所笼罩,并根据不同需求,借助围合形式将空间做了内外结合的有机处理,从而产生满足多种功能的空间形式,其中家具作为人产生各种活动的媒介体,不断地与所属的空间环境产生互动。论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家具所处的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语境,来探究家具形态的认知规律,从而总结出家具形态的创新思维及方法,构建起能考察家具形态效果的“形意场”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采用文献法收集家具形态资料,对床、椅、桌、柜等代表性家具形态的历史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用归纳法整合出各类家具形态的主要视觉特征,提炼出相应的形态在判断上的共性标准;用经验总结法,对相关家具的诸多观念及论述进行系统整理,使得物质与非物质语境体系内容及人认识空间的主客观标准更为全面而完整;用个案研究法对桌椅两类家具如何融入空间主题做出设计案例分析;用分析法对各类家具进行重点分析,以8个主观指标与23个客观指标的交错比照来考察家具形态的变化特点;用跨学科研究法将心理学、物理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学科中“场”概念延伸,建立“形意场”概念以使家具形态能得到更为全面的诠释。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家具形态外部空间中物质与非物质信息内容进行了归纳;对家具形态自身在常态与异态上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从创新结果上分析了家具设计思维创新的特点及方法;还从家具创新评价上构建起主客观因素统一的“形意场”对话机制。因而在结果上,论文认为:家具的形态创新只有放置到空间的“关系场”中,与空间中所蕴含的各类因素相互联系,才有实际的创新价值;各类家具形态的生成根源得到明确解析;借助文字语言中的各类词性特点,家具形态的创新方式可获得全新理解;建立的“形意场”体系能对各类家具形态创新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评判与修正。可以说,家具形态的创新进程是人在思维常态基础上的求异历程。然而异态合适与否,不仅受到物质与非物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衡,而且受制于人们思维异化程度的限制。当用“动态”思维操作方式开启“异态”之门,就能最大化地丰富家具世界的形态。再借助“形意场”的评判就能寻找符合某时某地某人(集体或个人)的最佳形态样式,并创造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兴生活方式。
王潇娴[6](2015)在《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设计实践与研究中的互补现象入手展开研究,从概念、哲学思想考源、思维方式、科学原理、方法论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互补“思考”;并在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并存的当下,对视觉传达设计转型过程中呈现的“互补”特征、设计思维过程中的互补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发现:互补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科学原理、一种手段,也许还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即“建立一种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这种方法早已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人类的造物活动及信息传达活动之中,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构建。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着眼于设计创新概念问题,解析于“全面观察——理性分析——直觉归纳——对应联想——想象创造”以及在各阶段不断的“系统评价”所构成的设计思维模式,发现“问题认知(全面观察——理性分析——直觉归纳)”与“形象转译(对应联想——想象创造)”是设计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此:以“互补视角”构建视觉传达设计认知模式,通过正向与反向视角、求同与求异视角、自我与非我视角、有序与无序视角、传统与未来视角引导创新思考更加全面与深入;以“互补方法”构建视觉形象转译与生成模式,从直白与隐喻看设计主题的诠释,从具象与抽象看视觉形象的构建,从精确与模糊看视觉形象的表达,从静态与动态看视觉形态的呈现,从单向与交互看视觉信息的传达,在众多对立矛盾的方法之中找到设计的解决之道。全文通过对百余个经典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例证,以及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与教学活动中加以验证与确证,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完成了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而目前,设计学科理论界关于设计方法方面的系统研究甚少,本研究对于完善设计学科方法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宋玮[7](2014)在《计白当黑 ——论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文中认为艺术设计的变革从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直到今天各类设计思潮的变革,设计师每做一步尝试和努力都在引导着设计走向更科学、更自然、和更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的视觉空间是一个平面设计师的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迅速而有效地传达信息,成为平面设计的追求。“留白”艺术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正是“少即是多”,这一点来说,在我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艺术中有具体的表现,“留白”文化充满了神秘感和魅力,它无论外在的虚无,还是精神内在丰盈的体现,都让我们为之惊叹。设计师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借鉴中国画中“留白”这一艺术特殊表现手法,把作品中更丰富的意蕴、信息,通过“留白”来表达,传达给受众群体,获得更好的设计效果。“留白”是一种独特的视觉审美形式,它不仅是美学的升华,同时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美丽壮观。它是实形意境的表达,表现的是设计师的心灵,开拓了新的设计理念,创造新的视觉形象,不是常规形式所能达到的视觉体现。它创造意境,留下想象空间,获得视觉轻松感,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价值。“留白”的利用标志着设计走向成熟,“留白”这一艺术手法,必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手段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李玉霞[8](2011)在《论图形创意切入点》文中认为任何信息的传播,观念的表达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形式,不同的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介质达到交流、沟通、传播的目的。图形广义上是指任何一种负载某一意向的视觉表达形式,狭义上则是指具体的图形、色彩、质感、量感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构成关系,图形所反映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图形艺术在科技不断发展,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生活中,是最能传达思想观念与情感的媒介之一,它通过一种我们一般正常人都能够认识、理解的手段,也提供了一种促进人类思想和观念的沟通、交流的新方式。图形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化语言符号越来越成为提高视觉信息传播质量与视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在新奇,独特被强调到极限的今天,很多图形设计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独特而独特,沉溺于单纯的追求表面上的个性,忽略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那么,设计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抄袭和挪用,设计师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小丑。每当面对一个新的设计项目,作为所谓“设计师”的我们头脑往往一片空白,艺术语言匮乏,形式规律模糊,“创意”被干巴巴的喊了又喊,但真正着手去做时我们又成了“黔之驴”,迫于生存的压力好多人挪用了传统的又抄来了欧美的,为了视觉冲击力甚至不惜把人体图形肢解,让观者作呕。面对如此的困境我们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内观我们的精神家园到底到底缺少什么,我们那块最短的木板到底是什么,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图形设计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进行探讨,一方面积极、理智的“拿来”现代西方的理性的“视觉语汇”;另一方面通过回望和挖掘“传统”博大精深的视觉语言,试图丰富我们的视觉语言,扭转我们的困境。图形设计的综合应用性很强,它与时代发展、市场运作和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它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传统性,本文以此为主导思想从两方面入手,对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分别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和阐述、立足现代设计,.深入研究传统图形设计领域,试图寻找图形创意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手段。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二章是关于现代图形的观念与文化。第三章论述了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第四章,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与手法,第五章从传统图形方面探讨了传统图形的再造与更新。
孟坤[9](2011)在《平面设计中诗性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性思维是一种与理性思维异质的思维方式,强调求异性、情感性与形象性,是平面设计追求诗意美可以借鉴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急速运转的现代社会、现实而忙碌的人群、匆忙拼凑的设计,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太有规律的麻木运转。社会需要审美的引导、人们需要情感的触动、理念需要用心的传达。设计开始呼唤情感关照、人性关怀,追求更贴近心灵的诗意设计。诗意设计需要诗性思维的指导,来营造具有抒情价值和充满诗意的设计作品。诗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无法撼动的影响力引导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走向。它植根于我们的基因中,潜移默化的发挥着作用,但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往往忽略规律的研究和方法的总结。本文就是对平面设计中这一思维方法冰山一角的探析。平面设计不仅仅是指完成的平面作品,而且指整个设计过程。本文从平面设计灵感的萌发、视觉的表达、审美的追求三部分进行分析,挖掘平面设计过程中诗性思维的潜在影响。在倡导诗意设计的同时,寻找一种新的既能彰显东方智慧、发扬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又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设计方法。
刘媛妹[10](2010)在《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图形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日益受到国内许多高校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图形设计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图形设计课的教学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许多学者对图形设计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图形设计整体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教学的创新方式与发展研究,尤其是围绕图形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也不够深入和具体。因此,图形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笔者在近几年的图形设计教学中,对于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的一些体会与思考。本文主要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图形设计课程教学角度出发,在工科院校的背景下,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重新审视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创新与发展,从而引发同仁对高校图形设计课程创新的思考。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图形设计课程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教学创新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二、张开想像的翅膀——浅谈想像思维与图形创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开想像的翅膀——浅谈想像思维与图形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山东地区 |
(二) 汉画像石 |
(三) 造型艺术与视觉图像 |
(四) 视觉艺术心理 |
(五) 汉画像石中的审美追求 |
第一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前的金石学和早期考古研究 |
一、最早的着录 |
二、拓片图像研究 |
三、考古综合研究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汉画像石的发现与研究 |
一、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发现 |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研究 |
三、20世纪90年代后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造型题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题材 |
一、乐舞百戏类 |
二、庭院庖厨类 |
三、渔猎牛耕类 |
四、车马仪仗类 |
第二节 历史故事题材 |
第三节 战争题材 |
第四节 神仙祥瑞题材 |
一、伏羲女娲 |
二、西王母、东王公 |
三、神异类 |
四、其他祥瑞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图像与纹样的造型手法 |
第一节 伏羲女娲造型手法 |
一、造型形象的源起 |
二、造型形象的演变 |
三、造型形象的审美表现 |
第二节 西王母与东王公造型 |
一、西王母的造型演变 |
二、东王公的造型演变 |
第三节 胡人形象造型 |
一、胡人形象出现原因 |
二、胡人形象造型分类 |
第四节 孔子见老子造型 |
第五节 其他故事题材人物造型 |
一、周公辅成王 |
二、荆轲刺秦王 |
三、管仲射小白 |
四、闵子骞失棰 |
第六节 祥瑞形象造型 |
一、“泗水捞鼎”与“飞鸟、游鱼” |
二、神兽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灵魂观念与神仙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
一、灵魂观念的由来 |
二、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三、神仙造型形态的产生 |
第二节 统治阶级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
一、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汉画像石造型 |
二、统治阶级影响下的汉画像石造型题材 |
第三节 民间祥瑞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
一、民间祥瑞形象的内容及寓意表现 |
二、民间祥瑞思想在画像石造型艺术中的内涵体现 |
第四节 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
第五节 丧葬观念的转变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
一、厚葬之风的产生 |
二、汉画像石的发展 |
三、王莽改制对于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造型形态的表现风格 |
一、造型的形象题材 |
二、造型的装饰特征 |
三、吉祥装饰纹样的应用与表现 |
第二节 造型形态的审美追求 |
一、汉代造型审美观的发生 |
二、构图张力与“势”的意蕴表现 |
第三节 造型形态的创造性思维 |
一、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思维的思想扬声 |
二、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时的形神兼备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叙事性表现与人文情怀的耦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设计的“原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本项研究的目的 |
2. 前人的工作 |
2.1 本体论视域下的动力理论 |
2.2 方法论视域下的动力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非线性动力 |
3.2 空气动力 |
3.3 结构动力 |
3.4 系统动力 |
4. 研究现状综述 |
5.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
6.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西方关于“动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一节 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动力理论 |
1. 过程动力理论 |
2. 行为动力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力”观念 |
1. 佛道理论中的“动力”观 |
2. 中医学中的“动通”原理 |
3. 风水学中的“顺乘生气”法则 |
4. 中国书画中的“生命”意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设计“原动力”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设计“原动力”的概念界定 |
1.“动力”的概念 |
2. 原动力的提出 |
3. 设计原动力的界定 |
第二节 基于哲学的辩证动力 |
1. 理性知觉动力 |
2. 非理性直觉动力 |
第三节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价值动力 |
1. 生理需求动力 |
2. 心理需求动力 |
第四节 基于艺术学的视觉动力 |
1. 形态动力 |
2. 审美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原动力的思维方式研究 |
第一节 设计思维中的动力方式 |
1. 以“解决问题”为本的设计动力方式 |
2. 以“创新生活”为本的设计动力方式 |
第二节 设计思维中的动力系统 |
1. 信息动力系统 |
2. 服务动力系统 |
3. 体验动力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动力的路径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设计原动力的驱动因素 |
1. 设计原动力的规律 |
2. 设计原动力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设计原动力的实现方法 |
1. 设立新的目标 |
2. 整合新的资源 |
3. 采用新的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原动力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解决问题”的设计原动力研究 |
1. 人类本能性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
2. 生活原发性引发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
3. 系统服务性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
第二节 基于“品质提升”的设计原动力研究 |
1. 情感愉悦体验引发的设计动力 |
2. 新科技新材料引发的设计动力 |
3. 创新生活方式引发的设计动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后记 |
(3)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图形谱的概述 |
第一节 图形谱的发展 |
一、原始社会时期 |
二、封建社会时期 |
三、近现代时期 |
第二节 音乐的可视化研究与图形谱 |
一、音乐的可视化研究 |
二、图形谱的内涵 |
三、线条、符号与音乐——点线图谱 |
四、颜色与音乐——色块图谱 |
五、图画与音乐——意境图谱 |
六、格子图谱 |
七、形象图谱 |
第三章 视听觉理论: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视听法 |
第二节 视听觉教学 |
第三节 异质同构 |
第四章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与设计 |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 |
二、小学生生理特点 |
第二节 小学音乐课程特点 |
第三节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价值 |
一、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
二、增强小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
三、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第四节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 |
一、巧借图形谱,激发小学生音乐歌唱兴趣 |
二、巧绘图形谱,提升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
三、巧用图形谱,增强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 |
四、巧设图形谱,提高小学生音乐感受力 |
第五章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研究教材,深入剖析 |
第二节 巧妙选择,合理使用 |
第三节 尊重个体,鼓励创新 |
第四节 辅助手段、提高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形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文献现状及研究水平 |
1.2.2 概念解析与界定 |
1.3 论文范围、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方案和拟采取的措施 |
1.3.4 论文创新点 |
1.3.5 框架图技术路线 |
2 家具形态的空间语境形成机制 |
2.1 空间语境 |
2.1.1 空间体验 |
2.1.2 空间语境的语言特性 |
2.1.3 家具空间的语境定位 |
2.2 家具物质语境体系的建立 |
2.2.1 影响家具形态的空间物质内容 |
2.2.2 物质语境对家具空间的制约 |
2.3 家具非物质语境体系的建立 |
2.3.1 家具空间的非物质语境 |
2.3.2 非物质语境对家具空间的制约 |
2.4. 空间语境下家具风格的建立 |
2.4.1 家具与室内的风格关系 |
2.4.2 家具风格的表现 |
2.5 空间语境形成机制的完善 |
3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认知机制 |
3.1 家具形态的定义 |
3.1.1 形态的理解 |
3.1.2 形态的空间特性 |
3.2 家具形态的空间认知 |
3.2.1 空间认知的尺度关系 |
3.2.2 空间认知的主客观统一 |
3.3 家具形态的常态基因 |
3.3.1 家具形态的历史积淀 |
3.3.2 家具的常规形态 |
3.4 家具形态的变异 |
3.4.1 制约形态变异的因素 |
3.4.2 空间语境下家具常态与异态间的关系 |
3.5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认知机制的完善 |
4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创新机制 |
4.1 形态创新的理解 |
4.1.1 形态在展示层面上的创新 |
4.1.2 形态创新上的视觉化思维 |
4.1.3 形态创新中的思维束缚 |
4.2 家具形态创新上的语言化思维 |
4.2.1 思维的认知活动 |
4.2.2 图文表述形态的特点 |
4.3 家具形态创新的语汇 |
4.3.1 形态语汇的分类 |
4.3.2 家具形态语汇的特点 |
4.4 家具形态创新的思维规律 |
4.4.1 家具形态创新的动态呈现 |
4.4.2 家具形态创新的智能因素 |
4.5 空间语境下当代家具形态的协调创新 |
4.6 空间语境下当代家具形态创新机制的完善 |
5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创新的评价机制 |
5.1 场的概念 |
5.2 形意场的建立 |
5.2.1 形意场的理解 |
5.2.2 形意场的特性 |
5.3 形意场的宏观、中观、微观的评价 |
5.3.1 家具形意场的宏观考察 |
5.3.2 形意场的中观层面 |
5.3.3 形意场的微观层面 |
5.3.4 形意场下的情感与行为 |
5.4 空间语境下形态的综合创新 |
5.5 家具创新实践的个案解析 |
5.5.1 酒店空间中的家具形态分析 |
5.5.2 桌椅凳类及橱柜的常态分析 |
5.6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创新评价机制的完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6)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关于“方法” |
2、“互补设计方法”的提出 |
三、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1、为何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 |
2、不断扩张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 |
四、课题研究的主题词 |
1、互补的理解 |
2、互补的思维 |
3、互补的方法 |
4、互补的价值 |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创新处 |
第一章“互补”的理解 |
第一节“互补”释义 |
一、语言学中“互补”的认识 |
二、文字学中“互补”的概念 |
第二节“互补”思想考源 |
一、西方“互补”思想探源 |
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补”思想 |
(一)先哲们言论中的互补思想 |
(二)阴阳观念中的动态互补与流变转换 |
(三)“儒道互补”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 |
三、思维方式中的互补存在 |
(一)从生理学角度看思维方式的互补存在 |
(二)从地域性差异看思维方式中的东西互补 |
第三节 多领域中“互补”的存在 |
一、中医理论中的“互补”运用 |
(一)阴阳互补思想进入中医理论 |
(二)整体论思想的实现手段 |
二、中国书画理论中的“互补”观念 |
三、色彩理论中的“互补色”的应用 |
四、物理理论中的“互补”的诠释 |
五、方法理论中“互补”的论说 |
第四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互补”现象 |
一、从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进程理解互补的存在 |
二、从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看互补的需求 |
(一)工业社会下的生活方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 |
(二)消费社会下的生活方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 |
(三)大数据信息社会下的生活方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 |
三、视觉传达设计转型中的“互补”特性 |
(一)纸面与屏幕——阅读方式的互补性 |
(二)单一与多元——视觉信息传达媒介的互补性 |
(三)静态与动态——视觉信息呈现方式的互补性 |
(四)被动与主动——信息接受方式的互补性 |
(五)视觉与统觉——视觉审美方式的互补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思维模式中的互补研究 |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思维方法 |
一、全面观察——从问题导入的信息观察 |
二、理性分析——深入观察了解本质 |
三、直觉归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
四、对应联想——形成视觉形象的转译 |
五、想象创造——完成视觉形象的生成 |
六、系统评价——保障设计目标的实现 |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过程中的互补规律 |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 |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
第三节 互补设计方法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行 |
一、互补设计方法 |
(一)何为“互补设计方法” |
(二)互补设计方法的结构分析 |
二、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行 |
(一)运行过程 |
(二)运行特点 |
三、案例分析:《波尔图音乐厅》视觉识别设计项目 |
(一)设计目标 |
(二)设计过程 |
(三)设计思维方法分析 |
四、案例分析:《全宇宙志》书籍设计 |
(一)书籍设计解析 |
(二)设计思维方法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互补视角”构建视觉传达设计认知模式 |
第一节 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的认知模式 |
一、以正向视角构成肯定性指向 |
(一)正向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正向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二、从反向视角形成“颠覆性”的创意 |
(一)反向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反向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三、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的互补为用 |
第二节 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的认知模式 |
一、以求同视角发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
(一)求同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求同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二、从求异视角找寻创意的与众不同 |
(一)求异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求异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三、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的互补为用 |
第三节 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的认知模式 |
一、以自我视角体验设计感知 |
(一)自我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自我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二、以非我视角体现用户需求 |
(一)非我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非我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三、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的互补为用 |
第四节 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的认知模式 |
一、以有序视角形成系统化设计 |
(一)有序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有序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二、以无序视角得到独特的创意 |
(一)无序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无序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三、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的并协合作 |
第五节 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的认知模式 |
一、以传统视角创新中国方式 |
(一)传统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传统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二、以未来视角探索发展趋势 |
(一)未来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三)未来视角下的设计思维特点 |
三、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的渗透融合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互补方法”构建视觉形象转译与生成模式 |
第一节 直白与隐喻:设计主题的诠释 |
一、设计方法描述 |
(一)直白 |
(二)隐喻 |
二、经典案例与设计方法分析 |
(一) 直白的图像与指令性的文字 |
(二)广为熟识的符号移植 |
(三)隐喻式文字设计 |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象征性的隐喻 |
三、设计主题在直白与隐喻之间游走 |
第二节 具象与抽象:视觉形象的构建 |
一、设计方法描述 |
(一)具象的再现 |
(二)抽象的表现 |
二、经典案例与设计方法分析 |
(一)摄影手法下的实物呈现 |
(二)写实性绘画的拟像 |
(三)剪影手法下的形象再现 |
(四)肌理表现下的真实拟物 |
(五)以点、线、面、体抽象元素构成视觉形象 |
(六)色彩的心理感受与象征意味 |
(七)拼贴手法下的奇妙世界 |
(八)来自音乐的灵感 |
三、视觉形象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构建 |
第三节 精确与模糊:视觉形象的表达 |
一、设计方法描述 |
(一)精确 |
(二)模糊 |
二、经典案例与设计方法分析 |
(一)在“数”控制下的比例、数列与模数的方法 |
(二)精确的网格设计方法 |
(三)难以辨认的字体创造视觉模糊 |
(四)影子游戏下的模糊空间塑造 |
(五)模糊中意象的表达 |
(六)像素化 |
三、视觉表达在精确与模糊之间把握分寸 |
第四节 静态与动态:视觉信息的呈现 |
一、设计方法描述 |
(一)静态的信息呈现 |
(二)动态的信息表达 |
二、经典案例与设计方法分析 |
(一)线性的视觉信息材料组织方式 |
(二)静态的视觉信息表达动态的视知觉感受 |
(三)动态图像的运动方式 |
(四)动态文字的图形意境 |
(五)从静态走向动态,视觉信息流程设计分析 |
三、视觉呈现方式从静态走向动态 |
第五节 单向与交互:视觉信息的传达 |
一、设计方法描述 |
(一)视觉信息单向传递 |
(二)视觉信息交互传达 |
二、经典案例与设计方法分析 |
(一)信息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 |
(二)互动体验让信息在“游戏”中记忆 |
(三)互动广告让受众乐在其中 |
(四)信息媒介的选择从单一走向多元 |
三、视觉信息传达从单向走向交互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
第一节“互补视角”下视觉体验与观察方式研究 |
课题一:《叶子啊,叶子》 |
课题二:《图形男女》 |
课题三:《解我,析我》 |
课题四:《当传统遇上现代》 |
第二节:“互补方法”下视觉形象转译与生成方式研究 |
课题五:《玩转人形》 |
课题六:《文字体验》 |
课题七:《编排体验——“看”音乐》 |
课题八:《不一样的编排——向自然致敬》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7)计白当黑 ——论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识“留白” |
1.1 空间的概念 |
1.1.1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 |
1.1.2 空间与留白 |
1.2 白色的色彩性格解析 |
1.3 解析“计白当黑” |
1.3.1 留白的由来 |
1.3.2 “计白当黑”与中国绘画 |
1.3.3 “计白当黑”与现代设计 |
第二章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
2.1 留白的审美意境 |
2.2 留白的创意空间 |
2.3 留白设计的表现形式 |
2.3.1 图底关系 |
2.3.2 虚实关系 |
2.3.3 留白与空间协调性和对比性的关系 |
第三章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实用价值 |
3.1 留白的视觉意义 |
3.2 留白---插上想象的翅膀 |
3.3 留白可提升和强化作品的传达效果 |
3.4 留白留下可容休憩的视觉空间 |
3.5 留白加强作品的格调情趣 |
第四章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
4.1 敢于留白 |
4.2 慎于留白 |
4.3 “留”的技巧 |
4.3.1 留白不宜零散 |
4.3.2 留白不宜居中 |
4.3.3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
4.4 留白非留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论图形创意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现代图形创意的观念与文化 |
一、图形的基本概念 |
二、现代图形创意的观念 |
(一) 个性化 |
(二) 信息化 |
(三) 符号化 |
三、现代图形创意的文化 |
第三章 图形创意的过程 |
一、搜集材料阶段 |
二、对材料的分析研究阶段 |
(一) 视觉符号的提取 |
(二) 充分感受视觉符号 |
三、开发创意阶段 |
(一) 创意思维特点 |
(二) 创意思维方式 |
第四章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与手法 |
一、同构图形 |
(一) 异形同构 |
(二) 置换同构 |
(三) 异质同构 |
二、共生图形 |
三、正负图形 |
四、悖理图形 |
五、异影图形 |
六、双关图形 |
七、仿结图形 |
八、戏谑图形 |
九、变异图形 |
第五章 传统图形的启示 |
一、中国图形的现代设计境遇 |
二、解读传统图形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渊源 |
三、传统图形的现代化运用 |
(一) 传统图形一般特征 |
(二) 化繁复为简洁,化传统为现代 |
(三) 融合西方图饰技巧和现代科技手段重塑传统图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平面设计中诗性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内容、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内容 |
1.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2章 诗性思维的概念及相关阐述 |
2.1 诗性思维的概念 |
2.2 设计领域诗性思维的特征及意义 |
2.3 设计领域诗性思维的体现 |
2.3.1 “创物”中的诗性思维 |
2.3.2 “创生”中的诗性思维 |
2.3.3 “创符”中的诗性思维 |
第3章 平面设计中的诗性思维轨迹 |
3.1 平面设计灵感萌发中的诗性思维 |
3.1.1 对物境的欣赏 |
3.1.2 对情境的品味 |
3.1.3 对理境的把玩 |
3.2 平面设计视觉表达中的诗性思维 |
3.2.1 从“赋”到平面视觉表达的“夸张” |
3.2.2 从“比”到视觉表达的“同构”“隐喻” |
3.2.3 从“兴”到视觉表达的“情感隐喻” |
3.3 平面设计审美追求中的诗性思维 |
3.3.1 心境之美 |
3.3.2 动韵之美 |
3.3.3 妙悟之美 |
第4章 诗性思维运用于平面设计的实践 |
4.1 实践之《品之善恶》 |
4.2 实践之《境之清浊》 |
4.3 实践之《玉语》、《墨客》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致谢 |
(10)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图形设计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
1.1 图形设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定位 |
1.1.1 图形设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
1.1.2 图形设计课程设置的教学定位 |
1.2 图形设计课程的作用与地位 |
1.2.1 图形设计课程的作用 |
1.2.2 图形设计课程的地位 |
1.3 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涵 |
第2章 图形设计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1 图形设计课教学的发展现状 |
2.2 图形设计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图形设计课“教”中存在的问题 |
2.2.2 图形设计课“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图形设计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
3.1 在创造性思维方式指导下的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
3.1.1 创造性思维是创意图形设计的根本 |
3.1.2 图形设计课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3.1.3 图形设计课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
3.2 围绕图形设计表现方法训练的教学实践 |
3.2.1 通过解构来培养学生发掘形象整合的素材 |
3.2.2 通过同构来培养学生探寻形象整合的条件 |
3.2.3 通过文字图形设计来发扬传统意蕴 |
3.3 图形设计课中表现方法的教学实践思考 |
3.3.1 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
3.3.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
3.3.3 要擅于借鉴与模仿 |
3.3.4 要与多学科进行交融 |
3.3.5 擅于师从生活和自然 |
3.4 图形设计课应与其他课程进行结合教学 |
3.4.1 与基础设计课结合教学 |
3.4.2 与专业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 |
第4章 图形设计课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 |
4.1 图形设计课教学的创新策略 |
4.1.1 从审美角度入手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 |
4.1.2 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 |
4.1.3 多途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
4.1.4 授课方式的创新 |
4.1.5 教学手段的创新 |
4.1.6 授课内容的创新 |
4.1.7 教学评价的创新 |
4.1.8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创新 |
4.2 以创新为指导的图形设计教学发展趋势 |
4.2.1 图形设计教学要与生活相融 |
4.2.2 图形设计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相融 |
4.2.3 图形设计教学要与市场相融 |
4.2.4 图形设计教学要与丰富表现手段相融 |
4.2.5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体现个性化的趋势 |
4.2.6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体现时空化的趋势 |
4.2.7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体现本土化的趋势 |
4.2.8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体现绿色设计的趋势 |
4.2.9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体现国际化设计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张开想像的翅膀——浅谈想像思维与图形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D]. 王文灏. 山东大学, 2021(10)
- [2]设计的“原动力”研究[D]. 唐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3]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 李峻.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6)
- [4]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想象与创新的翅膀[A]. 王惠平. 2015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5]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形态创新研究[D]. 范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1)
- [6]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D]. 王潇娴.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 [7]计白当黑 ——论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D]. 宋玮.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4)
- [8]论图形创意切入点[D]. 李玉霞. 沈阳师范大学, 2011(08)
- [9]平面设计中诗性思维的研究[D]. 孟坤. 西安美术学院, 2011(05)
- [10]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D]. 刘媛妹. 河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