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唐金成,魏倩[1](2021)在《健康保险: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同时,伴随着"健康中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健康保险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文将分析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中国健康保险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健康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问题,对政府监管部门和健康保险经营公司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闫雅芬[2](2021)在《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粗放式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转型以及增长动能转换的要求。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技术创新作为全面塑造工业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对于建立健全工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在对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转型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两阶段DEA模型、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对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转型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综合运用FGLS方法、GMM估计方法、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动态反馈关系及路径选择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影响机制—动态反馈—系统路径”的研究逻辑,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角度辨析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从系统视角明确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要素,探究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并从不同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为下文的实证检验、系统动力学仿真和路径选择的系统模拟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2)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运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度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拓展工业绿色转型测算框架,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技术创新总效率整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技术研发创新效率和技术应用创新效率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水平差异显着,存在较大的转型提升空间。(3)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通过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对面板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创新过程来看,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作用是正向的;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技术创新能够通过工业生产效率、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循环利用产生中介效应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通过以上三种传导机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提升效应大多优于中西部地区。(4)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信息融合等子系统的因果联系和系统反馈回路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型通过了系统结构检验、历史检验和稳定性检验,保证仿真模型的解释能力和有效性。在系统仿真模型构建和检验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的情景设置,对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进行动态性预测。情景模拟下,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系统要素协同创新等路径选择将更有利于提升工业绿色转型的经济效益,促进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同时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实现工业绿色转型。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拓宽了工业绿色转型的测算维度。在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将信息融合维度纳入工业绿色转型的测算框架,并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综合测度,以更好地反映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水平。二是拓展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研究视角。针对研究问题的多元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的复杂系统特征,本文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进—步拓展至系统思维的复杂科学分析框架,以系统动态性的研究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和多元作用路径,丰富了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关系的相关研究。三是揭示了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并进行仿真模拟。基于不同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本文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工具,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系统。设置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多元技术创新主体和系统要素协同创新等情景,并与基准情景进行对比,观察工业绿色转型各子系统中关键要素的变化趋势,实现对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水平的动态性预测,以期优化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为工业企业相关决策与工业绿色转型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马林静[3](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标准的外贸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文中认为本文围绕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贸高速增长这一基本事实,明确了新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以此为指标确定依据,构建了包含外贸结构优化度、外贸绩效水平、外贸竞争力、外贸规模地位以及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性5个维度的外贸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对中国外贸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该指数进行了时序趋势分析和结构分异分析。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1)近年来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显着提升,实现了"量"与"质"的同步优化,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外贸质量的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外贸高质量发展趋势显着。(2)不同阶段外贸增长质量提升的驱动力以及表现形式呈现差异化,外贸结构优化度在所有维度要素中逐渐成为主要驱动力。(3)外贸高质量发展仍存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贸易区域格局不协调、贸易效益趋弱等诸多"短板"。据此,提出了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朱佳[4](2020)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发展特征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行转变,而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经济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持续稳定性不够、开放包容度不强等问题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一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高代表,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而且是沟通国外资源的重要桥梁和门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构建一套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城市和国家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家中心城市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把握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此探讨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2017年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各维度水平。从时间维度来看,绿色发展水平最优,协调发展水平次之,接着是共享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开放发展水平最差。从空间维度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创新发展水平较优;成都、上海和广州的协调发展水平较强;北京、广州、成都和西安的绿色发展水平较好;北京、成都和西安的开放发展水平较高;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共享发展水平较优。(2)综合水平层面。从时间维度来看,2008-2017年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综合水平得分介于0.4781-0.5158之间,均值为0.4940,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总体呈“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魏丽[5](2020)在《中国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已经到来的三重背景下,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增长,也关乎民生福祉。然而,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低效率”与“高碳排”两大阻碍。高铁给旅游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已有文献已从多个方面充分研究了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同时,高铁对地区生产效率与绿色发展的影响开始引起学界关注,但尚未发现有相关文献研究高铁对旅游业生产效率或绿色发展的影响。本文将生产效率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研究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首先,本文采用2003-2016年中国31省份面板数据,使用考虑碳排放的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的绿色生产效率;然后,使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接着,分别使用面板Tobit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检验了高铁对东中西部与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的异质性影响;最后,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经营环境在高铁影响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过程中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不考虑环境因素会高估旅游业生产效率的测算结果,即忽略环境因素将不能反映旅游业的真实绩效。分地区看,东部省份考虑碳排放的绿色生产规模效率高于不考虑碳排放的,说明其旅游业集约式发展已初见成效。分行业看,景区的测算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最大,说明景区在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上最为突出。(2)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显着为正,对绿色生产规模效率则不存在显着积极影响,对星级饭店与景区绿色生产规模效率的影响甚至显着为负。可见,高铁时代下旅游业应更注重提质增效,而非盲目扩张。高铁对旅游业规模效率不存在促进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高铁带来的“过度竞争”“错配效应”以及“过道效应”。(3)高铁对不同等级的星级饭店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如高铁对五星级饭店绿色生产综合效率不存在促进作用,原因主要在于高铁乘客以中等收入为主,较少选择价格昂贵的五星级饭店。(4)高铁对中西部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积极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高铁对东部地区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已出现边际效益递减;另一方面是因为高铁使得东部地区的部分客源市场与产业要素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但是,旅行社业的实证结果显示高铁对其东中部绿色生产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存在积极影响,但对西部地区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高铁主要是对组团社有影响,而且是市场环境较为良好的东中部地区的组团社;另一方面是因为高铁对东中部地区旅行社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存在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不存在。(5)从旅游业总体看,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与其原本水平的关系应是“倒U”型的,原因主要在于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极化效应”,同时旅游业发展存在“瓶颈”,随着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的上升,高铁的“极化效应”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旅游业自身发展“瓶颈”限制会逐渐凸显,所以高铁对旅游业处于高效率水平与低效率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小于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地区的。而且,这种现象在三个细分行业绿色生产纯技术效率上均得到了体现。(6)在旅游业总体上,高铁可以通过对经营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服务环境以及创新环境)的改善来提高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但分行业看,服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创新环境分别在高铁影响旅行社业、星级饭店业以及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的过程中不存在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了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不仅拓展了旅游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范畴,丰富了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绿色生产效率为落脚点为高铁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产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为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高铁规划布局的优化提供借鉴。(2)揭示了经营环境在高铁影响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过程中的机制作用,即高铁可以通过改善地区旅游业经营环境进而影响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不仅深化了高铁与旅游业关系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各地在高铁时代下发展旅游业提供更为具体的方向。(3)发现了高铁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处于不同效率水平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可以回答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适性的问题,有助于合理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发展。(4)对旅游业生产效率测算进行了优化,使用同时考虑了生产碳排放与生活碳排放的SBM-Undesirable模型来测算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的绿色生产效率,并且发现了不考虑环境因素将高估旅游业的生产效率水平,不仅有助于政府与企业做出更为有效精确的决策,而且符合旅游业的绿色发展趋势。
赵佩锦[6](2020)在《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转变发展理念,革新工业技术,由以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形成了大量以制造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一方面通过技术外溢、资源共享等正外部性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另一方面,集聚存在的拥堵效应等负外部性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小的影响,抑制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探讨制造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为有效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政府采取了丰富多样的环境规制手段以期能有效引导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存在“创新补偿”和“遵循成本”两种效应,一方面会促使企业通过集聚来减轻规制成本,能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不恰当的环境规制也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挤占创新资金投入,甚至导致企业不堪重负退出集聚区。可以看出,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鉴此,本文以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为研究落脚点,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原理。这对于中国各地区合理规划和引导制造业适度集聚,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及工业企业制定绿色创新策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成果为起点,首先回顾了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对三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以及环境规制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本文选取了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州(除西藏、港澳台外)的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各省市的制造业集聚度,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各省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并从全国、区域和省域层面对制造业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现状分析。最后,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先扬后抑”效应。(2)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显着负相关,即环境规制的提高不利于绿色创新效率提升。(3)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显着成立,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4)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三者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东中西部地区回归结果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推动绿色创新。转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走工业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二是合理制定政策,引导集聚优化。合理引导制造业企业适度集聚,将制造业集聚作为绿色发展的抓手,实现集聚区的经济绩效与环保绩效的双赢;三是完善环境规制,因地制宜施策。立足实际情况,打好政策组合拳,以发挥好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
孙卫东[7](2020)在《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加剧、增长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经济和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建设用地资源作为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其空间配置能否与经济、人口形成协调布局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样地,在以城市为核心的省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建设用地资源在省域内各城市间的空间配置差异也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省域的经济增长。本文旨在系统探讨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其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试图从不同城市规模(类型)分布体系的视角探寻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优化思路。这将拓展区域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内容,并为优化建设用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本文首先梳理了区域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回顾了中国建设用地配置管理的制度演进历程。然后,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省域建设用地的规模分布和空间配置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省域总体视角、中心城市(含省会城市)配置和外围城市配置视角分析检验了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同时区分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效应的差异。最后,从完善配置机制、保障优势地区发展空间和差别化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优化省域内部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促进省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上,在计划分配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下,多重目标导向下的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可能会形成空间集聚和空间均衡两种配置状态。一方面,建设用地资源空间集聚配置能够促进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扩散效应促进省域整体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可能由于极化效应阻碍省域整体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建设用地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能够全面促进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省域整体经济的增长,但也易引发中小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产业同质化,不利于省域整体经济的增长。(2)从当前中国各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显着特征:一是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呈较为明显的集聚态势,且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二是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和阶段性特征,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呈现出明显的均衡化配置特征,中西部省份的建设用地配置相对较为集中。三是不同省区的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相对稳定,东部省区相对均衡的配置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稳定,而中西部省区缺少有经济竞争力的新兴城市的崛起,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3)从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来看,首先,省域内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集中度与省域经济增长呈显着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的集中配置,人均GDP将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过程,拐点出现在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占全省建设用地规模的比重为60.6%时;同时,作为补充验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集中度与省域经济增长也呈显着的倒U型关系,其拐点出现在省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占全省建设用地规模的比重为30.9%时。其次,从中心城市配置的视角来看,东部省区省会城市在中心城市中的建设用地配给占比越高越有利于省域经济增长,中西部省区省会城市的建设用地配给在中心城市中占比越高,反而不利于省域经济增长。最后,从外围城市配置的视角来看,由于不同省份外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的能力都较为均衡,建设用地资源只有均衡配置才能促进省域整体经济的增长。
董莉[8](2020)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实现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的基石。197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资源与劳动等要素支撑了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这主要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尽管如此,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亟需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扩大制造业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制造业升级。本文基于2003-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以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为主线,研究了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利用CES函数,从理论上构建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数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技术进步路径即技术引进、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对应的假设。主要利用最小二乘法与系统GMM两种模型即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证检验技术引进、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同时检验了分地区样本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单独的技术引进对地区制造业升级有较为显着的推动作用。在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两种路径共同作用下,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有所降低;同时,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即模仿创新对地区制造业升级有显着促进作用。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三种路径的共同作用下,模仿创新对地区制造业升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自主创新能够显着的推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分样本的结果说明:东部地区更适合将自主创新作为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创新路径,相对地,中西部地区则更适合以技术引进为主。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几点促进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建议: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技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结合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新型制造业发展,稳步推进制造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化率;政府积极组织搭建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技术资源开放共享。
盛三化,李菲,罗钰杰[9](2019)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变迁实证分析——以宜昌市为例》文中指出近二十多年里,宜昌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并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1991~2017年,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宜昌市经济增长的两大主动力,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1.86%和47.07%。资本形成依然是宜昌市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动力,而长期必然会被TFP替代,经济增速将出现阶段性下降。宜昌经济增长动力变迁对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启示主要包括"稳增长"需要"稳投资"、TFP稳定高速增长是实现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充要条件、改革是经济增长的根源性动力、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高度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
张文欢[10](2019)在《绩效问责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传统技术进步使得生产力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和社会的空前繁荣,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随着人口的大幅增长,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生产技术的革新,追求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科学环保的发展方式,绿色技术创新应运而生。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在提供传统生产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甚至消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发展亟须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呢?政府重视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力,通过设置绩效目标和进行绩效评估来引导和监督上级政策的落实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研究绩效问责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绩效问责作统计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及理论,提出绩效问责对绿色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假说。政府重视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上级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到绿色技术创新时,为了获得政绩和资源,下级单位就会大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到年度工作中,通过绩效问责来检查和监督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有效促进各省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进一步对各省域绿色技术创新作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东中西部地区空间聚集情况不同;最后基于空间计量学,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为切入点,用问责客体特征及问责内容来刻画绩效问责,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各省行政首长的个人特征对全国及中部地区的绿色产品创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则对全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绩效目标设置对东部地区的绿色产品创新及全国和中部地区的绿色工艺创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绩效评估对东部地区的绿色产品创新及东西部地区的绿色工艺创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总的来说,绩效问责虽然对绿色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充分。依据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保证信息的透明公开,确保公众的信息优势;设计绩效问责机制时应当考虑地方政府的角色特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中央政府应当警惕下级政府选择性的执行政策的情况出现。
二、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2)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技术创新 |
1.2.2 工业绿色转型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1 技术创新测度研究 |
2.1.2 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
2.2 工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 |
2.2.1 工业绿色转型测度研究 |
2.2.2 工业绿色转型影响因素 |
2.3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 |
2.3.1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测度 |
2.3.2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 |
2.3.3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 |
3.1.1 直接影响 |
3.1.2 间接影响 |
3.2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间的动态反馈 |
3.2.1 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要素 |
3.2.2 动态反馈关系分析 |
3.3 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 |
3.3.1 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3.2 多元技术创新主体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3.3 系统要素协同创新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的效率测度 |
4.1 技术创新效率测度 |
4.1.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2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测度 |
4.2.1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说明 |
5.2 直接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准回归结果 |
5.2.2 异质性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中介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工业生产效率 |
5.3.2 能源结构优化 |
5.3.3 资源循环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特征 |
6.1.2 建模步骤 |
6.2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模型构建 |
6.2.1 系统边界及要素分析 |
6.2.2 模型因果反馈关系 |
6.2.3 系统流图构建 |
6.2.4 系统参数确定 |
6.3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模型检验及结果 |
6.3.1 仿真模型检验 |
6.3.2 基准情景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路径选择的系统模拟 |
7.1 基于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1.1 工业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变化情景 |
7.1.2 工业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积累变化情景 |
7.1.3 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变化情景 |
7.2 基于多元技术创新主体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2.1 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投入变化情景 |
7.2.2 产学研模式变化情景 |
7.3 基于系统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相关建议 |
8.2.1 统筹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技术创新促进效应 |
8.2.2 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提高工业绿色转型效率 |
8.2.3 优化技术创新路径,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协同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高质量发展标准的外贸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评述 |
三、外贸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二)高质量发展标准框架下的外贸增长特征 |
(三)外贸高质量发展标准下外贸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四、我国外贸增长质量的实证测度 |
(一)测度方法 |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
五、测度结果及分析 |
(一)外贸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时序趋势分析 |
(二)外贸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结构分异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1. 创新发展,转变外贸发展动力。 |
2. 开放发展,推动外贸更加协调均衡。 |
3. 绿色发展,增强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性。 |
4. 共享发展,提升国际经贸地位。 |
(4)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中心城市 |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心城市的基础理论 |
2.2.2 世界城市理论 |
2.2.3 创新驱动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五大发展理念 |
3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发展方面 |
3.1.2 城市化方面 |
3.1.3 产业结构方面 |
3.2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城市资源过度集聚 |
3.2.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
3.2.3 城市群发展不协调 |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
4.1 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
4.2 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协调发展 |
4.3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 |
4.4 内外联动推进开放发展 |
4.5 通过包容性增长实现共享发展 |
5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 设计原则与思路 |
5.1.1 设计原则 |
5.1.2 设计思路 |
5.2 指标选取 |
5.3 指标确定 |
6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思路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无量化处理 |
6.2 指标赋权与计算 |
6.2.1 熵权法 |
6.2.2 TOPSIS法 |
6.3 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
6.3.1 高质量发展各维度水平 |
6.3.2 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 |
7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
7.2 从五大维度发力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
7.3 加大区域联动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国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旅游业生产效率 |
2.1.1 旅游业生产效率的测算 |
2.1.2 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分析 |
2.1.3 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
2.1.4 旅游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路径 |
2.2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
2.2.1 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2.2.2 高铁对旅游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
2.2.3 高铁对地区间旅游业经济联系与协作的影响 |
2.3 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1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2 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3 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2.4 绿色发展 |
2.4.1 旅游业碳排放问题 |
2.4.2 旅游业绿色发展 |
2.4.3 高铁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1.1 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1.2 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1.3 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1.4 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 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
3.2.1 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
3.2.2 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
3.2.3 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
3.2.4 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
3.3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1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2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3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4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4 研究设计 |
4.1 模型设定 |
4.1.1 面板Tobit模型 |
4.1.2 中介效应模型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
4.2.3 数据来源 |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
5 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5.1.1 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 |
5.1.2 基准回归 |
5.1.3 内生性检验 |
5.1.4 稳健性检验 |
5.2 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5.2.1 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 |
5.2.2 基准回归 |
5.2.3 内生性检验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5.3.1 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 |
5.3.2 基准回归 |
5.3.3 内生性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5.4.1 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 |
5.4.2 基准回归 |
5.4.3 内生性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异质性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 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1.1 高铁对东中西部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6.1.2 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6.1.3 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6.1.4 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6.2 高铁对旅游业及其主要细分行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2.1 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影响的异质性 |
6.2.2 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影响的异质性 |
6.2.3 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影响的异质性 |
6.2.4 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影响的异质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1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游业总体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1.1 市场环境 |
7.1.2 服务环境 |
7.1.3 创新环境 |
7.2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旅行社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2.1 市场环境 |
7.2.2 服务环境 |
7.2.3 创新环境 |
7.3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星级饭店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3.1 市场环境 |
7.3.2 服务环境 |
7.3.3 创新环境 |
7.4 基于经营环境的高铁对景区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4.1 市场环境 |
7.4.2 服务环境 |
7.4.3 创新环境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不考虑环境因素将影响旅游业生产效率的测算 |
8.2 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存在积极影响但对规模效率不存在 |
8.3 高铁对不同等级的星级饭店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
8.4 高铁对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
8.5 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不同水平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 |
8.6 高铁可以通过对经营环境的改善来提高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 |
8.7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 |
1.2.2 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
1.2.3 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环境规制 |
2.1.3 绿色创新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集聚外部性理论 |
2.2.2 “波特假说”理论 |
2.2.3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4 创新理论 |
第3章 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
3.1.1 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外部性 |
3.1.2 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外部性 |
3.2 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
3.3 环境规制调节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 |
第4章 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1 制造业集聚的测度与分析 |
4.1.1 制造业集聚的测度方法选择 |
4.1.2 制造业集聚的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4.2 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4.2.1 绿色创新效率的研究方法选择 |
4.2.2 绿色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第5章 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5.1.1 模型选择 |
5.1.2 模型构建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7)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区域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
2.2 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2.3 区域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 |
3.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
3.1.3 资源配置理论:资源优化配置 |
3.2 概念界定与制度背景 |
3.2.1 主要概念界定 |
3.2.2 区域建设用地配置的制度演进与现状 |
3.3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3.1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基本框架 |
3.3.2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 |
第四章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现状分析 |
4.1 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及其时空特征 |
4.1.1 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总体情况 |
4.1.2 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现状与特征 |
4.1.3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时空差异 |
4.2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现状与变化趋势 |
4.2.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空间分布及演进 |
4.2.2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现状及时空变化 |
4.2.3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特征:一个小结 |
4.3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
第五章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3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省域总体视角 |
5.4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心城市视角 |
5.5 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围城市视角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8)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三种技术进步路径 |
2.1.2 制造业升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 |
第3章 中国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现状 |
3.1.2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现状 |
3.2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现状与问题 |
3.2.1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现状 |
3.2.2 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
第4章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模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厂商的行为分析 |
4.1.3 厂商创新行为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4.2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假设 |
4.2.1 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及假设提出 |
4.2.2 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及假设提出 |
4.2.3 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5章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与变量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模型选择及检验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变迁实证分析——以宜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 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宜昌市经济增长动力实证分析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假定与模型构建 |
1.基本假定 |
2.模型构建 |
(三)测度指标和数据处理 |
(四)实证分析结果 |
四、宜昌市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及其变迁 |
(一)宜昌市经济增长动力结构 |
1.资本对宜昌经济增长的贡献 |
2.劳动对宜昌经济增长的贡献 |
3.TFP对宜昌经济增长的贡献 |
(二)宜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变迁:基于GDP增长贡献率 |
1.资本为主动力阶段(1991~2003年) |
2.TFP为第一主动力阶段(2004~2011年) |
3.资本为第一主动力阶段(2012~2016年) |
五、宜昌市未来经济增长主动力与增长潜力 |
(一)宜昌未来经济增长主动力分析:生产要素投入 |
1.资本投入 |
2.劳动投入 |
3.自然资源投入 |
(二)宜昌市未来经济增长主动力分析:TFP |
(1)制度变革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递减。 |
(2)要素升级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不稳定。 |
(3)经济结构变迁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 |
(三)宜昌市未来经济增长潜力(2018~2025年) |
六、结论、启示与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宜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变迁对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启示 |
(三)对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
(10)绩效问责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绿色技术创新 |
2.1.2 绩效问责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2.2.2 绩效问责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绿色技术创新与绩效问责的统计分析 |
3.1 省域绿色技术创新统计分析 |
3.1.1 省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描述 |
3.1.2 省域绿色技术创新差异分析 |
3.2 省域绩效问责统计分析 |
3.2.1 省域绩效问责的现状分析 |
3.2.2 省域绩效问责差异分析 |
3.3 关于绩效问责与绿色技术创新作用关系的假说 |
第四章 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
4.1 空间权重矩阵 |
4.1.1 邻接权重矩阵 |
4.1.2 反距离权重矩阵 |
4.1.3 嵌套权重矩阵 |
4.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 空间计量模型概述 |
4.3.1 空间滞后模型 |
4.3.2 空间误差模型 |
4.4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变量定义 |
4.5 模型设定 |
第五章 绩效问责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5.1 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5.2.2 绩效问责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保险: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的创新发展研究[J]. 唐金成,魏倩. 上海保险, 2021(07)
- [2]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D]. 闫雅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高质量发展标准的外贸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 马林静. 经济问题探索, 2020(08)
- [4]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朱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5]中国高铁对旅游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魏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D]. 赵佩锦. 西南大学, 2020(01)
- [7]省域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孙卫东. 南京大学, 2020(02)
- [8]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董莉. 新疆大学, 2020(07)
- [9]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变迁实证分析——以宜昌市为例[J]. 盛三化,李菲,罗钰杰.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9(04)
- [10]绩效问责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D]. 张文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