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首家图书资讯专业网站(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1](2021)在《“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即网文生态现状发生了变化,身为其中一环的批评的本体、主体、对象因此发生了转变。因此,传统的网络文学批评框架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具体到网文上,就是要“在场”介入观察,提炼“微时代”背景下最新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状况,观照其对网文文本形态的影响,以及因为同步变迁的网文批评的特征变化,并通过观照这些新媒介中暗含的经验思路与实践渠道,对当下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化的对策总结,从而改善网文批评的滞后、缺位、断裂、脱节等现存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平台观察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社会学的“场域”理论、传播学的“媒介融合”理论、心理学的“效度”理论等迁移到文学学科中,进行移植融合型研究,以解释当前的网络文学生态与批评现状。全文从网络时代的技术更迭出发,以“微时代”大背景观照,透视网文生态的变化下网文批评的新特征。第一章“微时代”网文生态现状”,从媒介生态场域角度切入网文生态场域变化,比较传统网络时代与“微时代”,观照网文生态出现的新变化,揭示网文批评需要更新的背景环境原因。第二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阐述进入“微时代”后,网文批评的对象、主体、本体三大方面上出现的新特征。第三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借用心理学的“效度”概念,针对“微时代”网文批评出现的问题,用网文批评的效度标准来进行判断批评是否有效,并以此提出需要注意的点和改进的措施。通过理清“微时代”生态下网文批评的现状,可以有助于改善网文批评的状态,从而反作用于引导网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改善网文作者的生存环境,促进网文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发展。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冯展君[3](2019)在《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现状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各类幼儿性暴力事件持续发酵,“儿童性侵”几度成为我国的社会热点,并给大众敲响了教育警钟。作为儿童大国,我国的儿童权益工作虽然受到法律法规、官方机构组织以及民间团体的支持,但发展缓慢、成效甚微,特别是儿童性教育,更处于落后阶段。如何打破谈“性”色变的困境,如何科学地普及性知识,如何提升国民的性教育水平等,成为当下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儿童性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的培养,尤其帮助儿童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个体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它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协作,以期进一步推动其良性发展。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民众获取知识、信息、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承担着保存遗产、收集和开发资源、传递科学情报,以及开展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作为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中坚力量,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性教育,提高儿童性教育的工作水平和施行力度,受相关理论的支持和现实根据的驱动——这将对儿童性教育以及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基于我国儿童性教育现状,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式,梳理了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的重要性和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为了了解我国儿童性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通过网上调查和文献检索两种方式,验证本项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意义;二、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阐释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性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儿童性教育的特点、政府相关政策、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教育职能,以及图书馆的优势,能有效地引导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性教育服务;三、为了掌握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的服务现状,通过网络搜索和实地采访,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和地方性调查,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性教育工作存在专业性较低、服务较单一、合作度较弱三大问题;四、通过梳理国外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的服务特色,并推介相关优秀案例,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的优化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五、综合调查结果和案例分析结果,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从服务的专项化、服务的多元化、服务的合作度着手,通过立项与服务制度的建立、馆员的职业发展、专题馆藏的筹建、服务方式的创新、“引进来”与“走出去”模式的运用等六大对策,提升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邹世昌[4](2019)在《智媒时代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比较研究 ——以“商业周刊中文版”和“华尔街见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媒体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使人类迈进智媒时代。目前,我们正处于智媒时代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工智能和推荐算法将改变媒体内容生产机制和信息分发机制,使得内容生产、内容呈现和内容分发更加智能化,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国内消费升级与中产阶层扩大,营造了新的知识需求,构建了阅读消费新场景。技术变革与受众需求增加共同推动了内容付费的蓬勃发展。本文运用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商业周刊中文版”和“华尔街见闻”为例,对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具体研究问题有:第一,智媒时代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发展有哪些驱动力,又有哪些新趋势;第二,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发展模式有哪些,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优势与不足:第三,研究案例的内容付费发展模式对其他财经新媒体乃至其他行业类媒体推行内容付费、实现商业模式多元化有哪些借鉴意义,媒体内容付费对于媒体健康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其本身又有哪些局限。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采取了实地调研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收集了很多与案例、内容付费有关的一手资料。研究发现,“商业周刊中文版”和“华尔街见闻”的内容付费模式在战略定位、产品构成、盈利策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两者都拥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两者在内容付费运营上有三点经验值得其他财经媒体和行业性媒体借鉴:一是内容为王,以用户思维打造高品质产品;二是精准运营,以智媒技术驱动内容、渠道及社群建设;三是多元模式,以内容为基础延伸服务。内容付费的发展,对推动重新认识内容价值,推动形成付费群体、提高内容传播效率,推动变现模式发展、促进媒体多元化经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也必须看到,优质内容生产稳定性风险高、知识版权保护相对落后以及付费收入有限仍是局限内容付费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俞灵灵[5](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吴群涛[6](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花晖[7](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强月新,袁满[8](2014)在《整合·竞争·开拓——2013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的中国媒体发展可以归纳概括为整合、竞争、开拓。整合,是指2013年上自国家机构,下至各传媒集团之间一系列的规划和调整动作,其核心脱离不开"整合"一词。伴随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成立,各省级广电部门与新闻出版部门的整合也开始大规模铺开,在这之后,各级传媒集团也加入到整合队伍中,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竞争,是指2013年各媒介组织之间的生存状态。一方面,无论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张立伟[9](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秦洁雯[10](2014)在《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子系统的出版业产业化的开端。出版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内容同质化、图书价格虚高、恶意价格战、库存高、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协作性不强等。直到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作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行政部门对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重视,众多学者也逐渐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为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献计献策。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出版产业的载体,建立出版物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展开研究(仅限于我国大陆地区)。本文以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杂科学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并构建了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思路,初步形成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的。第一章,首先,对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其次,在对已有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本章以市场体系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出版业发展现状,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出版物市场体系是由出版物市场交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按照交换对象属性可分为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两类,而按照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分为教育出版市场、专业出版市场和大众出版市场三类。出版物市场体系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特征,如出版物生产目的的非赢利性、出版物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出版物市场交换价格的背离性、出版物市场消费的非消耗性。第三章,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出版商品市场的基本情况。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从出版商品市场发展规模、出版商品市场发展结构、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依据出版要素市场的类型,分别论述了出版生产资料市场、出版资本市场、出版技术市场、出版人才市场这四类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度滞后、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第四章,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与运作模式的构建。首先,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评价体系。即以图书出版市场为例,设计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需是有效竞争、融合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生产的市场体系;其次,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出版物市场体系发展现状及国外出版物市场发展经验,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适合我国的,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目标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协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文化性与经济性;二是要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三是要适应出版行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本章以复杂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针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结合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从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二是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包括开发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三是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打破垄断的过程;二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完善实质上是一个出版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过程;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成熟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动态完善。同时,还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今后将不断深化研究。
二、中国首家图书资讯专业网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首家图书资讯专业网站(论文提纲范文)
(1)“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一)“微时代”的界定 |
(二)“网络文学”的界定 |
(三) “网络文学批评”的界定 |
二、“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三、“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思路 |
(一)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 |
(三)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微时代”的网文生态 |
一、“微时代”网文的生态样貌 |
(一) 文本体裁: 类型小说为主,游戏剧本为辅 |
(二) 消费模式: 付费阅读为主,免费阅读为辅 |
二、“微时代”网文生态的形成原因 |
(一) 媒介场: 网络技术与新媒介载体的迭代升级 |
(二) 文化场: 通俗文学与后现代文化、ACGN二次元亚文化的交融 |
(三) 经济场: 资本平台的读者下沉市场扩容与付费制度的变革 |
(四) 政治场: 净网政策的审核尺度与网文二度改编标准 |
第二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 |
一、“微时代”网文批评的对象特征 |
(一) 个人站长时期: “主站风”长篇网文 |
(二) 公司化竞争时期: “无线风”超长篇网文 |
(三) 版权运营时期: 跨媒介网文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主体特征 |
(一) 学院派的专职批评 |
(二) 编辑系的媒介批评 |
(三) 读者团的粉丝批评 |
(四) 作者群的同行批评 |
三、“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本体特征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载体: 伴随文本、消费行为、评论文章 |
(二) 网文批评的形式特征: 交互对话化、碎片弹幕化、即时资讯化 |
第三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 |
一、效度标准与批评效度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效度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效度 |
(二) 网文批评的构想效度 |
(三) 网文批评的效标关联效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现状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公共图书馆 |
1.3.2 儿童性教育 |
1.3.3 儿童性教育服务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性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2.1 理论依据 |
2.1.1 儿童性教育的特点 |
2.1.2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
2.1.3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
2.2 现实依据 |
2.2.1 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和保障 |
2.2.2 性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缺失和障碍 |
2.2.3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动机与优势 |
第3章 国内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的现状调研及问题探析 |
3.1 现状调研 |
3.1.1 全国性调查 |
3.1.2 地方性调查 |
3.1.3 调查结果 |
3.2 问题探析 |
3.2.1 专业性较低 |
3.2.2 服务较单一 |
3.2.3 合作度较弱 |
第4章 国外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实例及基本借鉴 |
4.1 国外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实例 |
4.1.1 玛丽·斯泰肯·卡尔德隆图书馆 |
4.1.2 穆鲁玛郡图书馆 |
4.1.3 SHQ图书馆和SHINE图书馆 |
4.1.4 威康图书馆 |
4.2 国外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对我国的基本借鉴 |
第5章 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的优化对策 |
5.1 实现服务的专项化 |
5.1.1 立项并制定服务准则 |
5.1.2 关注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发展 |
5.2 打造多元化服务 |
5.2.1 建立儿童性教育专题馆藏 |
5.2.2 创新服务方式 |
5.3 增加与社会力量的粘合度 |
5.3.1 “引进来”模式 |
5.3.2 “走出去”模式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性教育资源”声明(原文) |
附录2 南京15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名录及其网络平台地址 |
附录3 南京10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性教育读物 |
附录4 采访南京市家长所用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SIECUS推出的“性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35本书”书目信息 |
附录6 国内较高知名度的儿童性教育社会机构、组织、团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智媒时代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比较研究 ——以“商业周刊中文版”和“华尔街见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认知盈余 |
1.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2.3 长尾理论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调研法 |
1.5.2 深度访谈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文献研究法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媒体付费内容发展历程 |
2.1 国外媒体付费内容发展历程 |
2.1.1 传统媒体纷纷探索(1994—2000) |
2.1.2 内容付费两极分化(2001—2010) |
2.1.3 内容付费逐渐普及(2011—2018) |
2.2 国内媒体内容付费发展历程 |
2.2.1 综合性纸媒率先试水电子版收费(2004-2010) |
2.2.2 都市报、财经媒体纷纷跟进(2011—2015) |
2.2.3 媒体付费内容实践两极分化(2016至今) |
3 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探索 |
3.1 内容付费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
3.1.1 订阅模式 |
3.1.2 捐赠模式 |
3.1.3 会员模式 |
3.2 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发展动因 |
3.2.1 受众需求多元分层与移动支付技术普及 |
3.2.2 媒体内容生产升级与互联网内容平台竞争 |
3.2.3 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内容生产与受众服务 |
3.2.4 财经媒体的自身优势 |
3.3 “商业周刊中文版”内容付费模式探索 |
3.3.1 从传统纸媒到财经新媒体 |
3.3.2 从客户端到“线下线上”付费生态 |
3.4 “华尔街见闻”内容付费模式探索 |
3.4.1 自带“互联网”基因,以投资者为中心 |
3.4.2 内容付费:从付费专栏到社群运营 |
4 “商周”与“见闻”内容付费用户与产品分析 |
4.1 内容付费用户需求与战略定位分析 |
4.1.1 内容付费用户需求分析 |
4.1.2 内容付费战略定位分析 |
4.2 “商周”付费产品分析 |
4.2.1 付费会员 |
4.2.2 付费订阅 |
4.3 “见闻”付费产品分析 |
4.3.1 付费会员 |
4.3.2 付费订阅 |
4.4 “商周”与“见闻”产品异同分析 |
4.4.1 “商周”与“见闻”产品的相同点 |
4.4.2 “商周”与“见闻”产品的不同点 |
5 “商周”与“见闻”内容付费模式比较分析 |
5.1 产品策略比较 |
5.1.1 “商周”产品策略:付费为主,自营生产 |
5.1.2 “见闻”产品策略:免费为主,合作生产 |
5.2 盈利策略比较 |
5.2.1 “商周”盈利策略:低成本生产,定价、付费灵活 |
5.2.2 “见闻”盈利策略:兼顾“头尾”,着力社群经营 |
6 “商周”与“见闻”内容付费模式的不足与优化 |
6.1 “商周”内容付费模式的不足及优化策略 |
6.1.1 “商周”内容付费模式的不足 |
6.1.2 “商周”内容付费模式的优化策略 |
6.2 “见闻”内容付费模式的不足及优化策略 |
6.2.1 “见闻”内容付费模式的不足 |
6.2.2 “见闻”内容付费模式的优化策略 |
7 媒体内容付费模式的启示与反思 |
7.1 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的启示 |
7.1.1 内容为王:以用户思维打造高品质产品 |
7.1.2 精准运营:以智媒技术驱动内容、渠道及社群建设 |
7.1.3 多元模式:以内容为基础延伸服务点 |
7.2 媒体内容付费的现实影响 |
7.2.1 推动重新认识内容价值 |
7.2.2 推动付费群体形成,提高内容传播效率 |
7.2.3 推动变现模式发展,促进多元化经营 |
7.3 媒体内容付费的局限 |
7.3.1 优质内容生产稳定性风险高 |
7.3.2 知识版权保护相对落后 |
7.3.3 付费收入有限,改变营收格局任重道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6)“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描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PEST模型概述 |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出版物市场体系基础理论 |
2.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内涵 |
2.1.1 市场体系的概念及其演变 |
2.1.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 |
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分类 |
2.2.1 对出版物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 |
2.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 |
2.3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 |
2.3.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 |
2.3.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独有特征 |
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 |
2.4.1 合理配置出版资源 |
2.4.2 科学调节出版生产流通 |
2.4.3 提高出版产业竞争力 3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3.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出版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
3.1.2 出版要素市场基本情况 |
3.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出版商品市场运营效率低下 |
3.2.2 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
3.2.3 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 |
3.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 4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 |
4.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评价体系 |
4.1.1 指标体系设计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
4.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构建 |
4.2.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 |
4.2.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运作模式构建 |
4.3 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的原则 |
4.3.1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协调好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
4.3.2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
4.3.3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符合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 5 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
5.1 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 |
5.1.1 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 |
5.1.2 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 |
5.1.3 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 |
5.2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 |
5.2.1 挖掘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
5.2.2 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 |
5.2.3 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 |
5.3 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 |
5.3.1 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 |
5.3.2 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 |
5.3.3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中国首家图书资讯专业网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朱丽. 山东大学, 2021(0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公共图书馆儿童性教育服务现状及其优化研究[D]. 冯展君. 南京大学, 2019(05)
- [4]智媒时代国内财经新媒体内容付费模式比较研究 ——以“商业周刊中文版”和“华尔街见闻”为例[D]. 邹世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6]“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8]整合·竞争·开拓——2013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袁满.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4(00)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秦洁雯. 武汉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