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嘉瑭[1](2019)在《河长制下河流健康评价及应用》文中指出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对河流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河湖生态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河流水质也反复恶化。在我国,各种河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特别是水质恶化、水文条件改变以及水生环境退化等问题使得水环境遭受严重影响。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印发河长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开展河长制工作来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河长制工作从水的不同角度细分河流工作任务,保证了河流在较长时期内拥有岸绿景美鱼游的健康良好生态环境。基于绿色发展的河长制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健康河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保证,但考虑河流生命可持续运行的需要,必须包含河流自身、社会经济和河流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论文在总结归纳研究人员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运筹学可拓物元综合评价数学方法,结合河长制六大任务,采取理论工作与现场实际勘察并用的手段,从水资源、水域岸线、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水文化、水执法七方面建立包含22项特征指标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2)基于工程实例进行探究以浙江省曹娥江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河流出现的可预见问题。随后对历史、基础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可拓物元综合评价方法,从量的角度进行河流健康评估。通过咨询专家法与问卷调查法,运用AHP-熵权法与AHP-DEMATEL两种主客观权重确定法确认各项指标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相互验证计算,进而为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依据。最后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秀美河湖”为标准,探讨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两岸水景观和流域水文化的对策措施。
刘用[2](2017)在《区域水文防汛抗洪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汛期洪水预报一直是摆在水文工作者及科研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及时有效、精确地进行洪水预报对国家民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洪水形成的物理规律特性,探讨水文三要素即降雨、流量和水位与洪水形成的关系,发挥计算机、物理和地理信息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将是洪水预报理论及方法技术突破的关键结合点。本研究基于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星陆双基汛情监测与防汛减灾辅助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的成果,围绕水文三要素展开了进一步的防汛抗洪辅助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传统水文监测站点的降水数据精度高质量好,但由于站点数量有限,很难精确表征区域面雨量信息。卫星遥感降水数据可以大面积同步观测区域面雨量,但空间分辨率低,精度不高。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算法,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NDVI、DEM和LST等环境因子,将原始空间分辨率为25km的TRMM卫星遥感降水数据降尺度至lkm,且多年平均TRMM值与地面站点实测数值的相关系数由降尺度前的0.64提高到降尺度后的0.77。(2)传统径流量的估算大都基于经验函数,很难从物理、水文等基础原理上来进行解释。本文采用SWAT分布式水分模型对曹娥江上游地区的新嵊流域开展径流模拟研究,经过参数敏感性排序分析和率定,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ENs和确定性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847和0.901,完全符合模型精度要求。(3)引入模糊聚类算法,开展基于历史洪水数据的实时洪水水位模糊匹配研究。首先将研究区多年历史水文数据进行整编入库,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历史水雨情数据库;基于降雨量、暴雨中心等相关洪水特征因子,采用模糊K-mean聚类算法对长时间系列历史暴雨信息进行挖掘分析。最后基于该聚类结果,为实时洪水水位的模糊匹配和辅助预报分析提供参考。(4)基于区域面雨量遥感估算、径流量模拟和历史数据挖掘等洪水辅助预报关键技术的研究,采用HTML5与GeoServer等主流开源技术,集成开发了一套基于WebGIS平台的防汛抗洪辅助分析决策系统。系统界面美观、功能实用且操作简单,为相关水文部门工作者开展防汛抗洪的辅助分析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陈佳勃[3](2014)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流域水质影响的定量评估与河流营养物基准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区域性的河流营养物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和实行水环境污染预防、控制、管理和评价的科学依据;而建立起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需求。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我国东南地区典型流域-曹娥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曹娥江水系20个监测点的逐月连续、多年的水质监测,结合流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调查分析,运用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理论,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围绕区域性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的关键问题,即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流域水质影响的定量评估,建立了区域性的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曹娥江水系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异。研究表明,曹娥江雨季TN、pH和水温较高,而旱季BOD5、DO和浊度较大。水质的空间变异主要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有关。城镇土地面积比是BOD5、CODMn、TN、DN、NH4+-N、NO3--N、TP、DO和pH等水质变化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此外,单位面积畜禽产值是TP和浊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GDP是EC的主要预测因子。剩下的未解释方差主要由其它因子决定,例如地形、地貌和坡度等。在点源污染较少的农业流域(如曹娥江水系的长乐江流域),水体中的TN、TP和悬浮Ch1-a浓度随流域农地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加,趋势非常明显;悬浮Ch1-a浓度随流域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也比较明显。2.为了更好研究整体水质状况变化(而不是单个水质指标),本研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揭示环境变量对整体水质的影响情况。冗余分析所估算的单个环境变量对整体河流水质变化的贡献方差百分比,可以帮助我们在流域尺度上定量确定主要的污染控制因子,为设计流域尺度上高效的污染控制政策提供参考。3.采用三种方法,即75%参照河流的频率分布法、25%全部河流的频率分布法及回归方法用来估算我国东部典型集约化农业区河流的参照营养物浓度。最终的结果显示,曹娥江水系TN参照浓度的最大和最小值是1.84和1.59mg L-1,分别由25%全部河流频率分布法和75%参照河流频率分布法估算;TP最大和最小参照浓度分别是56.03和49.88μg L-1,分别由25%全部河流频率分布法和回归分析方法估算。因此,我们建议采用这三种方法的平均值,曹娥江水系TN和TP参照浓度分别为1.70mg L-1和55.00μg L-1.4.长乐江流域(曹娥江主要支流)河流TN/TP主要集中在10-60,均值>30,与国外一些研究相比,我们的研究区域TN/TP明显偏高,结合河流TP与悬浮Chl-a浓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初步判断长乐江水系为磷限制型河流。5.长乐江流域河流悬浮Chl-a浓度随T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很高的变异性。流域内河流TP生态临界值约为80μg L-1。比较流域内河流营养物的参照状态值与生态临界值,我们初步估算曹娥江水系河流TP基准值约为55.80μg L-1。
陈春雷[4](2009)在《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曹娥江大闸工程是浙江省百项千亿工程中的浙东引水工程枢纽工程。浙东地处钱塘江河口,属感潮平原水系。闸上水库的调水模式区别于山区性水库的水资源的调度。影响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的因素:一是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上游的水资源量和需水量;二是曹娥江大闸下游冲淤需水量;三是大闸闸上水库及配套引水工程的运用调度原则;四、引水工程规模。为论证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工程可外调水量,本文作了以下工作:基础资料复核、修正,不同水平年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入库水量计算;建立水资源调配模型;结合曹娥江兴建绍兴城区曹娥江引水工程(上浦闸西干渠)、浙东引水工程北线、南线(杭甬航道整治)三项工程措施,以及曹娥江大闸闸下冲淤需水量,确定引水规模;结合大闸试运行成果,分析曹娥江大闸闸下设计冲淤水量的合理性;结合曹娥江大闸防洪调度运行计划,论证曹娥江大闸供配水调度原则;分析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在浙东引水工程未建、已建二种工况下的可外调水量等。本文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思想,引入水资源优化配置理念,科学定义可外调水量的概念,建立了流域水质水量耦合的水资源配置数值模型。着重论述影响河流可外调水量的重要因素是生态环境用水,这也是近几年在学术界开始提出并受到重视的。另外,本文还在可外调水量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与可外调水量相匹配的工程运行调度原则。通过适当提高曹娥江大闸运行正常水位,来增加可外调水量,并对由此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耿兆铨,汪友平,胡国建,章晓桦,潘存鸿,尤爱菊[5](2008)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50年》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奋斗,迎来了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50华诞。50 a来,该院各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手段不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科研技术实力获得了飞速发展。对该院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对该院成立50 a来的水利河口科技进展,主要包括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研究、其它河口海岸开发研究、水资源水环境研究、防灾减灾研究、岩土力学及工程勘探、水工水力学试验研究、水工材料研究与应用、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水土保持研究与应用、水利信息自动化的开发与研制等作了重点介绍。
范继辉[6](2007)在《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文中认为流域水电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一直是水文学与水资源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而大型流域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长江上游为对象,开展了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的水库群模拟调度研究;同时,长江上游水库群合理调度对于维护三峡水安全和保障三峡工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也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论文在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流域水库联合调度以及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综述;对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掌握了该区域水库建设的现状与布局;将河网汇流模型与水库调度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各种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河流径流变化情况等;并初步对流域水库群调度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调度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概括起来,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收集整理了相关的水库参数与水文站历史流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调查了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及已有的水电规划,收集了大型水库特征参数,对未来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收集和整理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的历史流量数据,分析了径流变化趋势。2、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利用长河段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采用“演-合-演”或“合-演-合”的方法,对长江上游河网进行汇流计算模拟,并用历史数据对其参数进行了率定,建立了河网汇流模型;根据各水库的设计目标和特征参数,拟合了各水库的库容曲线,提出了一种水库调度图的制定方法,建立了水库调度模型;将水库调度模型与河网汇流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3、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组合、不同蓄水时间等调度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对径流过程和三峡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水库群蓄水将减少三峡水库的年径流总量,汛后蓄水时间减少尤为明显,但却增加三峡枯季的入库流量,从而保证三峡总弃水量减少,高水头发电时间增加,有利于三峡蓄水发电;此外错开汛后上游水库群与三峡梯级的蓄水时间,也将有利于三峡水库效益的发挥。4、对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时间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三峡来沙量减少,为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提供了可能;长江上游降雨量与径流量的降低,尤其是汛后,有必要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利用模型对改变三峡汛后提前蓄水时间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可以更好的保证三峡蓄水到正常高水位,有利于发挥三峡梯级效益,同时又没有增加三峡防洪风险,因此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是可行的。5、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对长江上游各河段的生态基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模型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增加了河流的枯季径流量,从而能更好的保证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此外,本论文还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唐波[7](2005)在《混凝土浆砌块石重力坝的反演分析、坝基稳定和安全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坝的失事灾难巨大。因此,大坝的安全值得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建大坝由于运行的各种条件(如结构,基础、环境等)不断变化,安全状况也随着发生变化。通过对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和反分析,可以了解大坝的运行状况,获得原型坝体和坝基的物理力学参数,更加准确地进行大坝的强度和稳定计算分析,拟定大坝的安全监控指标,监控大坝的安全运行。混凝土坝反分析研究工作已经做的较多,而浆砌石坝的反分析研究工作做得相对较少,本文结合长诏混凝土浆砌块石重力坝,就以下主要内容对长诏浆砌块石重力坝进行了分析研究。(1) 综合阐述了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建立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和特点等理论知识。为大坝物理参数反演的数据准备和监控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2) 论述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反分析的方法及原理。重点论述了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方程和常用的强度准则、接触非线性分析、复合形优化方法以及反馈分析等内容。(3) 针对长诏混凝土浆砌石重力坝进行了非线性问题的参数优化反演分析。以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复合形法反演分析,获得了坝体和坝基的物理力学参数值。(4)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考虑接触问题的高度非线性问题,分析了在坝基有软弱结构面情况下,长诏大坝的深层抗滑问题。其中分别采用了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法(包括超载法和强度参数折减法),并对该坝安全性进行了评价。(5) 论述了拟定监控指标的理论和方法,并针对长诏水库大坝的原型观测资料建立了混合模型,进而拟定了该坝4#坝段位移监控指标,完善了长诏大坝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
郭震[8](2004)在《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应用VFP开发的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和在开发中的一些经验技巧,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戴妙林,郭震,吴宏明,叶钟,周良[9](2001)在《长诏大坝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系统是一个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和计算分析的集成化软件,在Windows 98和VisualFoxpro 6.0支持下,菜单提示选择,人机对话,能进行观测数据输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统计观测量的每年、每月及任意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变幅值,建立观测效应量的回归模型和预报模型,计算各影响分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时效分量的年平均变化率和预报值,并能显示和打印各类报表和过程线,从而分析大坝的工作性态。本系统的各项功能有交互式的对话框,一目了然,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二、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河长制下河流健康评价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河长制工作的国内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河流健康评价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层次分析-熵权法 |
2.1.1 层次分析法 |
2.1.2 熵权法 |
2.1.3 层次分析-熵权法 |
2.2 层次分析-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 |
2.2.1 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 |
2.2.3 层次分析-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 |
2.3 可拓物元综合评价 |
2.3.1 可拓物元理论 |
2.3.2 可拓集合 |
2.3.3 可拓理论相关矩阵构建 |
3.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规则 |
3.1.1 构建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
3.1.2 体系构建技术路线 |
3.2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河流水资源指标 |
3.2.2 水域岸线管护指标 |
3.2.3 水环境保护情况指标 |
3.2.4 水生态状况指标 |
3.2.5 水污染防治指标 |
3.2.6 水文化指标 |
3.2.7 河流管护、执法监管情况指标 |
4 曹娥江河流健康评价 |
4.1 研究区流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 |
4.1.2 水文气象 |
4.1.3 社会经济 |
4.2 河长制管理下河流健康生命的内涵 |
4.3 曹娥江流域健康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3.1 必要性 |
4.3.2 可行性 |
4.4 曹娥江健康评价指标分析 |
4.4.1 水资源指标分析 |
4.4.2 水域岸线指标分析 |
4.4.3 水环境指标分析 |
4.4.4 水生态指标分析 |
4.4.5 水污染指标分析 |
4.4.6 水文化指标分析 |
4.4.7 河流管护、执法监管指标分析 |
4.5 可拓物元综合评价 |
4.5.1 评价等级标准 |
4.5.2 确定评价相关矩阵 |
4.5.3 指标权重 |
4.5.4 确定各指标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度 |
4.5.5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区域水文防汛抗洪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问题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区域降水数据遥感估算 |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1.1 TRMM数据产品介绍 |
2.1.2 TRMM数据下载及处理 |
2.2 卫星资料降尺度与降雨估算模型 |
2.2.1 地理加权回归算法介绍 |
2.2.2 环境变量因子筛选 |
2.2.3 区域降水数据遥感估算流程 |
2.3 降水遥感估测数据的精度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应用研究 |
3.1 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简介 |
3.1.1 水文循环陆地过程 |
3.1.2 水文循环过程变量演算 |
3.1.3 水文循环汇流演算 |
3.2 基础数据库制作 |
3.2.1 空间数据库 |
3.2.2 属性数据库 |
3.3 SWAT模型构建与运行 |
3.3.1 子流域的划分 |
3.3.2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3.3.3 气象数据的导入 |
3.3.4 模型运行 |
3.4 模型校准和参数率定 |
3.4.1 敏感性分析 |
3.4.2 模型校准 |
3.5 模型评价 |
3.5.1 模型评价指标 |
3.5.2 模型模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水文资料入库与挖掘分析 |
4.1 历史站点资料整理入库 |
4.1.1 现状分析 |
4.1.2 整理入库 |
4.2 基于历史洪水资料的数据挖掘 |
4.2.1 洪水表征因子研究 |
4.2.2 洪水快速匹配算法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ebGIS平台的水文防汛抗洪分析辅助决策系统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系统总体需求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系统设计原则 |
5.2.2 系统总体架构 |
5.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开发环境介绍 |
5.3.2 系统关键实现技术 |
5.3.3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流域水质影响的定量评估与河流营养物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水体营养物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1.2 水质基准和标准 |
1.3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河流水质影响评估及河流营养物基准研究进展 |
1.3.1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2 河流营养物基准研究进展 |
1.3.3 我国营养物基准和标准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2.1 选题依据 |
2.2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2.2.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研究方案 |
2.3.1 曹娥江流域概况 |
2.3.2 研究方法 |
3 土地利用、地形和社会经济因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2.1 曹娥江流域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异 |
3.2.2 流域特性和水质之间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曹娥江流域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确定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源 |
4.1.2 GIS分析 |
4.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1 频率分布方法确定河流的参照状态 |
4.2.2 回归方法确定河流的参照状态 |
4.2.3 参照营养浓度推荐 |
4.3 本章小结 |
5 长乐江流域河流营养物生态临界值估算研究初步 |
5.1 流域概况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水化学指标分布 |
5.3.2 河流营养物限制状态的比较分析 |
5.3.3 营养物与Chl-a的浓度关系 |
5.3.4 河流总氮和总磷生态临界值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
6.2 主要结果和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4)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研究的背景 |
1.2.2 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我国古代对可外调水量的研究 |
1.4 近现代对可外调水量的研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第二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1 水资源配置旧理论体系 |
2.2 三生水配置理论 |
2.3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原则 |
2.4 水资源优化配置手段 |
2.5 小结 |
3 第三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及可外调水量的确定 |
3.1 水资源总量分析 |
3.1.1 地表水资源量 |
3.1.2 地下水资源量 |
3.1.3 水资源总量 |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2.1 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2.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2.3 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 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3.3.1 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 |
3.3.2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 |
3.3.3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 |
3.4 生活用水量分析 |
3.4.1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 |
3.4.2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
3.4.3 牲畜用水 |
3.4.4 生活用水总量 |
3.5 生产用水量分析 |
3.5.1 农田灌溉用水量计算 |
3.5.2 工业生产用水量计算 |
3.6 决策目标与决策变量 |
3.6.1 决策目标选择 |
3.6.2 决策变量确定 |
3.7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决策及可外调水量 |
3.7.1 可外调水量的概念 |
3.7.2 可外调水量的确定 |
3.8 小结 |
4 第四章 曹娥江水资源计算分析及调配模型系统 |
4.1 曹娥江流域概况 |
4.2 曹娥江流域水资源总量 |
4.3 水资源调配系统仿真模拟数学模型 |
4.3.1 水资源调配研究范围 |
4.3.2 水资源调配研究内容 |
4.3.3 浙东引水工程及其水资源系统特点 |
4.3.4 研究总体思路 |
4.3.5 水资源调配模型系统 |
4.4 曹娥江流域需水量预测 |
4.4.1 曹娥以上现状及规划水平年耗水量分析 |
4.4.2 曹娥至河口现状及规划水平年耗水量分析 |
4.5 曹娥江大闸闸下冲淤调度运行对可外调水量的影响 |
4.5.1 闸下维护性冲淤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调度 |
4.5.2 洪水前集中冲淤水量调度 |
4.5.3 曹娥江大闸试运行调度 |
4.5.4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闸下淤积观测分析情况 |
4.6 小结 |
5 第五章 曹娥江闸上水库调配模型系统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可外调水量 |
5.1 曹娥江大闸及闸上水库概况 |
5.2 两岸各输水设备情况 |
5.3 理论最大可外调水量 |
5.4 确定闸上干流河道正常蓄水位 |
5.5 确定闸上水库供配水调度原则 |
5.6 浙东引水程建设对可外调水量的影响 |
5.6.1 浙东引水概况 |
5.6.2 浙东引永工程各城市水资源规划 |
5.6.3 浙东引水工程未建、已建二种工况计算 |
5.6.4 计算成果分析及评价 |
6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能源危机,电力紧张 |
1.1.2 绿色能源——水电 |
1.1.3 我国梯级开发局面已经形成 |
1.1.4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1.1.5 梯级统一调度,有利于提高水能利用率 |
1.2 研究区选择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研究综述 |
2.1.1 水电能资源及水电开发概述 |
2.1.2 国内外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现状 |
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综述 |
2.2.1 水库群联合调度概述 |
2.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的重要性 |
2.2.3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进展 |
2.2.4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小结 |
2.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概述 |
2.3.2 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2.3.3 流域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2.3.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趋势 |
2.3.5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电梯级开发情况 |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自然资源 |
3.1.6 水文 |
3.1.7 自然灾害 |
3.1.8 社会经济状况 |
3.2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3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 |
3.3.1 金沙江流域 |
3.3.2 雅砻江流域 |
3.3.3 大渡河流域 |
3.3.4 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河段) |
3.3.5 嘉陵江流域(含渠江、涪江) |
3.3.6 岷沱江流域 |
3.3.7 乌江流域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内容 |
4.2.1 梯级规划调查与资料收集 |
4.2.2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的建立 |
4.2.3 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 |
4.2.4 三峡梯级水库不同汛后蓄水时间对发电的影响 |
4.2.5 不同调度方式下梯级水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
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技术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料收集与整理 |
5.1 资料收集 |
5.1.1 水文控制站 |
5.1.2 主要大型水库 |
5.1.3 河流分段情况 |
5.1.4 长江上游河道汇流时间 |
5.1.5 中型水库 |
5.1.6 降雨资料 |
5.2 资料整理 |
5.2.1 水文资料插补 |
5.2.2 格式化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设计 |
6.1 河网汇流计算模型 |
6.1.1 河网汇流概述 |
6.1.2 模型基本原理 |
6.1.3 模型的结构 |
6.2 水库调度模型 |
6.2.1 模型原理 |
6.2.2 调度计算公式 |
6.2.3 库容曲线拟定与调度规则的制定 |
6.2.4 三峡梯级调度要求及调度规则 |
6.2.5 调度模型建立 |
6.3 水库群调度模拟 |
6.3.1 水库群调度模型 |
6.3.2 大中型水库处理 |
6.3.3 初步规划阶段大型水库调度模式 |
6.3.4 梯级水库的蓄放水顺序 |
6.3.5 预见期内上游水库群的蓄水调度计算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研究 |
7.1 上游水库群组合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1.1 模拟设置 |
7.1.2 模拟结果 |
7.1.3 结果分析 |
7.2 上游水库群蓄水时机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2.1 模拟设置 |
7.2.2 模拟结果 |
7.2.3 结果分析 |
7.3 上游来水预测及其三峡调度计划的制定 |
7.3.1 上游来水预测对三峡梯级水库调度制定的意义 |
7.3.2 不同降雨预报方法下三峡梯级发电情况 |
7.4 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峡梯级水库汛后提前蓄水的研究 |
8.1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能性分析 |
8.1.1 上游主要干支流泥沙量变化趋势 |
8.1.2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拦沙作用 |
8.2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必要性分析 |
8.2.1 长江上游降雨量变化 |
8.2.2 长江上游河川径流变化 |
8.2.3 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及蓄水 |
8.3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3.1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发电影响 |
8.3.2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防洪影响 |
8.3.3 三峡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4 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
9.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 |
9.2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制约因素 |
9.3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 |
9.3.1 梯级水库对生境的影响 |
9.3.2 梯级水库对生物的影响 |
9.4 对策 |
9.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梯级水库对河流径流变化及河道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与研究方法 |
10.1.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 |
10.1.2 生态需水研究方法 |
10.2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估算 |
10.3 不同调度方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4 不同调度方式对河流枯季径流量的影响 |
10.5 讨论 |
10.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1.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1 缺乏流域总体规划,综合利用、统筹开发程度较低 |
11.1.2 开发混乱,多龙治水 |
11.1.3 缺乏龙头水库 |
11.1.4 水库调度方式存在不足 |
11.2 对策 |
11.2.1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与管理 |
11.2.2 加强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 |
11.2.3 加强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11.2.4 探索并实施水库生态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生态功能 |
11.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总结 |
12.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2.3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
12.4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混凝土浆砌块石重力坝的反演分析、坝基稳定和安全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 1 砌石坝概述 |
1. 1. 1 砌石坝的发展 |
1. 1. 2 砌石坝分类及适用条件 |
1. 1. 3 浆砌石重力坝的特点 |
§1. 2 问题的提出 |
§1. 3 研究现状 |
1. 3. 1 原型观测资料分析的研究现状 |
1. 3. 2 工程反分析研究现状 |
1. 3. 3 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 3. 4 变形监控指标研究现状 |
§1. 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大坝观测效应量的数学模型和回归模型 |
§2. 1 概述 |
§2. 2 大坝观测效应量的数学模型 |
2. 2. 1 统计模型 |
2. 2. 2 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
§2. 3 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 |
2. 3. 1 主要的回归分析方法 |
2. 3. 2 逐步回归分析法 |
§2.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有限元法和反分析理论 |
§3. 1 概述 |
§3. 2 材料非线性的本构关系 |
3. 2. 1 线弹性材料本构关系 |
3. 2. 2 非线性弹性材料本构关系 |
3. 2. 3 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方程 |
§3. 3 接触分析基本原理 |
3. 3. 1 法向接触条件与本构模型 |
3. 3. 2 切向接触条件与本构模型 |
§3. 4 工程反分析的方法与理论 |
3. 4. 1 反演的方法 |
3. 4. 2 反演方法的原理 |
3. 4. 3 复合型法最优化方法简述 |
§3.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诏浆砌块石重力坝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
§4. 1 概述 |
§4. 2 工程概况和监测设备布置 |
4. 2. 1 工程概况 |
4. 2. 2 监测布置 |
§4. 3 位移和应变的统计模型和回归模型 |
§4. 4 力学参数反演分析的基本资料 |
4. 4. 1 坝体和坝基力学参数的设计采用值 |
4. 4. 2 位移和应变的水压分量值 |
§4. 5 长诏大坝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
4. 5. 1 待反演的参数 |
4. 5. 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 5. 3 反演程序设计 |
4. 5. 4 反演成果及分析 |
§4. 6 非线性弹性与线弹性模型反演精度的比较 |
§4. 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诏浆砌块石重力坝复杂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
§5. 1 概述 |
§5. 2 重力坝复杂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
5. 2. 1 刚体极限平衡法 |
5. 2. 2 有限单元法 |
5. 2. 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
5. 2. 4 深层抗滑稳定性安全评价 |
§5. 3 长诏大坝的坝基地质条件和加固措施 |
5. 3. 1 坝基地质条件 |
5. 3. 2 加固措施 |
§5. 4 长诏大坝坝基抗滑稳定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
§5. 5 长诏大坝坝基抗滑稳定的有限元法分析 |
5. 5. 1 ANSYS软件及其非线性计算过程 |
5. 5. 2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5. 5. 3 长诏水库大坝超载分析 |
5. 5. 4 长诏大坝的软弱结构面强度折减法有限元分析 |
5. 5. 5 名义安全系数的分析计算 |
§5. 6 长诏大坝齿墙加固效果评价 |
§5. 7 长诏大坝坝基抗滑稳定的综合分析评价 |
§5. 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诏浆砌石重力坝安全监控指标与监控系统 |
§6. 1 概述 |
§6. 2 估计安全监控指标方法及原理 |
§6. 3 长诏重力坝4~#坝段的位移监控指标估计 |
6. 3. 1 位移监控指标估计 |
6. 3. 2 位移监控指标的综合分析 |
§6. 4 长诏大坝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 |
§6.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 1 本文总结 |
§7.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 |
2.1 系统要求 |
1.2 系统设计 |
2 系统功能 |
2.1 大坝观测资料管理模块 |
2.3 大坝观测资料计算分析模块 |
2.4 系统设置 |
2.5 退出系统 |
3 结 语 |
四、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长制下河流健康评价及应用[D]. 林嘉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2]区域水文防汛抗洪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用. 浙江大学, 2017(09)
- [3]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流域水质影响的定量评估与河流营养物基准研究[D]. 陈佳勃. 浙江大学, 2014(12)
- [4]曹娥江大闸闸上水库可外调水量研究[D]. 陈春雷. 浙江大学, 2009(S1)
- [5]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50年[J]. 耿兆铨,汪友平,胡国建,章晓桦,潘存鸿,尤爱菊.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1)
- [6]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D]. 范继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7(06)
- [7]混凝土浆砌块石重力坝的反演分析、坝基稳定和安全监控研究[D]. 唐波. 河海大学, 2005(04)
- [8]用VFP开发长诏水库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J]. 郭震.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04)
- [9]长诏大坝观测资料管理及计算分析系统[J]. 戴妙林,郭震,吴宏明,叶钟,周良.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