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新现象看竞争性产业的政府管制(论文文献综述)
田文林[1](2021)在《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从侧面说明西方治理模式的若干结构性危机。首先,资本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日趋激化。其次,资本统治导致国家能力日渐衰朽。最后,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导致社会一盘散沙。因此,对西方而言寻求替代性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王延霖[2](2021)在《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多维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产业是民族地区产业布局的核心,但其长期依赖的中低技术水平引发的“规模扩张”成长模式在当今时代不可持续,也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今全世界都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技术服务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是传统产业获取产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的融合现状、融合绩效及民族地区特性要素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了解产业融合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辅助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以民族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田野调查法、对比研究法、规范和实证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熵指数法等多种方法,从实地调研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综合分析当前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现状、水平及对绩效的影响,开展与非民族地区的对比研究以探究民族地区特殊规律,并从政府治理模式、社会要素配置和关系文化等特性要素方面探究了相关的调节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1.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初现,并具有改造资源型产业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创新效应,同时民族地区更易引进技术应用类服务企业,融合模式也以平台型、参与型和基础建设型为。但目前由于相关概念的标准化问题、产业间及政府部门间的“搭桥”问题以及资金压力问题使民族地区产业融合深化存在困难。2.利用熵指数法计算得到的民族地区产业融合水平值表明: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已实现从“轻度失调”向“勉强协调”的转变,2012年后稳定上升,但目前仍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示产业融合高高集聚区向东、向南转移态势显着,而民族地区则多被低融合水平省份包围,地域间协同效应不高。3.实证研究结果总体说明: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资源型产业的多维度绩效提升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创新绩效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才能实现。相比于非民族地区而言,以上提升作用在民族地区更强,“技术追赶效应”凸显。4.民族地区的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和较高的社会资本配置效率有助于增强产业融合的经济和环境绩效提升效果,说明民族地区政府的关注及政府治理、高效的资本配置水平有利于引导稀缺资本应用到经济效益高和政府关注高的领域;但社会资本配置效率在产业融合和创新绩效中呈负向调节作用,也说明民族地区的资本更倾向于向低风险领域倾斜。民族地区较高的关系文化程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影响程度不高。5.民族地区中产业融合经济绩效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说明其可充分借助高技术服务业所带来的网络效应来获取更高的经济影响,环境绩效方面虽然难以区分两种效应大小,但可借鉴非民族地区经验展开地域间的环保合作。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分别从提升民族地区政府治理水平,塑造创新、开放、合作的文化内涵、加强社会要素的培育和流动以及建设产业融合双方的能力体系方面提出多项政策建议。
路兴隆[3](2020)在《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本文以市场主体的外部性视角,将营商环境划分为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并分析其概念、特征及主要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现状,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其次,本文在均衡的国民收入、产品和要素市场均衡和投入产出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完全竞争市场的营商环境模型,并得出了理想状态下企业的利润函数及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性因素。通过外部性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因素。借鉴国内外评估体系,本文构建了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以数据为基础,本文对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权重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权重方法为熵值法。借助熵值法,分别对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黑龙江省与部分地区营商环境差距、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发展分别进行评估,得出结论,并提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需优化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以黑龙江省营商环境问题为导向,以区域性和功能性为政策建议划分依据,从政府制度创新、多维度要素改善、政府运行效率与方式改善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优化建议对策。
马永健[4](2017)在《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自贸区建设的三层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国际协议的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订协定以降低或取消关税和相关非关税措施而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开始提速,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浪潮逐步兴起,而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开始加强布局自贸区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将自贸区建设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为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应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自贸区战略的内涵体现在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和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逐渐形成基于周边国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为全面分析中国自贸区战略的经济效应,本文将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层次划分为两种类型、三个层面,即南南型自贸区和南北型自贸区两种类型,以及自贸区建设的已建成、谈判中和拟建设三个层面。为此,本文分七个章节对这些分类特征逐一覆盖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不同类型自贸区、自贸区经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阐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简要阐述国际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等相关理论;然后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在代表性消费者、企业和工业品市场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引入进口关税变量和北方国家等要素。研究表明,降低关税有利于提高相关贸易国的资本劳动收入比,进而提升居民的福利水平;国家数量越多,同时降低关税的福利效应越显着;对比南北型自贸区和南南型自贸区可以发现,南北型自贸区对南方国家的经济促进效应更强。相关分析为后文实证研究和模拟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经济影响。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签署14份区域贸易协定,除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外,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认为,自贸区的建立显着提升了中国对自贸区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政治环境、通胀水平和汇率环境等都应是中国选择自由贸易伙伴的重要考量因素。第四章,中国瑞士自贸区的经济效应。针对已建成自贸区,选取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建成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为样本,发现《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中瑞士方面的关税减让模式力度更大,其中近九成的产品,包括全部工业品及大部分农产品在协定生效当期即实行零关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瑞士自贸区具有显着的贸易和投资效应,表现为不论是中方还是瑞方减让关税,都能显着促进中国对瑞士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从而为中瑞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第五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经济效应。针对谈判中自贸区,选取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RCEP作为研究对象,该协定覆盖全球GDP和人口的30.69%、48.57%。通过分析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10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比较紧密,与印度和新西兰的贸易联系相对疏远,但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关系存在恶化迹象。基于GTAP 9数据库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模拟分析表明,参与RCEP进而建立区域性自贸区对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尤其是RCEP与中日韩自贸区的叠加效应更加明显,但中国化学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及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其他机械设备和其他制造业的贸易条件可能不容乐观。第六章,中国欧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针对拟建设自贸区,选取欧盟这一主要发达经济体作为中国潜在的自由贸易伙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欧盟自贸区具有显着的潜在积极影响,表现为刺激双边经济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改善双边贸易条件,一定程度提升福利水平和优化双边国际分工格局,但中国汽车及运输设备行业的贸易条件可能受到不利冲击。考虑英国脱欧因素的影响,中国单独与英国建立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促进效应则相对偏弱。第七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并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等角度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冯明[5](2014)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资源配置的范围超越了国界,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要索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由此带来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和升级,并遵循国际化的方向演进。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推进产业国际化的实质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断谋求进一步升级,以占有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部分。加快推进产业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全球性产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开放特性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及模式,它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在新一轮产业国际竞争中的力量强弱,是推动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2011年9月8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战略层面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征与竞争规律,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基本格局,阐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基本现状和存在的土要问题,对比总结典型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地区)国际化发展模式和经验,并进一步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框架:静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国际化发展注重发挥产业的劳动密集性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从事产品加工组装并扩大出口,以解决国内就业,同时尽最大可能利用外资,实现技术进步。这一途径从短期看,有利于产业规模扩大并促进经济发展,但其问题在于极易造成分工锁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动态比较优势主张在开放条件下保持经济独立性,注重从动态角度培育和提升新的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突破国际分工锁定,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随着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网络的逐步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全新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建立在资源、产品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已经被新型基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上的分工所取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跨越国界的分工安排特征尤为明显,全球化趋势要求产业内企业必须成为国际化企业,产业也必须以国际化为战略发展方向。一般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存在形式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主要阶段,各阶段在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同作用,也表现出不同特征,而电子信息产业与多数产业一样,基本遵循这一规律。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产业依照所处阶段叮被视为新兴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一国根据其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国际化战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以国际分工理论为主要工具,剖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现状,把握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跨国界安排及附加值分布特征,进一步总结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地位,描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并结合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经验,思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径。为描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轨迹,并准确判断一定时点下其所处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本文采用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以两者比率反映电子信息产业随国民经济增长的变化状况,并对该比值与时间的散点图分别进行Pearl模型与Compertz模型曲线拟合,描绘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长曲线和生命周期曲线,界定其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同时,结合本文设计的22个产业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在中美比较基础上,客观判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弱项指标,为进‘步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提供现实依据。最后,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环境,运用SW0T分析法研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当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产业链延伸及核心技术和标准突破的发展目标,提出以产业升级为主要手段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包括贸易方式、技术创新手段、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战略措施,为我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提供对策与建议。论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制定技术路线并陈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结合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主要观点,对产业国际化的定义、内涵、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三章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格局及发展趋势。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明确界定,并从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生命周期角度,阐明国际化战略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勾勒出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国际格局,从电子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入手,强调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章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分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和“微笑曲线”的国别安排,回顾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明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五章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实证研究。利用Pearl模型、Compertz模型曲线对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曲线进行拟合,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长曲线和生命曲线,明确其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所处阶段,同时,结合本文设计的22个产业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第六章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典型特征与策略。通过对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和地区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依据;第七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构建。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环境,指出当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并对后续深化研究进行展望。
冯静[6](2014)在《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品牌安全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农产品品牌危机事件依旧频繁发生,目前并没有一套有效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来防范危机的产生。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协助我国农产品行业走出目前低迷的市场形势。本文基于品牌危机管理和危机预警系统理论,以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追踪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比较分析出农产品品牌危机和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特性,据此构建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设计出预警系统的运作流程,按照该流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提出完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议。为构建出适合于农产品领域的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本文首先界定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危机、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概念,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到农产品品牌危机内涵和成因的特性、并总结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在内涵和功能方面的特点,其次,按界定的概念特性从系统结构和系统组织结构两方面构建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其中从预警信息系统、危机预控系统、危机应急处置系统和系统管理四个部分构建预警系统结构,从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两个角度构建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管理机构,并分阶段详尽描述了两方面的运行流程,同时分别提出保证该部分运行的建议。再次,依据上述运行流程,分四个阶段对所构建系统进行实证:在准备阶段,先根据前文的农产品品牌危机成因分析,构建专属于农产品品牌危机的两个系统内部影响警源(品牌自身、品牌资产)和三个系统外部影响警源(品牌管理、品牌内部环境、品牌外部环境)所形成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凭借该体系设计针对消费者和企业职员的两套调查问卷;在预警阶段,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分析问卷数据,并经过修正检验后得出各个变量的路径系数,构建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松北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品牌危机实施预警;在预控阶段,将预警结果与该企业的SWOT-PEST矩阵对比,验证预警阶段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实际可行性,同时提出有效预防该企业品牌危机的参考对策;在反应阶段,将对策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该企业进行反馈调查,得出预警结果,证明构建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效性。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完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议,为我国农产品品牌安全和持久的生存与繁荣提供保障。
郑晓红[7](2013)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二战后,科技的发展超乎想象,人类知识累积演进带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知识累积作为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需要有利于知识生产和吸收的制度来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就成了决定企业、国家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巨大的南北差距,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前列,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技术模仿的状态。目前这种知识产权领域的不平衡,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普遍较低。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说,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会体现不同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影响到某国国内的创新能力,而且直接影响跨国集团对外直接投资、跨国技术转移以及进出口贸易活动。本研究立足于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围绕着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主题,针对“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国际化”三个层面从投资、贸易的角度设立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环境四个变量构建模型、案例分析,分三个专题对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经济效应、不同跨国经营模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案例分析。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究竟是如何影响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企业跨国经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其经营模式和经济效应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经营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技术许可等国际技术转让或者合同管理)下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又是怎样的状况?专题一构建了经验知识作用于外商独资企业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框架,突出了市场竞争优势和法律制度环境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国对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强弱认定经验和投资国知识产权所有在东道国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决策经验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传导途径,对外商独资企业经济效应增长都具有正相关作用,但相对而言,外商独资企业在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维度上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其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作用不很明显。这也许与外商独资企业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的寡占垄断效应、投资国的专利技术、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在东道国的学习传导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一因素有关。专题二重点研究了中外合资企业基于交易费用的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从市场保护合约的主体投资双方出发,针对汽车行业从市场主体交易费用加减的角度,在以上四个维度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予以分析。基于行业的案例分析表明,在四个解释变量中,法律制度环境满足生产者层面对合资选择的作用最显着。专题三基于本土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视角重点研究国际贸易型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探讨了本土企业国际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学习借鉴路径。在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或者保护的经典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利保护覆盖率、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检验与回归分析,论证了市场竞争维度的突出作用。基于三个专题研究的结果,针对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给出如下政策建议:①鼓励中国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应长期坚持贯彻下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受经验因素影响决定跨国经营模式的选定和经济效应的利益最大化,我国政府应维系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应对在华跨国公司独资化。②在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作用,预防跨国公司在了解我政策制度现状,市场扩张模式,深挖我国自己培养的人力资源后而最终选择独资完全控制,造成独资企业技术、品牌的垄断,主导市场走向的风险;同时我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也可借鉴采纳签署补偿性协议保护知识产权的办法。③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关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自主研发,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④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企业经济效应维度,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凸显对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和经济效应的作用。
魏晶国[8](2013)在《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如何使制造业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从而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更为有效的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而制造业与物流业分别隶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二、三产业,所以两者自身的发展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发展情况,对我国整体的工业化进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制造业与物流业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制造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制造业又是物流需求的起点和主要来源,而且为物流业提供其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物流业作为纽带衔接着制造业内部各环节的生产性服务,制造业通过物流业可以使内部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达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物流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自身发展有利,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内蒙古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的基地,对自治区内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既对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又可对国内其它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联动关系为主要研究线索,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产业关联、融合以及联动的角度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本质、概念、特点,以及联动基础等加以全面的界定,并结合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广义脉冲模型(VAR),采用1980-2011年间内蒙古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变量之间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用以实证分析,得出现阶段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关系尚处于以制造业需求拉动为主要动力的联动初级阶段,并且有向联动发展防线过渡的迹象,并且针对如何促进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提出了若干总结性建议,并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意见,丰富相关学者的研究。
殷广卫[9](2009)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致力于在两个方面做出贡献:一是在理论层面上试图借助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假定——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构建起产业集聚机制的研究框架,并总结、提炼出一个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同时包含时间和空间维度、适用于解释各种产业集聚现象的一般性的产业集聚机制理论;二是在应用层面上利用该产业集聚机制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内陆明显滞后(“东部隆起”)并且从1997年以后广义上的中部的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又慢于西部(“中部塌陷”),这种解释现实的过程也正是用现实验证产业集聚机制理论的过程。本文把“产业”的概念在界定上从制造业或工业、第二产业推广到包含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在内的整个非农产业。“产业集聚”的含义既包括产业通过转移而在空间上集中也包括产业在各种区位上的自生生长,或者说,只要一个地区的产业份额提高,我们就认为那里发生了产业集聚。本文强调“集聚”的对立面是“分散”,两者都具有动态和静态的双重含义,又具有辩证的统一性,不可孤立看待。“产业”的概念不限于工业或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自然资源、区位因素、产业上的关联、专业化技能的储备、技术溢出、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土地租金、土地利用、运输成本、市场区、创新、通勤成本、外部经济、市场潜力、分工、专业化、交易成本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不同学者对这些内容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首先对此进行了文献综述,这些学者主要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和德国古典区位理论的几位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后直到新经济地理学问世前的各个学术流派的众多学者。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问世逐渐为解释产业集聚现象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或基本假定——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通过对此的进一步综述,本文关于产业集聚机制的基本研究框架得以确立。然后,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基本理论归纳了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四类基本因素:规模经济、消费偏好、空间成本、心理预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影响,并指出劳动分工所推动的技术进步、制度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单独列为基本因素。接着,本文重点立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众多模型展开分析并发现和阐明所有模型中的产业(工业)集聚机制都可以归结为动态的具有循环累积性质的因果关系,它们分别源自于如下一系列效应: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生产成本效应、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学习效应或溢出效应。现实中的产业集聚机制是上述各种效应引起的能够自我加强并相互促进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或集聚力的交织。但是,产业集聚机制也会受到土地在空间上不能移动、空间成本(包括运输成本、贸易成本和拥挤成本)、市场拥挤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某些心理预期因素引起的分散力的抑制。技术和制度进步从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运输和贸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集聚力克服分散力从而促进产业集聚,更好地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规模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短期中,集聚力克服分散力存在着由贸易自由度决定的临界状态,贸易自由度在临界状态附近的提高会引发产业集聚的突发性发生,因而产业集聚的发生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阶段性、梯次性或轮动性特征,倾向于在短期内扩大区际经济差异,其实现渠道是区际贸易的市场挤占效应。在上述论证过程中,本文还通过引入空间维度进一步完善了斯密定理和杨格定理。本文在理论上还提出:尽管产业集聚机制本身是一种内在于经济系统的正反馈效应,但它一般性地基于区位或经济地理因素、偶然因素的影响及其历史性积累、政策变动、心理预期等外在条件而起作用;产业集聚机制具有穿越时空的存在性和适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技术和制度的进步或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产业集聚机制影响所及的最大空间层面或范围不断扩大,在现代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已扩展至全球层面,产业集聚机制在各种空间层面上广泛存在且交叠嵌套,主导着各种空间层面上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机制的强度总体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强,随着空间距离的扩展而减弱,现代条件下产业集聚现象的显着发生要以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为前提。接着,基于分省数据及相关文献对劳动力、资本、狭义的自然资源三大类生产要素的流动及其与经济变动、非农产业集聚程度相关性的统计性、描述性分析和计量检验,本文论证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即“东部隆起”和“中部塌陷”现象在表面上是非农产业在跨省或全国这个空间层面上分布越来越不平衡的结果,也就是非农产业在全国范围这个大空间尺度上形成集聚趋势的结果,进一步的剖析发现:“东部隆起”是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三大类因素(也可以称为经济地理因素、政策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为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随着“东部隆起”过程中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增强,东部沿海对中、西部内陆的影响越来越大,中、西部内陆的大量生产要素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主导下加速流向东部,东部的产业越来越多地占领中、西部市场,中、西部自身的产业集聚总体上受到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中部由于在地理空间上靠近东部,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又慢于西部的“塌陷”局面;相应地,全国性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格局受到上述趋势的支配,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西部和东北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不能与产业集聚跨区域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影响抗衡,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最西部几个省份的积极作用更大,这是因为遥远的空间距离阻隔了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出,最西部省份的市场没有受到东部较大的冲击,西部的生产要素和本地市场对本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支持作用。此外,本文顺便讨论了引起广泛关注的“资源诅咒”现象,提出在不对区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条件下单从“资源诅咒”现象所显示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性推论二者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牵强的、狭隘的,指出能源、矿产资源丰裕的地区往往不具有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优势(例如临海)、水资源优势、适宜人口密集居住的气候等条件,因此资源丰裕地区的资源常常被其他区位所吸引而不是在资源所在地被投入生产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中国学者针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现象所认定的“资源诅咒”规律更多地可以由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所解释。最后,本文提出了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核心观点包括:推动区际贸易、深化区际分工、加强区际交流;消除城市(镇)化障碍,在各种区域层面上促进产业集聚;鼓励人口迁移和流动;降低空间成本;引导心理预期。对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促进“中部崛起”,本文也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洪兆平[10](2006)在《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本文从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为:一是有助于理解地方政府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有助于拓宽“战略竞争”的研究范围,三是有助于运用战略管理理论来深化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研究。 论文从行为理论的视角提出,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及其实施有其内在的行动逻辑。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受到强有力的外部刺激,通过对外部刺激的了解和观察,地方政府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选择和认知组合,确定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并从这一战略目标和定位出发,对照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发现存在的战略矛盾;针对独特的战略矛盾,地方政府在多种战略类型中进行合理选择,当该竞争战略实施后产生效应时,地方政府根据战略效应,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战略更新和升级。 论文认为,在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一个利益取向独立化和明晰化的“准市场主体”。因此,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成为战略竞争的主体。而这些演变都来源于一定的制度原因。从外部刺激因素看,财政分权、政绩考核、辖区居民、竞争战略集团是影响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主要因素。从主体的认知看,地方政府逐步演变为“企业经营型政府”;地方政府官员逐步演变为“公共企业家”。 论文认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具有独特的性质、职能和表现形式。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征,指出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过程是:从SWOT分析中发现“战略矛盾”、从“战略矛盾”中求解“战略方案”,从“战略失效”中寻找“战略更新”。论文进一步归纳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论文认为,地方政府战略竞争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优化、激发了政治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同时在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争夺原材料、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负外部性问题。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总体上是积极意义大于负面效应。因此,必须超越地方政府利益,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加以鼓励、引导和规范。
二、从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新现象看竞争性产业的政府管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新现象看竞争性产业的政府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本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日趋激化 |
(一)重回食租经济:资本积累导致生产力发展异化 |
(二)“劫贫济富”:资本积累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异化 |
(三)市场化抗疫思路暴露资本统治的无情与无能 |
二资本统治导致国家能力日渐衰朽 |
(一)有效性危机:国家效能日趋下降 |
1. 分权制衡政体原本就存在有效性不足的缺陷 |
2.“人民民主”被替换为“选举民主”,导致实质合法性让位于程序合法性,最终使西式民主政体日趋舍本逐末 |
3. 资本推动“去管制化”削弱国家行动能力 |
(二)代表性危机:国家沦为资本奴役大众的阶级工具 |
(三)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国家能力衰退的真相 |
三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导致社会一盘散沙 |
(一)个人主义社会本体论是资本统治的价值观基础 |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贻害无穷 |
1. 掩盖资本剥削劳动者的不平等生产关系,并放任其发展。 |
2. 个人与社会相互对抗,由此出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整体利益最小化”现象。 |
3. 整个社会一盘散沙。 |
(三)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反智主义价值观的缺陷 |
余论:寻求替代性治理体系 |
(2)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多维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相关问题研究 |
1.3.2 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
1.3.3 民族地区的地域要素特性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地区概念界定 |
2.1.2 资源型产业概念界定 |
2.1.3 高技术服务业概念界定 |
2.1.4 产业融合概念界定 |
2.1.5 资源型产业绩效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2.3 理论分析与概念模型 |
2.3.1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的融合基础 |
2.3.2 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绩效影响机制 |
2.3.3 民族地区特性及其调节作用 |
2.3.4 研究的总体概念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三、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脉络及融合现状 |
3.1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脉络 |
3.1.1 发展历史 |
3.1.2 发展特征 |
3.2 民族地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脉络 |
3.2.1 发展历史 |
3.2.2 发展特征 |
3.3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现状——基于田野调查 |
3.3.1 田野点介绍 |
3.3.2 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内部高新技术服务融合的现象、成效与问题 |
3.3.3 民族地方高技术服务业的融合方式及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四、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的融合水平测度与评价 |
4.1 产业融合水平测度方法 |
4.1.1 基于专利数据的测度和刻画 |
4.1.2 投入产出法 |
4.1.3 熵指数法 |
4.2 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
4.2.1 评价指标体系 |
4.2.2 评价模型构建 |
4.2.3 融合评价结果 |
4.3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水平评价 |
4.3.1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水平 |
4.3.2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融合水平对比分析 |
4.3.3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五、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资源型产业经济绩效影响 |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1 研究假设 |
5.1.2 模型构建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民族地区的普通面板回归结果 |
5.3.2 基于结构功能理论的民族地区特性要素调节效应 |
5.3.3 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回归结果 |
5.3.4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总样本的对比研究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六、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资源型产业环境绩效影响 |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6.1.1 研究假设 |
6.1.2 模型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民族地区的普通面板回归模型 |
6.3.2 基于结构功能理论的民族地区特性要素调节效应 |
6.3.3 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回归模型 |
6.3.4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总样本的对比研究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七、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资源型产业创新绩效影响 |
7.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7.1.1 研究假设 |
7.1.2 模型构建 |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变量选取 |
7.3 实证分析 |
7.3.1 民族地区的基本回归结果 |
7.3.2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总样本的对比研究结果 |
7.3.3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创新绩效影响滞后性分析 |
7.3.4 基于结构功能理论的民族地区特性要素调节效应 |
7.3.5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八、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民族地区政府的治理水平 |
8.2.2 塑造创新、开放、合作的文化内涵 |
8.2.3 加强社会要素的培育和流动 |
8.2.4 建设实现产业融合的能力体系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研究涉及的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研究涉及的概念 |
一、营商环境 |
二、政务环境 |
三、市场环境 |
四、法治环境 |
五、人文及自然环境 |
六、评估体系 |
第二节 马克思的环境与生产力理论 |
一、环境与劳动生产力 |
二、市场价格与劳动生产力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环境与经济增长理论 |
一、要素环境与经济增长 |
二、制度环境与经济增长 |
三、区位环境与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现状 |
一、政务营商环境现状 |
二、黑龙江省市场营商环境现状 |
三、黑龙江省法治营商环境现状 |
四、自然营商环境现状 |
五、人文营商环境现状 |
第二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
二、营商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的评估 |
第一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
一、完全竞争的营商环境理论模型 |
二、营商环境评估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三、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估 |
一、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范围的确定 |
二、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的基本框架 |
三、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的结果 |
四、黑龙江省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的总结 |
第三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差距的评估 |
一、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差距评估范围的确定 |
二、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差距评估的指标体系 |
三、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差距评估的结果 |
四、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差距评估总结 |
第四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发展的评估 |
一、营商环境发展评估范围的确定 |
二、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
三、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发展评估的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对策 |
第一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的一般性对策 |
一、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
二、优化要素循环能力 |
三、促进制度创新 |
第二节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的特殊性对策 |
一、提升政务透明度 |
二、转变发展的方式 |
三、提升市场化程度 |
四、完善基础服务能力 |
五、逐步优化人文环境 |
六、明确综合治理的权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自贸区建设的三层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不同类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4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1.2.5 现有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1 关税同盟理论 |
2.2.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3 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4 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
2.4.1 基本假定 |
2.4.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
2.4.3 企业利润最大化 |
2.4.4 工业品市场均衡 |
2.4.5 引入进口关税变量 |
2.4.6 引入北方国家 |
2.4.7 模型评述 |
本章小结 |
3. 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影响 |
3.1 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
3.2 中国与自贸区成员国的经济合作现状 |
3.2.1 中国对自贸区成员国的贸易发展现状 |
3.2.2 中国对自贸区成员国的投资发展现状 |
3.3 已建成自贸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 |
3.3.1 引力模型构建 |
3.3.2 变量解释与处理 |
3.3.3 自贸区建设的贸易效应 |
3.3.4 自贸区建设的投资效应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已建成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瑞士自贸区 |
4.1 中国瑞士双边贸易关系现状 |
4.1.1 中国瑞士双边贸易概况 |
4.1.2 中国瑞士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4.1.3 中国瑞士双边贸易密集关系分析 |
4.1.4 中国瑞士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4.2 中国与瑞士的投资发展现状 |
4.3 中国瑞士自贸协定的关税减让模式分析 |
4.4 中国瑞士自贸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 |
4.4.1 实证模型构建 |
4.4.2 中国瑞士自贸区的贸易效应 |
4.4.3 中国瑞士自贸区的投资效应 |
本章小结 |
5. 中国谈判中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基于RCEP |
5.1 RCEP背景和谈判进程 |
5.2 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发展现状 |
5.2.1 贸易发展概况 |
5.2.2 贸易密集关系分析 |
5.2.3 双边贸易结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5.3 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投资发展现状 |
5.4 基于RCEP建立的区域性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
5.4.1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
5.4.2 GTAP模型设置 |
5.4.3 宏观层面经济效应 |
5.4.4 行业层面经济效应 |
5.5 基于RCEP建立区域性自贸区的投资效应 |
5.5.1 实证模型构建 |
5.5.2 数据处理与检验 |
5.5.3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6. 中国拟建设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欧盟自贸区 |
6.1 中国欧盟双边贸易关系现状 |
6.1.1 中国欧盟双边贸易概况 |
6.1.2 中国欧盟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6.1.3 中国欧盟双边贸易密集关系分析 |
6.1.4 中国欧盟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6.2 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发展现状 |
6.3 英国未脱欧情景下中国欧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
6.3.1 GTAP模型设置 |
6.3.2 宏观层面经济效应 |
6.3.3 行业层面经济效应 |
6.4 英国脱欧情景下中国欧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
6.4.1 GTAP模型设置 |
6.4.2 宏观层面经济效应 |
6.4.3 行业层面经济效应 |
6.5 中国欧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外贸结构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
7.1.2 已签署生效的自贸区具有显着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效应 |
7.1.3 中国瑞士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
7.1.4 RCEP的潜在经济效应 |
7.1.5 中国欧盟自贸区的潜在经济效应 |
7.1.6 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结果比较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个人成果 |
后记 |
(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 |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2.2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 |
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4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5 跨国公司理论 |
2.6 产业国际化相关研究 |
3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格局及发展趋势 |
3.1 电子信息产业 |
3.1.1 信息产业 |
3.1.2 信息技术产业 |
3.1.3 电子信息产业界定 |
3.2 国际化战略: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比较优势 |
3.2.1 固化比较优势与提升比较优势 |
3.2.2 国际化方向: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化 |
3.3 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国际化选择 |
3.3.1 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 |
3.3.2 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国际化战略选择 |
3.4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特征与作用 |
3.4.1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国际格局 |
3.4.2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基本特征 |
3.4.3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
3.5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
3.5.1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必要性 |
3.5.2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 |
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 |
4.1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 |
4.1.1 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构成 |
4.1.2 “微笑曲线”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描述 |
4.1.3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 |
4.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 |
4.2.1 1949-1978:相对封闭阶段 |
4.2.2 1978-1990:初步接轨世界市场 |
4.2.3 1990-2001:“以市场换技术”参与全球分工 |
4.2.4 2001至今:“走出去”初步迈向国际市场 |
4.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现状 |
4.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
4.3.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
4.4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 |
4.4.1 “大进大出”占对外贸易绝对比重 |
4.4.2 外商投资成为产业发展主要力量 |
4.4.3 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对赡贸易主要形式 |
4.4.4 以产品制造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 |
4.4.5 出口导向型战略初步确立全球分工地位 |
4.5 主要问题 |
4.5.1 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固化极易形成分工锁定 |
4.5.2 生产投资:国内外市场失衡增加产业不稳定性 |
4.5.3 科技合作: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
5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实证研究 |
5.1 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5.1.1 指标选取 |
5.1.2 Pearl模型、Compertz模型解释 |
5.1.3 模型参数求解 |
5.1.4 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实证 |
5.1.5 电子信息产业生命曲线 |
5.2 国际化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5.2.2 对外贸易国际化指标 |
5.2.3 生产投资国际化指标 |
5.2.4 科技合作国际化指标 |
5.4 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评价 |
5.4.1 测度方法 |
5.4.2 国际化水平测度 |
5.4.3 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 |
6 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典型特征与策略 |
6.1 美国:以核心技术主导全球产业链 |
6.1.1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6.1.2 以原始技术创新抢占高端业务 |
6.1.3 实施标准化战略并保护知识产权 |
6.1.4 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
6.2 日本:“精益制造”突出质量服务 |
6.2.1 全力捕捉先进技术 |
6.2.2 实施高效国际分工体制 |
6.2.3 以优质取胜 |
6.3 韩国:技术创新的后来居上 |
6.3.1 建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创新体系 |
6.3.2 选择和培育本国信息主导产业 |
6.3.3 完善基础设施及外部环境建设 |
6.4 中国台湾:抓住产业转移成功实现升级 |
6.4.1 以PC制造业为切入口承接产业转移 |
6.4.2 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6.4.3 大力引进海外科技人才 |
6.5 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为发展特色 |
6.5.1 实施软件服务外包的出口导向策略 |
6.5.2 强化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 |
6.5.3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
6.5.4 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
6.6 经验与启示 |
6.6.1 以国家意志推动产业发展 |
6.6.2 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和重点 |
6.6.3 积极参与产业国际分工 |
6.6.4 重视产业人才培养 |
7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构建 |
7.1 战略实施环境分析 |
7.1.1 优势与劣势 |
7.1.2 机遇与挑战 |
7.2 战略目标 |
7.2.1 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
7.2.2 核心技术和标准控制上实现突破 |
7.3 战略路径 |
7.3.2 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 |
7.3.3 OEM-ODM-OBM创新升级 |
7.4 战略措施 |
7.4.1 以出口为导向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 |
7.4.2 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7.4.3 升级加工制造业并促进核心基础产业发展 |
7.4.4 以软件产业为着力点提升在价值链中战略地位 |
7.4.5 增强信息服务业作为产业增长的引擎作用 |
7.4.6 打造良好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环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求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后记 |
(6)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相关概念及比较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产品品牌的内涵 |
2.1.2 农产品品牌危机的内涵 |
2.1.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内涵 |
2.2 农产品品牌危机的比较分析 |
2.2.1 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比较分析 |
2.2.2 农产品品牌与其他品牌的比较分析 |
2.2.3 农产品品牌危机与其他品牌危机的比较分析 |
2.3 农产品品牌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
2.3.1 品牌危机成因分析 |
2.3.2 农产品品牌危机成因分析 |
2.3.3 两种危机成因比较分析 |
2.4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比较分析 |
2.4.1 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内涵及功能 |
2.4.2 品牌危机预警系统与其他危机预警系统的区别 |
2.4.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与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区别 |
2.4.4 两种系统的比较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
3.1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原则及步骤 |
3.1.1 系统构建原则 |
3.1.2 系统构建步骤 |
3.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
3.2.1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结构 |
3.2.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
3.2.3 稳定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运行的建议 |
3.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流程 |
3.3.1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结构 |
3.3.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运作流程 |
3.3.3 稳定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组织运作的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运行的实证分析 |
4.1 准备阶段 |
4.1.1 农产品企业的选择 |
4.1.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的风险判断 |
4.1.4 模型方法的确定 |
4.1.5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4.1.6 调查问卷设计 |
4.2 预警阶段 |
4.2.1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问卷数据质量分析 |
4.2.2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结构方程理论模型的建立及识别 |
4.2.3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结构方程模型的确定 |
4.2.4 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5 “松北王”品牌危机预警等级确定 |
4.3 预控阶段 |
4.3.1 “松北王”SWOT-PEST矩阵分析 |
4.3.2 “松北王”品牌危机预警模型可行性分析 |
4.3.3 “松北王”品牌危机预警的对策建议 |
4.4 反应阶段 |
4.4.1 “松北王”品牌危机预警的反馈调查 |
4.4.2 反馈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完善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议 |
5.1 宏观对策建议 |
5.1.1 加强对预警系统的国际交流合作 |
5.1.2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安全法规体系 |
5.1.3 创建从中央到地方的预警和监管机制 |
5.2 中观对策建议 |
5.2.1 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市场退出机制 |
5.2.2 优化农产品行业结构 |
5.3 微观对策建议 |
5.3.1 构建权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 |
5.3.2 协调好预警系统中各子系统间关系 |
5.3.3 寻求差异性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
2.1 知识产权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知识产权的界定与构成 |
2.1.2 知识产权的法律与经济特征 |
2.2 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 |
2.2.1 知识产权保护 |
2.2.2 知识产权限制 |
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
2.4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2.5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经验 |
3.1.1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经验 |
3.1.2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特征 |
3.1.3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3.1.4 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与经济效应 |
3.2 影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分析 |
3.2.1 知识产权纠纷危机的产生 |
3.2.2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危机的特点 |
3.2.3 影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组合因素分析 |
3.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企业在华投资 |
3.4 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体系构建 |
3.4.1 人力资本 |
3.4.2 研发强度 |
3.4.3 竞争优势 |
3.4.4 法律制度环境 |
3.5 小结 |
第4章 经济绩效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4.1 在华外资企业的现状分析 |
4.1.1 总体状况分析 |
4.1.2 独资企业分析 |
4.2 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人力资本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4.2.2 创新能力寡占垄断效应 |
4.2.3 组织学习与国际化经验优化本土IPRP制度环境 |
4.2.4 知识产权所有权决定市场竞争优势 |
4.3 经济绩效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验证 |
4.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4.3.2 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验证及综合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交易费用与跨国合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5.1 在华合资企业的现状分析 |
5.1.1 总体状况分析 |
5.1.2 合资企业汽车行业分析 |
5.2 合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市场主体交易费用理论 |
5.2.2 独资与合资企业的交易费用比较 |
5.2.3 合资跨国研发的竟争与合作 |
5.3 案例解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对外贸易与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6.1 本土企业的现状分析 |
6.1.1 总体状况分析 |
6.1.2 争端原因分析 |
6.2 对外贸易中的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跨国公司投资研发比重大,导致我国企业对其市场和技术双重依赖 |
6.2.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海外存在差距 |
6.2.3 我国研发人才缺乏以及研发人员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被贱卖 |
6.2.4 跨国公司经常运用知识产权诉讼打击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
6.3 对外贸易中的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 |
6.4 本土企业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研究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其他相关附表 |
(8)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文理论研究基础 |
2.3.1 产业联动发展理论 |
2.3.2 产业融合理论 |
2.3.3 产业关联理论 |
第三章 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1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3.1.2 内蒙古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3 内蒙古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4 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 |
3.2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 |
3.2.1 物流业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3.2.2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3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4 内蒙古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
3.3 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初步验证 |
4.1.1. 数据的选取及来源 |
4.1.2 实证分析及检验 |
4.1.3 结论 |
4.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2.1 向量自回归理论 |
4.2.2 脉冲响应函数 |
4.2.3 方差分解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4.3.4 方差分解 |
4.4 实证分析结论 |
第五章 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若干建议 |
5.1 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政策支持 |
5.2 充分发挥制造业在联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5.3 使交通运输部门之间实现有机的结合 |
5.4 整合中小物流企业,提升竞争能力 |
5.5 构建为制造业集群服务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
5.6 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标准化服务 |
5.7 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9)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和研究的意义 |
1.1.1 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也意味着历史机遇 |
1.1.2 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
1.1.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和界定 |
1.2.1 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地理经济学 |
1.2.2 关于空间经济学 |
1.2.3 关于产业集聚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新经济地理学以前产业集聚机制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古典区位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1 杜能的研究 |
2.2.2 劳恩哈特的研究 |
2.2.3 韦伯的研究 |
2.2.4 克里斯泰勒的研究 |
2.2.5 寥什的研究 |
第三节 古典区位理论之后的相关研究 |
2.3.1 熊彼特的研究 |
2.3.2 胡佛的研究 |
2.3.3 艾萨德的研究 |
2.3.4 阿朗索、巴顿、亨德森、藤田昌久等的研究 |
2.3.5 哈里斯、缪尔达尔、佩鲁、赫希曼等的研究 |
2.3.6 巴格纳斯科、波特等的研究 |
2.3.7 杨小凯等的研究 |
第三章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综述 |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思想 |
3.1.1 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创立 |
3.1.2 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
3.1.3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
3.2.1 CP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
3.2.2 其他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
3.2.3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总体评价 |
第四章 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基本因素 |
第一节 规模经济 |
4.1.1 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分类 |
4.1.2 规模经济总体上促进产业集聚 |
第二节 消费偏好 |
4.2.1 人类的无限需要和多样化偏好促进产业集聚 |
4.2.2 CES效用函数中多样化消费提高效用水平的一个数学证明 |
第三节 空间成本 |
4.3.1 运输成本 |
4.3.2 贸易成本 |
4.3.3 拥挤成本 |
4.3.4 空间成本抑制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心理预期 |
4.4.1 心理预期的涵义 |
4.4.2 心理预期对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影响 |
第五章 经济关联与产业集聚机制 |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
5.1.1 基于CP模型条件的区域经济运行过程和主要特征分析 |
5.1.2 贸易成本和非同质性假定适用农产品时的CP模型分析 |
5.1.3 基于FE模型的分析 |
5.1.4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的扩展分析 |
第二节 资本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
5.2.1 FC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F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和经济运行特征 |
5.2.3 基于F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
第三节 区位因素、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
5.3.1 区位因素与市场规模、生活成本、生产成本 |
5.3.2 区位因素与要素流动 |
第四节 投入产出联系与产业集聚机制 |
5.4.1 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
5.4.2 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在区际间的此消彼长和市场挤占效应 |
5.4.3 基于垂直联系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
第五节 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机制 |
5.5.1 C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
5.5.2 CC模型反映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运行特征 |
5.5.3 资本可跨区自由流动的CC模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重含义 |
5.5.4 基于C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
第六节 区际贸易、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
5.6.1 区际贸易与市场挤占效应 |
5.6.2 空间距离、贸易自由度与市场挤占效应 |
5.6.3 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
第七节 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和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
5.7.1 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的两个方面: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 |
5.7.2 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 |
5.7.3 引入市场挤占效应后的产业集聚机制 |
第六章 知识关联与产业集聚机制 |
第一节 知识溢出、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机制 |
6.1.1 知识溢出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及其反映的经济运行特征 |
6.1.2 基于知识溢出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
第二节 知识创造的独立、非独立与产业集聚机制 |
6.2.1 不涉及空间区位和制造业的KC模型 |
6.2.2 基于KC模型引入区位因素的扩展讨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来源与产业集聚机制 |
6.3.1 学习效应、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 |
6.3.2 劳动分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 |
第四节 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空间接近、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 |
6.4.1 电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的关系 |
6.4.2 电讯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6.4.3 空间接近、非经济因素与产业集聚 |
第七章 产业集聚机制总结 |
第一节 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 |
7.1.1 促进产业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的补充讨论 |
7.1.2 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总结 |
第二节 值得强调的产业集聚机制的一些重要方面 |
7.2.1 产业集聚机制性质的两个方面 |
7.2.2 促进产业集聚发生的关键条件 |
7.2.3 产业集聚机制适用的时间跨度 |
7.2.4 产业集聚机制适用的空间层面或范围 |
7.2.5 区际贸易和市场挤占效应的作用 |
7.2.6 人口流动的非凡意义 |
7.2.7 其他方面 |
第三节 产业集聚机制总结 |
7.3.1 产业集聚机制的归纳及图示 |
7.3.2 产业集聚机制的时空二维性或一般性作用规律 |
第八章 产业集聚机制与我国近十多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 |
第一节 1993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 |
8.1.1 区域的多种划分说明 |
8.1.2 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方法及数据说明 |
8.1.3 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 |
8.1.4 三大地带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过程中的“中部塌陷” |
8.1.5 四大区域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和大范围的“中部塌陷”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的统计性、描述性分析 |
8.2.1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的内在机制推测 |
8.2.2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
8.2.3 非农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 |
8.2.4 区位优势、政策因素、产业集聚与“东部隆起” |
8.2.5 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东部隆起”、“中部塌陷” |
第三节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
8.3.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说明 |
8.3.2 数据说明 |
8.3.3 结果报告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的总结性陈述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政策启示 |
第一节 理论研究的相关观点或结论 |
9.1.1 关于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基本因素 |
9.1.2 关于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
9.1.3 关于投入产出联系、资本积累、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
9.1.4 关于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
9.1.5 关于知识溢出、知识创造与产业集聚机制 |
9.1.6 关于经济增长及其来源与产业集聚机制 |
9.1.7 关于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空间接近、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 |
9.1.8 关于产业集聚机制的系统总结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 |
9.2.1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及其表面原因 |
9.2.2 关于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基本格局的内在机制 |
第三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9.3.1 推动区际贸易、深化区际分工、加强区际交流 |
9.3.2 消除城市(镇)化障碍,在各种区域层面上促进产业集聚 |
9.3.3 鼓励人口迁移和流动 |
9.3.4 降低空间成本 |
9.3.5 引导心理预期 |
9.3.6 促进“中部崛起”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改进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本章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1.1 地方政府竞争的时空背景 |
1.1.2 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的界定 |
1.1.3 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关于竞争战略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研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视角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篇章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研究预设及理论框架 |
本章引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与地方政府 |
2.1.2 地方政府竞争 |
2.1.3 竞争行为 |
2.1.4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理论 |
2.2.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 |
2.2.3 竞争战略理论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2.2.5 辖区竞争理论 |
2.3 研究预设 |
2 3.1 预设一:有价值资源稀缺引发各地方政府间竞争 |
2.3.2 预设二:地方政府角色表现为“准市场竞争主体” |
2.3.3 预设三:地方政府行为有企业经营特征 |
2.4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刺激因素分析 |
本章引言 |
3.1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
3.1.1 我国的财政分权历程 |
3.1.2 地方政府对财政压力的多种化解方式 |
3.1.3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影响 |
3.2 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压力 |
3 2.1 “政绩考核”概念的演进 |
3.2.2 “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 |
3.3 辖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压力 |
3.3.1 地方政府担负的经济社会职能 |
3.3.2 辖区居民对地方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 |
3.3.3 地方政府应对辖区居民压力的措施 |
3.4 地方政府的竞争战略集团压力 |
3.4.1 区域竞争战略集团的压力 |
3.4.2 支柱产业竞争战略集团的压力 |
3.4.3 来自于竞争战略集团中领导人的压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认知分析 |
本章引言 |
4.1 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角色特征与定位 |
4.1.1 地方政府的角色特征 |
4.1.2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企业经营型政府 |
4.1.3 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角色定位:政治企业家 |
4.2 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目标 |
4.2.1 地方政府的目标:辖区财富最大化 |
4.2.2 地方政府领导人的目标:政治支持最大化 |
4.3 地方政府的资源与能力 |
4.3.1 地方政府的资源 |
4.3.2 地方政府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与类型 |
本章引言 |
5.1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征与要求 |
5.1.1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性质、职能与特征 |
5.1.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点 |
5.1.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一般要求 |
5.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方式 |
5.2.1 从SWOT分析中发现“战略矛盾” |
5.2.2 从“战略矛盾”中求解“战略方案” |
5.2.3 从“战略失效”中寻找“战略更新” |
5.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
5.3.1 针对一般企业的低成本战略 |
5.3.2 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低交易成本战略 |
5.3.3 针对一般企业的错位竞争战略 |
5.3.4 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错位竞争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效应评价 |
本章引言 |
6.1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效应评价准则 |
6.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积极意义 |
6.2.1 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
6.2.2 加速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
6.2.3 促进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优化 |
6.2.4 激发了政治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
6.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负面效应 |
6.3.1 重复建设 |
6.3.2 争夺原材料 |
6.3.3 地方保护主义 |
6.3.4 经济负外部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昆山市政府的竞争战略 |
本章引言 |
7.1 昆山市概况 |
7.2 昆山市政府竞争战略分析 |
7.2.1 改革初期昆山市面临的刺激因素 |
7.2.2 昆山市政府的竞争战略认知 |
7.2.3 昆山市政府竞争战略的选择与更新 |
7.3 对昆山市竞争战略效应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建议、对策与启示 |
本章引言 |
8.1 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
8.2 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竞争的对策 |
8.2.1 建立公正、公平、规范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 |
8.2.2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
8.2.3 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 |
8.2.4 缓解外部的制度约束,引导各种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 |
8.3 理论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本章引言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从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新现象看竞争性产业的政府管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J]. 田文林.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21(01)
- [2]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的多维度绩效研究[D]. 王延霖.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3]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及优化研究[D]. 路兴隆.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自贸区建设的三层面分析[D]. 马永健. 武汉大学, 2017(06)
- [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 冯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2)
- [6]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D]. 冯静.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3)
- [7]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D]. 郑晓红. 湖南大学, 2013(09)
- [8]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D]. 魏晶国.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3(07)
- [9]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D]. 殷广卫. 南开大学, 2009(07)
- [10]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D]. 洪兆平. 河海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