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T作文教学评改中的纠错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高中英语写作句法教学 ——三维一体纠错法》文中指出一般英语写作教学基本上采用“教师安排-学生写作-作文提交-教师纠正”的模式。但是,有些学生很少关注老师的书面反馈,他们反复在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这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对英语写作反馈方法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多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的反馈方法,如早期的教师反馈,伴随过程教学法出现的同伴互评,还有随着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关注而兴起的自我评价方式等,或它们中某两种的组合。研究表明每种反馈方式都有其缺陷。然而,结合三种反馈方法的反馈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学阶段,中学阶段对这三种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Schmidt(1990)的“注意假说”(Noticing Hypothesis)和Craik和Lockhart(1972)的“加工水平理论”(Levels of Processing Theory)理论,对普通高中英语写作的反馈方法进行了准实验研究。通过三维反馈方法,即三维一体纠错法,采用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并有机地使用它们来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及英语写作句法能力。该教学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长寿区某中学高中部二年级两个普通班的70名学生。其中一个班级被随机指定为控制类别,该班采用一般的教师反馈方式,即“教师安排-学生写作-作文提交-教师纠正”的作文教学模式。从班级中选出35名学生组成对照组,其余学生仍留在原班级。另一个被指定为实验班,该班采用了将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三维反馈方法,即三维一体纠错法。从该班选择35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师,教材和授课时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在两个类别中使用了不同的作文反馈方法。实验前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两次英语写作测试。出于客观和公正考虑,作者和学校的另一位英语老师共同承担了评分任务,评分标准基本参照全国英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数据分析主要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分析,百分比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教学实验前后的调查问卷、试卷成绩的变化,以及观察分析学生课堂内外表现等方式对两种写作教学法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实验前,两个班级的英语写作基础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而在写作教学实验中,尤其是在实验的中后期,实验组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学生作文的字数、句型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及作文的可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着的提升,这是一个显着的进步。经过六个教学周的实践,实验班优生、中等生、差生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能较对照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中中等生的进步最明显,优生次之,而差生的进步不太明显。(本研究中的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的划分是学生在考试中写作的分数和学习态度为依据的,大致高分段的20%为优生,低分段40%为差生,其余为中等生)本次教学实验表明,三维一体纠错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并能切实地促使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领域,强化多元评价的理念,为学生互评和自评提供思想基础,加强学生作文评价批改的培训为学生给予技术支持。在教学领域,实验证明,反复修改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的内容细节、篇章结构以及逻辑等。三维一体纠错法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增强其读者意识,培养其自我反思的能力,发挥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他们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及流利性。因此,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信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而又不能放弃其领导作用。
封帅[2](2020)在《基于“一课一得”理念的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留学生写作有具体要求,老挝留学生写作普遍存在难教和难学问题,相关教学实验研究少见。国内母语教学重视写作,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比高。基于“一课一得”理念的国内中小学写作教学,反响普遍较好。鉴于此,论文以老挝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发现问题,依据发现问题,做出实验设计,开展基于“一课一得”理念的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以求提高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能力的可能途径。论文分四部分撰写,第一章提出问题、阐释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案,第二章是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第三章是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第四章是结论与建议。论文把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问题调查与教学实验研究相结合,运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现状调查发现,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存在教师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贪多求全,老挝留学生汉语基础比较薄弱、有畏难情绪和缺乏专门的写作课程与教材等问题。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班老挝留学生作文成绩平均提升了14.7分,较对照班7.0分提升明显,可以说“一课一得”教学实验有效提高了老挝留学生的中级汉语写作能力。论文在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为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成功个案。
何伶[3](2020)在《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倡导作文训练应该多读、多写、多改,其中修改作为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第二学段起,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且在教学具体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有提到。习作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受“文章多做而后工”的影响,对“多改”有所忽视。本研究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学生习作训练次数不少,但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欠佳,这是本研究者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小学四年级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四年级习作训练更接近一篇完整的作文,是习作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善作不如善改,本研究立足于小学四年级,从习作修改的角度,探究其修改问题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突破口,为高学段的习作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以搜集到的云南省昆明市C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做的381篇习作文本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常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为:习作字数不足、字词使用欠规范、语句欠通顺、标点符号欠规范、段落结构混乱。原因分析表明学生习作兴趣低、习作过程较粗心、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弱、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为:习作题目欠恰当、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语言平铺直叙、开头结尾平淡。原因分析表明学生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教师课后批改与课堂讲评对学生习作修改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从教师层面探究了习作批改和习作讲评中的特色和常见问题。研究表明教师批改中呈现出批改方式多样化、多就少改、启发修改、针对性批改等优点,教师习作讲评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讲评主体多元化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为: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习作批改耗时长、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太重、批改标准欠具体、习作批改形式化。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为:指导欠具体、习作讲评时间短、忽视习作修改评价。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课时有限、淡化作后讲评。基于以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研究者以《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依据,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建议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从词汇教学、语感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与阅读相结合方面着手,促进学生习作修改正向迁移;加强指导性修改,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合理规划批改时间、优化习作讲评、重视修改评价方面着手,完善评改过程。作为学生,应积极主动修改,加强积累、敢于表达、总结修改心得,从而通过习作修改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小学四年级正处于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所分析的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是对习作教学相关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引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修改问题的重视,以改促写,提升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从修改的角度为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供更多参照。
王婷婷[4](2020)在《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学习作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它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习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评改习惯以及学生学会习作评改的方法和技巧都非常重要,习作评改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评改习惯,提前适应初中的写作要求,提升未来的习作能力。但是在习作评改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正因为如此,本研究将从习作改的主体、内容、方式、效果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文献综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针对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现状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工作,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现状,进而发现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研究针对Q市两所小学的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从四个维度开展研究,包括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主体、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内容、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方式和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效果。进而发现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譬如,在小学高年级习作中存在评改耗时长、效率低;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习作评改重点不突出;评改效果不理想等。据此,笔者将以调查结果和以上发现的几点问题为依据,分别从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主体地位的转变、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内容标准化、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方式多样化以及教师评改观念的转变四个方向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最佳效果。
郑阳[5](2020)在《多元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写作水平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查阅国内外写作教学与写作反馈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写作反馈的角度展开将多元反馈运用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互动理论和反思性教学理论,以邵阳X中学高一一个班为研究对象,拟通过行动研究法,探讨如何将多元反馈运用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1.将多元反馈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否可行?2.多元反馈写作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3.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能在哪些维度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围绕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访谈和写作测试集中分析学生在写作和写作反馈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行动计划。第一轮行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步骤展开:1.写前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互评小组、讲解评改标准和示范评改;2.写中由课上写作、课后句酷批改网反馈、课上同伴和课后教师反馈等步骤组成多元反馈实施过程3.写后教师讲评写作情况并展示优秀作文。在第一轮行动结束后,依据教学日志、学生日志和观摩记录进行反思,总结行动中存在的四个问题:1.写前培训环节中缺少学生批改练习2.批改网反馈后未监督学生的修改情况3.小组内部在评改活动中的互动不足4.教师不了解学生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调整对应的教学计划:1.写前增加学生练习批改环节2.组长监督组员每稿的修改情况3.同伴反馈需组内分工明确4.写后整理写作成长档案袋。两轮行动后,本文将行动前后的问卷、访谈与写作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行动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行动研究实施多元反馈写作教学是切实可行的;2.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3.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能从词汇、语法、内容和写作规范等四个维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行动结束后,学生的词汇得分从7.42分提升至8.33分;学生的语法得分上升了0.62;内容得分由4.93分提升至5.56分;作文的写作规范则增加了0.88分。总之,多元反馈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使得多元反馈能更适应学生的写作需求;同时本研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郝弘利[6](2020)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现状研究 ——以青龙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技能便是其中之一。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的作文依然错误百出,内容单调,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常常被忽视,即教师反馈。它被认为是英语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同。为进一步丰富教师反馈机制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笔者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展开了调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以青龙满族自治县某初级中学三个年级的345名学生和15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师生对教师反馈的态度如何?教师反馈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教师在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中的具体操作与学生期待的反馈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具体体现在哪里?(3)师生在教师反馈后如何处理?对重写又有怎样的认识?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后,笔者发现:(1)初中师生普遍认可教师反馈的重要作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的主要形式是书面反馈,对口头反馈的重视程度不高。(2)师生对教师反馈的需求与偏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反馈的焦点、反馈的内容和口头反馈的形式上。(3)师生在教师反馈后的处理方式上过于简单,学生很少进行重写,而教师也缺乏相应的要求。最后,笔者结合调查的主要发现,并在过程写作理论与注意假说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教学建议:(1)丰富教师反馈的形式,适当增加口头反馈;(2)调整教师反馈的焦点,重视文章思想内容的指导;(3)充实教师反馈的内容,增添具体而详细的评语;(4)加强教师反馈后的监督,重视作文重写和再反馈。
张莉[7](2020)在《教师反馈与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要素之一,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反馈作为英语写作的重要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反馈需求。因此,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反馈方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依托于语料库和云计算的写作自动评价系统。然而,对于自动评价系统反馈的有效性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自动评价系统反馈是否优于教师反馈,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比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和教师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有意义。本研究依托于写作自动评价系统“批改网”,对新疆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6周的英语写作反馈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反馈,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师反馈,旨在探索三个问题:1)教师反馈和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有什么影响?2)教师反馈和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有什么影响?3)学生对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和教师反馈的态度如何?研究结果表明:1)在分别接受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和教师反馈之后,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成绩均有显着提高,说明自动系统反馈和教师反馈均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但实验组成绩提高更为显着,说明自动评价系统反馈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具体表现在词汇、语法和技术性细节三个方面;而控制组学生在文章组织和内容方面有所提高,说明教师反馈对学生文章组织和内容方面影响显着。2)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中、低水平学生有明显的促学作用,而高水平学生更多受益于教师反馈。3)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这两种反馈方式持肯定态度,但同时指出任何一种单一的反馈方式都不能满足他们的写作需求,希望两者相结合。自动评价系统在词汇、语法方面有一定优势,能提供大量拓展性知识,其即时反馈功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缓解写作压力,而教师反馈准确度更高,在文章内容、组织方面更具优势,能就文章内容、组织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把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应用于写作教学,充分利用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和教师反馈的优点,以实现反馈效能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彭新瑜[8](2020)在《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指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修改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作文修改教学在语文教学领域仍处于“未完成”状态。新版课程标准规定在必修课程要求高中学生应“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也能够互相分享、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作文。为此,笔者提出了学生作文自主修改的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作文修改的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高中作文修改的现状,对作文修改中存在的修改目标模糊、缺乏修改标准、修改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为了掌握高中现有的作文自主修改教学实施情况,本文在教育实习期间,开展了如下研究:在江苏省南京市N高中等学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在了解高中师生对作文自主修改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高中师生现有的作文自主修改困难并,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说明学生自主修改无可替代的价值。之后,在对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情况调查分析和对现有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提高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能力原则,明确高中生的作文修改主体地位,讨论高中生作文修改的内容与标准。然后,从实施路径的角度,援引教学案例,进一步阐述了教师在学生作文自主修改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学生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文体写作和常规化写作两个层面,讨论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笔者执教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探讨作文自主修改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供一线语文教师参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经过研究,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基于高中语文新版课程标准,在了解高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作文自主修改指导的尝试,引导学生自主修改论文,是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提高作文修改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刘玲[9](2020)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书面反馈调查研究 ——以银川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个重要技能,也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教师书面反馈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然而,国内外有关教师书面反馈研究针对高等阶段英语写作研究较多,对高中阶段英语写作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银川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186名学生和14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从师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认识程度,教师书面反馈实际情况,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需求和期望,教师在书面反馈后的做法以及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反应五个维度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师书面反馈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师书面反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书面反馈方式单一;反馈缺乏及时性和持续性;重语言形式反馈,轻内容结构反馈;反馈缺乏具体针对性,较少关注个体需求差异;学生修改积极性不高;反馈激励性不足。对此,笔者针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直接和间接反馈相结合,增强反馈方式多样性;保证反馈及时性,加强反馈后的监督;平衡反馈内容,优化反馈策略;加强反馈具体针对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反馈需求;加强书面反馈利用指导,增强学生修改积极性;转变反馈观念,增强评语反馈的激励功能。
施欣宇[10](2020)在《动态评估模式下汉语写作课的渐进教学研究 ——以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无论是初级汉语教学还是高阶段汉语教学,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总是容易被人们忽视,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进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注重汉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为了弥补传统静态写作课堂存在的不足,笔者以四色菊皇家大学为例对汉语写作课进行了改良。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写作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改善现有的教学状况,提出将动态评估模式运用到汉语写作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同步采取渐进提示模型。在确定运用动态评估模式之后,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四色菊皇家大学的写作课设置和教学现状,发现传统写作课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以结果为导向、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师评改方式单一等。之后分析了动态评估的特征和优势,发现动态评估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将动态评估三步走模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确定了其在汉语写作课堂中的施测步骤。接下来,笔者从动态评估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入手,选取了三个具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果和班级研究效果的分析,笔者发现教师和同伴在写作课堂中的关注点存在很大差异;两者同为介入者对于学生潜能的激发效果,需要从不同的写作维度去观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很大改善,学习水平也得到显着提升。故笔者认为动态评估模式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的教学现状。对于现阶段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启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进汉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二、CET作文教学评改中的纠错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T作文教学评改中的纠错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写作句法教学 ——三维一体纠错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研究 |
2.1.1 结果教学法及其反馈研究 |
2.1.2 过程教学法及其反馈研究 |
2.1.3 自我评价 |
2.2 国内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研究 |
2.2.1 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研究 |
2.2.2 中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研究 |
2.2.3 中国英语写作中的句法教学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注意假设 |
2.3.2 信息加工水平学说 |
2.4 前人研究不足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受试 |
3.3.2 材料 |
3.3.3 程序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数据收集方法 |
3.4.2 数据赋值或评分方法 |
3.4.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及讨论 |
4.1 结果 |
4.1.1 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调查结果 |
4.1.2 学生作文评改方式调查问卷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
4.1.3 英语作文前测结果 |
4.1.4 英语写作实验教学课堂观察结果 |
4.1.5 写作评改方式调查问卷调查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
4.1.6 英语作文后测结果 |
4.1.7 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态度访谈结果 |
4.2 讨论 |
4.2.1 研究假设的验证情况 |
4.2.2 相关的研究结果比较 |
4.2.3 结果的效度验证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2.1 对教材设计的启示 |
5.2.2 对教学方法论的启示 |
5.2.3 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5.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一般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一般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三 英语作文前测试卷 |
附录四 教学实验材料 |
附录五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案样例 |
附录六 英语写作实验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七 英语作文后测试卷 |
附录八 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态度访谈提纲 |
附录九 一般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教师版) |
附录十 一般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前测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学生版) |
附录十一 一般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后测问卷调查数据(学生版) |
附录十二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作文前后测成绩 |
附录十三 实验班和对照班作文前、后测学生习作选录 |
附录十四 英语写作实验教学课堂观察结果数据 |
附录十五 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态度访谈结果数据 |
致谢 |
(2)基于“一课一得”理念的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三节 国内外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一、国外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二、国内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念 |
一、基本概念 |
二、相关理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一、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目的、对象 |
二、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过程与方法 |
第二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中级汉语写作教学课程设置 |
二、中级汉语写作教材 |
三、老挝留学生基本情况 |
四、中级汉语写作教学过程 |
第三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写作教学针对性不强,存在贪多求全现象 |
二、部分留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
三、留学生汉语基础比较薄弱,存在一定畏难情绪 |
四、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和写作课程 |
第四节 “一课一得”写作教学对于老挝留学生的适用性 |
一、比较符合老挝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
二、可以较好地满足老挝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
三、能够较好地调动老挝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第三章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设计 |
一、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设计 |
二、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前期准备 |
三、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分步过程 |
四、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数据的获取 |
第二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专题实施过程 |
一、专题一:写好一件事 |
二、专题二:写好一个人 |
三、专题三:写好一个地方 |
第三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专题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一、“专题一:写好一件事”写作测试结果与分析 |
二、“专题二:写好一个人”写作测试结果与分析 |
三、“专题三:写好一个地方”写作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反馈数据综合分析 |
一、听课学生教学实验反馈数据分析 |
二、听课教师教学实验反馈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与成效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成效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增强针对性,一课一得 |
二、把握时机,巧用下水作文 |
三、循序渐进,活用方法和技巧 |
四、培养观察能力 |
五、重视教学反馈,及时改进完善 |
第三节 存在不足与发展方向 |
一、存在不足之处 |
二、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 |
(二)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习作教学效率 |
(三)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习作 |
(二)习作修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写作修改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文章修改的研究 |
(一)古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二)近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三)当代关于作文修改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二)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建议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第一节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教学目标与习作修改目标 |
(一)习作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
(二)习作修改目标要求在修改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习作编排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板块编排情况传递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
(二)习作板块与其他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需要重视习作修改 |
三、习作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教学有利于积累和巩固学生语文知识 |
(二)习作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 |
(三)习作教学有利于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的关键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内容与习作技能方面注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一)巩固和运用学到的字词句 |
(二)合理规范运用标点符号 |
(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
(四)逐步提高习作修改能力 |
(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
二、习作过程与习作方法方面注意提高学生习作技巧和求新意识 |
(一)掌握习作方法和习作技巧 |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习作品质与习作态度方面注意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生活态度 |
(一)提高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
第三节 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
一、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一)增加语言词汇量 |
(二)增强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性 |
(三)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
二、习作修改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
(一)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
(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三、习作修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真善美品质 |
(一)有利于鼓励学生真实具体地描写生活 |
(二)有利于内化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三)有利于形成个人特色和风格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字数不足 |
(二)字词使用欠规范 |
(三)语句欠通顺 |
(四)标点符号欠规范 |
(五)段落结构混乱 |
二、学生习作形式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习作兴趣较低 |
(二)习作过程较粗心 |
(三)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表达能力较弱 |
(五)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题目欠恰当 |
(二)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 |
(三)语言平铺直叙 |
(四)开头结尾平淡 |
二、学生习作内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 |
(二)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 |
(三)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 |
第三节 教师课后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 |
(一)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 |
(二)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 |
(三)习作批改耗时长 |
(四)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教师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日常教学任务较重 |
(二)批改标准欠具体 |
(三)习作批改形式化 |
第四节 教师课堂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 |
(一)习作讲评指导欠具体 |
(二)习作讲评时间短 |
(三)忽视习作修改评价 |
二、教师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学课时有限 |
(二)淡化作后讲评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改进方法建议 |
第一节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保持完善亮点 |
一、教师保持习作批改亮点 |
(一)批改方式多样化 |
(二)尊重学生文本,多就少改 |
(三)批注设疑,启发修改 |
(四)准确把握,针对性批改 |
二、教师保持习作讲评亮点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讲评主体多元化 |
第二节 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促进习作修改有效迁移 |
一、加强词汇教学,规范习作字词修改 |
(一)夯实词汇基础,合理运用字词 |
(二)语言规范训练,纠正表达 |
二、加强语感训练,促进习作语句修改 |
(一)在品词析句中积累语感 |
(二)在朗读背诵中培养语感 |
(三)从个性表达中生成语感 |
(四)从读写结合中表现语感 |
三、培养学习习惯,提髙习作修改质量 |
(一)培养观察习惯,生动具体修改 |
(二)培养写字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
(三)培养阅读习惯,激发修改灵感 |
(四)培养书面表达习惯,规范语言文字应用 |
四、阅读与习作修改相结合,以读促改 |
(一)精彩开头,结尾有力 |
(二)刻画细节,形象立体 |
(三)锤炼语言,优美出彩 |
(四)掌握顺序,条理清晰 |
(五)对比修改,感受详略 |
第三节 教师加强指导性修改,完善评改过程 |
一、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修改 |
(一)善于发现亮点,感受习作乐趣 |
(二)培养读者意识,促进修改动力 |
(三)创造发表机会,激发修改热情 |
(四)借用信息技术,丰富修改形式 |
二、合理规划批改时间,增强评改时效性 |
(一)明确习作教学要求,分散批改 |
(二)细化习作修改目标,分层修改 |
三、优化习作讲评,有效指导修改 |
(一)优化讲评时间,创新讲评方式 |
(二)立足学生文本,及时记录总结 |
四、重视修改评价,加强有效反馈 |
(一)强化习作修改行为,经常反馈 |
(二)采用激励性评价言语,及时反馈 |
第四节 学生积极主动修改,完善作文 |
一、加强积累,奠定修改基础 |
(一)积累语言和素材 |
(二)积累语法和修辞知识 |
二、敢于表达,激活修改意识 |
(一)课堂勇于发言,乐于表达 |
(二)积极参加活动,及时表达 |
三、总结修改心得,提高习作水平 |
(一)明晰修改目标,自主修改评价 |
(二)总结修改问题,积累修改经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探究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的常见问题 |
二、分析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原因 |
三、提出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特色 |
二、本研究的适用性 |
三、本研究对统编本教科书的教学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
1.1.2 改善习作教学现状的需要 |
1.1.3 小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习作 |
1.3.2 习作评改 |
1.3.3 习作评改方式 |
1.3.4 小学高年级学生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1.4.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1.4.3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5.1 国外习作评改研究 |
1.5.2 国内习作评改研究 |
1.5.3 习作评改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的现状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问卷设计 |
2.3 研究过程 |
2.4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现状分析 |
2.4.1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主体现状分析 |
2.4.2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内容现状分析 |
2.4.3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方式现状分析 |
2.4.4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效果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存在问题 |
3.1 在习作评改的主体上 |
3.1.1 学生参与意识低 |
3.1.2 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
3.2 在习作评改的内容上 |
3.2.1 教师评改耗时长,效率低 |
3.2.2 评改重点不突出 |
3.3 在习作评改方式上 |
3.3.1 习作评改流于形式 |
3.3.2 教师习作评改方式单一 |
3.4 在习作评改效果上 |
3.4.1 师生习作评改存在沟通障碍 |
3.4.2 学生习作评改成效不尽理想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教师认知思维固定化,学生缺乏习作思考 |
4.2 学生评改实践得不到保障,教师评改耗时长 |
4.3 评改方式模板化,对学生影响力小 |
4.4 师生缺乏沟通,评改能力无法提升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
5.1 习作评改主体的转变 |
5.2 评改内容标准化 |
5.3 评改方式多样化 |
5.4 教师转变评改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5)多元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反馈的定义 |
2.1.2 反馈的分类 |
2.1.3 多元反馈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互动理论 |
2.2.2 反思性教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 |
2.3.2 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 |
第3章 高中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行动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半结构型问卷 |
3.2.2 半结构式访谈 |
3.2.3 写作测试 |
3.2.4 教学日志和学习日志 |
3.2.5 同行课堂观摩 |
3.3 研究问题 |
3.3.1 问题的发现与诊断 |
3.3.1.1 问卷调查中发现问题 |
3.3.1.2 访谈中发现问题 |
3.3.1.3 写作测试中发现问题 |
3.3.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3.4 行动研究计划 |
第4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 制定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计划 |
4.1.1 写作教学流程设计 |
4.1.2 写前反馈培训设计 |
4.1.3 写中多元反馈写作教学实施设计 |
4.1.4 写后作品展示与反思设计 |
4.2 实施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计划 |
4.2.1 写前指导与培训 |
4.2.2 写中多元反馈过程实施 |
4.2.2.1 课上写作 |
4.2.2.2 课后句酷批改网反馈 |
4.2.2.3 课上同伴反馈 |
4.2.2.4 课后教师反馈 |
4.2.3 写后讲评与展示 |
4.3 第一轮写作教学反思 |
4.3.1 多元反馈写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
4.3.2 多元反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1 基于第一轮行动调整写作教学计划 |
5.1.1 写前增加学生批改练习环节 |
5.1.2 组长监督组员每稿修改情况 |
5.1.3 同伴反馈需组内分工明确 |
5.1.4 写后整理写作成长档案袋 |
5.1.5 调整后的第二轮写作教学计划 |
5.2 实施调整后的多元反馈写作教学计划 |
5.2.1 完善写前指导与培训 |
5.2.2 完善写中多元反馈过程实施 |
5.2.2.1 改进课上写作 |
5.2.2.2 改进课后句酷批改网反馈 |
5.2.2.3 改进课上同伴反馈 |
5.2.2.4 改进课后教师反馈 |
5.2.3 完善写后讲评与展示 |
5.3 第二轮写作教学反思 |
第6章 两轮行动后数据收集与分析 |
6.1 问卷调查分析 |
6.1.1 学生的写作兴趣 |
6.1.2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
6.1.3 学生对多元反馈写作的看法 |
6.2 访谈分析 |
6.3 写作测试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写作测试 |
附录 B 高中生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 同伴反馈表 |
附录 E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附录 F 批改网“按句点评”表 |
致谢 |
(6)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现状研究 ——以青龙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反馈 |
2.1.2 教师反馈 |
2.2 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研究趋势 |
2.3 理论基础 |
2.3.1 过程写作理论 |
2.3.2 注意假说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法 |
3.3.2 访谈法 |
3.3.3 课堂观察法 |
3.4 数据收集与统计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1.1 师生对教师反馈的态度 |
4.1.2 师生对教师反馈形式的偏好 |
4.1.3 师生对教师反馈焦点的偏好 |
4.1.4 师生对教师反馈内容的偏好 |
4.1.5 师生在教师反馈后的处理方式 |
4.2 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4.2.1 教师访谈结果 |
4.2.2 学生访谈结果 |
4.3 课堂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研究启示和建议 |
5.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问卷 |
附录B 教师问卷 |
附录C 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课堂观察记录 |
附录E 师生的建议收集 |
致谢 |
(7)教师反馈与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3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Feedback |
2.1.1 Definition of Feedback |
2.1.2 Classification of Feedback |
2.1.3 Effectiveness of Feedback |
2.2 Theoretical base |
2.2.1 Process writing theory |
2.2.2 Formative evaluation theory |
2.2.3 Interactive Hypothesis Theory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eacher Feedback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Teacher Feedback Abroad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Teacher Feedback at Home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AWES Feedback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
2.4.1 Previous Studies on AWES Feedback Abroad |
2.4.2 Previous Studies on AWES Feedback at Home |
2.5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
3 Research Methods |
3.1 Research Aims |
3.2 Research Questions |
3.3 Research Design |
3.3.1 Participants |
3.3.2 Instruments |
3.4 Research Procedures |
3.4.1 An introduction of Pigai to EG |
3.4.2 Pre-test |
3.4.3 Writing Experiment |
3.4.4 Post-test |
3.4.5 Delivering and Collecting the Questionnaires |
3.4.6 Interview |
3.5 Data Analysis |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Results from Pre-test Scores and Post-test Scores in EG and CG |
4.1.1 Results from Pre-test Scores in EG and CG |
4.1.2 Results from Post-test Scores of EG and CG |
4.1.3 Improvement of Students’Writing Scores in EG |
4.1.4 Improvement of Students’Writing Scores in CG |
4.2 Effects of Teacher Feedback and AWES Feedback on Different-level Students’Writing Scores |
4.2.1 Effect of AWES Feedback on Different-level Students’Writing Scores |
4.2.2 Effect of Teacher Feedback on Different-level Students’Writing Scores |
4.3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AWES Feedback and Teacher Feedback |
4.3.1 Students’Attitude towards AWES Feedback in QuestionnaireⅠ |
4.3.2 Students’Attitude towards Teacher Feedback in QuestionnaireⅡ |
4.4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 |
4.4.1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 of EG |
4.4.2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 of CG |
5 Conclus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2.1 Implications for Pigai System |
5.2.2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
5.2.3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
5.2.4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Ⅰ |
Appendix Ⅱ QuestionnaireⅡ |
Appendix Ⅲ Interview Questions |
Appendix Ⅳ Scoring Criterion for CET-4 |
Appendix Ⅴ Jacobs et al’s Analytic Scale |
Appendix Ⅵ Types of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
Appendix Ⅶ Seven Writing Tasks and Requirements |
Appendix Ⅷ Samples of Teacher Feedback and AWES Feedback |
Published Paper |
Acknowledgement |
(8)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现状调查背景 |
一、学生调查部分 |
二、教师调查部分 |
三、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
第二节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果整体分析 |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指导策略 |
第一节 明确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原则 |
一、确定修改的主体 |
二、注意修改的顺序 |
三、兼顾修改的个性 |
第二节 明确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内容与标准 |
一、高中作文自主修改指导内容的确定 |
二、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标准的确定 |
第三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宏观修改为主的修改教学设计 |
一、突出作文的文体 |
二、深化作文的主旨 |
三、变换作文的角度 |
第二节 常规作文的修改教学设计 |
一、材料的修改:量体裁衣 |
二、布局的修改:开合跌宕 |
三、语言的修改:推敲琢磨 |
第四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
第一节 作文自主修改的案例与分析 |
第二节 作文自主修改案例的反思 |
一、作文修改指导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
二、作文修改指导要注意重点和效果 |
三、作文修改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 |
四、作文修改指导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书面反馈调查研究 ——以银川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
1.1.2 书面反馈对学习具有明确的反拔作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反馈的定义 |
2.1.2 教师书面反馈的定义 |
2.1.3 教师书面反馈的类型 |
2.1.4 有效教师书面反馈的特征 |
2.2 国内外有关教师书面反馈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注意假说理论 |
2.3.2 输出假说理论 |
2.3.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文本分析法 |
3.4 研究步骤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认识程度 |
4.1.2 教师对书面反馈的认识程度 |
4.1.3 教师书面反馈的实际情况 |
4.1.4 教师在书面反馈后的做法 |
4.1.5 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需求和期望 |
4.1.6 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反应 |
4.2 访谈结果分析 |
4.2.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2.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4.3 文本分析 |
4.3.1 教师书面反馈内容和侧重点 |
4.3.2 教师书面反馈方式 |
4.3.3 教师书面评语反馈 |
4.3.4 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反应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启示 |
5.1 研究主要发现 |
5.1.1 教师书面反馈方式较单一 |
5.1.2 反馈缺乏及时性和持续性 |
5.1.3 重语言形式反馈,轻内容结构反馈 |
5.1.4 反馈缺乏具体针对性,较少关注个体需求差异 |
5.1.5 学生的修改积极性不高 |
5.1.6 反馈的激励性不足 |
5.2 优化教师书面反馈的策略 |
5.2.1 直接和间接反馈相结合,增强反馈方式多样性 |
5.2.2 保证反馈及时性,加强反馈后的监督 |
5.2.3 平衡反馈内容,优化反馈策略 |
5.2.4 加强反馈具体针对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反馈需求 |
5.2.5 加强书面反馈利用指导,增强学生修改积极性 |
5.2.6 转变反馈观念,增强评语反馈的激励功能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动态评估模式下汉语写作课的渐进教学研究 ——以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创新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动态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渐进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3 汉语写作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写作课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2.1 汉语写作课的设置和教学现状 |
2.1.1 汉语写作课的课程标准和习作要求 |
2.1.2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写作课现状调查 |
2.2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写作课问题探析 |
2.3 动态评估的特征及优缺点 |
2.3.1 动态评估的特点 |
2.3.2 动态评估的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评估模式课堂的研究设计 |
3.1 动态评估的一般步骤及其在汉语写作课堂的实施步骤 |
3.1.1 动态评估模式中的一般步骤 |
3.1.2 动态评估模式下汉语写作课的实施步骤 |
3.2 动态评估模式下写作课的教学实践探究 |
3.2.1 教师和同伴的同时介入对学生潜能的激发效果 |
3.2.2 动态评估中学生关注点的选择和教师提示策略的选择 |
3.2.3 动态评估对学生回馈方式和态度的改善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问卷调查和班级分析 |
4.1 问题确定与对象选取 |
4.2 问卷设计与前期科普 |
4.3 数据收集与研究流程 |
4.4 调查数据和班级情况分析 |
4.4.1 学生写作课堂态度与效度分析 |
4.4.2 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学方式分析 |
4.4.3 班级实验结果调查分析 |
4.5 动态评估模式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启示 |
4.5.1 动态评估模式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4.5.2 动态评估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CET作文教学评改中的纠错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写作句法教学 ——三维一体纠错法[D]. 刘伟. 西南大学, 2020(05)
- [2]基于“一课一得”理念的老挝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D]. 封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D]. 何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现状及策略研究[D]. 王婷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5]多元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郑阳.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现状研究 ——以青龙某中学为例[D]. 郝弘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7]教师反馈与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对比研究[D]. 张莉.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指导研究[D]. 彭新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书面反馈调查研究 ——以银川市某中学为例[D]. 刘玲. 宁夏师范学院, 2020(06)
- [10]动态评估模式下汉语写作课的渐进教学研究 ——以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为例[D]. 施欣宇. 兰州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