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军,刘正坤,归党莹[1](2020)在《基于KML的任意范围DEM有效边界提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线路工程航测获取的DEM成果一般依线路走向任意分幅,每幅DEM有效范围不规律,不便于存量DEM的查询与管理。本文从DEM数据格式特点出发,提出一种任意范围DEM有效边界提取方法并生成边界线KML文件,通过KML地图浏览软件可以直观高效、实用轻量化的管理DEM文件。
谭新[2](2020)在《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文中指出绿洲型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和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研究绿洲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对于实现干旱地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库尔勒是新疆典型的绿洲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带一路”经济要道上的重要节点。目前,城市空间扩展方向不明、城市粗放蔓延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库尔勒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依照“特征—机制—预测—管治”的研究思路,基于1986、1993、2000、2010和2017年5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城市形态学、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分析库尔勒城市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深入剖析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因机制,采用Sleuth模型进行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及自然发展、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紧凑城市发展预案的预测,以及针对目前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情况提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支撑策略及发展建议。结果显示:(1)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具有同步发展的规律,外部和内部维度均凸显出城市形态呈“一心两翼”的点状多片结构→“一主一次两翼”的双中心多组团结构→“一主二次多组团”的带状结构→“两带七组团”的扇形结构演变趋势。(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综合作用。其中,自然环境为城市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又约束城市扩展;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保障,牵引产业经济发展,强化空间结构;社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吸引大量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向导,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和完善用地和功能布局。(3)通过Sleuth模型对库尔勒城市进行多情景预测,发现库尔勒未来发展应以规划引导预案为主,注重发展紧凑型城市、生态保护。(4)针对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用地利用低效、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需严守城市生态红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以及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等策略,为科学调控库尔勒城市发展提供建议。
董文燕[3](2020)在《面向超大规模数字高程模型的汇流累积量并行提取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汇流累积量是水文信息提取重要一环,是地方水利建设、防汛减灾、土壤侵蚀、地形稳定等的重要基础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利用高程值模拟地面起伏的一组有序数组,DEM数据的应用加速了水文信息自动化提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汇流累积量信息提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DEM分辨率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增加,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一个数据集可达千兆字节,数十亿个单元格,而且还在增加。虽然计算机处理和内存性能有了明显提高,但传统的累积量串行算法还是不能有效快速地进行汇流累积量信息提取,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面向超大规模DEM的汇流累积量并行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汇流累积量串行算法。改进算法改变了单元格计算顺序,将某个“小流域”累积量全部计算完成后,再计算下一个“小流域”所有单元格,直到所有单元格计算完成。改进算法减小了计算过程中的开销空间,减轻单元格进出队列的压力,提高了计算效率。改进的累积量算法与常用递归累积量算法和非递归累积量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大小不等的测试数据,在106单元格量级下,改进算法相比于非递归算法大约提高了17%,递归算法的计算时间约为改进算法的3倍。因为汇流累积量串行算法是汇流累积量并行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得到采用改进算法执行时间较短,本文将提出的改进累积量串行算法应用在累积量并行计算过程中。(2)本文采用Barnes并行框架,提出一种新的汇流累积量并行算法,来帮助超大规模数据进行多流向汇流累积量的计算。并行算法主要采用单生产者多消费者并行设计模式。并行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子节点的局部计算、主节点的全局解构建和子节点的最终解计算。本文共采用四个数据集对并行算法进行加速比、可扩展性实验分析,所有测试数据在进程数6-11下的加速比都在3以上。进程数为9时,所有数据的强弱扩展性可达到40%以上。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并且具有可扩展性。并行算法主要优点有:所有子节点的计算资源被充分利用,负载均衡性较好,不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待节点之间的同步化;该算法只需要固定数量的节点间通信和I/O操作;所需要的计算节点数可以大大小于能够加载整个DEM所需要的节点数量。
李娜[4](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李程[5](2019)在《江西相山云际矿床三维地质模型与展示平台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对已开采矿床进行三维地质建模,有助于了解矿床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从而指导深部找矿,为攻深找盲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打下基础。云际矿床是相山矿田中开采程度较高的矿床之一,对其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矿床资料,但三维地质建模相关的研究工作则较少。本文在收集云际矿床地质数据的基础上,运用GOCAD等相关软件,对云际矿床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收集了云际矿床相关的地质数据,包括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数据、中段采掘工程平面图、矿区等高线数据、矿区地质图等方面的数据。在对收集资料进行数字化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云际矿床的地质数据库。(2)采用剖面建模为主,钻孔建模、平面地质图建模等相结合的思路,运用GOCAD软件平台建立了云际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已有数据采用不同方法生成模型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矿体界面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矿床模型立体直观地展示了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揭露了深部矿体与断层、赋矿围岩间的关系。(3)运用中段采掘工程平面图建立了云际矿床的三维工程模型。分别详细介绍了水平巷道、直立巷道和倾斜巷道的构建方法,并且构建的三维探采工程模型能为数字矿山建设和开采提供一定依据。(4)以PDF格式为载体,研制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通用展示平台。该平台以Acrobat为基础,能将模型装入其中并构建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三维可视操作,扩大了地质模型的应用范围。(5)通过建立云际矿床的地质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探采工程模型以及研制展示平台,为地质学家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全面的三维地质数据,从维度上优化了传统地质找矿方法。利用该模型还可以从任意方位、角度、距离获取所需的地质图件和资料,有助于提升地质数据调用效率,对矿床的生产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徐嵩[6](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戴云哲[7](2019)在《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同时还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制造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行路径,但同时也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过剩产能无法释放等切实存在的风险。如何在寻求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十三五”规划愿景的关键所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承接我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洞庭湖、湘江流域丰腴的水土条件赋予了湖南省“鱼米之乡”的盛名,承担着维护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山脉在为本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守护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湖南省内,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生态资源持续萎缩;长沙都市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湖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统筹协调湖南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长沙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各省、生态功能区、城镇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接口,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则高度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全省为宏观尺度的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作为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研究区,以基于湖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基于洞庭湖区高程和坡度的地形梯度、基于长沙都市区“三环线”的缓冲区圈层这三个空间分类方式,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进行了剖析;利用InVEST模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评估,采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静态和动态时空响应,识别了生态服务功能演化过程中的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几个在近20年来的剧烈变化的因素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路径;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不同地形梯度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程度,提出了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方案,以此实现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分析不同圈层城市扩张在不同景观格局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干扰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长沙都市区未来城乡规划的基本思路,最大程度减低城市扩张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破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剖析了湖南省县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湖南省在1995-2015年间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平均值呈增大趋势,经济发展区不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其增速也明显高于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的变化较为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在2010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生产、生活用地的持续扩张导致生态用地逐渐向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理区位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集中,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延缓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的势头,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呈“V”字型,1995-2015年各梯度生态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低梯度(1-5)水域湿地与耕地的来回拉锯、中高梯度(16-30)林地锐减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演化的主要特征,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管控亟待从总量控制改善为垂直空间分布优化。长沙都市区的基本城市形态由三环线决定,建设用地规模在1995-2015年期间扩张近3倍,结构逐渐紧凑,1-8号缓冲区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但9-15号缓冲区和16-20号缓冲区建设用地粗放扩张的问题始终存在,三环线附近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谨慎规划的区域。(2)理清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敏感地区。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出现了明显退化,经济发展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幅度最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是主要原因;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总体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先增强后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增加较慢,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程度较小。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也更强,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明显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加中大幅退化,而武陵山区和洞庭湖区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较好。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有所退化,主要发生于中高梯度(16-30),农业生产活动向由低向高的持续蔓延是主要原因。中低梯度(6-15)和高梯度(31-50)生态用地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联最为紧密,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而低梯度(1-5)和中高梯度(16-30)敏感程度较低。梯度10-40在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程的作用下,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变化的敏感度减小,梯度40以上的敏感度则有所增加。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发生大幅退化,5-15号缓冲区最为严重。建设用地密度低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圈层由最中心逐渐向外移动和扩张,建设用地密度低而生态服务功能强的圈层也在都市区边缘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环线附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进一步扩张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焦点区域,而都市区边缘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逐渐开始受到城市扩张的干扰。(3)揭示了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时空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持续减弱,并且与城镇化阶段有明显关联,一般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负面作用越小,但快速城镇化时期粗放的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负面作用加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山区就业人口积极转向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城镇化对土壤保持功能有可能出现正面作用。区位条件的改善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稳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一般高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道路的修建除了本身会占用生态用地之外,还会带动沿线建设用地的扩张,并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干扰,经济发展区和农业主产区受到的负面作用强于生态保护区。负面作用最强的区域一般是铁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以正面为主,影响程度视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产生正面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但在产业升级遭遇瓶颈时则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实现产业转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正面作用较大;到中后期过剩产能占据的土地资源逐渐增加,正面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显着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持续表现出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区的空间分异格局,但总体强度在1995-2015年期间逐渐减弱。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普遍伴随林地转为耕地导致的植被覆盖下降、木材采伐导致的林地郁闭度下降、过度放牧对草场的蚕食以及过渡水产养殖与捕捞对水质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等问题,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生态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的阶梯式转变是造成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4)根据土地利用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对于湖南省:一是提升城镇化质量,严格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用地;二是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东西区域联结,增加道路数量,提高道路等级,以地级城市为主要节点构筑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经济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扶持创新产业发育,鼓励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四是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响应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导向。对于洞庭湖区:一是在低梯度(1-5)严格控制围湖造田,保障和提高洞庭湖蓄水容量,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洞庭湖水质,加强湖畔草地和沼泽地的保护与恢复;二是在中低梯度(6-15)引导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生态用地被开垦为耕地;三是在中高梯度(16-30)将耕地资源整合到坡度较小的区域,将坡度较大的区域转变为林地,推进“双低改造”,腾退零散分布的耕地并转变为林地;四是在高梯度(31-50)严格控制林地被开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木材采伐,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长沙都市区:一是在1-8号缓冲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挖潜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管制地块用途,确保土地利用低碳、高效;二是在9-15号缓冲区区严格控制生态用地的用途变更,提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三是在16-20号缓冲区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引导产业集中分布,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是在21-25号缓冲区严格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流转,规划并建设森林公园。
贾琦[8](2015)在《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下垫面性质由自然地表向不透水地表不断转变的趋势,由此所产生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而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则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空间布局与热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对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绿色空间进而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北方特大城市—天津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相关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与演化特征入手,在分析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进而构建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并针对绿色空间规划布局等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首先,论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及其景观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2、1999、2006和2013年四个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动态分析和统计发现:近二十余年来天津市主城区绿色空间的总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农田面积降幅最大,多以向绿地和建设用地类型转变为主,共计缩减近20 km2。绿色空间变化速率在2006年后开始迅速增加。景观斑块数量上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1999-2006年增速最快。边缘城区的斑块密度在1999年后快速增加,绿色空间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且呈现出不规则的趋势,2006年以后聚合度指数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现象加剧。其次,城市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分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分别从景观格局特征、植被覆盖度和形态特征等视角进行了研究:景观格局角度来看,三种绿色空间类型所产生冷岛强度的能力主要受其临近斑块数量的影响较大,绿色空间类型及所处区位对地表温度变化具有显着影响。绿色空间类型空间分布越集中,则冷岛强度越显着,聚集度每增加10%可降温0.33℃。最大斑块指数与地表平均温度存在显着负相关,每增加10%可降温0.34℃。破碎度指数每增加10%,则地表温度平均增加0.72℃;植被覆盖角度来看,植被覆盖度相关指标均与冷岛强度呈较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植被覆盖度每提升10%,则可降温约0.33℃;从形态来看,通过分析七种不同形态的绿色空间冷岛强度特征,进而总结冷岛强度强度较为理想和不太理想的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各形态类型的冷岛影响模型;公园景观的冷岛强度特征上,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公园地表温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另外公园内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水体比例高于30%且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强度较显着。再次,关于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年际演化、季节演化、冷岛剖面和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年际演化方面,次高温斑块对整个研究区的地表温度演化起主导作用,其最大斑块指数自2006年以后出现分割化趋势。高等级温度斑块的平均面积不断扩大,蔓延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在2006-2013年开始大幅增加。各类型的温度斑块在空间上呈渐趋均匀分布的趋势,2006年以后城市的冷岛强度开始小幅增加;季节演化方面,进入冬季后斑块面积快速增加,春季到夏季斑块数量上由较低温斑块向较高温斑块转移,夏季到秋季,中温及以上斑块向较低温斑块转移,春季到夏季,中温斑块的最大斑块指数下降最严重,进入冬季低温斑块指数开始增加。地表温度斑块在夏季蔓延度最大。冬季的城市冷岛强度最高;冷岛剖面特征方面,研究区地温在变化上呈峰值与谷值交相出现,公园绿地的温度不如水体高,但其降温距离相对较远,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降温效果均不同;影响冷岛格局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大小、下垫面类型特征、城市规划布局与调整等。此外,风速、云量和相对湿度等自然因素及建成区面积、街道走向、人口密度等人为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冷岛格局分布。最后,基于城市绿色空间及冷热岛分布特征进行绿色空间规划。通过建立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进而划分5个城市环境气候规划分区,具体从宏观和中观层面针对每个规划分区制定相应的分区规划建议。同时明确天津市主城区内热负荷分布状况及城市气候敏感区域,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缓解与优化措施。最后结合主城区的绿色空间分布规划出城市降温通道,同时分别针对主城区和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提出规划引导。本论文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构建了基于城市尺度的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分析的“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在实证应用方面,通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布局、演化特征、冷岛强度及规划建议的深入探讨,可为天津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同类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案例借鉴。
康敏捷[9](2013)在《环渤海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污染问题严重,恶化趋势尚未遏制,氮是渤海污染面积最大的污染要素,80%的氮污染物来自陆源水污染,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是产生氮污染的根源,从根源入手管理调控是解决渤海氮污染问题的关键,陆海统筹的管理分区是从渤海氮污染的根源入手进行管理调控的基础。本文以环渤海三省两市为空间范围,以氮污染要素为研究对象,从渤海氮污染形成的自然过程出发,通过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研究寻求从解决渤海环境问题的途径,对于渤海环境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渤海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采用高分辨率DEM和矢量河网数据,应用地形修复技术和河网校正技术,有效解决平原地区流域划分问题;通过定义汇水单元和近岸分区单元,以及先细化再归并的分区技术流程,实现水陆交界区域的水污染输出分区的清晰界定;基于上述方法在环渤海地区划分出119个入渤海河流流域。(2)采用用地面积权重法实现社会经济数据在行政单元内的不均匀分布模拟,及社会经济数据在不同分区间的转换。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能够呈现社会经济数据更真实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分区间转换时准确度更高,较简单面积权重法平均误差综合降低52%,能够更客观的表现区域差异。以流域分区为基础,通过用地面积权重法分析了陆域总氮及其产生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3)以基于流场的空间插值方法为基础,进行海域污染响应分区研究。基于流场的空间插值方法较一般的空间插值方法能够客观的表现海洋流场水动力作用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能够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空间插值准确度,较普通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提高27%。通过对插值结果分区,研究了海域氮污染的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氮污染状况与水质管理要求的矛盾。结果显示:海域氮污染状况与水质管理要求矛盾显着:首先,48%的区域水质氮污染状况达不到海域功能水质管理要求的区域,有些区域水质状况与海域功能水质管理要求相距甚远;其次,不同功能类型区的矛盾特征突出,保护区和保留区总体上有大面积符合度低的区域,水质状况与水质管理要求严重不符的区域主要位于保护区和农渔业区。第三,存在矛盾的区域空间位置相对集中。(4)探索了陆域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海洋环境的陆海统筹分区管理的方法,首次将环渤海的陆域和渤海海域统筹划分为23个氮污染管理分区,为实现环渤海地区氮污染的统筹分区管理奠定了基础。现有分区研究在空间范围上陆海分离,渤海环境管理缺少陆海统筹管理的基础。本文以流域分区单元及其对应的近岸海域单元为分区单元,以氮污染要素的岸线压力-响应特征为纽带构建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分区,在遵循氮污染自然过程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海域追溯陆域,从陆域社会经济活动入手进行管理调控的管理路径。
刘浩[10](2013)在《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与动态标绘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尚不能准确预报的今天,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这些高新技术辅助地震应急救援是抗震减灾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虚拟灾情场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直观逼真的可视化平台,由于地震应急的特殊性,对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的构建及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地震应急救援的应用需求,围绕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和地震灾情信息图形化展示两个主要内容,重点针对三维灾情场景大规模地形可视化、三维灾情场景局部区域动态更新、三维灾情场景地形实时交互改造、以及地震灾情动态标绘体系构建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出了基于虚拟纹理的大规模地形动态调度与实时绘制算法大规模地形场景是三维灾情场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地震灾情信息展示的载体。针对当前大规模地形绘制的大数据传输瓶颈,提出一种支持外存数据的动态调度与实时绘制算法。引入虚拟纹理(Virtual Texture)的大纹理管理机制,对DEM(数字高程模型)和DOM(数字正射影像图)采取统一的管理框架,利用GPU(图形处理器)的实时计算和CPU(中央处理器)的动态分析,绘制每一帧时只载入当前渲染所需的极少部分瓦片,在CPU中进行维护并拼接成一张缓存纹理传入GPU,在GPU着色器中根据瓦片信息计算地形网格点的采样目标瓦片和纹理采样坐标,并完成最终的地形绘制。算法简化了数据的交换并改进了内存的管理,对于大数据的传输具有很好的执行效率,其宽带开销、渲染帧率和实现复杂度均优于现有常用的CPU算法和Geoclipmap算法。②提出了基于GPU实时网格细分的局部地形镶嵌算法三维灾情场景需要通过及时更新来展现灾区现场的最新状况,因此必须具备动态加载局部高精度地形数据的能力。针对局部区域地形数据的动态更新,提出了基于GPU实时网格细分的局部高精度地形镶嵌算法,通过在GPU中对更新区域的地形网格实时插值细分来增加三角面片数,提高地形模型的几何精度,在有效保证更新区域地形绘制精度的同时,也不增加内存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压力,通过实验对比,其执行效率要明显优于现有常用的CPU算法和GPU算法,且处理数据量越大优势体现越明显。③提出了基于实拍照片的局部纹理快速更新方法针对三维灾情场景纹理信息的动态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拍照片的三维灾情场景地表影像快速更新方法,利用现场拍摄的高清照片叠加于灾情场景地表来展示灾区的最新状况。为准确匹配实拍照片与其在地形场景中的实际覆盖范围,利用相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在灾情场景中构建虚拟相机视锥体,将其与地面求交以获取照片的实际覆盖范围,最后使用多重纹理混合实现将实拍照片叠加于灾情场景表面。该方法克服了遥感影像获取困难、处理周期长、传输不方便等缺陷,简化了整个纹理更新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纹理更新的时效性,且高清照片能够提供更加精细的地貌细节,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④提出了一种细节可控的地形交互改造算法地震灾害往往引起大量的地表变形,如地裂缝、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对这些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形现象进行有效表达对于地震应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由于震后灾区高精度地形数据的获取难度大、成本高,基于真实数据来表达显得异常困难,因此提出在充分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实拍照片提供的地貌信息为参考,以交互改造地形的方式近似模拟震后特定灾害点的地表形态。而现有的地形绘制算法多为静态地形,对实时表达地表变形无能为力。鉴于此,对地形实时交互改造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细节可控的地形交互改造算法,利用GPU着色器完成地形改造任务,并采用“乒乓”算法和批处理实现等方法优化了地形刷的执行效率和改造效果,此外,引入多重分形算法对改造地形的高度值产生可控随机扰动,以满足复杂地表形态表达的需求,为三维灾情场景中细节形态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⑤研究了地震灾情动态标绘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三维动态标绘的方式实现地震灾情信息的图形化、符号化展示,研究地震灾情动态标绘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地震灾情动态标绘体系的层次框架,将整个体系分为几何层、单元层和语义表现层,针对几何层中标绘符号几何模型的构建和标绘符号与地形的匹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决,面向地震灾情信息的空间/时态语义对标绘技术进行了应用扩展,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三维度量、多维联动以及动态模拟等技术手段,完成了各类灾情信息的有效表达。
二、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KML的任意范围DEM有效边界提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常用DEM数据格式 |
1.1 国家标准格式DEM |
1.2 适普格式DEM |
1.3 洛斯达格式DEM |
2 边界提取算法 |
3 生成KML文件 |
3.1 KML文件 |
3.2 坐标转换 |
4 程序设计与工程应用 |
4.1 程序设计 |
4.2 工程应用 |
5 结束语 |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剧烈演变 |
1.1.2 我国绿洲型城市发展受到挑战 |
1.1.3 库尔勒城市面临发展机遇 |
1.1.4 研究评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1.3.2 城市空间形态动力机制研究 |
1.3.3 城市空间形态模拟研究 |
1.3.4 绿洲型城市空间研究 |
1.3.5 库尔勒城市空间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空间形态 |
2.1.2 绿洲型城市 |
2.2 元胞自动机理论 |
2.2.1 元胞自动机的介绍 |
2.2.2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中的优势 |
2.3 SLEUTH模型 |
2.3.1 Sleuth模型的介绍 |
2.3.2 Sleuth模型在城市中的应用 |
第3章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况及阶段划分 |
3.1 库尔勒基本概况 |
3.1.1 城市基本概况 |
3.1.2 城市基础空间形态 |
3.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阶段划分 |
3.2.1 人口与城镇化影响 |
3.2.2 产业经济发展影响 |
3.2.3 制度与政策影响 |
3.2.4 城市用地增长情况 |
3.2.5 基于各要素的阶段划分 |
第4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外部演变与特征 |
4.1 数据准备和研究范围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数据准备 |
4.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外部扩展演变及特征 |
4.2.1 外部形态扩展的历时性 |
4.2.2 外部形态扩展的类型 |
4.2.3 外部形态扩展的方向性 |
4.3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部演替过程及特征 |
4.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
4.3.2 城市用地功能变化特征 |
4.4 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分析 |
第5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因机制 |
5.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环境是基础 |
5.1.2 道路交通是保障 |
5.1.3 社会经济是支撑 |
5.1.4 政策规划是指导 |
5.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
第6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演变模拟及预测 |
6.1 模型的运行原理 |
6.2 库尔勒城市模型数据准备 |
6.3 库尔勒模型城市模拟 |
6.3.1 Sleuth模型模型校准 |
6.3.2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
6.4 库尔勒城市模型预测 |
6.4.1 情景预案设置 |
6.4.2 情景预测结果 |
6.4.3 适宜情景选择 |
第7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
7.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问题分析 |
7.1.1 绿洲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
7.1.2 城市空间布局不紧凑 |
7.1.3 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 |
7.1.4 产业结构发展待升级 |
7.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对策 |
7.2.1 严守城市生态底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 |
7.2.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 |
7.2.3 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 |
7.2.4 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面向超大规模数字高程模型的汇流累积量并行提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汇流累积量串行提取算法 |
1.2.2 汇流累积量并行提取算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数字高程模型介绍 |
2.2 汇流累积量计算流程 |
2.3 并行技术基本理论 |
2.3.1 并行通信方式 |
2.3.2 并行开发工具 |
2.3.3 并行计算性能评价 |
2.4 汇流累积量并行提取算法 |
2.4.1 基于条纹数据的洼地填充并行计算算法 |
2.4.2 基于MPI技术的单流向汇流累积量并行计算算法 |
2.4.3 基于GPU技术的多流向汇流累积量并行计算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汇流累积量计算 |
3.1 汇流累积量计算预处理 |
3.1.1 洼地填充 |
3.1.2 平地处理 |
3.1.3 水流方向计算 |
3.2 汇流累积量串行算法 |
3.2.1 非递归累积量算法 |
3.2.2 递归累积量算法 |
3.2.3 改进累积量算法 |
3.3 汇流累积量并行算法 |
3.3.1 单个数据块汇流累积量计算 |
3.3.2 全局解构建策略 |
3.3.3 全局解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 |
4.1 实验数据与环境 |
4.2 汇流累积量串行算法实验与分析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实验验证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汇流累积量并行算法实验与分析 |
4.3.1 理论分析 |
4.3.1.1 数据存储类型 |
4.3.1.2 时间复杂度 |
4.3.1.3 磁盘访问 |
4.3.1.4 通信成本 |
4.3.2 实验验证 |
4.3.2.1 并行执行时间 |
4.3.2.2 加速比 |
4.3.2.3 可扩展性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正确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1.3.2 特色小镇 |
1.3.3 空间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江西相山云际矿床三维地质模型与展示平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云际矿床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建模软件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进度安排及工作量 |
2 云际矿床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矿床概况 |
2.3.1 地层 |
2.3.2 浅成侵入岩 |
2.3.3 断裂构造 |
2.3.4 矿体特征 |
2.3.5 矿床开采状况 |
3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
3.1 前期准备工作 |
3.1.1 建模范围的确定 |
3.1.2 建模软件选择 |
3.1.3 原始数据收集 |
3.2 数据预处理与入库 |
3.2.1 建模范围图框 |
3.2.2 地表地形 |
3.2.3 平面地质图 |
3.2.4 勘探线剖面图 |
3.2.5 钻孔数据 |
3.2.6 探采工程 |
3.3 地质数据库 |
4 矿床地质模型的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整体思路 |
4.2 建面方法研究 |
4.2.1 勘探线剖面法 |
4.2.2 钻孔数据法 |
4.2.3 平面地质图法 |
4.2.4 整合-约束法 |
4.3 地质界面的构建 |
4.3.1 DEM面 |
4.3.2 断层面 |
4.3.3 地层界面 |
4.3.4 岩体界面 |
4.3.5 矿体界面 |
4.4 矿床模型生成 |
4.5 模型应用 |
4.5.1 三维可视操作 |
4.5.2 地质信息获取 |
5 探采工程模型的构建 |
6 模型展示平台的研制 |
6.1 平台研制思路 |
6.1.1 PDF文档简介 |
6.1.2 问题及解决方案 |
6.2 模型格式转换 |
6.3 平台的构建 |
6.3.1 模型的调整 |
6.3.2 基本交互功能实现 |
6.3.3 自主交互功能实现 |
6.4 平台功能与应用 |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土地利用 |
2.1.2 生态系统 |
2.1.3 生态服务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地域分异理论 |
2.2.5 区位理论 |
2.2.6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 |
2.3.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尺度 |
2.3.3 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
2.3.4 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2.3.5 湖南省相关研究进展 |
2.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交通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区域交通 |
3.2 土地利用概况 |
3.2.1 各地类数量变化特征 |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 生态环境要素概况 |
3.3.1 地形地貌 |
3.3.2 气候气象 |
3.3.3 河流水系 |
3.3.4 植被 |
3.3.5 土壤 |
3.4 社会经济概况 |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4.2 社会经济发展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
4.1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
4.1.1 土地利用强度的界定 |
4.1.2 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
4.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
4.2.1 洞庭湖区地形梯度的划分 |
4.2.2 生态用地演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
4.3 长沙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
4.3.1 长沙都市区的圈层划分 |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5.1.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分析方法 |
5.2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2.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3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3.1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3.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4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4.1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4.2 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6.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化机制 |
6.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非平稳性 |
6.1.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6.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
6.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6.2.2 GWR模型构建 |
6.3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演化特征 |
6.3.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2 区位条件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3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4 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研究 |
7.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1.1 提升城镇化质量 |
7.1.2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
7.1.3 推进经济转型 |
7.1.4 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 |
7.2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和类型划分方法 |
7.2.2 生态用地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 |
7.2.3 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 |
7.3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3.1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
7.3.2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
7.3.3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气候变暖与节能减排的紧迫性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性 |
1.1.3 快速城镇化与绿色空间的矛盾加剧 |
1.1.4 地理空间新技术的普遍应用 |
1.1.5 天津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空间及相关概念 |
1.2.2 绿色空间分类体系 |
1.2.3 热岛效应及冷岛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进展 |
2.1.1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
2.1.2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3 存在问题与趋势 |
2.2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方法 |
2.2.2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内容 |
2.2.3 存在问题与趋势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2.3.2 景观生态学 |
2.3.3 城市气候学 |
2.3.4 低碳城市理论 |
2.3.5 理论评述 |
第三章 城市绿色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
3.1 绿色空间信息提取 |
3.1.1 绿色空间的解译分类 |
3.1.2 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检验 |
3.2 绿色空间覆盖格局演化 |
3.2.1 绿色空间总体特征 |
3.2.2 行政区尺度下绿色空间变化特征 |
3.2.3 绿色空间时空演化过程 |
3.3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化 |
3.3.1 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
3.3.2 景观格局梯度演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
4.1 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
4.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
4.1.2 绿色空间格局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
4.2 植被覆盖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
4.2.1 植被覆盖度的演变特征 |
4.2.2 植被覆盖与与地表热环境的回归分析 |
4.3 绿色空间形态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
4.3.1 构建绿色空间形态影响地表热环境体系 |
4.3.2 绿色空间形态的冷岛特征解析 |
4.3.3 绿色空间形态影响地表热环境强度解析 |
4.3.4 各形态类型的冷岛强度比较及影响模型构建 |
4.4 典型绿色空间类型——公园景观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
4.4.1 公园的冷岛强度技术流程 |
4.4.2 公园的景观特征与冷岛强度 |
4.4.3 公园的冷岛强度强度特征 |
4.4.4 公园冷岛强度的影响因子 |
4.4.5 公园冷岛强度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冷岛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冷岛年际演化特征 |
5.1.1 年际总体演化特征 |
5.1.2 城市地表温度等级划分 |
5.1.3 冷岛年际演化特征 |
5.1.4 冷岛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
5.2 冷岛季节演化特征 |
5.2.1 冷岛季节总体演化特征 |
5.2.2 冷岛季节演化特征 |
5.2.3 冷岛强度季节变化 |
5.3 城市冷岛剖面分析 |
5.3.1 冷岛剖面位置的选择 |
5.3.2 剖面线温度与下垫面性质的关系 |
5.4 冷岛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植被盖度对冷岛的影响 |
5.4.2 下垫面类型变化对冷岛的影响 |
5.4.3 城市规划布局对冷岛的影响 |
5.4.4 冷岛优化重点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冷岛特征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6.1 建立基本要素分布图集 |
6.1.1 城市环境气候图内容界定 |
6.1.2 城市气候基础要素筛选 |
6.2 建立城市环境气候分析图 |
6.2.1 图层分类值的确定 |
6.2.2 热负荷指标 |
6.2.3 潜在降温指标 |
6.2.4 生成城市环境气候分析图 |
6.3 城市环境气候分区及规划建议 |
6.3.1 城市环境气候分区 |
6.3.2 分区规划建议 |
6.4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引导 |
6.4.1 总体规划及分区控制引导 |
6.4.2 绿色空间规划引导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环渤海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特性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分区管理理论 |
2.1.3 环境经济相关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分区相关研究综述 |
2.2.2 环境管理的陆海统筹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研究综述小结 |
第3章 陆域氮污染输出分区研究 |
3.1 研究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 |
3.2 流域分区研究 |
3.2.1 基于DEM数据的流域提取方法研究 |
3.2.2 流域分区方法研究 |
3.2.3 环渤海流域分区结果分析 |
3.3 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
3.3.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分析的基本过程 |
3.3.2 简单面积权重法 |
3.3.3 用地面积权重法 |
3.3.4 用地面积权重法特征分析 |
3.4 环渤海氮污染来源研究 |
3.4.1 指标选取 |
3.4.2 空间单元 |
3.4.3 工业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4 农业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5 城镇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6 氮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域氮污染响应分区研究 |
4.1 海域污染分区的特点及方法选择 |
4.1.1 海域污染要素空间插值问题研究 |
4.1.2 基于流场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
4.2 海域氮污染响应分区的特征分析 |
4.2.1 插值结果的污染程度分区处理 |
4.2.2 海域氮污染响应分区的结果分析 |
4.3 基于海域氮污染响应分区的管理矛盾研究 |
4.3.1 氮污染状况与水质管理要求矛盾分析方法 |
4.3.2 氮污染状况与水质管理要求矛盾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
5.1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理论研究 |
5.1.1 分区的目的 |
5.1.2 分区的内涵和特征 |
5.1.3 分区的原则 |
5.2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方法研究 |
5.2.1 陆源氮污染岸段压力分析 |
5.2.2 海域氮污染岸段响应特征分析 |
5.2.3 确定分区单元 |
5.2.4 确定水质管理目标 |
5.2.5 归并分区单元构建统筹管理分区 |
5.2.6 统筹分区向行政单元分区的转换 |
5.3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管理实施路径 |
5.4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管理重点及对策建议 |
5.4.1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的特征及管理重点 |
5.4.2 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与动态标绘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 |
1.2.2 地震灾情动态标绘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灾情场景大规模地形可视化 |
2.1 方法概述 |
2.1.1 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解决思路 |
2.1.2 基于虚拟纹理的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 |
2.2 基于外存的地形数据组织 |
2.2.1 数据源 |
2.2.2 高度图的生成 |
2.2.3 金字塔外存模型 |
2.2.4 高程/纹理数据的统一管理框架 |
2.3 外存数据的动态调度与管理 |
2.3.1 外存数据的动态调度策略 |
2.3.2 地形瓦片的实时选取 |
2.3.3 缓存纹理的维护与更新 |
2.4 基于GPU着色器的无缝地形绘制 |
2.4.1 多分辨率无缝网格模型 |
2.4.2 地形网格采样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灾情场景局部区域动态更新 |
3.1 三维灾情场景局部区域动态更新概述 |
3.2 基于GPU实时网格细分的局部地形镶嵌算法 |
3.2.1 GPU实时网格细分基础 |
3.2.2 局部地形镶嵌算法框架 |
3.2.3 实时生成细分区域映射图 |
3.2.4 细分系数计算 |
3.2.5 镶嵌器的细分控制 |
3.3 基于实拍照片的局部纹理快速更新 |
3.3.1 基于实拍照片的局部纹理更新框架 |
3.3.2 基于虚拟相机视锥体求取照片覆盖范围 |
3.3.3 基于多重纹理混合的影像更新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局部区域高精度地形更新实验结果 |
3.4.2 利用实拍照片更新纹理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灾情场景地形交互改造 |
4.1 基于GPU的地形交互改造算法框架 |
4.2 细节可控的地形改造实现 |
4.2.1 地形数据的修改方式 |
4.2.2 地形刷物理模型 |
4.2.3 地形刷的横向累加 |
4.2.4 “乒乓”算法 |
4.2.5 批处理实现 |
4.3 面向灾害地表特征的细节扰动生成 |
4.3.1 柏林噪声函数 |
4.3.2 基于基本柏林噪声的细节扰动生成 |
4.3.3 改进的有向扰动细节生成 |
4.4 面向大地形支持的改造数据传递机制 |
4.4.1 改造数据的回传机制 |
4.4.2 改造数据的层间传递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地形改造在震害仿真平台中的应用 |
4.5.2 地形实时改造效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灾情动态标绘体系构建研究 |
5.1 标绘体系的层次框架设计 |
5.2 标绘几何层 |
5.2.1 点、体标绘 |
5.2.2 线、面标绘 |
5.3 标绘单元层 |
5.4 语义表现层 |
5.4.1 空间语义 |
5.4.2 时态语义 |
5.5 实验与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1 系统框架 |
6.1.2 数据管理与预处理子系统 |
6.1.3 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子系统 |
6.1.4 地震灾情动态标绘子系统 |
6.2 系统应用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KML的任意范围DEM有效边界提取方法[J]. 李卫军,刘正坤,归党莹. 北京测绘, 2020(11)
-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D]. 谭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面向超大规模数字高程模型的汇流累积量并行提取算法研究[D]. 董文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5]江西相山云际矿床三维地质模型与展示平台研制[D]. 李程.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7]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D]. 戴云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D]. 贾琦. 天津大学, 2015(08)
- [9]环渤海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研究[D]. 康敏捷.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6)
- [10]多尺度三维灾情场景构建与动态标绘关键技术研究[D]. 刘浩.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