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总目次(第10卷1~4期)(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菊[1](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指出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李雪铭[2](2020)在《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的相关文献与文学作品。正定梁氏于明洪武初年因战乱在始迁祖梁聚的带领下由山西蔚县徙至河北正定,到第七代梁梦龙开始逐步走向兴盛。正定梁氏家族素具秉承孝悌、尊师重道的家风,以及好学上进、勤奋苦读的学风。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世人曾赞“一堂荣五代”,仅明清两代通过科举恩荫入仕的梁氏族人就有几十人,可谓盛极一时。本文自第三章到第五章整理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人物,即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主要生平交游、着述以及文学创作特色。第三章研究梁梦龙的生平着述以及诗歌创作特色,着有诗文集《赐麟堂集》,梁梦龙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包括民瘼民生、边防军事、应制颂圣等,风格特色上善引经据古、敦厚刚正、清新刚劲,不少作品与其曾抗敌卫边以及抚民瘟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梁梦龙作为一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着有海运志《海运新考》,整理其主理淮安直达天津海运时,实地考察所得的海道口岸、里数、捷径等,并亲自绘制海道总图,是明朝试行海运的重要成果;着有史钞《史要编》,是其近十年在搜读史书的基础上,对历代史学着作的序、跋所作的记录。第四章研究梁维枢生平交游以及小说创作特色。梁维枢着有《玉剑尊闻》《姓谱日笺》《内阁小识》《见君子日笺》等,但大部分作品已散佚。梁维枢虽天资聪颖却仕途坎坷,其着作《玉剑尊闻》为仿《世说新语》的轶事小说,门目丰富,内容上以明代士大夫的轶事旧闻为主,赞颂圣贤、惩治奸佞,梁维枢叙事风格尚质黜华,在人物描述上简笔勾勒,这与当时文坛秉持“实录”的风气密不可分。第五章研究梁清标的生平交游、着述以及诗词曲创作特色,作为政治家梁清标出仕三朝,一生背负“贰臣”之名,备受世人非议。作为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成就非凡。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成绩斐然,着有诗歌集《蕉林诗集》,其诗歌雍容典雅,沉酣诸史;着有词集《棠村词》,其词作秾艳和平,典雅清丽,其中的题画词多见于自身收藏,岭南词是其前往广州撤藩时所作,颇具意义;着有曲集《棠村乐府》,分小令38曲与套数17套,与梁清标的诗词相较,散曲在题材上较为狭小,以相思恋情、纪游思乡、咏写太平为主,在创作风格上以清新雅丽为主,沿诗词中之所已有,而新之变之,颖俊精致。但有别于诗词语言的典雅蕴籍,《棠村乐府》在语言上更加注重浅显通俗。通过系统梳理梁氏族源以及正定梁氏家族发展脉络,分析明清易代时期正定梁氏中最具代表性的族人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生平交游以及着述创作,总结出明清正定梁氏家族在文化和文学上的传承特点,梁氏家族一直秉持家法、绵延家学,世敦孝友、常怀敬畏,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裴欣[3](2020)在《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年间,西安城市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政治经济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变革,更是带来了政治变革和城市变革。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是人类积极主动建设改造城市的活动,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先导的城市规划,自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实现了从萌芽到形成完善并继续发展的历史过程,至现当代形成成熟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转变,并由此引发了西安城市社会经济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切入,复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西安历次城市规划形成的过程,对城市规划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规划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历次规划为纬,大体上分为民国时期与当代时期两个阶段来研究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的过程。综观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可以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化和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从辛亥革命后至陪都西京确立之前,也可以称之为前陪都时期,出现了萌芽性质的两部城市规划文件,其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其二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止的十余年间,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时期,主要是在筹备建设陪都西京时期。这一时期西安先后出现了多部城市规划方案,既有民间拟议,也有官方擘划。民间拟议包括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官方擘划则包括《西安市三年行政计划》、《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西京规划》等。尤其是《西京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近代西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抗战的结束和战后城市恢复建设的开展,《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随之编制完成。这部规划借鉴了当时西方主流规划思想,颇具时代意义。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从开始全盘引入苏联模式到逐步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至结合实际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点的规划方案,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一波三折。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改变了近现代时期的城市面貌,从消费型城市发展成为工业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历史时段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指出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历史继承和过渡时期的转型变革双重特点。同时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分析了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专门之人才、具体之计划、充裕之财力、科学理论之指导是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西安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最为突出的动力因素,西安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大多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令的推行。最后,把西安的城市规划置于全球史背景下进行探讨,更加凸显近代以来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城市规划特点,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李鑫[4](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认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余张飞[5](2020)在《《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之后,一方面,列强加强了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渗透、侵略、环逼,中国边疆危机空前严重,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加速了对包括蒙藏等边疆地区在内的统一的现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建设进程,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西迁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稳固和建设西部后方抗日根据地的意图更显突出,朝野之士亦深感加强边疆治理、边疆近代化和边疆民族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引发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边疆建设与开发热潮。正是在此背景下,统筹谋划边疆教育的边疆教育委员会得以应运而生。边疆教育委员会(简称“边教会”)自1939至1946年共组建了六届,为边疆教育建言献策,对南京国民政府全面抗战时期的边疆教育推进与发展、边疆社会近代转型与文化建设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边疆社会教育既是开发边疆、开展边疆教育的先锋,又是边教会关注并极力推动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历届《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简称《边教会会议报告》)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在七次会议中,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提案约265件,其中涉及到边疆社会教育的提案约有122件,占比约46%。边教会委员提案中关于社会教育的范畴,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普及、医疗卫生、畜牧生产、电影、图画、体育、音乐等方面,关注民众切实生活,且提案内容随着边疆教育的发展和会议的召开越来越细化,并呈现“三民主义”方针贯穿始终,“求交融,谋适应”因时因地制宜,以德育为中心,温和改进,不刺激边、胞增进民族间情感等特点。边疆社会教育要遵循如《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第六章、《推进边疆教育方案》、《边地青年教育及其人事行政实施纲领》等教育法规及历届主任委员等人讲话中的各项指导精神。实施边疆社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组织边疆巡回教育工作队(团),开设民众教育馆、科学馆、图书馆等公共社会教育场地,编辑民众读物,设生活指导所等。边疆社会教育经费与师资,均未与边疆教育经费与师资做明确区分,因将其来源作一个归纳。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地方自筹中央酌量补助、中央专款、大部分由中央筹拨”三种渠道;师资主要由国民政府中央官派的人员、有志于边地教育之知识分子、边疆学校师生与边疆寺庙僧侣等三类人员构成。此外,边疆社会教育与边疆寺院教育、边疆学校教育关系密切,各委员均建议寺庙、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形成放射状的文化教育中心,向周边辐射开展社会教育。边教会会议议案中内容完整、覆盖面较广的边疆社会教育提案,筹谋和规划了边疆社会教育的创设与发展,对推动边疆社会教育的产生、转变民众教育观念、开通民智民气、增加边民对中央的信任等不无积极作用。但由于战争、边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经费、人才及设备等方面的局限,全面抗战时期边疆社会教育构想的施行成效十分有限。
许秀文[6](2020)在《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研究》文中指出尽管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结构、层次都是与国际接轨、借鉴西方国家既有制度构建起来的,但社会保障的思想和措施绝不是舶来品,而是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虽然我国古代没有“社会保障”这个语汇,但是历朝历代由国家主持、兴办,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的仓储备荒、赈济灾民、救济孤寡、养老育幼、施医恤病等丰富的思想和活动,都在事实上发挥着社会保障功能,其活动性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有着一定程度的契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纷乱的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战争频仍,自然灾害和疫病频发,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有迫切的被救助的需求。这样的乱世让人怀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与否、即或存在作用又能发挥几何、有没有研究的必要?基于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保障研究与其他断代相比较略显薄弱,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形成合理完善的研究体系。但翻阅史料可知,与人民希望被救助的需求相对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保障不仅存在,而且内容庞杂丰富,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帝王诏令中多有涉及社会保障的内容,纪传经文中也有若干救助、抚恤、慈善的记载,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社会救助机构、医疗机构。当然在这样的时代,政府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肯定有力所不逮的时候,适应社会需要,佛教、道教宗教组织、民间的宗族组织甚至个人广泛参与和开展慈善救助,作用凸显,成为政府保障的有益补充。中国历史上的纷争动荡时期往往也是思想意识活跃、旧制度衰亡、新制度开创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制度措施上如果有所发展完善,就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值得全面梳理和总结,深入挖掘和研究,对其在中国社会保障史上的地位加以明确。本文运用历史学和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内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首先,从日常和自然灾害、战乱和疫病背景下帝王发布的诏令、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佛教与道教传播过程中的理念和活动以及宗族救助的事例中总结提炼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方社会保障供给主体的社会保障思想。其次,基于这一时期社会保障的具体表现,本着大体符合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分类习惯,同时参考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分类标准的思路,将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划分为五个类别,即政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宗教慈善和民间救助,由社会保障思想及这五类活动构成魏晋南北朝多元主体社会保障研究的体系架构。再次,对政府、宗教、宗族三方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做出的社会保障实践进行由个别到整体的研究,对各主体做出的社会保障活动方式、效果进行梳理、归纳和相关探讨,力求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这一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样貌。主要包括政府主体进行的社会救助制度与实践、社会优抚制度与实践、社会福利制度与实践,宗教组织主体进行的佛教、道教慈善实践以及宗族组织为主体进行的民间救助。政府社会救助制度与实践,按其救助情况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医疗救助三类,以灾害救助为主,分别讨论政府在每一类救助中采取了哪些常规性和应急性救助方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各种社会救助措施实施中都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政权应对以上三种情况均有一套历代承袭的制度化举措,不可避免有一些制度流于形式,但也有一些制度的确起到真正的救助作用。社会优抚制度从军功封爵、休假制度、抚恤制度三方面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对军人以及军人家属政治上和物质上的优待和抚恤。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对于兵源的要求比较迫切,因而在优抚制度上下了更多的功夫,优抚思想与实践内容都开始变得比较丰富。这一时期兵役制度非常复杂,优抚制度也体现出等级性特点,比如兵士与将士的抚恤等级不同,北朝汉人服役性质的兵士待遇完全不能和鲜卑本民族军士相提并论。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养老尊老、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若是群体的基本保障福利以及统治阶级官僚阶层的的身份性福利。有些社会福利已经制度化,尤其是在养老和身份性福利方面,其它福利则更多地体现出随机性和随意性特征。宗教慈善即当时的佛教和道教慈善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慈善活动。佛教进入中国后,迅速顺应中国国情,入乡随俗,在意识形态上与玄学、儒学相结合,得以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宣传其慈悲精神、因果报应思想、福田布施思想,劝导人们止恶从善、劝善化俗,通过济贫救灾、施医给药等慈善实践,为魏晋南北朝慈善思想和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本土宗教道教的劝善去恶、救穷周急等慈善思想也成为我国慈善思想的渊源之一,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诸如医疗等救济举动展现出它的功能,发展信众,救济社会,社会效果明显。以家族、宗族为主的民间救助历史悠久,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人民大流徙的背景凸显了宗族的重要。同宗血缘关系成为当时社会组织最理想的纽带,宗族成员间的救济、养老、助葬等慈善活动对敦亲睦族、维护基层社会生活稳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对各项社会保障活动进行分类探讨的基础上,从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体系的高度进行该时期社会保障研究的整体归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主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情况进行说明,分析三种不同主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相互间的联系与冲突。由于动乱社会一些国家的官方社会保障缺失,客观上对民间救助提出了要求,宗族互助、宗教慈善等民间救助赈济活动便应运而生。这是该时期社会保障多元体系发展的社会原因,也是该时期社会保障的重要特征。与先秦至秦汉较单一的政府保障相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主体社会保障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性。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并不像一些既有研究认为的那样作用和影响不及秦汉,远输隋唐,在这样的乱世,对社会保障的得失和影响应该辩证看待。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处在初步发展时期,明显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保障层次也较低,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得当运用这一体系的政权,重视民生,保障到位,救助了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起到了安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竞争力并统治长久;对社会保障不予重视的政权,穷兵黩武,忽视民生,社会保障缺失,在民心向背、社会秩序得失乃至国运长短上也有明显体现,社会保障与政权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因果关系。当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保障的作用也不能够虚夸,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成效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治乱、国力盛衰、帝王贤愚、吏治好坏、经济强弱等情势无一不影响着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孔子君[8](2019)在《北宋河南府知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北宋西京河南府的最高管理者,河南府知府除了“掌本府及畿内钱谷、兵民之政”外,还在不同时期内有过分量不轻的兼职,其职能涉及到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监察等诸多方面,在确保都城安全稳定以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南府知府群体的结构深受不同时期的政策以及朝局形势的影响。随着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河南府知府群体中以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据主流。朝廷在用人政策方面的调整致使河南府知府的籍贯中来自两浙路、成都路、江西路和福建路的官员逐渐增多。北宋政局的变化则直接影响着河南府知府的任期及仕途生涯。在仁宗朝以前,河南府知府离任后除了少数年老致仕外,大多恪尽职守的官员都能得以重用,其仕途变化是向上迁转的;在仁宗朝之后,因朝局不稳,受党争的影响,大部分出任河南府知府的官员来自于朝中受到排挤的“旧党”官员。这些官员在离任后多转任地方,仕途黯淡,再难入朝得用。河南府知府在河南府政务处理中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或处理或上报的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政务运作中,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河南府知府与上级、路级和下级官员之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察,在权力的分散和交叉之中推动了河南府政有效运转。河南府知府在任的活动则因受朝局变化、河南府地位波动、以及河南府知府个人执政风格等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时期内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而河南府最高长官一职则由最初的皇帝眷顾和优待朝臣之举转变为新旧党派互相倾轧贬任之去处,其在政局演进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突出表现在宋神宗时期。这一时期的洛阳汇聚了大量政治生涯失意的官员,河南府知府与致仕或寓居在此的高官显位者共同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对河南府在北宋政治中的角色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并通过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源,在大批有影响力的官僚士大夫的合力下,推动洛阳成为了全国性的学术中心,并通过巨大的学术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朝廷的政局演进。
王准[9](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李枫[10](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研究指明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二、《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总目次(第10卷1~4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总目次(第10卷1~4期)(论文提纲范文)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2)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正定梁氏的源流发展 |
1.1 正定梁氏的由来 |
1.2 正定梁氏的发展 |
1.2.1 家族谱系 |
1.2.2 仕官经历 |
1.2.3 姻娅关系 |
第二章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与乡园文化 |
2.1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 |
2.1.1 重视宗族,强调家法 |
2.1.2 秉承孝悌,尊师重道 |
2.1.3 好学上进,刻苦勤奋 |
2.2 正定梁氏的乡园文化 |
2.2.1 移民文化 |
2.2.2 燕赵文化 |
第三章 梁梦龙生平着述及诗歌创作 |
3.1 梁梦龙生平交游 |
3.2 《赐麟堂集》与梁梦龙的诗歌创作 |
3.2.1 《赐麟堂集》诗歌主要题材 |
3.2.2 《赐麟堂集》诗歌风格特色 |
3.3 梁梦龙其他着述 |
3.3.1 《海运新考》 |
3.3.2 《史要编》 |
第四章 梁维枢生平着述及小说创作 |
4.1 梁维枢生平交游 |
4.1.1 梁维枢主要生平经历 |
4.1.2 梁维枢的交游 |
4.2 《玉剑尊闻》与梁维枢的小说创作 |
4.2.1 《玉剑尊闻》刊刻情况 |
4.2.2 《玉剑尊闻》创作特色 |
4.2.3 《玉剑尊闻》叙事风格 |
第五章 梁清标生平着述及其诗词曲创作 |
5.1 梁清标生平交游 |
5.1.1 梁清标生平主要经历 |
5.1.2 梁清标的交游 |
5.2 《蕉林诗集》与梁清标的诗歌创作 |
5.2.1 蕉林书屋与《蕉林诗集》 |
5.2.2 《蕉林诗集》刊刻情况 |
5.2.3 《蕉林诗集》主要题材 |
5.2.4 《蕉林诗集》风格特色 |
5.3 《棠村词》与梁清标的词作创作 |
5.3.1 《棠村词》刊刻情况 |
5.3.2 《棠村词》价值影响 |
5.3.3 《棠村词》主要题材 |
5.3.4 《棠村词》风格特色 |
5.4 《棠村乐府》与梁清标的散曲创作 |
5.4.1 《棠村乐府》抄本基本情况及小令、套数辨析 |
5.4.2 《棠村乐府》主要题材 |
5.4.3 《棠村乐府》风格特色 |
第六章 明清正定梁氏文化与文学传承 |
6.1 秉承家法,绵延家学 |
6.2 世敦孝友,常怀敬畏 |
6.3 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二、近现代城市史相关研究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料介绍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资料介绍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西安的地理环境特征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貌特征 |
三、气候特征 |
四、河流与水文 |
第二节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
二、西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1912-1932年) |
第一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革 |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格局概况(1840-1911年) |
二、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的初步发展(1912-1926年) |
三、国民政府初期西安城市格局发展演变(1927-1931年)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 |
一、《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 |
二、《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1932-1945年) |
第一节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发展概况 |
一、民间之拟议 |
二、官方之擘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安第一部现代都市规划——《西京规划》 |
一、《西京规划》出台的背景 |
二、《西京规划》的出台过程 |
三、《西京规划》的主要内容 |
四、《西京规划》的规划者群体 |
五、《西京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1945-1949年) |
第一节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提出 |
一、民国后期西安城市发展的现状 |
二、战后西安城市规划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战后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 |
一、《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逐步恢复 |
二、建国初期三部都市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的制定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编制的背景 |
二、规划的内容 |
三、规划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西安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西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比较视野下的西安城市规划研究(1912-2020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当代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三节 西安与国内其他城市之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 |
二、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 |
四、关于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资料选辑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
后记 |
(5)《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边疆危机与边疆社会教育 |
2.1 何谓边疆社会教育 |
2.2 边疆危机与边疆社会教育的兴起 |
3 《边教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提案 |
3.1 边教会的成立及会议召开 |
3.2 边教会的边疆社会教育提案 |
4 《边教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 |
4.1 边疆社会教育的宗旨与方针 |
4.2 边疆社会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
4.3 边疆社会教育与寺院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 |
4.4 边疆社会教育实施的师资与经费 |
5 《边教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特点 |
5.1 以德育为中心 |
5.2 “三民主义教育方针”贯穿始终 |
5.3 “求交融,谋适应”因时因地制宜 |
5.4 温和、不刺激、增进民族间情感 |
5.5 提案关注重点的前后变化特点 |
6 《边教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实践与困境 |
6.1 边疆社会教育思想的政策化 |
6.2 边疆社会教育思想的实践化 |
6.3 学校、寺庙兼施社会教育 |
6.4 边疆社会教育思想实践中的困境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 |
(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 主要着力点及创新点 |
五 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的历史背景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
一 儒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概况 |
(二)天谴灾异说 |
(三)仁政思想 |
(四)民本思想 |
(五)宗族互助思想 |
二 佛教的慈善思想 |
(一)佛教的传播 |
(二)慈悲精神 |
(三)因果报应 |
(四)福田思想 |
三 道教的慈善思想 |
(一)《太平经》中的慈善思想 |
(二)其他经书中的慈善思想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方社会救助 |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概况 |
二 灾害救助措施 |
(一)下诏罪己,检讨政策 |
(二)削减开支,节用救荒 |
(三)整顿吏治,省刑赦罪 |
(四)赈济救恤,救荒活民 |
(五)蠲免赋役,减轻负担 |
(六)兴修水利,防御灾害 |
(七)南朝时期水灾与救助的个案考察:建康水灾记录再认识 |
三 贫弱群体救助 |
(一)皇帝登基、改元救助 |
(二)立后、立太子救助 |
(三)皇帝出巡救助 |
(四)朝廷日常和重大事件救助 |
(五)地方政府官员救助 |
(六)其他救助 |
四 疫病救助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病 |
(二)颁书办学,普及医学常识 |
(三)发放药物,医治疾疫 |
(四)埋骨助葬,防控疾疫 |
(五)隔离消毒,重视预防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优抚 |
一 优抚制度古已有之 |
二 脱籍封爵制度 |
三 休假制度 |
四 抚恤制度 |
(一)三国抚恤制度 |
(二)晋朝抚恤制度 |
(三)南朝抚恤制度 |
(四)北朝抚恤制度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一 尊老恤老福利 |
(一)“养老”对象的界定 |
(二)大赦诏令中的养老救济 |
(三)日常诏令中的养老救济 |
(四)三老五更之礼 |
(五)行乡饮酒礼 |
(六)存留养亲制度 |
(七)版授高年制度 |
(八)赐几杖制度 |
二 妇女儿童福利 |
(一)妇女福利 |
(二)儿童福利 |
三 残疾人福利 |
(一)残疾人日常救助 |
(二)残疾人免役制度 |
四 官员致仕福利 |
(一)致仕年龄 |
(二)致仕福利 |
五 官办福利机构 |
(一)六疾馆 |
(二)孤独园 |
(三)别坊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慈善 |
一 佛教慈善活动 |
(一)佛教慈善的宣传 |
(二)魏晋南朝的佛教慈善活动 |
(三)北朝佛寺的慈善活动 |
二 道教慈善活动 |
(一)以医疗救助促进道教传播 |
(二)葛洪的医疗慈善 |
(三)鲍姑的医疗慈善 |
(四)陶弘景的医疗慈善 |
(五)其他道教慈善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慈善救助 |
一 宗族慈善救助 |
(一)宗族救助的基本内容 |
(二)宗族安全救济 |
(三)宗族贫困救济 |
(四)宗族养老育幼 |
二 个人慈善救助 |
(一)赈灾救荒 |
(二)医疗救济 |
(三)施棺助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基本古籍 |
二 学术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北魏汉译佛经所见“布施”词例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北宋河南府知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分析 |
(一)有关北宋河南府知府的研究 |
(二)有关宋代其他州府长官的研究 |
(三)关于宋代知州制度的研究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研究内容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北宋河南府行政制度概述 |
第一节 北宋以前河南府及长官之沿革变迁 |
第二节 北宋时期河南府组织结构概况 |
第三节 北宋时期河南府知府的职掌权限 |
一、河南府知府的一般职掌 |
二、河南府知府的特殊职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宋河南府知府群体结构考析 |
第一节 北宋河南府知府的籍贯 |
第二节 北宋河南府知府的任职年龄 |
第三节 北宋河南府知府的入仕途径 |
第四节 北宋河南府知府的任职年限 |
第五节 北宋河南府知府的仕途履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南府知府与河南府之政务运行 |
第一节 河南府知府在河南府政务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 |
第二节 河南府知府与朝廷、路级及下级官员之间的关系 |
一、协调合作 |
二、相互监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时期的河南府知府为政情况及影响 |
第一节 北宋前期河南府知府的活动及影响 |
一、宋太祖时期 |
二、宋太宗时期 |
三、宋真宗时期 |
第二节 北宋中期河南府知府的活动及影响 |
一、宋仁宗——英宗时期 |
二、宋神宗时期 |
第三节 北宋后期河南府知府的活动及影响 |
一、宋哲宗时期 |
二、宋徽宗时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宋河南府知府名录表 |
(1)宋太祖朝河南府知府表 |
(2)宋太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3)宋真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4)宋仁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5)宋英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6)宋神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7)宋哲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8)宋徽宗朝河南府知府表 |
附录2 :宋西京城图 |
致谢 |
(9)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
第三节、山岳 |
第四节、江河 |
第五节、湖泽 |
第六节、温泉 |
第七节、都邑 |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井盐 |
第五节、其他物产 |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高僧事迹 |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
结语 |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10)《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总目次(第10卷1~4期)(论文参考文献)
-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D]. 李雪铭. 河北大学, 2020(08)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D]. 裴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中的边疆社会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余张飞.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魏晋南北朝社会保障研究[D]. 许秀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北宋河南府知府研究[D]. 孔子君.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10]《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