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痉挛性胸前绞痛临床分析

食管痉挛性胸前绞痛临床分析

一、食管痉挛性胸前区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磊[1](2020)在《益气化痰通脉方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气虚痰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气化痰通脉方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气虚痰瘀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指导临床,丰富医学证据。方法:收集72例来自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一病区的PCI术后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益气化痰通脉方,以12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硝酸甘油减停率、hs-CRP、血脂及各项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科学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对照组对痰多症状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其他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在改善胸闷、心悸、肢体困重、痰多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胸痛、气短、神疲乏力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0%和63.60%,治疗组更有优势(P<0.01)。3.经治疗两组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有所减少(P<0.01),且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5);4.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75.80%,治疗组更有优势(P<0.01)。5.经治疗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机体机能状态均较前改善(P<0.01);在改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度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P<0.05)。6.经治疗两组病例炎症状态、血脂水平均较前改善(P<0.01);在改善hs-CRP、TC、TG、LDL-C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HDL-C方面,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无显着变化(P值均>0.05)。结论:益气化痰通脉方的使用能明显改善PCI术后心绞痛(气虚痰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机能状态、改善hs-CRP及血脂水平;且安全可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林露[2](2020)在《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是为了观察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纳入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PCI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本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综合评判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血脂等的变化,评估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可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2.76%,对照组为71.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发作程度上,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心绞痛发作,但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为86.21%,对照组为60.7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为71.4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着提高躯体活动耐量、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P均小于0.05);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两组疗效相同(P>0.05)。结论: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能有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能够显着改善中医证候,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术后心绞痛患者身体机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能显着降低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席宇[3](2019)在《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面挖掘和搜集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涉及到的病种,并进行分类,为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系统化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编制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汇总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为提高土家族人民防病治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对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分析。2.统计归纳法:建立Excel表格分类整理土家族病种,以频数统计法记录病种频率,归纳总结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3.比较研究法:比较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命名特点、分类特点、高发病种的分布特点等。结果:1.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土家医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命名有一病多名、一名多病的情况,但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土家医都习惯将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类别进行分类。2.一般命名法病种是排除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的病种,它既包含部分中医学疾病病种,也包含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3.根据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搜集到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照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及性病、男科这七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和一般命名法内科病种分别有334个、84个;外科病种分别有119个、40个;妇科病种分别有89个、10个;儿科病种分别有97个、10个;五官科病种分别有95个、22个;皮肤及性病病种分别有43个、21个;男科病种分别有28个、6个。4.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和一般命名法疾病谱中,呼吸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肺痨(20次)、咳嗽(59次);循环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飞蛾扑心症(19次)、高血压(19次);消化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屙痢症(21次)、痢疾(45次);神经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白虎症(14次)、中风(28次);泌尿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尿石症(9次)、肾源性水肿(21次);血液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红痧症(7次)、贫血(4次);免疫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九子疡(11次)、淋巴结核(15次);运动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冷骨风(15次)、风湿性关节炎(104次);外伤科高发病种都是跌打损伤(频率分别是134次,23次);皮肤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珍珠痘(10次)、痈疽(37次);性病高发病种分别是湿霉(8次)、淋病(2次);妇科高发病种分别是闭经(18次)、月经不调(41次);儿科高发病种分别是小儿疳积症(15次)、小儿消化不良(13次);五官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火眼(20次)、咽喉炎(41次);男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缩阴症(13次)、勃起功能障碍(7次)。结论:1.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命名各具特点,尤其是传统命名法病种极具民族特色,有一定规律可循。两种命名方法的病种分类存在相互杂糅,一病多名,一名多病情况。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科分类已具雏形,但尚未形成系统。2.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照七大疾病谱系分类整理后,高发病种主要集中在外科跌打损伤和内科消化系统中。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在外伤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儿科和性病这八大系统中有相同的高发病种,其余七大系统中两种命名方法的高发病种不尽相同,但都是本系统较为典型的临床病症。3.两种不同命名法的高发病种在疾病谱的排序上有些许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生产力、卫生保健、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惯和诉求的变化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非生物致病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等是引起多种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彭星[4](2019)在《参七复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客观评价参七复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通过观察其对血脂、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了解参七复脉方在干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代谢、斑块内炎症反应以及保护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方面的作用,为使用参七复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符合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西医诊断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参七复脉方汤剂口服,观察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CCS心绞痛分级、中医症状及证候评分,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脂、CRP、Hcy水平,监测整个疗程的安全性,结果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安全性: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轻微头晕伴恶心,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好转。中西医结合组未见不良反应。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2.疗效:治疗4周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胸痛、胸闷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疗效相当(P>0.05);自汗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4.血脂: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5.CRP:治疗4周后,两组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6.Hcy:治疗4周后,两组Hcy水平有所下降(P<0.05),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参七复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4周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强化降脂作用,在干预脂代谢方面作用明确。但在干预斑块内炎症反应及保护血管内皮方面作用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杜俊峰[5](2018)在《参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参花注射液是丹参和红花通过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有效成分与注射用水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中成药类针剂。本试验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探讨参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精神,此次试验纳入48例入组前已经进行抗栓、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非中医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抗心肌缺血治疗1月的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受试者,48例全部完成整个试验。受试者入组后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在维持入组前的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进入14天的治疗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50ml配伍参花注射液40ml/天和生理盐水250ml配伍生理盐水40ml/天静滴治疗。2.通过比较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评价参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3.通过观察比较生命体征、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评估参花注射液的安全性。4.统计分析采用SAS 9.1.3软件包。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前心绞痛症状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降低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无效。试验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降低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有效。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差值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降低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心绞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3.试验过程中48例受试者在血尿粪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试验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参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有效。

王婷[6](2018)在《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全胃胃炎伴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运用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全胃胃炎伴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中医机制。方法:将166例全胃胃炎(高位为主)伴胃癌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化痰消瘀汤剂治疗(药物组成: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莪术10g、炒薏苡仁30g、鸡内金10g、半枝莲15g、蛇舌草15g、仙鹤草15g、紫丹参15g、蒲黄粉10g等);观察组采用口服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药物组成:柴胡5g、枳实10g、白芍10g、炙甘草3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炒薏苡仁30g、鸡内金10g、半枝莲15g、蛇舌草15g、仙鹤草15g、紫丹参15g、蒲黄粉10g等)。入组前166例患者中若合并有Hp感染,则先予2周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一次饮用量350ml;嘱患者饭后1小时温服,戒烟酒,限食牛羊猪肉,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24周)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行电子胃镜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统计Hp转阴及胆汁反流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经过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方辨证治疗对胃镜下黏膜表现及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更为显着。在中医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疗效显着,总有效率达85.54%;治疗前2组患者胃黏膜胃镜检查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胃镜检查总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均有好转,且观察组病理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80%,显着高于对照组58.82%(P<0.05);胆汁反流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 26.09%(P<0.05)。结论:综合评价本研究结果,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全胃胃炎(高位为主)伴胃癌前期病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修复破损黏膜,改变胃内微环境,在组织病理学上具有逆转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功能,为这类特殊的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吴文笛[7](2015)在《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文中提出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工作,是保护和继承名老中医宝贵医学财富的措施,是国家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一个重要医学继续教育计划。本课题是基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以保护和继承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名老中医的宝贵医学财富为研究目的。通过3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将从: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整理总结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化。进一步以3年来师带徒工作中代表性临床病案的收集,并从临床病案中以按语的方式充分分析反映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最终整理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具有鲜明流派传承特色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100例临床病案分析,充分体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填补了目前尚无具备吴荣祖名老中医创新发扬特色的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经验系统总结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可又直接运用于临床,使中医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具有很强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性,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扶阳学术流派的治法、方药打下重要基础。

许方雷[8](2014)在《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筛选合格的Ⅰ、Ⅱ、Ⅲ级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患者240例,经2周导入期后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安慰剂组(120例),疗程8周,分别在全国5个临床试验中心进行研究,本中心有48例患者入组,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延黄消心痛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对照组24例(延黄消心痛胶囊模拟剂,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2.通过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积分、心绞痛及积分,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并进行疗效比较,评价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有效性3.通过观察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四项等检查,评价其安全性。4.所有数据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1.7%、对照组58.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试验组:83.3%、对照组:54.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侯总积分、心绞痛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试验组为62.5%、对照组为2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安全、有效。

董振飞[9](2013)在《加味四逆三金汤治疗胆石症(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四逆三金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胆石症的临床疗效,并运用中医理论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的病因病机和加味四逆三金汤的疗效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均衡、对照的原则,将60例合格受试对象分为试验组30例,给予加味四逆三金汤,水煎至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一剂;对照组30例,给予胆石片(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6片,一日3次。以上两组患者服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做治疗前后和组间疗效观察,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加味四逆三金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明显排石、化石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实验组临床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B超影像学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故加味四逆三金汤对于肝郁气滞型胆石症可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聂慧[10](2013)在《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食管血肿病例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上消化道出血作为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I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道、胃、十二指肠、胰管、胆管、空肠上段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分为两类: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VGB)和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UGB)。如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相关疾病的比例在增加,因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谱有所改变,但引起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仍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贲门粘膜撕裂症、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损伤。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其目前治疗手段有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下处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等。食管疾病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所占到比例并不大,而食管血肿(esophageal hematoma,HE)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更为少见,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国内外报道均不多见,为消化系统少见病,但属于临床的危急、重症疾病,故应高度重视。目的本研究通过食管血肿病例报告,分析食管血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旨在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选择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消化内科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经电子胃镜等检查确诊为食管血肿的三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结果病例1患者电子胃镜表现为:距门齿28cm处可见一血泡,表面呈紫红色,距门齿28-38cm后壁可见一广泛血肿;病例2患者电子胃镜表现为:距门齿22cm及33cm分别见一血肿,并伴食管粘膜糜烂,浅溃疡,食管腔内见新鲜血迹;病例3患者电子胃镜表现为:距门齿20cm见一血肿,并伴食管粘膜广泛溃烂,表面覆坏死组织及血凝块,胃角同时见一轻度凹陷溃疡。3例患者均经各项检查最后诊断为食管血肿,发病前均有明确的食道异物诱因史,临床表现均有呕血、胸骨后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3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其中有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经禁食水、抑酸、止血、保护食管、胃粘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支持治疗后痊愈,病程为2-3周。结论食管血肿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造成误诊,尤其是基础疾病多的老年人,迅速的明确诊断更是极为困难,而且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穿孔、食管肿瘤、消化性溃疡、肺栓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贲门粘膜撕裂症等疾病鉴别。一旦明确诊断后,经禁食水、抑酸、止血、保护食管、胃粘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支持治疗后均可治愈。

二、食管痉挛性胸前区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痉挛性胸前区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化痰通脉方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气虚痰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研究方案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
    3 中医疗效性指标比较
    4 西医疗效性指标比较
    5 安全性指标比较
    6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结果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CI术后心绞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PCI术后心绞痛的西医认识
    2 PCI术后心绞痛的中医认识
    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表2: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标准
    附表3:患者一般信息表
    附表4:安全性指标
    附表5:中医主要证候积分
    附表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附表7:疗效性指标
    附表8:不良反应观察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病例的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6 病例分组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1.治疗方案
    2.观察项目
    3.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硝酸甘油用量
    2.心绞痛疗效对比
    3.心电图疗效
    4.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对比
    5.CRP对比
    6.D-二聚体
    7.血脂对比
    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
    9.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冠心病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中医学研究
    2.冠心病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西医学的发病机理
    3.目前冠心病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治疗
    4.立题依据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展望及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文献综述 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现状
        (二)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一)传统医学
        (二)病种
        (三)病种命名和分类标准
        (四)疾病谱
        (五)其它相关概念
第一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计量学研究
    第二节 专着类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专着类概述
        二、专着中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第三节 学术论文类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学术论文类概述
        二、学术论文中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第二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
    第一节 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的病种
        一、民族特色病种命名的原因
        二、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汇总
        三、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方法
        四、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
    第二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
        一、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角度
        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汇总
        三、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分类
    第三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与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凡例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布规律
        二、分析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
第四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个例分析
    第一节 跌打损伤
        一、跌打损伤概述
        二、跌打损伤的治疗
        三、土家医治疗跌打损伤的优势疗法
        四、跌打损伤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肺痨
        一、肺痨概述
        二、肺痨的治疗
        三、肺痨的现状分析
        四、肺痨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屙痢症
        一、屙痢症概述
        二、屙痢症的治疗
        三、屙痢症现状分析
        四、屙痢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节 白虎症
        一、白虎症概述
        二、白虎症的治疗
        三、白虎症的研究现状
        四、白虎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参七复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2.2.2 心绞痛分级标准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4 纳入病例标准
        2.2.5 排除病例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脱落标准
        2.2.8 中止研究标准
    3.研究方案
        3.1 试验设计
        3.2 样本量估算
        3.3 技术路线
        3.4 分组方法
        3.5 干预措施
        3.5.1 西医基础治疗
        3.5.2 中药治疗
        3.6 观察指标
        3.6.1 一般资料
        3.6.2 疗效性指标
        3.6.3 安全性指标
        3.7 随访方法
        3.8 疗效评价标准
        3.8.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3.8.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3.8.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9 质量控制
        3.10 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线资料分析
        4.2 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分析
    5.讨论
        5.1 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
        5.2 益气活血验方——参七复脉方
        5.2.1 参七复脉方组方原理
        5.2.2 参七复脉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5.3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AS
        5.3.1 AS与血脂
        5.3.2 AS与 CRP
        5.3.3 AS与 Hcy
        5.4 试验结果讨论
        5.4.1 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讨论
        5.4.2 改善血脂水平结果讨论
        5.4.3 改善CRP水平结果讨论
        5.4.4 改善Hcy水平结果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参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1.2.2 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CCS标准)
        1.2.3 心绞痛分级计分方法
        1.2.4 中医诊断标准
        1.2.5 中医证候分级计分方法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其他试验标准
    1.6 试验方法
    1.7 观察项目和观察时间节点
    1.8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
    1.9 统计方法
2.试验结果
    2.1 可比性分析
    2.2 有效性分析
    2.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
        1.1 冠心病的病因
        1.2 冠心病的病机
        1.3 冠心病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2.1 胸痹的病名
        2.2 胸痹的病因病机
        2.3 胸痹的五脏治法
        2.4 胸痹的辨证论治
    3 参花注射液的机制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全胃胃炎伴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CAG癌前病变的理论认识与研究
        1.1 CAG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CAG癌前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CAG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点及分类
        1.4 CAG癌前病变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CAG癌前病变的理论认识与研究
        2.1 CAG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CAG癌前病变的中医治疗
        2.3 CAG癌前病变“痰”“瘀”证病机治法探讨
        2.4 化痰消瘀方组方分析
    3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伴PLGC的研究基础
        3.1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的定义
        3.2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病因病机的特殊性
        3.3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伴PLGC的机理探讨
        3.4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与分组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基本情况比较
        2.3 诊断标准
        2.4 受试病例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总体设计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数据统计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研究结果
        5.1 临床证候疗效
        5.2 胃镜积分疗效
        5.3 病理组织学疗效
        5.4 胆汁反流疗效
        5.5 Hp根除情况比较
        5.6 安全性评定
    6 讨论
        6.1 全胃胃炎(高位为主)伴PLGC的立方依据
        6.2 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的组方分析
        6.3 问题与展望
    7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其他成果
致谢

(7)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1、扶阳学术流派思想渊源
    2、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2.1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建立
        2.2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对学派核心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2.3 当代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运用发展的社会背景状况
        2.4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状况
    3、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及临床运用状况
        3.1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论着发展状况
        3.2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4、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4.1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临床运用状况
        4.2 当下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三、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1、前言
    2、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
        2.1.1 阳主则寿阴旺则夭
        2.1.2 扶阳抑阴四逆为君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2.2.1 辩证阳虚隐潜者要
        2.2.2 上工治病,防患未然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2.3.1 临证遇火少壮明分
        2.3.2 离照当空邪去正安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2.4.1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2.4.2 引火归元潜阳封髓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2.5.1 温肝为法气运得畅
        2.5.2 形与神俱康寿并齐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2.6.1 明君为主安相为辅
        2.6.2 左升右降圆运始然
        2.7 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
        2.7.1 审药动静令气条达
        2.7.2 工艺革新减毒增效
    参考文献
四、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1、引言
    2、100 例临床病案分析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学术思想病案
        2.1.1 阳虚阴盛肺痈案
        2.1.2 阳虚寒凝尪痹案
        2.1.3 阳虚阴盛孤阳外脱过敏性紫癜(腹型)伴消化道出血案
        2.1.4 阳衰土败阴霾四溢肺癌案
        2.1.5 阳不统阴气不摄血肌衄案
        2.1.6 阳虚寒凝虚火上浮历节案
        2.1.7 阳虚湿阻兼有郁热顽痹案
        2.1.8 阳虚阴盛少阴格阳高热案
        2.1.9 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痛痹案
        2.1.10 阳虚阴盛风寒内伏蛇串疮案
        2.1.11 三阴脏寒胸阳痹阻真心痛案
        2.1.12 阳虚肝寒阴蕴血虚沿爪疔案
        2.1.13 阳虚阴盛寒湿闭阻痹证案
        2.1.14 阴盛阳脱神昏救愈案
        2.1.15 阳虚水泛气痰交阻喘证案
        2.1.16 阳虚阴盛痰瘀互结血溢脉外中风便血案
        2.1.17 三阴脏寒相火不敛子痈案
        2.1.18 阳虚血脱冲脉不固经崩案
        2.1.19 阳虚水泛水肿案
        2.1.20 阳虚寒凝气机闭阻腹痛案
        2.1.21 寒湿内伏太阳经痛痹案
        2.1.22 脾肾阳虚寒湿困腰腰痛案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2.2.1 肝寒木郁横逆克土胃脘痛案
        2.2.2 阳虚寒伏咳嗽案
        2.2.3 肾阳虚弱寒邪闭肺慢喉喑案
        2.2.4 阳虚风寒伏肺咳嗽案
        2.2.5 三阴脏寒生化乏源缺乳案
        2.2.6 阳虚湿困心肾不交相火不秘不寐案
        2.2.7 三阴不升痰风内停阴火上扰眩晕案
        2.2.8 心肾阳衰气阳欲脱胸痹案
        2.2.9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咳嗽案
        2.2.10 三阴不升胃脘痛案
        2.2.11 阳虚金寒风痰伏肺肺胀案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2.3.1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痤疮案
        2.3.2 三阴脏寒寒凝血瘀痛经案
        2.3.3 肝寒血凝头痛案
        2.3.4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内伤发热案
        2.3.5 寒湿阻遏阴盛格阳太少两感高热案
        2.3.6 真寒假热阴火案
        2.3.7 三阴脏寒痰瘀风阻阴火案
        2.3.8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口臭案
        2.3.9 风寒外束痰热内伏咳嗽案
        2.3.10 肝寒气郁寒湿困脾相火不藏蛇串疮案
        2.3.11 水寒土湿阳气虚浮虚火内扰阴火案
        2.3.12 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不寐痹证案
        2.3.13 脾肾阳虚痰湿瘀阻痹证案
        2.3.14 阳虚不足外感实寒心阳闭阻神明被蒙昏厥案
        2.3.15 寒邪内闭心窍受蒙阴癫案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2.4.1 脾肾阳虚相火扰神不寐案
        2.4.2 肾阳不足相火上扰牙痛案
        2.4.3 阳虚火浮阴燥案
        2.4.4 阴寒阻滞虚火上浮乳蛾案
        2.4.5 脾肾阳虚相火不潜耳鸣案
        2.4.6 阳虚阴盛真阳不藏阴火案
        2.4.7 少阴阳虚虚火络咽咽痛案
        2.4.8 脾肾阳虚相火不秘瘾疹案
        2.4.9 脾肾阳虚虚火上扰虚劳案
        2.4.10 脾肾阳虚阴寒内聚相火不秘肺癌案
        2.4.11 阳虚阴盛脾阳不振相火上扰肺癌案
        2.4.12 脾肾阳虚寒凝厥阴浊阴上僭头痛案
        2.4.13 阳虚水寒相火不藏宫寒不孕案
        2.4.14 水寒土湿木郁相火不敛阴疮案
        2.4.15 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
        2.4.16 命门火衰气机逆乱神不守舍阴癫案
        2.4.17 肾阳虚衰脾失统摄虚火上浮鼻衄案
        2.4.18 命门火衰虚阳不潜虚风内动面瘫案
        2.4.19 脾肾阳虚真龙上浮肾气不固淋证案
        2.4.20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龙火扰神不寐案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2.5.1 三阴不升相火上扰鼻渊案
        2.5.2 三阴脏寒气滞血瘀头痛案
        2.5.3 水寒土湿木郁痿证案
        2.5.4 水寒土湿乙木寒郁乳癖案
        2.5.5 三阴不升乙木郁滞头痛案
        2.5.6 阳虚中寒水饮不化妊娠恶阻案
        2.5.7 三阴脏寒痰湿内蕴眩晕案
        2.5.8 脾肾阳虚肝寒犯胃胃脘痛案
        2.5.9 水寒土湿木郁湿蕴肌表湿疹案
        2.5.10 水寒土湿木郁头痛案
        2.5.11 三阴脏寒三焦失运仓禀告亏胃脘痛案
        2.5.12 三阴脏寒清阳不升耳痹案
        2.5.13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气痰交结痰核案
        2.5.14 三阴不升早泄案
        2.5.15 三阴脏寒气痰交阻胃痞案
        2.5.16 三阴脏寒阴郁气结案
        2.5.17 三阴脏寒气郁不宣寒厥案
        2.5.18 三阴不升寒湿凝结症瘕案
        2.5.19 三阴脏寒气痰交结郁证案
        2.5.20 脾肾阳虚肝寒血瘀乳癖案
        2.5.21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郁证案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2.6.1 脾弱肝旺圆运不畅小儿疳积案
        2.6.2 脾肾阳虚肝寒气滞腑气不通案
        2.6.3 阳虚寒瘀聚而成痈肛痈案
        2.6.4 三阴脏寒胆胃不降胃痞案
        2.6.5 心肾不交营卫不和心悸案
        2.6.6 脾弱肝旺木风虫动小儿风证案
        2.6.7 脾肾阳虚中气不足圆运失常便秘案
        2.6.8 水寒土湿木郁口糜案
        2.6.9 水寒土湿乙木郁陷甲木冲逆郁证案
        2.6.10 三阴脏寒相火不秘嘈杂案
        2.6.11 肝寒血虚冲任不调相火扰神不寐案
    【附】落水受冻经脉闭 附子中毒自体验(自救自解)案
五、小结
六、致谢
七、个人简介

(8)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剔除试验、脱落病例及终止试验标准
    1.6 实验方法
    1.7 观测项目与指标
    1.8 疗效评定标准
    1.9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候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心绞痛证候疗效比较
    2.5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侯积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中对于冠心病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3.3 延黄消心痛胶囊组方依据
    3.4 延黄消心痛胶囊临床疗效分析
    3.5 安全性疗效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加味四逆三金汤治疗胆石症(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西医诊断标准
        (三) 中医辨证标准
        (四) 临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五) 纳入标准
        (六) 病例排除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控制偏倚因素的方法
    三、 观察指标
        (一) 人口学相关资料
        (二) 体格检查基本资料
        (三) 安全性检验
        (四) 疗效性观察
        (五) 不良反应记录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疗效评定标准
        (二)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 治疗结果与分析
    五、 安全性观测
讨论
    一、 现代医学对胆石症的认识
        (一) 影响胆石症发病的因素
        (二) 胆石症发病机理
        (三) 胆石成分及形态特点
        (四)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
        (五) 各种并发症
        (六) 辅助检查
        (七) 胆石症的治疗
    二、 中医学对胆石症的认识
        (一) 中医归属
        (二) 病因病机
        (三) 治疗法则
    三、 加味四逆三金汤的方药解析
        (一) 立法依据与思路
        (二) 组方结构
        (三) 中药分析
        (四) 配伍特点
        (五) 加减用药
        (六) 现代药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10)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食管血肿病例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食管痉挛性胸前区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化痰通脉方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气虚痰瘀型)的临床研究[D]. 马磊.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加味生脉散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林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席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4]参七复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彭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参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 杜俊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6]四逆散联合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全胃胃炎伴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观察[D]. 王婷.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7]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D].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
  • [8]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临床研究[D]. 许方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9]加味四逆三金汤治疗胆石症(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研究[D]. 董振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10]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食管血肿病例分析报告[D]. 聂慧. 泰山医学院, 2013(04)

标签:;  ;  ;  ;  ;  

食管痉挛性胸前绞痛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