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边永钎,李跃军,李靖,李金清,李学拥[1](2020)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实习的73名临床本科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名)和实验组(37名),其中对照组学员接受LBL+PBL教学模式,实验组学员接受LBL+PBL+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通过笔试、临床操作和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知识理解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BL+PBL+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实践中效果显着,值得借鉴推广。
孟煜[2](2018)在《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专科医师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力量,其能力水平直接关乎民众的健康和生命权益。2016年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发文启动专科医师培养试点工作以来,实践与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理论指导、经验积累和总结不足等问题,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颇受争议。深入开展专科医师培养相关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与做法,特别是美国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培养新模式,优化适合我国国情、本土化的培养模式,可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专科医师技术水平和服务。笔者归纳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提炼培养模式的5个构成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确立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围绕如何借鉴美国先进理念和经验,优化我国专科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问题,以255名毕业考核合格的学员以及111名带教老师为调查对象、以11名长期从事专科医师培养的管理者和医学专家为访谈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法,广泛收集、翻译、整理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模式研究文本,辅以调查问卷素材,对比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模式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比较;运用专家小组讨论法,邀请15名多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专家,讨论确定专科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要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胜任力模型。通过中美对比研究,得出对我国培养模式基本、客观的判断:我国模式是对美国模式的借鉴和本土化,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与岗位胜任力培养不相适应之处,需要完善和优化。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不够细化明确,缺乏对实践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科设置数量偏少,分布不均衡,缺少医学人文素养课程;培养方法理解不够透彻,运用不到位,缺乏过程评价反馈;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行业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评价系统尚未建立,考核工具单一,无法实现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借鉴美国先进的经验,构建本土化专科医师胜任力模型,包含5大核心胜任力: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自我认知、品质素质,涵盖专科医师所应该具备的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成长密切相关的岗位胜任力。以模型为参考依据,针对我国模式的不足之处,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提出明确培养目标,研制框架体系,提高目标引领评价功能;调整优化科目设置,增设医学人文课程内容;细化抓落实,探索多元化培养方式方法,重视全程评价,及时反馈提升效果;完善管理体制,凸显行业组织作用,接轨国际通行做法,适时制定准入与再认证制度;明确评价目标,建立规范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双轮驱动,严把培养出口关;研发多元化评价工具,实现全程、客观、及时评价与反馈等模式优化建议。
涂轶群[3](2018)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匮乏,而且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比较发达城市的三甲医院,存在严重分布不均。同时,医闹、伤医、杀医等恶性事件近年也频频发生,“扎堆看病、看病难、看好病更难、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且日益严重,临床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劣,医生离职转行潮开始涌现,使得原本严峻的就医形势雪上加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人才紧缺、缓解严峻的就医形势,国家政府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两项重要的医改新举措。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并于2010年和201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分别进行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举措,旨在增加有效临床医生数量的同时,提高临床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培养出更多能“看病”且能“看好病”的医生。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的庞大与精神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精神科的医疗形势不容乐观,精神科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通过对精神科临床医生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精神科医师,促使优质医疗资源可以有效下沉,从而整合和优化上海市精神科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基层精神科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努力实现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根本上缓解严峻的精神科医疗形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整个医学终身教育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桥梁角色,既是医学学校基础教育的理论知识延伸与应用,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基石。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和归纳上海市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效果评价相关研究,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以精神科专业为例,通过对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调查,梳理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现状。同时,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效果指标评价体系,并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调查及评价分析结果,进行对策分析,从而为解决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为政府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完善和在全国推广应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全国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蓝本。
赵璟[4](2017)在《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我国针灸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众多的针灸教育家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针灸学校,撰写针灸教材,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分析,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办学形式、针灸教材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法及治疗学的演变,分析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作了简要回顾,考察了民国时期针灸教育从传统的师承模式向学校教育转型的过程,同时列举了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相关历史事件。其后,借针灸教育形式的转型,分析学历教育、函授班、短期班等办学形式的特征。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其学制较长,学历层次划分不统一;中医学校针灸课程地位不凸显,针灸学校针灸课程分化,均参照了西医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进度安排,渐趋规范化、实用化;注重针灸临床实习。函授班,多数由学校附设,亦有学生创办;教材与面授班相同,不过相对局限,较少涉猎他科知识;学制短,毕业考核简单。短期班有专修班、讲习班及训练班等形式,专修班及讲习班仅为更简便地速成针灸,训练班则是在战时缺医少药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探析学校针灸教育办学形式、分析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在不同学校、不同办学形式下针灸教材体例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笔者回顾历代针灸教材,梳理民国时期医学教材编修过程,收集当时67种针灸教材,并据其体例,划分为早(1912-1927)、中(1928-1939)、晚(1940-1949)三期。早期教材以传统类针灸教材为主,多数体例单一,内容侧重于经络腧穴,初步引入了近代科学理论;中期教材体例以"西医版块+针灸学版块"和"总论→经穴→手术(刺灸法)→治疗"两大模式为主,内容上融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知识,注重临床实用性,仍有部分教材依旧沿用传统针灸理论;晚期教材体例以"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为主,或在原有"总论→经穴→刺灸术→治疗学"的体例中加入诊断学内容,或为"总论→孔穴学→治疗学"体例,内容上延续和完善了中期教材中西汇通特点,更具科学性,同时重穴轻脉,融入诊断学内容,初步构建了针法、灸法、腧穴、治疗等为核心内涵的针灸学科体系框架。在对教材内容和体例的分析之后,本文阐述了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术、治疗学的理论演变。经络腧穴方面,早期尤为重视,但其选用传统经络腧穴内容,局限于十二经脉的论述。民初"神经"的引入,并未使针灸教材内容产生多大的变化,依旧遵循古法,仅是少数教材粗浅地阐发经络实质,套用西医的骨骼图与脏腑解剖生理,其本身内容并未过多西化。腧穴则在归经、数目方面按传统路径详细考正。中晚期对经脉实质的认识不断更新,由中期单一神经或血管至晚期发展为多种组织;原先不受重视的"奇经八脉",在中期凸显,并结合中西医生理病理内容,将其与淋巴、神经等组织比附。刺灸术在早期不受重视,中期教材中内容上强调针具的革新、温灸器具的引入,列入异于传统的针刺手法、针灸补泻、禁忌理论内容,针灸消毒也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教材。各部分描述顺序紧紧围绕"针灸操作流程",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治疗学,早期大多以腧穴主治形式,附列于腧穴的归经、定位之后,侧面反映"腧穴"本身的重要性,强调单穴的临床作用,或以针灸歌赋直接呈现。中晚期体现在采用西医病名,从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角度来阐释针灸治疗机理、针灸选穴,认识病因、解释病理机制,同时在书写过程中效仿中药处方模式逐渐形成了 "理、法、方、穴"的针灸处方模式。该部分以"心悸亢进症(心悸怔忡)""脚气病"为例,阐述各教材对其疾病分类的归属划分、病因病理的解释及针灸治疗的方法。综合以上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针灸教材、针灸理论的研究,本文继而从中医医事制度革新、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中医科学化的彷徨及针灸教育家的推动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针灸教育蜕变的原因,进而结合建国后针灸教育的背景,论述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的影响。
张丰菊,宋彦铮,孙明甡[5](2014)在《注重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年制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打造高级医学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如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是培养的关键点。因此在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敏锐的科研嗅觉和严谨的临床诊疗思维,以适应我国眼科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华锋,郭玉楠,周希瑗[6](2014)在《七年制研究生阶段医学学专业教学的探讨——以眼科专业为例》文中认为七年制医学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五年制本科生和普通研究生的教学模式,而眼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性也更强。针对于七年制临床医学眼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问题,结合学生学制及学科的特色,进一步探讨更适合该学科七年制研究生的专业教学模式。
金阿宁[7](2013)在《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0年,Flexer发表的着名报告奠定了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基础。100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如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在《面向新世纪的卫生人才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我们在“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教育”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整合教育”等两代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转化式学习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中国医学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契机,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2012年,我国推出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教育部和卫生部旨在通过这一改革,将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回归到精英教育的轨道,培养适应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中医学做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国家医学教育改革中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将以现代师承教育为代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向深入,如何持续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中医学领军卓越人才,这对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定位于中医学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充分考查中医教育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的前提下,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基于素质教育、成功学等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历史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中医学卓越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系统分析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关键环节要素,建构反映中医学卓越医生能力素质的“5A”胜任力模型,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独具中医特色的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中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明确中医学“卓越医生”的研究目标为何要培养“卓越医生”,对“卓越医生”的培养是如何被提出和确立的?这是本文要首先明确的问题。笔者从历史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已有研究文献出发,对本文相关概念以及关于卓越医生培养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把握已有研究的基本观点,理清思路,寻找本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现代中医教育应该以“卓越中医生”为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二、回顾中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清历史才能明确方向。本文从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史入手,详细分析了历朝历代在中医教育方面的机构设置、教师组成、学生选拔及医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力求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医教育的独特规律,研究中医教育的优良方法和有效经验,以期对当今中医教育产生启示和推动作用。进而,以我国中医教育发展为主线,追溯了我国关于高等中医人才培养的思想演变与实践进程,力求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把握不同时期卓越医生的培养理念和特点,从中获取经验、汲取教训。三、探讨中医学教育改革现况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目前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中医药院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法、比较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目前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师承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各学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上突出了“中医”的特点,认识到中医教育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以师承为途径,先后在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试点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调查同时发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中还难以适应培养中医学“卓越医生”的需要,整体看改革只是局部和短期的,离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还有一定距离。四、借鉴国际卓越医生培养经验在把握中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本文对美国、英国、德国等北美和欧洲国家的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国医学教育的经验作法,同时对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浪潮强调以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转化式学习和相互依存的医学教育为重点,实现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合作,开展标准化评估等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对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起到指引作用。五、分析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结果导向的医学教育是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现行培养目标往往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只是一个相对概括性的导向,难以直接对实际的教育过程进行指导。因此,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从医学高等教育的角度对其加以完善,适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从胜任力角度出发,循着“医学生——合格医生——卓越医生”的顺序层层递进,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出符合中医学卓越医生特征的“道德领域”、“思维领域”、“沟通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的5A胜任力模型,分析各维度所应包含的具体特征,以此作为卓越医生培养的目标规格。六、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确立了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也就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这是一种目标指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策略的设计,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关悉培养方案的建构。本文基于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的的层级结构,抓住“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评价”和“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向做了进一步探讨,构建了一个承于传统并注重创新的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医药院校高素质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最后,在以上关于中医学卓越医生的文献、历史和实证等方面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在高等教育和中医行业两个宏观视角上,提出了建设性的中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总体实施方案、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方案(5+3模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师承继续教育的意见等,以期为国家医学教育事业和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周琳[8](2011)在《上海市某市级妇产科专科医院科教现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21世纪,科技竞争力的发展正以生命科学为主导,医学在生命科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教育和科研是医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医院管理已由单一的医疗管理扩大为医、教、研多模块的综合管理。教学和科研是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项研究对象是上海地区的一家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管理模式下的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简称A院),该院近年来在取得教学、科研发展的同时,内涵建设存在诸多发展性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A医院组织内部科教管理状况、发展定位;分析A医院科教管理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A医院科教发展方向,为A医院人才和学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查阅及现有相关资料的收集、关键知情人过访谈、问卷调查、专家焦点组访谈、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本文的第一部分是阐述相关管理理论,总结医院所处的医学教育领域、科研管理领域发展背景情况和趋势,对科教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功能及其运行原理进行梳理,追溯近几年来医学院校非直属医院科教管理工作进展,对其发展现况和前景进行综合评述。本文的第二部分则以A医院为研究对象,对A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现况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医院总体状况分析:包括医院医疗技术概况、业务科室设置、专科特点、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等。2、医院科教状况分析:A医院2006年~2010年医学教学和科研基线状况,包括规章制度、研究生培养情况、科研项目与成果情况、论文发表等。3、医院科教管理状况分析:科教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理念态度、规章制度、科教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的职责、工作流程、管理效率、存在问题等。4、科教工作的评价和建议:A医院临床医师对医院科教工作的评价、科教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A医院管理者、研究生导师和教师、局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教管理的评价、对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思考及对改善科教管理的建议。研究围绕科教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出发,对A院当前临床医师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建议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1、A院学科实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医疗特色未显示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2、A院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严格性不足,有待改善,具体体现为:临床医师对临床教学工作认知不足,对教学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医学教育的激励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3、A院科研能力、科研绩效均有待提高,应从科研团队建设、改善科研环境、加强科研绩效等方面加强建设。4、A院医师对科教信息的掌握程度不高,A院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沟通效率。首先,应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信息交流平台,贴合临床工作实际需要;其次,应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人性化程度。研究最后从A院科研教学工作建设对策与建议展开论述,为其发展提供加强科学管理依据、科教管理机制转换及创新方法的新思路,分为三个方面:1、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规划,匹配配套政策,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共识管理;广泛争取资源,加大科研教学工作的投入力度。2、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主要包括:围绕医院科教发展目标制定激励措施;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科研教学工作氛围。3、建立约束和竞争机制,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建立考评评价体系;合理利用管理工具、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评价必须关注各级医师的发展。
陈二员[9](200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外事及港澳台事务资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对外教育及对外交流与合作事业迅速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新中国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共辉煌,和新世纪人类健康事业同进步。随着中医药逐渐被国际接受,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来中国学习中医,也使国内各中医药高校的中医药对外教育与交流合作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我校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与交流合作方面已走在国内各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本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我校对外教育与交流合作的历史,对我校中医药对外教育与交流合作的历史作一个系统回顾、分析和整理,不仅是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还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明确我校既往对外教育与交流合作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更好地探索中医药对外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在促进中医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办学模式与协调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学校沿革、对外教育与对外合作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我校对外交流合作与对外教育的现状分析、我校对外交流合作及对外教育的发展思考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学校建校以来以及外事部门的沿革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分别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介绍我校对外教育与对外合作办学的起始、发展与现状。第三部分介绍我校对外与合作的缘起、发展和现状,分别从接待来访,出国交流、与港澳台的往来、国际会议、合作办学、客座教授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整理。第四部分进行现状分析,分析我校的优势与特色,找出不足与差距。第五部分对我校对外交流合作及对外教育的发展进行总结思考,并提出解决之道。
王育红,肖扬,洪慧,傅智勇[10](2004)在《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实验组 |
1.3 效果评价 |
1.3.1 临床考核 |
1.3.2 问卷调查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考核成绩比较 |
2.2 两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
3 讨论 |
3.1 整形外科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2 LBL+PBL+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带教中优势突出 |
3.3 小结 |
(2)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的发展呼唤高素质医学人才 |
1.1.2 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滞后于医学发展需要 |
1.1.3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专科医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毕业后医学教育 |
2.1.2 住院医师 |
2.1.3 专科医师 |
2.1.4 需要澄清的概念 |
2.1.5 模式 |
2.1.6 人才培养模式 |
2.1.7 专科医师培养模式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专科医师培养研究现况 |
2.2.2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研究现况 |
第3章 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
3.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与目标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培养目标 |
3.2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与目标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培养目标 |
3.3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目标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目标比较 |
3.3.2 启示 |
第4章 培养内容比较研究 |
4.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内容 |
4.1.1 专科方向设置 |
4.1.2 课程内容 |
4.2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内容 |
4.2.1 专科方向设置 |
4.2.2 课程内容 |
4.3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内容比较与启示 |
4.3.1 培养方向设置比较 |
4.3.2 课程内容及要求比较 |
4.3.3 启示 |
第5章 培养方式比较研究 |
5.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方式 |
5.1.1 主要培养形式 |
5.1.2 具体培养方法 |
5.2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方式 |
5.2.1 主要培养形式 |
5.2.2 具体培养方法 |
5.3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 |
5.3.1 主要培养形式比较 |
5.3.2 具体培养方法比较 |
5.3.3 启示 |
第6章 培养制度比较研究 |
6.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 |
6.1.1 制度发展沿革 |
6.1.2 现行制度体系 |
6.2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 |
6.2.1 制度发展沿革 |
6.2.2 现行制度体系 |
6.3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制度比较与启示 |
6.3.1 培养制度的共同点 |
6.3.2 培养制度的不同点 |
6.3.3 启示 |
第7章 培养评价比较研究 |
7.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评价考核 |
7.1.1 培养评价考核对象 |
7.1.2 培养评价考核内容 |
7.1.3 培养评价考核方式 |
7.1.4 培养评价考核工具 |
7.2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评价考核 |
7.2.1 培养评价考核对象 |
7.2.2 培养评价考核内容 |
7.2.3 培养评价考核方式 |
7.2.4 培养评价考核工具 |
7.3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评价比较与启示 |
7.3.1 评价考核对象比较与启示 |
7.3.2 评价考核内容比较与启示 |
7.3.3 评价考核方式比较与启示 |
7.3.4 评价考核工具比较与启示 |
第8章 胜任力理论探讨与模型构建 |
8.1 胜任力理论与专科医师培养 |
8.1.1 胜任力理论溯源与发展 |
8.1.2 胜任力理论在专科医师培养领域的应用 |
8.1.3 胜任力理论对专科医师培养模式优化的适用性 |
8.1.4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模式优化路径 |
8.2 我国专科医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8.2.1 专科医师胜任力词典拟定 |
8.2.2 专科医师胜任力特征确定 |
8.2.3 专科医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第9章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
9.1 培养目标优化建议 |
9.1.1 形成共识以胜任力作为培养目标 |
9.1.2 立足现实 突出培养重点能力(胜任力内涵) |
9.1.3 研制胜任力框架体系提高目标引领功能 |
9.2 培养内容优化建议 |
9.2.1 调整科目设置适度扩充推动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 |
9.2.2 增设医学人文课程内容全方位提升岗位胜任力 |
9.3 培养方式优化建议 |
9.3.1 深化研究细化落实发挥培养方法内在价值 |
9.3.2 以胜任力为导向探索多元化培养方法 |
9.3.3 重视教学全程评价及时反馈提升培养效果 |
9.4 培养制度优化建议 |
9.4.1 完善管理体制凸显行业组织作用 |
9.4.2 接轨国际通行做法适时制定准入与再认证制度 |
9.4.3 以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
9.5 培养评价优化建议 |
9.5.1 明确并优化评价目标建立规范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 |
9.5.2 做好住培与专培衔接严格准入管理把好培训入口关 |
9.5.3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双轮驱动严把培训出口关 |
9.5.4 研发评价考核系统和工具实现全面客观及时评价与反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 |
一、毕业后医学教育 |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不同评价内容的效果评价 |
二、不同评价主体的效果评价 |
三、不同评估模型的效果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界定 |
二、利益相关者分类 |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一、政策评估的定义 |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
三、政策评估的模式 |
四、政策效果评估的方法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卫生政策领域中的应用 |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在卫生政策领域中应用的发展 |
二、卫生政策领域中利益相关者的确认 |
第三章 国内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
第一节 国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
一、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 |
二、英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 |
第二节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践现状与发展历程 |
一、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
二、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
一、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内涵 |
二、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四章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现状 |
一、招录住院医师的生源情况 |
二、住院医师培训状态情况 |
三、住院医师离站后的去向及就业情况 |
第二节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一、利益相关者的初步确定 |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认 |
第三节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三、指标评价体系的确立 |
第五章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上海市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市精神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建议与对策 |
第一节 重视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政策制定参与 |
第二节 发挥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政策评估及执行监控作用 |
第三节 统一现有医学高等教育体制 |
第四节 构建精神科本科教育体系 |
第五节 建立临床医师职称晋升分类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键利益相关者》专家咨询表 |
附录 2 访谈提纲(“住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
附录 3 访谈提纲(“住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
附录 4 访谈提纲(“住培”培训基地管理者适用)(部分) |
附录 5 访谈提纲(完成“住培”住院医师的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
附录 6 访谈提纲(“专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
附录 7 访谈提纲(“专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
附录 8 访谈提纲(“专培”培训基地管理者适用)(部分) |
附录 9 访谈提纲(完成“专培”住院医师的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
附录 10 调查问卷(“住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
附录 11 调查问卷(“住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
附录 12 调查问卷(完成“住培”的住院医师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
附录 13 调查问卷(“专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
附录 14 调查问卷(“专培”带教老师(用人单位)适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学术史回顾 |
1.1 近代中医教育研究 |
1.2 民国针灸医籍的整理 |
1.3 民国针灸教育家的研究 |
2 前言 |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 |
1 新式医学教育形式的兴起 |
2 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历史事件 |
2.1 民国政府推行的中医教育政策 |
2.2 边区中医教育 |
3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学校针灸教育形式 |
1 学历教育 |
1.1 学制学历 |
1.2 课程设置 |
1.3 教学内容 |
1.4 临证实习 |
2 函授班 |
2.1 函授班的兴起 |
2.2 函授班特点 |
3 短期班 |
3.1 专修班、讲习班等 |
3.2 训练班 |
4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 |
1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概述 |
2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 |
2.1 办学模式 |
2.2 招生 |
2.3 课程设置 |
2.4 教学内容 |
3 小结 |
附: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针灸教育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 |
1 历代针灸教材回顾 |
2 中医教材编修 |
2.1 多方争鸣 |
2.2 两次教材编辑会议 |
2.3 中央国医馆选编教材 |
3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种类 |
4 各时期民国针灸教材特点 |
4.1 早期针灸教材 |
4.2 中期针灸教材 |
4.3 晚期针灸教材 |
5 小结 |
第五章 新式教育导向下针灸理论的变化 |
1 经络腧穴 |
1.1 早期教材 |
1.2 中晚期教材 |
1.3 小结 |
2 刺灸术 |
2.1 早期教材 |
2.2 中晚期教材 |
2.3 小结 |
3 治疗学 |
3.1 早期教材 |
3.2 中晚期教材 |
3.3 小结 |
4 新式教育下针灸理论特点 |
4.1 针灸教学内容分层化与规范化 |
4.2 针灸科学化依旧环绕于少数群体中 |
第六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 |
1 中医医事制度的革新 |
1.1 历史衍生下的医政改革 |
1.2 官方医学考试 |
2 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 |
2.1 效日本"废医" |
2.2 针灸学校教育模式 |
3 中医科学化的彷徨 |
3.1 中医科学化定义与争论 |
3.2 科学化历程 |
4 针灸教育家的推动 |
5 小结 |
第七章 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 |
1 建国后针灸教育特点 |
1.1 办学形式 |
1.2 教学内容 |
2 民国针灸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目录 |
附录二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家 |
附录三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摘要 |
附录四 建国后针灸教材目录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注重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启迪 |
二、临床带教中科研思维的引入 |
三、科研思维的培养 |
(6)七年制研究生阶段医学学专业教学的探讨——以眼科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七年制及眼科学的特殊性 |
二、理论教学 |
1. 本科阶段理论教学模式多样化 |
2. 研究生阶段需完善理论教学 |
三、眼科临床技能的培养 |
1. 本科室专业技能的培养 |
2. 轮转科室 |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
(7)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研究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比较研究法 |
1.3.5 问卷调查法 |
1.4 核心概念 |
1.4.1 卓越医生 |
1.4.2 中医师承 |
1.4.3 人才培养模式 |
1.5 特色创新 |
1.5.1 开展全国医药院校师承教育试点改革调查 |
1.5.2 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的“5A”模型 |
1.5.3 形成全过程的中医学卓越人才教育体系 |
第二章 中医教育历史考查 |
2.1 古代中医教育(公元前21世纪——1840) |
2.1.1 先秦时期 |
2.1.2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2.1.3 隋唐时期 |
2.1.4 宋金元时期 |
2.1.5 明清时期 |
2.2 近代中医教育(1840——1949) |
2.2.1 晚清时期 |
2.2.2 北洋政府时期 |
2.2.3 南京政府时期 |
2.3 现代中医教育(1949——) |
2.3.1 初期探索时期——中医进修 |
2.3.2 限制发展时期——四条限令 |
2.3.3 政策调整时期——西学中运动 |
2.3.4 恢复发展时期——中医药院校确立 |
2.3.5 全面发展时期——衡阳会议 |
第三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现状 |
3.1 中医本科教育改革试点现状 |
3.1.1 少年育苗模式——山东中医少年班 |
3.1.2 流派传承模式——河南仲景班、安徽新安医学班 |
3.1.3 综合素质模式——江西双惟名中医摇篮班 |
3.1.4 传统特色模式——广西、山西、广东中医传统班 |
3.1.5 国医大师模式——“任继学班”和“李斯炽班” |
3.2 中医长学制(研究生)教育及改革现状 |
3.2.1 卓越人才模式——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班、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班 |
3.2.2 双导师模式——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特色班 |
3.2.3 基因工程模式——山东中医药大学“传统型中医”班 |
3.2.4 中医大师模式——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 |
3.3 中医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改革现状 |
3.3.1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培训 |
3.3.2 省市级中医机构开展的住院医师培训 |
3.3.3 院校开展的住院医师培训 |
3.4 中医教育规律特点总结 |
3.4.1 传统文化是发展基础 |
3.4.2 临床实践是核心环节 |
3.4.3 师承传授是有效途径 |
第四章 国外“卓越医生”教育经验借鉴 |
4.1 美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1.1 “4+4”模式的培养体制 |
4.1.2 卓越的职业精神教育 |
4.1.3 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 |
4.2 德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2.1 明确的培养目标 |
4.2.2 强化临床思辨与探索 |
4.2.3 专业化的职业发展途径 |
4.3 英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3.1 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
4.3.2 标准化的临床沟通课程 |
4.3.3 规范化的毕业后教育 |
4.4 国外的卓越医生教育经验借鉴 |
4.4.1 以医生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的目标导向 |
4.4.2 相互依存医学教育背景下的转化式学习 |
4.4.3 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合作才能实现完全发展 |
第五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5.1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概述 |
5.2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影响因素探究及问卷编制 |
5.2.1 胜任力影响因素探究 |
5.2.2 问卷项目的编制及项目分析 |
5.2.3 探索性因素分析及初测问卷的形成 |
5.2.4 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 |
5.3 中医学“卓越医生”的“5A”胜任力模型构建 |
5.3.1 大医广德:树仁心——道德领域(morals ability) |
5.3.2 道法自然:启悟性——思维领域(thinking ability) |
5.3.3 有容乃大:纳百家——沟通领域(communication ability) |
5.3.4 传习经典:厚基础——学习领域(learning ability) |
5.3.5 勤于临证:精技能——实践领域(practice ability) |
第六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建议 |
6.1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实施原则 |
6.1.1 理想模式与现实制度最优契合原则 |
6.1.2 自身特色与国际经验紧密结合原则 |
6.1.3 发展创新与继承传统优势组合原则 |
6.2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
6.2.1 中医学卓越医生入学形式 |
6.2.2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方式 |
6.2.3 中医学卓越医生质量评价 |
6.2.4 中医学卓越医生管理体制 |
6.3 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实施设计 |
6.3.1 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整体规划 |
6.3.2 中医学“卓越医生”5+3人才培养方案 |
6.3.3 中医学“卓越医生”师承人才培养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上海市某市级妇产科专科医院科教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一、A医院总体状况分析 |
二、A医院科教管理状况分析 |
三、A医院科教状况分析 |
四、A医院科教管理评价 |
五、科教管理存在关键问题分析 |
六、医院科教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 |
七、对医教研工作的优化建议 |
讨论 |
一、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
二、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有待改善 |
(一) 临床医师对临床教学工作的认知不足 |
(二) 加强医学教学制度的执行力 |
(三) 完善医学教育的激励机制 |
三、科研能力和绩效均有待提高 |
(一) 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
(二) 改善科研环境 |
(三) 加强科研绩效考核 |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沟通效率 |
(一) 提高临床医师对科研教学服务信息的知晓度 |
(二) 建立多样性、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
五、建议 |
(一) 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规划,匹配配套政策 |
(二) 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 |
(三) 建立约束和竞争机制,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广州中医药大学外事及港澳台事务资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学校沿革 |
一、学校历史沿革 |
二、学校主要教学机构沿革 |
三、学校主要负责人名录 |
四、学校外事及港澳台机构沿革 |
五、历任学校外事及港澳台事务主要负责人 |
第二章 对外教育 |
一、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的起始与发展 |
(一) 七十年代起始阶段 |
(二) 八十年代快速发展 |
(三) 九十年代竞争中稳步前进 |
(四) 二十一世纪我校对外学历教育现状 |
二、对外非学历教育的起始与发展 |
(一) 七十年代对外培训的缘起 |
(二) 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 |
(三) 教学与教材建设 |
(四) 合作办学 |
第三章 对外往来 |
一、我校对外交流的起始 |
(一) 建校初期外事活动 |
(二) 七十年代外事活动的兴起 |
二、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校对外交流的发展 |
三、我校与港澳台地区交流的起始与发展 |
四、我校对外交流的现状 |
(一) 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二) 国际会议 |
(三) 客座教授 |
第四章 现状分析 |
一、优势与特色 |
(一) 卓着的名校品牌 |
(二) 超强的医疗实力 |
(三) 深厚的学术底蕴 |
(四) 丰富的科技资源 |
(五) 独特的地缘区位 |
(六) 浓厚的民风优势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交流合作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 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专业、学历教育发展不平衡 |
(三) 宣传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
(四) 人才队伍有待完善,素质有待提高 |
第五章 对外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发展思考 |
一、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提高交流合作的水平 |
二、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
三、开拓境外留学生新市场 |
四、优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学历教育 |
五、加强对外管理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
六、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力促更多国家政府接受、认可中医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边永钎,李跃军,李靖,李金清,李学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5)
- [2]中美专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孟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D]. 涂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4]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D]. 赵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注重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J]. 张丰菊,宋彦铮,孙明甡. 眼科, 2014(06)
- [6]七年制研究生阶段医学学专业教学的探讨——以眼科专业为例[J]. 马华锋,郭玉楠,周希瑗. 管理观察, 2014(08)
- [7]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D]. 金阿宁. 中南大学, 2013(02)
- [8]上海市某市级妇产科专科医院科教现况分析[D]. 周琳. 复旦大学, 2011(08)
- [9]广州中医药大学外事及港澳台事务资料研究[D]. 陈二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J]. 王育红,肖扬,洪慧,傅智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