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豆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亮,李军乔,李玉林,王环,杲秀珍,赵静,马家麟,冀恬,王虹蕾[1](2022)在《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青海7个不同产地的蕨麻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品质综合评价,为以青海蕨麻为食品原料或辅料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海7个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并对蕨麻品质贡献大的指标性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还对青海蕨麻与其他食品的关键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间指标性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具有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极低钠、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种矿物质的特点。与其他食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发现青海蕨麻中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C、Ca、K、Na质量分数高,脂肪、淀粉质量分数低,能量低。综合评价总排名前三位的蕨麻分别来自玉树州囊谦县、海南州贵南县和西宁市湟源县。研究发现不同青海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与当地海拔高度有一定相关性,并与不同海拔对应的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可能与蕨麻品种、培育和遗传改良、生态适应性有关。本研究表明青海蕨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季小梅[2](2021)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调整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使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验证其信效度,进而尝试性使用该指数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以期快速准确评价该人群整体膳食状况,及时发现患者膳食问题,为指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膳食平衡宝塔以及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调整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构成指标和指标取值。采取整群抽样抽取某社区33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患者膳食情况,并采用2型糖尿病膳食营养指导手册中高质量膳食食谱、一般线性模型、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Cronbach’sα验证该指数信效度。2.在某市社区里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及膳食情况,利用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该人群膳食质量。使用营养计算器计算患者每日能量摄入水平及食物摄入量,使用SPS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1.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调整: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由7个食物组和1个食物种类指标构成,与调整前相比,在构成指标方面增设4个食物亚组指标,将添加糖细分为食用糖、含糖饮料与糕点;指标取值方面调整蔬菜、水果指标取值;评价指标仍采用总分、正端分、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2.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信效度验证:能量水平不同的三个食谱调整后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得分较适宜,该指数较低的评价指标得分与较低的糖尿病饮食暴露危险因素有关(P<0.01),该指数能区分吸烟与否及是否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者饮食质量差异(P<0.05),该指数得分与能量摄入间低相关性表明其可以独立饮食量评估饮食质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间显着相关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P<0.01),PCA显示该指数的多维性,Cronbach’sα0.541。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现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并伴随低度膳食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在职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过量与不均衡程度高于非在职者(P<0.05)。吸烟组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过量与不均衡程度高于不吸烟者(P<0.05)。未参加社区健康教育讲座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不足以及膳食不均衡程度均高于参加社区健康教育讲座者(P<0.05)。根据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指标分值分布看,蔬菜水果和奶豆类食物组摄入不足状况较严重,达到推荐摄入范围的人数仅分别占11.4%与19.6%。谷类食物和调味品摄入过量较严重,分别有31%和22.9%的人群存在中重度摄入过量。本次调查人群的膳食模式以模式E、模式B和模式D为主。结论1.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丰富膳食平衡指数内容,信效度检验结果好,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评价工具。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处于低度失衡状态,还需进一步改善。未来以提高患者膳食质量为目的的营养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宣传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内容,指导患者多食用蔬菜类和奶豆类食物,并结合使用控油控盐辅助器皿帮助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丁忠,贾艳菊,生庆海[3](2021)在《豆类在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豆类营养丰富,且富含的抗性淀粉、膳食纤维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良好食物来源。综述了豆类营养特点、豆类降血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糖尿病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严牧[4](2021)在《长豇豆豆荚糖类化合物的检测及遗传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是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等地区的豆类作物,营养价值体现在优质蛋白和糖类,富含多种矿物质和保健因子等方面。目前豇豆营养品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糖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尚少,且多为单一环境下少量豇豆品种的试验数据,影响到对长豇豆营养成份的认识和优异基因挖掘。本研究在遴选长豇豆核心种质后,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系统地测定了304个品种与2个栽培环境互作下糖类营养物质的含量表现,分析了数据特征、遗传变异和品种分布情况,估算遗传参数,进行品种聚类和筛选优异种质。旨在揭示遗传与环境互作对长豇豆糖类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的数据特征、遗传规律及其遗传多样性,为挖掘和利用富含糖类营养物质的遗传资源提供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豆荚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与麦芽糖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总糖含量,硝酸铝显色法测定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测定豇豆品种中均未检到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平均含量在18.82-42.12 mg/g间,除果糖为秋季平均含量略高外,葡萄糖与蔗糖均以夏季含量较高,变异系数处于39.92-78.73%之间,此外三种可溶性糖广义遗传力均接近0.50;可溶性总糖夏季平均含量大幅高于秋季,变异系数41.21-64.46%,广义遗传力为0.52,均与三种游离糖趋势相近。类黄酮两季平均含量相似,处于3.74-3.91 mg/g间,变异系数为34.90-42.84%,广义遗传力高达0.83。运用小提琴图展示了不同栽培环境下几种糖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的品种数量分布变异情况。相关分析表明,除蔗糖与果糖间相关性略低外(0.35),糖类指标间均呈较高相关性(≥0.63),但是,类黄酮类与几种可溶性糖间均无显着相关性。对各成份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以可溶性糖含量为主体的公因子F1与以类黄酮含量为主体的公因子F2,依据公因子得分,将秋季长豇豆聚类为3个品种群,其中品种群Ⅰ分Ⅰa与Ⅰb两个亚群,品种群Ⅱ分为Ⅱa与Ⅱb两个亚群。品种群Ⅰ两公因子得分均不突出,为双低品种群,品种群Ⅱ的F2因子得分较高,是类黄酮含量较高的品种群,Ⅲ群总体数量较少,具有极高的F1公因子得分,是糖含量较高的品种群。最后,结合两季测定总数据,筛选出稳定高糖含量的豇豆品种7份,低糖高类黄酮含量的种质6份。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5](2021)在《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虹,易丽莎,蒲乙琴,王靖,吴智华,杨孔,覃瑞[6](2019)在《中国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及豆类蛋白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豆科植物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豆类蛋白作为植物源蛋白中的优质蛋白,在我国启动"国民营养计划"之双蛋白工程之后,其价值得到重视和开发。我国野生豆科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的野生豆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我国各地区的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和价值进行概述,并对豆科植物蛋白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以期对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及豆类蛋白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肖愈[7](2018)在《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鹰嘴豆是世界第二大消费豆类,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营养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在世界粮食生产及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外对于鹰嘴豆的研究和食品中的开发应用已有多年,然而,目前我国对于鹰嘴豆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深加工利用比较少,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的格局。固态发酵食品基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高环保的生产加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大规模利用,还可以充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蛹虫草作为一种公认的安全性丝状食用真菌,除菌体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外,也像其他丝状真菌一样,具有产酶种类丰富、活性强、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蛹虫草固态发酵可以对植物基质进行生物转化,提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豆类成分的添加能弥补面包等谷物类食品中必需氨基酸及生物功能活性成分的不足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于诸如此类面包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的研究,多局限于豆类成分的简单加入及改良剂如真菌酶等的使用,关于对原料成分的加工处理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蛹虫草为菌种,对鹰嘴豆进行固态发酵处理,系统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酚类物质含量、生物活性功能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以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基质作为功能性辅料,研究其对面包加工特性的影响,研制出一种新型鹰嘴豆面包。本研究包含五部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蛹虫草SN-18发酵鹰嘴豆能产生丰富的微生物酶系,包括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及酯酶,且初期产酶能力较弱,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酶能力逐渐提高。鹰嘴豆中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显着增加,发酵8天后,其总酚含量由未发酵的659.17 μg没食子酸当量/g干重鹰嘴豆(μg GAE/g d.w.)提高至1928.21 μg GAE/g d.w.。研究显示酚类化合物的增加与蛹虫草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微生物酶系密切相关,总酚含量与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酯酶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358、0.8228、0.7496、0.8157、0.8690、0.8591 和 0.4661。2.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由Fenton试剂诱导的pUC18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极性提取溶剂分析表明,提取溶剂的极性对鹰嘴豆中多酚及皂苷类抗氧化物的提取效率有显着影响。在所用到的80%甲醇,80%乙醇和去离子水3种不同提取溶剂中,发酵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在所评价的样品中抗氧化效果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1.21 mg/mL、0.94 mg/mL和4.15 mg/mL,同时,80%乙醇提取效果显着优于去离子水提取的效果。HPLC分析结果表明蛹虫草发酵期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莽草酸、绿原酸、芦丁、大豆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鹰嘴豆芽素A得到了释放。鹰嘴豆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发酵过程中多酚及皂苷类物质的增加有显着的相关性。3.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了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CFC)及未发酵鹰嘴豆(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CFC及UFC提取物在50-800μg/mL浓度下对PC12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CFC及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由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倒置相差显微镜结果显示CFC/UFC提取物处理可以显着改善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同时研究发现各CFC提取物处理组对细胞的保护效果要显着强于UFC提取物处理组。在800μg/mL的浓度下,CFC80%甲醇、80%乙醇及去离子水提取物(M-CFC,E-CFC,W-CFC)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4.80%,77.24%及71.99%,显着高于同浓度下UFC相对应的各溶剂提取物处理组,且以M-CFC处理组效果最佳。生化分析结果表明,CFC/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显着降低H2O2诱导的PC1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泄露,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提高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CFC/UFC提取物可通过改善细胞内抗氧化系统,清除胞内ROS,发挥保护作用。CFC处理组对GSH含量、SOD及CAT活力的提升效果及LDH和ROS水平的降低效果要显着强于UFC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也表明,与UFC提取物相比,CFC提取物更能显着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PC12细胞经M-CFC,E-CFC及W-CFC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由模型组的54.67%分别降为29.78%,32.80%及36.21%。以上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对抗H20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能力,从而能够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鹰嘴豆对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样品中酚类及皂苷类物质含量的提高。4.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营养价值、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研究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粉营养价值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以及随之引起的对鹰嘴豆粉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提高了鹰嘴豆粗蛋白、真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在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分子量大的鹰嘴豆蛋白降解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蛋白。对于发酵后的鹰嘴豆(CFC),分子量大于60kDa的蛋白条带消失了,降解成了更多小分子量的蛋白,其中小于30 kDa的蛋白含量占66.87%。此外,发酵期间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其半抑制浓度为0.668 mg/mL。鹰嘴豆粉的吸水性指数、持水能力、脂肪吸收能力和蛋白的乳化性能在固态发酵后得到了显着提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鹰嘴豆粉可作为营养及功能性配料应用到食品中,如焙烤食品,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品质特性。5.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与普通小麦面包作比较,研究了蛹虫草发酵鹰嘴豆粉(CFC)和未发酵鹰嘴豆粉(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包括主要营养成分、比容、面包色泽、分子流动性、面包质构及感官评价)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面包相比,在面包中添加CFC显着提高了面包比容、降低了面包硬度,改善了面包质构、持气能力提升、使面包质地变得疏松,这得益于CFC中含有丰富的真菌酶系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改善。然而,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产生了不良影响,降低了面包比容、增强了面包硬度。低场核磁共振(LF-NMR)结果表明,三种面包中1H NMR流动性不同,水分结合状态差别比较大,这可能影响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引起面包质构特性的差异。CFC面包感官评价效果最好,且在外观、组织、色泽和总体接受度上得分最高。NFC及CFC的添加均能提高面包中总酚含量,增强了面包的抗氧化活性,且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着。
黄妙林,魏端,李育军,植石灿,房裕东,徐碧珍,沈文杰,章泽森,刘敏君,苏小丽,秦树香,张峰,郑博,钟欢欢[8](2016)在《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文中指出在华南地区建立食用豆产业体系,可以在短期内将华南地区的食用豆产业带动起来,生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的发展情况,探索其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内容、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建议和近期计划。
朱文斌,房裕东,李育军,邓松清,卢希旭,黄妙林,植石灿,徐碧珍[9](2015)在《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前瞻》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特别是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意义、国内外创新利用的情况、进一步创新利用的内容方向、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介绍和前瞻思考,指出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应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新品种选育及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传统加工制作模式改进工作,同时应选育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专用型、耐贮运的品种。
陈禅友,董元火,张凤银,胡志辉[10](2012)在《我国豆类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我国豆类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分析了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提出了加强豆类植物研究和利用的具体措施。应加大品质育种、抗逆育种和专用型品种选育的技术攻关以及豆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种质创新工作。关注豆类植物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采用常规育种、远缘杂交,诱变、航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基因克隆转育手段,培育携带多种突出优异性状的新种质。
二、食用豆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豆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方法 |
1.1.1 蕨麻样品前处理 |
1.1.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
1.1.3 生物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
1.1.4 氨基酸及其组分的测定方法 |
1.1.5 脂肪酸及其组分的测定方法 |
1.1.6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方法 |
1.2 实验材料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标准品 |
1.2.3 实验质控样品 |
1.2.4 实验试剂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2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
2.3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氨基酸组分分析 |
2.4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主要脂肪酸组分分析 |
2.5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矿物质元素分析 |
2.6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品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
2.7 青海蕨麻与其他食品之间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原因分析 |
3.2 青海蕨麻相较于其他食品的优势与特色 |
4 结语 |
(2)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回顾 |
2.1 糖尿病概述 |
2.2 膳食评价概述 |
2.3 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研究一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验证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抽样方法及样本含量确定 |
3 研究方法 |
3.1 DBI-16 构成指标及取值的调整 |
3.2 调整的DBI-16 信效度检验计划 |
3.3 研究工具 |
3.4 资料收集方法 |
3.5 预实验 |
3.6 正式调查 |
3.7 质量控制 |
3.8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调整的 DBI-16 构成指标及分值计算 |
4.3 调整的 DBI-16 信效度验证 |
5 讨论 |
5.1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调整 |
5.2 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信度与效度 |
研究二 运用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质量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 |
3.2 资料收集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3.4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调整的DBI-16 得分人群分布特点 |
4.2 调整的DBI-16 构成指标分值分布 |
4.3 社区T2DM患者膳食质量状况 |
4.4 不同膳食模式的人群食物摄入现状 |
5 讨论 |
5.1 不同特征的T2DM患者膳食质量分析 |
5.2 社区T2DM患者膳食结构分析 |
5.3 社区T2DM患者膳食质量现状 |
5.4 社区T2DM患者膳食模式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 研究的创新 |
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书 |
附录B:中国膳食平衡指数-16 |
附录C:综述 膳食质量指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豆类在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豆类的营养特点 |
1.1 蛋白质 |
1.2 碳水化合物 |
1.3 脂肪 |
1.4 维生素及矿质元素 |
1.5 抗营养因子 |
2 豆类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
2.1 膳食纤维 |
2.2 酚类化合物 |
2.3 皂苷 |
2.4 多糖 |
3 豆类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 |
3.1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
3.2 降低血糖水平 |
4 结语 |
(4)长豇豆豆荚糖类化合物的检测及遗传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豇豆论述 |
1.1.1 豇豆起源分类 |
1.2 豇豆的重要性 |
1.2.1 粮用价值 |
1.2.2 经济价值 |
1.2.3 营养价值 |
1.3 豇豆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
2.1.1 田间试验设计和方法 |
2.1.2 干样制备 |
2.2 实验原理与设计 |
2.2.1 可溶性糖提取 |
2.2.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3 可溶性单糖及寡糖含量的测定 |
2.2.4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 |
2.4.1 数据基础特征处理方法 |
2.4.2 品种频率分布的小提琴作图方法 |
2.4.3 方差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2.4.4 相关性分析方法 |
2.4.5 品种聚类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豇豆糖类化合物营养成分数据分析 |
3.1.1 豇豆豆荚可溶性糖含量基础数据特征值 |
3.1.2 豇豆豆荚可溶性单糖及寡糖含量基础数据特征值 |
3.1.3 豇豆豆荚总黄酮含量基础数据特征值 |
3.2 方差分析 |
3.2.1 可溶性总糖含量方差分析 |
3.2.2 葡萄糖含量方差分析 |
3.2.3 果糖含量方差分析 |
3.2.4 蔗糖含量方差分析 |
3.2.5 类黄酮含量方差分析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品种聚类分析 |
3.4.1 因子分析 |
3.4.2 系统聚类 |
第4章 讨论 |
4.1 长豇豆几种含碳化合物含量特征与多样性 |
4.2 聚类及优异资源筛选 |
4.3 长豇豆营养成分表 |
4.4 豇豆品质性状的研究展望 |
结论 |
致谢 |
References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
1.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
1.1.1 种植面积和总产大幅增加 |
1.1.2 高效栽培技术助推食用豆提质增产 |
1.1.3 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助推食用豆产品质量安全 |
1.1.4 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 |
1.1.5 功能挖掘和产后加工促进产业延伸和提质增效 |
1.1.6 优质新品种助农业企业创品牌增效益 |
1.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
1.2.1 种质资源保护、优异种质鉴定和发掘取得新进展 |
1.2.2 功能基因发掘平台的构建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
1.2.3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
1.2.4 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登记工作成效显着 |
1.3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3.1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发展机遇分析 |
1.3.2 中国食用豆生产与种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2 食用豆产业发展趋势 |
2.1 国际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
2.2 未来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趋势研判 |
3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目标 |
3.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目标 |
3.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目标 |
3.2.1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与利用研究 |
3.2.2 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
3.2.3 构建科企联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
3.2.4优化种子生产基地布局 |
3.2.5 提升种业从业人才的素质,加强种业信息化建设 |
3.2.6加强食用豆产业发展与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6)中国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及豆类蛋白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野生豆科植物资源概况 |
1.1 各省份野生豆科资源调查情况 |
1.2 野生豆科资源应用状况 2 野生豆科植物蛋白质的研究 |
2.1 豆类蛋白质概述 |
2.1.1 清蛋白和球蛋白 |
2.1.2 叶蛋白 |
2.1.3 有毒蛋白 |
2.2 豆类蛋白质的测定及提取 |
2.2.1 野生豆科植物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可溶性叶蛋白的测定及提取 |
2.2.3 大豆蛋白的提取及检测 3 野生豆科植物的发展前景 |
(7)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鹰嘴豆研究进展 |
1.1 鹰嘴豆资源概况 |
1.2 鹰嘴豆的营养成分 |
1.3 鹰嘴豆的功效与作用 |
1.4 鹰嘴豆的加工现状 |
1.5 鹰嘴豆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2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2.1 概述 |
2.2 传统固态发酵食品 |
2.3 固态发酵用于改善食品营养价值及理化特性 |
2.4 固态发酵用于生产食用酶制剂 |
2.5 固态发酵在物质转化及生物活性增效方面的应用 |
2.6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
3 蛹虫草及其应用 |
3.1 蛹虫草概述 |
3.2 蛹虫草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 |
3.3 蛹虫草在物质代谢及生物转化方面的应用 |
3.4 蛹虫草相关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应用 |
4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题背景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 |
2.2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情况 |
2.3 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与产酶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鹰嘴豆发酵后总酚和总皂苷含量变化 |
2.2 鹰嘴豆发酵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3 鹰嘴豆发酵后对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变化 |
2.4 鹰嘴豆发酵前后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 |
2.5 鹰嘴豆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皂苷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CFC/UFC样品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 |
2.5 荧光染色法观察结果 |
2.6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内ROS的影响 |
2.7 CFC/UFC对细胞外LDH泄漏率的影响 |
2.8 CFC/UFC对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9 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2.10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1 总酚及总皂苷与细胞各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营养价值及理化功能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基本营养成分 |
2.2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 CFC和NFC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 |
2.4 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2.5 功能特性分析 |
2.6 ACE抑制活性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三种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2.2 面包的比容和密度 |
2.3 面包的色泽 |
2.4 面包的质构特性 |
2.5 低场核磁共振(LF-NMR)分析 |
2.6 面包的感官评价分析 |
2.7 NFC及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依据 |
1.1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 |
1.2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依据 |
2 食用豆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与构建内容 |
2.1 总体目标 |
2.2 食用豆产业化体系构建主要内容 |
3 我国食用豆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
3.1 优势 |
3.2 不足 |
4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建议和近期计划 |
4.1 加强食用豆类优良品种的培育 |
4.2 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 |
4.3 病虫害防控技术 |
4.4 食用豆类的创新利用与深加工研究 |
(9)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依据 |
1.1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是重要的作物种质资源 |
1.2 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起步较晚、进展滞后 |
1.3 豆类作物是具有健康、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粮食和蔬菜 |
1.4 市场需求大、研究利用价值高 |
2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国内外创新利用情况 |
2.1 种质资源及其研究方面 |
2.2 育种创新、生产技术和产品方面 |
3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内容 |
4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前景 |
5 结语 |
(10)我国豆类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豆类植物资源的重要地位 |
2 豆类植物研究面临的技术难题 |
3 豆类植物研究和利用前景 |
3.1 品种选育和新种类开发 |
3.1.1 加强豆类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发掘利用 |
3.1.2 加大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力度 |
3.2 豆类的加工与利用 |
3.3 大力发展芽苗菜生产和开发应用 |
3.4 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 |
3.5 豆类生产前景展望 |
四、食用豆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J]. 谭亮,李军乔,李玉林,王环,杲秀珍,赵静,马家麟,冀恬,王虹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2
- [2]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D]. 季小梅.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豆类在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作用[J]. 丁忠,贾艳菊,生庆海. 农产品加工, 2021(07)
- [4]长豇豆豆荚糖类化合物的检测及遗传相关研究[D]. 严牧. 江汉大学, 2021(01)
- [5]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6]中国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及豆类蛋白研究概况[J]. 刘虹,易丽莎,蒲乙琴,王靖,吴智华,杨孔,覃瑞. 生物资源, 2019
- [7]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D]. 肖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J]. 黄妙林,魏端,李育军,植石灿,房裕东,徐碧珍,沈文杰,章泽森,刘敏君,苏小丽,秦树香,张峰,郑博,钟欢欢. 长江蔬菜, 2016(02)
- [9]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前瞻[J]. 朱文斌,房裕东,李育军,邓松清,卢希旭,黄妙林,植石灿,徐碧珍. 长江蔬菜, 2015(06)
- [10]我国豆类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J]. 陈禅友,董元火,张凤银,胡志辉.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