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推进“援助就业”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鄂义强[1](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黄云飞[2](2019)在《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文中提出再就业是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合理利用,符合十九大部署中人才和就业两个优先战略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当下经济结构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如此背景,针对地方政府当前现有的再就业理论和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对策,从而希望对地方政府实现促进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再就业起到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以再就业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为着眼点,基于再就业的相关理论,如“失业与就业弹性理论”、“特质-因素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烟台市政府为个案进行分析。围绕烟台市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再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首先阐述烟台市政府当前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进而展开失业人员问卷调查,发现了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对促进再就业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部分经济落后县市区,落实再就业资金难度大;市场导向作用发挥欠缺,分类帮扶针对性不足;缺乏引导失业人员树立与时俱进的再就业观念;再就业培训政策和培训体系有待更新完善。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地方政府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国外以中等发达和发达国家首都为例,国内以周边城市为例,得到一些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启示。最后文章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思路,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针对烟台市促进再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的成功实践基础上,最终从加强再就业机制建设方面通过强化再就业责任体系和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来提高再就业政策执行力,通过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和强化社会救助能力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方面拓宽就业渠道、整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分类帮扶重点群体;从再就业技能培训方面提高培训质量和关注创新创业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促进地方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再就业。
吴绮雯,武力[3](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就业体制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探析》文中指出就业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乡劳动力迁移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统包统配"发展为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城乡二元分割的就业体制被打破,一体化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并完善。城镇就业体制变革和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特征,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劳动力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小建[4](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就业砥砺前行——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就业工作历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开拓了就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一是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三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发展;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确定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强化执行力并务求实效。
本刊记者[5](2018)在《筑牢齐鲁民生幸福之本——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就业创业发展之路》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使每位劳动者和每个家庭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辉煌成就,就业工作起到"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四十年来,山东人社工作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
申利侠[6](2010)在《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每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就业促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面临“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困境,如何在“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既有体系下,寻求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就业促进机制?如何在市场、政府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但又均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弥补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不断转化和解体,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资源聚集地和活动场所,被认为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天然优势,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社区在就业促进上有何独特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本文以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对市场、政府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就业促进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社区利用低成本、高效率、全民参与、资源充分利用等多种优势,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就业促进来说,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同时,社区作为劳动者的聚集地,可以通过发挥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优化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将政府运作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集合起来,畅通落实就业促进政策的通道,通过社区伦理形成的压力机制、社区文化促成的教育机制、社区生活带来的服务机制等,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形成岗位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氛围等,实现对劳动者的帮助性就业。这样,市场、政府、社区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互相支持,推动劳动者根据不同能力和特点,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政府的保护性、社区的帮助性实现不同层次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的运作机制。以论证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核心,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我国就业促进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对社区就业促进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了文中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做了概括性介绍。以重新审视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市场、社区三元并立共同促进就业的逻辑必然性。第二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理论探讨。从经典的就业理论出发,按照更强调市场调节,还是更注重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传统就业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大背景下,就业理论始终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就业促进的思路和策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自由放任”和以政府调控为主的“政策干预”之间摇摆。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它们在解决现代社会遇到的就业问题方面缺陷越来越明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叠加处,需要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支持就业促进更高效地开展,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就业促进理论框架,即研究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和意义。第三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实践基础探讨。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促进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完全干预的方式确保充分就业,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引入市场就业机制,以供需平衡为调节手段,“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弱势群体不断累积等非常现实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发展环境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发育不完善、政府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干预和市场干预的就业促进均有着天然的局限,不能彻底解决复杂、严俊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合乎现实的就业促进新举措。从而,社区帮助性就业促进机制应运而生。第四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确立的必要性。从分析社区的含义及社区作用出发,总结了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依靠社区力量干预就业的基础。然后,基于对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的扩展,通过一个高度简化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当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发展、控制贫困等多个发展目标时,传统的基于政府和市场就业促进的干预机制,必须以某些发展维度的牺牲为代价,从而证明当缺乏社区干预时,就业促进目标之间的“非互容性”会导致社会一方面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确立了促进就业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社区的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监督智力功能、归属和认同功能,在就业促进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第五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用三组模型论述了社区就业促进的三种实现途径,即社区压力与工作伦理、人力资本的社区培育以及社区生活服务优化,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相匹配三个环节,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社区发展所包含的就业促进因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位,所形成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影响在社区中生活的微观个人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就业条件等,对就业促进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社区干预机制与政府、市场不同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的作用机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政府那样的官僚体系、也不象市场那样功利,它以生活方式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并通过对每个个体影响的集合产生群体放大效应,带来全社会就业促进效率的整体提高。第六章,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通过分析就业促进的社区干预内涵,将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在帮助性就业,提出社区在改善就业的环境氛围、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提供安置型就业岗位、影响政府就业决策和政策执行、培育和提升社区人力资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优化社区劳动者时间配置、促进劳动者创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主要策略,并指出社区干预实际上是多策略的综合运用,然后对社区干预的路径和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社区干预的效果将其分为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第七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社区发育尚不成熟,完全成功的社区干预案例还不存在。本章通过分析上海市一个典型社区就业促进的状况,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失业的状况、社区就业促进的工作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和内在机理,提出在完善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应当从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两个层面同时考虑,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同时,强化开展社区内以活动和项目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第八章,论文结论和研究展望。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闵锐[7](2008)在《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就业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就业促进法》更是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充分就业要依靠运转良好的就业机制。温州作为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劳动力,也形成了颇具温州特色的市场就业模式。本文从市场就业机制的概念界定出发,以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奥肯定律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市场就业机制实质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国内市场就业的现状,并总结其经验借鉴。本文以温州为例,对温州市在建立市场就业机制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一是积极打造良好的区域性就业环境;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五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长效帮扶机制;六是加强失业调控;七是引导就业人群转变就业观念;八是改革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
莫荣[8](2007)在《完善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文中指出2007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十五次专题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完善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吴邦国委员长主持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讲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就业的现状和问题,二是就业促进立法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三是对就业立法的几点建议。现将莫荣同志的讲稿发表,供参考。
莫荣[9](2007)在《就业促进立法是适合国情的应然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13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他们主要面临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不同于其他转轨国家,他们主要面临转轨带来的结构性失
陈诗达,陈凌[10](2004)在《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文中指出4.1 浙江省劳动力资源配置体制演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 政府为了缓解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严重的失业问题,统一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全,将招工指标列为国家指令性指标,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按计划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以计划分配为核心,以行政措施为手段,城乡分割的计划劳动就业制度。1951年 12月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劳动力介绍办法暨试用期暂行规定》明确:全省各公私营企业、工厂、矿山、商店等部门需添雇或招雇职工时,必须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由劳动介绍所统一介绍,并规定为有利于生产建设,在公私
二、全面推进“援助就业”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推进“援助就业”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理论研究及成因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失业的概念 |
二、再就业的概念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失业与就业弹性理论 |
二、特质-因素理论 |
三、人力资源理论 |
第二章 烟台市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再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
一、落实劳动力市场责任 |
二、再就业资金投入 |
三、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
一、失业人员结构 |
二、失业人员失业原因 |
三、失业人员再就业观念 |
四、再就业政策宣传效果 |
五、再就业技能培训成效 |
六、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情况 |
第三节 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再就业观念缺乏引导 |
二、落实再就业资金难度大 |
三、分类帮扶针对性不足 |
四、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
五、再就业培训体系有待更新完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成功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成功实践 |
一、德国柏林注重预防长期失业现象 |
二、澳大利亚墨尔本实行新学徒制 |
第二节 国内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成功实践 |
一、北京市创客空间带动就业 |
二、济南市注重政策执行力 |
第三节 国内外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启示 |
一、以再就业目标为导向完善培训体系 |
二、多部门联合协作调动社会资源 |
第四章 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思路 |
第一节 加强再就业机制建设 |
一、提高再就业政策执行力 |
二、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一、拓宽再就业渠道 |
二、整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 |
三、分类帮扶重点群体 |
第三节 再就业技能培训 |
一、优化课程和培训质量 |
二、加强创业创新技能培训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就业体制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就业体制变革 |
(一) 改革计划就业制度, 形成双轨制的就业制度 (1978-1991) |
(二) 实施劳动合同制和再就业工程, 确立市场导向的就业体制 (1992-2001) |
(三)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确立就业优先战略, 市场化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 (2002-2012) |
(四) 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丰富发展, 推动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就业 (十八大以来) |
二、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进 |
(一) 劳动力转移政策松动:从限制流动到允许流动再到控制盲目流动 (1978-1991) |
(二) 实施跨地区流动有序化政策:引导有序流动 (1992-2001) |
(三) 统筹城乡就业和平等就业:积极引导、公平对待流动 (2002-2012) |
(四) 创造公平发展机会:农民工市民化 (十八大以来) |
三、主要特征、成就和历史经验 |
(一) 主要特征 |
1. 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战略方面 |
2. 就业目标方面 |
3. 就业体制机制方面 |
4. 就业政策方面 |
(二) 主要成就 |
1. 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丰富完善 |
2.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3.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结构格局不断改善 |
4. 就业服务和质量快速提升,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
(三) 经验启示 |
1. 城镇就业体制变革和农村劳动力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融合 |
2. 城镇就业体制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经历了一个渐进式改革过程 |
3. 市场调节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缺一不可 |
4. 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 |
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4)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就业砥砺前行——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就业改革发展历程 |
1. 改革统包统配制度, 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 |
2. 改革企业用工制度, 实施再就业工程 |
3. 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创立积极就业政策促进再就业 |
4. 发展积极就业政策, 出台《就业促进法》 |
5. 应对严重自然灾害, 实施特别就业援助 |
6.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 |
7.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8. 明确就业优先战略, 提升创新积极就业政策 |
9. 开启“双创”工作新局面,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
1 0. 化解过剩产能, 妥善安置职工 |
1 1. 突出工作重点, 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 |
1 2. 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助推脱贫攻坚 |
二、就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
1. 实现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
2. 实现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就业的跨越, 市场配置和自主就业形成主流 |
3. 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的不断加强, 为促进就业提供重要支撑 |
4. 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 推进新时期就业迈上新台阶 |
三、就业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 |
四、结语 |
(5)筑牢齐鲁民生幸福之本——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就业创业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就业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 |
深化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 |
实施再就业工程初步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长效机制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就业创业新领域 |
(6)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就业与失业 |
1.4.2 就业促进 |
1.4.3 社区干预 |
1.4.4 社区就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理论层面的探讨:基于传统就业理论与政府、市场双重机制的考察 |
2.1 西方传统就业理论回顾与分析 |
2.1.1 主张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就业理论 |
2.1.2 主张以政府干预为主的就业理论 |
2.1.3 西方就业理论综述 |
2.2 市场和政府双重机制的缺陷分析 |
2.2.1 市场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
2.2.2 政府和政府干预的缺陷 |
2.3 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一个体制盲区和社区作用的提出 |
2.3.1 一个体制盲区 |
2.3.2 社区作用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劳动就业政策发展历程中社区作用的分析 |
3.1 政府完全干预的计划就业模式 |
3.1.1 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
3.1.2 政府完全干预就业的制度安排及其矛盾 |
3.2 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 |
3.2.1 转型过程中劳动就业制度的变迁 |
3.2.2 市场机制对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的作用及社区就业的诞生 |
3.3 现行中国就业促进体系及其内容 |
3.3.1 基本框架 |
3.3.2 主要内容 |
3.3.3 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积极作用 |
3.4 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问题分析 |
3.4.1 一个地区演绎的现实 |
3.4.2 现实就业问题的逻辑分析 |
3.4.3 对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分析 |
4.1 社区和社区的作用 |
4.1.1 社区的基本含义 |
4.1.2 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分析 |
4.2 中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
4.2.1 中国社区的蓬勃发展 |
4.2.2. 我国社区发展与就业促进 |
4.3 基于社区干预作用的模型分析 |
4.3.1 模型的基本条件 |
4.3.2 模型的构建 |
4.3.3 模型的启示 |
4.4 一个理论框架:政府、市场与社区三元互动关系的建立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内在作用机理的模型分析 |
5.1 "社区就业伦理机制"模型分析 |
5.1.1 伦理和社区就业伦理 |
5.1.2 "社区就业伦理机制"的假设和模型 |
5.1.2.1 相关假设 |
5.1.2.2 模型构建 |
5.1.2.3 有关"诚实劳动"的讨论及其政策含义 |
5.1.3 模型的启示 |
5.2 "社区人力资本培育机制"模型分析 |
5.2.1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培育 |
5.2.2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3 "社区生活服务机制"模型分析 |
5.3.1 关于社区生活服务机制的解释 |
5.3.2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4 本章的小结 |
第六章 建立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讨论: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 |
6.1 对社区干预的再认识 |
6.1.1 社区干预内涵的延伸 |
6.1.2 社区干预的功能特点 |
6.2 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帮助性就业 |
6.2.1 帮助性就业释义 |
6.2.2 帮助性就业的定位分析 |
6.3 社区干预的范围和内容 |
6.3.1 社区干预的范围 |
6.3.2 社区干预的内容 |
6.4 社区干预的策略和方法 |
6.4.1 社区干预的策略分析 |
6.4.2 社区干预的多策略运用 |
6.5 社区干预的途径和行为选择 |
6.5.1 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 |
6.5.2 社区干预的行为选择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剖析:实践与经验验证 |
7.1 城市社区失业状况调查分析 |
7.1.1 五角场镇社区简介 |
7.1.2 五角场镇社区失业调查描述性统计 |
7.2 城市社区就业促进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
7.2.1 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促进的主要举措 |
7.2.2 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促进的问题剖析 |
7.3 完善和创新:建立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对策建议 |
7.3.1 完善社区干预功能的对策建议 |
7.3.2 完善社区内干预功能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发现 |
8.2 研究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附录: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专项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依据 |
2.2.1 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推拉理论 |
2.2.4 奥肯定律 |
第3章 我国市场就业机制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内在要求 |
3.1 市场就业机制政策历史沿革 |
3.1.1 推行劳动合同制,改革固定工制度 |
3.1.2 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
3.1.3 确立市场就业机制的法律地位 |
3.2 市场就业机制的目标模式及特征 |
3.2.1 市场就业机制的目标模式 |
3.2.2 市场就业机制的主要特征 |
3.3 市场就业机制的内在要求 |
3.3.1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3.3.2 建成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 |
3.3.3 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3.3.4 监督调控公正有力 |
第4章 国外市场就业机制的模式介绍和经验借鉴 |
4.1 国外市场就业机制的模式介绍 |
4.1.1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就业机制 |
4.1.2 日本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市场就业机制 |
4.1.3 瑞典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就业机制 |
4.2 国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4.2.1 要逐步树立起劳动者市场就业的观念 |
4.2.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
4.2.3 加强法制化建设 |
4.2.4 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 |
4.2.5 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
第5章 温州市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 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条件 |
5.1.1 温州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
5.1.2 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推进 |
5.2 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 |
5.2.1 积极创建城乡开通、公平有序的市场就业环境 |
5.2.2 努力创建以民办为主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
5.2.3 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
5.2.4 搭建街道(乡镇)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
5.2.5 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 |
5.2.6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5.2.7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
5.3 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的基本特征 |
5.3.1 运行系统性 |
5.3.2 主体自主性 |
5.3.3 激烈竞争性 |
5.3.4 关系复杂性 |
5.4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5.4.1 区域性就业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
5.4.2 劳动力结构性失调较为严重 |
5.4.3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尚不健全 |
5.4.4 部分人群就业观念陈旧 |
5.4.5 人力资源市场仍存在部门割据 |
第6章 完善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积极打造良好的区域性就业环境 |
6.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6.3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
6.4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6.5 建立就业困难人员长效帮扶机制 |
6.6 加强失业调控 |
6.7 引导就业人群转变就业观念 |
6.8 改革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完善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我国将长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
■就业促进立法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
政府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立法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就业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 |
我国宪法、劳动法已有就业促进的法律规定, 但解决如此艰巨而复杂的就业问题需要专门立法 |
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实践和促进就业工作机制的形成, 为就业促进立法创造了条件 |
■对促进就业立法的几点建议 |
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
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促进就业制度, 形成促进就业的工作体系 |
四、全面推进“援助就业”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促进地方政府再就业工作的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D]. 黄云飞. 青岛大学, 2019(02)
- [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就业体制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探析[J]. 吴绮雯,武力. 求实, 2019(02)
- [4]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就业砥砺前行——回顾与展望[J]. 张小建. 中国劳动, 2019(01)
- [5]筑牢齐鲁民生幸福之本——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就业创业发展之路[J]. 本刊记者.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8(07)
- [6]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D]. 申利侠. 复旦大学, 2010(11)
- [7]温州市场就业机制研究[D]. 闵锐. 同济大学, 2008(04)
- [8]完善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J]. 莫荣. 中国劳动, 2007(04)
- [9]就业促进立法是适合国情的应然选择[J]. 莫荣.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9)
- [10]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A]. 陈诗达,陈凌.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