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规范的制定及其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

计算机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规范的制定及其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

一、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常模的研制及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石旭[1](2021)在《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五年级小学生动商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身体素质表现较不理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在眉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应从青少年抓起,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质量,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借鉴美国经典体育教学方案SPARK教学理念。根据我国体育课基本情况和实际教学环境,设计出以SPARK理念为导向的体育教学课,用以分析SPARK理念体育教学与常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动商水平的影响,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方法,逐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为期十五周的SPARK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和常规体育教学,对被试五年级小学生动商相关(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运动心理)指标及动商值。分析两种体育教学对动商的影响,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身体机能: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经过对应的体育教学之后BMI指数均有所下降,平均值分别下降了0.48和0.05实验组下降的更为明显。肺活量均有所上升,且实验后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肺活量提高更为明显。2.运动素质:除坐位体前屈均呈现显着性差异,说明SPARK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综合素质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一分钟跳绳测试项目中,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SPARK理念下课程教学,对学生灵敏素质提升显着。此外,在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50*8折返跑测试项目中,实验班和对照班(P<0.05)均呈现显着性差异,说明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提高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方面好于常规教学。而坐位体前屈测试(P>0.05),说明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柔韧素质提高并不显着。3.运动心理:实验前实验组问卷的平均得分为70.72,标准差为13.29,对照组问卷平均得分为70.82,标准差为14.67。实验后实验组问卷的平均得分为79.72,标准差为13.28,对照组问卷的平均得分为70.70,标准差为15.70。从平均总得分来看,实验组比对照组均有所提升,其主要表现在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方面(P<0.05),说明实验后运动动机、运动兴趣均成显着性差异。4.动商值变化统计结果:教学实验后学生动商均有相应提高,达人水平增加了2人,增长率为0.5%,良好水平增加了6人增长率为2.9%,正常水平增加了7人增长率为4%,而中下水平和较低水平分别下降了10人和3人分别减少了4.9%和1.5%。在实验组实验前动商平均水平略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下,经过十五周的SPARK理念体育教学实验后超越了对照组,且实验后动商差异性检验(P<0.05),说明SPARK理念体育教学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动商发展,综上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SPARK理念体育教学与常规体育教学均有促进动商发展,但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动商水平影响优于常规体育教学。2.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动商的心理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优于常规体育教学,其主要表现在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上。3.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动商的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效果,主要表现在肺活量、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

王勇丽[2](2018)在《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脑瘫是残疾儿童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障碍类型,除了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之外,往往伴随感知觉、认知、交流、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学前阶段的康复效果关系到脑瘫儿童能否在6岁后到相应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对患儿的人生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各种证据表明,对脑瘫儿童进行的康复必须兼顾与患儿生存质量紧密相关的核心障碍,从而采取科学的综合康复手段。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脑瘫ICF-CY核心分类,更加明确了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康复的重点。本研究基于核心分类,构建了学前脑瘫综合康复模式,以期为脑瘫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提高学前脑瘫儿童整体生存质量。本研究共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康复现状调查。本研究对225例康复工作人员(康复的实施者)和1039例家长(康复效果的评价者)进行了学前脑瘫康复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1)康复工作人员对学前脑瘫康复的建议以综合康复为最多,占59条,但对脑瘫儿童的关注点集中在常见身体功能上,以及部分活动和参与的内容,对环境因素关注非常少。(2)家长调查显示,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显着低于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脑瘫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父母单方放弃工作的高达61.3%,40%以上的儿童年康复费用达6万以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达到非常有效的仅占18.0%。研究二,基于ICF-CY的脑瘫综合康复模式初探。本研究首先编制了6岁以内脑瘫ICF-CY核心分类的具体评分项目,然后对所编制的项目进行评分者间信度、重测信度、校标关联效度等验证,并制定了正常参考范围。其次,通过对56例学前脑瘫儿童和同地区56例普通儿童进行ICF-CY评分项目的评估,观察脑瘫患儿健康特征。最终,选择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显着的项目以及与普通儿童差异显着的项目的交集,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结果显示:(1)编制的ICF-CY核心分类的30个类目的评估工具信效度较高,正常参考范围合理。(2)与脑瘫生存质量相关性显着的有17个ICF-CY类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交流与生活技能‖、―运动相关功能‖和“环境因素”,简称为“CME”综合康复模式。研究三,学前脑瘫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及课程设置策略的制定。本研究对112名学前脑瘫儿童进行CME模式下的类目评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标来验证CME的合理性。根据构建的综合康复模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检测模式中的每个维度对生存质量的贡献比重,提出脑瘫课程设置策略。结果显示:(1)“CME”综合康复模式的结构欠佳,依据专业知识微调为新的模式:“运动相关技能(Motor functions)+生活自理(Activities)+沟通交往(Communication abilities)+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简写为MACE模式,MACE综合康复模式具有合理的拟合度。(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0.545-.839χ1-.630χ2-1.573χ3-1.915χ4。其中χ4(环境因素)的贡献率最高,说明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关系、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和相互关系是学前脑瘫的生存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对学前脑瘫综合康复课程设置提出以下策略:(1)以“综合康复”为指导思想——MACE模式的应用;(2)“同伴互动的集体课与个别化训练课结合”;(3)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课程设置;(4)以“儿童运动发育规律”相关理论为依据设置运动相关课程;(5)注重“沟通交往”能力的课程设置;(6)将ICF-CY理念切实应用到康复课程中;(7)重视该年龄段CP患儿的核心障碍表现;(8)干预者支持性策略;(9)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设置内容;(10)家长融入康复。结论:(1)目前国内的康复对脑瘫儿童核心障碍的关注不足,脑瘫儿童生存质量较低。(2)学前脑瘫儿童康复可按照“运动相关技能(Motor functions)+生活自理(Activities)+沟通交往(Communication abilities)+环境因素(Envir onmental factors)”综合康复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该模式不仅强调了脑瘫相关功能和活动参与能力的康复,更强调了环境因素对脑瘫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即朋友、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对学前脑瘫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3)本研究编制的脑瘫ICF-CY核心分类评分工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价学前脑瘫整体健康状况。希望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为学前脑瘫儿童提供更高效的康复服务,来优化他们以后的教育、就业、休闲娱乐和社会角色功能。

范洪彬[3](2017)在《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学生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是体质测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国家(地区)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具有较大分歧甚至混乱;同一指标存在多种规格,相同指标在不同体系中亦有不同的性别、年龄测试要求;现行学生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体系的健康关联度也差强人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体质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进行理论筛选、表面肌电测试优选及专家咨询优选,从中选取一定数量理论依据相对充实,可靠性及有效性较高,能较科学地反映儿童青少年力量素质发育特征的指标并建立相应标准,优化学生力量素质测量及评价体系,以相对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6~14岁学生的力量素质特征、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实现对青少年儿童群(个)体力量素质的测评和比较,衡量各地、各级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水平,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及主动采取干预措施,为改善我国学生当前的力量素质下滑等健康问题提供一定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文献法完成了学生力量素质指标的理论优选;通过表面肌电测试和特尔菲法专家咨询,完成了力量素质指标的实验和专家优选;通过测量法完成了上海市6~14岁学生优选力量素质指标横断面的测试;利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表面肌电测试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标准化、单(双)因素分析,完成了特尔菲法专家咨询数据的描述统计、平均数、满分率、变异系数、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的计算,通过LMS法和直接计算法建立了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百分位数常模参照标准,并对标准进行了判别分析。研究结果:1.上肢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屈膝俯卧撑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2、7、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110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22个;修正引体向上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3、3、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116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9块,年龄组为18个;12~14岁男生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及90°俯卧撑的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0、2、2块,年龄对分别为0、2、2个。2.躯干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1、7、2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45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9块,年龄组为5个;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5、6、5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101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13个;双臂体侧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2、10、3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82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11个。90°俯卧背伸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3、7、4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54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9个。平板支撑贡献率最大肌肉为肩部三角肌。3.下肢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下蹲跳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4、5、8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147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25个;摆臂下蹲跳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2、7、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37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15个;立定跳远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分别为2、8、3块,年龄效应差异显着的年龄对为38个,性别效应差异显着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6个。4.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专家积极程度:两轮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0.47、0.93。(2)专家权威程度: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98和0.85~0.98。(3)专家评价的协调程度:①变异系数:首轮修正引体向上评分变异系数整体等于0.50,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评分变异系数均小于0.50;二轮变异系数均小于0.50。躯干5个力量素质指标中,90°俯卧背伸在男生6~7岁组、平板支撑在学生6~7岁组评分变异系数大于0.50,其余均小于0.50;二轮变异系数均小于0.50。下肢3个力量素质指标两轮评分变异系数均小于0.50。②协调系数6~14岁学生上肢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首轮的W=0.221,x2=24.753,P=0.000,二轮分别为0.866、90.043、0.000;12~14岁男生上肢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和90°俯卧撑的首轮W=0.221,x2=24.753,P=0.000,二轮分别为 0.665、17.282、0.000。躯干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首轮的W=0.063,x2=28.142,P 0.000,二轮分别为0.358、148.829、0.000。下肢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首轮的W=0.119,X2=26.577,P=0.000,二轮分别为 0.719、149.556、0.000。(4)专家评价的集中程度①平均分6~14岁学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的首轮平均分为7.75,修正引体向上为5.79,二轮分别为8.56、5.37;12~14岁男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及修正引体向上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8.71、7.93和7.36,二轮分别为9.54、9.23 和 6.92。6~14岁学生躯干指标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7.68、6.39、6.30、6.66 和 6.98,二轮分别为 8.72、5.98、6.15、5.70 和 6.21。6~14岁学生3个下肢指标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 6.36、6.96、7.74,二轮分别为 5.88、6.77、8.90。②满分率6~14岁学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的首轮满分率为20.54%,修正引体向上为16.07%,二轮分别为36.54%、0.96%;12~14岁男生上肢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及修正引体向上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28.57%、14.29%和28.57%,二轮分别为 69.23%、44.44%和 7.69%。6~14岁学生躯干指标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12.50%、2.68%、5.36%、16.96%和 22.32%,二轮分别为 40.38%、1.92%、1.92%、3.85%和 1.92%。6~14岁学生下肢指标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5.36%、14.29%、24.11%,二轮分别为 0.96%、0.96%、50.96%。5.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研制结果各力量素质指标P50实测值与LMS法拟合值的差值绝对值为:屈膝俯卧撑男生为0.41~2.05个,女生为0.10~2.47个;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男生为0.12~2.60个,女生为0.53~2.29个;立定跳远男生为0.32~11.17厘米,女生为0.38~6.87厘米。按照"P3、P10、P25、P50、P75、P90、P97"对三个指标进行了百分数建模;对[P3,P10)、[P10,P25)、[P25,P50)、[P50,P75)、[P75,P90)、[P90,P100)分别进行了 0、1、2、3、4、5分赋值建立了单项评分表。各指标各性别年龄组评分等级判别函数的Wilks’ Lambda检验P=0.000,正判率区间为:屈膝俯卧撑男生为94.80%~98.70%,女生为89.70%~100.0%;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男生为91.10%~98.70%、女生为92.10%~98.70%;立定跳远男生为87.30%~100.00%、女生为87.20%~100.00%。研究结论:1.6~14岁学生上肢年龄、性别通用性最大力量素质指标为屈膝俯卧撑,躯干为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下肢为立定跳远;三者为表面肌电测试优选指标。6~14岁学生上肢力量素质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最高者为屈膝俯卧撑,躯干为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下肢为立定跳远;三者为特尔菲法专家优选指标。特尔菲法优选与表面肌电测试优选结果一致,所选三个力量素质指标够满足力量素质属性的考察要求。2.屈膝俯卧撑与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采用了 LMS法、立定跳远采用直接计算法建立了百分位数常模参照标准;于国内首次绘制了 6~14岁学生屈膝俯卧撑、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的生长曲线;所建标准建立方法得当,评价等级清晰,判别效果较好,符合标准的使用要求。

舒川[4](2017)在《全人发展视野下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学龄前残疾儿童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及学前教育工作的大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全人发展”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理论,并运用行动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该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文献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工作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多元的康复模式、丰富的康复手段、全面的评价方式等特点;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研究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二、视角解读。现代康复中“全人发展”的诉求越来越明显,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全人发展要求运动康复具有康复目标终身性、内容全面性、方式主动性、评价发展性等内涵。在此视角下,学龄前残疾儿童的运动康复课程应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强调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下进行主动的身体动作练习,使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基础动作能力、体适能、认知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全面改善。三、现状调查。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机构逐年增多,但由于缺乏运动康复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课程标准不统一、教材匮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要缓解运动康复理论和实践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家长、机构迫切需要的窘境,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运动康复课程。四、理论构建。以“全人发展”为导向,结合文献分析以及专家意见,确定了哲学的人本主义理论、生物学的人类动作发展理论、社会学的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体育学的适应体育理论为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详实阐述了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七个目标”、“四个内容”、“三个实施步骤”、“两个评价维度”,并最终拟定了《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教学指导建议(草案)》。五、实践检验。在行动研究的质性研究中,通过丰富的访谈和案例分析,深切的感受和体验运动康复课程对残疾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带来的变化,证实了运动康复课程理论的可操作性。在行动研究的量化研究中,通过收集的运动康复课前、课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运动康复训练的学龄前残疾儿童其基础动作能力、体适能、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有所提高,证实了运动康复课程理论的实效性。

赵婷婷[5](2016)在《社会工作介入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研究 ——以南京市F社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进城市,这其中也迎来了不少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个群体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大多数学者着重关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方面的能力,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个群体也面临着情感忽视的问题,认为情感忽视问题的解决将极大促进流动儿童的成长。因笔者所了解的对象均是学龄儿童,故将本文研究对象定位为学龄流动儿童,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帮助学龄流动儿童拥有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更加温馨的家庭环境。本文先对当前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介入的大背景进行介绍,探讨了研究意义、界定了学龄流动儿童和情感忽视的概念,指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又对相关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介入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包括流动儿童、学龄儿童、儿童精神忽视、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研究。通过相关文献回顾与梳理,笔者发现当前社会工作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适应问题上,极少涉及到以社会工作视角介入流动儿童的情感忽视问题。其次,笔者呈现了F社区流动儿童情感忽视的一些情况,具体表现为亲子互动时间少、频率低、亲子沟通内容单一、关注点局限、亲子沟通中忽视情感需求、教育方式偏激、对孩子看法片面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研究对象被情感忽视的原因在于流动儿童社会关注度低、社区及社工机构宣传成效小、学校情感教育缺失、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方式不佳等,也意识到情感忽视给学龄流动儿童造成了一些后果,如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儿童健康体魄的养成、导致儿童厌家情绪的产生等,并研究了F社区现有的对该问题的介入对策。根据现状分析,笔者着重探讨了用社会工作视角介入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具体对策,描述了用个案工作介入三位个案、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抗逆力小组、亲子互动小组的具体情况,认为三位个案虽情况不一,但大致都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展开介入,两种小组虽然形式不一,但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儿童及家长恢复正确的相处模式,并各自进行了相关评估,希望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对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此外,笔者认为介入该问题还需要发挥社区、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的作用,社区应当加强对儿童忽视的宣传、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通社区儿童热线服务、推进更多的亲子服务、普及家庭教育常识;政府应当加强对儿童保护法的宣传及贯彻实施、出台针对流动儿童保护的政策、关注流动人口问题、加强资金投入;社会组织可调动资源、呼吁关注、提供资金;学校可适当开设情感教育课程、重视与学生家庭的互动、关注对老师的培训等来引导该问题的解决。最后,笔者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如何保证介入该类问题持续性的问题。

张庆珍[6](2012)在《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分析》文中指出通过详实的资料收集和全面的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归纳出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体质现状,比较它们与全国同龄学生平均水平的差异,结合医学预防学、营养学、体育学以及社会学因素进行多学科研究,找出影响身体健康的若干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革措施,为提高留守中学生体质健康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希望本研究能唤起社会各方面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填补农村留守子女体质状况的空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推动和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随机抽取阜阳周边乡村中学13-16岁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按性别以每周岁为一组,样本共计8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50人,总样本量为400人进行体质测试。监测指标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形态检测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二是机能:安静脉搏(心率)、血压、肺活量;三是身体素质:50m跑、坐位体前屈、握力和立定跳远。测量结果采用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t检验法作差异的显着性检验(P<0.001或P<0.01)。研究结果表明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各形态指标中身高、体重、胸围和上臂皮褶厚度都显着低于全国同龄平均水平(P<0.001);各身体机能中,安静脉搏和血压值接近于全国均值,但是肺活量显着性低于全国同龄均值(P<0.001),说明留守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发育良好,肺功能发育不太完善。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中速度和柔韧素质较好,明显高于全国均值(P<0.001或P<0.01),但是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都显着低于全国同龄均值(P<0.001),需加强科学合理的力量锻炼。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除遗传、地域等因素外,形态发育水平的差距也和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水平和后天体力劳动、锻炼习惯密切相关;此外,农村较低的体育社会化程度和留守青少年学生较低的体育消费也制约了农村青少年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议家庭要加强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等,同时重视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农村中小学校应强化体育课程改革意识,丰富学生课外锻炼活动,配备必备的场地器材设施。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利用地方优势或地区传统体育特色进行积极地教材化改造,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和健身活动。当地政府要真正落实体育卫生的法规政策,投入必需的人力、物力,增加寄宿学校的投资,利用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发展地方体育事业,确保当地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全海英[7](2012)在《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3~6岁开始出现,并且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187名幼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学实验,探讨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假设恰当的、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和调查幼儿教师及家长后,利用数理统计(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指标,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调查显示,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其具体情况为,中班幼儿仅在同情行为和安慰行为方面有明显发展;大班和学前班幼儿的帮助行为、捐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守信行为和轮流均有一定发展。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教师、家长观察、幼儿谈话、体质测定及个案等方法,为研究提供辅助性依据。研究中的中班是指3~4岁幼儿、大班是指4~5岁幼儿、学前班是指5~6岁幼儿。研究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促进中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中班明显。2.对促进中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3.对促进大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于促进学前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4.对促进大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对促进学前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没有作用。5.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有非常显着的作用。6.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7.对促进大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8.对促进大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个案研究的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改善个案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作用:首次干预可以使个体不良行为出现频次减少,停止干预会导致不良行为次数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且未达到原始水平,干预具有维持效应;再次进行干预时,被试不良行为的出现次数频率最低。幼儿体质与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具有一定作用,但我国幼儿体质测定过程存在普及性差、反馈机制滞后、测试结果误差大等问题,导致幼儿体质评价缺乏科学性,这将使体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联的研究受到限制。建议:1.应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增加幼儿体育游戏的比重,以发挥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效益。2.应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以保障幼儿体育游戏的权益,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充分发展个性。3.应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以确保幼儿体育教育过程的合理性。4.重视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5.应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以使体育游戏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杨炳丽[8](2006)在《学龄前儿童SID的成因及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自愿报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儿童的研究,探讨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气质类型、神经心理发育的关系以及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2.探讨不同类型的气质、微量元素:血铅、发镁、发锌、发铜与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效果的关系,为提高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以及有效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和异常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在太原市某幼儿园3~5岁学龄前儿童中进行。采用张贴海报、举办免费讲座的形式,招收自愿报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的62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内智力、感觉统合能力、行为问题、气质类型评定、家庭生活环境调查及神经心理测试。其中30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自愿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并自愿进行血铅及发中镁、锌、铜的测定。干预结束后,复测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行为问题、神经心理测试。结果1.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人数多于无行为问题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呈显着负相关。○2难养型气质儿童发生重度失调的人数多,其感觉统合各项目得分均低于正常值,以触觉过分防御最为明显。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规律性、情绪本质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反应强度则显着高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气质的部分维度呈显着相关。○3失调儿童视觉、听觉、视觉选择反应、视觉注意分配的平均时间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失调儿童双手敲击的正确次数显着地低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神经心理测试的各项目呈显着相关。○4视觉平顺主要受视觉反应平均时间的影响,前庭平衡主要受视觉选择和注意分配时间的影响,双手敲击次数及视觉反应平均时间为影响本体感受得分的主要因素。○5影响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因素有窒息、难养型气质、看电视、亲密度、父母平时情绪、过度保护。2.气质及微量元素与感觉统合失调干预效果的关系:○1感觉统合能力方面,难养型前庭平衡得分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启动缓慢型和易养型。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触觉过分防御得分增加值显着高于易养型;行为问题方面,启动缓慢型和难养型多动指数得分减少值均显着高于易养型;神经心理测试方面,启动缓慢型儿童双手敲击正确次数的增加值显着高于易养型儿童该指标的增加值。回归分析表明,难养型比易养型儿童前庭失衡的改善程度明显,易养型儿童比启动缓慢型儿童本体感受不良的改善程度明显,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比易养型儿童触觉过分防御的改善较为明显。

曾华伦[9](2006)在《大鼠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自制一套操作方便、自动控制、数据准确的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利用电脑的自动检测软件及硬体,可有效地的进行ADHD动物模型的注意力和冲动性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治疗儿童ADHD或其他精神神经疾病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方法 根据5-CSRTF方法原理,即设计一个不透光的暗箱(大小25cm×25cm×25cm),以供实验大鼠活动,并设计相关软件与自动控制检测装置以能准确、自动记录大鼠注意力的量化数据,经过不同数值的组合计算值检测其注意力和冲动性情况。 结果 完成了软件的编制及硬件的制作。通过初步检测证实,该实验装置能够自动、准确地记录大鼠的活动、注意力情况,具有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数据精确的特点。 结论 参照5-CSRTT方法原理,自制成一套“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够自动、准确地记录大鼠的活动、注意力情况,具有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数据精确的特点。

王丽萍[10](2004)在《立体视觉检测及弱视治疗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和工作对人们眼睛的视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弱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弱视已经成为儿章健康成长的障碍。如何检测弱视以及提高治疗弱视的水平,是眼科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立体视觉是双眼视觉的高级功能,是弱视治疗的最后阶段。但立体视觉的检测手段多属于定性检查,弱视治疗也十分不便,疗效也不明显,其治疗方法顺应性差。本论文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维视顿视功能检查治疗系统(VISTON)”(2003EB040807)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智能化多功能弱视斜视检查治疗系统”(2003C30008)为依托,以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检测立体视锐度以及治疗弱视为目标,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眼科信息化领域,研制一种新型的立体视觉检测及弱视治疗方法。在研究立体视觉以及P-VEP提取技术、弱视的神经生理学以及心理学、视觉电生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立体视觉检测及评价方法和弱视治疗系统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1、论文阐述了弱视发病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弱视防治的意义,综述弱视检查及治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研究双眼立体视觉的重要意义。结合课题研究背景提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2、深入研究了弱视检查及治疗的理论。应用弱视检查及治疗的医学原理,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CAM方法及眼球运动的特点,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CAM治疗方案的设计原理、眼球运动训练的设计原理、运动图形的走样、复杂图形变形的动画速度。 3、在综合分析现有国内外立体视觉的机理研究及检查方法基础上,利用立体视觉的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立体视觉的检测及评价方法,给出了渐进分离式随机点立体图的设计原理和详细算法。同时在临床上运用这种新方法与其他两种国内外常用的立体视锐度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检测结果与它们在统计上无显着差异,而该方法使用更方便,不易记忆,重复性好,无暗示性,无单眼线索等优点。 4、基于错相叠加法和小波变换法,设计了P-VEP弱视治疗参数阈值分析子系统所需的关键硬件设备及各项技术参数,提出了一种弱视治疗参数阈值分析方法,

二、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常模的研制及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常模的研制及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五年级小学生动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健康中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SPARK理念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改革相契合
        1.1.3 动商理论提出能更好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SPARK课程
        2.1.2 SPARK课程的特点
        2.1.3 SPARK课程教学理念
        2.1.4 动商的概念
    2.2 动商理论研究现状
        2.2.1 影响动商发展的因素
        2.2.2 发展动商的作用
        2.2.3 动商的理论基础
        2.2.4 动商测评体系
    2.3 SPARK理念体育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SPARK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3.2 SPARK理念体育课程与我国常规课程对比研究
    2.4 SPARK理念体育课程与影响动商变化因素的相关研究
        2.4.1 SPARK理念体育课程对学生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研究
        2.4.2 SPARK理念体育课程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研究
        2.4.3 SPARK体育课程对学生运动技巧的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教学实验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运动心理测试项目对比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机能测试项目对比结果与分析
        4.1.2 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素质测试项目对比结果与分析
        4.1.3 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心理统计结果与分析
    4.2 实验前后动商对比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前后动商水平总体分布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动商差异性分析
5.讨论
    5.1 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动商的构成要素影响
        5.1.1 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运动素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5.1.2 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身体机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5.1.3 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运动心理相关指标的影响
    5.2 SPARK理念体育教学模式对动商的影响
        5.2.1 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动商发展
        5.2.2 高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有利于动商发展
        5.2.3 课堂中运动强度的把控有利于动商发展
    5.3 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动商影响综合分析
    5.4 研究局限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五年级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
    第一节 脑瘫概述
        一、脑瘫简介
        二、脑瘫障碍分级及伴随症状
        三、脑瘫的生存质量状况,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研究进展
        一、康复理念发展历程
        二、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研究进展
        三、总结
    第三节 ICF简介及ICF-CY研究进展
        一、ICF简介
        二、ICF-CY研究进展
        三、总结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现状调查
    第一节 从康复工作人员角度调查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现状
        一、研究目的及假设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从家长角度调查学前脑瘫儿童康复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假设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初探
    第一节 学前脑瘫儿童ICF-CY核心分类评分项目的制定及信效度验证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ICF-CY核心分类评分项目正常参考范围的制定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脑瘫儿童ICF-CY核心分类的障碍特征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初探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章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及课程设置策略
    第一节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基于学前脑瘫儿童康复模式制定课程设置的策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康复课程策略的制定
        六、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学前脑瘫儿童康复课程设置策略的应用示范
        一、课程示例——整体框架
        二、课程示例——课程内容
        三、课程示例——一节课教案
        四、总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1.1.2 力量素质对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
        1.1.3 当前我国学生力量素质状况堪忧
        1.1.4 当前我国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有待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体质
        1.3.2 体质测定
        1.3.3 力量素质
        1.3.4 测评体系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
        1.4.1 论文框架
        1.4.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新中国体质测评体系中力量素质指标的演进
        2.1.1 60年来学生体质测评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设置
        2.1.2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设置
        2.1.3 国民体质监测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设置
    2.2 国内外不同体质测试体系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设置
        2.2.1 指标的身体位置分布
        2.2.2 指标的数量限定
        2.2.3 上肢指标的问题呈现
        2.2.4 下肢指标的问题呈现
        2.2.5 指标应用的年龄、性别差异
    2.3 国内体质测试中力量素质指标体系研究
        2.3.1 国家主导研究
        2.3.2 非国家主导研究
    2.4 力量素质指标测试方法研究
        2.4.1 上肢力量素质指标及测试方法研究
        2.4.2 躯干力量素质指标及测试方法研究
        2.4.3 下肢力量素质指标及测试方法研究
    2.5 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研究
        2.5.1 关于常模参照标准的研究
        2.5.2 关于效标参照标准的研究
        2.5.3 常模参照标准与效标参照标准的比较研究
    2.6 文献总结
        2.6.1 上肢测试指标及方法有待精选
        2.6.2 仰卧起坐测试方法需要优选,躯干屈伸力量应予兼顾考察
        2.6.3 下肢力量为力量素质测试的必测内容
        2.6.4 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建立可结合不同的评价理念综合考虑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3.2.1 定性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3.2.2 定量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3.3 研究的质量控制
        3.3.1 实验测试环节
        3.3.2 特尔菲法调查环节
        3.3.3 横断面普测环节
    3.4 本章小结
4 力量素质指标的优选
    4.1 基于表面肌电测试法的力量素质指标优选
        4.1.1 表面肌电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使用依据
        4.1.2 上肢力量素质指标的优选结果与讨论
        4.1.3 躯干力量素质指标的优选结果与讨论
        4.1.4 下肢力量素质指标的优选结果与讨论
        4.1.5 本部分小结
    4.2 基于特尔菲法的力量素质指标优选
        4.2.1 第一轮咨询结果
        4.2.2 第二轮咨询结果
        4.2.3 两轮咨询综合的结果
        4.2.4 力量素质指标属性的相关分析
        4.2.5 本部分小结
    4.3 本章小结
5 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研制
    5.1 力量素质评价标准建立的依据
        5.1.1 现行体质相关评价标准分类
        5.1.2 现行不同评价标准的实际类属
        5.1.3 评价标准类型及方法的确定
    5.2 标准研制结果
        5.2.1 标准数据筛选
        5.2.2 各指标的P50实测值与LMS法拟合值
        5.2.3 上海市6~14岁学生各优选力量素质指标的百分位数
        5.2.4 上海市6~14岁学生各优选力量素质指标单项评分表
        5.2.5 上海市6~14岁学生新建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回代检验
    5.3 讨论
        5.3.1 三个力量素质指标评分表的制定
        5.3.2 三个力量素质指标测试分数的年龄、性别变化特征
        5.3.3 三个力量素质指标评价标准的判别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体质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亟待优化
        6.1.2 综合筛选出学生体质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指标
        6.1.3 建立了与新的力量素质指标相对应的评价标准
    6.2 建议
        6.2.1 学生力量素质指标设置应考虑学生的自然生长因素与指标通用性
        6.2.2 学生力量素质指标设置研究应多结合生理、解剖学科
        6.2.3 学生力量素质指标的选择应注重应用经验与实验验证相结合
    6.3 研究展望
        6.3.1 被试者的年龄跨度有待加大
        6.3.2 研究的深度有望加强
        6.3.3 研究的内容有待补充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6~14岁学生表面肌电测试方案
    附录3
        6 ~14岁学生力量素质指标优选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6 ~14岁学生力量素质指标优选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4 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试方案及细则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骨干参与课题
        (三) 参加学术会议

(4)全人发展视野下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伦理分析
    2.4 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工作流程
    2.5 研究的理论假设
    2.6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3章 透视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中的全人发展
    3.1 从缺陷补偿到全人发展——康复内涵的迷失与重建
    3.2 运动康复学科定位和体系结构的诠释——基于全人发展视角
    3.3 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发展困境及解困之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现状分析
    4.2 对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现状的审视
    4.3 对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发展的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理论基础
    5.1 哲学基础:人本主义理论
    5.2 生物学基础:人类动作发展理论
    5.3 社会学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5.4 心理学基础:认知发展理论
    5.5 教育学基础:学前特殊教育理论
    5.6 体育学基础:适应体育理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人发展视野下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理论构建
    6.1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目标
    6.2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内容
    6.3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实施
    6.4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评价
    6.5 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教学指导建议(草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人发展视野下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行动研究
    7.1 行动研究与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
    7.2 行动研究之一: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预实践研究
    7.3 行动研究之二: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的实践研究
    7.4 行动研究之三: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测量数据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与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社会工作介入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研究 ——以南京市F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梳理
    一、理论回顾
    二、文献梳理
    三、小结
第三章 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的现状分析
    一、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的特征
    二、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的影响因素
    三、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的后果分析
    四、F社区的介入经验
第四章 社工介入F社区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实证研究
    一、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践
    二、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三、小结
第五章 完善社工介入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提升社区服务意识
    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三、加强社会组织协作能力
    四、改进学校教育方式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一、总结
    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村青少年体质现状的研究
        1.1.1 农村青少年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
        1.1.2 农村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变化特点
        1.1.3 我国农村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变化特点
        1.1.4 我国农村青少年心理和适应能力
    1.2 农村青少年体质状况干扰因素的分析
        1.2.1 农村家长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认识的偏差
        1.2.2 学校方面要创造良好体质健康环境
        1.2.3 全社会监督和监管,重视农村弱势群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测量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阜阳地区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与全国同龄学生均值的比较
        3.1.1 身高
        3.1.2 体重
        3.1.3 胸围
        3.1.4 皮褶厚度
        3.1.5 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3.2 阜阳地区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与全国同龄学生均值的比较
        3.2.1 安静脉搏
        3.2.2 血压
        3.2.3 肺活量
        3.2.4 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3.3 阜阳地区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与全国同龄学生均值的比较
        3.3.1 速度素质(50m跑)
        3.3.2 坐位体前屈
        3.3.3 握力
        3.3.4 立定跳远
        3.3.5 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发育的特点
    3.4 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成因的分析
        3.4.1 阜阳地理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因素
        3.4.2 学校和体育教育外环境
        3.4.3 社会人文因素
    3.5 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的应对措施
        3.5.1 从家庭视角关注留守青少年体质健康
        3.5.2 学校与教师教育
        3.5.3 社会重视和监管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的时代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2 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2.1 亲社会行为起源
        2.1.1 一起凶杀案
        2.1.2 进一步的研究
        2.1.3 不足之处
    2.2 幼儿亲社会行为
        2.2.1 幼儿社会性发展
        2.2.2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心理水平
        2.2.3 相关学者在不同教育理论背景下的研究
    2.3 实践类研究
        2.3.1 婴儿和童年
        2.3.2 青少年
        2.3.3 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早期分类和新视角)
        2.3.4 有关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的研究
        2.3.5 不足之处
    2.4 体育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2.4.1 体育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2.4.2 婴幼儿体育与幼儿社会化发展过程
        2.4.3 体育游戏与幼儿亲社会行为
    2.5 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关系研究
        2.5.1 幼儿体质研究
        2.5.2 体质与社会性关系研究
3 研究假设及依据
    3.1 研究假设
    3.2 假设的理论依据
        3.2.1 3~6 岁幼儿的身心特征
        3.2.2 体育游戏的功能
        3.2.3 体育的教育过程
4 研究方法与步骤
    4.1 研究步骤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研究
        4.2.2 访谈
        4.2.3 调查
        4.2.4 教育学观察
        4.2.5 教学实验
        4.2.6 数据处理
    4.3 操作性概念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变化分析
        5.1.1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年龄变化趋势
        5.1.2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相关分析
    5.2 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2.1 幼儿情感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5.2.2 幼儿利他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5.2.3 幼儿协作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5.2.4 幼儿责任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5.2.5 幼儿其他社会性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5.3 体育游戏对特质类幼儿(个案)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3.1 攻击好动型个案行为结果分析
        5.3.2 沉默自闭型个案行为结果分析
    5.4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的影响
        5.4.1 实验前后幼儿体质变化
        5.4.2 对幼儿体质测试的质疑
    5.5 家庭游戏小组对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6 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6.1 利用游戏情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教育
        6.1.1 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训练幼儿的品德行为
        6.1.2 运用移情训练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6.1.3 对幼儿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6.1.4 在社会性教育中渗透着道德行为的教育
    6.2 组建家庭游戏小组促进亲社会行为
    6.3 幼儿体质测试改革的对策
        6.3.1 加强普及性
        6.3.2 逐步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
        6.3.3 减小测试误差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1 被试人数
    7.2 情境游戏设计
    7.3 幼儿体质测定手段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1.1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结构
        8.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8.1.3 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
        8.1.4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的影响
    8.2 建议
        8.2.1 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
        8.2.2 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保障幼儿的体育游戏权益
        8.2.3 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
        8.2.4 重视体质与幼儿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
        8.2.5 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学龄前儿童SID的成因及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第一章 学龄前儿童SID 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与内容
        结果
    第二章 气质及微量元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与内容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大鼠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 病因病机研究
        (二) 临床研究
    二、中医药学研究进展
        (一) 病因病机
        (二) 治疗
    三、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一) 动物模型
        (二) 动物注意力和多动的检测
第三部分 大鼠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
    一、研制目的
    二、原理与方法
    三、注意力检测实验方法
    四、实验装置研制
    五、系统操作说明
    六、研制结果
    七、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1 正式测试阶段示意图
    附录2 数据分析说明表
第七部分 致谢

(10)立体视觉检测及弱视治疗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弱视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1.2 弱视定义、分类及防治意义
        1.2.1 弱视定义
        1.2.2 弱视分类
        1.2.3 弱视防治的意义
    1.3 弱视检查及治疗的国内外现状
        1.3.1 弱视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1.3.2 弱视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1.4 目前弱视检查及治疗存在的问题
        1.4.1 治疗仪器
        1.4.2 疗效评判
        1.4.3 立体视觉检测
    1.5 双眼立体视觉的重要性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第2章 弱视检查及治疗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弱视检查及治疗的医学原理
        2.2.1 弱视检查的医学原理
        2.2.2 弱视治疗的医学原理
    2.3 数字化E字视力表的绘制技术
    2.4 CAM方法的多媒体弱视治疗技术
        2.4.1 传统CAM仪的设计原理
        2.4.2 多媒体CAM治疗方案的设计原理
    2.5 基于眼球运动的多媒体弱视治疗技术
        2.5.1 眼球运动的特点
        2.5.2 眼球运动训练的设计原理
    2.6 立体视觉检测及弱视治疗系统的关键技术
        2.6.1 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2.6.2 通过专家系统提供治疗参数的决策支持
        2.6.3 运用最新的图形学技术进行反走样和图形加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立体视觉的检测及评价研究
    3.1 引言
    3.2 立体视觉机制的研究进展
    3.3 双眼立体视觉的检查
        3.3.1 随机点立体图
        3.3.2 Titmus的测试
    3.4 立体视觉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3.4.1 立体视觉的原理
        3.4.2 同视机立体视觉的设计原理
        3.4.3 渐进分离式随机点立体图的设计方法
    3.5 立体视锐度的临床检测及评价
        3.5.1 对象和方法
        3.5.2 结果
        3.5.3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VEP提取技术的弱视治疗参数阈值分析
    4.1 引言
    4.2 弱视P-VEP的提取技术
        4.2.1 脑电EEG信号的采集与放大
        4.2.2 提取P-VEP信号的的叠加算法
        4.2.3 P-VEP信号的Wavelet处理
    4.3 利用P-VEP曲线对弱视治疗参数闽值分析
        4.3.1 弱视眼P-VEP曲线分析
        4.3.2 弱视眼的治疗参数阈值确定
    4.4 利用P-VEP对弱视疗效的观察研究
        4.4.1 弱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4.4.2 弱视的个性化治疗的疗效观察分析
    4.5 P-VEP子系统研究
        4.5.1 P-VEP子系统硬件柜架结构
        4.5.2 P-VEP子系统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的研制
    5.1 引言
    5.2 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总体方案
    5.3 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硬件研究
    5.4 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软件研究
        5.4.1 弱视检查及治疗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
        5.4.2 弱视检查系统设计
        5.4.3 弱视治疗系统设计
        5.4.4 数据记录与分析系统
        5.4.5 专家辅助系统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弱视治疗系统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实验结果
        6.3.2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已投稿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常模的研制及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Spark理念体育教学对五年级小学生动商影响研究[D]. 石旭.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D]. 王勇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优化研究[D]. 范洪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全人发展视野下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课程理论与实践[D]. 舒川.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社会工作介入学龄流动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研究 ——以南京市F社区为例[D]. 赵婷婷. 南京大学, 2016(09)
  • [6]阜阳周边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分析[D]. 张庆珍.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6)
  • [7]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全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8]学龄前儿童SID的成因及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炳丽. 山西医科大学, 2006(12)
  • [9]大鼠主动持续性注意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D]. 曾华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10]立体视觉检测及弱视治疗系统研究[D]. 王丽萍. 浙江大学, 2004(08)

标签:;  ;  ;  ;  ;  

计算机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规范的制定及其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