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塑性PEI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相分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1](2019)在《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常温下拥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固化剂、固化反应促进剂及各类助剂容易混合,因此拥有优越的复配性和工艺适应性,已经被广泛用于粘接、涂覆、浇注、灌封和复合成型等应用领域。然而传统的“自上而下”地针对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流变控制和韧性提升改性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所带来的对环氧材料的高效化生产、性能精细化控制及高性能等要求。本论文拟采用“自下而上”的改性策略,设计合成拥有固-液相变特性的化合物,通过“分子自组装”及“反应诱导相分离”技术来实现对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流变的有效控制及在环氧固化体系中引入增韧微观结构,以提高环氧固化物的韧性,同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具体研究思路是采用不同的异氰酸基酯与单元醇间的缩合反应,制备2个或3个烷基链封端的氨酯化合物,通过改变醇中的烷基链长度、氨酯化合物中的氨酯基团数目及间隔分子结构来调控范德华力与氢键间作用力的强弱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目标氨酯化合物分子和在液体环氧中的结晶自组装形态,实现对其流变性能的有效控制,赋予液体环氧树脂热可逆的流变性能。同样借助强极性-NHCOO-来调控具有相变特性的聚四氢呋喃(PTMEG)分子链内、链间及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其在环氧固化体系中良好的反应诱导相分离从而得到有利于韧性提升的微结构尺寸及形态。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YN1828)的改性研究通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含不同烷基链长的单元醇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含两个氨酯基团(-NHCOO-)、两端基为烷基链的不同二氨酯化合物(HB)。通过FT-IR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长度的端烷基对HB化合物及其在YN1828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通过电子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HB化合物的相变结晶形态及其在YN1828中的自组装结晶形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HB化合物的热行为,并得到了各项热焓指数;使用流变仪研究了HB化合物的含量及温度对其与YN1828的复配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循环加热-冷却实验对各复配物进行了流变性观察,研究了HB化合物对YN1828/三乙基四胺(TETA)固化物体系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冷热冲击模拟试验;使用SEM表征分析了固化物内部的微结构形貌。结果表明:HB化合物具有典型的相变特征,即拥有固-液相变和液-固相变行为。HB化合物分子之间存在N─H···O氢键和不同分子端烷链之间的范德华力,两种作用力间的差异是HB化合物形成不同结晶形态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在YN1828中发生自组装行为的主驱动力。与工业用气相二氧化硅RY200相比,HB化合物与YN1828的复配物拥有更好的流变响应性,使用1wt%可达到5wt%RY200的效果。含HB化合物的环氧体系拥有良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其固化物的耐冷热冲击性有较好的改善。2.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通过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TI-100)与单元醇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对称结构的三氨酯化合物(TB),与YN1828进行了复配。分别使用FT-IR、电子偏光显微镜、DSC、DMA、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合成物及环氧复配体系进行了分子作用力,结晶形态,热行为及流变性能等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TB化合物具有典型的相变特征,分子之间同样存在N─H···O氢键和范德华力。由于对称结构的引入,TB分子在YN1828中的自组装行为明显不同于二氨酯HB化合物,形成了类球晶的微观结构。非极性烷基端链与环氧分子链间的弱相互作用对TB化合物在YN1828中的自组装行为有影响。TB自组装形成的类球晶形态给其环氧复配体系带来了比二氨酯HB化合物更为理想的剪切变稀流变行为。使用TB化合物的环氧复配物同样拥有良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并对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影响不大。3.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先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C-16单羟基醇进行预缩合反应得到端异氰酸基的缩合物,缩合物分别再和己二醇及PTMEG进行封端反应,合成得到了两端为C-16烷基链、内含4个-NHCOO-的不同的四氨酯化合物(HPB)。分别使用FT-IR、电子偏光显微镜、DSC、DMA、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合成物及环氧复配体系进行了分子作用力、结晶形态、热行为及流变性能等的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PB化合物拥有典型的相变特征。由于PTMEG长链的引入,氢键和范德华力在PTMEG型HPB化合物分子中有所弱化,而在己二醇型HPB化合物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甚至高于HB二氨酯化合物;在YN1828中,HPB形成了不同的自组装形态与尺寸大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颗粒形态给其带来了与RY200类似的剪切变稀流变特性,但形态尺度的不同给其流变响应带来了不同的浓度依赖性。使用HPB改性的环氧复配物同样拥有很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其固化物的Tg更接近实际应用的要求。4.PTMEG及其四氨酯化合物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使用HDI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拥有不同分子量的PTMEG进行异氰酸基团封端,然后通过端-NCO基团与含-OH的聚丙二醇(PPG400)及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商品名:EX421)的缩合反应分别得到了以PPG分子链或含环氧基团的分子链封端、内部含四个-NHCOO-的PTMEG四氨酯化合物。重点研究了PTMEG/YN1828/TETA及PTMEG/YN1828/TETA复配体系的粘弹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TMEG及其不同的四氨酯化合物在YN1828/TETA固化体系中会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通过引入强极性的-NHCOO-及与YN1828有较好相容性的PPG链及端环氧分子链,可较好的调控PTMEG四氨酯化合物在环氧基体中的分相微结构。通过调整固化温度及四氨酯化合物浓度可得到不同尺寸的分相微结构及不同的固化物性能。PTMEG四氨酯化合物分相微结构的形成对固化物冲击强度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其耐冷热冲击性能要明显优于常用工业型增韧剂F-100(反应诱导型相分离剂)及CTBN-13(羧基改性液体丁腈橡胶)。本文研究合成的氨酯类化合物的固-液相变特性可使其与双酚A液体环氧树脂的混合工艺流程大大简化,极大地降低对混合设备及工艺条件的要求,同时能通过其在液体双酚A环氧中的“自组装”结晶行为实现对液体环氧树脂流变的有效控制,并赋予树脂其他常规流变助剂所无法提供的流变热可逆性,为环氧树脂流变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而具有相变特性的PTMEG四氨酯化合物可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在不影响其它固化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环氧固化物耐开裂性的明显提升,同时又能提供常规热塑增韧材料所无法提供的低温可操作性,拓展了“反应诱导相分离”增韧方法在常规环氧树脂领域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邓惠元[2](2019)在《微波固化控制相分离增韧聚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耐热性热固性树脂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众多尖端工业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但是热固性树脂的高度交联结构导致其韧性低、冲击性能差,降低了材料的应用价值。此外,热固性树脂主要依靠传统热固化方式进行固化,依然存在固化周期长和温度梯度等问题。热塑性聚合物/热固化树脂共混体系是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增韧体系,其性能极其依赖于最终的相结构,而相结构又与固化工艺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快速制备高韧性的热固性树脂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以聚醚砜(PES)/环氧树脂(EP)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微波固化控制相分离增韧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微波固化工艺的四个参数(火焰类型、加热时间、间隔时间以及固化时长)和最终的样品表面情况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在微波固化条件下,PES的含量对PES/EP体系温度变化情况的影响,发现PES含量不影响微波固化的温度的变化。最终确定了 PES/EP体系以高火火焰、10s的加热时间、10s的间隔时间和10min固化时长的微波固化工艺。深入研究了 PES/EP体系相分离过程。分别研究了 PES/EP体系在热固化和微波固化条件下的相分离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相分离机理以及相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ES组分的临界点附近,微波固化与热固化均遵循旋节线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SD)机理;但是当PES含量远离临界点附近时,热固化依旧遵循SD机理,而微波固化则遵循成核增长(Nucle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NG)机理。这种相分离机理差异是因为微波固化方式导致相分离速率大大加快,远大于热固化方式。深入探讨了 PES/EP体系的相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系统研究了静态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断裂韧性及弯曲强度)和动态力学性能与相结构的关系。当PES含量为8wt%时,两种固化方式形成的相结构均为海岛结构,其增韧机理为PES颗粒的裂纹桥接、裂纹偏转和裂纹终止。当PES含量为13wt%和18wt%时,两种固化方式均能够形成PES连续相,增韧机理为PES连续相引起的塑性形变。微波固化制备的树脂的综合性能均优于热固化方式制备的树脂性能,因此微波固化技术是一种有效调控PES/EP相结构并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的手段。
赵琳[3](2016)在《酚酞基聚芳醚砜/氰酸酯树脂及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导体/聚合物高介电常数纳米复合材料(conductor/polymer high-k nanocomposites,hi-k CPNC)是功能材料的重要类型。渗流阈值(fc)高、介电损耗高、击穿强度(Eb)低、储能密度(We)低是hi-k CPNC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在保持hi-k CPNC高介电常数的基础上,通过构筑具有新颖相结构的聚合物体系,改善导体在聚合物体系中的分散性,从而研制具有突出综合介电性能的新型hi-k CPNC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新型高性能聚合物树脂的构筑出发,展开高性能hi-k CPNC的研究。首先,工程热塑性聚合物(TP)与耐热热固性(TS)树脂共混/共聚是制备新一代高性能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手段。相结构是决定TP/TS体系性能的关键,但是现有TP/TS体系普遍因为TP粘度大、熔点高、反应基团少、溶解性差等问题而存在相结构的重现性差的问题。本文以被誉为“21世纪制备结构/功能材料最具潜力的树脂品种”——氰酸酯(CE)树脂为TS,以耐热的酚酞型聚芳醚砜(cPES)为TP,运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系列cPES/CE树脂。酚酞侧基及羟基的存在使得小含量(≤10wt%)cPES下CE与cPES有良好的相容性,通过cPES含量的调整实现了相结构的调控,保证了改性CE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系统研究了cPES/CE树脂的化学与聚集态结构(相结构、交联密度、自由体积)以及综合性能(反应性、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cPES是CE树脂的高效增韧剂,分别含10wt%和20wt%cPES的改性CE树脂的冲击强度约为CE树脂相应值的1.4和3.2倍。此外,与CE树脂相比,cPES/CE树脂具有更优的耐热性、介电性能和模量。本文从锥形量热、热降解动力学、热重红外联用等多种手段深入系统研究了cPES/CE树脂的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理。研究表明cPES的加入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难度,但是一旦燃烧发生,改性树脂的阻燃性低于CE树脂的阻燃性。这些特性都源于cPES的加入对体系相结构的影响。其次,在cPES/CE体系相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cPES/CE(w/w=10/90)混合体系为树脂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体,采用两步法制备了MWCNT/CE/cPES复合材料,构筑了一种新型的相结构,系统研究了相结构对介电性能、Eb和We的影响。研究发现,与MWCNT/CE复合材料相比,MWCNT/CE/cPES复合材料的fc值仅为0.89wt%,是前者的1/4;与此同时,MWCNT/CE/cPES复合材料显示出了更高的介电常数、Eb和We以及更低的介电损耗,这些优异的介电性能和We归因于MWCNT/CE/cPES复合材料特殊的相结构。采用阻抗分析建立了二元和三元复合材料的电路模拟,揭示了两类复合材料具有迥异介电性能的本质。这些有趣的结果表明,通过构筑一种特殊的相结构可为制备综合介电性能优良的hi-k CPNC提供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和新思路。
刘锐[4](2016)在《新型杂环聚芳醚腈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树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其中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砜(TGDDM/DDS)体系,因其具有比强度高、性价比优、耐热性好等而成为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TGDDM/DDS体系高的官能度又使其交联密度高,导致其质脆、抗冲击性能差。目前市售的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剂的结构、耐热性能和力学强度不与其相符。聚芳醚腈是一类具有优异耐热性和机械性能的高性能工程塑料,但因其常温下只溶于浓硫酸,使其难与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因此,目前鲜有采用聚芳醚腈改性环氧树脂的报道。含杂萘联苯结构的聚芳醚腈树脂除了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以外,常温下还可溶解于多种常用极性非质子溶剂,可与环氧树脂进行包括溶液共混和热溶共混在内的多种方式混合,是TGDDM/DDS体系的理想增韧树脂。本文选择TGDDM/DDS和双酚A型酚醛环氧树脂(环氧值0.51,F-51)改性TGDDM/DDS两个体系,采用杂萘联苯聚芳醚腈树脂对其进行增韧改性,以期提高其冲击强度,兼具耐高温、高强度的性能。首先选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0℃的杂萘联苯聚醚腈酮(PPENK)来改性TGDDM/ F-51/DDS环氧体系。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得一系列PPENK改性的共混物。采用不同升温速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当PPENK的加入量不超过20wt%时,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基本保持不变,此时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没有改变。流变测试结果显示,当PPENK含量不超过10wt%时,共混体系仍保持了较低的体系黏度,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DMA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250℃左右,仍保持了优异的热性能。同时TGA测试结果说明共混体系的5%热分解温度、最大热分解温度等基本保持不变,残炭率随着PPENK含量的提高而增加,热分解活化能随着PPENK含量的提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PPENK含量为10wt%时,共混体系达到最优的热稳定性。通过TMA测试发现,共混体系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时,线性膨胀系数与纯环氧树脂基本相同,仍保持了出色的尺寸稳定性。DSC、红外光谱以及共混体系水煮之后的DMA等测试结果均说明PPENK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大量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电镜照片显示共混固化物为均相结构。当PPENK添加量为10wt%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10%和91%。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略有上升,弯曲模量略有降低,说明PPENK在提高韧性的同时而保持了TGDDM/F-51/DDS体系的强度和模量。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体系韧性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基体的塑性变形以及裂纹的偏转和歧化。采用联苯二酚(BP)和二氮杂萘酮联苯酚(DHPZ)两种双酚单体与2,6-二氟苯甲腈通过亲核取代逐步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杂萘联苯聚芳醚腈树脂(PPBEN)。对共聚物的热性能、溶解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全面表征,研究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22-293℃之间,N2氛围中5%的热失重温度在521℃以上,800℃残炭率在65%以上,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200.6KJ/mol,热分解机理为A1.5机理,机理函数积分式为g(a)=[-ln(1-α)]2/3。共聚物可在NMP、DMAc和氯仿等多种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溶解。当DHPZ和BP的比例为2:8时,共聚物膜的拉伸强度高达137MPa,断裂伸长率为15%,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采用新合成的PPBEN树脂对TGDDM/DDS体系进行增韧改性。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得一系列PPBEN改性的共混物。DSC测试发现PPBEN的加入没有影响环氧树脂固化机理。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PBEN的加入升高环氧树脂的黏度,缩短共混体系的凝胶时间。当PPBEN加入量低于10wt%时,共混体系的粘度低于0.8Pa.s,仍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DMA测试表明,PPBEN的加入可以使共混体系的玻璃化温度仍能保持在250℃以上。TGA结果,固化后共混体系的5%热分解温度均在340℃以上,且随着PPBEN含量的增加,其800℃时的残炭率也相应提高。当PPBEN添加量为15wt%时,体系冲击强度达到最高为16.7KJ/m2,较纯TGDDM/DDS提高了约104%,而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没有显着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形成了两相结构,当PPBEN含量不低于15wt%时,共混固化物呈海岛结构,PPBEN以尺寸为70~80nm颗粒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的TGDDM树脂相,其韧性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裂纹的偏转和歧化、热塑性树脂的延性撕裂以及树脂基体的局部塑性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宋盛菊,杨法杰,褚庭亮,王海旺,魏新芳,许卫红[5](2013)在《环氧树脂增韧方法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工艺性能,作为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广泛用于飞行器、风机叶片、运动器械等结构材料的制造,但是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因此其固化物存在韧性低、耐疲劳和耐冲击性能差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氧树脂的应用。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一直是环氧树脂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介绍了几种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包括橡胶弹性体增韧、热塑性树脂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超支化聚合物增韧、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和化学改性增韧等,分析了其机理,综述了上述改性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陈波[6](2013)在《聚酰亚胺齐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体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连续相,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环氧树脂虽然具有较好的粘接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但其脆性大、吸水率高,难以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的要求,故需对其进行改性。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使用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可以综合两者优点,得到高韧性耐高温基体树脂。但聚酰亚胺难熔难溶,与环氧树脂共混性能不好,容易发生相分离。活性基团封端聚酰亚胺齐聚物不但具有聚酰亚胺的优异性能,而且溶解性能良好,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其不仅可以有效的改性环氧树脂得到基体树脂,而且通过对其结构的设计,还可以制备得到各种性能差异的基体树脂。本课题工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一、2,2-双[4-(3-羧基酞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CIBAPP)勺合成及表征。二、CIBAPP改性E-51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三CIBAPP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四、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先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和偏苯三酸酐(TMA)为原料,在甲苯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2-双[4-(3-羧基酞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CIBAPP),使用FT-IR对其特征吸收峰进行表征。使用不同量的新制CIBAPP溶液改性E-51环氧树脂得到基体树脂,并对其力学、吸水率、粘度、表观活化能、表面能等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CIBAPP的加入量的提高会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固化反应速率;降低树脂粘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树脂的表面能和吸水率。当CIBAPP加入量为16phr时,基体树脂拉伸剪切强度高达36.4MPa,适用期为750h,表观活化能为43.3kJ/mol,热老化1000h后拉伸剪切保持率为86%,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基体树脂。使用不同量的新制CIBAPP溶液改性多官能度环氧树脂TGDDM,制得基体树脂,对其力学、吸水率、表观活化能、表面能等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当CIBAPP加入量为25phr时,基体树脂的拉伸剪切强度为38.2MPa,适用期超过400h,表观活化能为47.4kJ/mmol,热老化1000h后拉伸剪切保持率为86%,各项性能均较为优异。选用力学性能最为优异的两基体树脂,即CIBAPP加入量为16phr的改性E-51环氧树脂和CIBAPP加入量为25phr的改性TGDDM环氧树脂,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电学、表面能等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分别达到609MPa和732MPa;良好的电气性能:击穿强度分别为33.7kV/mm和42.5kV/mm,体积电阻率分别1.1*1015Ω·cm和3.1*1015Ω·cm,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4.9和4.1;较好的疏水性,表面能分别为50.7mJ/m2和47.0mJ/m2,远小于水的表面能。可见,以CIBAPP改性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以玻璃布作为增强材料,可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张彬[7](2011)在《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合成及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树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因其热稳定性好,收缩率低,机械强度高,粘结强度高及加工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机械、绝缘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等领域。但由于其固化后体系交联密度过高,导致固化物存在质脆,抗冲击和断裂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推广应用。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羧基含量可调的酚酞基聚芳醚酮,并将其用来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详细分析了相邻交联点间聚合物链段长度对环氧树脂固化物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断面形貌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酚酞(PPH)、酚酞啉(PPL)和4,4’-二氟二苯酮(DFDPK)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羧基含量的聚芳醚酮共聚物PEK-L,使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溶解性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窄,Mn在65000~83000范围内;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20℃以上;热分解温度较高,羧基的引入使热分解温度略有降低,最高5%热失重温度为474℃;羧基的引入使聚合物的耐溶剂性增强;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随羧基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衡。(2)按照110℃2h+140℃2h+170℃3h+200℃2h的工艺对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固化,通过DMA、DSC证明了聚合物已通过化学键完全嵌入到了环氧树脂网络中;研究了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固化物热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聚芳醚酮的加入提高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固化物的Tg和5%热失重温度随羧基含量的增多都有所提高;含羧基侧基聚芳醚酮的加入明显降低了环氧树脂体系的损耗因子,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加,固化物的损耗因子逐渐增大;固化体系在玻璃态和橡胶态下储能模量有所提高,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加,玻璃态时储能模量有小幅下降,而橡胶态时储能模量有所上升;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求得,固化物交联密度随着聚合物中羧基含量的提高而增大。(3)研究了相邻羧基间的链段长度对固化物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改性环氧树脂弯曲强度无明显改善,弯曲模量略有降低,断裂应变有所改善;聚芳醚酮的加入有利于环氧树脂K1C和G1C的提高,相邻羧基间链段越长,断裂韧性越好;缺口冲击强度表现出了与断裂韧性相似的规律;SEM结构表明,固化物为均相体系,改性环氧树脂有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相邻羧基间链段长度的减小使固化物向脆性断裂方向发展。
钟新辉[8](2011)在《介观粒子在热塑性/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中的强化粘弹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OM),时间分辨光散射(TRL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了尺寸介于纳米到微米间的介观粒子对聚醚砜(PES)/环氧树脂(DGEBA)、聚苯乙烯(PS)/环氧树脂(DGEBA)及聚醚酰亚胺(PEI)/环氧树脂(TGDDM)等热塑性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聚合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介观粒子对临界组成附近的热塑性改性热固性树脂共混体系聚合诱导粘弹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发现介观粒子对动力学不对称体系的粘弹相分离具有强化粘弹效应。OM、TRLS和SEM结果显示介观粒子的加入使热塑性改性热固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中的相尺寸变小、相结构精细化,使慢动力学相的松弛速率变慢,其形成的网状结构变的更难松弛分解,相分离表现出更强的粘弹性;DSC研究结果表明介观粒子作为惰性粒子加入共混物中未改变相分离雾点时环氧树脂固化转化率,对共混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影响不大,介观粒子对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影响主要是由动力学因素影响所导致的;TEM结果显示介观粒子主要分布于动力学性质较慢的热塑性树脂富集相中以及两相界面上,而动力学较快的环氧树脂富集相中基本不存在,说明介观粒子是通过与慢动力学相的相会作用来影响相分离行为的,我们认为这种作用是分子链的缠绕作用;研究还发现介观粒子的尺寸越小、分散性越好,对相结构细化越明显,强化粘弹效应越显着;当固化温度升高或固化速率减慢时,共混体系的动力学不对称性因此变小或消失,介观粒子的强化粘弹效应也随之减弱或消失。在PEI/TGDDM共混改性体系中,介观粒子海泡石的加入使体系的相结构与力学性能均发生显着改变:PEI含量为5wt%时,体系组成远离临界组成,相分离为成核生长(NG)机理,未加介观粒子时,PEI富集相形成球状分散相结构,加入海泡石后,由于分子链缠绕作用,PEI分子主要分布于介观粒子表面,导致球状PEI富集分散相消失,加入介观粒子子使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但是杨氏模量变化不大;PEI含量为13wt%时,共混体系处于临界组成附近,相分离为旋节线(SD)机理,未加介观粒子时,体系为相区尺寸较大的双连续相结构,加入海泡石后,强化粘弹效应使PEI富集相的松弛变慢,相区尺寸变小,相结构细化,体系仍为双连续结构,加入介观粒子使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杨氏模量均有所提高。
樊良子,虞鑫海,刘万章[9](2010)在《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着重介绍了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的性能及合成工艺。
费斐,虞鑫海[10](2009)在《TGDDM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环氧树脂的发展概况、固化动力学。综述了用橡胶、聚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对其进行增韧改性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二、热塑性PEI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相分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塑性PEI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相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由下而上”策略的材料设计方法 |
1.2.1 分子自组装 |
1.2.1.1 自组装原理和特点 |
1.2.1.2 分子间作用力 |
1.2.1.3 自组装方法 |
1.2.1.4 自组装形态控制 |
1.2.1.5 自组装小分子凝胶因子 |
1.2.2 反应诱导相分离 |
1.2.2.1 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理论:热力学理论和动力学理论 |
1.2.2.2 反应诱导相分离 |
1.2.2.3 反应诱导相分离形成的相结构 |
1.3 相变材料 |
1.3.1 相变材料 |
1.3.2 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行为 |
1.3.3 有机固-液相变材料 |
1.4 环氧树脂改性 |
1.4.1 双酚A环氧树脂 |
1.4.2 双酚A环氧树脂的韧性改性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4.3 双酚A环氧树脂的流变性改性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不同端烷链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
2.2.4 二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
2.2.5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
2.2.6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
2.2.7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
2.2.8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FT-IR分析 |
2.3.2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FT-IR分析 |
2.3.3 二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 |
2.3.4 二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
2.3.5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
2.3.6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
2.3.7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
2.3.8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不同端烷链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
3.2.4 三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
3.2.5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
3.2.6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
3.2.7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
3.2.8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FT-IR分析 |
3.3.2 YN1828/三氨酯化合物的复配物IR分析 |
3.3.3 三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及XRD分析 |
3.3.4 三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
3.3.5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
3.3.6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
3.3.7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C-16 端基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
4.2.4 C-16 端基四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
4.2.5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
4.2.6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
4.2.7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
4.2.8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FT-IR分析 |
4.3.2 四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及XRD分析 |
4.3.3 四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
4.3.4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
4.3.5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
4.3.6 HPB-1000 与不同类型液体环氧的复配物流变性能 |
4.3.7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TMEG及其四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3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
5.2.4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
5.2.5 不同聚醚多元醇/YN1828及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制备 |
5.2.6 PTMEG/YN1828 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
5.2.7 PTMEG/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的制备 |
5.2.8 PTMEG/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表征 |
5.2.9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制备 |
5.2.10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性能表征 |
5.2.11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YN1828/PTMEG复配混合物的流变行为 |
5.3.2 PTMEG在 YN1828/TETA固化体系中的反应诱导相分离行为 |
5.3.3 PTMEG/YN1828/TETA体系中的反应诱导相分离机理 |
5.3.4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FT-IR及 DSC表征 |
5.3.5 PTMEG四氨酯化合物与YN1828及YN1828/TETA复配物中的粘弹流变性能 |
5.3.6 PTMEG1000 四氨酯化合物(HT1P4)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
5.3.7 PTMEG2000 四氨酯化合物(HT2P4)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
5.3.8 不同PTMEG2000 四氨酯化合物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微波固化控制相分离增韧聚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树脂体系的相分离 |
1.2.1 反应诱导相分离 |
1.2.2 热塑性聚合物对相分离的影响 |
1.2.3 热固性树脂对相分离的影响 |
1.2.4 固化剂对相分离的影响 |
1.2.5 固化工艺对相分离的影响 |
1.2.6 无机填料对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树脂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1.3 热塑性聚合物增韧热固性树脂的相结构及增韧机理 |
1.3.1 半互穿网络结构 |
1.3.2 海岛结构 |
1.3.3 双连续结构与相反转结构 |
1.4 微波技术的应用 |
1.4.1 快速固化 |
1.4.2 界面改善及取向作用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PES/EP预聚体的制备 |
2.3 正交实验确定固化工艺 |
2.4 微波固化制备PES/EP树脂 |
2.5 热固化制备PES/EP树脂 |
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微波固化工艺的确定 |
3.1.1 正交实验确定微波固化工艺 |
3.2 PES/EP体系的相分离过程与机理 |
3.2.1 PES/EP体系在热固化条件下的相分离 |
3.2.2 PES/EP体系在微波固化条件下的相分离 |
3.2.3 温度对PES/EP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3.2.4 相分离机理 |
3.3 PES/EP体系的相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3.3.1 固化工艺与相结构的关系 |
3.3.2 力学性能 |
3.3.3 相结构与增韧机理 |
3.3.4 动态力学性能 |
3.3.5 热稳定性 |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和工作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性 |
4.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全称汇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酚酞基聚芳醚砜/氰酸酯树脂及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行为 |
1.2.1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热力学 |
1.2.2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分离动力学 |
1.2.2.1 旋节线(SD)相分离机理 |
1.2.2.2 成核与生长(NG)相分离机理 |
1.3 反应诱导相分离 |
1.3.1 反应诱导相分离的提出 |
1.3.2 反应诱导相分离中形成的相结构 |
1.4 影响相结构的因素 |
1.4.1 共混物组成对相结构的影响 |
1.4.2 共混组分分子量对相结构的影响 |
1.4.3 共混组分化学结构对相结构的影响 |
1.4.4 加工温度对相结构的影响 |
1.4.5 制备工艺对相结构的影响 |
1.4.6 无机填料对相结构的影响 |
1.5 相结构对聚合物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
1.5.1 机械性能 |
1.5.2 热性能 |
1.5.3 介电性能 |
1.6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结构的调控 |
1.6.1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增容改性 |
1.6.1.1 物理增容 |
1.6.1.2 反应增容 |
1.6.2 无机填料在共混体系中分散状态的调控 |
1.6.2.1 无机填料分散位置的调控 |
1.6.2.2 无机填料分散性的调控 |
1.7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PES/CE树脂的相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CE树脂的制备 |
2.2.3 cPES/CE树脂的制备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PES/CE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化学结构 |
2.3.2 cPES/CE树脂的聚集态结构 |
2.3.2.1 相结构 |
2.3.2.2 交联密度 |
2.3.2.3 自由体积 |
2.3.3 cPES/CE树脂的力学性能 |
2.3.3.1 冲击性能 |
2.3.3.2 弯曲性能 |
2.3.4 cPES/CE树脂的耐热性 |
2.3.5 cPES/CE树脂的介电性能 |
2.3.6 cPES/CE树脂的阻燃性能及其机理 |
2.3.6.1 阻燃性 |
2.3.6.2 阻燃机理 |
2.3.7 cPES/CE树脂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WCNT/CE/cPES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及其介电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cPES/MWCNT复合物的制备 |
3.2.3 MWCNT/CE/cPE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MWCNT/CE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5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ES与MWCNTs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2 cPES对复合材料相结构的影响 |
3.3.3 cPES对复合材料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3.3.1 电导率 |
3.3.3.2 介电性能 |
3.3.3.3 阻抗分析 |
3.3.4 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和储能密度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SCI论文和申请的发明专利 |
致谢 |
(4)新型杂环聚芳醚腈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1 绪论 |
1.1 环氧树脂简介 |
1.1.1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1.2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及固化原理 |
1.1.3 环氧树脂的特性及应用 |
1.1.4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 |
1.2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 |
1.2.1 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相结构 |
1.2.2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 |
1.2.3 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 含杂萘联苯酮结构聚芳醚树脂 |
1.4 聚芳醚腈 |
1.5 本论文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PPENK/TGDDM/F-51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固化剂的用量 |
2.1.3 共混物的制备 |
2.1.4 测试仪器 |
2.2 PPENK/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
2.2.1 固化特征温度及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2.2.2 PPENK含量对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 |
2.2.3 固化工艺的选择 |
2.3 PPENK与TGDDM间的化学反应 |
2.3.1 PPENK与TGDDM反应的可能性研究 |
2.3.2 模型化合物与TGDDM环氧树脂反应的研究 |
2.3.3 PPENK与TGDDM反应机理推测 |
2.4 PPENK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
2.4.1 共混体系的红外谱图 |
2.4.2 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分析 |
2.4.3 共混体系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2.4.4 共混体系的耐湿热性能分析 |
2.4.5 共混体系的热膨胀性能分析 |
2.4.6 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7 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2.4.8 共混体系的相结构 |
2.4.9 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增韧树脂PPBEN的合成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测试仪器 |
3.1.3 共聚芳醚腈(PPBEN)的合成 |
3.1.4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3.1.5 聚合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PBEN的分子量和谱图分析 |
3.2.2 PPBEN的溶解性能 |
3.2.3 PPBEN的热性能 |
3.2.4 PPBEN的动态力学性能 |
3.2.5 PPBEN的力学性能 |
3.2.6 共聚芳醚腈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PPBEN/TGDDM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测试仪器 |
4.1.3 共混物的制备 |
4.2 PPBEN结构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
4.2.1 PPBEN结构对共混体系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
4.2.2 PPBEN结构对共混体系相结构的影响 |
4.2.3 PPBEN链段结构对共混体系冲击强度的影响 |
4.3 PPBEN含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
4.3.1 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 |
4.3.2 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 |
4.3.3 共混体系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
4.3.4 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 |
4.3.5 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4.3.6 共混体系的相结构及增韧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聚酰亚胺齐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酰亚胺概述 |
1.1.1 聚酰亚胺的性能 |
1.1.2 聚酰亚胺的改性 |
1.2 环氧树脂概述 |
1.2.1 环氧树脂的性能 |
1.2.2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2.3 环氧树脂的改性 |
1.3 活性基团封端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2-双[4-(3-羧基酞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CIBAPP)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成路线 |
2.3.2 CIBAPP溶液的合成工艺 |
2.3.3 CIBAPP粉末的制备 |
2.3.4 CIBAPP溶液固含量的测定 |
2.3.5 CIBAPP溶液粘度的测定 |
2.3.6 CIBAPP粉末红外光谱扫描 |
2.3.7 CIBAPP粉末溶解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IBAPP溶液的固含量-粘度关系 |
2.4.2 CIBAPP的红外表征 |
2.4.3 CIBAPP的溶解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IBAPP改性E-51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体树脂制备 |
3.3.2 红外表征 |
3.3.3 基体树脂固含量测试 |
3.3.4 基体树脂粘度测试 |
3.3.5 基体树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
3.3.6 基体树脂凝胶化时间测试 |
3.3.7 基体树脂固化物表面接触角测试 |
3.3.8 基体树脂固化物吸水率测试 |
3.3.9 基体树脂老化性能测试 |
3.3.10 基体树脂固化工艺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表征 |
3.4.2 基体树脂的粘度与适用期 |
3.4.3 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研究 |
3.4.4 基体树脂的凝胶化时间和表观活化能 |
3.4.5 基体树脂的固含量 |
3.4.6 基体树脂固化物的接触角与表面能 |
3.4.7 基体树脂固化物吸水率 |
3.4.8 基体树脂的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IBAPP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基体树脂制备 |
4.3.2 基体树脂固化工艺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表征 |
4.4.2 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研究 |
4.4.3 基体树脂的凝胶化时间和表观活化能 |
4.4.4 基体树脂的固含量 |
4.4.5 基体树脂固化物的接触角与表面能 |
4.4.6 基体树脂固化物吸水率 |
4.4.7 基体树脂的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无碱玻璃布预处理 |
5.3.2 基体树脂的选择 |
5.3.3 玻璃布上胶及半固化片的制备 |
5.3.4 复合板的热压成型 |
5.3.5 复合材料吸水率测试 |
5.3.6 复合材料电学性能测试 |
5.3.7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3.8 复合材料的接触角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复合材料的吸水率 |
5.4.2 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
5.4.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4.4 复合材料的接触角及表面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7)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合成及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环氧树脂简介 |
1.1.1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1.2 环氧树脂的特性 |
1.1.3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2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 |
1.3 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
1.3.1 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2 酚酞基聚芳醚酮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
1.3.3 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制备 |
1.3.4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 |
2 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设备及测试仪器 |
2.2.2 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PEK-L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聚物PPH/PPL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共聚物PPH/PPL的GPC分析 |
2.3.5 共聚物PPH/PPL的溶解性测试 |
2.3.6 共聚物PPH/PPL的DSC分析 |
2.3.7 共聚物PPH/PPL的TGA分析 |
2.3.8 共聚物PPH/PPL的拉伸性能 |
2.3 本章总结 |
3 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设备 |
3.2.2 试样制备 |
3.2.3 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表征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化剂的选择 |
3.3.2 固化剂的用量 |
3.3.3 固化反应的可行性分析 |
3.3.4 树脂体系的固化表征 |
3.3.5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 |
3.3.6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7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8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弯曲性能的影响 |
3.3.9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断裂韧性的影响 |
3.3.10 聚合物中羧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 |
3.3.11 固化物相结构及增韧机理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介观粒子在热塑性/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中的强化粘弹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聚合物体系相分离理论背景 |
1.1.1 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理论基础 |
1.1.2 聚合反应诱导相分离背景及理论 |
1.1.3 粘弹相分离模型与聚合诱导粘弹相分离 |
1.2 含纳米粒子的聚合物体系的研究 |
1.2.1 纳米粒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的研究 |
1.2.2 含纳米粒子的多元聚合物体系的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背景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介观粒子表面改性处理 |
2.2.2 PES/E51/MTHPA体系共混样品的制备 |
2.2.3 PS/E51/MTHPA体系共混样品的制备 |
2.2.4 Sep/PEI/TGDDM体系共混样品的制备 |
2.3 仪器及测试方法 |
2.3.1 光学显微镜(OM) |
2.3.2 时间分辨光散射(TRLS)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透射电镜(TEM)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2.3.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三章 介观粒子对临界组成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3.1 聚醚砜/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研究 |
3.1.1 样品PES13相分离演化过程的跟踪与分析 |
3.1.2 不同介观粒子对PES/Epoxy改性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3.1.3 温度对Sep/PES/Epoxy三元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3.1.4 介观粒子对最终相结构的影响及其在固化物中的分布情况 |
3.1.5 Sep/PES/Epoxy共混体系热力学研究 |
3.2 聚苯乙烯/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研究 |
3.2.1 介观粒子对PS/Epoxy改性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
3.2.2 介观粒子强化粘弹效应的弱化与消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泡石对聚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海泡石对PEI/TGDDM共混体系相结构的影响 |
4.1.1 临界组成附近的共混体系 |
4.1.2 PEI含量较低的体系 |
4.2 海泡石对PEI/TGD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体系的性能 |
1.1 耐热性能 |
1.2 力学性能 |
1.3 其他性能 |
2 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体系的合成 |
2.1 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聚或共混 |
2.1.1 热塑性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聚 |
2.1.2 交联型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聚 |
2.2 亚胺环引入到环氧树脂骨架 |
2.3 聚酰亚胺类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 |
3 结语 |
四、热塑性PEI改性TGDDM环氧树脂的相分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D]. 张明. 江南大学, 2019(05)
- [2]微波固化控制相分离增韧聚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D]. 邓惠元. 苏州大学, 2019
- [3]酚酞基聚芳醚砜/氰酸酯树脂及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D]. 赵琳. 苏州大学, 2016(01)
- [4]新型杂环聚芳醚腈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研究[D]. 刘锐.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
- [5]环氧树脂增韧方法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J]. 宋盛菊,杨法杰,褚庭亮,王海旺,魏新芳,许卫红.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3(05)
- [6]聚酰亚胺齐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波. 东华大学, 2013(06)
- [7]羧基含量可调的聚芳醚酮合成及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D]. 张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8]介观粒子在热塑性/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相分离中的强化粘弹效应研究[D]. 钟新辉. 复旦大学, 2011(01)
- [9]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 樊良子,虞鑫海,刘万章. 粘接, 2010(12)
- [10]TGDDM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 费斐,虞鑫海. 粘接,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