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拓展 光彩事业三步曲(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燕[1](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杨殿锋[2](2019)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反面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出的学说建构和理论解答,考究西方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其学术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学者针对这一论题给出的思考和破解路径,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这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个较为前位的明晰、解答和讨论。论文整体进路上,采取正反合的路线,分别从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问题的克服路径方面完成论文的阐述与铺陈。问题和靶向上,着重思考和解答当代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和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西方学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就破解此问题给出哪些有益启迪,通过对这些问题力所能及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论题的学术探讨能有所裨益。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内涵、外延、角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性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形成这个整体性概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都对其给予内涵拓展,这些内容应当对马克思确立这一完整概念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线条性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应当具有内在耦合的同一性关系,需要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为整个论文的展开和铺陈提供概念、背景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领域的每项新进展对其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是这篇论文探究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当代社会展现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发展迅猛、成果丰硕的特点,从信息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学革命、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五个方面,精细撷选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科学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革命性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分别探讨其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拓展人的交往空间、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表象,特别是呈现出的技术融合、颠覆性影响、社会大变革等新特征,研究和探明当代科学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难点在于以哲学的视角洞察最新技术成果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而非一般性探讨科学技术的相关意义。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异化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需要在学术层面展开不间断地研究和讨论,这对于形成相对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进而培厚科学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思考。论文试图从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问题的存在、表象、特征、根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探索性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考量与思路建构;着眼于每个方面,从概念辨析、哲学渊源、现实状况、学术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研究建立在尽可能浑厚的学理基础上,尽力探明这一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难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经典作家,对于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和它的革命杠杆作用进行的具有理论原点意义的独创性研究,特别是为人类确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论文的整个论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域下的研究内容,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学说中寻求理论原点上的发现和启示,重点突出其对科学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人的解放、真正的共同体等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期从整体脉络和理论进路上对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并使这一论题所欲探讨、评析和解答的问题有一结论式的回应。西方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相对较早、形成思想较为系统、给出答案较为丰富,需要撷取代表性强的流派和学者,对他们立论的出发点、给出的突破点、存在的褊狭点予以探寻和研究,以探讨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异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给出怎样的回应、哪些有益的启迪以及存在哪些共同缺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精华,其哲理对于消解与科学技术异化有关的全球性纷争、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治理意义,需加以阐发并提供启示性见解。
瞿一丹[3](2019)在《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改革开放已届“不惑之年”,进入了回顾总结、除弊兴利的历史新阶段。当我们立足于现时,并以崭新的姿态回顾这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时,会感受到艰苦奋斗后的慰藉,辉煌成就面前的自豪。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这段光辉岁月予以理性的反思与客观的评价,这既是一种延续成就的力量,也是一种面向未来征程的美好展望。本文将这种“成就的欣喜”与“反思的勇气”用于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但是,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历史是静默而繁杂的,语文教育规律是隐晦而复杂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与研究视野:既能够让静默的历史“开口说话”,又能够将充斥于其间的繁杂事实统整为有深度的“生命体”。语文教育话语作为理解语文教育的符号化存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实现研究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语文教育话语作为拥有多元性的陈述单位,涵盖于其中的话语言说内容与价值取向并非都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并非都能反映语文教育的行走足迹。事实上,真正能够说明、描述语文教育发展走向与嬗变轨迹的是那些在各个阶段“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新话语,即语文教育新话语。语文教育新话语是指基于语文教育场域内的新变化、新语境而出现的,以语文教育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为核心议题,以生产、传播、实践与反思为行为导向,集对话性、实践性、价值倾向性为一体的新表述、新概念、新命题、新判断。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本文以话语为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为研究对象,以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的厘清与分析方法的构建为基础,回顾、审视、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窥见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论,对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全方面的扫描与定位,主要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概念体系与建构价值。其中,重点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体系,包括阐释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第二章基于对“文本分析”、福柯关于话语的言说以及“批判话语分析”等理论的考究与借鉴,建构以分析向度、分析立场、分析视角、分析内容、分析步骤以及分析框架为具体表征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并由此彰显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的建构意义。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模块,基于前两章的理论铺垫,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行具体分析。该章总体的分析逻辑为:以历时性分段与共时性总结为基础,根据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场域规定,从繁杂的语文教育话语中筛选出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并予以具体的话语分析,包括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最终所呈现的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主要包括“大语文教育”新话语、“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语文”新话语、“语用—语文”新话语、“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整体演绎与具体分析,对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历时总结、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建构了本文语境下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基于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体系的明确与分析方法的明晰,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八类“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审视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
谢依伦(CHIA JEE LUEN)[4](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钟海林[5](2018)在《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文中指出严歌苓是当今汉语新文学领域中最着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因内涵丰富深邃、类型丰富多样、创作手法灵活多元、语言细腻清新而大受读者欢迎。与此同时,伴随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她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和同时代作家相较,严歌苓小说的风格独具特色。她从女性立场出发对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揭示是十分犀利、深刻的。她的作品也彰显了女性、母性意识,语言常可触及人的心灵隐秘和柔弱之处,因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她拥有宽广的胸襟,对人类苦难持有普遍的悲悯和同情,这又使其作品充满人性的温情,并给读者以人性的温暖。严歌苓以求变求新的精神进行着小说文体的创新。她的每一部小说作品都带有文体实验与探索的印迹。她多样化的文体展示着小说的无限可能。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当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借鉴小说文体学理论,从严歌苓小说文本出发,从体式、结构、叙事、语言等文体因素方面着手,以多个单篇文本案例分析为基点,系统勾勒严歌苓小说文体形态特征,梳理严歌苓小说文体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严歌苓的小说文体以小说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史诗体和女性文体两类。她的小说创作追求史诗品格。从《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发表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她的这种美学追求。这类小说具有反映生活内容广阔、历史跨度长、人物众多和故事曲折等文体特征。她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命运、女性体验、女性的精神世界等。在小说中,她塑造出了扶桑、小渔、多鹤、小环、王葡萄、田苏菲、梅晓鸥、何小曼、萧穗子、张蓓蓓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并对女性生存境遇做出深刻反映和剖析,这也使她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作家,其小说可以说是女性小说的样板。史诗性品格、女性意识,以及多种叙事手法运用、丰富意象的营造、灵动的语言运用等,一起促成独具特色的“严歌苓文体”。以情节线索或表现方式分类,严歌苓小说可以分为传记体、传奇体、自由联想体、仿侦探体、象征寓言体等多种,有的文本同时兼具多种文体特征。她改造、发展了现有的文体,使这些文体以新的面貌出现。基于她孜孜以求小说文体的创新,勤于探索和实验,她的小说在文体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貌。与中国当代作家相比,她的小说文体特征更加突出。本论文选取几部海外华文作家和当代大陆作家的小说与她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对比,更能发现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特色,由此,也可以看到严歌苓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如果说张翎、莫言、王安忆、韩少功等作家有属于自己文体的话,严歌苓有属于自己的文体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严歌苓多种小说文体的尝试及其独特文体的形成,与她小说的人性探索、她的世界观、编剧身份、商业化写作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小说文体方面的创新追求是严歌苓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这一创作现象值得研究。
刘路遥[6](2017)在《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连环画作为二十世纪东北地区核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现实主义主题语义和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在中国连环画坛形成独立的连环画创作群体,并成为二十世纪东北地区不容忽视的大众文化主流代表及标志性地域美术形式。本文试图以“东北地区连环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图像学与风格学理论为指导。在二十世纪东北地区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以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发展建构历程为主体线索依据,征引1945年至1994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全国性展览中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东北地区连环画作品为研究基础。通过梳理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中的历史阶段及历史分期,进而定量分析东北地区连环画凸显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以及社会功用等艺术表征。首先,从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历程来看,其在政治思潮和大众化艺术运动的推动下,分别通过“新时期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初步建构”和“新时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这两个缘起和整合的历史阶段。以及“萌芽时期,苦难斗争”、“成熟时期,文艺‘歌颂’”、“停滞时期,程式美学”、“兴盛时期,人性回归”、“衰微时期,式微探索”、“转型时期,市场裂变”六个历史分期的建构,进而汇聚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题,关注现实、科学写实、服务大众的总体发展趋向。其次,东北地区连环画通过强调武装革命与政治运动中增强政治认同,提高思想教育中的认知水平,推动经济建设中的社会发展来凸显现实主义主题。因此,从中可以发现,东北地区连环画基本是围绕着革命话语和现代性建设这两个主题建立起来的,其表征仍旧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进而形成了东北地区连环画在现实主义主题性的创作中发挥了主要的引导教育功能,塑造出强烈民族意识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观念,成为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对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和行为官方塑造的主要媒介和工具。再次,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连环画中画面构图由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的转换,人物造型从程式化描绘到形象化的转向,绘画手段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的拓展,可以证明东北地区连环画逐渐摒弃形成初期时以政治性为主的风格面貌,进而转向具有艺术性的语言特质。而其在秉承国家引导的政治共识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也以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进而塑造成为宣传引导大众有利的艺术工具。最后,从国家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大众传播媒介,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情感,促进东北地区美术教育的普及和传播这三个方面进而建构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社会功用。同时,通过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中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主题语义及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的研究,得出以下观点:1.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在政治思潮和大众化艺术运动的推动下,通过两个历史阶段以及六个历史分期的建构,进而汇聚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题,关注现实、科学写实、服务大众的总体发展趋向。2.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激发了东北地区文化从单一意识形态的灌输到多元审美需求的转变,而这种单一意识形态的灌输到多元审美需求的转变,也促使了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视觉文化特质从新时期前期的政治性转向新时期开始形成的的艺术性。3.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促进了东北地区从最初的文化启蒙到新时期文明传播的使命转换。4.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直接反映了东北地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转型。
涂致洁[7](2015)在《郭祖荣交响曲研究》文中提出郭祖荣是我国着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不仅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在交响曲创作中的作为也属一奇。他的交响曲作品多达二十八部,为我国交响音乐领域作杰出的贡献。他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音乐完全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每一部交响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他的作曲生涯完全建立在自学自创的基础上,使他走出一条与其他作曲家大相径庭的道路,成为一位身份特殊的作曲家。本文选取郭祖荣的交响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五章内容,分别从创作概述至创作技法解析,重点探究作品中具代表性的技法特征,并对他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与艺术价值进行总结,取得相应的结论。第一章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以叙事的笔法对郭祖荣的交响曲创作进行概述,总结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经历了“借鉴吸收到纵横拓展再到融汇化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概括了郭祖荣的创作思想与人文思想。第二章至第五章则从音乐分析学的角度,分别对交响曲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此阐明交响曲“中国风格”的多样实现手段,揭示郭祖荣的交响曲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思想观念。其中第二章探讨了交响曲在曲式结构上既有对传统结构形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又有对中国戏曲中曲牌体与板腔体的结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中散化结构的吸收与借鉴,展现作曲家开放性的结构构思。第三章主要针对调性布局与和声技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横向自由、纵向复杂的调性布局,以及五声性多调和声、全音阶或十二音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结合等手法,论证了郭祖荣民族化的调性与和声观念。第四章借助绘画的视角,阐释交响曲在配器构思上存有对“水墨画”构图法则的借鉴;在色彩运用方面有对“水墨画”墨色技法的借鉴,以此体现曲作者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以及重于写意的配器思维。第五章通过对主题的材料来源、构成方法、展开手法等进行全面的阐述,论证了以五声调性为基础的“多感性”主题是郭祖荣交响曲的标签式音乐语言,也是其体现“中国风格”最重要的手段。结论是郭祖荣交响曲艺术特征的总括,并对其在中国交响曲创作历史中的价值,以及对当代交响曲创作的意义作出中肯的评价。
韩松[8](2014)在《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批评理论的快速发展促成了近期薇拉凯瑟小说研究多维视角的形成,众多文学批评理论纷纷将薇拉凯瑟纳入自己的视阈,使这位曾一度星光黯淡的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重归人们的视线。凯瑟作品在人物、主题、叙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的复杂性和意义不确定性为众多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但究其根本,对土地的热爱是使凯瑟这位如此关注一个特定地方的作家能够赢得全球读者热爱的根本原因。然而,文学批评界对地域研究的忽视由来已久,作为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虽然薇拉凯瑟的文坛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其作品中强烈的地域感和对逝去文明及地域中他者文明的欣赏和表现使她往往被贴上怀旧作家、挽歌作家等标签,使她与“保守”和“落后”相联。这种对凯瑟地域文学片面和狭隘的看法限制了人们对她小说更深层次的解读。当代文学地域主义理论将地方视作是理解人类感知或文化的基本范畴,是比空间具有更为具体、意义也更为确定的概念,代表了当前社会一种更为普遍的认知倾向。地域主义文学批评将地域视作是动态的、发展的,补充了物质环境在其它文学批评中的弱势地位,并跳出传统地域文学批评的围囿,将城市纳入研究范围,使地域的概念更加完整,也更加全面。在地域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文学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不再仅仅是社会态度的概念性标记或流于形式的表面处理,而被视作是文本的基本结构、风格和意蕴,是赋予文本以生命的重要系统。地域文学主义通过对地方的探究来思考人类的迁移、城市化、文化的传播,探究民族叙述之外的多元文化,以及在接受统一的社会价值过程中地域对人的身份修正,使个体身份的定义在种族、阶级、性别的维度之上增加了地域的维度。文学地域主义对地域独特性的强调赋予了弱势群体以话语权,倡导地域是一种复杂的和相互联系的文学概念,并通过积极地参与同前人的对话来建立与我们当今世界的联系。借助新文化地理学的最新理论,文学地域主义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探究人与地方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们如何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建构文化身份的疆界、转而造成地貌的改变,构成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在当今全球化使稳定空间渐渐消逝和个体身份的危机出现时,文学地域主义以更加具体、微观、多元的地域概念来代替较为宏观和同一的存在,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地域文学研究思路,因而是对文化一元化的抵制和补充。本文立足当代文学地域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以多元、辩证、发展的动态视角,分析了薇拉凯瑟前、中、后期创作的五部地域小说,通过梳理凯瑟地域诗学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其创作中特有的地域人文思想,考察了凯瑟的文学创作与其相关地域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凯瑟的小说是如何解读人与地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以地域为载体来反映社会变革、思考地域对个体身份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凯瑟作品的独特魅力是建立在与地域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的,而人与地的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与相互影响是凯瑟创作的深层动力。凯瑟的地域文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参与了地域的持续创造,她不断地发现、挑战、并深化了对地域的定义,超越了传统地域概念的局限性,让读者看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对话与联系。被凯瑟赋予了灵魂的地域从传统小说的背景走到台前,在小说的不同层面发挥着作用,或是人物必须要战胜的困难,或是个体身份完善的催化剂,或是神秘力量的源泉,拥有同人物角色一样的身份。她的人物角色不仅仅生活在地理的地域,还生活在情感的地域、精神的地域和理性的地域之中。在细致地勾画人物在某一地域或不同地域之间生活的基础上,凯瑟探讨了在与地方的互动中个体身份的不断完善与塑造,以及人的流动是如何扩大了其存在的疆界。凯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往往是其与所存在的地域中不同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人物不同的地域经历成为影响其个体身份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不断地从古老或现代的地域、自然或人工的地域景观、现实或记忆中的地域感受、成功或失败的地域经历中获取身份建构的材料,并反过来以自身对地域的理解来改变地域的面貌,以此留下人类存在的标记,突出表现了人与地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地对话中映射出的社会意识与人性思考。凯瑟笔下的地域既是复杂变换的,也是社会重大变革的发生之处。在对那些从古老传统和浩繁文明中走出的移民生活的叙述中,凯瑟将她对地域的理解扩大到了美国的民族社会生活层面,强调了美国人的这种在不同地域间移动的能力是除对土地的使用和拥有之外的另一种美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凯瑟对欧洲、美洲文化传统的探寻体现出她对地域文化身份复杂性的充分认识和对美国文化根源的追寻,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多元文化的接纳态度打破了以往自我指涉的民族主义神话以及安格鲁‐萨克逊文化的主控形式,以维护地域的独特性来保持地域的多样性及持久性。在凯瑟看来,地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和与世隔绝的,其后期作品中的地域空间在纵向上穿越了历史维度的同时,在横向上则进一步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而与世界相连,将地域置于整个世界的大概念之中而具有了普世意义。凯瑟的这种对地域性的理解挑战了她所处时代狭隘的以民族主义对地域概念进行定义的局限性。薇拉凯瑟的文学创作风格简练、优雅,笔下的地域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不断创新的叙事形式挑战了评论界对地域文学作品缺乏艺术创新的定论,在凯瑟的简约文风下隐藏的是她对各种现代派创作技巧的尝试和运用。她以并置和空白等创作技巧来唤起读者的想象力、弱化作者角色、增加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以不断变换的时间、开放式的结局、愈发破碎的叙事结构来织就小说错综复杂的结构框架,表现了她多重的叙事视角和对空间的现代处理能力。凯瑟的地域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怀旧或对过去的复述,而是对现代地域意义的探查,是对当前人类栖居的地域空间的探究;它既是乡村的,也是城市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开放的;既是平静的,又是充满矛盾的,因而能够源于地域,而又超越地域的围囿,改变了人们对地域的意义和作用的传统定义,以及对身份归属的理解,是一种超越了表象之上的更广大、更驳杂的地域文化自觉,因此而成为真正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文学。其小说以地域为依托所传达出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及其对社会变迁、人的生存本质的探索,激励着我们对现代社会文明进行深刻的思考。薇拉凯瑟与美国西部、西南、东部等不同地域的渊源及亲身体验使其创作的小说真实生动、富于感染力,形成了其小说独特的地域魅力,也成就了她优秀地域文学作家的美名。以凯瑟早期荒原三部曲中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为研读文本,可以发现,凯瑟在文学创作初期通过对美国西部早期移民地域重置经历的描写,突出体现了欧洲旧世界对个体重置后地域身份建构的影响,揭示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旧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小说中的人物在与地域的协商和互动中,实现由家园丧失到了解地域后与地域的和谐共存。凯瑟对一些特殊地域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拓荒者对土地的征服与利用,以及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失去家园经历的叙述,凯瑟探究了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与地方形成的各种不同关系。《云雀之歌》中凯瑟对在不同地域间迁移个体的展现,表现了她对城市与乡村之间地域联系的构建。在凯瑟看来,地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某一地域的存在要依赖它与其它地域的联系与相互观照,在城市和乡村的对话中蕴含着美国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人物的成长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与地域间的互动,跨越地理和时间界限的地域可以为人物的身份建构不断提供庇护、启示、素材和意义。凯瑟在这部小说中将拓荒的意义拓展到了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变革,以开放和动态的视角来关注地域间的融合,将发展的元素融入到了地域的建构之中。《教授之屋》是凯瑟中期创作的迷茫三部曲中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凯瑟挑战了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在地域创作中融入了现代主义的特征。凯瑟利用失败的地域经历、异类的花园和被赋予了多重意义的教授旧屋表现了一名在现代社会的荒原中寻找自我身份归属的个体的迷茫,探究了现代物质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发展对个体身份的侵蚀以及对人的内心与精神造成的伤害。小说的开放式结尾、复杂的结构框架和简洁的文风充分体现了凯瑟对各种现代派创作技巧的尝试和运用,代表了凯瑟创作的新阶段。凯瑟后期创作的历史文本《大主教之死》以美国西南地域为背景,体现了凯瑟开放和动态的地域理念为其创作带来的变化。后期的凯瑟重返她初始阶段积极进取的基调,其更加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笔触不仅使小说的叙事形式超越了任何文学类别的定义,而且更为关注人物内心世界对地理地域和地域谱系的超越,在不同地域的对话中,表现出内外的融合与超脱,土地成为多元文化融合共存的人文精神载体,体现了凯瑟对文学普世价值的追求。小说通过一个白人的视角对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价值观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在两个文明的相互审视、比照中凯瑟颂扬了印第安文明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拥有异质特征的他者文化的接纳是这个新生国家得以健康发展前提的思想。薇拉·凯瑟以开放、动态、发展的地域视角和对地域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多重复杂的文学地域。她笔下的地域既是自然的,也是人类的,既是开放的和多元的,也是共性与个性动态地相互影响的结果。凯瑟以地域为基础,对时代变化的回应促使我们不断地采取新的视角去思考地域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更加细致、变通和辩证的态度来理解文学创作和地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全球化的时代,重新审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薇拉·凯瑟,她对艺术的永恒追求使她从文学批评的边缘走上经典的舞台,其小说以地域为依托所传达出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及其对社会变迁、人的生存本质的探索,将不断激发人们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深刻思考。
王伟龙[9](2012)在《新时期以来藏地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演变 ——以六个代表性文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藏地文学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它们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随着时代推进,藏地作家的人物塑造也呈现出丰富的演变,这种演变突出地存在于这些长篇小说中。对于新时期以来的藏地文学,特别是其中的藏族文学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其中人物塑造演变的集中性研究还很少。本文从新时期以来的藏地文学中择取了六部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对其中的人物塑造演变展开探究。笔者将从分析人物角色演变入手,再探析人物塑造法的演变,最后揭示人物塑造演变的三大根本性特征,并探讨特征的成因。其中,第一章以藏地、汉地(中原)、外国三个地域为角度划分人物角色,并分析角色演变的基本规律。第二章将以创作方法、修辞、结构为维度,来揭示这些文本中主要的人物塑造法的演变。第三章探究形成人物塑造演变根本性特征的原因:探究人物之间民族、阶级矛盾的变化,以反映“人物的矛盾特征”;探讨人物宗教神性色彩愈加符合藏地宗教特征的趋势,以验证“人物的藏地宗教特征”;讨论指导人物塑造的“人”之观念的演变,以验明“‘人’之观念不断丰富的特征”。
李细成[10](2012)在《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耶儒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以历史与逻辑统一、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兼顾的研究方法对耶儒互动的历史进程与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分而言之:从历史的角度,将耶儒互动的进程分为唐元、明清与近现代三个时期:唐元时期耶儒互动尚未展开,因此重在总结出基督教活动的成功经验“自上而下的传教路线”、“由外诠内的表达方式”与失败教训“补充性不明,教理之独特性不彰”、“人格性不清,教行之光辉性不显”;明清时期耶儒互动虽然已经全面展开,但主要表现为利玛窦路线下的耶儒融合与龙华民路线下的耶儒冲突,两条路线贯穿整个时期,空间上存在相互交错的情况,融合的主题是“补儒”、“合儒”,原因是“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冲突的主题是“神权”、“皇权”,原因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近现代时期由于中国社会动荡变革,耶儒互动也伴随时代风潮显得波谲云诡,因此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变法维新改良运动时期(包括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民国前期(包括孔教运动、新文化运动、非基督教运动)、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与现代新儒家活动时期。从逻辑的角度,将耶儒互动的哲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利玛窦的“适应哲学”(以耶为体、以儒为用);康有为、谭嗣同的“改良哲学”(以儒为体、以耶为用);洪秀全、孙中山的“革命哲学”(洪秀全:杂糅耶儒、非儒非耶;孙中山:兼取耶儒、亦儒亦耶);赵紫宸、谢扶雅、徐松石、何世明等人的“本色神学”(赵紫宸、谢扶雅等:以耶为体、以耶合儒;徐松石、何世明等:以耶为体、以儒合耶)。基督教一方自始至终都占据思想主动,在经历了“适应——改良——革命——本色化”的逻辑演进之后,其“适应哲学”以“本色神学”的理论形态获得了更高程度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将耶儒互动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篇章:上篇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分析耶儒融合与冲突起始于“上帝观与祭祀观”这一最容易察觉、最首先面对的不同信仰在主流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标志性外化,而其真正产生冲突与融合的义理根源在于彼此对“三位一体与三命一德”、“一神信仰与多神崇拜”、“基督本位与中华本位”三方面传统观念的异同;中篇由里进内、升堂入室,从上篇的不同观念进一步探本溯源,分析耶儒之间“原罪论与性善论”这一最为异质异性、最为核心也最难调和的义理冲突,从“神性之爱与人性之爱”、“他律伦理与自律伦理”、“神学的道德学与道德的神学”三个方面展开;下篇由内出外、去伪存真,在中篇对耶儒异质异性的重大理论难题及其可能解决的方式方法得以全面揭示之后,进一步分析耶儒不同理论指向“来世观与今世观”在生活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从“灵肉二分与心物一体”、“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宗教之教与教育之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三大篇章从宏观上将基督教与儒家在哲学理论上的异同进行系统分疏,一方面全面揭示出中国历史上耶儒互动的整体思想背景,以便对于具体的互动内容有一个高屋建瓴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全面评判中国历史上耶儒互动内容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对下一阶段的互动内容有一个继往开来的启发与功效。从微观的角度,对耶儒互动主要内容的三大方面都选取代表人物与哲学体系展开较为精细的研究:与上篇互动内容密切相关,论述了“利玛窦补儒合儒的适应哲学”,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三:宏伟目标指引下的坚忍心态与灵活策略、人文主义思想背景与耶稣会士的身份、自上而下传教路线优势的发现与认定;概括其哲学内容主要有四:以行合知、以知合意、补儒易佛、补古易今。其中,“以行合知”彰显出的不言之教与“以知合意”彰显出的难言之隐揭示了其适应哲学“神学让位于人学——知识光显于行为——行为则迎合人意”这一本质结构。“以知合意”的主要内涵有三:一、从上下关系来看,是“合人意”而非“合神意”,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重视现实功利的科技传教;二、从内外关系来看,是“合他意”而非“合己意”,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利玛窦潜心学习汉字、研读中国古代经典、肯定中国祭天祭祖祭孔等传统礼制。三、从本末关系来看,是“合上古之意”而非“合后世之意”,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利玛窦以儒家六经中固有的“天”、“上帝”诠释天主教的“天主”、“上帝”为切入点,阐发基督教神学精义。与“以行合知”、“以知合意”的形式建构相对应,在内容建构上,利玛窦先以“补儒易佛”的方式将基督教与佛教在性质上严格区别开来,贬斥佛教,严守门户,再以“补古易今”的方式将基督教与儒家在程度上拉开距离,贬低儒家,自高身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地想办法实现在义理上归化中国的美梦。归结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三:重德轻知、重同轻异、重质轻量。从上篇所论耶儒互动主要内容来看:“宏伟目标指引下的坚忍心态与灵活策略”、“自上而下传教路线优势的发现与认定”这两点大体和“基督本位与中华本位”相互对应;“以行合知”、“以知合意”这两点大体和“三位一体与三命一德”相互对应;“补儒易佛”、“补古易今”这两点大体和“一神信仰与多神崇拜”相互对应。另外,还选取论述了“洪秀全、孙中山应用耶儒的两种形态”,认为洪秀全与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领袖,都在应用基督教或儒家的思想武装民众,力图去旧更新,但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出于儒生的洪秀全是“新瓶装旧酒”,基督教对他来说不过是用来包装民间宗教与皇权专制这些“旧酒”的一个“新瓶子”,不旧也旧;出于基督徒的孙中山是“旧瓶装新酒”,儒家对他来说可以成为一个容纳三民主义与知难行易这些“新酒”的一个“旧瓶子”,不新也新。从上篇所论耶儒互动主要内容来看,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基督本位”相比,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洪秀全、孙中山当然更多地体现出“中华本位”: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名为基督教“一神信仰”,实为儒教“多神崇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看似套着“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模型,实则渗透了“三命一德”的儒家精神。与中篇互动内容密切相关,论述了“本色神学家贯通原罪论与性善论的两种途径”,认为:一条是自下而上、人而神的伦理学路线,以中华为本位、返本开新,以赵紫宸的“人格主义”为代表,想要说明“基督教也是性善论”,崇尚人格创造与自力救赎;另一条是自上而下、神而人的宗教学路线,以基督为本位、溯源清流,以徐松石的“二重良心”论与何世明的“失诸正鹄”说为代表,力图论证“儒家也有原罪论”,信望恩典降临与他力救赎。两条路线最终汇通于融贯耶儒的“孝道观”:凸显父慈,强调天父的主动施恩与他力拯救,落脚于“天”、“命”,这一向度与自上而下、神而人的宗教学路线相贯通;凸显“子孝”,强调人子的主动作为与自力拯救,落脚于“心”“性”,这一向度与自下而上、人而神的伦理学路线相贯通。从中篇所论耶儒互动主要内容来看:徐松石、何世明强调的是基督教“原罪论”境域中的“神性之爱”与“他律伦理”,本质上是一种“神学的道德学”;赵紫宸凸显的则是儒家“性善论”境域中的“人性之爱”与“自律伦理”,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神学”。与下篇互动内容密切相关,论述了“康有为、谭嗣同弘扬儒家入世精神的两个维度”,认为康有为从横向(大同之道、同则通)的角度,将农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人合一、天人之乐更新为工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诸天之无量”、“天上之极乐”,将传统意义上作为治道之极致的“天下主义”更新为现代意义上治道之极致的“世界主义”,他的“大孔之教”在总体上刷新了传统儒学入世天游的修道空间;与此同时,谭嗣同则从纵向(大通之道、通则同)的角度,将儒者“为国流血”、“杀身成仁”的生命寄托,从传统意义“气一元论”聚散有常、自然状的有机生命共同体更新为现代意义“气一元论”热火朝天、机械化的有机生命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又一个革故鼎新之际,他以“大仁之身”激活了传统儒学入世永生的成道时间。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儒者的康、谭二人在面临基督教严峻挑战之时,都是以儒为体、以耶为用,借助佛教思维,更新了传统儒学成性、成身的哲学内涵,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与更高的理论平台上凸显、强化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称天而行、称天而治的人格之教,虽然二人都深具“大忧患大担当的宏伟愿望与豪雄气概”和“逆来顺受以苦为乐的先知精神与宗教情怀”,但他们在面临基督教的巨大挑战之时,不仅没有和与自身气质相近的基督教精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反而在受其刺激时借助于佛教思维知行合一地更新、光显了传统儒家入世立功的弘道时空。在他们二人以儒家“入世精神”应对基督教“出世信仰”的“时”、“空”二维中,其思想之起承转合内容上表现为:大孔之教以致大同之道、大同之道以成大仁之身、大仁之身以享天游之乐、天游之乐以成大孔之教;形式上表现为:受耶刺激、以佛出之、实则为儒、亦合于道。从下篇所论耶儒互动主要内容来看:“大孔之教以致大同之道”显然是“教育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大同之道以成大仁之身”显然是“群体主义”而非“个体主义”;“大仁之身以享天游之乐”显然是“心物一体”而非“灵肉二分”;“天游之乐以成大孔之教”显然是“入世主义”而非“出世主义”,作为起点与终点的“大孔之教”是他们应对基督教信仰、改良儒学的关键所在。从理论的角度,一方面对耶儒互动主要内容的疏理并不局限于中国历史上的耶儒互动主题,而是将触角全面铺展到整个基督教与儒家的哲学系统,力图在“内在批判”、“内在比较”逻辑演绎的基础之上,对耶儒互动进行“外在比较”与“外在批判”的综合分析,以“本具之理”彰显“必至之势”;另一方面对耶儒互动历史进程的梳理也并不局限于阶段划分,而是力图对每一阶段代表人物与代表思想的“代表性”进行深入挖掘与审慎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每一阶段耶儒互动的原因、特征、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必至之势”呼应“本具之理”。从实践的角度,对耶儒互动主要内容与历史进程的系统梳理,实践指向主要有三:第一,以“耶儒互动”为问题意识,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主干式”地宏观疏通,一方面对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范式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系统规划提供一己之见,另一方面对当前中国学界消化基督教思想、回应时代问题的思想创作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阅读材料;第二,系统展开耶儒互动的冲突与融合,一方面便于儒者、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伦理的修行者在悟道理论与修行方式上遇到身心困扰与迷惑困顿时有所参考,另一方面也便于涉及耶儒互动领域的大众行业工作者在面对信息爆炸与多元价值左右为难莫知所措时有所认知;第三,思想疏通的目的是为了返本开新,实现理论的修复与升华,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继往开来,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和谐。经过“适应——改良——革命——本色化”这一完整的逻辑演进之后,新时期的耶儒互动也进入了世界文明对话、世界和谐共建的全球化大时代,从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立场来看,耶儒互动最大的意义在于以自身的历史演变作为案例启示,唤醒世界各个民族传统在彼此之间发生文明互动时,理论上应当秉承“以道观道·以心观心·以物观物·以天下观天下”的开放心态,实践上必须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行为准则,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成己、成人、成物、成教。
二、神奇拓展 光彩事业三步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奇拓展 光彩事业三步曲(论文提纲范文)
(1)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
结语 |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嬗变 |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科学技术的角色演变 |
三、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说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
一、人的发展论题的产生与内涵 |
二、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彰显 |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拓展 |
四、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一性 |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 |
三、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耦合 |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互联网: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
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生存 |
三、区块链:重构人类信任机制 |
第二节 智能化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方式 |
二、无人驾驶:出行的“进化” |
三、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 |
第三节 生命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克隆技术:攻克人类重大疾病 |
二、基因工程:延长人的生存链 |
第四节 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二、新材料:打破资源依赖 |
三、生态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五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主要特征:技术的融合 |
二、深层效应:颠覆性影响 |
三、生成功能:社会大变革 |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蕴藏于社会发展的必然 |
一、历史必然性 |
二、现实合理性 |
三、主客对立性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寓示着人本意蕴的缺失 |
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
二、挑战人的生命权利 |
三、扭曲主体道德价值 |
四、威胁社会伦理底线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特征:呈现出人类挑战的加重 |
一、领域扩大化 |
二、危害深重化 |
三、挑战全球化 |
四、治理艰难化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否定 |
一、工具理性背离科学理性 |
二、人类欲望湮没人文精神 |
三、外在表象否定人的本质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超越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与人思想的时代发掘 |
一、科学技术:历史杠杆与革命力量 |
二、异化扬弃:类本质的回归 |
三、人的解放: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四、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的界标 |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主张的批判性借鉴 |
一、技术之思:沉沦与超越 |
二、批判理性:唤醒与重塑 |
三、向度调适:替代与构建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找寻新视角 |
(二)文献综述:开辟新空间 |
(三)概念界定:创生新语词 |
(四)研究意义:追寻新意蕴 |
(五)研究内容:审思新论域 |
(六)研究方法:探索新路径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概述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 |
1.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外部动因 |
(1)时代品性的影响 |
(2)话语研究的启迪 |
2.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内部动因 |
(1)教育改革的深化 |
(2)语文教育的发展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构建 |
1.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 |
(1)本源概念:话语 |
(2)场域属性:话语的“语文教育性” |
(3)时间规定:话语的“新质” |
(4)创生语词:语文教育新话语 |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特征 |
(1)对话性 |
(2)实践性 |
(3)价值倾向性 |
(4)民族性 |
(5)时代性 |
(6)多学科性 |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类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价值生成 |
1.新表述与新内涵 |
2.新视角与新空间 |
3.新路径与新方法 |
4.新启示与新使命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建构 |
(一)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
1.语言形式:文本分析 |
2.话语秩序:福柯的研究视野 |
3.多学科性:批判话语分析 |
(二)分析方法的具体呈现 |
1.分析向度:历史向度与社会向度 |
2.分析立场:批判立场与多元立场 |
3.分析视角:总体、个体与间性 |
4.分析内容: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话语价值 |
5.分析步骤:线性推进与自然延展 |
6.分析框架:多向度与多层次 |
(三)分析方法的意义探寻 |
1.创新思维 |
2.更新范式 |
3.构筑现实 |
三、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确定与命名 |
1.语文教育话语嬗变历程扫描 |
(1)回归教育场域: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育话语 |
(2)凸显科学主义:20 世纪8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
(3)呼唤人文精神:20 世纪9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
(4)走向多元发展:新世纪语文教育话语 |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搜索与确定 |
(1)筛选条件的阐明 |
(2)分析对象的锚定 |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组织与命名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样本与方法 |
1.《“大语文教育”刍议》与图表分析 |
2.《“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与语词分析 |
3.《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与结构分析 |
4.“人文论”、“言语论”对比性文本与对比分析 |
5.《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与风格分析 |
6.《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与修辞分析 |
7.《积极语用:21 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与逻辑分析 |
8.“语文核心素养”不同路径对比性文本与间性分析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析与阐释 |
1.“大语文教育”新话语 |
(1)“大语文教育”话语文本:清晰晓畅的表征 |
(2)“大语文教育”话语实践:母题回归与革新 |
(3)“大语文教育”话语价值:空间延展与规划 |
2.“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 |
(1)“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文本:凝练精简的表达 |
(2)“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实践:范式转变与革新 |
(3)“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价值:关系重构与变革 |
3.“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 |
(1)“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文本:系统完整的构建 |
(2)“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实践:时间沟通与延续 |
(3)“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价值:理性寻求与平衡 |
4.“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 |
(1)“语文学科性质”话语文本:由破到立的演绎 |
(2)“语文学科性质”话语实践:本体探索与争鸣 |
(3)“语文学科性质”话语价值:本质思维的繁盛 |
5.“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 |
(1)“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文本:实践提炼与反思 |
(2)“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实践:时代影响与呈现 |
(3)“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价值:代际传承与突破 |
6.“××语文”新话语 |
(1)“××语文”话语文本:修辞魅力的彰显 |
(2)“××语文”话语实践:命题预设与运行 |
(3)“××语文”话语价值:氛围营造与深化 |
7.“语用—语文”新话语 |
(1)“语用—语文”话语文本:严谨创新的论述 |
(2)“语用—语文”话语实践:路径生成与践行 |
(3)“语用—语文”话语价值:本位回归与提升 |
8.“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 |
(1)“语文核心素养”话语文本:成熟规范的建树 |
(2)“语文核心素养”话语实践:教学逻辑与建构 |
(3)“语文核心素养”话语价值:本体解惑与澄明 |
四、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总结与反思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演变与总结 |
1.话语文本:语用品质的提升 |
2.话语实践:实践理性的转向 |
3.话语价值:时代品性的彰显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思考与批判 |
1.话语核心表述随意 |
2.话语转换频率过快 |
3.话语多元叙述芜杂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启示与展望 |
1.规范文本呈现 |
2.联动实践过程 |
3.构建话语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意义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小说文体类型及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一节 小说文体概述与小说文体类型 |
第二节 新小说文体构成因素与新小说文体创新变化 |
第三节 严歌苓的小说文体观念和创新 |
第二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一) |
第一节 史诗体:《一个女人的史诗》等 |
第二节 女性文体:《第九个寡妇》等 |
第三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二) |
第一节 传记体:《陆犯焉识》等 |
第二节 自由联想体:《人寰》等 |
第三节 仿侦探体:《密语者》等 |
第四节 传奇体:《赴宴者》等 |
第五节 象征寓言体:《床畔》等 |
第四章 多样化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三) |
第一节 严歌苓的叙事个性 |
第二节 舞动的语言 |
第五章 严歌苓与海外、当代作家文体抽样分析 |
第一节 严歌苓与当代小说文体 |
一、《雌性的草地》与《爸爸爸》 |
二、《舞男》与《长恨歌》 |
三、《第九个寡妇》与《蛙》 |
第二节 严歌苓与移民小说文体 |
一、《我不是精灵》与《色·戒》 |
二、《人寰》与《桑青与桃红》 |
三、《扶桑》与《金山》 |
第六章 严歌苓小说文体的演变及得失论 |
第一节 人性探索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二节 世界观转变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三节 编剧身份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四节 商业化追求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一)梳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脉络 |
(二)探析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视觉文化特质 |
(三)建构东北地区连环画艺术研究新格局 |
第二章 缘起阶段-新时期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初步建构 |
一、萌芽时期,苦难斗争: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崭露(1945-1948) |
(一)建国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形成背景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专业出版机构和创作组织的成立 |
(三)东北解放区连环画的崭露 |
二、成熟时期,文艺“歌颂”:东北地区连环画的成长(1949-1965) |
(一)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旧连环画的改造(1949-1957) |
(二)大跃进时期东北地区新连环画的高产(1958-1960) |
(三)20 世纪60年代初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脱颖而出 |
(四)1949 年至1965年东北地区连环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三、停滞时期,程式美学: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畸变(1966-1976) |
(一)文革前期东北地区的革命“样板戏”连环画(1966-1970) |
(二)文革中后期东北地区的“赞颂”连环画(1971-1976) |
小结 |
第三章 整合阶段-新时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 |
一、兴盛时期,人性回归: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繁荣(1977 -1985) |
(一)复苏过渡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反拨(1977-1979) |
(二)高度繁荣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1980-1985) |
二、衰微时期,式微探索: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变革(1986-1991) |
(一)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空间的萎缩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机构的骤减与转型 |
(三)东北地区连环画创作组织的分流 |
三、转型时期,市场裂变: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分化(1992-1994) |
(一)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的暂停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的收藏热潮的兴起 |
小结 |
第四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凸显的现实主义主题 |
一、强调武装革命与政治运动中增强政治认同 |
(一)东北地区武装革命运动 |
(二)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 |
二、提高思想教育改造中的认知水平 |
(一)思想改造中的政治理论学习 |
(二)文化知识与生产技术教育的恢复 |
三、推动经济建设中的社会发展 |
(一)东北地区农业劳作生产建设 |
(二)东北地区重工业生产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特质 |
一、画面构图由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转换 |
(一)戏剧式构图构成的封闭空间 |
(二)电影式构图构成的开放空间 |
二、人物造型由程式化描绘转向形象化塑造 |
(一)按照政治标准主观臆造的类型化形象 |
(二)依照现实生活塑造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形象 |
三、绘画手段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拓展 |
(一)注重黑白画面的视觉传达与肌理重塑 |
(二)关注色彩传递的思想性表达 |
(三)强化线描与笔法的情感表现张力 |
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社会功用 |
一、国家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大众传播媒介 |
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情感 |
三、促进东北地区美术教育的普及与传播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连环画书籍出版统计表 |
附录2 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种类统计表(1949-1994) |
附录3 东北地区连环画入选展览作品与名单 |
附录4 采访记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郭祖荣交响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郭祖荣交响曲创作概述 |
第一节 创作历程概述 |
一、交响人生三步曲 |
二、交响曲创作“三部曲” |
第二节 创作思想、人文思想概述 |
一、创作思想 |
二、人文思想 |
结语 |
第二章 开放性的结构构思 |
第一节 对传统交响曲结构形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一、整体结构的多样性 |
二、乐章内部结构的变异 |
三、局部结构的特殊处理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借鉴与吸收 |
一、“戏式”结构 |
二、散化结构 |
结语 |
第三章 民族化的调性与和声 |
第一节 自由而复杂的调性布局 |
一、郭祖荣交响曲的调性观念 |
二、横向布局的自由性 |
三、纵向布局的复杂性 |
四、纵横多调并举 |
五、多调性手法的不同表意 |
第二节 民族化的和声技法 |
一、五声性多调和声 |
二、综合性和声 |
三、十二音和声 |
四、和声游移及其技法运用 |
五、线性和声 |
六、网状和声 |
结语 |
第四章 写意性的配器思维 |
第一节 借鉴“水墨画”构图法则的配器构思 |
一、乐队编制上对“取舍”法则的借鉴 |
二、配器布局上对“宾主、虚实、开合、取舍”法则的借鉴 |
三、音色结构上对“呼应、对比”法则的借鉴 |
四、配器织体上对“疏密、开合、取舍”法则的借鉴 |
五、音响组合上对“主次、虚实、对比”法则的借鉴 |
第二节 借鉴“水墨画”墨色技法的色彩运用 |
一、“泼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二、“积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三、“破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四、“淡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五、“多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结语 |
第五章 多感性的主题构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涉猎广泛的材料来源 |
一、八闽的地方传统音乐素材 |
二、其他较有代表性的地域性民族风格的音乐素材 |
三、取“旧乐”谱“新曲” |
四、非音乐素材 |
第二节 多感性的主题音调及其构成手法 |
一、五声性音调的异化处理 |
二、异调杂糅构成多调性音调 |
三、半音化主题 |
四、十二音序列调意化 |
第三节 变奏——主题的发展手法 |
一、变奏的类型 |
二、变奏手法的运用形式 |
三、展开性变奏的“一‘语’多义”作用 |
结语 |
结论 |
一、艺术特征 |
二、艺术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郭祖荣二十八部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图表 |
附录二:交响曲主题材料样式及其运用特点一览表 |
附录三:交响曲的创作思想立意与卷首附言摘录 |
附录四:郭祖荣交响曲作品年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绪论 |
第一节 薇拉·凯瑟小说研究述评 |
1. 薇拉凯瑟作品批评史 |
2. 薇拉凯瑟小说研究归类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方法 |
第四节 文学地域主义学理概述 |
1. 文学地域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 |
2.文学地域主义理论:批评的传统和新的研究方向 |
3.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 |
第一章 作为地域作家的薇拉凯瑟 |
第一节 薇拉凯瑟的地域之情 |
第二节 薇拉·凯瑟与美国地域文学批评 |
第二章 家园重置中传统的延续 |
第一节 旧世界的意义 |
1. 地域归属丧失的焦虑 |
2. 对地域他者文化的质疑 |
3. 与旧世界的维系 |
第二节 地域身份的多重建构——内嵌故事 |
第三节 地域中的人类标记 |
第四节 地域对个体身份的塑造 |
1. 亚历山德拉与内布拉斯加台地 |
2. 漂泊者于迁移中的获得 |
3. 于失败中创建和谐家园 |
第三章 开放的地域对话——城乡地域的互相观照 |
第一节 从荒原到艺术之都 |
第二节 跨越城乡界限 |
1. 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
2. 乡村中的城市元素 |
3. 第二自然:铁路 |
第三节 城市拓荒者 |
1. 一腔激情和四面墙壁 |
2. 地方对自我的塑造 |
3. 过去地域的力量 |
第四章 地域身份的复杂建构——现代地域主义 |
第一节 地域叙事的现代技巧 |
1. 破碎的结构 |
2. 地域的并置——以传统观照现代 |
3. 空白——小说意义空间的扩展 |
第二节 重置的迷茫 |
1. 地域情感的失语 |
2. 苍白的现代地域经历 |
3. 花园——谱系归属的冲突 |
4. 旧书房——隔绝之地、避难所、坟墓 |
第三节 自然的家园——蓝方山 |
1. 地域情感联系的建立 |
2. 地域身份与民族身份 |
3. 理想之地 |
第四节 地域的消费者 |
1. 地域身份的模糊 |
2. 地域归属的替代 |
3. 地域身份的离散与放逐 |
第五章 地域的融合与超越——普世的地域观 |
第一节 与世界相连的地域 |
1. 宏观与微观兼顾的地域视角 |
2. 谱系根源的超越 |
第二节 人与自然 |
1. 神奇的地域 |
2. 地域历史中的传奇 |
3. 印第安人——地域的主人亦或“他者” |
第三节 精神荒原上的拓荒 |
1. 超越世俗需求的信念 |
2. 自我的对立体 |
3. 地域中的自我重塑 |
4. 死亡中的永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件 |
(9)新时期以来藏地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演变 ——以六个代表性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物角色演变 |
第一节 藏地本土角色 |
一、 阶级角度:社会主要阶层角色的演变 |
二、 宗教角度:补述平民、贵族的神性色彩 |
三、 性的角度:由单调到丰富的人物“性”色彩 |
四、 “传奇”角度:来自民间的传奇性角色 |
五、 女性角度:藏地女性塑造方式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 汉地(中原)角色 |
一、 历史身份:由清晰区分到单一化 |
二、 创作情感:由融聚到排斥 |
第三节 外国角色 |
一、 角色历史分期与特征 |
二、 各时期形象特质与创作情感 |
第二章 塑造法演变 |
第一节 创作方法角度 |
一、 魔幻化 |
二、 民俗化 |
第二节 修辞角度 |
一、 心理化:透视隐含作者和人物形象的角度之一 |
二、 议论化:“有中介”议论的重要性 |
三、 反讽:距离控制中的生动性 |
第三节 结构角度:让结构暗中为人物塑形 |
一、 文本架构 |
二、 部分或章节连构 |
三、 章节内部结构 |
第三章 演变根本性特征探源 |
第一节 人物的矛盾特征与民族、阶级矛盾 |
第二节 人物的藏地宗教特征与藏地宗教历史 |
一、 简述藏地宗教历史,概括藏地宗教特征 |
二、 典型人物对藏地宗教特征的反映 |
第三节 “人”之观念不断丰富的特征 |
一、 “人”之观念的重要性 |
二、 “人”之观念的阶段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本人物辑录 |
附录二:作者简介及文本内容梗概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耶儒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中国耶儒互动的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致力方向 |
第一章 耶儒互动的历史进程 |
一、唐元时期基督宗教的传教活动 |
二、明清时期天主教与儒家的互动 |
三、近现代基督新教与儒家的互动 |
四、中国历史上耶儒互动原因分析 |
第二章 耶儒互动的主要内容(上) |
一、上帝观与祭祀观 |
1、三位一体与三命一德 |
2、一神信仰与多神崇拜 |
3、基督本位与中华本位 |
二、利玛窦补儒合儒的适应哲学 |
1、利玛窦“适应哲学”的产生 |
2、利玛窦“适应哲学”的内容 |
3、利玛窦“适应哲学”的意义 |
三、洪秀全、孙中山应用耶儒的两种形态 |
1、洪秀全背离儒家与基督教的“新瓶装旧酒” |
2、孙中山契合基督教与儒家的“旧瓶装新酒” |
第三章 耶儒互动的主要内容(中) |
一、原罪论与性善论 |
1、神性之爱与人性之爱 |
2、他律伦理与自律伦理 |
3、神学的道德学与道德的神学 |
二、本色神学家贯通原罪论与性善论的两种途径 |
1、自下而上、人而神的伦理学路线 |
2、自上而下、神而人的宗教学路线 |
3、两条路线的交通枢纽:以孝道观融贯耶儒 |
第四章 耶儒互动的主要内容(下) |
一、来世观与今世观 |
1、灵肉二分与心物一体 |
2、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 |
3、宗教之教与教育之教 |
二、康有为、谭嗣同弘扬儒家入世精神的两个维度 |
1、康有为刷新了传统儒学入世天游的修道空间 |
2、谭嗣同激活了传统儒学入世永生的成道时间 |
3、康有为、谭嗣同光显了传统儒学入世立功的弘道时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神奇拓展 光彩事业三步曲(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2]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杨殿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D]. 瞿一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5]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D]. 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D]. 刘路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郭祖荣交响曲研究[D]. 涂致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7)
- [8]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 韩松. 吉林大学, 2014(09)
- [9]新时期以来藏地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演变 ——以六个代表性文本为例[D]. 王伟龙. 暨南大学, 2012(10)
- [10]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耶儒互动研究[D]. 李细成. 山东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