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洪志友,张禹,朱友志,骆祥伟[1](2022)在《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为了提升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能力,分析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收集1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行CT三期增强+MRI平扫及常规增强者1例、CT三期增强者13例、CT直接增强+MRI平扫及常规增强者1例、CT直接增强2例。结果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黏液样脂肪肉瘤1例,高危险度胃肠道外间质瘤6例,平滑肌肉瘤复发1例,血管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骨外尤文肉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即所谓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位于腹膜后3例,腹腔9例,盆腔5例。年龄26岁~71岁,肿瘤最大径63.5mm~238.7mm,男性10例,女性7例。结论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腹盆部恶性软组织肿瘤,不含脂肪组织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相似性,但仍各具特点,了解腹盆部恶性软组织肿瘤谱及其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卢晓[2](2020)在《44例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DDLPS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2019年11月间诊断的44例腹膜后DDLP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Dog-1、S100、CD34、CD99、SMA、p16、MDM2、CDK4、STAT6、MUC4、MyoD1、Myogenin、β-catenin、ALK的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MDM2基因扩增。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检验DDLPS中去分化成分的组织学级别高低、是否侵及周围脏器组织分别与总生存率(OS)以及无进展生存率(PFS)是否存在密切相关。结果44例患者发病年龄38~69岁,平均57.5岁,中位年龄59岁;肿瘤最大直径5~50 cm,平均23.4 cm;18例出现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或腰痛),26例常规体检发现,且5例有腹膜后WDLPS手术病史;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其中32例侵犯邻近组织器官的均行肿瘤联合邻近受累脏器切除。镜下肿瘤组织中均可见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可见散在分布的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及多核细胞,部分间质黏液性变,可见分支状或弓背状小血管;去分化区与高分化区分布界限清晰,去分化成分的组织学表现呈多样性和异质性,其中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样16例,高级别黏液性纤维肉瘤样7例、高级别纤维肉瘤样3例、纤维瘤病样5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样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样3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1例、骨肉瘤样2例、平滑肌肉瘤样3例、横纹肌肉瘤样1例,3例出现脑膜瘤样漩涡状结节;免疫组化示p16、MDM2及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97.7%、93.2%和88.6%,其中三者同时表达阳性率为81.8%、二者表达阳性率为97.7%;FISH检测示MDM2基因扩增阳性率95.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DLPS中去分化成分的组织学级别高低与总生存率(OS)无关(P=0.1624,P>0.05),与无进展生存率(PFS)也无关(P=0.0618,P>0.05);DDLPS是否侵及周围脏器组织也与OS(P=0.1653,P>0.05)及PFS无关(P=0.1274,P>0.05)。结论腹膜后DDLPS多发于老年人,肿瘤体积巨大,易复发;DDLPS去分化成分的组织学形态多样,容易造成误诊;免疫组化检测p16、MDM2、CDK4和FISH检测MDM2基因扩增具有重要诊断价值;DDLPS中去分化成分的组织学级别高低、是否侵及周围脏器组织与术后复发、生存无关。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和/或联合多器官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李颖[3](2020)在《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研究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血供特点及其某些特征性成分(钙化、囊变坏死、脂肪、黏液基质),并对照病理结果,比较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和病理类型估计的差异性。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CT或MRI征象对部分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2)使用卡方检验对肿瘤形态学(形态、边界)及肿瘤内部成分(脂肪、钙化、黏液基质等)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诊断能力使用敏感性、特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然后制作ROC曲线,得出最佳的诊断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在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44例(53%),恶性肿瘤39例(47%),其中间叶源性肿瘤25例(30.1%)、神经源性肿瘤38例(45.8%)、淋巴来源肿瘤9例(10.8%)、生殖细胞源性肿瘤4例(4.8%),其他来源不明肿瘤7例(8.4%)。2、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来源,2例被误诊为肾脏来源,4例被误诊为腹腔来源。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578,P=0.372;x2=1.391;P=0.474;x2=0.576,P=0.748)。3.病变形态、边界、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有统计学意义(x2=25.984、87.596;x2=32.435、93.676;x2=17.508、91.646,P<0.001);钙化、囊变或坏死及脂质的有无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长径、短径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诊断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长径>7.6 cm,短径>6.25 cm为最佳诊断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6%、69.2%,特异度分别为75.0%、79.5%。综合评分≥2.5时诊断病变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6%、90.9%(x2=47.732,P=0.000)。4、囊变或坏死对于副神经节瘤及神经鞘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52.1%及76.9%、52.1%;明显强化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1%;脂肪或脂质对脂肪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93.3%;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脊柱两旁或骶前交感神经链区;包绕血管生长对于淋巴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8.7%。结论:1.CT及MRI对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价值相同,但是对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识别上,两者优势互补。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对周围组织结构是否侵犯对良恶性的判断有价值,而肿瘤内部成分(钙化、囊变或坏死、脂肪)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无价值,但是其可以缩小鉴别诊断。3、综合评分能够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何向阳[4](2019)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对象与方法:利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众数字化病例检索系统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2001年1月至2018年11月因腹膜后畸胎瘤就诊并住院的患者共50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将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腹膜后畸胎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分析影响肿瘤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10例(20.0%),女性40例(40.0%),男女之比为1:4。患病年龄1675岁,平均(41.9±14.4)岁,中位年龄43岁。良性49例(98.0%),恶性1例(2.0%),良恶性之比为49:1。首诊单纯查体发现者占42%(21/50),肿瘤部位疼痛者占36%(18/50),自行触及包块者占24%(12/50),大便情况改变者占18%(9/50),出现泌尿系统症状者占8%(4/50),下肢麻木疼痛者占4%(2/50)。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56%。肿瘤位于盆腔骶尾部者占64%(32/50),位于腹部者占36%(18/50)。5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15月,中位随访时间60.5月。截止到随访时间共复发7例,复发率为14.0%。复发时间为术后796月,平均复发时间37.1月,中位复发时间24月。对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P=0.012)、肿瘤是否残留(P=0.002)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而患者性别(P=1.000)、肿瘤直径(P=0.692)、肿瘤部位(P=0.086)、肿瘤数目(P=0.579)、术中肿瘤是否破溃(P=1.000)、肿瘤是否分叶(P=0.065)等均不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将与肿瘤复发相关的年龄、肿瘤是否残留2个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是否残留(OR=13.320,95%CI=0.0030.414,P=0.008)与术后复发显着相关(P<0.05),而诊断年龄(P=0.052)不是其复发的显着相关因素(P>0.05)。50例患者的总体无瘤生存率为75.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96.0%、88.9%、88.9%。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07)、肿瘤部位(P=0.018)、肿瘤是否残留(P=0.000)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无瘤生存率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多为良性,临床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位置则以骶尾部最为常见。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后则以相关压迫症状为主。术前应行CT检查,根据脂肪及钙化组织等典型表现多可提示诊断。手术中肿瘤是否残留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术后复发的显着相关因素。手术的完整切除是腹膜后畸胎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力求完整切除肿瘤,避免复发。无论肿瘤是否良恶性,腹膜后畸胎瘤手术切除后应定期复查,尤其对于术中肿瘤残留、年龄≤35岁、肿瘤位于骶尾部的患者,术后更应密切关注,以尽早发现肿瘤复发或恶变情况,并及时治疗。
杨帆[5](2019)在《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T)临床少见,占所有肿瘤的0.2-0.6%。早期缺乏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复杂的腹膜后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关系密切。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腹膜后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仍是一项挑战。研究目的1.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2.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9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病历。181例行根治术(开放手术131例,腹腔镜手术50例)。余1例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囊肿穿刺引流术,3例行姑息手术,7例行探查术。研究结果1.行 B 超、CT、MRI 和 PET-CT 检查各 106、171、30、19 例。检出率为 96.23%、100%、100%、100%。CT、MRI 和 PET-CT 的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 77.19%、80.00%、63.1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9cm是恶性肿瘤的预测因素(P<0.05)。尽管少数腹膜后肿瘤在影像上有较强的特征,仍靠病理才能确诊。2.47例(26.0%)行联合脏器切除,14例(7.7%)行腹部大血管修补重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术中输红细胞量少(70±243 vs236±408ml)、手术时间短(164±99 vsl99±99min)、术后住院日短(7±4vs12±8 天)(P<0.05)。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7例(9.4%)。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5.0%。最常见的是低热(13.7%),伤口脂肪液化(8.4%),肺部感染(4.6%),泌尿道感染(4.6%)。再次手术率为1.5%。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示恶性肿瘤、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180min、术中输红细胞、术中输血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200ml和手术时间≥180min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最常见的是低热(10.0%),低钾血症(8.0%),呕吐(6.0%),下肢静脉血栓(6.0%)。再次手术率为0。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2.0%。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10cm、术中出血量≥300ml、术中输红细胞量≥5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3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研究结论1.腹膜后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CT、MRI、PET-CT的检出率达100%。肿瘤最大径>9cm提示肿瘤为恶性可能。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金标准”病理。2.手术是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症范围内,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具有术中输红细胞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精细操作等手段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包紫瑞,余捷,许京轩,邱乾德[6](2018)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9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本组29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左侧腹膜后间隙16例,右侧腹膜后间隙10例,正中腹膜后间隙3例;肿瘤最大直径9~40 cm,平均直径为(17±8)cm;肿瘤呈类圆形8例,椭圆形10例,不规则形11例;肿瘤界限清楚10例,不清楚19例。CT平扫肿瘤表现为混杂密度20例,密度均匀9例。瘤内见坏死囊变11例,瘤内见钙化影9例。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肝内转移3例。CT增强扫描见肿块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病理报告去分化型7例,黏液型4例,多形型5例,分化良好型11例,混合型2例。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检查对肿瘤的定位和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项剑瑜,黄贤华,郑汉朋,许崇永,邱乾德[7](2018)在《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MFH患者7例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结果7例均有腰、腹疼痛,其中伴低热、乏力、消瘦、体重减轻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3例。左肾4例,右肾3例,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3例,等密度3例,略高密度1例;界限不清4例,界限清楚3例;瘤内坏死囊变4例,瘤内钙化3例,腰大肌受侵2例,肾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肾静脉瘤栓1例。增强:1例皮质期呈显着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减低,呈"快进快出"特征;3例皮质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特征;3例皮质期呈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持续强化,呈"慢进慢出"特征;7例中3例瘤内见有不规则条状血管影。结论肾脏MFH临床和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
毛宏雄[8](2014)在《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4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腹膜后肿瘤病例,归纳分析其CT征象。结果:神经源性肿瘤14例,脂肪肉瘤9例,平滑肌肉瘤7例,良性畸胎瘤3例,恶性胃肠外间质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仔细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何明燕,黄进军,杨秋霞,吴静,张嵘[9](2014)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MFH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单发,5例多发;腹膜后7例,肠系膜4例,肝脏3例,十二指肠、肾脏各1例。CT平扫15例病变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1例病灶内见颗粒状钙化灶,2例周边见大量条索影。增强扫描12例病变不均匀强化,2例均匀强化,2例肝内MFH未见强化,其内可见分隔。病理结果:多型性8例,炎症型2例,黏液型1例,未明确分型MFH 5例。结论腹部MFH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诊断。
石峰,昌红,陈奕至[10](2012)在《腹膜后肿瘤112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各肿瘤所占比例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12例腹膜后肿瘤中脂肪组织源性肿瘤34例(30.36%),周围神经源性肿瘤18例(16.07%),副神经节瘤8例(7.14%),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5.36%),纤维母细胞性及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2例(10.71%),平滑肌肉瘤11例(9.82%),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6例(5.36%),淋巴瘤4例(3.57%),胃肠间质瘤3例(2.68%),生殖细胞肿瘤3例(2.68%),淋巴管瘤4例(3.57%),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0.89%),良性尿生殖源性囊肿1例(0.89%),复合型肉瘤1例(0.89%)。其中4例良性肿瘤分别于术后8个月、35个月、25年和27年复发。恶性肿瘤中44例复发(45.45%在1年内复发,70.45%在2年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结论 112例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20例(17.86%),恶性肿瘤92例(82.14%)。其中脂肪源性肿瘤最多见,神经源性肿瘤其次,第三为纤维母细胞性及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二、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与病理 |
2.2 腹盆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表现 |
2.2.1 高分化脂肪肉瘤 |
2.2.2 黏液样脂肪肉瘤 |
2.2.3 去分化脂肪肉瘤 |
2.2.4 平滑肌肉瘤 |
2.2.5 高危险度胃肠道外间质瘤 |
2.2.6 滑膜肉瘤肿瘤位于盆腔内右侧盆壁,CT平扫呈等、低 |
2.2.7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2.2.8 血管肉瘤肿瘤位于左侧腹膜后,CT平扫呈等密度,动 |
2.2.9 骨外尤文肉瘤 |
2.2.1 0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即以往所谓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2.2.11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
3 讨论 |
3.1 脂肪肉瘤 |
3.2 平滑肌肉瘤 |
3.3 GIST |
3.4 未分化的多形性肉瘤 |
3.5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3.6 血管肉瘤 |
3.7滑膜肉瘤 |
3.8 尤文肉瘤 |
3.9 横纹肌肉瘤 |
(2)44例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
2 实验方法 |
2.1 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 |
2.1.1 免疫组化染色 |
2.1.2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
2.2 分子遗传学检测 |
2.2.1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2.2.2 FISH结果判读 |
2.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临床特征 |
2 肿瘤形态学特点 |
2.1 大体形态 |
2.2 镜下形态 |
3 免疫组化表达情况 |
4 FISH检测结果 |
5 随访及预后 |
6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搜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临床资料 |
1.4.1 一般资料 |
1.4.2 现病史及体格检查 |
1.4.3 既往史 |
1.4.4 影像学检查 |
1.4.5 实验室检查 |
1.5 手术相关资料 |
1.5.1 肿瘤具体部位 |
1.5.2 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 |
1.6 病理结果 |
1.7 随访 |
1.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预后分析 |
2.1 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
2.2 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
2.3 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5)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影像诊断分析 |
1.1 前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1.3.1 一般资料 |
1.3.2 临床表现 |
1.3.3 术后病理类型 |
1.3.4 肿瘤最大径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
1.3.5 术前行B超检查结果分析 |
1.3.6 术前行CT检查结果分析 |
1.3.7 术前行MRI检查结果分析 |
1.3.8 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结果分析 |
1.3.9 术前行CTA检查结果分析 |
1.3.10 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1 术前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2 术前行DSA检查结果分析 |
1.3.13 术前行肾ECT检查结果分析 |
1.4 讨论 |
1.4.1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2 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3 MRI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4 PET-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5 CTA、静脉肾盂造影、消化道钡餐造影、DSA、肾ECT检查的应用 |
1.5 小结 |
第二章 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2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肿瘤联合器官切除情况分析 |
2.3.2 关于术中出现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修补重建情况描述 |
2.3.3 根治性开放手术与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包括中转开放)的比较 |
2.3.4 经腹膜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经腹膜后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
2.3.5 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中转开放原因分析 |
2.3.6 转入ICU原因分析 |
2.3.7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
2.4 讨论 |
2.4.1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RS)的解剖学基础 |
2.4.2 腹膜后肿瘤生物学特征 |
2.4.3 临床表现 |
2.4.4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2.4.5 术前准备 |
2.4.6 手术治疗技巧 |
2.4.7 术后并发症分析 |
2.4.8 重视术后复查与随访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观察方法 |
1.4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部位与大小 |
2.2 CT平扫表现 |
2.3 CT增强表现 |
2.4 病理检查 |
3 讨论 |
3.1 组织病理与临床特点 |
3.2 MFH CT征象与病理基础相关性 |
3.3 鉴别诊断 |
3.3.1 与肾细胞癌鉴别 |
3.3.2 与肾平滑肌肉瘤鉴别 |
(8)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4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扫描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类型 |
2.2 CT表现 |
3 讨论 |
(9)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腹膜后肿瘤112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理检查 |
2.2.1 眼观 |
2.2.2 镜检 |
2.3 病理诊断 |
2.4 随访 |
3 讨论 |
四、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J]. 洪志友,张禹,朱友志,骆祥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02)
- [2]44例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D]. 卢晓. 青岛大学, 2020(01)
- [3]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李颖.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4]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D]. 何向阳. 青岛大学, 2019(03)
- [5]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D]. 杨帆.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6]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征[J]. 包紫瑞,余捷,许京轩,邱乾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11)
- [7]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J]. 项剑瑜,黄贤华,郑汉朋,许崇永,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2)
- [8]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40例分析)[J]. 毛宏雄. 临床医药实践, 2014(07)
- [9]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J]. 何明燕,黄进军,杨秋霞,吴静,张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4(01)
- [10]腹膜后肿瘤112例临床病理分析[J]. 石峰,昌红,陈奕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