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论文文献综述)
何韦[1](2019)在《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佑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独树一帜,形成大众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他的作品超出了一般流行歌曲通俗流畅的概念,甚至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罗大佑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者与开创者,本文通过对罗大佑流行歌曲的创作风格与特点研究,加强人们对罗大佑经典作品的真挚演绎与流传。第一章叙述罗大佑流行歌曲风格概况,从罗大佑的个人简介、罗大佑对大陆流行歌曲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二章从罗大佑的三首作品,第一首《鹿港小镇》、第二首以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为词谱曲的歌曲《乡愁四韵》、第三首电影阿郎的故事国语版主题曲《恋曲1990》进行分析。第三章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成因,以及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的社会文化背景,罗大佑歌曲创作风格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性关系来叙述。
易明镜[2](2019)在《罗大佑歌词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罗大佑是当代华语流行音乐乐坛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华语流行歌曲独具特色,故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纵观罗大佑的音乐生涯,他被赋予这样的称号不无道理。流行音乐在娱乐大众之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对社会现实进行个人反思和批评的歌词创作恰好是罗大佑的一大亮点。本文主要从歌词创作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罗大佑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特征,试图深入挖掘罗大佑歌词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化效应。第一章紧扣罗大佑成长的社会背景来谈他的歌词音乐创作,歌词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社会生活都给歌词提供了最直接的题材,因此,本章将罗大佑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创作的内在关联梳理清楚,看罗大佑所处的社会变迁是如何影响到他的歌词创作的;当时的流行音乐发展给罗大佑提供了哪些经验和帮助;罗大佑个人音乐创作又经历了哪些转变。第二章则探究罗大佑歌词艺术的实质内容,即歌词主题的选择,创作者的立意与构思,创作者通过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理想。本章通过对罗大佑歌词文本的细致分析,深入探讨罗大佑歌词主题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性反思、个人前后情感转变以及生命感悟的实质是什么;罗大佑充满怀旧的想法来自哪儿;他是如何用歌词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和志向。第三章主要探讨罗大佑歌词创作的艺术形式,歌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依附于音乐的节奏又离不开文学结构的影响。本章将以歌词创作的角度,来探究罗大佑歌词中的音乐之美、语言之美、意象之美。
何洋[3](2015)在《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题材内容与休裁形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和音乐艺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壮大。从“学堂乐歌”到“校园民谣”,校园歌曲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喜爱,逐渐成为中国校园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新世纪以来,校园歌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意义和当代意义的校园歌曲创作,都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本文通过整理部分新世纪以来创作、发表的校园创作歌曲、学生原创歌曲以及校园流行歌曲,对其中代表作品的题材与体裁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研究,并对其在创作内容中与创作形式上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的题材内容,既有自然景物、生活学习、爱国、教师等传统题材内容的延续,又有环保、网络、民族传统文化等时代性题材内容的兴起,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社会条件下,校园歌曲题材内容的创作力度和思想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裁形式方面,抒情歌曲的主导地位明显加强,且融入更多流行音乐的风格元素,叙事歌曲与舞蹈歌曲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多元风格,队列歌曲在“校歌”与活动歌曲中仍有重要地位,青春励志类型歌曲明显增多且传唱度较高。随着音乐表现手段更加丰富,传统歌曲体裁的艺术特征,在新时期校园歌曲的创作中需要有进一步扩展、融合。结合我国高校文化环境中校园歌曲的现状,积极方面,需要通过加强校园音乐教育,进一步强化校园歌曲的体裁特色,并凸显词曲创作中“文人音乐”的艺术风格。消极方面,创作题材的狭窄性与趋同性的问题急待改善,并坚决低俗歌曲与矫揉造作的创作风气。在精神内涵方面的继承与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以及提高作品内容的思想性,增强作品形式的艺术性,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校园歌曲创作中的重要任务。
刘云飞[4](2015)在《知青影视研究》文中指出知青影视是指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创作素材,表现知青在插队或返城之后的生活与情感的作品。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知青运动的爆发,知青影视也相应地出现在银幕之上,并在“文革”之后全面繁盛,直到新世纪以来,仍然久演不衰,几乎每年都有新作涌现。目前,知青影视作品已有100余部,但很多作品鲜为人知,而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并不充分。从发展历程上来,知青影视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知青时期以回乡知青题材为主,旨在配合官方的政策宣传,动员现实中的知识青年下乡务农,扎根农村;“文革”时期知青电影数量较少,主要借鉴样板戏电影的创作经验而完成,旨在配合现实政治,宣传阶级斗争;新时期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在展露伤痕、诉说苦难的同时反思历史,宣扬理想主义精神;后新时期一度沉寂的知青影视借怀旧风潮再度崛起,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多以成功者的话语立场宣扬“青春无悔”与劫后辉煌。上山下乡的经历既荒废了一代青年的大好青春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品格,这股极具对抗的张力也渗进了影视创作之中。知青影视中最为凸显的莫过于对“青春无悔”、理想主义的呼唤与宣扬,前者已成为评判知青历史的话语逻辑,且与“忏悔”话题相纠缠,备受学界质疑,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底色,被界定为知青群体最高的思想境界,一笔激励人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文化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始终站在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夹缝当中,以断裂的文化态度来表现知青生活,导致知青影视中的人物长期陷入一种逃离与回归的怪圈,以及在城乡文化认知上的矛盾态度。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基本采用了一种疏离历史的创作态度,将知青历史界定为苦难史,并从“心史”的角度来诉说苦难,总体怀旧有余反思不足。在知青婚恋这个历史敏感话题的诠释方面,呈现在知青影像中的情感故事多是浪漫的,美好的,虽然有遗憾但仍让人无限怀念,总体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影像与现实存在明显的错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为了建立自我的想象认同,创作者多让知青群体占据银幕的中心位置,以理想自我的形象来重塑人物,因此呈现在知青镜像中的人物形象多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无暇的,包括乡村女性,她们身上寄托着创作者对乡村的诗意想象。
曹桦[5](2015)在《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1978年到2014年为时间界限,在三十多年中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中,对流行歌曲的审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流行音乐的文化解读和审美分析两个层面的历史梳理,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化心理的互动阐释,来透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文化规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发展的角度,梳理三十多年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整体特征,着重分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外部文化空间变化的关系;第二章重点从三十多年流行歌词的抒情主体的主体形象、精神姿态、文化意识三个层面,来透视流行歌曲如何呈现三十年社会文化精神的变迁,由之折射抒情主体在集体与个人、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土等多重文化与精神空间中的困惑、迷茫与成长,并进一步探寻歌词中所折射的文化症候;第三章以上述两章的文化轨迹为宏观视域,对三十多年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进行审美文化解读,从类型、意象与曲式三个层面,来把握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内在的形式流变;第四章则从横向的互动视域,透过当代文化结构和环境,来分析其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张力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力图从更高的层面上探索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发展演变内在的逻辑。本文的结论认为,三十多年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和审美流变,可以作为我们观察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精神之间的关联并从中窥探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和意识的变迁的镜像: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人文精神一度重新唤起,有着对于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表达和叩问,但是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环境的整体变迁,流行歌曲也出现浮夸、恶俗等价值缺失的突出问题。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应表现出本土化的人文精神,加重人文精神的分量,使失重的人文精神回复到它应有的位置。
羊含芝[6](2013)在《当代台湾青春电影的价值观和艺术创新》文中研究指明青春是当代台湾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青年文化的盛行,世界掀起了一股书写青春的电影潮流,这股潮流影响了电影创作的观念。当代的台湾电影创作,强调以青春为主体、以成长为叙事框架,在青春电影的整体写作中形成了一种多样化、多流派的创作面貌。本文所关注的即是在台湾当代的青年导演们的第一、二部作品情况下,当代台湾青春电影的创作面貌。从历史追忆与时代潮流下的青春爱情、当代台湾社会冲突中的青春成长、寻找个体身份和社会存在的青春焦虑、两岸关系激荡下的青春理想四个方面切入,分析论述近五年来自台湾的若干优秀的该题材影片,以此一窥台湾当代青春电影创作的价值观和艺术特点,以及对台湾电影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同时希望通过这个研究,对两岸合拍电影的题材选择上有所促进,为两岸电影深度合作的趋势带来有益的影响。
刘阳[7](2010)在《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歌词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历史的审美记录,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古代的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古人就是在这种综合性的艺术中,表达自己在实际劳动生活中对于自然的认识,对于集群的思考,以及情感的宣泄。诗歌是歌词的母体,是人类情感思维最鲜活的承载。最近一百年,文学的类别形式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歌词也演变成诗歌的一个分支,地位却一直处于尴尬地带,其文学性与艺术性也是良莠不齐。但是,歌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学性的本质以及与商业性的联姻,也留给了我们斟酌探讨的广阔天地。本文通过罗大佑的歌词创作,肯定歌词这种诗歌本体的深厚文化内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歌词与商业的联姻分析中,探寻怎样发掘歌词的社会价值。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分析了罗大佑本人的生平、创作分期、文化内涵和形式美学意义。罗大佑所处地域位置的政治背景、七八十年代海峡两岸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狂潮,给他的歌词创作留下了时代变换的投影,刻下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具体情绪和群体信息的生存烙印。其中罗大佑本人的创作心理也在实际的创作实践中演进,呈现塔式形态,由高耸上扬的愤世嫉俗状态逐步深沉,成为改良主义思想的文化抵抗者。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罗大佑歌词的审美需要和消费心理。罗大佑的歌词展示了人类尤其是青年丰富复杂的生存状态,其文本提供了与大众交流的艺术场域。通过问卷调查,对罗大佑歌词受众的审美心理进行分析,肯定了歌词在文学和商业经济间的地位,印证了歌词是诗歌大众化、平民化的表现,当前歌词创作良莠不齐的状态是个人创作的能力和审美意识问题,不能为其文学地位作评价参考。同样,也不能因为歌词与商业的联姻,而一味质疑其文学性、批判其商业因子。歌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的商品化,一方面是对词作者职业的一种描述,另一方面也是歌词艺术存在的条件之一,从而引出第三大部分对于罗大佑歌词的商业价值分析。商业给歌词文学地位的定性问题产生阻挠。目前流行音乐的创作是呈现出一片繁华喧闹,可是与此相伴的歌词创作却是良莠不齐。歌词的创作是音乐的基调所在,可是它在文学领域却不再被称之为高雅艺术,在与商业关系紧密的同时,昔日的高雅变成了今天的流行,但就歌词类属于高雅文化还是低俗文化,现在理论界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在高雅与低俗之间,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广大民众的审美高度与审美评价,也会直接影响着对歌词内涵的理解和阐发。在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互动、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的民族性既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文化因子,又是民族文化得以存在和繁衍的重要内容,而根植于民间文化的歌词创作,对于研究歌词艺术的起源与歌词的商业化运作,都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通过商业对于歌词的传播发挥特殊推动作用的研究,多角度的审视罗大佑的音乐作品,探讨罗大佑作品市场化运作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以及歌词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如何在满足受众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即把文艺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起来。因此,笔者通过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把罗大佑歌词视为一个很好的个案,对于研究文学的商业价值,无疑具有典型的文化意义。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罗大佑歌词作品的文学和商业价值研究,来解决两方面问题:首先,通过揭示歌词文化的特质和社会意义,探讨歌词艺术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追问其发展方向;其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罗大佑现象的多维阐释,进一步揭示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价值与商业价值统一的内在机制,研究这种歌词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商业社会中的业态,以及对于大众审美的影响。
赵民[8](2008)在《歌唱背后的“歌唱” ——当代“两岸三地”中文流行歌曲简史与意义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我国“两岸三地”的社会、政治框架中的中文流行歌曲(音乐)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甄别、梳理,从中整理一条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为“三地”间的流行流行歌曲的影响及交流发现一个合理的学术视角来加以阐释。在对“两岸三地”的中文流行歌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对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重要指标的歌曲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提出发现如下:一、中文流行歌曲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反映出商业化力量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陆与台湾、香港之间,港台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及其力度,折射出各自的经济发展脉络与文化工业的市场运作的成熟度。二、在流行音乐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各方作为文化认同(包括国族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团体认同、性别认同等)的象征资源。三、作为中文流行歌曲的分支,方言流行歌曲的语言使用实际就是一种探寻与确认文化身份的工具,对亚文化族群的身份再造和想象具有明显的作用。四、在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流行歌曲对于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与价值相对单一的社会具有一定程度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但向市场的妥协及被收编使得这些流行文化可能的创造力、独立精神逐渐减弱。
王敏[9](2003)在《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文中研究指明 怀旧是一种时代的病。很多人看不惯谢霆锋,看不惯F4,不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歌,在卡拉OK里十年如一日地唱《恋曲 1990》和《光阴的故事》,在五光十色的年轻一代面前保留着最后的尊严,觉得自己活得还不赖。 这是一群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把木吉他、一曲《鹿港小镇》、一个暗恋的眼神,也许就是他们青春的全部。在那些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美女写真、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演唱会和好莱坞大片的日子,罗大佑成了一个符号。他的
二、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论文提纲范文)
(1)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的概况 |
一、罗大佑简介 |
二、罗大佑流行歌曲的创作风格特点 |
三、罗大佑流行歌曲对大陆流行音乐的影响 |
第二章 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分析 |
一、《鹿港小镇》 |
二、《乡愁四韵》 |
三、《恋曲1990》 |
第三章 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的成因 |
一、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
二、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罗大佑歌词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罗大佑歌词艺术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台湾社会的变迁 |
一、台湾政局的变换 |
二、两岸关系的转变 |
第二节 台湾音乐的流变 |
一、美式摇滚乐时期 |
二、校园民歌时期 |
三、流行音乐时期 |
第三节 罗大佑个人音乐创作经历 |
一、黑色旋风时期 |
二、出走台湾时期 |
三、奔走两岸时期 |
第二章 罗大佑歌词艺术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主题呈现 |
一、现实批评与现代性反思 |
二、潇洒超然的情感转变 |
三、面对生存困境的抉择 |
第二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立意构思 |
一、怀旧情感的立意 |
二、现实生活的情感素材 |
第三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情志表达 |
一、对情感本质的真情表露 |
二、对于自身中国情结的民族情感诉求 |
三、对于个人音乐理念的自省及追求 |
第三章 罗大佑歌词艺术的形式分析 |
第一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音乐改编 |
一、押韵、叠音 |
二、词曲咬合 |
第二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语言表达 |
一、赤裸大胆的词语 |
二、重叠反复的句式 |
三、传情达意的修辞使用 |
第三节 罗大佑歌词中的意象选择 |
一、化用典故与故事意象 |
二、意象中的色彩表达 |
三、对比的意象组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题材内容与休裁形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历程回顾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概况 |
1.1 校园歌曲的环境变迁 |
1.1.1 内部环境 |
1.1.2 外部环境 |
1.2 校园歌曲的复兴运动 |
1.3 校园歌曲的创作类型 |
1.3.1 校园创作歌曲 |
1.3.2 学生原创歌曲 |
1.3.3 校园流行歌曲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歌曲题材内容分析 |
2.1 景物题材 |
2.2 学习题材 |
2.3 爱国题材 |
2.4 教师题材 |
2.5 情感题材 |
2.6 毕业题材 |
2.7 民族题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歌曲体裁形式分析 |
3.1 抒情歌曲 |
3.2 叙事歌曲 |
3.3 舞蹈歌曲 |
3.4 队列歌曲 |
3.5 诙谐歌曲 |
3.6 励志歌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关于当前高校校园歌曲题材与体裁创作的思考 |
4.1 摆脱创作题材的狭窄性 |
4.2 强化创作体裁的艺术性 |
4.3 凸显词曲结合的独创性 |
4.4 抵制内容形式的低俗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引用作品 |
附录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作品 |
(4)知青影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概念厘定 |
第一章 知青影视的发展历程 |
一、前知青时期:做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
二、“文革”时期的知青电影: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
三、新时期知青电影:伤痕与反思 |
四、后新时期的知青影视:“青春无悔”与劫后辉煌 |
第二章 知青影视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青春无悔”的宣扬 |
一、“青春无悔”的记忆建构 |
二、“青春无悔”的意义 |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颂歌 |
一、理想主义的内涵 |
二、理想主义的演变 |
第三章 知青影视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文化焦虑:城市与乡村的二元选择 |
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想象 |
二、逃离与回归:寻找精神原乡 |
第二节 文化困惑:城乡文化的对立冲撞 |
一、启蒙与反思 |
二、反叛与自省 |
第四章 知青影视的历史叙事 |
第一节 知青影视的历史性 |
一、怀旧氛围的营造 |
二、历史事件的穿插 |
第二节 诉说苦难 |
一、双重苦难 |
二、苦难崇拜 |
第三节 “心史”的向度 |
一、争议的焦点 |
二、个体记忆的传达 |
第五章 知青影视的情恋演绎 |
第一节 知青与农民的婚恋类型及文本差异探寻 |
一、青年与农民的婚恋类型 |
二、现实与影像的错位 |
第二节 双知青的爱情心理及悲剧原因探寻 |
一、双知青的爱情心理 |
二、悲剧原因探寻 |
第三节 情恋叙述的艺术特征 |
一、浪漫化的审美倾向 |
二、情节剧的叙事模式 |
第六章 知青影视中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理想自我的投射:男知青 |
一、理想化的男知青 |
二、自恋式的想象认同 |
第二节 沦为受难者的女知青 |
一、女性:国家/民族苦难的隐喻 |
二、身体:权力与命运交易的筹码 |
第三节 作为“政治道具”的“先进知青” |
一、争相做“先进知青” |
二、极左时代的牺牲品 |
第四节 诗意的乡村想象:乡村女性 |
一、城市内外“小芳”的命运 |
二、诗意的乡村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知青电影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二:知青电视剧作品一览表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5)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发生发展与变迁的文化轨迹 |
第一节 风从东南来:打破坚冰与文化思想的解放 |
第二节“西北风”与民族意象的弥散:传统回望与文化寻根 |
第三节 个体追求与精神变异:都市吟唱与消费社会的崛起 |
第四节 精神抽空与形式拼贴:新世纪流行歌曲的“唯美主义”与娱乐至死 |
第二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抒情主体与精神姿态的演变 |
第一节 从“大我”、“小我”到“私语”:抒情主体与意象的演变 |
第二节 从立志到励志:精神姿态的变化 |
第三节 从乡土到城市:空间迁移与真情演绎 |
第三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发展 |
第一节 类型发展 |
第二节 意象演变 |
第三节 曲式探索 |
第四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结构与审美张力 |
第一节 现代与怀旧的审美张力 |
第二节 世界与民族对话中的审美张力 |
第三节 边缘与主流互动中的审美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当代台湾青春电影的价值观和艺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
1、论域的界定 |
2、青春电影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的、历史与理论框架 |
1、研究对象目的、历史 |
2、写作框架说明 |
第一章 历史追忆与时代潮流下的青春爱情 |
第一节 历史眷恋与跨国之恋:《海角七号》 |
第二节 集体消费与自溺初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
第三节 浅层回顾与压抑爱欲:《女朋友·男朋友》 |
第二章 当代台湾社会冲突中的青春成长 |
第一节 少年的失乐园:《囧男孩》 |
第二节 手足情的牺牲:《九降风》 |
第三节 殉道者的成人礼:《艋舺》 |
第三章 寻找个体身份和社会存在的青春焦虑 |
第一节 向原点奔跑:《阳阳》 |
第二节 构建主体幻象:《乱青春》 |
第三节 指向独立精神:《宝米恰恰》 |
第四章 两岸关系激荡下的青春理想 |
第一节 台湾视野中的大陆:《为你而来》、《转山》 |
第二节 大陆视野中的台湾:《宝岛双雄》、《宝岛大暴走》 |
第三节 两岸交融的理想青春:《爱》 |
结语 |
附录 |
一、台湾电影学教授李道明先生采访稿 |
二、本文提及参考影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7)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诗人"罗大佑 |
1.1 罗大佑的生平经历与创作分期 |
1.2 罗大佑所处时代的文化和商业特点 |
1.3 时代造就的"偶像"力量分析 |
2. 罗大佑歌词的文化内涵与形式美 |
2.1 罗大佑歌词丰富的文化内涵 |
2.1.1 决裂与融入的矛盾 |
2.1.2 精神乡愁 |
2.1.3 理想爱情的想象 |
2.1.4 时间 |
2.2 歌词多姿多彩的形式美 |
2.2.1 青年特有思维情绪的艺术显现 |
2.2.2 散文般优美幽深的语句 |
2.2.3 修辞手法的艺术魅力 |
2.3 罗大佑的独创性 |
2.3.1 罗大佑创作了对象模糊的叙事诗 |
2.3.2 罗大佑创造了虚构的注重戏剧性和氛围的历史诗 |
3. 罗大佑歌曲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消费需求 |
3.1 罗大佑歌曲受众的审美心理分析 |
3.2 罗大佑歌词的消费需求分析 |
4. 罗大佑歌词的商业价值 |
4.1 巅峰时期的滚石唱片公司 |
4.2 歌词与商业 |
4.3 纵贯线乐队的组成与巡演 |
5.结语 |
6.参考文献 |
7.附录 |
8.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着作目录 |
(8)歌唱背后的“歌唱” ——当代“两岸三地”中文流行歌曲简史与意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缘起、相关文献回顾及研究范畴说明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实际意义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大众(流行)文化研究 |
一、文化研究的理论取向 |
1、英国文化主义理论 |
2、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研究 |
3、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 |
4、女性(性别)主义的流行文化研究 |
5、后现代主义的理论 |
6、布迪厄的研究与影响 |
二、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相关文献回顾 |
1、大众文化、流行(通俗)文化的概念界定 |
2、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 |
3、流行文化研究的意义 |
4、我国学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与认知 |
第三节 身份/认同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一、身份/认同研究 |
二、"想像的共同体"与"集体记忆" |
第四节 音乐社会学、传播学研究回顾 |
一、(流行)音乐社会学、传播学研究 |
二、我国音乐、流行音乐的研究回顾 |
三、关于(中文)流行歌曲及身份认同的研究 |
第五节 本研究使用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
一、文化身份(民族、国族、种族身份/认同) |
二、流行歌曲(音乐) |
三、中文流行歌曲 |
四、"两岸三地" |
五、研究边界与时段 |
六、研究方法说明 |
本章附录(相关研究成果列表)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从"靡靡之音"到文化产业:大陆流行歌曲及其"去政治化" |
第一节 从"靡靡之音"到"通俗歌曲":合法性建构 |
一、歌曲与政治:1976年之前的大陆"音乐界" |
二、抒情歌曲与"靡靡之音"之争 |
三、开放初期:港台流行音乐的传入与影响 |
四、从"通俗歌曲"到流行歌曲 |
第二节 反叛与抗争:摇滚乐对公共话题的参与 |
一、崔健:从"一无所有"到"最后一枪" |
二、崔健之外:"中国摇滚势力"的崛起 |
三、"西北风"与寻根意识 |
第三节 进入文化产业的流行歌曲及其"去政治化" |
一、"都市流行歌曲"与"红太阳"热 |
二、流行歌曲的"去政治化"及"宏大意义"消解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从殖民色彩到家国认同:香港流行歌曲及其文化身份 |
第一节 从国语歌到粤语歌——香港流行歌曲中本土意识的觉醒 |
一、上海"时代曲"和台湾国语歌:1974年之前的香港流行歌曲 |
二、粤语歌曲逐渐成为香港流行歌曲的主流(1974-83) |
第二节 "九七"前后:家与国之间的"东方之珠" |
一、"九七"话题下的香港流行音乐(1984-97) |
二、"后回归时期"的香港流行歌曲(1997-) |
第三节 香港流行歌曲的文化身份 |
一、殖民地身份与香港认同 |
二、流行音乐中的身份呈现:中国人/香港人 |
三、香港:尴尬缝隙中的"东方之珠"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唱自己的歌"与"乡愁的想像":流行歌曲中的台湾社会 |
第一节 寻找"自己的歌":台湾"民歌"运动 |
一、西洋歌曲压制下的台湾流行歌曲:1970年代前 |
二、"民歌纪念日"至"天水乐集":"民歌"运动的兴衰 |
1、萌芽期(1975.6-1976.12) |
2、推广期(1977.1-1977.11) |
3、兴盛期(1977.12-1981.4) |
4、没落期(1981.5-1981.12) |
三、"唱自己的歌":"民歌"运动的意义与局限 |
1、"民歌"运动提倡"唱自己的歌",关注自我的生活周遭 |
2、"民歌"运动包容了多元、复杂的情绪与认知表达 |
3、"民歌"运动吸纳了"非专业"音乐人士的参与 |
4、"民歌"运动与唱片产业的互动关系系 |
第二节 无法言说的历史与乡愁——大中华意识下的台湾 |
一、"去国怀乡":重构/续写"大中华"法统 |
二、"故土乡愁":想像中的故乡与塞外 |
1、对乡关故土的愁思 |
2、对塞外边疆风物的想像 |
3、抽象意义上的"精神返乡"与流浪 |
三、"文化中国"与"历史中国" |
1、记忆与想像中"文化中国" |
2、反省与思考中"历史中国" |
3、对海峡两岸政治格局的记录与思考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语言·空间·意义:流行歌曲的不同呈现方式 |
第一节 "闽南语"歌曲与台湾社会 |
一、闽南语歌曲:从"官方压制"到"社会热点" |
二、"新台语歌":愤怒宣泄与自我觉醒 |
1、非主流唱片公司的新"台语歌曲"唱片 |
2、"新台语歌"唱片的特点 |
3、"新台语歌"的影响与局限性 |
三、"新台语歌":"台湾意识"与"族群操弄" |
1、"新台语歌"与台湾社会政治生活的"天然关联" |
2、政治力量介入"新台语歌":以"闪灵"为例 |
四、"新台语歌"的延伸:原住民及客家话流行歌曲 |
1、台湾原住民语言的流行歌曲 |
2、台湾客家族群在流行音乐中的呈现 |
第二节 流行歌曲的意义转换:不同空间·语言 |
一、同曲异词:语言对流行歌曲的意义输入 |
二、《龙的传人》:转移中的意义扭曲和再赋予 |
1、《龙的传人》的影响力 |
2、《龙的传人》与"国族"认同 |
3、独立创作还是官方的介入 |
4、《龙的传人》:从"民歌"到"政宣电影" |
本章注释 |
终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锦绣的裸体国王) |
四、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论文参考文献)
- [1]罗大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研究[D]. 何韦.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9)
- [2]罗大佑歌词艺术研究[D]. 易明镜.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题材内容与休裁形式分析研究[D]. 何洋. 江南大学, 2015(12)
- [4]知青影视研究[D]. 刘云飞. 武汉大学, 2015(06)
- [5]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D]. 曹桦. 暨南大学, 2015(06)
- [6]当代台湾青春电影的价值观和艺术创新[D]. 羊含芝. 上海戏剧学院, 2013(S1)
- [7]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 刘阳.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歌唱背后的“歌唱” ——当代“两岸三地”中文流行歌曲简史与意义解读[D]. 赵民. 复旦大学, 2008(04)
- [9]以罗大佑的名义怀旧[J]. 王敏. 社会观察,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