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强[1](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肝细胞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肝癌以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治疗创伤大、化疗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易出现耐药性、预后生存极差等等为其突出特点。目前人们对肝细胞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随着二代测序、基因芯片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进步,人们逐渐能够发现和认识一些新的非编码基因转录序列及其功能。长链非编码RNA是指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序列的、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的发病、增殖、侵袭、转移以及复发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我们课题组通过对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芯片测序,发现一条全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肝细胞肝癌病人的预后负相关。目前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中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发病、增殖、侵袭及转移等功能改变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肝细胞肝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TCGA和GTEx数据库下载肝细胞肝癌病例及测序资料,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与癌旁组织和(或)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量差异,研究其表达水平与肝细胞肝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关系。同时利用RT-q PCR检测不同肝细胞肝癌细胞系中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的表达量。结果:在356例TCGA和GTEx数据库的癌与癌旁及正常肝脏组织数据的分析对比中,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肝细胞肝癌病人的预后生存负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Hep3B、Huh7、Hep-LM3、Hep-Sk等肝细胞肝癌细胞系中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处于高表达状态,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密切负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肝细胞肝癌敏感的分子诊断标记和潜在的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侵袭及转移等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肝细胞肝癌细胞水平进行CCK8检测、EDU检测、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及迁移等实验,研究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表达量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侵袭及转移等功能的影响。同时在动物体内实验水平检测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表达量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成瘤效果的影响。利用FISH实验和细胞核质分离实验,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可以在细胞水平显着抑制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功能,促进了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G2期阻滞。同时也可以在裸鼠体内抑制肝细胞肝癌的增殖和生长速度。亚细胞定位检测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主要在肝细胞肝癌细胞核内表达和定位。结论: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可以明显抑制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促进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凋亡以及细胞周期G2期阻滞,也可影响肝细胞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及增殖能力。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影响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等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Hep3B细胞进行CHIRP实验检测细胞内能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结合互作的蛋白质。利用对Hep-LM3细胞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表达组和对照组的全转录组测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凝胶电泳检测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利用RT-q PCR、Western Blot凝胶电泳以及RIP实验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与下游靶分子的作用关系。结果:CHIRP-MS实验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可以与Hn RNPA2B1特异性结合,但未发现长链非编码FBXL19-AS1能与蛋白FBXL19结合互作。RNA-Sequencing发现转录组谱表达变化的基因共有92个,其中上调的有68个,下调的有24个。上调的基因中有DUSP1(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双特异性磷酸酶1),Fold changes为2.58倍,p<0.05。但CHIRP-MS结果与RNA-Sequencing的结果并无交集。RT-q PCR发现:(1)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的表达与DUSP1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2)DUSP1的表达受Hn RNPA2B1的表达的调控;(3)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和Hn RNPA2B1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表达关联。RIP实验发现,蛋白质分子Hn RNPA2B1可以分别与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与m RNA(dusp1)有效结合。Western Blot实验发现,敲低长链非编码FBXL19-AS1可以引起DUSP1蛋白的表达升高,但Hn RNPA2B1的表达的变化不大。此外,敲低长链非编码FBXL19-AS1可以引起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的表达量升高。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可以通过Hn RNPA2B1/DUSP1轴调节MAPK通路,抑制细胞的凋亡,发挥促癌作用。将来它可以为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有效的分子作用靶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石永云[2](2016)在《CD4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有着最高致死率,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己进入肿瘤晚期(Ⅲ-Ⅳ期)。对于卵巢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的主流方案是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但是仍有60-80%的病人复发,如果发展到卵巢癌晚期阶段,平均只有16-22个月的生存期,5年生存率仅30%左右。导致卵巢癌治疗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产生了耐药性。最近关于小分子类化合物以及靶向的药物用于卵巢癌的临床试验研究仍在继续,但是卵巢癌患者的整体预后并未得到改善。在获得相关的肿瘤基因组图谱的情况下,对于卵巢癌研究,多数学者仍主要致力于研究表观遗传学以及基因组的变化在卵巢癌临床预后中产生的作用,对于肿瘤复发产生的机理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的研究尚不清楚,因此使卵巢癌的治疗效果进展缓慢。由于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的特点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十分相像,因此,有学者提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重新认识肿瘤的本质和起源,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觉角度和方向。近年来,研究人员为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新途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肿瘤干细胞上,借鉴其它实体瘤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辟了卵巢癌治疗的新方法。对于卵巢癌的研究,目前主要借鉴其它癌症相关领域研究的经验进行干细胞标记蛋白的选择,主要采用 CD44、CD133、CD90、CD117、CD24、ALDH1、以及 EPCAM 等作为标记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探寻针对性的标记蛋白尤其重要,对卵巢癌干细胞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多项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以及其表达的特异分子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D44就是其中一个热点研究。CD44基因位于人类的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全长约为50kb,并由20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构成。CD44为分布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上均可表达。有研究证实,CD44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新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表达的CD44分子与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目的:从卵巢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筛选标记的CD44+细胞,对CD44+细胞进行初步的干细胞特性的鉴定,通过体外与体内实验,分析CD44+卵巢癌细胞的sphere形成能力,自身更新能力及分化和致癌能力,并进一步验证其对顺铂的耐药性,分析CD44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分析卵巢癌细胞系SKOV3、A2780、ES2、IGROV1、OC3中CD44+细胞的比例,分选CD44+和CD44-细胞,验证其在HG-DMEM/10%FBS培养基培养后再次分化亚群的能力;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检测CD44+和CD44-细胞sphere形成能力以及传代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SKOV3 sphere对CD44的富集作用;流式细胞法分选CD44+和CD44-细胞,将两种细胞按梯度接种于NOD/SCID小鼠皮下,观察其体内成瘤速度,再将瘤体中分选出的两群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观察成瘤情况;流式细胞法分析移植瘤中的CD44+细胞比例,验证CD44+和CD44-细胞在体内的分化能力。2、收集、分离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腹水中癌细胞,流式细胞法检测原代癌细胞中CD44+的比例。建立原代癌细胞sphere培养方法,检测原代CD44+和CD44-细胞的sphere形成和传代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SKOV3 sphere对CD44的富集作用。流式细胞法分选CD44+和CD44-细胞,将两种细胞按梯度接种于NOD/SCID小鼠皮下,观察成瘤速度以及两者的成瘤率和瘤体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小鼠成瘤后,再分选出两群细胞并接种到小鼠体内,再次观察成瘤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移植瘤中CD44+的比例,检测CD44+和CD44-细胞在体内的分化能力。3、MTT法检测SKOV3和ES2细胞系中CD44+和CD44-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SKOV3/CD44+细胞产生的富集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化疗药物顺铂对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细胞的富集作用;建立NOD/SCID小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验证顺铂化疗对于移植瘤中CD44+细胞的富集作用。结果:1、五种卵巢癌细胞系中均有少量的CD44+细胞群,比率在0.4%-2%。CD44+细胞亚群可分化出CD44-细胞,CD44-细胞却不能分化出CD44+细胞。CD44+细胞形成的sphere多于CD44-细胞,并且CD44+细胞形成的Sphere能够在体外最少传四代,而CD44-细胞不能进行传代。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分析均发现SKOV3 sphere上CD44+细胞明显高于贴壁SKOV3细胞;体内实验发现CD44+细胞比CD44-细胞的成瘤能力强,CD44+细胞移植瘤能够在小鼠体内连续传递,后者的移植瘤则无法传递。HE染色体显示,CD44+细胞移植瘤与二代移植瘤组织学类型相同,表明CD44+细胞在体内具有分化能力。2、原代卵巢癌癌组织中的CD44+细胞可以形成sphere,并可连续传代,体内实验发现CD44+细胞较CD44-细胞具有更强的成瘤能力。3、与CD44-细胞相比,CD44+细胞对顺铂有更强的耐药性;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后SKOV3细胞总数下降,但CD44的阳性率升高。体内实验发现,顺铂化疗后CD44+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动物实验发现,顺铂化疗后小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但移植瘤中的CD44阳性率增高,表明顺铂对于CD44+细胞具有富集作用,CD44+细胞对顺铂具有耐药性。结论:1、CD44+细胞在5种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稳定在0.4%-2%,符合干细胞的比例。CD44+细胞群具有体内外分化能力、sphere形成能力、自身更新能力等肿瘤干细胞的特点。该类细胞有更强的致瘤性,并可在小鼠体内连续传代。2、卵巢癌患者的原代癌细胞中可以分离出CD44+细胞群,该细胞群具有体内分化能力、sphere形成能力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等CSC特点。原代癌细胞中的CD44+细胞有更强的成瘤能力,可在体内进行连续传代。3、卵巢癌细胞系、原代卵巢癌细胞、以及动物实验均证实顺铂对CD44+细胞有富集作用。
王福军,徐国红,冷怀明[3](2015)在《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对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10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32013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除《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大于1外,其余8种均不高,各刊及内部之间的总被引率及被引频次差距悬殊。高被引论文集中出现在05年;被引频次第4年开始逐渐增加,第59年达峰值;高被引论文≥3篇的作者集中在北京地区的科研研究所和高校所办杂志编辑部;高被引论文排两位的栏目分析结果显示:期刊研究、学术理论、数字出版、编辑工作、改革探索是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的研究热点。
侯晓[4](2014)在《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总结导师在子宫腺肌病诊治方面的临证经验及科研成果,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观察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子宫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指标的变化,探讨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免疫失衡及细胞凋亡异常的干预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将子宫内膜与肌层缝合的外科手术诱导法,复制腺肌病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疾病模型组、活血消瘤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各10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2、IL-4、IL-10及IFN-γ;大鼠子宫形态学观察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Livin蛋白和Smac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Livin mRNA和Sma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一:子宫腺肌病模型组大鼠体内IFN-γ/IL-4及IL-2/IL-10的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说明疾病大鼠体内存在着Thl向Th2漂移的病理状态。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Thl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大鼠体内IFN-γ/IL-4及IL-2/IL-10均较疾病模型组明显上升,其中高剂量组疗效最佳,治疗后较疾病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实验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或P<0.05)。Smac蛋白表达水平: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或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Livin蛋白和Smac蛋白的表达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1)。药物干预后,活血消症方各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异位内膜中Livin蛋白及Livin mRNA表达,且在下调Livin蛋白的表达方面,高、中剂量及米非司酮组三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米非司酮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5);在降低Livin mRNA方面,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与米非司酮组疗效相当,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活血消症方各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子宫内膜中Smac蛋白和Smac mRNA表达。在上调Smac蛋白的表达方面,高、中剂量及米非司酮组三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疗效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米非司酮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中治疗后高、中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Smac蛋白表达水平较疾病模型组显着提高(P<0.01),而低剂量组与疾病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上调Smac mRNA方面,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但各治疗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干预后各治疗组Sma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提高(P<0.01)。结论:1.Th1/Th2漂移是导致子宫腺肌病发病的机理之一。2.抑制凋亡因子Livin的过度表达和促凋亡因子Smac的表达抑制状态所致的细胞凋亡能力下降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活血消症方通过多方向、多靶点及多效性作用机制改善体内的免疫失衡状态,加强免疫监管,防止“免疫逃逸”;并能诱导异位内膜的细胞凋亡,抑制异位病灶存活,控制疾病发展。
米生权[5](2011)在《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人数和糖尿病前期人数进一步增加,由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致残、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将更加严重。因此,如何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将成为糖尿病防治的主要任务。糖尿病个体发病预测模型能有效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是选择干预方案的必要工具,可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决策以及干预方案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已经被广泛认可。目前,针对不同人种,国外已经建立了不同人群的糖尿病个体发病预测模型,而我国,由于缺乏队列人群数据,尚未建立有效的糖尿病个体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因此建立适合中国成人糖尿病个体水平的发病预测模型,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人群糖尿病主要常见危险因素的单因素未调整OR或RR值,以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各种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应用国际上认可的合成分析方法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上,消除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共线性,建立中国成人糖尿病个体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北京市某大型企业队列数据进行了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方法,确定模型预测的最佳切点及其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模型应用于北京和浙江两地人群慢病干预项目,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按照患病风险进行干预,探讨模型应用价值。经过Meta分析,共获得了14个DM危险因素的OR值和1个DM危险因素的RR值,最终确定10个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体质指数(BMI)、DM家族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脂异常、腰围(WC)和高浓度空腹血糖(FBG);确定2个保护因素,分别为教育程度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HDL-C)含量;与糖尿病发病关系不密切的有吸烟、饮酒和性别。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建立了20-70岁中国成人未来10年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简单和复杂预测模型,其中,简单预测模型只需基本信息和人体测量数据就能自我完成预测,复杂模型需要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经队列人群数据验证结果显示,简单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最佳切点取13.4%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9%和71.2%;复杂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达到了0.81,在最佳切点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74.7%和80.0%,预测效能台湾危险评分模型相同。如果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联合使用,对简单模型预测风险≥4%的人群进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检测,再用复杂模型预测,AUC可达0.83,最佳切点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7.3%,约登指数(YDI)达到了0.573,既优于台湾模型(YDI为0.518)又优于简单模型和台湾模型的联合使用效果(YDI为0.517)。基于模型开发的风险评估软件,应用于北京和浙江两地人群重要慢病干预项目7171名调查对象,为每一个研究对象计算了未来患病风险,并提供报告。考虑到很多对象在应用模型评估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还验证了模型对未诊断糖尿病人群的识别,结果显示,无论简单模型还是复杂模型都有一定的识别作用。评估对象在不做血液生化检测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年龄、BMI、腰围、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史以简单模型完成预测,AUC为0.707,按照发病风险预测切点取4%时,灵敏度可达91.4%;在不进行糖耐量检测的情况下,只进行空腹血糖检测,以复杂模型预测获得的AUC可达0.953,最佳切点28.1%处,模型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93.09%和90.85%,YDI为0.839,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非糖尿病人群,根据个体未来10年患糖尿病的风险高低,把人群分为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干预,并结合评估对象自身特点,改变可控因素,制定了个体量化干预措施,获得了评估对象和基层疾控部门的认可。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发病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个体未来10年糖尿病患病风险,对未诊断糖尿病也具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可用于糖尿病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等。这不仅是中国人群首次建立的糖尿病个体未来10年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也是合成分析方法首次应用于建立糖尿病模型,所建立的模型适合社区医院、公共卫生部门常规健康管理和疾病控制,有利于自我健康促进、整体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负担的预计等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
赵玮[6](2011)在《急性白血病儿童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还原型叶酸载体(RFC)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SNPs)在中国急性白血病(A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特征,为RFCcSNPs与甲氨喋呤(MTX)化疗效应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及AL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95例AL患儿的骨髓和135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制备cDNA,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复制RFC全长编码区;利用软件WinMeltTM2.0、Oligol.l和Prime5.0设计16对扩增DGGE产物的巢式PCR引物;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或和均一变性凝胶电泳(CDGE)并结合DNA直接测序对以上cDNA标本进行RFCcSNPs筛查与鉴定;利用软件SPSS13.0计算各c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首次在人类RFC中发现4个国内外未见报道的新的cSNPs,被称为变异1、2、3和4,其中有3个为错义突变,分别为:变异1是C>T、Arg>Trp(R>W),变异2是T>C、Leu>Pro(L>P)和变异4是T>A、Leu>Gln(L>Q);1个为同义突变,即变异3是G>A,Thr>Thr(T>T)。这4个新的变异1、2、3和4在230例标本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0.22%、0.22%、0.87%:其中在白血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0、0.5%、0,正常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4%、0、1.5%。此外,还检测到4种已知的cSNPs,即80G>A (R27H)、696C>T (P232P)、972G>A (A324A)和1242G>A(I414I)。它们在230例标本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7%、44.0%、9.6%、0.22%;其中白血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6%、40.0%、9.5%、0.5%,正常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5%、47.0%、9.6%、0。利用卡方检验分析3个高突变频率80G>A(45.7%)、696C>T(44.0%)和972G>A(9.6%)与AL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80G>A(R27H)与白血病的易感性可能存在联系,A基因型患AL的相对风险度约是G基因型的1.500倍,95%可信区间(CI)为1.034~2.183;GA及AA基因型患AL的相对风险度约是GG基因型的2.370倍,95%CI为1.256~4.130。696C>T(P232P)及972G>A(A324A)未发现与白血病的易感性存在相关性,P值>0.05。另外,本研究在23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其他26个已知的突变(国际SNPs库,登录号为rs137432739;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10T>A、20C>T、61G>A、137G>A、167G>C、246G>C、423T>C、665T>C、761>C、775G>T、784C>T、786A>G、872T>C、921A>G、1014C>T、1022A>G、1146C>T、1250T>C、1367A>G、1372G>T、1392A>G、1396C>T、1406T>C、1434A>G、1564G>A和1673T>C结论:在方法学上首次运用PCR-DGGE或和CDGE结合DNA直接测序法进行RFCcSNPs的筛查与鉴定,较以往研究RFC基因的方法更先进,具有创新性。在国内外首次发现4个尚未报道的新的cSNPs,即变异1、2、3和4,确定了各自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0.22%、0.22%和0.87%。其中变异1、2和4为错义突变,推测这3个错义突变对RFC的运输功能具有潜在影响力,并值得深入进行功能研究。在230例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3个国外已筛查到的cSNPs,即696C>T (P232P)、972G>A (A324A)和1242C>A(I414I)。并确定了它们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0%、9.6%和0.22%。在中国AL患儿中首次发现1个已知的cSNP,即80G>A(R27H),它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5.7%,在AL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6%和41.5%。首次发现中国AL患儿RFC 80G>A(R27H)与AL的易感性存在相关性。而696C>T(P232P)及972G>A(A324A)与AL的易感性无相关性。本研究的群体中未发现国外报道的以下cSNPs:10T>A、20C>T、61G>A、137G>A、167G>C、246G>C、423T>C、665T>C、761T>C、775G>T、784C>T、786A>G、872T>C、921A>G、1014C>T、1022A>G、1146C>T、1250T>C、1367A>G、1372G>T、1392A>G、1396C>T、1406T>C、1434A>G、1564G>A和1673T>C(参照SNPs库rs137432739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的cSNPs)。
宋素花[7](2011)在《温病辨证论治动态思维及清营解表法干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h细胞因子动态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温病初期采用清营解表法以截断扭转,即疏表邪畅气机为主,清营热养营阴为辅,质病同调为特色的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更有效的防治温病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梳理中医动态辨证思维和温病辨证论治源流以及回顾近现代温病辨治的突破性学术观点“截断扭转”疗法的基础上,以《伤寒论》六经恒动辨证思维为指导,结合温病卫气营血的动态传变规律,针对营热体质之外感病,提出温病初期在疏表同时即当清营的治疗思想,并创立了“清营解表法”以及相应的“清营解表合剂”。从温病的动态认识论和恒动辨证观角度对“清营解表法”进行理论阐述,并结合动物实验对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能显着改善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变程度,降低肺指数、肺血凝滴度,说明整体疗效可靠;能通过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以及影响Th细胞因子的动态表达,来调节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对病毒感染小鼠起保护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环境、体质的时代特征并运用整体恒动思维去把握“营热体质外感”的自身特点,从而提出的“清营解表法”,在辨证思想和治法理论上,对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有所突破和创新,丰富了当今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内容。
钟文一,李英[8](2004)在《贵州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历程》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贵州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艰苦历程。并对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以后,如何向数字化阶段迈进提出一些建议。
刘怀莉[9](2011)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定出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以期规范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研究方法:首先制定出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方案。然后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3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无时间限制,随意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集体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实验组58人采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即当患者入院后在其床尾放置1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单,由责任护士负责依照路径的内容开展糖尿病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每完成一项时在相应的项目前面打“√”,并注明时间和签名。病区护士长及糖尿病高级临床护士负责督查路径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指导。研究结果: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及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FBG、2hPBG)、低血糖发生率、等待手术天数、糖尿病健康教育满意度、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有/无因血糖控制不好延迟手术日期、有/无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效缩短了等待手术天数;提高了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满意度、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依从性,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邵爽[10](2009)在《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参考咨询形式。因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服务方式先进、服务对象广泛、不受时空限制以及智能化的结果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各图书馆利用网上平台解答用户通过电子形式提出的问题的新型信息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是传统信息服务的延伸和拓展。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分析论证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1)分析评价国内外各种数字参考咨询的模式。数字参考咨询发展到今天,己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数字参考咨询各种模式有其优缺点。(2)总结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的发展现状。国外数字参考咨询已经发展到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了,并已经建立了几个比较成熟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包括Ask A Librarian、QuestionPoint等。国内数字参考咨询这几年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数字参考服务系统、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标准与评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技术支撑、国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情况。(3)通过网络调查国内外医学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对国内外共145多家医学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数据统计,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归纳出国外医学图书馆在web表单、网络电子表格、实时咨询服务和协作式参考咨询服务上值得国内借鉴之处。(4)提出国内医学院校数字参考咨询的对策和展望。通过调查提出国内医学图书馆改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对策,包括图书馆领导对DRS的重视、先进技术支持、提高咨询馆员素质、注重医学特色、加强DRS的标准化工作、建立DRS评价体系、构建医学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近几年国内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朝着信息参考源和服务方式向多样化、集成化发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未来发展必然要走合作化的道路;个性化服务的趋向。
二、《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等功能的影响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影响肝细胞肝癌功能改变的作用机制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CD4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卵巢癌细胞系中CD44+细胞干细胞特性的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代卵巢癌中CD44+细胞干细胞特性的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铂类化疗药对卵巢癌CD44+细胞的富集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0种期刊的基本评价及高被引论文期刊分析 |
2.2 高被引论文年限分析 |
2.3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最高被引论文分析 |
2.4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析 |
2.5 高被引论文栏目分布 |
3 讨论 |
(4)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一、子宫腺肌病与免疫学研究进展 |
(一) 细胞免疫与子宫腺肌病 |
(二) 体液免疫与子宫腺肌病 |
(三) 细胞因子与子宫腺肌病 |
二、子宫腺肌病与细胞凋亡研究现状 |
(一) 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 |
(二) 各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与子宫腺肌病 |
三、古代文献中子宫腺肌病相关论述的研究 |
(一)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证候相关的论述 |
(二)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病因病机相关的论述 |
(三)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治则治法及方药相关的论述 |
(四) 小结 |
导师治疗子宫腺肌病主要学术思想总结 |
一、导师小传 |
二、导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总结 |
(一) 审病求因,血瘀致病 |
(二) 紧扣治则,治法灵活 |
(三) 主要经验方方药分析 |
三、导师在子宫腺肌病领域主要科研成果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条件 |
三、实验药品及器械 |
四、实验仪器 |
五、实验方法 |
(一) 大鼠阴道涂片 |
(二) 大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建立 |
(三)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四) 实验取材方法 |
(五) 实验检测方法 |
六、数据统计 |
结果 |
一、造模结果 |
(一) 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建立情况分析 |
(二) 行为学观察 |
(三) 组织形态学观察 |
(四) 各组间子宫重量及子宫系数比较 |
二、各组大鼠血清指标检测情况 |
(一) 各组大鼠血清IFN-γ浓度检测结果 |
(二) 各组大鼠血清IL-4浓度检测结果 |
(三) 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4比值 |
(四) 各组大鼠血清IL-2浓度检测结果 |
(五) 各组大鼠血清IL-10浓度检测结果 |
(六) 各组大鼠血清IL-2/IL-10比值 |
讨论 |
一、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的选择 |
(一) 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二) 外科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的依据 |
(三) 模型复制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
二、子宫腺肌病与Th1/Th2漂移 |
(一) 实验指标的选择以及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 |
(二) 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体内出现Th1/Th2漂移的机制分析 |
三、活血消症方对模型大鼠体内Th1/Th2的漂移的干预机制分析 |
(一) 活血消症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立论依据 |
(二) 活血消症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三)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的调节作用 |
实验二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条件 |
三、实验药品及试剂 |
四、实验仪器 |
五、实验取材方法 |
六、实验检测方法 |
(一) 实验光镜切片制备方法 |
(二) 大鼠子宫组织相关指标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方法 |
(三)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 |
七、数据统计 |
结果 |
一、免疫组化结果 |
(一) Livin蛋白在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情况 |
(二)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三) Smac蛋白在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情况 |
(四)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中Smac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五) 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内膜组织中Livin和Smac表达的相关性 |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Livin mRNA和Smac mRNA结果 |
(一) 各组大鼠内膜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情况 |
(二) 各组大鼠内膜组织中Smac mRNA的检测结果 |
讨论 |
一、子宫腺肌病与细胞凋亡 |
二、Livin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三、Smac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四、Livin与Smac在子宫腺肌病中表达的相关性 |
(一) Smac通过与BIR结构结合抑制Livin抗凋亡作用 |
(二) Livi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Smac降解 |
(三) Smac促使Livin自身泛素化 |
五、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课题 |
详细摘要 |
(5)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疾病预测模型 |
1.2 预测模型在糖尿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 |
1.2.1 糖尿病现状 |
1.2.2 预测模型对糖尿病防治的作用 |
1.3 糖尿病相关预测模型 |
1.3.1 糖尿病并发症预测及其预后模型 |
1.3.2 糖尿病筛查模型 |
1.3.3 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模型 |
1.4 糖尿病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
1.4.1 多元回归模型 |
1.4.2 决策树模型 |
1.4.3 Markov模型 |
1.4.4 Cox比例风险模型 |
1.4.5 人工神经网络 |
1.4.6 其他方法 |
1.5 个体糖尿病发病模型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资料来源 |
3.1.1 DM危险因素资料 |
3.1.2 DM发病率资料 |
3.1.3 合成分析建模横断面数据 |
3.2 建模方法 |
3.2.1 Meta分析方法 |
3.2.2 统计分析 |
3.2.3 合成分析方法建立模型 |
3.2.4 统计软件 |
3.3 结果 |
3.3.1 纳入文献特点和质量 |
3.3.2 危险因素OR值Meta分析结果 |
3.3.3 现有数据库获得糖尿病危险因素OR值 |
3.3.4 建立预测模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 |
4.1 资料来源 |
4.2 统计方法 |
4.3 结果 |
4.3.1 验证数据的基本情况 |
4.3.2 预测模型ROC曲线验证结果 |
4.3.3 与现有模型比较结果 |
4.3.4 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联合使用效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 |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1.1 调查对象 |
5.1.2 模型指标获取方法 |
5.1.3 质量控制 |
5.1.4 DM的诊断标准 |
5.2 结果 |
5.2.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
5.2.2 简单模型对未诊断DM患者的识别 |
5.2.3 对个体未来10年DM患病情况的预测 |
5.2.4 个体干预策略的选择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局限性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申请专利 |
(6)急性白血病儿童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温病辨证论治动态思维及清营解表法干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h细胞因子动态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回顾 |
1 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沿革 |
2 温病辨治中“截断扭转”疗法概述 |
3 中医学动态思维辨治疾病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
中篇 理论研究 |
1 温病辨证论治动态思维研究 |
2 清营解表法治疗营热体质温病的动态思维探讨 |
3 清营解表法与温病传统辨治体系的关系 |
4 小结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A/PR/8/H1N1 感染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
实验二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A/PR/8/H1N1 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 |
实验三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A/PR/8/H1N1 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实验四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A/PR/8/H1N1 感染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实验五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 A/PR/8/H1N1 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因 子 IFN-γ,IL-4 动态表达及其比值的影响 |
实验六 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 A/PR/8/H1N1 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因 子 IL-6,IL-10,TNF-β动态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对造模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的影响 |
2 对造模小鼠肺指数、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 |
3 对造模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4 对造模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5 对造模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IFN-γ,IL-4 动态表达及其比值的影响 |
6 对造模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IL-6,IL-10,TNF-β动态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8)贵州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我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工作发展回顾 |
2、网络建设及电子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 |
3、新的目标——贵州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
(9)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的意义 |
1.2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效果评价指标及获取方法 |
2.4 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及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FBG、2hPBG)比较 |
3.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有/无因血糖控制不好延迟手术日期情况比较 |
3.4 两组患者在有/无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方面的比较 |
3.5 两组患者等待手术天数的比较 |
3.6 两组患者总住院天数的比较 |
3.7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的比较 |
3.8 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
3.9 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满意度的比较 |
3.10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血糖及手术的影响 |
4.2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等待手术天数、总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影响 |
4.3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教育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
4.4 预防患者失访的措施 |
4.5 本研究的不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手册 |
附录2 糖尿病知识测定问卷 |
附录3 糖尿病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依从性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形式 |
(一) 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分类 |
(二) 异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方式 |
(三) 同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方式 |
二、国外数字参考咨询发展情况 |
(一) Ask A Librarian |
(二) VRD |
(三) QuestionPoint |
(四) Asknow |
(五) 24/7Reference |
三、国内数字参考咨询发展情况 |
(一)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二) 数字参考服务系统 |
(三)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标准与评价 |
(四)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技术支撑 |
(五) 数字参考咨询存在问题 |
(六) 国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情况 |
第二章 国内外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基本情况调查 |
(二) 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模式的统计调查 |
(三) 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结果分析 |
二、国外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国外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调查 |
(二) 国外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医学院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需求分析与问题探讨 |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需求 |
(一) 工作性质与信息需求特点 |
(二) 人员层次结构与信息需求特点 |
(三) 年龄层次与信息需求特点 |
(四) 医学图书馆读者的信息素质与信息需求特点 |
二、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问题探讨 |
(一) 规模小且数量少 |
(二) 各单位“参考咨询”标题的位置及名称混乱 |
(三) 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
(四) 缺乏实时 DRS |
(五) 图书馆间进行合作咨询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化的 DRS |
第四章 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
一、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对策 |
(一) 加强图书馆领导对 DRS 的重视 |
(二) 获取先进技术支持 |
(三) 提高咨询馆员素质,服务时准确定位 |
(四) 注重医学特色,树立品牌意识 |
(五) 加强 DRS 的标准化工作 |
(六) 建立 DRS 评价体系 |
(七) 构建医学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 |
二、国内医学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展望 |
(一) 信息参考源和服务方式向多样化、集成化发展 |
(二)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未来发展必然要走合作化的道路 |
(三) 个性化服务的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长链非编码RNA FBXL19-AS1在肝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D]. 张秋强. 浙江大学, 2020(01)
- [2]CD4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 石永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2)
- [3]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J]. 王福军,徐国红,冷怀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4]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D]. 侯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
- [5]中国成人个体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 米生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02)
- [6]急性白血病儿童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研究[D]. 赵玮. 遵义医学院, 2011(06)
- [7]温病辨证论治动态思维及清营解表法干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h细胞因子动态表达的研究[D]. 宋素花.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8]贵州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历程[J]. 钟文一,李英.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4(03)
- [9]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D]. 刘怀莉. 浙江大学, 2011(01)
- [10]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D]. 邵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