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信号及传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1](2019)在《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方剂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历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等的用药规律;利用系统药理学技术对保胎常用方寿胎丸中药对菟丝子-桑寄生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初步对该药对保胎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和分析。为保胎中药理论研究如复方配伍、性味归经、病证关联及经典处方中药对的活性组分筛选、系统靶标发现等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旨在继承和发扬古现代医家诊治胎漏、胎动不安的经验,为提高临床保胎水平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医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应用EXCEL数据管理软件将方剂归纳、总结并规范化后建立数据库,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等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关系挖掘分析,对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讨,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历代各时期保胎治疗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2、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首先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永华教授团队的计算机模型筛选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Uniport数据库检索药对活性分子预测靶标相应的人源物种的基因以及对应的UNIPROTKB,然后将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候选化合物和预测靶点映射到网络中,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与靶点疾病网络图,其次,将预测靶点映射到KEGG中,构建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治疗先兆流产的靶点-通路网络。所有的网络均由Cytoscape3.5.1软件绘制。成果:1、历代保胎方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保胎药为当归(8.0986%)、川芎(7.7465%)、阿胶(5.9859%)、甘草(5.8099%)、人参(4.3134%);元明清保胎中药出现频数前五的为当归(7.7609%)、白术(6.7351%)、甘草(6.4228%)、白芍(5.9768%)、川芎(5.6200%);近现代保胎中药中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是续断(7.4064%)、菟丝子(6.7537%)、桑寄生(6.7253%)、白术(6.5551%)、白芍(6.1578%)。(2)药物分类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安胎方药中补虚药(16.36%)、清热药(11.52%)、活血化瘀药(6.06%)排前三;元明清时期补虚药(22.46%)、清热药(14.97%)、理气药(6.42%)在安胎方剂中排前三;近现代时期安胎方剂中补虚药(28.65%)、清热药(13.45%)、祛风湿药(4.68%)为前三位。(3)因子分析结果:将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保胎方剂分别分成了 9,8,12个因子。基本都提示了保胎需从几个证型辨证论治,病机有肾虚、气虚、脾虚、血热、血瘀等,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肾虚证治宜补肾益气,固冲安胎;气虚证治宜益气固冲安胎;脾虚宜行气和胃调气机;血虚证治宜补血固冲安胎;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固冲安胎;血瘀证治宜祛瘀止血,固冲安胎。(4)聚类分析结果:共总结出18组比较有意义的聚类方,其中汉唐宋时期6组,元明清时期5组,近现代时期7组。汉唐宋时期的6组分别为补益肝肾、补血安胎的保胎丸;理气和胃,止呕安胎的香砂养胃丸;行气理气,散结消滞的厚朴、生姜;滋阴生津,调养肝肾的生地黄、桑寄生;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以及健脾补胃的糯米、葱白。元明清时期的5组分别为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杜仲丸;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疏肝理气,活血安胎的保气散和安胎和气饮;补血理气,清热安胎的安胎丸以及益气养阴生津的增液汤。近现代时期的7组方中有补肾健脾,益气安胎的寿胎丸;有行气滋肾、补肝安胎的苏梗砂仁汤;滋阴清热、养血安胎的保阴煎加减;有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的胎元饮等。(5)关联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川芎+甘草为排前三位的药对,阿胶、川芎、当归、甘草为强关联药物组合,二阶三阶分析分别在这几味中药中排列组合;元明清时期排名前三的药对为白术+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当归,其中当归、川芎、甘草、阿胶、白芍、白术、黄芩为强关联;近现代时期中桑寄生十续断、菟丝子+续断、菟丝子+桑寄生为排名前三的药对,三阶以上关联分析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白术、党参这几味药当中组合。2、保胎方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分析结果(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的ADME性质的计算,得出12个活性分子(OB≥30%,DL≥0.18),通过WES预测12个分子(其中有两个分子无直接靶点)的直接靶点153个,活性分子通过这些靶点发挥其药理活性。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成分共75种,已经建立其化学成分数据库。(2)通过OMIM数据库共收集先兆流产相关靶标455个,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将其与药对活性成分对应的153个靶标作对比,获得共同靶标31个,即该药对对抗先兆流产的预测作用靶标,主要靶点为NOS3、TNF、L-6、Caspase、PTGS1等。(3)通过靶点-通路网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通过MAPKs、PI3K-AKT和TGF-β等信号通路防治流产。结论:1、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论(1)汉唐宋及元明清两个时期高频药多为养血活血用药,如当归、川芎,近现代方剂中频率最高的为续断,菟丝子,主要为强肾补益药。(2)不同时期的保胎方药的使用各有侧重:补虚药在三个时期中使用频率都最大,其中补气药(白术、人参)和补血药(当归、阿胶)使用较多,近现代使用补阳药(续断、菟丝子)频率较高;活血化瘀药在汉唐宋时期使用较多,理气药在元明清使用频率较高,而强肾补益在近现代中较常使用。(3)因子分析提示历代及近现代医家认为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的病因可以概括为:脾肾亏虚、气血虚、血热、血瘀等,病机为冲任损伤,肝肾亏虚,而以肾虚为主。(4)聚类分析说明补益脾肾、益气养血等补虚法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原则,清热凉血安胎法在三个时期中均较常用,而活血化瘀法在三个时期中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5)关联分析显示汉唐宋的强关联组合方类似于胶艾汤和四物汤,元明清时期强关联的方药类似于加减固胎饮子,而近现代强关联组合的方药则类似于寿胎丸。说明汉唐宋医家多以胶艾汤和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元明清时期则以加减固胎饮子作为基本方,而近现代多用寿胎丸为基础方。2、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结论(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及高连接度靶点的作用研究,发现涉及到的保胎作用机制主要为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2)通过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应的靶点中发现有31个靶点与先兆流产直接相关;同时我们通过GO分析也发现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多角度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靶标-通路网络富集分析,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活性分子作用于多个通路,该药对其作用的机制主要可能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的表达,纠正表达不足或表达过度的状态,维持正常妊娠。我们通过系统药理学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先兆流产产生效果主要通过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实现。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药复方治疗防治流产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吴晓霞[2](2019)在《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水平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sFlt-1)的水平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72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3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轻度子痫前期3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收集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正常孕晚期孕妇35例为对照组(a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Western blot(W-B)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的HIF-1α表达水平,并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VEGF和sFlt-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尿液VEGF和sFlt-1的表达水平。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组、b组胎盘组织的HIF-1α表达均高于a组(P<0.01),c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2.在W-B法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组胎盘组织中的HIF-1α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P<0.01);与b组相比,c组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3.与a组比较,b组、c组血清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1),sFlt-1明显升高(P<0.01,P<0.01);与b组相比,c组血清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sFlt-1明显升高(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血清VEGF含量呈负相关,与sFlt-1含量呈正相关(P<0.05)。4.与a组比较,b组、c组尿液中VEGF含量明显降低,sFlt-1明显升高(P<0.01);与b组相比,c期组尿液中VEGF含量明显降低,sFlt-1明显升高(P<0.01)。5.血清VEGF含量与尿液VEGF含量呈正相关,与尿液sFlt-1含量呈负相关(P<0.01);血清sFlt-1与尿液VEGF呈负相关,与尿液sFlt-1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1.HIF-1α在子痫前期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2.血清VEGF、sFlt-1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生和进展,二者可能成为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指标。3.检测孕妇的尿液sFlt-1水平有望成为早期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标志物。
邬俏璇[3](2011)在《Syncy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报道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为7%-12%。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有多方报道其可造成不良围生围产结局。该病病因至今尚未阐明,成为中外产科学的研究热点与难题。近年许多研究表明,某些胎盘特异基因及生长因子表达异常,子宫螺旋小动脉生理重铸障碍,滋养细胞侵润能力受损等均可导致“胎盘浅着床”。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关键环节,有研究人员由此提出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学说。据报道,Syncytin在胎盘中有特异表达,能调控滋养细胞的侵入、分化。在胎盘形态发育,特别是细胞滋养细胞(CT)融合成合体滋养细胞(ST)的过程中,Syncytin起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认为妊娠早期到中期的胎盘组织中Syncytin mRNA的表达增加,这可能与合体滋养细胞、滋养细胞分化与融合活跃有关。已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胎盘绒毛中, Syncytin蛋白定位在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上;当发生先兆子痫时,Syncytin可迁移定位到合体滋养细胞顶端微绒毛膜上。这些研究表明Syncytin蛋白产物在细胞中的不同的定位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有关联。Syncytin表达减少可能会导致合体滋养细胞形成减少,造成胎盘绒毛发育缺陷,细胞滋养融合与分化异常,血管功能紊乱,引起胎盘灌注减少、滋养细胞缺血等现象,并可导致子痫前期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依照第6版《妇产科学》重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命名与分类标准对实验进行分组。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测定对照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时期各组Syncytin蛋白表达的改变,判断是否因为临床分类的不同和病情的轻重有显着区别。同时,分析入选本研究病例的临床指标与母儿围产结局资料,主要是尿蛋白定量、血压、产后出血量、围生儿窒息程度、围生儿体重等,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期患者胎盘组织中Syncytin表达水平与母儿结局的关联性。胎盘构建紊乱导致的严重胎盘功能障碍是Syncytin系统表达改变的结果,它是人类胎盘形态和结构建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Syncy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期的发生发展中起的作用,能为人们治疗胎盘发育以及胎盘功能异常相关疾病提供不同的视野,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深圳市各级医院产科住院的HDCP患者45例为病理组,诊断与分组参照有关标准。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例,子痫组5例。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分娩的孕妇20例(对照组),所选病例无其它妊娠期合并症与并发症,各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构成等一般情况匹配,无统计学差异(P>0.05)。1.收集入选病例胎盘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Syncytin蛋白表达强度,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判断Syncytin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及定性、半定量结果,了解其在不同病理组中的异常表达情况。3.统计分析Syncytin蛋白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临床指标观察情况比较;Syncytin蛋白表达水平情况与尿蛋白定量、血压、产后出血量等指标的相关性;各组围生儿围生结局比较;Syncytin蛋白表达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Syncytin蛋白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方差不齐的用Dunnett’sT3方法进行检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s test,对于满足方差齐性的方差分析,用SNK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对于不满足方差齐性的方差分析,用Tamhane法进行两两比较;涉及等级数据用K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方法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必要时做曲线拟合相关分析,选择a=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五组均检测到Syncytin蛋白的表达;子痫组Syncytin蛋白表达强度最低(8.18±0.58),重度子痫前期组(9.11±0.43)、轻度子痫前期组(10.84±0.84)、妊娠期高血压组(11.41±0.42)均显着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20.09±2.23),有统计学意义(F=145.302,P=0.000);病理组各组间子痫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无明显差异(P=0.128),轻度子痫前期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无差异(P=0.288),其余组别两两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2.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Syncytin蛋白定位于胎盘组织滋养细胞的细胞浆内。Syncytin蛋白强阳性反应呈棕黄色,五组胎盘组织中Syncytin蛋白阳性率为100%,其中正常妊娠组的染色结果以(+++)为多见,轻度子痫前期组的染色结果以(+-++)多见,而子痫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染色结果以(+/—-+)多见,妊娠高血压组的染色结果以(++-+++)。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各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显着(F=31.564,P=0.000):Syncytin蛋白的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存在显着负相关性(r=—0.902,P=0.000)。4.各组间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均有显着差异(F=71.156,14.611;P=0.000,0.000)。Syncytin蛋白表达与收缩压、舒张压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然后进行曲线拟合,可以得出Syncytin蛋白表达与收缩压(r2=0.742:F=181.275,y=e(4.305+6.441/x),P=0.000),舒张压(r2=0.400,F=42.040,Y=252.09—31.048x+1.828x2—0.36x3,P=0.000)呈显着负相关关系,Syncytin蛋白表达与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5.本研究中统计分析各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显着性差异(F=3.233,P=0.000)。进一步分析Syncytin蛋白表达与产后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无统计相关性(r=—0.253,P=0.042)。6.本研究结果显示轻度子痫前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3240±639g,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2890±624g,P<0.05);妊娠高血压组的新生儿体重是(3205±590g,P<0.05);而子痫组仅有(1980±609g,P<0.05),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是(3448±310g),各组间新生儿体重与窒息程度均有显着差异(F=8.286,P=0.000)。7.妊娠期高血压各组中有7例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重度窒息,特别是子痫组,有3例死胎(60%),各组间窒息程度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969,P=0.018):Syncytin蛋白的表达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无统计相关关系(r=0.376,P=0.0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新生儿体重与Syncytin蛋白的表达水平无统计相关关系(r=0.395,P=0.001),但Syncytin蛋白表达有随体重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1.本研究证实:Syncytin在正常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均有表达。再次证明人类胎盘组织中可以表达Syncytin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四组的胎盘滋养细胞中的Syncytin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提示Syncytin蛋白不但参与整个妊娠期间滋养细胞的调控,还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2.本研究发现子痫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Syncytin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提示随着疾病的发病和病情的加重,胎盘滋养细胞侵润能力也明显下调。Syncytin蛋白表达减少与滋养细胞侵润能力下调密切相关,可能是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形态异常、形成减少,造成螺旋小动脉重铸障碍,胎盘浅着床,胎盘缺氧缺血的原因之一,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还发现Syncytin的表达在病理组各组间子痫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无显着差异,在轻度子痫前期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也无差异,其余两两组间Syncytin蛋白表达均有显着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胎盘特异性的Syncytin可能在人类胎盘中具有某些未知的功能,而且猜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Syncytin表达减少不仅仅是一种原发于该病的胎盘病理改变的因素,极有可能还进行—些特殊的调控。进一步说明Syncytin不单只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同时是疾病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表达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研究Syncy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发展中的调控机制。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各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有显着差异,可以考虑为由于疾病的发展,肾脏负荷增加,肾滤过率增加白蛋白从肾小球漏出增加所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损伤或肾小球和肾小管混合性损伤。Syncytin蛋白的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从中可以猜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Syncytin蛋白表达下调、尿中白蛋白相对含量增加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4. Syncytin蛋白表达与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可以猜测为Syncytin表达下降,胎盘绒毛浅着床及血管痉挛导致胎盘灌流减少,胎盘血管内皮受损及一些血浆成分沉积于血管壁,使得胎盘血管出现类似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导致血压升高。另外,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收缩压在本疾病表现的体征中更灵敏,数值变化更显着,在临床分组与诊断中收缩压数值更能体现病情的发展程度。5. Syncytin蛋白表达与产妇产后出血量无显着相关性,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积极干预、预防产后出血有关,但应重视医源性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增加,间接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6.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Syncy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调;随着新生儿体重的降低,Syncy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在降低,均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害围生儿,造成围生结局不良。这可能与该病的典型病例生理表现:螺旋小动脉痉挛,重铸障碍,胎盘缺血缺氧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胎盘储备能力下降有关。发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血管痉挛,绒毛间隙血流急剧下降和中断,胎盘绒毛膜携氧能力下降,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这种改变使孕妇全身各器官及胎盘血栓形成、组织缺血、坏死,对于严重还存在粥样硬化的胎盘,胎盘绒毛广泛梗死,功能不全,使胎儿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受到影响,随着孕周延长胎儿在宫内缺氧严重,生长受限,甚至发生胎死宫内。综合本研究以上研究结果,Syncytin蛋白的表达特点是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下调,月Syncytin蛋白表达下调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发展相一致,呈阶梯式进展;Syncytin蛋白表达下调与患者尿蛋白定量增加呈显着负相关关系;Syncytin蛋白表达与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另外,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收缩压在本疾病表现的体征中更灵敏,数值变化更显着,在临床分组与诊断中收缩压数值更能体现病情的发展程度;Syncytin蛋白表达与产妇产后出血量无显着相关性,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积极干预、预防产后出血有关,但应重视医源性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增加,间接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婴儿在体重、新生儿窒息评分方面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婴儿,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害围生儿,造成不良围生结局。
朱启英[4](2008)在《重度子痫前期母胎心脏损害与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ET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为妊娠期特发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 S-PE),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9.4%。子痫前期性心脏病是在重度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以孕妇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力衰竭征候群,约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5%左右,临床表现为左心衰竭及肺水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致死的第二位原因。同时,有报道认为,重度子痫前期可引起胎儿心肌细胞呈均匀性代偿性增大,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重度子痫前期基本病理变化为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子痫前期性心脏病心内膜活检可见心肌细胞肥大,胞浆颗粒样变,心肌间质有局限性纤维变性,重者有点状出血和局灶性坏死;电镜下见心肌纤维有广泛的退行性变、间质水肿、小血管内皮肿胀、管腔狭窄,偶见微血栓存在,表明S-PE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已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子痫前期左心室肥厚是全身小血管痉挛的一个重要后果,子痫前期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增大,部分患者室间隔增厚,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由于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而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子痫前期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机体水盐平衡和调节心血管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的作用最强,AngⅡ是人体已知的最强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之一,在维持心血管的自身稳定方面及心肌肥厚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ngⅡ又必须通过AngⅡ受体,主要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发挥作用,这一受体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可能将影响其功能的变化。AT1R是一种膜受体,它具有激素受体的所有特征,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及保持血管张力。研究发现AT1R基因的多态位点A1166-C可以导致AT1R密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T1R基因的多态位点A1166-C在心衰组活性增加。子痫前期患者较正常妊娠者血管对AngⅡ的反应性显着提高,心脏的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膜因有AT1R而受AngⅡ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蛋白合成和间质细胞增生,调节心肌细胞生长发育,表现心肌肥大和增殖。AngⅡ与心肌细胞AT1R结合后,通过Gp调节蛋白激活磷脂酶C,加速细胞膜中的磷酸肌醇水解成三磷酸肌醇和二酰甘油。三磷酸肌醇及二酰甘油促进胞浆内钙增多,激活钙依赖的DNA酶Ⅰ,使DNA断裂,导致心肌细胞死亡。AngⅡ水平的升高,能使血管收缩,促儿茶酚胺的释放和醛固酮分泌,导致心肌凋亡、心肌肥厚,致间质纤维化及心肌重构,从而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血管内皮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而AT1R可使循环中的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增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生物活性肽,收缩血管作用比AngⅡ强10倍,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肺心病、哮喘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在血管痉挛性组织缺血、缺氧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病变中起重要作用;能直接抑制心肌细胞摄取能量代谢底物,干扰细胞能量代谢,还可通过其血流动力学和(或)细胞机制促进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脂质过氧化又促进ET的大量释放,从而参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ET是血管收缩因子,不但直接刺激或激活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且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调节、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加强心肌收缩力,并能促进平滑肌增生,促进神经内分泌功能等作用,实验研究显示ET在诱发心力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背景和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AT1R基因1166位点腺嘌呤(A)被胞嘧啶(C)替换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已有的较少文献显示AT1R基因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心脏受累有关。AngⅡ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容量,刺激细胞增殖,细胞外胶原基质合成和堆积,是人体已知的最强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之一,在维持心血管的自身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充分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表明,AngⅡ与病理性的间质纤维化、心脏重塑和心衰有关。AT1R基因的分子变异可影响机体对AngⅡ的敏感性,使AngⅡ的病理学效应呈现个体差异。ET存在于内皮细胞,是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许多实验结果证明,S-PE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并随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但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ET是否也存在于胎儿,是否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也产生影响,以及其对母体和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有无相关性,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产科S-PE患者30例,并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指标和收缩功能指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AngⅡ及ET浓度,以探讨血浆AngⅡ及ET浓度与子痫前期性心脏病的关系。同时,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目前已知的可能涉及子痫前期发病的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及分析,旨在了解AT1R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性心脏病的关联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遗传因素在子痫前期性心脏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4月至2007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产科住院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病例组)30例,正常妊娠组(对照组)30例,所有受检者由专人通过超声检查测定孕妇和胎儿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室壁相对厚度(RWT)、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血流的E、A值E/A比值,用于评价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和舒缩功能。采集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孕妇外周静脉血(母体血样)及胎儿脐带动脉血(胎儿血样)各5ml。分别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血浆内皮素(ET)和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所采集血样的AT1R基因多态性。分别进行两组间孕妇、胎儿以及母胎间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水平、ET、LVMI、RWT、EF和E/A的比较。注一:1.重度子痫前期的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35-37周,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300mg/24h或(++)。排除标准:原发性高血压;肾源性高血压。2)正常对照组的纳入标准是:经产检血压正常、尿常规检查为尿蛋白阴性、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脏疾患的健康者。3.血压的测量是用标准的Sphygmomanometric程序,取坐姿,于右臂间隔5min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注二:1.左室结构重构的判断标准1)左室正常构型:LVMI≤106g/m2,RWT≤0.44;2)左室向心性重构:LVMI≤106g/m2,RWT>0.44;3)左室向心性肥厚:LVMI>106g/m2,RWT>0.44;4)左室离心性肥厚:LVMI>106g/m2,RWT≤0.44。2.左室功能重构的判断标准以EF、CO、CI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A比值、RFF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指标。(1)左室收缩功能异常:EF<50%或CO<3.5L/min或CI<2.2L/ (min·m2)(2)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A<1。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LVM)和LVMI,用Simpson法计算EF,用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的E、A值E/A比值。实验方案1.试验及检查技术1)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AT1R基因A1166位点的多态性。2)由核医学科资深人员检测血浆AngⅡ水平、ET水平。3)由心脏超声科专人通过超声检查测定孕妇和胎儿的心脏。2.统计学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一般资料的统计描述、蒙特卡罗法单因素方差分析、连续性校正x 2检验、方差齐性检验、两组样本的t检验、协方差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线性分析、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组孕妇及胎儿AT1R基因1166位点变异体(AC+C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孕妇AT1R基因1166位点变异型(AC型+CC型)与野生型(AA型)的比值比(OR)为5.21,95%可信限为2.35~13.52,提示AT1R基因1166位点变异的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增加5.21倍;胎儿AT1R基因1166位点变异型(AC型+CC型)与野生型(AA型)的比值比(OR)为5.09,95%可信限为2.08~12.95,提示胎儿AT1R基因1166位点变异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增加5.09倍。3.病例组孕妇的左心室结构指标均显着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且病例组左室构型多为向心性肥厚(LVMI>106 g/m2,RWT>0.44)。病例组孕妇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及收缩末期容积(ESV)较对照组增加非常明显,比较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病例组孕妇左心室射血(EF)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指数(CI)及E/A指标在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心搏出量(SV)及心输出量(CO)在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4.孕妇病例组AT1R基因1166位点AA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06 g/m2,室壁相对厚度(RWT)0.44±0.06 ,为离心性肥厚;AT1R基因1166位点AC+CC型LVMI>106g/m2,RWT>0.44,为向心性肥厚;左心室超声结构指标利用单因素作组间比较,左心室质量(LVM)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在AT1R基因1166位点AC+CC型与AA型组间有差异(P均<0.05),室壁相对厚度(RWT)AT1R基因位点AC+CC型与AA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5.胎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胎儿左室后壁厚度(PWT)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病例组胎儿左心室超声结构指标利用单因素作组间比较,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室壁相对厚度(RWT)AT1R基因AC+CC型与AA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孕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x1)、家族史(x2)、收缩压(x3)、体重(x5)均参与增加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概率,OR分别为2.893(95%CI为1.082~8.865)、4.572(95%CI为2.038~14.891)、3.875 (95%CI为1.864~8.518)和2.594(95%CI为1.121~7.816),可看作是重度子痫前期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7.病例组孕妇及胎儿的Ang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差异无显着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左心室结构、功能各指标与AngⅡ浓度无关。8.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AT1R基因AC+CC型AngⅡ浓度明显高于AA型,差异有显着性(P<0.05)。9.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血浆ET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0.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血浆ET与IVST,LVSD,PWT,LVM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LVMI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1),与E/A比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01);而与LVDD,RWT,EF均无相关性(P>0.05)。11.病例组中AT1R基因AC+CC型孕妇及胎儿ET浓度明显高于AA型,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呈正相关,提示该位点可能系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子;AT1R基因1166-C等位基因出现增大了患子痫前期的危险性,说明C等位基因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2.AT1R基因的多态性变化在重度子痫前期组内孕妇和胎儿之间有相同的表达,可以把AT1R基因A1166-C变异作为一项重要的遗传标志物用于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并对携带AC和CC基因型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3.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有左室重构;AT1R基因1166位点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左室重构有关。4.在AngⅡ水平无显着差异的情况下,血管对AngⅡ反应性的提高和AT1R的激活在重度子痫前期左室重构中起着一定的作用。AngⅡ-AT1R可引起孕妇及胎儿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重塑。5.孕妇及胎儿血浆ET浓度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敏感指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AT1R基因A 1166 C变异与血浆ET的升高有关。
金红[5](2007)在《妊娠高血压和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蛋白质组学作为当今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点,近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蛋白质组研究具有观察由多基因事件引起的多蛋白质组分整体变化的独特优势,比基因组学更接近生命现象的本质。它在医学和药物的靶向研究中具有强大的潜在价值,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寻找疾病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织表达谱全谱分析;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3.BeWo细胞在正常和缺氧条件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4.正常、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5.论文的相关研究:用RNAi干扰沉默14-3-3τ的研究以及鼠肝和法肝蛋白的RPLC/2-DE分离鉴定。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为:本论文从蛋白质组学层面深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胰腺癌两种常见的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基础研究,获得了迄今为止比较完善的蛋白质组信息;为病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索了新的途径。论文初步建立和优化了胰腺癌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发现了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所发现的蛋白可能成为胰腺癌的蛋白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蛋白。本文结果为对疾病标记分子的发现和细胞信号传递途径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论文进行了用RNAi干扰沉默14-3-3τ的研究;以及先以鼠肝为研究对象对RPLC/2-DE分离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运用到法国人肝样品的分离鉴定中,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是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有效的补充。一.论文首次建立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并运用研究方法中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及图像软件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了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用胶内酶解、MALDI-TOF-TOF-MS以及数据库搜索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并对其中特别重要的差异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另一方面,本论文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切割组织并结合ICAT同位素定量联用LC-MS/MS技术,比较了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结合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数据,论文提出了对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织表达谱全谱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对其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妊高征的病因至今未明,至今仍是根据其好发因素以及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解痉、降压、利尿及适时终止妊娠等原则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预防疫苗。因此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妊高征致病机理,寻找可用于诊断或治疗的靶蛋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建立了一个全面提取和分离妊高征胎盘组织总蛋白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激光显微切割妊高征胎盘组织、总蛋白的提取、一维的SDS-PAGE及色谱-质谱联用和两维shot-gun技术对总蛋白进行分离。然后对妊高征胎盘组织的总蛋白进行了表达谱的生物质谱鉴定,共鉴定了962个非冗余蛋白,其中包括泌乳刺激素等妊娠特异的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周期,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相关的蛋白,获得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妊高征胎盘组织的蛋白谱,为进一步研究妊高征的发病机理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并为进一步分析检测低丰度蛋白奠定了基础。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蛋白表达谱研究在建立了较完整的妊高症胎盘组织蛋白谱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应用两维凝胶电泳、两维高效液相分离等技术建立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正常胎盘滋养细胞之间的蛋白质组图谱之间的差异谱。然后用胶内酶解、MALDI-TOF-TOF-MS以及数据库搜索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鉴定了1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并对其中有重要意义的差异蛋白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根据质谱鉴定结果,对蛋白进行初步分类和功能检索,在子痫前期胎盘中3个下调,10个上调,其中包括信号转导蛋白、分子伴侣、细胞骨架蛋白以及参与细胞内物质转运和能量代谢的酶类,这些蛋白都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另一平行路线为激光显微切割妊高征胎盘组织后,用ICAT同位素标记差异蛋白,用纳升级两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蛋白,共鉴定了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上调的有15个蛋白,下调的有13个蛋白;这些蛋白中有转铁蛋白、层纤维蛋白、胶原蛋白。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得的差异蛋白,其中大部分蛋白都并不相同,这说明两种方法是互为补充的。3、BeWo细胞在正常和缺氧条件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妊高征发病的“胎盘滋养细胞缺氧”医学理论的分子机制,本文比较了缺氧培养和正常培养的滋养细胞之间蛋白质组图谱之间的表达的丰度差异;分析妊高征滋养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和缺氧培养滋养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谱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应用质谱分析技术鉴定那些可能是滋养细胞缺氧诱导妊高征机制有关的关键蛋白质组组分,确定是否为抑制蛋白质。应用了经典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验证这些蛋白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比较了缺氧条件和正常氧条件下,BeWo细胞分化成合体滋养细胞中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并发现一些表达量有差异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调控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周期、以及信号传导,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氧导致这些蛋白表达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缺氧使BeWo细胞形成合体滋养细胞过程中,20个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包括抗氧化蛋白、参与糖酵解的酶类、分子伴侣、信号转导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等。20个蛋白中除了有个别蛋白质曾报道过与滋养细胞缺氧改变有关外,本文首次发现它们与缺氧影响合体滋养细胞形成有关。这些结果为研究滋养细胞缺氧反应性蛋白提供新的视角,并更好地了解缺氧影响合体滋养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二.正常、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论文的这部分工作建立和优化了胰腺组织提取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使之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可重复性,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12对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品、3个胰腺良性疾病样品、3个正常胰腺组织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了3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用MALDI-TOF-MS/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共鉴定了24个蛋白质,其中15个蛋白质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9个蛋白质表达下调。有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酶及其前体,如胰蛋白酶前体、乙酰辅酶A脱氢酶等;有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如Calgizzarin(S100A11);有热休克蛋白家族:有细胞骨架蛋白家族;有与细胞膜转运有关的Annexin A5;还有与细胞组织有关的以及一些未知功能蛋白。这些蛋白质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可作为胰腺癌的蛋白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蛋白。三、用RNAi干扰沉默14-3-3τ的研究及鼠肝和法肝的反相液相色谱结合双向凝胶电泳的分离路线本章工作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14-3-3τ的表达,比较沉默前后的双向凝胶电泳图,找出差异蛋白,研究14-3-3τ在合体滋养细胞形成以及缺氧抑制合体滋养细胞形成中的作用。针对肝脏组织蛋白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双向凝胶电泳(RPLC/2-DE)的分离,初步建立了低丰度蛋白的鉴定模式,使该方法与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互为补充,为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廖予妹[6](2007)在《Apelin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明确,目前尚无一种确切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近两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多种病因学假说,如:免疫学说、胎盘浅着床学说、血管内皮受损学说、遗传学说、营养缺乏学说、胰岛素抵抗学说等。大量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发病机制为广泛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维持内皮细胞正常功能的几大因子平衡失调是该病发病的关键,主要有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 (TXA2)、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等。平衡失调的直接后果是缩血管因子(ET和TXA2)分泌增加,扩血管因子(NO和PGI2)分泌减少,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各脏器的血流灌注减少。目前,多数学者们认为胎盘缺血缺氧是导致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的更深层次原因,它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应该更接近于起始病因。探讨胎盘缺血缺氧的有关因素,将有可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Apelin为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是孤儿G蛋白偶联性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具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NO合成的特性,在调节水盐代谢以及介导免疫调节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已确认Apelin多肽存在多种亚型,其中以Apelin-36及Apelin-13较为常见,目前对Apelin及其受体APJ的研究刚刚开始,在妊娠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NO是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在调节胎儿胎盘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胎盘是妊娠期一氧化氮合成的主要场所,NOS是NO合成的最重要的限速步骤,以往的研究证实妊娠期NO合成减少与HDCP发病密切相关,有关Apelin与胎盘绒毛组织NO生成的关系未见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而胎盘是妊娠期特有的器官,因此研究胎盘的生理生化改变,将有可能发现引起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真正原因。本课题选择胎盘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RT-PCR)检测Apelin、APJ在绒毛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胎盘组织NO的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组织中NOS的活性。探讨Apel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NO之间的关系。并采用Apelin-36对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进行干预,观察Apelin对胎盘绒毛NO-NOS的影响,以期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现概述如下:第一部分Apelin及受体APJ在正常妊娠早孕绒毛和晚孕胎盘及脐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Apelin及其受体APJ在早期妊娠绒毛、晚期妊娠胎盘及脐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分别取10例妊娠7~9周妇女(早孕组)的绒毛组织和15例妊娠37~41周(晚孕组)妇女的胎盘及脐带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法(SP)检测两组孕妇胎盘Apelin及其受体APJ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HPIAS - 1000)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法观察Apelin-36及其受体APJ在正常妊娠脐带血管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1)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晚孕组胎盘绒毛组织Apelin mRNA水平显着高于早孕组绒毛组织(P<0.05),而APJ mRNA在不同妊娠期绒毛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Apelin-36在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为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少数间质细胞中也可见到Apelin-36弱阳性表达;在晚孕胎盘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胎盘滋养细胞,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及少数间质细胞也可见到Apelin-36的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胞浆。APJ蛋白在早孕绒毛组织及晚孕胎盘组织的表达主要位于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其次表达的部位为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少数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也有APJ的表达,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胞核。(3)彩色图文分析系统结果显示,Apelin-36在早孕绒毛组织中表达较弱,而在晚孕胎盘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受体APJ在早孕组与晚孕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Apelin-36及受体APJ蛋白在脐静脉血管内皮均有阳性表达,在脐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则明显减弱。在脐血管平滑肌组织中,受体APJ散在表达于内皮细胞周围的平滑肌细胞中,未发现Apelin-36的阳性表达。结论正常早孕绒毛及晚孕胎盘组织中有Apelin及其受体APJ的表达,即胎盘组织内存在Apelin- APJ体系的自分泌调节系统,晚孕期胎盘组织Apelin mRNA转录水平增高,可能与妊娠晚期胎盘血流灌注量的需求增加有关。在晚期妊娠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Apelin-36及受体APJ均呈阳性表达,脐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则表达减弱,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妊娠晚期脐静脉较脐动脉内皮含有更丰富的活性物质,以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第二部分Apelin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NO关系的研究目的检测血管活性肽Apelin及其受体APJ在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pel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选择孕周为36~41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轻度子痫前期11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选择同期正常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Apelin-36及受体APJ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Apelin及APJmRNA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胎盘组织NO的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组织中NOS的活性,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Apelin-36及受体APJ在表达部位上与对照组(正常晚孕组)无明显差异,主要表达的部位为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pelin mRNA及Apelin-36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 < 0.01),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组胎盘中Apelin mRNA及Apelin-36的表达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轻度、重度子痫前期胎盘Apelin mRNA及Apelin-36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 < 0.01,P < 0.01),轻、重度子痫前期两组之间Apelin mRNA及Apelin-36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盘组织APJ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 < 0.01),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组胎盘组织中NO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NO水平均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 < 0.01, P < 0.01),轻、重度子痫前期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组织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N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 < 0.01),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组胎盘组织中NOS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NO水平均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 <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组织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NO水平及NOS活性与Apelin mRNA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901(P <0.01, P <0.01)。结论(1)血管活性肽Apelin及其受体APJ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Apelin mRNA及Apelin-36表达水平低下,并与病情程度相关,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NO水平及NOS活性显着降低,与胎盘组织Apel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胎盘组织Apelin水平下降,NOS活性低下,使NO合成下降,进一步加重胎盘缺血缺氧,促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第三部分Apelin-36对胎盘绒毛NOS活性、NO及β-HCG分泌的影响目的探讨Apelin对胎盘绒毛NOS活性和NO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足月胎盘绒毛,用血管紧张素(AngⅡ)及不同浓度的Apelin-36作用于胎盘绒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胎盘绒毛培养液中β-HCG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胎盘绒毛NO的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绒毛NOS的活性。结果Apelin-36各组绒毛培养上清液β-hC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Apelin-36对足月妊娠胎盘绒毛分泌β-hCG无影响。加入Apelin培养的各组绒毛NO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0ng/ml Apelin组比较,50ng/ml及250ng/ml Apelin两组的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0ng/ml及250ng/ml Apelin两组之间的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加入Apelin培养的各组绒毛总NOS ( tNOS)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1),其中主要是内皮型NOS (eNOS)活性的升高,各浓度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诱导型NOS (iNOS) )活性无明显改变(P >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可显着减少胎盘绒毛NO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ngⅡ作用基础上,分别加入10ng/ml Apelin,250ng/ml Apelin后,可见Apelin促进NO释放,其中250ng/ml Apelin抑制AngⅡ的作用更明显(P < 0.01)。结论Apelin-36对足月妊娠胎盘绒毛分泌β-hCG无影响。Apelin-36可能通过增强胎盘绒毛内皮型NOS的活性,增加NO的生成。AngⅡ可使胎盘绒毛的NOS活性及NO生成显着下降,而加用Apelin后,可使NOS活性逐渐恢复,NO生成增加,从而发挥其可能的生物学作用。
孙丽洲[7](2006)在《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滋养细胞凋亡特征,探讨胎盘组织滋养细胞凋亡现象与妊高征病因及病理生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扫描、原位细胞凋亡标记(TUNEL)、及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获得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滋养细胞凋亡证据。结果:(1)电镜下,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均存在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固缩、异染色质异常分布、细胞质内线粒体基质变深、嵴模糊或排列紊乱、滋养细胞空泡化等凋亡形态学变化;(2)TUNEL法检测发现,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存在较多凋亡滋养细胞,而正常胎盘组织中少见凋亡滋养细胞;(3)正常胎盘组织流式细胞检测图中凋亡细胞峰(Apo峰)不明显,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流式细胞检测图中均存在较明显的亚二倍体DNA含量细胞峰(Apo峰)。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存在滋养细胞凋亡特征,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妊高征胎盘组织滋养细胞凋亡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滋养细胞凋亡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妊高征患者20例为妊高征组,正常孕妇10例为对照组。采用上海博星公司生产的基因芯片进行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筛查。判断基因差异表达的标准为:(1)cy5(妊高征组)/cy3(对照组)的自然对数绝对值>0.69,cy3与cy5的信号相差2倍以上;(2)cy3或cy5、cy3和cy5的信号值其中之一必须>800。结果:基因芯片筛查有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10个,占基因芯片筛查凋亡基因总数的5%。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凋亡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即cy5与cy3的比值<1。其中包括具有明显抗凋亡作用的SFRP2、IAP2、DHCY24及ATPIA1基因。结论:在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存在显着凋亡现象的形态学证据支持下,妊高征患者胎盘中具有抗凋亡作用的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将可能导致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妊高征发生发展。目的:实验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论证芯片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方法:提取妊高征患者及正常胎盘组织总RNA,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验证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所选验证基因的表达趋势与在基因表达谱中的变化一致,提示本研究中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深入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妊高征之间的关系将可能为阐明妊高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范小斌[8](2005)在《缺氧诱导因子2在生理妊娠和妊高征胎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HIF-2)在早期胚胎、早期绒毛组织和胎盘中的表达,探讨HIF-2在妊娠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2)研究HIF-2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胎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妊高征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1)体外培养孕6-8周的绒毛组织及早期胚胎,分别利用RT-PCR及巢式PCR检测绒毛组织及早期胚胎中HIF-2αmRNA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IF-2αmRNA在正常晚期妊娠胎盘中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IF-2α蛋白在早期胚胎及孕早期绒毛组织中的表达。(2)10例妊高征和10例正常妊娠的胎盘组织标本,取自足月剖宫产的妊高征孕妇和正常孕妇。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妊高征和正常胎盘中HIF-2αmRNA及VEGF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妊高征和正常胎盘中HIF-2α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IF-2α蛋白在妊高征胎盘组织细胞中的定位。(3)将BeWo细胞及绒毛组织分为4组,分别在常氧、缺氧、反义及正义寡核甘酸封闭HIF-2α后,在体外进行缺氧培养;检测4
张春利[9](2005)在《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LPL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简称妊高征)是围产期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经过一个多世纪地研究,至今仍不明确。目前阐述妊高征发病机制的学说主要有:胎盘和滋养细胞缺血缺氧、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脂代谢异常、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脂代谢异常是其发病学说之一,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RP)基因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是影响脂代谢过程的重要因素;我科李东红等于2003年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ADRP mRNA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高表达;而LPL mRNA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低表达。因此,进一步确认和研究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LPL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的表达有可能为阐明脂代谢异常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线索。 目 的 研究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两个差异表达基因ADRP和LPL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这两个基因在妊高征发病和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 方法
吴弘,郎希龙,仲伟国,郑兴,秦永文,金力[10](2005)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度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例,正常妊娠者5例作为对照组,取足月孕产妇胎盘组织,Trizol法抽提胎盘组织总RNA并纯化m RNA;应用cDNA阵列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芯片检测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中与细胞分化相关的1818个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扫描仪对杂交结束后的膜进行扫描和图像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分类归纳。结果在1818条细胞分化相关基因中,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与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有61个基因发生表达变化,60个为已知基因,1个为EST片段,包括上调基因55个,下调基因6个,表达上调的基因中,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及其结合蛋白(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 bindingprotein,CRH BP)等基因对妊高征的发生可能有较重要的作用。结论妊高征发病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二、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信号及传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信号及传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保胎中药方剂古今文献研究 |
1.1 历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2 唐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3 宋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4 元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5 明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6 清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2 近现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2.1 专方治疗 |
1.2.2 名老中医治疗 |
1.2.3 验方治疗 |
1.2.4 中成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
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二章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2.1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2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汉唐宋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2.2 元明清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2.3 近现代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3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讨论 |
2.3.1 保胎组方高频药分析 |
2.3.2 保胎组方中药分类分析 |
2.3.3 保胎方病因病机分析 |
2.3.4 历代保胎治则分析 |
2.3.5 保胎方药对与药组分析 |
第三章 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以寿胎丸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为例 |
3.1 研究背景 |
3.2 系统药理学概况 |
3.3 研究方法 |
3.3.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
3.3.2 候选化合物作用靶点的预测 |
3.3.3 候选化合物-靶点及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3.4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及分析 |
3.4.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
3.4.2 靶点的识别与网络分析 |
3.4.3 GO分析 |
3.4.4 通路分析 |
3.5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讨论 |
3.5.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 |
3.5.2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信号通路 |
3.6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水平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研究对象 |
1.4 诊断标准 |
1.5 对象纳入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标本采集 |
2.2 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检测 |
2.3 血清VEGF、sFlt-1水平检测 |
2.4 随机尿液VEGF、sFlt-1水平检测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三组孕妇一般情况的比较 |
2 HIF-1α在各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
3 W-B法检测不同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 |
4 三组血清中VEGF、sFlt-1 含量比较情况 |
5 三组尿液中VEGF、sFlt-1 含量比较情况 |
6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血清VEGF、sFlt-1 含量及尿液中VEGF、sFlt-1 含量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3)Syncy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图片 |
中英文名词对照缩写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重度子痫前期母胎心脏损害与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ET浓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概述 |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分型、分布及作用 |
3.AT1R 基因及其多态性 |
4.AT1R 基因多态性与原发高血压的关系 |
5.AT1R 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
6.AT1R 基因及其多态性与心脏病的关系 |
7.AT1R 基因变异与子痫前期心脏损害的相关性 |
8.血管紧张素Ⅱ与重度子痫前期性心脏病的关系 |
9.AT1R 基因多态性与 ET 水平对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 |
第一部分 重度子痫前期母胎心脏损害与AT1R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孕妇外周血抽取 |
2.2 脐静脉血抽取 |
2.3 AT1R 基因的检测 |
2.4 限制性酶解 |
2.5 限制性酶切 |
2.6 电泳分型 |
3. 心脏超声检查 |
3.1 仪器与方法 |
3.2 心室的结构指标 |
3.3 左室收缩功能 |
3.4 心功能异常及左室构型判断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5.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AngⅡ- AT1R 与重度子痫前期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孕妇外周血抽取 |
2.2 脐静脉血抽取 |
2.3 AngⅡ的样本采集、处理及测定 |
3. 心脏超声检查(同第一部分) |
4. 统计学处理 |
5.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度子痫前期左室重构与ET 浓度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AT1R 基因的检测 |
2.2 测定外周血的ET 水平 |
3. 心脏超声检查 |
4. 统计学处理 |
5.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妊娠高血压和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本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3.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织蛋白表达谱全谱 |
1.研究背景 |
2.实验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蛋白表达谱 |
第一节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两维凝胶电泳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节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稳定同位素亲和标签稳定同位素亲和标签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缺氧影响合体滋养细胞形成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正常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相关研究 |
第一节 鼠肝和法肝的反相液相色谱/双向凝胶电泳的分离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第二节 RNAi干扰沉默14-3-3t表达前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研究背景 |
2.实验部分 |
3.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Apelin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正文 Apelin 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主要仪器设备 |
主要试剂来源及配置 |
第一部分 Apelin 及受体APJ 在正常妊娠早孕绒毛和晚孕胎盘及脐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Apelin 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NO 关系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Apelin-36 对胎盘绒毛NOS 活性、NO 及β-HCG 分泌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附图 |
综述一 Apelin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胎盘一氧化氮合成调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的实验验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发表的论文 |
(8)缺氧诱导因子2在生理妊娠和妊高征胎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1 早期胚胎及早晚期妊娠胎盘中HIF-2α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HIF-2α在妊高征和正常胎盘中的表达及缺氧对BeWo细胞中HIF-2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LPL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章:实验方法 |
第一部分:标本收集与制备 |
第二部分:ADRP基因在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
第三部分:LPL基因在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
第二章:结果 |
第一部分:ADRP基因在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
第二部分:LPL基因在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
第三章: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信号及传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D]. 杨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水平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研究[D]. 吴晓霞. 青岛大学, 2019(02)
- [3]Syncy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D]. 邬俏璇.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4]重度子痫前期母胎心脏损害与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ET浓度的相关性研究[D]. 朱启英. 新疆医科大学, 2008(01)
- [5]妊娠高血压和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金红. 复旦大学, 2007(08)
- [6]Apelin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D]. 廖予妹.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7]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D]. 孙丽洲. 南京医科大学, 2006(05)
- [8]缺氧诱导因子2在生理妊娠和妊高征胎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范小斌. 第四军医大学, 2005(06)
- [9]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LPL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张春利. 第四军医大学, 2005(06)
- [1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J]. 吴弘,郎希龙,仲伟国,郑兴,秦永文,金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