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强电标准的小型控制继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阳[1](2021)在《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加工手段,激光打标具有加工材料形变小、加工速度快、精度高、环保的优点,在工业加工、航空、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激光打标机存在着打标幅面小,打标精度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方案,对传统激光打标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分析联动激光打标的功能需求、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运动控制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上位机软件用于图形输入、激光参数设置和控制联动打标流程,并编写了下位机PLC程序。在传统的激光打标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利用PLC驱动的X_Y运动平台,通过X_Y平台实现工件的大幅移动从而实现大幅面的激光打标,针对打标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联动控制算法来同时控制激光器光路和X_Y运动平台,利用上下两个平面的联动提高打标精度。最后,为了验证激光打标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联动激光打标实验装置,将改进的联动算法应用于激光打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胡帅帅[2](2021)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充电设备领域发展迅猛,产业配套环境也不断优化,“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目前的充电站建设存在占用土地资源多、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利用率低和电力资源浪费等弊端,节能、环保、高效的充换电站应运而生。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换电设备+4G模块+云平台+电池包”搭配“插电设备+4G模块+云平台+电动汽车”的充换电系统方案。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高效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电能供应生态系统。该系统分为换电和充电两部分,对充电时长有严格要求的车辆,通过人机交互操纵由充电设备和机械自动化装置的换电系统,执行“三分钟”快速换电流程;对于充电时间宽裕的车辆,通过刷卡或者小程序控制进行插枪充电操作。(2)给出充换电系统的整体硬件框架,对该系统中换电系统、直流充电系统和交流充电系统三部分的硬件框架和主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在直流充电系统中“电动汽车通过检测点判断车辆控制器可靠连接”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换电系统中“电池包通过气缸到位检测作为电池包控制器可靠连接”的接口检测电路。(3)介绍了充换电系统软件整体流程和各部分功能模块软件的设计方法。针对电网负荷过重、谷时段电量过剩和单机版加电卡丢失问题,提出电能供应、身份认证软件优化方案。(4)为实现管理员在局域网范围内控制换电流程和获取电池包详细信息,换电系统在换电控制区增加了本地服务器通信软件,在电池充电区增加了BMS私有CAN通信电路。经测试,该系统功能完善,各功能模块单元无故障且运行平稳,有效解决了充电时长问题,充电效率明显提高,用户体验流畅,应用前景较好。
王冲[3](2020)在《陆地钻机电控自动猫道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陆地钻机猫道大多以液压驱动为主,存在较多缺陷。本论文通过对陆地钻机猫道功能及使用环境的研究,设计了一套以电驱为主、液压为辅,电液混合的电控自动猫道系统。电控自动猫道的自动化性能更加优良,可适应多种极端环境,且方便搬运和拆装。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电动绞车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的PLC程序开发设计。电动绞车是自动猫道的主动力,其设计包括绞车滚筒结构设计和电机组系统的控制设计。文中根据猫道最大载荷计算出滚筒的受力和尺寸,对滚筒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和分析。根据功能要求及安装尺寸,设计了直角双变频电动绞车滚筒系统。根据绞车所受扭矩及滚筒转速,并通过计算相关参数,选择了相匹配的电器设备型号。电气控制系统有两种控制方式:无线遥控控制和有线操作箱控制。无线遥控控制是基于PLC控制器,配合工业无线遥控器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有线操作箱是通过操作面板直接控制各机构的动作线圈。文中根据系统控制功能和I/O点需求选择了合适的PLC控制器及相关的电气元件,并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和电路图设计。最后本文根据自动猫道的工作流程及运行原理,使用编程软件对整个控制程序进行了程序开发设计。
周迪[4](2020)在《博物馆大型恒湿机组智能测控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我国历史悠久、文物数量众多。但我国目前已出土文物中有较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博物馆数量及馆藏文物数量逐渐增多。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因而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相关措施日益受到重视。湿度对于文物的影响最为广泛且明显,因此为展柜内文物营造一个适宜的湿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制了一种可对博物馆展柜内湿度环境进行调控的大型恒湿机组。主要完成了湿度调控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算法设计。对于湿度调控方案的设计通过对当前常见湿度调控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合理的湿度调控方案;基于选定的湿度调控方案,完成对外围部件的选型及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对机组整体结构以及内部气路结构、水路结构的设计;在硬件设计工作中,针对硬件系统中的控制部分及强电驱动部分,分别完成对控制器及强电部件电气驱动板的设计;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完成软件设计及算法设计,使系统具有协同各部件工作、支持多种通讯以及湿度调控的功能。在优化调控效果方面,基于DS证据理论完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设计,提高系统调控目标值确定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将PID控制器与模糊控制器相结合,完成复合控制器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湿度调控精度。最终通过搭建实验系统及设计实验方法,证明系统的湿度调控方式合理且调控精度较高,能够满足行业标准中对湿度调控设备的精度要求。提出的控制效果优化方法及复合控制理论仍适用于其他具有非线性且存在各类干扰信号的系统中。
孟宪玖[5](2019)在《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今社会经济以及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汽车的占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问题,有限的土地使用面积与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矛盾之一。立体车库由于自身众多优势,成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现有立体车库存车时间长、停车困难、性能不稳定等缺点,造成使用率低、推广慢。因此,开发高智能、高稳定、高性能的立体车库已经迫在眉睫。控制系统是立体车库的核心与关键,因此研究与开发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对于解决停车难问题进一步提高车辆交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安某小区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对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现状,具体讨论其中车库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前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出样怎样的难点等等。并根据调查分析设计了车库电气的总体控制方案。论文的重点是对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以及系统中设计的软件、硬件进行分析、设计与研究,对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功能进行补充与优化。该系统采用全套西门子电气件,采用PROFINET通信方式。选择西门子S7-1200系列PLC作为控制器,对低压电气件、检测电器件、电机、变频器进行了选型。按照PLC输入点的分配规则制定了各个电器件在PLC上的输入、输出地址,在西门子博图软件中对系统进行硬件组态开发,完成了 PLC控制器、G120变频器、触摸屏、激光测距仪的通信设计。按照塔式立体车库的特点,融合排队论的概念,制定相应车库的运行体系,建立了几种立体车库的存取车策略的时间数学模型与能耗模型。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中,给出了上位机软件的操作功能与现实界面以及下位机的控制与监控功能。通过西门子博图软件完成PLC程序的编写与触摸屏界面的设计,监控系统的组态与界面设计通过WinCC组态软件完成。该系统中加入了车牌识别、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研究开发的立体车库系统无需管理人员值守,用户可以自己操作。并对车库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在软件与硬件方面都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对该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进行了电气元件安装与调试以及软件的调试。为了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对系统软件与硬件进行了优化。
廖瑞勇[6](2019)在《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导爆索作为一种内部为银管火药的传爆导线装置,也被广泛应用于这些领域中。导爆索用于组装在非电传爆系统,在整个装置中起到点火起爆后传爆的作用。本文围绕非电传爆生产的关键工艺——导爆索压制过程开展研究,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研制导爆索自动压制设备,以解决加工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导爆索压制设备以新型压接工装结构为基础,以液压为动力源,实现高精度的快速生产。本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1)以导爆索的加工流程和加工特点出发,确定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需求,并对系统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分为系统动力源模块、压力输入控制模块、压接位置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导爆索定位模块、流程控制模块等七个模块;(2)根据控制功能,以西门子PLC(S7-1200)为主控制器,对各控制模块开展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电气和电路原理图;(3)针对压接位移控制和压接压力控制难点和关键,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位移控制和压力控制的串级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最后对导爆索压接的流程模块、安全模块以及压接位移和压力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测试,还对导爆索压接产品的合格性进行测试分析,验证其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葛帅[7](2019)在《多功能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研制》文中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大力培养机电一体化相关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国内一些综合类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实训设备缺失、控制方式单一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良,这对机电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十分不利。针对以上存在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研制一款多功能机电一体化设备,将供料、传输、分拣、收集、人机交互等多个功能集于一体,并以PLC和触摸屏进行控制,同时依托设备为机械电子课程提供专业的实训教学实验。在研制过程中,将整体设备划分为台体、供料、传动、分拣收集四个模块,确定整体工作原理为不同类型工件通过供料装置自动供料,经传输装置传动并由传感器进行识别,识别时间精确到1ms,通过准确分拣后送至收集装置,保证分拣成功率。运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搭配3D打印技术完成机械结构的搭建,平台的电气控制通过划分强电电路和控制电路,合理匹配电压并规范布线实现,气动控制则通过小型空压机提供动力搭配单电控24V电磁阀控制直推气缸动作实现。针对平台的控制主要运用两大核心技术,分别为PLC控制技术和人机组态技术,以PLC作为主要的控制元件,通过接收不同型号的DC24V传感器信号同时控制相应气缸和电机设备动作,搭配触摸屏和组态工程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及相关报警、记录等功能,以核心的控制技术实现平台的功能,同时依托功能开展专业的实训教学实验,进而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本文设计的多功能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对于机械电子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具有实际的推动意义;本文已完成了实训平台的机械设计加工、相关控制及实验设计;目前依托本装置在高校进行试点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李庆[8](2019)在《基于NB-IOT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然而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瓶颈。面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化程度不够以及监管难的问题,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物联网技术以及充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采用基于NB-IOT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智能充电桩+NB-IOT通信+云平台管理的系统框架。本文以STM32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单元、身份认证单元、安全检测单元、充电控制单元等。针对直流充电系统功率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功率自动分配策略,有效提升充电速度,避免了资源浪费。基于WH-NB73模组设计了通信系统,制定充电桩与云平台的通信协议,实现充电系统的远程监控。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可靠,各模块功能明确,智能化程度高,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充电桩分布式建设运营中的组网和监管难题,节约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充电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周正驰[9](2019)在《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针织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成的产业链。其中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作为编织机的一种,其效率高、成本低、定制性强,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稳固住国内市场,并且扩展国外市场,本课题设计改良了现阶段国内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控系统,能够适应七针、十针、十三针等针板,可以编织各种特殊形状的手套,以及更多、更复杂的提花花型,满足了现今人们对手套品质、美观程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提升了机器生产效率,可以一人管理数十台机器,并且机头编织速度达到1.5m/s,平均每6分钟完成一双复杂的提花成人手套,比传统机器效率提高了 2~3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如今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因此本课题开发的新型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本文首先叙述了针织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背景,并着重介绍了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分析。接着说明了本课题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之后根据功能需要和技术指标制定了硬件系统方案和软件系统流程,并提出了以两路独立CAN总线为通讯方式,多硬件单板的电控系统方案以及使用ARM+CPLD的多处理器结构提高产品性能。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设计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了对伺服电机,8台步进电机,16个电磁铁以及12个选针片的协调动作控制,4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包括了花型解析流程,编织控制逻辑,步进电机控制流程,CPLD逻辑控制步骤以及各通讯协议。最后,所设计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经过模块测试以及多次的现场联调,完成了目标要求。并在之后近一年的国内外市场检验下,不断的更新升级,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辅助功能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系统更为人性化。相比较国内其他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有着高性价比的市场优势。
崔玉鑫[10](2017)在《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文中认为沈飞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有的一部分老旧设备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部门的使用要求。但其机械系统几何精度良好,加工精度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以对于数控系统改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延长数控机床使用寿命的最佳方式。此次改造的设备为沈阳机床厂生产的CAK6150D数控车床,本课题完成了其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改造,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分析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新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基础上,进行CAK6150D数控车床对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改造的最佳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方案;根据现场需求和系统特点完成硬件部分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完成了改造后数控机床控制功能的PLC编程,,实现了对冷却、液压和刀具等工作的按需控制功能;开展安全集成技术研究,提高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级。在机床精度、数控系统、经济性三个方面,对改造前后的机床进行了效果分析。改造后的机床完全符合前期设定的目标。沈飞公司现有CAK6150D数控车床1 1台,成功的对该机床数控系统进行改造,为公司同类机床改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国产数控系统在老旧机床改造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HNC-818标准型数控系统在此机床上的成功运用,也为国产数控系统在航空领域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二、符合强电标准的小型控制继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符合强电标准的小型控制继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激光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激光打标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
2.2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1 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2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下位机控制器PLC的选型设计 |
3.1.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概述 |
3.1.2 PLC的工作原理 |
3.1.3 本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选型及特点 |
3.2 X_Y运动平台装置设计 |
3.2.1 伺服电机概述 |
3.2.2 控制系统X_Y运动平台电机选型设计 |
3.3 激光器控制电路 |
3.4 集电极转差分信号板连接设计 |
3.5 控制系统强电线路设计 |
3.6 位置检测元件选型设计 |
3.7 上位机和PLC通讯硬件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目标和要求 |
4.2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环境 |
4.3.2 上位机控制系统的界面设计 |
4.3.3 通信功能程序设计 |
4.3.4 激光器控制程序 |
4.3.5 电机加减速程序设计 |
4.4 下位机PLC程序设计 |
4.4.1 PLC编程软件介绍 |
4.4.2 PLC通信程序设计 |
4.4.3 X_Y平台原点回归程序设计 |
4.4.4 X_Y运动平台点动程序设计 |
4.4.5 X_Y运动平台插补程序设计 |
4.4.6 PLC程序逻辑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功能验证及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上位机与PLC数据通信测试 |
5.3 X_Y运动平台插补功能测试 |
5.4 系统原型与打标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充电设备基础设施及发展现状 |
1.2.2 充换电系统概念起源及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充换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充换电系统结构设计 |
2.2 电动汽车充换电原理 |
2.3 传统充电系统问题分析 |
2.4 充换电系统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换电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充换电系统硬件框图与器件选型 |
3.1.1 充换电系统硬件框图 |
3.1.2 充换电系统相关器件选型 |
3.2 充换电系统主控制板电路设计 |
3.2.1 MCU最小系统 |
3.2.2 电源转换电路 |
3.2.3 充换电通信电路设计 |
3.2.4 充换电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2.5 充换电安全检测电路设计 |
3.2.6 充换电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
3.2.7 充换电设备接口检测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换电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充换电系统软件功能模块介绍和充电流程设计 |
4.2.1 充换电控制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4.2.2 充换电控制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3 充换电控制系统软件具体实现 |
4.3.1 充换电人机交互软件实现 |
4.3.2 充换电身份认证软件实现 |
4.3.3 充换电计量计费软件实现 |
4.3.4 充换电安全检测软件实现 |
4.3.5 充换电数据存储软件实现 |
4.3.6 充换电流程控制软件实现 |
4.3.7 系统与监控平台通信软件实现 |
4.4 充换电系统软件优化方案 |
4.4.1 电能供应优化方案 |
4.4.2 身份认证优化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工具 |
5.2 系统主控制板级功能测试 |
5.3 整机测试 |
5.3.1 人机交互数据测试 |
5.3.2 充电过程数据测试 |
5.3.3 后台监控数据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陆地钻机电控自动猫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控自动猫道主体结构介绍 |
2.1 钻具运输的主要技术要求 |
2.2 电控自动猫道的总体介绍 |
2.2.1 电控自动猫道的主要技术要求 |
2.2.2 技术参数 |
2.2.3 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 |
2.3 工作流程简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自动猫道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
3.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3.2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
3.2.1 电控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3.2.2 电动绞车滚筒系统设计原理 |
3.3 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设计 |
3.3.1 液控系统原理 |
3.3.2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
3.3.3 液压控制系统技术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绞车滚筒系统设计及选型 |
4.1 滚筒设计 |
4.1.1 钢丝绳牵引力计算 |
4.1.2 滚筒结构设计 |
4.1.3 滚筒强度计算 |
4.2 电机组的元件选型 |
4.2.1 防爆变频电机及选型 |
4.2.2 减速器及选型 |
4.2.3 电磁抱闸制动器及选型 |
4.3 电动绞车滚筒系统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气控制系统及电路设计 |
5.1 PLC硬件系统设计 |
5.1.1 PLC硬件介绍及选型 |
5.1.2 PLC硬件系统分配 |
5.2 主要电气配件选型 |
5.2.1 变频器简介及选型 |
5.2.2 比例放大器选型 |
5.3 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 |
5.3.1 外围电路设计 |
5.3.2 强电控制柜电路设计 |
5.3.3 PLC控制柜电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程序开发设计 |
6.1 控制软件程序设计 |
6.1.1 PLC编程软件简介 |
6.1.2 软件系统设置 |
6.1.3 控制程序设计 |
6.2 无线遥控通讯设置及程序设计 |
6.2.1 通信协议设置 |
6.2.2 通信程序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博物馆大型恒湿机组智能测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文章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机组湿度调控方案 |
2.1 常见的湿度调控方案 |
2.1.1 水温调控调湿方案 |
2.1.2 加湿除湿两级控湿方案 |
2.2 恒湿机组湿度调控方案设计 |
2.2.1 加湿方案设计 |
2.2.2 除湿方案设计 |
2.3 机组整体调控方案 |
第三章 机组调控算法 |
3.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设计 |
3.1.1 融合系统功能模型 |
3.1.2 融合系统结构模型 |
3.1.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
3.2 湿度的复合调控算法设计 |
3.2.1 系统建模 |
3.2.2 PID控制算法设计 |
3.2.3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3.2.4 复合控制算法设计 |
第四章 机组整体结构设计 |
4.1 整体结构 |
4.2 气路部分 |
4.3 水路部分 |
第五章 机组硬件设计 |
5.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5.1.1 总体设计 |
5.1.2 控制器电源设计 |
5.1.3 主控芯片相关设计 |
5.1.4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5.1.5 部件驱动电路设计 |
5.2 电气部分设计 |
5.2.1 强电部件电气驱动板总体设计 |
5.2.2 电气驱动部分电路 |
5.2.3 内部及对外端子排布方式 |
第六章 机组控制软件设计 |
6.1 机组软件整体工作流程 |
6.2 FLASH存储部分程序 |
6.3 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6.4 机组部件开合控制程序 |
6.5 气体流向阀控制程序 |
6.6 水位控制程序 |
6.7 机组部件切换控制 |
6.8 机组面板屏幕交互程序 |
6.9 与上位机通讯程序 |
第七章 机组实际调试效果 |
7.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调试效果 |
7.2 控湿算法的实际调控效果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课题总结 |
8.2 课题创新点 |
8.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立体车库概述及主要类型 |
1.2.1 立体车库的概述 |
1.2.2 立体车库的主要类型 |
1.3 立体车库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 |
2.1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方案 |
2.1.1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2.1.2 控制系统构成 |
2.2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 |
2.2.1 存车过程 |
2.2.2 取车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PLC技术及选型 |
3.1.1 PLC技术 |
3.1.2 PLC的选型 |
3.2 检测部件选型 |
3.2.1 乘入层 |
3.2.2 横移机构 |
3.2.3 升降机构 |
3.2.4 旋转机构 |
3.3 驱动电机选型 |
3.3.1 升降电机选型 |
3.3.2 横移电机选型 |
3.3.3 旋转电机选型 |
3.4 变频器选择 |
3.4.1 提升变频器选择 |
3.4.2 旋转、横移变频器选型 |
3.5 PLC接口分配 |
3.6 车牌识别系统 |
3.7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电气图设计 |
3.8 硬件系统通信—PROFINET通信 |
3.9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3.9.1 PLC组态 |
3.9.2 变频器组态 |
3.9.3 硬件网络组态 |
3.10 本章小结 |
4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存取车策略研究 |
4.1 排队论的简介与概念 |
4.2 排队论模型 |
4.3 系统参数 |
4.4 排队系统时间参数分布规律 |
4.4.1 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分布 |
4.4.2 顾客服务时间分布 |
4.5 排队系统的生灭过程 |
4.6 车辆排队模型分析 |
4.7 车库存取策略 |
4.7.1 车库存取车策略 |
4.7.2 各种控制策略时间数学模型 |
4.7.3 各种存取策略的能耗数学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目标 |
5.1.1 下位机控制功能 |
5.1.2 上位机控制功能 |
5.2 PLC程序设计 |
5.2.1 编程软件 |
5.2.2 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 |
5.2.3 控制系统程序结构 |
5.2.4 控制系统程序编写 |
5.2.5 人性化功能程序编写 |
5.3 WinCC组态软件监控系统设计 |
5.3.1 WinCC软件 |
5.3.2 监控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 |
6.1 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安全性 |
6.2 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可靠性 |
6.3 提高车库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
6.4 提高车库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软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现场调试 |
7.1 现场电气设计与安装 |
7.1.1 电气柜安装 |
7.1.2 激光测距仪安装 |
7.1.3 检测开关安装 |
7.1.4 电气走线 |
7.2 现场调试过程 |
7.2.1 提升电机变频器调试 |
7.2.2 旋转、横移电机变频器调试 |
7.3 现场调试难点与解决方法 |
7.3.1 硬件调试 |
7.3.2 软件调试 |
7.4 验收项点与试运行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爆索压接发展现状 |
1.2.2 液体压力控制方法国内外现状 |
1.3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主要难点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1 导爆索压接工艺流程与加工特点 |
2.1.1 导爆索压接工艺流程 |
2.1.2 导爆索压接加工工艺要求 |
2.2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需求 |
2.2.1 压接压力控制需求 |
2.2.2 位置控制需求 |
2.2.3 设备安全保护控制需求 |
2.2.4 导爆索定位需求 |
2.3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3.1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 |
2.3.2 压接装置主体结构设计 |
2.3.3 系统动力源模块 |
2.3.4 压接压力输入模块 |
2.3.5 压接位置控制模块 |
2.3.6 设备安全控制模块 |
2.3.7 导爆索定位模块 |
2.3.8 人机交互模块 |
2.3.9 流程控制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3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器选型 |
3.2 动力源模块设计与实现 |
3.3 压接压力输入模块设计与实现 |
3.4 流程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1 触摸屏选型与界面设计 |
3.5.2 控制模式切换 |
3.6 安全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3.7 位置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3.8 导爆索定位模块设计与实现 |
3.9 本章小结 |
4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问题 |
4.1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位移测量问题 |
4.1.1 压接工装的位移测量问题 |
4.1.2 压力模变形问题 |
4.2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问题 |
4.3 采用模糊PID算法的位移控制和压力控制的串级控制系统 |
4.3.1 串级控制系统 |
4.3.2 常规PID算法 |
4.3.3 模糊控制 |
4.3.4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运行分析 |
5.1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流程测试与安全测试 |
5.2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压接位移控制效果测试 |
5.3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压力控制效果测试 |
5.4 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压接产品合格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多功能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实际意义 |
1.2 机电一体化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电一体化平台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实训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2.1 总体要求 |
2.2 设计目标 |
2.3 总体方案 |
2.3.1 实训平台研究路线 |
2.3.2 实训平台工作流程 |
2.4 实训平台各工作模块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实训平台的机械结构及相关电气设计 |
3.1 平台机械结构设计 |
3.1.1 台体部件设计 |
3.1.2 供料部件设计 |
3.1.3 传动部件设计 |
3.1.4 分拣收集部件设计 |
3.1.5 整体装配 |
3.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3.3.1 气动控制 |
3.3.2 气动控制流程 |
3.3.3 气动部件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训平台的PLC控制 |
4.1 PLC简介 |
4.2 传感器选型 |
4.3 PLC选型 |
4.4 PLC端口分配 |
4.5 PLC端子设计和控制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5 人机交互的实现 |
5.1 人机交互及触摸屏选型 |
5.2 组态环境及组态软件 |
5.3 实训平台人机组态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训实验设计及效果验证 |
6.1 实训实验设计 |
6.2 平台实训效果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8)基于NB-IOT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概念起源及发展现状 |
1.2.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电动汽车充电原理 |
2.2 传统充电系统分析 |
2.3 本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4 充电系统组网技术的选择 |
2.5 智能充电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电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充电桩控制系统硬件框图及选型 |
3.1.1 直流充电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
3.1.2 交流充电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
3.1.3 主要功能器件选型 |
3.2 充电桩主控制板电路设计 |
3.2.1 MCU最小系统 |
3.2.2 电源变换电路 |
3.2.3 下载及调试电路设计 |
3.2.4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2.5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
3.2.6 外设通信电路设计 |
3.2.7 安全检测电路设计 |
3.2.8 直流充电接口检测电路设计 |
3.2.9 交流充电接口检测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电桩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
4.1.1 MDK5 软件 |
4.1.2 STM32F2固件库 |
4.2 充电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和流程设计 |
4.2.1 充电控制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4.2.2 充电控制系统业务流程 |
4.3 充电控制系统软件具体实现 |
4.3.1 人机交互软件实现 |
4.3.2 身份认证软件实现 |
4.3.3 数据存储软件实现 |
4.3.4 计量计费软件实现 |
4.3.5 安全检测软件实现 |
4.3.6 充电控制软件实现 |
4.4 直流充电功率自动分配实现 |
4.4.1 充电机功率自动分配原理 |
4.4.2 充电机功率自动分配控制策略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电桩通信系统设计 |
5.1 系统通信硬件设计 |
5.1.1 WH-NB73模组简介 |
5.1.2 WH-NB73模组外围电路设计 |
5.2 系统通信软件设计 |
5.2.1 NB模组工作模式选择 |
5.2.2 NB模组软件设计 |
5.3 充电桩与云平台之间通信协议设计 |
5.3.1 通信规约 |
5.3.2 报文格式 |
5.3.3 心跳包机制 |
5.3.4 协议格式及内容 |
5.4 充电系统网络通信业务流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准备 |
6.2 控制系统板级功能测试 |
6.3 通信系统板级功能测试 |
6.4 整机测试 |
6.4.1 人机交互测试 |
6.4.2 充电控制测试 |
6.4.3 故障处理测试 |
6.4.4 云平台通信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发展趋势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2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系统方案设计 |
2.1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 |
2.2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
2.3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工作原理 |
2.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硬件系统结构 |
2.4.1 机身主控板框架构成 |
2.4.2 机头部分硬件框架构成 |
2.4.3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框架构成 |
2.4.4 人机交互系统板框架构成 |
2.5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整体软件设计概述 |
2.6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控系统框架 |
3.2 机身主控板硬件设计 |
3.2.1 三核处理器的选择及其最小系统 |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2.3 伺服电机控制电路 |
3.2.4 撞针报警电路设计 |
3.2.5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
3.2.6 掉电存储电路 |
3.2.7 PCB设计 |
3.3 机头控制驱动板硬件设计 |
3.3.1 控制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
3.3.2 度目电机控制电路 |
3.3.3 电磁铁与选针器的应用电路设计 |
3.3.4 PCB设计 |
3.4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硬件设计 |
3.4.1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设计 |
3.4.2 相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4.3 PCB设计 |
3.5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5.1 CAN通讯 |
3.5.2 无线模块 |
3.6 电源模块整体设计 |
3.6.1 整体供电方案设计 |
3.6.2 数字电源设计 |
3.7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交互系统硬件设计 |
4.1 人机交互显示屏板整体结构设计 |
4.2 主控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
4.3 显示屏的选择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
4.4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设计 |
4.4.1 薄膜键盘输输入模块 |
4.4.2 SD卡及USB模块的应用 |
4.4.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
4.5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控制软件的整体框架 |
5.2 通讯单元软件设计 |
5.2.1 CAN总线通讯 |
5.2.2 板级通讯程序的实现 |
5.3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5.4 机身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5.4.1 机身主控单元程序设计 |
5.4.2 步进电机模块驱动软件实现 |
5.5 CPLD逻辑程序设计 |
5.5.1 机身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
5.5.2 机头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 |
6.1 开发平台与调试工具 |
6.2 硬件模块调试 |
6.2.1 电源测试 |
6.2.2 机头驱动模块调试 |
6.2.3 各类电机模块调试 |
6.2.4 人机交互系统调试 |
6.3 通讯系统调试 |
6.3.1 CAN总线通讯调试 |
6.3.2 无线模块通讯调试 |
6.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整机联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10)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2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床工作原理与改造需求分析 |
2.1 CAK6150D型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
2.2 CAK6150D型机床的数控系统 |
2.2.1 系统特点 |
2.2.2 伺服系统 |
2.2.3 主轴控制系统 |
2.3 机床存在问题及分析 |
2.4 机床改造要求及总体方案 |
2.5 数控系统选型 |
2.5.1 选型要求 |
2.5.2 性能比较与选型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改造设计 |
3.1 HNC-8数控系统 |
3.2 伺服系统设计 |
3.2.1 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 |
3.2.2 进给伺服系统选型 |
3.2.3 进给伺服系统的结构图和系统连接图 |
3.2.4 主轴驱动系统 |
3.3 强电电路设计 |
3.4 控制电路设计 |
3.5 接口设计 |
3.6 机床硬件改造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设计 |
4.1 PLC编程设计 |
4.1.1 PLC在数控系统中的功能 |
4.1.2 数控机床PLC的分类及设计 |
4.1.3 输入/输出接口点定义 |
4.1.4 CAK6150D机床PLC的典型控制 |
4.2 系统参数设置 |
4.3 机床安全性的功能研究 |
4.3.1 机床安全性功能 |
4.3.2 典型安全功性能的逻辑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改造效果 |
5.1 机床改造精度对比 |
5.2 数控系统改造效果对比 |
5.3 经济性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符合强电标准的小型控制继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D]. 王朝阳.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2]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研究[D]. 胡帅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陆地钻机电控自动猫道系统设计[D]. 王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博物馆大型恒湿机组智能测控系统开发[D]. 周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 孟宪玖. 山东大学, 2019(02)
- [6]导爆索压接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D]. 廖瑞勇. 重庆大学, 2019(01)
- [7]多功能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研制[D]. 葛帅.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8]基于NB-IOT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D]. 李庆.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正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D]. 崔玉鑫. 东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