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韩国新农村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展聪[1](2020)在《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农村改革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要求,为我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下,乡村振兴发展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三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性问题,各级政府在中央提出总体目标下,发挥职能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北大门,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先试,有效的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发展。但纵观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发展情况,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中定位不清、职能不明、实施有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作为乡镇政府,就必须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提高职能履行能力,实现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本文以韶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秀水镇政府为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的职能履行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来对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韶关市秀水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履行的社会管理、政策执行、利益协调、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分析出秀水镇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包括了在府际关系、发展思路、参与主体及监管体系仍有差距的四个方面,总结出影响乡村振兴中影响政府职能有效履行的因素。最后本文结合了韩国、日本、江苏官林镇和湖南泉塘镇在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先进经验做法,并结合调查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优化路径。
陈芳[2](2020)在《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供给研究 ——以丹棱县为例》文中指出产业兴则百业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四川是农业大省,省域内共有68个丘陵区县,其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在地形地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干部人才等方面比较优势不够突出,四川省丘陵地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产业链条较短、发展资金缺乏、人才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亟需政府通过产业振兴政策供给来加强引导和扶持,加速乡村产业振兴步伐。因此,从完善和增加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的视角,研究四川省丘陵地区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基于供求理论、渐进决策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剖析四川省丘陵地区典型之一的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韩国“新农村运动”和浙江省安吉县推动竹产业振兴、江西省婺源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中政策供给的先进经验,从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保障政策等供给方面,提出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的优化建议。
李秀峰[3](2014)在《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分析》文中认为韩国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新农村运动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本文从韩国建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的善治特征,变革目标和战略选择等角度,全面分析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以及韩国经验对中国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陈志,乐章[4](2014)在《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评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韩国在1970年实行的"新乡村运动"让本国实现了由较落后的农业国向工农业均衡发展的经济强国的巨大飞跃。而我国现阶段则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农村社会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考虑到两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相似性,韩国新乡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安虎森,高正伍[5](2010)在《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两国实施新农村战略的目标取向不同、两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是韩国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金库建设,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勤奋、自强、协作,加强中国农民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根据当地农村情况,学习韩国经验,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制定不同的工作路线和工作重点;而中国也应借鉴韩国经验制定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从立法角度确定农村金融的主要职能以及业务范围,加强新农村金库建设,以保证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李昆仑[6](2010)在《出国培训帮助新农村建设》文中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出国农业培训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农民的生活富裕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张泽林[7](2009)在《赴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考察报告》文中提出受韩中文化协会邀请,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我们甘肃省赴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9年元月8日至23日,去韩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考察。在韩期间,我们围绕韩国新农村运动的主要内容、韩国中央政府扶持农村的具体政策、韩国新农村运动对我省新农村建设
常伟,刘卫岩[8](2008)在《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文中认为从钢材水泥开始的新农村运动韩国和中国一样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80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不仅导致100多万人丧生,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李承晚统
常伟,刘卫岩[9](2008)在《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文中提出从钢材水泥开始的新农村运动韩国和中国一样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80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不仅导致100多万人丧生,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李承晚统
杨兴乾,杨子平[10](2008)在《韩国振兴农村的历史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领导开始关注韩国新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本文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韩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的经验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论韩国新农村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韩国新农村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镇政府 |
2.1.2 乡村振兴战略 |
2.1.3 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履行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府际关系理论 |
2.2.4 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
3.1 韶关市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定位 |
3.1.1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经济管理职能 |
3.1.2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环境治理职能 |
3.1.3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文化建设职能 |
3.1.4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社会管理职能 |
3.1.5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
3.2 韶关市秀水镇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
3.2.1 秀水镇区位条件 |
3.2.2 秀水镇履行乡村振兴发展职能的成效 |
3.2.3 秀水镇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秀水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职能履行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
4.1.1 缺乏上下联动的府际关系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1.2 缺乏有效的发展思路推动乡村建设职能履行 |
4.1.3 缺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1.4 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规范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2 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
4.2.1 财事不匹配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4.2.2 官员政绩观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4.2.3 专业人才缺失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
5.1 国外成功案例分析 |
5.1.1 韩国新农村运动 |
5.1.2 日本新村运动 |
5.2 国内成功案例分析 |
5.2.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 |
5.2.2 湖南省湘乡泉塘镇 |
5.3 国内外经验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
5.3.1 明晰政府、群众参与程度的合理范围 |
5.3.2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阶段重点 |
5.3.3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激励举措 |
5.3.4 明晰乡村振兴保障力度范畴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优化路径 |
6.1 厘清各级府际权责关系 |
6.2 优化政府工作发展思路 |
6.3 构建多元合作的参与网络 |
6.4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 |
6.5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
6.6 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 |
6.7 优化政绩考核体系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问卷调查 |
附录 B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供给研究 ——以丹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丘陵地区 |
2.1.2 乡村产业振兴 |
2.1.3 政策供给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供求理论 |
2.2.2 渐进决策理论 |
3 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现状分析——以丹棱县为例 |
3.1 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梳理 |
3.1.1 国家层面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 |
3.1.2 四川省级层面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 |
3.1.3 眉山市级层面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 |
3.2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现状分析 |
3.2.1 丹棱县概况 |
3.2.2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情况 |
3.3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成效 |
3.3.1 特色种植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
3.3.2 乡村产业组织化程度比较高 |
3.3.3 乡村产业品牌创建成效明显 |
3.3.4 科技与农业结合通道已畅通 |
3.3.5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
4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存在的问题 |
4.1.1 乡村产业布局政策设计不合理 |
4.1.2 财政支农政策供给协调性精准度不够 |
4.1.3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供给不足 |
4.1.4 土地支持政策供给力度偏弱 |
4.1.5 产业振兴人才政策供给结构性缺失 |
4.2 丹棱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不够重视乡村产业发展 |
4.2.2 财政扶持资金缺乏合理统筹 |
4.2.3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意识不强 |
4.2.4 落实土地保障政策循规蹈矩 |
4.2.5 人才支持政策设计不够全面 |
5 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经验 |
5.1.1 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产业政策供给经验 |
5.1.2 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中的产业政策供给经验 |
5.2 国内经验 |
5.2.1 浙江省安吉县推动竹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经验 |
5.2.2 江西省婺源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经验 |
5.3 启示 |
6 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供给的优化建议 |
6.1 科学设计乡村产业发展政策 |
6.1.1 因地制宜完善丘区农业产业化政策 |
6.1.2 改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
6.2 健全乡村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 |
6.2.1 加大财政资金支农投入力度 |
6.2.2 改进涉农财政资金整合政策 |
6.3 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政策供给精准度 |
6.3.1 出台农户融资促进政策 |
6.3.2 增加农业保险体系政策供给 |
6.4 创造性落实乡村产业土地支持政策 |
6.4.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6.4.2 建立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风险防范机制 |
6.5 强化乡村产业人才保障政策 |
6.5.1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 |
6.5.2 加大对乡村各类人才的引育力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3)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动因和条件 |
二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目标和推进主体 |
(一) 新农村运动的目标 |
(二) 新农村运动的推进主体 |
三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推进战略 |
四结语 |
(4)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评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发展过程与内容 |
(一)政府主导时期 |
(二)国民自主发展时期 |
三、新乡村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不断建立和完善“三农”问题的立法工作,实现农村发展工作的法制化 |
(二)加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投资力度 |
(三)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筹建“新农村金库” |
(四)合理化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
(五)要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杜绝“一阵风” |
四、总结和思考 |
(5)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理念与经验 |
1.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与思路 |
2.韩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的分类指导 |
3.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二、韩国新农村金库建设及其运行特征 |
1.新农村金库的文化背景 |
2.新农村金库的建立和发展 |
(1) 制定《信用合作法》和农村金库联合会的建立 |
(2) 农村金库建设为新农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 |
(3) 《新农村金库法》和修订的《新农村金库法》 |
3.新农村金库的主要功能及特征 |
(1) 新农村金库的主要功能 |
(2) 新农村金库的主要特征 |
三、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一, 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
第二, 提供分类指导并不提供统一的政策。 |
第三, 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6)出国培训帮助新农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胡志斌:“观念的更新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
出国培训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
出国培训促进农村整洁, 改善农民生活 |
(7)赴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发展历程 |
三、韩国新农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
四、韩国中央政府扶持农村的政策措施 |
五、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工作成效 |
六、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 |
第一, 注重精神改造, 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
第二, 立足于环境整治, 解决了农民关心的现实问题。 |
第三, 建立健全农村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了农协的组织带动作用。 |
第四, 借助行政推动, 有效地整合了各类资源。 |
七、韩国新农村运动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
二是以农民为主体,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三是坚持先易后难, 突出改善农村环境。 |
四是依靠科技, 培育支柱产业。 |
五是坚持城乡一体化, 注重协调发展。 |
(8)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论文提纲范文)
从钢材水泥开始的新农村运动 |
战略目标与政府配套工作 |
1. 培训与教育支持 |
2.组织与规划 |
3.政府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 |
被改变的乡村面貌 |
1.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
2. 农户收入的增加 |
3. 增加了就业机会 |
4.农村储蓄意识提高 |
“自上而下”的强力动员遗留漏洞 |
1.地方官员追求眼前利益 |
2.政府侵犯农户财产权利 |
3. 机构之间缺乏横向协调 |
4. 行政强迫命令代替了自愿原则 |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1.要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
2.要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 |
3.政府应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 |
(9)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论文提纲范文)
从钢材水泥开始的新农村运动 |
战略目标与政府配套工作 |
1. 培训与教育支持 |
2.组织与规划 |
3.政府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 |
被改变的乡村面貌 |
1.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
2. 农户收入的增加 |
3. 增加了就业机会 |
4.农村储蓄意识提高 |
“自上而下”的强力动员遗留漏洞 |
1.地方官员追求眼前利益 |
2.政府侵犯农户财产权利 |
3. 机构之间缺乏横向协调 |
4. 行政强迫命令代替了自愿原则 |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1.要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
2.要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 |
3.政府应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 |
(10)韩国振兴农村的历史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振兴农村的历史回顾 |
1.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韩国农村经济的停滞不前 |
2.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及成就 |
3.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新村运动的深化 |
二、韩国振兴农村的主要经验 |
1.农村开发建设三要素——资源、组织和行动规范的充实 |
2.充分发挥了传统韩国农村的社会机能[3] |
3.通过农民的参与,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
4.健全的组织机构 |
5.市场环境的作用 |
三、韩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1.农民道德和文化的重塑 |
2.自立意识的培养 |
3.建立严密的组织, 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
4.利用农村的非正式组织, 发扬农民的传统美德 |
5.充分沟通信息, 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
6.建立建设项目的动态跟踪和评价机制 |
7.结合中国国情,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8.保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
9.推进城市化、加快工业化, 带动新农村建设 |
四、论韩国新农村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D]. 张展聪. 兰州大学, 2020(01)
- [2]四川省丘陵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供给研究 ——以丹棱县为例[D]. 陈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分析[J]. 李秀峰. 当代韩国, 2014(03)
- [4]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评及其启示[J]. 陈志,乐章. 新疆农垦经济, 2014(01)
- [5]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安虎森,高正伍.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3)
- [6]出国培训帮助新农村建设[J]. 李昆仑. 国际人才交流, 2010(03)
- [7]赴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考察报告[J]. 张泽林. 发展, 2009(05)
- [8]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J]. 常伟,刘卫岩. 中国乡村发现, 2008(03)
- [9]韩国新农村运动中的政府责任与缺漏[J]. 常伟,刘卫岩. 中国乡村发现, 2008(03)
- [10]韩国振兴农村的历史及对我国的启示[J]. 杨兴乾,杨子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