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量的对比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勾圣乐,李莉,杨松琪,屈友升[1](2021)在《五参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五参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参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ying protein,IMA)的水平。对比两组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IL-17、IMA均显着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显着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心房收缩期之最大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valve/atrial systolic velocity,E/A)明显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明显降低(P<0.05);以观察组改变得更明显(P<0.05)。结论五参汤加减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水平,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朱思奇[2](2021)在《深圳市5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MI)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了解其三间分布、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和病变血管特点,分析其规律,提高医务人员对AMI的早期诊断率,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接诊并入院的AMI患者555例,通过胸痛中心数据平台和门诊及住院病历收集资料,观察其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病变血管情况等指标,并将所有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AMI患者男性400例(72.07%),女性155例(27.93%);NSTEMI组男性256例(69.00%),STEMI组男性114例(78.26%),均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62.93±14.92岁,NSTEMI组平均年龄64.44±14.89岁,STEMI组患者平均年龄59.88±14.59岁,NSTEMI患者较STEMI患者年龄大。发病数按季节区分,冬季和春季较多,分别为158例(28.47%)和138例(24.86%),夏季和秋季较少,分别为130例(23.42%)和129例(23.24%);STEMI组发病数的季节性相对不明显;按月份区分,以1月、3月、5月和12月较多,11月最少;发病数和就诊数均以08:00-15:59时间段最多,16:00-23:59时间段次之,00:00-07:59时间段最少;发病到就诊的中位时间为4.5(1.125-17.5)。AMI患者的发病地点以家中最常见,共473例(85.23%);来院方式以自行来院为主,共426例(76.76%),救护车转运来院和转院的分别为82例(14.77%)和47例(8.47%);STEMI组患者中非自行来院的患者占比较NSTEMI组高。AMI患者多数无诱因,共408例(73.51%),较常见的诱因为活动和运动,分别52例(9.37%)和30例(5.41%);以间断或持续胸闷痛为主要症状,分别为222例(40.00%)和220(39.64%),NSTEMI组以间断胸闷痛为主,共189例(50.94%);STEMI组以持续胸闷痛为主,共123例(66.85%);既往病史中以高血压病史最常见,共328例(59.10%);NSTEMI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占比更高,STEMI组患者吸烟史占比更高。AMI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位值(×109/L)为9.07(7.10-11.29),STEMI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更高;D-二聚体中位值(mg/L)为0.49(0.31-1.17),NSTEMI组患者D-二聚体值更高;血糖中位值(mmol/L)为7.13(5.89-9.50),STEMI组患者血糖值更高;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中位值(mmol/L)分别为 4.54±1.26、1.48(1.11-2.10)、3.11±0.98、0.99±0.23,STEMI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更高。AMI患者病变血管数为 0、1、2、3 支的分别有 26 例(6.03%)、78 例(18.10%)、87 例(20.19%)和240例(55.68%),NSTEMI组和STEMI组≧2支病变的患者比例相似;血管病变中,前降支(LAD)病变比例最高,共385例(89.33%);STEMI患者梗死部位最常见的是前壁和下壁,分别为71例(38.59%)和45例(24.46%),罪犯血管最常见的是LAD,共104例(58.43%),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共62例(34.83%)。结论 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地域性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作为急诊工作者,应重视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对高危人群加强健康宣教,重视AMI高危患者的表现,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
黎清秀[3](2020)在《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03±0.31)、(78.49±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8.64±0.27)、(60.34±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症治疗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益于预后。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Diseases in China;[4](2020)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文中提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为此,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我们一方面仍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等。
王树松[5](202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伴NT-proBNP增高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水平表达,进一步探讨早期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的浓度对评估院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为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为115例,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入院的7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按照动态心电图将研究组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98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94例),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各组NT-proBNP水平间的差异。根据NTproBNP水平将ACS患者分为NT-proBNP增高组(≥300pg/ml)和NT-proBNP正常组(<300pg/ml),比较NT-proBNP增高组与NT-proBNP正常组两组间院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对ACS的诊断价值和院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浓度[360.60(652.28)]高于对照组患者[199.10(366.40)],差异有显着性(P=0.000<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NT-pro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11.002,P=0.024<0.05)。2、血浆NT-proBNP水平在对照组、UA、AMI患者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之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10(226.40):310.3(408.40):544.4(1546.45),P<0.017]。3、ACS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组NT-proBNP水平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1.85(1583.95):303.60(364.88),P=0.000<0.05)]。4、ACS患者NT-proBNP增高组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57.52%)高于NT-proBNP正常组患者(34.74%)(?2=10.75,P=0.001<0.05)。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NT-proBNP并不是AC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呈高表达,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2、ACS患者院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可能随着NT-proB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入院后应立即检测NT-proBNP浓度对院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进行风险评估。
孙润民[6](2020)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文中指出目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病率仍较高,并发心力衰竭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及再入院次数。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30天)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缺乏大型临床研究,并且目前国内暂无系统的风险评价体系。本文通过收集、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30天)心力衰竭发生的潜在预测变量,探讨新型预测因子对于早期心力衰竭的价值,并试图建立一项简单的风险评价模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患者共318名,收集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既往病史等,同时测定14种可能的预测因子;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30天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主要评估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心衰组(89例)及无心衰组(229例)。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各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的潜在预测变量。对于筛选的连续变量通过ROC曲线计算最佳截断值划分区间,然后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预测特征最佳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并基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诺莫图(nomogram),从而得到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绘制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心衰组与无心衰组资料基线对比:两组患者在男性、年龄(岁)、吸烟史、入院24h听诊肺部啰音、发病至就诊时间(h)、BNP(ng/L)、LVEF(%)、心房颤动、是否多支病变、术前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水平、Galectin-3、IMA、IL-10、sST2等项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无心衰组男性人数(89.5%vs.68.5%)、吸烟史患者数目(76.4%vs.58.4%)、LVEF(65.48±2.99 vs.59.44±6.45)、术前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异常(32.3%vs.23.5%)大于心衰组;心衰组在平均年龄(71.06±9.61 vs.58.07±11.18)、发病至就诊时间(19.28±13.05vs.12.57±7.39)、入院24h肺部啰音(20.2%vs.3.5%)、BNP(203.46±223.54vs.58.46±49.95)、存在心房颤动(12.3%vs.0.8%)、多支血管病变(96.6%vs.72.4%)、Galectin-3(10.58±4.65 vs.8.92±2.46)、IMA(133.20±49.15vs.112.30±22.44)、IL-10(1224.80±536.90 vs.992.95±346.88)、sST2(37.02±12.07vs.34.76±6.16)等项目明显高于无心衰组。(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发生独立相关的因素:男性(OR:0.289,95%CI:0.1570.532,P<0.001)、年龄(OR:1.115,95%CI:1.0831.147,P<0.001)、入院24h肺部啰音(OR:6.282,95%CI:2.62515.034,P<0.001)、发病至就诊时间(OR:1.067,95%CI:1.0371.098,P<0.001);BNP(OR:1.021,95%CI:1.0151.027,P<0.001);LVEF(OR:0.751,95%CI:0.6950.811,P<0.001)、心房颤动(OR:32.096,95%CI:4.109250.702,P=0.001)、多支血管病变(OR:4.523,95%CI:1.98210.322,P<0.001);Galectin-3(OR:1.143,95%CI:1.0581.235,P=0.001)、sST2(OR:1.032,95%CI:1.0031.062,P=0.032)。以上危险因素P<0.05。(3)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筛选出纳入模型的最优变量:性别、年龄、入院24h肺部啰音、发病至就诊时间、BNP、LVEF、心房颤动、病变血管支数。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的诺莫图,最终纳入性别、年龄、入院24h肺部啰音、发病至就诊时间、BNP、LVEF、心房颤动、病变血管支数等变量。命名为“B-FAILURE”风险预测模型。(4)计算得到建立的建立的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表明该模型区分度较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同时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显示其贴合度良好,该模型预测概率与观察概率的一致性较高。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入院24h听诊肺部啰音、发病至就诊时间、BNP水平、LVEF、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Galectin-3、sST2。(2)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风险预测模型,用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30天)内心力衰竭的发生,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11,表明该模型区分度较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谢房乐[7](2020)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相关指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病患者各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研究各中医体质间N端前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冠脉病变的差异,进而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人群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提供有效证据和新思路。材料与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7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在有效时间窗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7天内诊断为心衰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7天内未诊断为心衰的患者为对照组(成组匹配,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肾小球滤过率、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和相关药物使用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采用体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分析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是否具有该中医体质进行分组,并进行对比。分析中医体质间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冠脉病变部位和累及血管支数的差异性。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痰湿质63例(78.8%)、血瘀质34例(42.5%)、阳虚质32例(40.0%)和气虚质26例(32.5%)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中阳虚质组NT-pro BNP(7688.553±2842.171pg/ml)比非阳虚质组NT-pro BNP(3986.616±2594.854pg/ml)更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组Hs CRP(25.831±2.480mg/L)比非痰湿质组(15.353±2.744mg/L)更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中,仅发现痰湿质患者相比于其他体质多支病变所占比例更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多为兼夹体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多。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中阳虚质的NT-pro BNP水平更高,提示阳虚质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更易患心衰;痰湿质与Hs CRP水平更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痰湿质的患者更易患心衰。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多见痰湿质,中医体质与冠脉累及部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谢蓝[8](2019)在《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病例特点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中西医诊疗现状,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时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以及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课题采取回顾性病例调查试验设计。通过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至2018年,收治住院治疗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并成功通过介入治疗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病例80例,通过住院病历及检验系统采集患者基础信息、临床诊断资料、病情监测、中西医治疗及预后转归情况。核实完毕后录入、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65.35±14.25岁,年龄范围为24岁-88岁,经年龄分层统计后年龄大于60岁的占68.75%,男性在青中年阶段发病呈优势地位,女性在老年阶段发病率趋于男性,经统计检验各年龄段性别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56.25%)及糖尿病(36.25%)。入院季节以冬春二季多见,占51.25%,患者普遍存在院前延迟时间,住院天数为15.2±10.23天。2.8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反应指标升高。肌钙蛋白水平随着心功能恶化程度也相应提升(P<0.05)。80例患者中76.25%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3.75%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主要为前壁36.07%,下壁24.59%。30%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占58%最为多见,这与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增大相关,或许和较高基础血压水平及长期心肌缺血状态有关。41.67%患者出现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及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外,心脏彩超测量的LVEF值与心功能相关,心功能恶化程度越高,LVEF值越低(P<0.05)。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多见,急性心力衰竭首发症状只有55%出现典型呼吸困难症状,余28.75%出现精神疲倦、乏力症状,22.5%无任何症状表现,仅能通过查体提示。80例患者中,合并感染占60%。住院期间二次心力衰竭的诱因以劳力过度占40%最为多见。4.80例患者中90%进行液体平衡监测,其中97.2%使用尿量或出入量监测,18.06%使用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皆接受介入治疗,71.25%患者通过急诊直接介入治疗成功重建冠状动脉血流,余患者因无法耐受、血栓负荷过重需治疗后择期行术。患者皆接受抗栓治疗及调脂稳斑治疗。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轻中度心力衰竭以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重度心力衰竭而无低血压者以降低体循环阻力为主,心源性休克重于维持血压,保证组织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此外,辅以氧疗、镇痛、镇静、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5.中医诊疗方面,中医诊断以胸痹真心痛占93.75%最常见,证型以热毒血瘀证占83.75%最多见,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中成药的治则主要以活血为主、兼以扶正,与本病本虚标实的性质符合,其中以参附注射液占57.14%最普遍使用,这与胸痹真心痛并发心衰病或喘证时,心气耗竭、心阳虚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随着诊疗规范、介入技术普及、新药上市,病死率或再住院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本病的高发病率无法避免。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时猝死风险和死亡率高,需引起重视及进一步研究。
安娟[9](2019)在《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分布和聚集情况的描述,分析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AMI患者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分布和聚集差异,为AMI高危人群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30日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新发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既往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时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尿酸结果。根据性别、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AMI患者中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聚集情况。结果1.AMI平均发病年龄为64.99±12.63岁,男性发病年龄在62.16±12.77岁;女性为71.14±9.85岁。AMI以男性患者居多,仅老年人组男女构成比为0.97:1(P<0.05)。2.AMI男性危险因素前三位为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大量吸烟史。女性为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男性在合并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女性,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比例低于女性(P<0.05)。3.男性AMI患者以合并三种及三种以上危险因素为主,女性以合并两种及三种为主。仅有一种及不伴有危险因素的AMI患者男性占8.84%,女性占8.73%。4.合并吸烟史男性AMI患者在老年人组百分比最低。饮酒史在青年组、中年组百分比高于老年人组;高血压在年轻老年人百分比高于青年人组和老年人组(P<0.05)。5.女性AMI患者危险因素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在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中年组伴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百分比高于老年人组(P<0.05)。6.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AMI患者TG、TC、LDL-C比较存在差异。男性TG高于女性;TC、LDL-C、HDL-C均小于女性;中年组TG、TC、LDL-C高于老年人组(P<0.005)。尚不能说明HDL-C各年龄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1.男性不同年龄AMI患者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分布存在差异,以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大量吸烟史占据前三位。女性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分布存在差异,以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占据前三位。2.AMI患者TG、LDL-C、TC在不同年龄、性别存在差异。HDL-C比较尚不能说明各年龄组存在差异。
何鼎[10](2019)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临床急危重症,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STEMI时,因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易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尽管再灌注和STEMI二级预防等相关治疗已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仍未达到理想水平。中医学认为,STEMI可归属于“真心痛”范畴,中医学发展至今,对STEMI的认识亦逐渐深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将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相较于纯西医而言,中西医结合显然更具优势。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旨在观察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目的:(1)分析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2)分析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按纳入、排除标准,收录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CCU住院治疗并诊断为STEMI的患者,共364例;(2)进行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收集;(3)根据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制定病例资料调查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中医证候要素提取;(4)以Excel为基础,建立调查数据库;(5)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3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4例(83.5%),平均年龄58.03±13.20岁;女性患者60例(16.5%),平均年龄73.33±8.46岁;(2)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262例(72%),阴虚型84例(23.1%),阳虚型18例(4.9%),血虚型0例,血瘀型360例(98.9%),痰浊型190例(52.2%),气滞、寒凝型共10例(2.7%);(3)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性别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分别与Killip心功能分级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瘀型与非血瘀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与Killip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梗死部位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型与非阴虚型、血瘀型与非血瘀型与梗死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分别与病变支数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型与非血瘀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病变支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64例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气虚、阴虚、血瘀和痰浊为主,其中虚证以气虚型多见,阴虚型次之,实证中血瘀型几乎覆盖全部患者,痰浊型亦多见;(2)364例STEMI患者中,女性患者气虚、阴虚证的发生概率远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者痰浊证的的发生概率高于女性;(3)STEMI的发生均与实证相关,但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趋向于虚证。
二、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量的对比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量的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五参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心功能状态比较 |
2.2 血清指标比较 |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2.4 心功能指标比较 |
3 讨论 |
(2)深圳市5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 |
3.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间分布特点 |
3.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空间分布特点 |
3.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特点 |
3.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
3.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血管特点 |
第4章 讨论 |
4.1 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
4.2 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体位干预 |
1.3.2 运动干预 |
1.3.3 其他护理 |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
2.2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4)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
1.1 吸烟 |
1.2 合理膳食 |
1.3 身体活动 |
1.4 超重与肥胖 |
1.5 健康心理 |
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2.1 高血压 |
2.1.1 血压正常高值 |
2.1.2高血压 |
2.1.3 儿童高血压 |
2.2 血脂异常 |
2.3 糖尿病 |
2.4 慢性肾脏病(CKD) |
2.5 代谢综合征 |
2.6 睡眠障碍 |
2.7 大气污染 |
3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
4 心血管病 |
4.1 流行趋势 |
4.2 冠心病 |
4.2.1 冠心病 |
4.2.2 心肌梗死 |
4.2.3 血运重建 |
4.3 脑血管病 |
4.4 心律失常 |
4.4.1 心房颤动 |
4.4.2 心脏性猝死(SCD) |
4.4.3 起搏器 |
4.4.4 射频消融(RFCA) |
4.4.5 体内自动除颤器 |
4.4.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4.5 瓣膜性心脏病 |
4.6 先天性心脏病 |
4.7 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
4.7.1 心肌病 |
4.7.2 心力衰竭 |
4.8 肺血管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4.9 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 |
4.9.1 主动脉疾病 |
4.9.2 下肢动脉疾病 |
4.9.3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4.9.4 肾动脉狭窄(RAS) |
4.9.5 锁骨下动脉狭窄 |
5 心血管病康复 |
5.1 心脏康复 |
5.2 脑卒中康复 |
6 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研发 |
(5)急性冠脉综合征伴NT-proBNP增高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数据处理 |
第2章 结果 |
1.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1.1 ACS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 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1.3 UA组、AMI组、对照组三组之间一般基础资料比较 |
1.4 UA组、AMI组、对照组三组之间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2.各组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 |
2.1 ACS组与对照组NT-proBNP水平比较 |
2.2 AMI组、UA组、对照组三组间NT-proBNP水平比较 |
2.3 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NT-proBNP水平比较 |
3.NT-proBNP增高组与NT-proBNP正常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
4.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1 应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引起ACS的影响因素 |
4.2 ACS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BNP生物学来源 |
2.BN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作用 |
3.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 |
3.1 BNP对 ACS诊断 |
3.2 BNP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关系 |
3.3 BNP水平测定与心肌梗死面积、左室功能的关系 |
3.4 BNP与 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 |
3.5 BNP在 ACS中的治疗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概述 |
第一节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概述 |
第二节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 |
第三节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新型预测因子概述 |
3.1 半乳凝素3(Galectin-3) |
3.2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MR-proADM) |
3.3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
3.4 白介素10(IL-10) |
3.5 白介素6(IL-6) |
3.6 游离脂肪酸(FFA) |
3.7 髓过氧化物酶(MPO) |
3.8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
3.9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
3.10 金属蛋白酶9(MMP-9) |
3.11 人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 |
3.1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3.13 腱糖蛋白-C(TN-C) |
3.14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
第二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独立危险因素及新型危险因子的相关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收集资料包括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标本收集及相关测定 |
3.6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发生心力衰竭的评价标准 |
3.7 随访 |
3.8 统计学分析 |
3.9 说明 |
第四节 结果 |
4.1 心衰组和无心衰组临床特征的比较 |
4.2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五节 讨论 |
5.1 性别 |
5.2 年龄 |
5.3 肺部啰音及LVEF |
5.4 发病至就诊时间 |
5.5 BNP水平 |
5.6 心房颤动 |
5.7 多支血管病变 |
5.8 新型危险因子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测模型的探讨和建立 |
第一节 前言 |
1.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危险因素概述 |
1.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临床资料及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3.1 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具有预测价值项目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
3.2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的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 |
3.4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的诺莫图 |
3.5 预测模型的评价及检验 |
3.6 预测模型的简化及应用方法 |
3.7 模型的临床验证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相关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及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病例特点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课题设计 |
第二节 课题实施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 |
第二节 辅助检查结果 |
第三节 疾病诊断及诱因分析 |
第四节 治疗处理 |
第五节 结局事件 |
第四章 分析讨论 |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第二节 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西医诊断及治疗分析 |
第四节 中医诊断、证型及治疗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病历来源 |
1.2 收集参数 |
1.3 分组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AMI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分布 |
2.2 AMI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情况 |
2.3 AMI患者男女两性主要危险因素分布和聚集情况的性别差异 |
2.4 AMI患者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的聚集情况 |
2.5 所有AMI患者不同年龄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比较 |
2.6 女性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分布比较 |
2.7 男性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分布比较 |
2.8 不同性别AMI患者血脂各成分比较 |
2.9 不同年龄组AMI患者血脂各成分结果比较 |
3 讨论 |
3.1 青年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3.2 中年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3.3 年轻老年人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3.4 老年人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3.5 男女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比较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综述一: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STEMI的危险因素 |
1.1. 高血压 |
1.2. 糖尿病 |
1.3. 血脂异常 |
1.4. 吸烟与肥胖 |
2. STEMI的临床表现 |
3.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
3.1. 心室重构 |
3.2. 神经内分泌激活 |
3.3.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预测因素 |
4.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
4.1. 药物治疗 |
4.2. 非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STEMI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STEMI的中医病名来源 |
2. STEMI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STEMI的中医证候及辨证分型 |
4. STEMI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5.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评价指标 |
2.1. STEMI的诊断标准 |
2.2.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
2.3 高血压诊断标准 |
2.4.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
2.5. 糖尿病诊断标准 |
2.6. 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 |
2.7. 吸烟的评判指标 |
2.8. 肥胖评判指标 |
2.9.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判指标 |
2.10. 梗死部位标准 |
2.11. 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
3. 病例控制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资料收集方法 |
4.2. 中医证候要素提取 |
4.3. 证候要素合并方法 |
4.4. 建立数据库 |
4.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主要临床资料 |
2.1. 心功能评价 |
2.2. 梗死部位 |
2.3. 病变支数 |
3.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
4. 中医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的分析 |
4.1. 中医证候要素与性别 |
4.2. 中医证候要素与年龄 |
4.3. 中医证候要素与高血压 |
4.4. 中医证候要素与糖尿病 |
4.5. 中医证候要素与血脂异常 |
4.6. 中医证候要素与吸烟 |
4.7. 中医证候要素与肥胖 |
5. 中医证候要素与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5.1. 中医证候要素与Killip分级 |
5.2. 中医证候要素与室壁节段性运动 |
5.3. 中医证候要素与梗死部位 |
5.4. 中医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
讨论 |
1. 一般情况讨论 |
2. 主要临床资料讨论 |
3. 中医证候分布特征讨论 |
4. 中医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
4.1. 中医证候要素与性别 |
4.2. 中医证候要素与年龄 |
4.3. 中医证候要素与可控危险因素 |
5. 中医证候要素与心功能及相关因素讨论 |
6. 结论 |
7. 评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量的对比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参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J]. 勾圣乐,李莉,杨松琪,屈友升. 环球中医药, 2021(11)
- [2]深圳市5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析[D]. 朱思奇. 汕头大学, 2021(02)
- [3]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 黎清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3)
- [4]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Diseases in China;.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9)
- [5]急性冠脉综合征伴NT-proBNP增高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D]. 王树松.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D]. 孙润民. 兰州大学, 2020(12)
- [7]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相关指标分析[D]. 谢房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病例特点的回顾性研究[D]. 谢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D]. 安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D]. 何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nt-probnp论文; 急性心力衰竭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性心脏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