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道趣味物理竞赛题的解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恩阳[1](2020)在《高考和高中竞赛的物理试题比较研究 ——以力学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科技经济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对各类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拥有了更高的标准。那么,对于这些优秀学生的选拔必然需要一套科学、客观、高效的评价方法。高考和物理竞赛试题在对学生考核上,要求和目的是一致的,竞赛是对高考的拔高和拓展。学科竞赛试题命制旨在引领学生打开眼界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质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同时拓展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对常规教学高考试题的有效补充。对于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考核来说,有着两项重要的考试评价项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考,他面向于所有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的学生,对学生各个物理分支的知识掌握、综合和应用进行考察。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简称物理竞赛,在高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知识体系更加全面,解题方法更加综合,难度相比于高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意在选拔出在物理学科领域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方面有着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主要针对热爱物理科学、物理成绩优异、层次水平较高的优等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尖子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物理学科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关于这两项考试的研究,首先从学科知识体系研究入手,首先逐一分析2015年——2018年物理高考和竞赛初赛、复赛的试卷真题,包括物理情景、相关知识点、解题思路,从中可以了解这两类试题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然后再从力学知识所占的比例、知识点、题型特点等综合比较这些题各自的题型特点。第二个层面的比较研究在于基于认知发展结构的视角分析试题的复杂性和对物理相关知识、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具体实施过程在于将高考和竞赛试题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分类解析,从而得到认知发展和试题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高考和竞赛试题考察的异同点。通过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得出恢复全国卷近年来的物理高考和物理竞赛的发展特点和改革趋势,并希望能为实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李俊灵[2](2020)在《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数学关联及表征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俗话说“数物不分家”。在物理学中,数学的作用如同德·阿塔德和格雷卡所描述的,在历史上经历了三阶段的演变:从“一种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和理想世界中的结构之间的近似”,到“一种语言或一种描述现实的方便工具”,再到“新物理知识的主要驱动力”。直到现在,物理与数学之间早已不是单向的影响,而是逐渐变成了双向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学科的研究中,在初高中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与物理的方法也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无论是物理概念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模型构建与推演,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支撑。然而,为了解决好物理问题,仅仅有数学知识是不够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除开学生的数学知识之外,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也极大影响着问题的解决。问题表征可分为:文字表征、朴素表征、物理表征、数学表征。其中数学表征与问题的公式、符号及其相关运算有密切联系。因此,本文一方面对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数学表征运用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结合、个案访谈等四大研究方法。首先从课标的要求出发,收集整理初中数学知识点及相关数学模型,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了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以及相关数学方法。然后,笔者采用了一套自行改编的测试问卷,对武汉市的部分中学的高一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之后使用SPSS 24.0、Excell等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旨在研究现阶段高一各个水平层次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表征能力的实际情况。随后,笔者有针对性地选取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访谈,让其通过口语报告法汇报实时解题思维,通过转译转码后,研究学生在应对数学表征环节出现的困难;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分析总结学生在处理表征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数学困难。最后,论文总结出了七大主要结论并给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秦嵘[3](2007)在《培养初中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对于中学物理教育来说,如何理解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和如何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是当前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一目标的实践研究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初中应用型物理问题分类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要求,对中学阶段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概念展开了初步界定,明确了学生侧重于物理知识应用方面的应用能力的组成。在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培养的目标、原则及具体的操作策略,并就此选择样本展开实验研究,实践说明了笔者所提策略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王培铎[4](2021)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对物理学习兴趣影响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及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到物理教学领域,如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于物理学科的教育者来说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临后,直播课、微课等线上资源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本文以微课为教学资源,探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教育领域对兴趣的关注和微课资源应用的角度论述了研究本问题的必要性。对兴趣、微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本文研究的问题、内容、方法、意义。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在兴趣方面给出了兴趣的分类、兴趣的影响因素、兴趣与物理学习兴趣的关系等。在微课方面,论述了微课的定义、特点、以及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实践如何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如何促进其物理学习兴趣水平的提升。第三部分为具体实践过程:首先在必修一选择四个重点章节作为微课内容,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把实验班分成四人为单位的微课制作小组;其次教师制作微课样例给学生观看并普及微课概念,指导学生设计微课并提出制作、上交时间的要求;通过答疑、提供资源等方式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在学生上交作品后指导学生评价微课并予以激励。在一学期的时间里,针对四个重点章节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评价微课共四次,并在实践后选择学生进行访谈。在实践前后采用胡象岭教授编制的物理学习兴趣量表分别测量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并记录实践前后两个班级的学业成绩。第四部分为研究的结果,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对学生的访谈和访谈分析,二是通过SPSS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物理学习兴趣量化分数进行分析,三是鉴于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通过SPSS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业成绩变化来佐证本实践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共同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何忆捷[5](2017)在《高中数学资优生运用构造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造法是一种按固定的方式经有限个步骤能实现的,用来定义概念或证明命题的方法。在中学数学范围内,构造法是一种虽不普遍但十分常见的解题方法,可以用来构造所需的实例或反例,或构造辅助对象使问题得到转化。一般认为,构造法解题具有鲜明的非常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而根据经验认识,中学数学资优生在求解这样的问题时常常能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鉴于国内关于构造法解题的研究主要来自对方法本身的兴趣,缺乏有效的实证工作,而国外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则不聚焦于构造法这一主题,因此本研究关注高中数学资优生运用构造法求解高难度数学问题的过程,旨在揭示他们思维过程的性质与特点,从实证角度扩充人们对数学资优生以及他们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过程的认识,并为将来数学资优教育的实践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4名具有不同成长经历与个性特点的高三数学资优生作为个案,考察他们运用构造法解题的过程的性质与特点,其中主要关注的是:(1)解题策略的运用情况如何?(2)元认知监控的表现如何?研究者经多步骤、多渠道的论证,建立了包含“考虑特殊情形”、“联想与关联”、“命题转换”、“间接构造”这4类策略以及下属子策略的“构造法解题策略表”,并选定了考察这些策略的一套测试材料。策略表的提出,是引入构造法解题理论框架的一项尝试。关于元认知监控,本研究主要从解题定向、路线控制、进程监督、结果检验这4方面来考察。对4名个案的实际探测采用出声思考方法,辅以观察与访谈,并全程录音。研究者在完整记录的口语报告材料中鉴别解题情节、策略、元认知这三方面的有关信息,再借助这些信息进行解题过程的质的分析,进而分别归纳出每名个案的解题过程特点。概括地说,4名个案在解题过程中都能以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多项策略,但其中有1名个案未能成功使用两种子策略。他们对一项策略是否运用自如,除了与对该策略的先前体验有关,也受到知识基础与思维广度的影响。他们解题时有丰富的元认知监控行为,包括较多地在不同方向上交替思考、对路线进行反思、对结果作检验等,同时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各类元认知行为对解题的正面作用及负面影响十分复杂,因人而异。此外,他们的知识基础、情感、信念等诸多因素在解题过程中亦有所反映。对每名个案的具体讨论展开于文中。研究者对本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尤其论述了将构造法解题用于数学资优教育的潜在价值与潜在可能。本研究可供未来数学资优生鉴别、评价、教学干预等实践项目作为参考。
杨婷[6](2017)在《新高考下中学物理动量部分知识点分析及相关试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高中物理教学和考试体系趋于稳定,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动,老师教学和学生备考模式也都模式化。然而《2017年全国卷物理考试大纲》将原本选修部分的动量和原子物理部分(选修3-5)列为高考必考内容对考生和老师都有相当大的冲击。教师和考生都应积极调成备考方向和思路来应对考纲的变化。本文首先系统的回顾了动量部分的相关知识,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教材的横纵向对比中得出该部分知识的历史演变进程,并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为动量相关知识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然后针对考纲改革后动量要求的拔高结合自己对该部分相关知识的研究进行总结,对将动量作为选修内容到作为必修的重要性和与之前压轴题力学部分出题的局限性作出对比,预测出题趋势和难度。对动量该部分知识每一种题型都给出多种解法,并针对高考,自招和物理竞赛进行了例题分析和题型改编。最后对易错题型和常用解题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给出了普适性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本文在考纲变化动量相关知识高考地位拔高的前提下,对动量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相关习题分别总结了七种和四种分类方式,归纳了六种思维方式,对习题的一题多变及改编进行了介绍。相信对今后的教学和备考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敏华[7](2010)在《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 ——学生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以前研究者们通常把教学领导力定义为校长一个人为有效地领导学校的教学活动所需要表现出来的特质、行为和相应的过程。据此,产生了许多用来解释,教学领导力的模型。这些模型通常是通过对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的研究而得到的,相应的研究数据来自于小学校长或小学教师。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教学领导力模型,并且这个模型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在这个模型中,教学领导被定义为一种分布式的领导,教学领导行为不仅指校长的行为而且也指教师的行为;其次,这个模型中的教学领导行为特指高中学校的教学领导行为;最后,这个模型扎根在大量来自于高中学生的定性数据之中。这些定性数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个人文件,这些文件记录了他们对高中学习生活的回忆;另一部分来自于对高中在校生的半结构型访谈。所有这些数据都是学生对他们在高中的学习生活的叙事,它们描述了他们学校中的校长和教师为支持和促进他们的学习而开展的关于课程和教学的活动以及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本研究通过对关于教学领导力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合,明确了教学领导力的理论框架和维度。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领导力模型包括三个重要的维度:教学目标维度、课程-教学维度和教学氛围维度。这些维度表明,教学领导者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建立学校的教学目标,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教学机制,必须营造一个关心学生高远目标和能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教学氛围。本研究在国内外选择了6所普通高中,并根据这三个教学领导力的维度从其中2所高中的66名优秀毕业生的个人文件中收集定性数据,从这6所高中的164名在校生中通过半结构型通讯访谈收集定性数据。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于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定性数据的编码和分析,得到了一个由这三个维度组成的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每个维度又有四个二级代码;通过对来自于高中在校生的定性数据的编码和分析,获得了对这个模型的进一步解释;通过对两组数据在这个模型下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修改;最后,用几个优秀高中教学领导力的案例定性地检验了这个模型。这个模型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培养学生的志向、好奇心和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水平,具有较高学习目标水平的学生需要具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课程-教学和充满一种学业信心的教学氛围。最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教学领导力的文化视角。本研究结果建立在来自学生的定性数据之上。这些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计算肯德尔和协系数而得到了证实。本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主要给出了五个研究问题。第二章对有关教学领导、学校结构、学校文化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合。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确定、数据收集过程、编码方案和数据分析等。第四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结果,首先,描述了一个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然后,对这个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用若干个案例验证了这个模型。第五章首先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小结,接着对这个模型在三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度的讨论,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回答了开始提出的五个研究问题,并提出了关于今后继续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磊[8](2021)在《基于物理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科学思维,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建模的方法,经历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事物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建模和用模的能力,对其成绩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进行研究。查阅了物理模型构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分析其中对于物理教学可借鉴之处,进行物理模型构建的教学过程的框架设计:(1)模型引入:创设情景,感知并描述情境;(2)模型建立:恰当的方式方法,抽象概括出“模型”;(3)模型检验:定性分析后,定量实验进一步验证;(4)模型应用:巩固运用,知识迁移;(5)模型完善:优化认知,拓展完善模型。结合学生学情、课程标准和物理教材,对“共点力平衡模型”、“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两个班并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表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物理建模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都有积极影响,并且验证此建模教学过程具有一定可行性。通过此次研究,笔者的教学研究能力有所提高,对于物理建模教学、高一物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研究有些许不足,但希望该论文的教学过程的框架、研究结论和反思等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章琛[9](2020)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传达率高、操作简便、互动及时便捷、用户广泛、方式多样化等优点,微课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和教学资源,知识的呈现方式更为多种多样,能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它们的这些特点能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高效,适宜于信息时代的教学。本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以微课为载体,研究其在高中物理教学的使用效果。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以下四个课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课教学、专题复习、习题答疑和物理科普。在开始实践之前,通过对高中物理老师、学生和物理教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三方面进行调查,分别了解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学习的需求和物理教学相关的订阅号的主流呈现形式和内容。依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结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移动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基本原则,展开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为黄州区第一中学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教学实践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以《楞次定律》为例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课教学展开研究,比较两组的实践结果,得出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楞次定律》的新课教学的效果较为显着的结论。第二模块从专题复习、习题答疑和物理科普三方面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教学进行研究,最后从实验组的问卷调查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有以下帮助:(1)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2)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理解物理知识;(3)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老师和学生们的一些意见,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的教学给出以下建议:(1)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针对性设计制作教学内容;(2)明确微信订阅号栏目设计,导航需明晰:(3)突出微信订阅号主题,凸显教学特色,构建知识网络;(4)充分发挥微信订阅号功能优势,建立良好师生友谊;(5)微信订阅号的内容推送不能怠惰,要时常更新。
刘廷媛[10](2017)在《华杯赛事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数学竞赛活动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我国的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不仅是一项数学竞赛活动,它还是以中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命名的一项数学科普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延续华罗庚精神。在华杯赛的整个活动中,“学习和弘扬华罗庚精神”始终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因此,其教育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笔者从华杯赛实际举办情况出发提出了对其教育价值研究的课题。全文第一章介绍了国内杯赛现状的具体情况,针对在此现状中华杯赛的发展良好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了研究华杯赛教育价值的意义和本文的创新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第二章通过对华杯赛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指出了研究其教育价值的必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对参与和未参与过华杯赛的两组学生样本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认本文研究方向是在分析华杯赛与其他数学竞赛活动教育价值共性的同时探讨其特性所在。其次通过介绍华罗庚教授的生平和事迹,一方面阐述了华罗庚精神的伟大和可贵,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下,华杯赛对青少年产生榜样教育作用的必然性。再次详细介绍了华杯赛在国内数学竞赛界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华杯赛巨大的影响力能够促进赛事本身各方面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良好的宣传和普及。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即华杯赛对青少年产生的教育意义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华罗庚人物形象的榜样价值;(2)华杯赛活动的数学文化价值;(3)华杯赛在青少年学习上的影响价值。
二、一道趣味物理竞赛题的解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趣味物理竞赛题的解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和高中竞赛的物理试题比较研究 ——以力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物理教学课程改革历史进程 |
1.2.2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发展沿革 |
1.2.3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开展和推广情况 |
1.3 关于高考(物理部分)和物理竞赛的研究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意义 |
1.5.1 有助于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 |
1.5.2 有助于指导高中物理教学 |
1.5.3 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
1.6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知识体系的研究 |
1.7.2 认知结构的研究 |
2 试卷的知识体系研究 |
2.1 试卷真题解析 |
2.1.1 全国卷高考物理力学部分试题分析 |
2.1.2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预赛力学部分试题分析 |
2.1.3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力学部分试题分析 |
2.2 试题分类总结 |
2.2.1 试题的力学知识比重和涉及知识模块的比较分析 |
2.2.2 试题的题型总结 |
3 试卷的认知结构分类研究 |
4 研究发现和对物理教学的建议 |
4.1 基于高考和物理竞赛对比研究的发现 |
4.1.1 力学部分知识体系 |
4.1.2 认知结构分类 |
4.2 对于物理学习和教学的建议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数学关联及表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数学与物理之间的关系 |
1.1.2 教学中数学与物理关联 |
1.1.3 数学表征的重要性及选题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表征 |
2.1.2 数学表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 |
2.2.2 教育心理学的迁移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3.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数学关联分析 |
3.1 高一学生数学基础状况研究 |
3.1.1 初中毕业生具备的数学知识 |
3.1.2 高一学生具备的数学知识 |
3.2 数学方法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典型应用研究 |
3.2.1 向量法 |
3.2.2 数列法 |
3.2.3 函数法 |
3.3 本章小结 |
4.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数学表征能力研究 |
4.1 高一学生物理中数学表征能力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对象选取 |
4.1.2 问卷调查的编制及修订 |
4.1.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4.1.4 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与数据分析 |
4.1.4.1 问卷调查的对象构成情况 |
4.1.4.2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4.2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数学表征应用个案访谈与研究 |
4.2.1 访谈对象的选取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4.2.2 过程实施 |
4.2.3 访谈实录整理(节选) |
4.2.4 问卷调查结论及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2.1 课内加强学科渗透教学 |
5.2.2 多表征方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与选择 |
5.2.3 重视数学与物理学科教研组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
5.3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维运动学背景下数学表征转换问卷测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培养初中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理论探讨 |
1.1 关于能力的一般表述 |
1.2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理论探讨 |
1.2.1 对应用型物理问题的分析 |
1.2.2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初步界定 |
1.2.3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构成 |
第二章 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理论研究 |
2.1 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理论指导 |
2.1.1 信息加工理论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2.2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 |
2.3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原则 |
2.4 从解应用型物理试题看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 |
第三章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和效果检验 |
3.1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培养的操作策略 |
3.1.1 立足课堂,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
3.1.2 注重科学方法,指导探究实践策略 |
3.1.3 精心组织辅导,强化能力训练策略 |
3.1.4 加强师生课后互动,拓展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
3.2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培养的实验过程及效果检验 |
3.2.1 实验研究的目的 |
3.2.2 实验的设计和被试的选择 |
3.2.3 实验研究实施时间 |
3.2.4 实验研究过程 |
3.3 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培养的初步成效 |
3.3.1 实验结果及检验 |
3.3.2 实验后测的得分率对比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
4.2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4)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对物理学习兴趣影响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实践研究法 |
1.3.4 访谈法 |
1.4 兴趣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兴趣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兴趣的研究现状 |
1.5 微课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外微课的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微课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意义 |
二、理论探讨 |
2.1 物理学习兴趣的理论探讨 |
2.1.1 兴趣分类理论 |
2.1.2 兴趣的影响因素 |
2.1.3 兴趣与物理学习兴趣的关系 |
2.1.4 物理学习兴趣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2.2 微课的理论探讨 |
2.2.1 微课的理论基础 |
2.2.2 微课定义 |
2.3 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制作微课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
2.4 由学生制作微课的特点 |
2.5 开展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实践的原则 |
2.6 可行性分析 |
三、实践过程 |
3.1 实践对象的选择 |
3.2 预期的结果及衡量方式 |
3.2.1 预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 |
3.2.2 兴趣水平的衡量方式 |
3.3 教师制作微课样例 |
3.3.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
3.3.2 《自由落体运动》 |
3.3.3 《力的合成与分解》 |
3.3.4 《牛顿第二定律》 |
3.4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微课 |
3.4.1 督促学生分组并展示微课样例 |
3.4.2 引导学生讨论的实施 |
3.4.3 学生讨论结果汇总 |
3.4.4 学生制作微课的要求 |
3.5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 |
3.5.1 对知识脉络的指导 |
3.5.2 对素材采集的指导 |
3.5.3 对制作方法的指导 |
3.5.4 对讲授风格的指导 |
3.6 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微课 |
3.6.1 对学生微课作品评价的作用 |
3.6.2 微课的评价标准 |
3.6.3 微课评价具体实践 |
3.7 学生微课作品情况 |
3.7.1 学生微课作品情况 |
3.7.2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生优秀微课展示 |
3.7.3 《自由落体运动》学生优秀微课展示 |
3.7.4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生优秀微课展示 |
3.7.5 《牛顿第二定律》学生优秀微课展示 |
3.7.6 学生微课作品总结 |
3.8 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
3.8.1 学生积极性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
3.8.2 课时协调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
3.8.3 学生对微课概念认识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
四、学生访谈分析 |
4.1 访谈前的准备 |
4.2 访谈实录及分析 |
4.3 访谈总结 |
五、数据分析 |
5.1 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数据分析 |
5.1.1 实验班物理学习兴趣水平分析 |
5.1.2 对照班物理学习兴趣水平分析 |
5.1.3 原因分析 |
5.2 学业成绩变化佐证学习兴趣变化的数据分析 |
5.2.1 实践前测学业成绩分析 |
5.2.2 实践后测学业成绩分析 |
5.3 小结 |
六、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物理学习兴趣量表 |
附录2 海南中学高一新生入学摸底考试 |
附录3 物理学业水平后测试卷(第三次周考) |
附录4 访谈实录汇总 |
致谢 |
(5)高中数学资优生运用构造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及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资优生与数学资优生 |
2.1.1 对“资优”概念的理解及其发展 |
2.1.2 数学才能的发展模型 |
2.1.3 资优生的鉴别与培养 |
2.1.4 数学资优生的特点 |
2.1.5 本研究对高中数学资优生的界定 |
2.2 数学问题解决 |
2.2.1 “数学问题”与“数学问题解决” |
2.2.2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
2.2.3 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
2.2.4 解题策略 |
2.2.5 元认知 |
2.2.6 解题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 |
2.2.7 成功的解题者的特征 |
2.3 构造法 |
2.3.1 数学中的构造性方法 |
2.3.2 数学解题中的构造法 |
2.3.3 构造法解题的思维特点与思维价值 |
2.3.4 与构造法有关的解题策略 |
2.3.5 关于构造法解题的研究现状 |
2.3.6 本研究对构造法内容的界定 |
2.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程序 |
3.1 试点工作 |
3.1.1 前期工作流程 |
3.1.2 策略表的确定过程 |
3.1.3 测试题的确定过程 |
3.1.4 测试题及考察意图 |
3.2 个案选取 |
3.2.1 资优个案的学校背景 |
3.2.2 资优生X1的背景 |
3.2.3 资优生X2的背景 |
3.2.4 资优生Y1的背景 |
3.2.5 资优生Y2的背景 |
3.3 探测方法 |
3.3.1 测试程序 |
3.3.2 探测方法的选择依据 |
3.4 数据分析程序 |
3.4.1 口语报告的记录 |
3.4.2 目标信息的识别 |
3.4.3 关于分析者间的一致性程度 |
3.4.4 解题过程的分析与呈现 |
3.5 研究伦理 |
第4章 个案研究(一) |
4.1 被试X1求解问题1的过程及分析 |
4.2 被试X1求解问题2的过程及分析 |
4.3 被试X1求解问题3的过程及分析 |
4.4 被试X1求解问题4的过程及分析 |
4.5 被试X1求解问题5的过程及分析 |
4.6 研究结论(一):X1的解题过程的性质与特点 |
第5章 个案研究(二) |
5.1 被试X2求解问题1的过程及分析 |
5.2 被试X2求解问题2的过程及分析 |
5.3 被试X2求解问题3的过程及分析 |
5.4 被试X2求解问题4的过程及分析 |
5.5 被试X2求解问题5的过程及分析 |
5.6 研究结论(二):X2的解题过程的性质与特点 |
第6章 个案研究(三) |
6.1 被试Y1求解问题1的过程及分析 |
6.2 被试Y1求解问题2的过程及分析 |
6.3 被试Y1求解问题3的过程及分析 |
6.4 被试Y1求解问题4的过程及分析 |
6.5 被试Y1求解问题5的过程及分析 |
6.6 研究结论(三):Y1的解题过程的性质与特点 |
第7章 个案研究(四) |
7.1 被试Y2求解问题1的过程及分析 |
7.2 被试Y2求解问题2的过程及分析 |
7.3 被试Y2求解问题3的过程及分析 |
7.4 被试Y2求解问题4的过程及分析 |
7.5 被试Y2求解问题5的过程及分析 |
7.6 研究结论(四):Y2的解题过程的性质与特点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对个案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8.1.1 关于解题策略运用情况的总结与探讨 |
8.1.2 关于元认知监控表现的总结与探讨 |
8.1.3 关于其他方面的发现 |
8.2 研究局限与研究建议 |
8.2.1 对研究局限性的探讨 |
8.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8.3 教育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试题参考解答 |
附录2 个案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关于资优生个案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出声思考指导文件 |
附录5 解题过程情节划分的方案 |
附录6 完整记录的口语报告文字材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新高考下中学物理动量部分知识点分析及相关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动量相关内容的简述 |
1.2 新高考动量变动部分简述 |
1.3 动量相关内容教学研究的现状 |
1.4 动量相关内容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2 动量概念的发展与概念辨析 |
2.1 动量概念的发展 |
2.2 两个重要定理 |
2.2.1 动量定理 |
2.2.2 动量守恒定律 |
2.3 概念辨析 |
2.3.1 动量与动能 |
2.3.2 动量与冲量 |
3 动量相关知识的比较研究 |
3.1 新高考前后动量部分的比较研究 |
3.2 不同教材动量部分的比较研究 |
3.2.1 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
3.2.2 人教版历年物理教材动量部分的纵向比较研究 |
3.2.3 同一时期不同版本物理教材动量部分横向比较研究 |
3.2.4 中外物理教材动量部分横向比较研究 |
4 动量相关知识的教学分析与研究 |
4.1 动量计算中方法的教学方法 |
4.1.1 动量在新高考中的地位 |
4.1.2 动量研究的数学求解方法 |
4.1.3 动量相关习题的改编及原创 |
4.2 动量在自主招生中的运用 |
4.3 动量在物理竞赛中的应用 |
4.3.1 动量知识在物理学科竞赛中的地位 |
4.3.2 动量知识在物理竞赛中的应用 |
5 动量相关知识学法指导策略 |
5.1 思维方法指导 |
5.1.1 系统思维方法 |
5.1.2 数形结合思想 |
5.1.3 臻美思维方法 |
5.1.4 极端思维方法 |
5.1.5 类比思维方法 |
5.1.6 等效思维方法 |
5.2 习题归类指导 |
5.2.1 关于动量和动量定理的习题归类 |
5.2.2 关于动量守恒的习题归类 |
5.3 典型错例分析指导 |
5.3.1 动量、冲量概念理解及动量定理应用的典型错误 |
5.3.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典型错误 |
5.3.3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和应用的通用求解方法 |
6 结论与思考 |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6.2 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 ——学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录 |
图录 |
案例录 |
第一章 研究问题 |
第一节 问题的表述 |
一、教学领导力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学校组织结构与学生学习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教学原点 |
二、教学任务 |
三、教学领导 |
四、学生学习 |
五、学校文化和学校氛围 |
第四节 对象的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教学原点 |
一、教学目的 |
二、教学的有效性 |
三、教学的伦理性 |
四、教学的审美性 |
五、教学的生活性 |
六、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领导理论 |
一、管理和领导 |
二、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 |
三、教育领导和教学领导 |
四、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教学领导 |
一、海林杰和墨菲的模型 |
二、墨菲的模型 |
三、韦伯的模型 |
四、爱莉克-米凯尔克和霍伊的模型 |
五、我国学者提出的教学领导力模型 |
六、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教学任务 |
一、佩罗的理论 |
二、罗恩的理论 |
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六节 学校结构 |
一、科层制结构理论 |
二、松散连接理论 |
三、促进型学校组织结构理论 |
四、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控制的关系研究 |
五、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七节 默会知识 |
一、默会知识 |
二、内隐学习 |
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八节 学校文化 |
一、学校文化的定义 |
二、默会知识和学校文化 |
三、信息论的视角 |
四、霍伊的理论 |
五、学校氛围 |
六、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九节 学生学习 |
一、学习理论 |
二、学校结构与学生学习的关系研究 |
三、学校领导与学生学习的关系研究 |
四、教学领导与学生学习的关系研究 |
五、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引言 |
一、教学领导力的维度 |
二、研究的主要对象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确定 |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高中在校生的确定 |
三、案例来源的确定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一、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数据收集 |
二、高中在校生的数据收集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编码 |
二、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优秀高中毕业生的视角 |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 |
二、数据编码 |
三、数据分析结果 |
四、一个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 |
第二节 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的修正:高中在校生的视角 |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 |
二、数据编码 |
三、数据分析结果 |
四、修正后的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 |
第三节 对优秀高中教学领导行为的审视:案例分析 |
一、教学目标维度 |
二、课程-教学维度 |
三、教学氛围维度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讨论 |
一、教学目标维度 |
二、课程-教学维度 |
三、教学氛围维度 |
第三节 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意义 |
附录一:来自《成功无规律》的定性数据(一级编码) |
附录二:来自《从鲁迅中学到北大清华》的定性数据(一级编码) |
附录三:来自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定性数据(二级编码) |
附录四:关于学习的半结构型访谈问卷(英文版和中文版) |
附录五:来自高中在校生的定性数据(二级编码) |
附录六: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及取得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物理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内涵 |
2.1.1 模型与物理模型的概念 |
2.1.2 物理模型的分类 |
2.1.3 物理模型的特征 |
2.1.4 物理模型的表征方式 |
2.2 物理建模与物理建模教学的内涵 |
2.2.1 物理建模的过程 |
2.2.2 物理建模教学的概念 |
2.2.3 物理建模教学的原则 |
2.2.4 物理建模教学的教育价值 |
2.2.5 物理建模教学设计 |
2.3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2.3.3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3章 物理建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
3.1 物理模型建构的教学过程的框架 |
3.1.1 模型引入:根据创设情景,感知并描述情境 |
3.1.2 模型建立:恰当的方式方法,抽象概括出“模型” |
3.1.3 模型检验:定性分析后,定量实验进一步验证 |
3.1.4 模型应用:巩固运用,知识迁移 |
3.1.5 模型完善:优化认知,拓展完善 |
3.2 基于物理模型构建的教学设计案例 |
3.2.1 《共点力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 |
3.2.2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 |
3.2.3 《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 |
第4章 物理建模教学的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4.1 物理建模教学的教学实践 |
4.1.1 《共点力平衡模型》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
4.1.2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
4.1.3 《牛顿第三定律》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
4.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4.2.1 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
4.2.2 S-T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4.2.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期末测试题 |
附录2 期末成绩 |
附录3 S-T课堂观察表原始数据 |
附录4 学生访谈实录 |
致谢 |
(9)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
1.1.2 提高学习效率的现实需求 |
1.1.3 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需求 |
1.1.4 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的良好前景 |
1.1.5 微课教学方式的高效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 |
2.1.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2.1.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 |
2.2 认知负荷理论及启示 |
2.2.1 认知负荷理论概述 |
2.2.2 认知负荷理论的启示 |
2.3 移动学习理论及启示 |
2.3.1 移动学习理论概述 |
2.3.2 移动学习理论的启示 |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 |
2.5 传统课堂中的上课 |
2.6 微课 |
2.6.1 微课的起源与发展 |
2.6.2 微课的定义 |
2.6.3 微课的特点 |
2.7 微信公众平台 |
2.7.1 起源与发展 |
2.7.2 账号类型 |
2.7.3 平台的使用 |
2.7.4 微信订阅号的功能支持 |
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设计 |
3.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访谈目的 |
3.1.2 访谈对象 |
3.1.3 访谈问题设计 |
3.1.4 访谈结果分析 |
3.1.5 针对限制因素的应对策略 |
3.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者需求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目的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问卷内容设计 |
3.2.4 问卷结果分析 |
3.3 物理教学相关微信订阅号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1 调查目的 |
3.3.2 调查对象 |
3.3.3 调查内容 |
3.3.4 调查方法 |
3.3.5 调查结果分析 |
3.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基本原则 |
3.4.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内容设计原则 |
3.4.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形式设计原则 |
3.4.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
3.4.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体验设计原则 |
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教学实践 |
4.1 准备阶段 |
4.1.1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建立 |
4.1.2 微信订阅号栏目设计 |
4.1.3 教学素材设计与制作 |
4.1.4 教学内容编辑与推送 |
4.2 教学实践案例一:《楞次定律》新课教学 |
4.2.1 微课选题与教学设计 |
4.2.2 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准备 |
4.2.3 微课录制 |
4.2.4 微课后期处理 |
4.2.5 微课内容编辑与群发 |
4.3 《楞次定律》新课教学实验组对照组对比分析 |
4.4 教学实践案例二:专题复习、习题答疑、物理科普模块教学 |
4.4.1 专题复习模板教学实践 |
4.4.2 习题答疑模板教学实践 |
4.4.3 物理科普模板教学实践 |
4.5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使用效果分析 |
4.5.1 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辅助物理学习的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 |
4.5.1.1 问卷调查目的 |
4.5.1.2 问卷调查对象 |
4.5.1.3 问卷内容设计 |
4.5.1.4 问卷结果分析 |
4.5.2 实验组对照组对比分析 |
4.5.3 教学实践总结 |
5 建议与反思 |
5.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建议 |
5.2 收获与不足 |
5.2.1 收获 |
5.2.2 不足 |
5.3 后期发展计划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访谈记录 |
附录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者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3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4 《楞次定律》导学案 |
附录5 《楞次定律》微课课件 |
附录6 《楞次定律》测试卷 |
附录7 微信公众号辅助高中物理学习的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华杯赛事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教育价值的概念界定 |
2.2 华杯赛详细介绍 |
2.2.1 华杯赛的内容界定 |
2.2.2 华杯赛与数学竞赛的关系 |
2.2.3 华杯赛与日常学校课程的关系 |
2.3 华杯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2 小结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1 调查样本 |
3.1.2 研究问题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4 调查结果分析 |
3.2 关于华罗庚 |
3.2.1 华罗庚的生平 |
3.2.2 华罗庚的精神 |
3.3 华杯赛的影响力 |
3.3.1 华杯赛在国内的地位与作用 |
3.3.2 华杯赛正在走出国门 |
3.4 华杯赛对青少年产生的教育价值 |
3.4.1 华罗庚人物形象对青少年的榜样教育作用大 |
3.4.2 华杯赛活动促进数学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 |
3.4.3 华杯赛试题促进了青少年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
第4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华杯赛选手的足迹整理 |
致谢 |
四、一道趣味物理竞赛题的解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和高中竞赛的物理试题比较研究 ——以力学部分为例[D]. 何恩阳. 西南大学, 2020(05)
- [2]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数学关联及表征应用研究[D]. 李俊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培养初中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初步研究[D]. 秦嵘. 苏州大学, 2007(11)
- [4]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对物理学习兴趣影响的实践研究[D]. 王培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中数学资优生运用构造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案研究[D]. 何忆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新高考下中学物理动量部分知识点分析及相关试题研究[D]. 杨婷.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7]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 ——学生的视角[D]. 陈敏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 [8]基于物理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 王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章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华杯赛事的教育价值研究[D]. 刘廷媛.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