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迹动作习惯特征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益锋,蒋雪梅,陈瑞,陈薇,但青松[1](2020)在《足迹在命案现场作案人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案人数是命案现场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案人数的精准分析是作案过程有效重建的前提,同时对作案动机分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命案现场有不同种类的信息可用于作案人数分析,其中足迹是命案现场分析作案人数最常用的信息之一。尤其对于视频缺失、技侦失效、物证匮乏的疑难案件,现场足迹是分析作案人数最为关键的抓手之一。目前鲜有文献对如何应用足迹分析作案人数进行详细的介绍,为此本文拟从应用足迹分析作案人数的理论依据、前提条件、程序步骤和注意事项展开讨论。
谢飞[2](2020)在《鞠守镐舞蹈艺术论》文中研究说明鞠守镐是韩国传统舞巨匠、无形文化财传授者,更是重构民族形式、融通东西文化的创作者。纵观鞠守镐近五十载的舞蹈艺术历程,他都在反复叩问并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韩国舞蹈世界化。在此过程中,他势必面对何看待与处理新/旧、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特殊/普遍、东方/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亚洲艺术家所共同面对的艺术课题,所共同遭遇的“艺术命运”。鞠守镐不仅对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个人思索,也在世界舞台上有着大量成功实践。其舞蹈创作的历程与方法、经验与原理,能够为中国艺术工作者提供一定启示。本文作为对鞠守镐的个案研究,从舞蹈艺术道路、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特征与舞蹈表演特征四个方面对他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抓住鞠守镐的“个人同一性”——“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这句话不只是他的个人具体经验与特殊契机的表述,更可在总体上揭呈鞠守镐的艺术实践历程,呈示其艺术思想道路的整体图景,蕴含其创作与表演的独特之法。通过对其“个人同一性”的把握,进一步揭示这一典型个案中寄寓的普遍启示。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考察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1948至今)。首先,讲述鞠守镐的幼年经历、求学情况及艺术入门过程(1948-1973),并指出该阶段的因缘际遇与他后来思想形成与舞蹈创作的联系。其次,揭示鞠守镐艺术活动历程和各时期特征。关于其正式从艺道路,可划分为时间上有所交叠的两个阶段:一是作为演员(舞者)的阶段(1973-1985);二是作为编导(创作者)的阶段(1983至今)。而创作阶段又分为三期:第一期(1983-1990)特点是“大地情怀”,追求民俗性与本土性。第二期(1991-2000)特点是“历史化”与“世界化”双向探索。第三期(2000至今)特点是“从心”的自由与自然。第二章,探讨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揭示其思想的整体图景。该图景包括三个面向:一是“在地根植”,主张舞蹈是根植于故土人世的舞动;二是“灵根重塑”,主张对传统的“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三是“遭遇世界”,主张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他的思想突破了过去与未来、独特与普遍、民族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结构。第三章,分析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首先,本文指明鞠守镐舞蹈创作中存在三个轴心,即民俗性、历史性与世界性。纵观其舞蹈创作历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次嬗变,形成了三个轴心,即由1980年代的“民俗性”转向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性”与“世界性”。1980年代,鞠守镐深受农乐艺术与巫俗文化影响,作品具有较强的民俗性,具有浓郁的“大地情怀”。1990年代以来,其创作兼具开放性与内聚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向历史探索,发掘古代历史素材中的舞蹈资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向世界开放,在民族视域与世界视域的互动中构造韩国舞蹈新形态,提升民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其次,提炼鞠守镐舞蹈创作的两个倾向,即“折中性”与“综合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尝试在韩国文化(延伸说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之间完成一种“舞蹈美学折中主义”,即一种将不同美学风格与舞蹈语言混合的实验。鞠守镐追求剧场艺术的综合性,坚持将韩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多层面”地融入舞蹈艺术,超越了一般的舞蹈艺术范畴,因此他可被称为“综合型舞台艺术家”。最后,归纳鞠守镐舞蹈作品的主题意蕴,即多重悲剧(原始共同体的生活悲剧感、文化冲突的悲剧、历史与人性的悲剧)与东方思想。第四章,概括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他在动作形态展现出沉稳的姿态、立挺的体态、刚柔的神态与灵展的动态;在美感传达上,既有《立舞》天人和谐之美,也给人《琴舞》心物交感的体验,并具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男舞》的阳刚气节以及《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此外,他不会使自己的表演限制于某一定式,而是因应世界的目光进行表演创新,在因地制宜、与他者对话中显现“韩国性”。第五章,详析鞠守镐的代表作《鼓的大合奏》。《鼓的大合奏》是一部“多鼓合一”的综合性表演的作品,包括杖鼓、大鼓、圆鼓、立鼓、五面鼓、半鼓、经鼓以及手鼓。多种鼓的结合、错综复杂的鼓点、丰富交织的节奏型、击鼓与舞蹈的巧妙融合,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艺术特点,亦即多鼓对话、长短交响与鼓舞合一。这在整体上展现出多鼓共融下的舞韵交响。第六章,立足中国舞蹈发展实际,从鞠守镐的舞蹈观念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的艺术启示。对于中国舞蹈而言,鞠守镐带来以下三点启发:第一,保持“遭遇”的视域,即坚持内外视域互动与古今视域融合;第二,追求“有根”的创作,即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并追求“有人”与“及物”的统一;第三,树立“创作者”意识,除了拥有“自由尝试”的意识之外,还须坚持“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凸显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王冰清[3](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研究指明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许瑞[4](2020)在《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艺融合的发展是体育与艺术两门学科的交叉,也是体育走向大众并得以广泛传播的必然趋势,在体艺融合下,体育与艺术各学科间的交叉互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操舞表演作品。体育院校操舞类表演作品是以健美操、啦啦操、体操、艺术体操等体育难美类项目为基础,用艺术的表达手段将其展现出来。它们不再局限于某个项目的难度性与及技巧性,而更加重视项目的观赏性及其艺术价值的体现,通过操类项目的编排与多种舞蹈元素及舞台表演相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舞台表演形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观察、案例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8年第三届全国体育院系艺术节操舞类表演作品的特征从主题性、专项性、艺术性、创新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操舞类表演作品的编排手法及表达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找出不足,提出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有效路径。旨在为以后的体育院校操舞类表演作品编排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主要以体育难美操舞类项目与其他艺术舞蹈类多种风格元素相融合,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其特征主要有主题性、专项性、艺术性、创新性四个特征。2.案例分析表明,优秀作品在题材上都有着各自的创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且主题在作品中的体现也较明显。多以组舞体裁,篇章式结构为主,在叙事性舞蹈方向创新还有待突破,在人物塑造上还存在欠缺,对情节的把握不够清晰。3.在动作的选择上,五部作品均以啦啦操、健美操为主,其他项目涉及较少。在队形的编排以联合队形为主,线性队形变化较少。场地运用多集中于中场区、全场区和综合区,其他场区涉及较少。7个空间层次中A空间、C空间、A+C空间运用较少。4.在音乐的选配上,五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均不相同,段落结构都为复杂式多段落的结构形式,旋律结构以对话式与演绎式的相互融合为主,其他形式涉及较少。在音乐情绪的变化上均具有较强的起伏性,单一情绪较少。5.在舞美设计上,对服装、灯光、背景、道具的利用较为充分,服装变化多样,作品对道具的使用富有一定的寓意,背景借助了科技手段利用LED屏充分展现舞台环境,但个别作品在布景上没有考虑动作情节的发展。6.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的编排创新途径有主题风格中心突出、人物塑造形象生动、专项特征集聚明显、音乐作品浑然一体、舞美效果精彩耀目、科技点缀时尚酷炫。
郑英[5](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王海霞[6](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王国栋[7](2019)在《运用步法特征判断监控人像性别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精心地伪装和遮挡,以躲避监控拍摄和目击证人的辨认。但犯罪分子只注重对其表面属性特征的伪装,而忽视对步法习惯特征的改变。随着监控的广泛安装和使用,通过将步法特征与监控视频相结合,从步幅特征、起落脚方式、头肩部周期性运动三个方面,对记录了大量犯罪分子行走运动的监控视频进行综合分析,可辅助判断监控中人物的性别。
孟祥雨[8](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中,由于足迹特征表述模糊、成因复杂、机理不明,足迹检验在长期以来始终过度依赖足迹学专家的主观经验,各种足迹检验技术,尤其是足迹步态特征检验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为了适应新时代公安刑事侦查工作的需要,提高公安刑事侦查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了继承发展传统的足迹步态特征检验理论,本文主要关注平面足迹步态特征中的起脚特征,将模式识别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应用于足迹步态特征检验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召集约320名志愿者采集到6000多张平面足迹图片,其中约一半图片足趾区域出现了“月牙状”的痕迹。对这一“月牙状”痕迹分两步进行了检测:首先使用了三种方法进行该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存在性检测。一是使用了一个6层小型卷积神经网络对其进行检测,测试正确率可以达到约97.0%;二是使用了VGG-16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测试正确率约为84.8%;三是提取Haar-like特征后使用Adaboost分类器对其进行检测,测试正确率约为84.3%。可得,小型卷积神经网络在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存在性检测中效果最佳。其次是根据这一“月牙状”痕迹与整个足迹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对其进行方向性检测,主要分为偏内起脚和正起脚两类。该步同样使用了三种方法进行效果对比。一是提取GIST特征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检测,左右脚的测试正确率分别约为85.4%和81.1%;二是提取HOG特征(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后使用SVM进行检测,左右脚的测试正确率分别约为80.7%和76.3%;三是提取Haar-like特征后使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检测,左右脚的测试正确率分别为72.7%和80.4%。可得,提取GIST特征后使用SVM进行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方向性检测效果最佳。最后,对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方向与足迹遗留人起脚时的动作姿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截取志愿者身后摄像机所录下的其起脚瞬间的一帧图像,并对其小腿和足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得出如下结论:绝大部分在第二步中被研判为偏外起脚的志愿者,其起脚瞬间的腿足夹角要小于正起脚的志愿者。本研究证明使用模式识别相关技术来开展平面足迹步态特征的自动化检验是具有可行性的,为后续利用平面足迹步态特征进行足迹分析和人身鉴别打下了良好基础。
刘玉云[9](2019)在《城市休闲App情感体验研究 ——以风景类城市休闲App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休闲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实现新时代伟大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城市休闲功能产生的App为人们提供了参与城市休闲的新途径,受到了大众广泛关注。本研究将城市中的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作为调查对象,研究该目标群体的城市休闲需求和情感体验。研究得出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基本城市休闲需求,并且更关注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用户参与城市休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美,享受愉悦自然的城市休闲氛围,提升用户的现实生活幸福感。本文首先围绕城市休闲App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城市休闲App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从目标用户、产品定位、功能设计几个主要方面比对分析了现有主流城市休闲App的用户情感体验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有城市休闲需要的城市常住人口和外地游客的基本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等方法调研城市休闲App目标群体的日常城市休闲场景及其行为方式,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在用户需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作用分类分析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提出用户参与城市休闲的情感体验目标。基于用户的生存类情感、实践类情感、自我情感、人际关系情感和审美情感五大情感体验目标,提出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创新思路,根据用户基本特征构建探索型、自我型、获取型三类用户角色模型,并围绕首要用户的特征和目标编写场景剧本,进行情景分析,进一步整理得出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需求定义以及功能结构。最后,围绕“地点发现”、“行程规划”、“圈子广场”三个关键流程展开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交互流程设计以及界面原型框架设计,并邀请真实用户参与风景类城市休闲App设计方案的可用性测试及评估,基于用户反馈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本文在用户参与城市休闲的情感作用基础上,提取出用户对产品的真实需求,结合诺曼提出的三种设计水平分析用户的情感体验,共同构成了城市休闲App的情感体验目标。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目标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设计满足了用户的心理期望,在保证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了用户的情感体验,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本课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人们更好地参与城市休闲提供服务,研究所得的设计体系与方案为城市休闲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情感体验理论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刘超[10](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足迹动作习惯特征的综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足迹动作习惯特征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鞠守镐舞蹈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 |
第一节 成长背景与舞蹈入门 |
一、成长背景 |
二、舞蹈入门 |
第二节 演员阶段 |
第三节 鞠守镐的创作活动与各时期特征 |
一、创作Ⅰ期:大地情怀(1983-1990) |
二、创作Ⅱ期:“世界化”与“历史化”双向探索(1991-2000) |
三、创作Ⅲ期:“从心”的自由与自然(2001 至今) |
第二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 |
第一节 在地根植:源于大地人世的舞动 |
第二节 灵根重塑: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 |
一、历史化寻根:“传统是创造的金库” |
二、创作化再造:面对“传统”的“创作者”姿态 |
第三节 遭遇世界: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一、遭遇: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二、超越:打破特殊性/普遍性的对立结构 |
第三章 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 |
第一节 舞蹈创作的三个轴心 |
一、民俗性:民间风土 |
二、历史性:故国神游 |
三、世界性:世界行旅 |
第二节 舞蹈作品的两个倾向 |
一、折中的舞蹈 |
二、综合的舞蹈 |
第三节 主题意蕴:多重悲剧与东方思想 |
一、多重悲剧 |
二、东方哲思 |
第四章 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 |
第一节 动作形态 |
一、沉稳的姿态 |
二、立挺的体态 |
三、刚柔的神态 |
四、灵展的动态 |
第二节 美感传达 |
一、《立舞》的天人和谐 |
二、《琴舞》的心物交感 |
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 |
四、《男舞》的阳刚气节 |
五、《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 |
第三节 因应世界目光的表演创新 |
第五章 个案分析:《鼓的大合奏》的构成与特色 |
第一节 多鼓对话 |
一、杖鼓 |
二、大鼓 |
三、圆鼓(基本鼓) |
四、立鼓、五面鼓 |
五、半鼓 |
六、经鼓、手鼓 |
第二节 长短交响 |
一、“长短”的类型 |
二、长短的有机统一 |
三、“长短”的交响呈现 |
第三节 鼓舞合一 |
一、韵律及呼吸 |
二、步伐 |
三、画面呈现 |
第六章 艺术借镜:鞠守镐对中国舞蹈的启示 |
第一节 保持“遭遇”的视域 |
一、内外视域互动 |
二、古今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追求“有根”的创作 |
一、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 |
二、“有人”与“及物”的统一 |
第三节 树立“创作者”意识 |
一、“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 |
二、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
结语: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鞠守镐主要编舞作品 |
附录2:鞠守镐获奖及表彰 |
附录3:鞠守镐访谈(节选) |
附录4:鞠守镐手稿 |
附录5:鞠守镐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与表演 |
致谢 |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操舞” |
2.1.2 艺术表演作品 |
2.1.3 编排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有关舞蹈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研究现状 |
2.2.2 有关体育难美类项群动作编排创新研究现状 |
2.3 研究小结 |
3.研究任务 |
3.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调查问卷,对体育院校操舞类表演作品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
3.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 2018 年第三届全国体育院系艺术节操舞类表演作品的编排手法及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
3.3 从中找出不足,进而提出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有效路径。 |
4.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2.4 录像观察法 |
4.2.5 案例分析法 |
4.2.6 数理统计法 |
5.研究流程 |
6.结果与分析 |
6.1 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的特征 |
6.1.1 主题性 |
6.1.2 专项性 |
6.1.3 艺术性 |
6.1.4 创新性 |
6.2 2018年第三届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创编的案例分析 |
6.2.1 题材与主题 |
6.2.2 体裁与结构 |
6.2.3 人物与情节 |
6.2.4 动作选择 |
6.2.5 音乐选配 |
6.2.6 空间运用 |
6.2.7 舞美设计 |
6.3 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路径选择 |
6.3.1 主题风格中心突出 |
6.3.2 人物塑造形象生动 |
6.3.3 专项特征集聚明显 |
6.3.4 音乐作品浑然一体 |
6.3.5 舞美效果精彩耀目 |
6.3.6 科技点缀时尚酷炫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
二、核心概念 |
(一)学徒制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艺徒制 |
(四)现代艺徒制 |
(五)苏州评弹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
五、理论基础 |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
(二)活态传承理论 |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
一、自我 |
二、选择 |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
一、意料之中 |
二、意料之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
第三节 技能大赛 |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
一、五四歌会 |
二、寻师问道 |
第五节 其他活动 |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
一、考取“传预班” |
二、升入“传承班” |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
一、抄脚本 |
二、背书 |
三、跟码头 |
四、毕业公演 |
五、毕业考核 |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
一、拜师仪式 |
二、师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
第一节 开码头 |
第二节 独做 |
第三节 夫妻档 |
第四节 老听客 |
一、三类听客 |
二、听客的影响 |
第五节 评弹团体 |
第六节 行会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7)运用步法特征判断监控人像性别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步法特征概述 |
三、步法特征与监控视频的联系 |
四、监控视频中人物性别的判断 |
(一)矢状层面上的性别判断 |
1. 步幅特征判断性别 |
(二)冠状层面上的性别判断 |
1. 起落脚方式判断性别 |
2. 头肩部周期运动判断性别 |
五、总结 |
(8)基于机器学习的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3 国内外足迹研究现状 |
1.4 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足迹步法特征概述 |
2.2 足迹起脚特征分析理论 |
2.2.1 立体足迹起脚特征概述 |
2.2.2 立体足迹中的蹬痕 |
2.2.3 立体足迹中的挖痕 |
2.2.4 立体足迹中的抠痕 |
2.2.5 平面足迹起脚特征 |
2.3 足迹中起脚特征与行走姿态关联研究的理论 |
3 平面足迹样本的采集与预处理 |
3.1 平面足迹的采集 |
3.2 平面足迹的预处理 |
4 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存在性检测 |
4.1 基于Haar-like特征与Adaboost分类器的检测 |
4.1.1 Haar-like特征 |
4.1.2 Adaboost分类器 |
4.1.3 实验过程 |
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 |
4.2.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理论 |
4.2.2 基于VGG-16 经典网络模型的检测 |
4.2.3 基于6 层小型网络模型的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5 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的方向性检测 |
5.1 基于GIST特征与SVM分类器的检测 |
5.1.1 基于GIST的特征提取 |
5.1.2 基于PCA的特征降维 |
5.1.3 基于SVM的特征分类 |
5.2 基于HOG特征与SVM分类器的检测 |
5.2.1 基于HOG的特征提取 |
5.2.2 基于PCA的特征降维 |
5.2.3 基于SVM的特征分类 |
5.3 基于Haar-like特征与Adaboost分类器的检测 |
5.4 起脚方向检测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平面足迹起脚特征与行走姿态的关联探究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城市休闲App情感体验研究 ——以风景类城市休闲Ap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智慧休闲的发展 |
1.1.2 城市休闲App研究的必要性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休闲App的研究现状 |
2.1 城市休闲App的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休闲App的基本概念 |
2.1.2 城市休闲App的发展 |
2.2 国内外城市休闲App的研究现状 |
2.3 城市休闲App的理论依据 |
2.3.1 情感作用理论 |
2.3.2 情感化设计理论 |
2.4 城市休闲App的情感体验分析 |
2.4.1 典型App对比分析 |
2.4.2 竞品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休闲App的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
3.1 城市休闲App的用户分析 |
3.1.1 用户基本特征 |
3.1.2 用户心理特征 |
3.2 城市休闲App的用户需求调研 |
3.2.1 城市休闲App用户访谈调研 |
3.2.2 城市休闲App用户问卷调研 |
3.2.3 问卷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3.2.4 城市休闲App的用户需求提取 |
3.3 城市休闲App的情感体验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概念设计 |
4.1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概念 |
4.2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创新思路 |
4.3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用户情景分析 |
4.3.1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用户角色构建 |
4.3.2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用户情景分析 |
4.4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需求定义和功能设定 |
4.4.1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需求定义 |
4.4.2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功能设定 |
4.5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功能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交互设计 |
5.1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交互流程 |
5.1.1 以“地点发现”为关键流程的交互设计 |
5.1.2 以“行程规划”为关键流程的交互设计 |
5.1.3 以“圈子广场”为关键流程的交互设计 |
5.2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原型设计 |
5.2.1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主界面原型 |
5.2.2 地点发现交互原型——以“直接选点”为例 |
5.2.3 地点发现交互原型——以“筛选地点”为例 |
5.2.4 行程规划交互原型——以“一键规划”为例 |
5.2.5 行程规划交互原型——以“自定义规划”为例 |
5.2.6 圈子广场交互原型 |
5.3 基于情感体验的风景类城市休闲App的方案评估和修改 |
5.3.1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方案的可用性测试 |
5.3.2 风景类城市休闲App方案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
2.2.1 实际效用 |
2.2.2 现实应用 |
2.2.3 符合当下需要 |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
4.1.1 萌芽阶段 |
4.1.2 发生阶段 |
4.1.3 形成阶段 |
4.1.4 确定阶段 |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
4.2.1 知识 |
4.2.2 关系 |
4.2.3 宗教 |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
5.1.1 思想来源 |
5.1.2 基本内涵 |
5.1.3 关系 |
5.1.4 目标追求 |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
6.1 重“行”之知行观 |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
7.1 重视机会获得 |
7.2 恐惧物质匮乏 |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自我与意义寻求 |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研究的创新 |
17.2 本研究的不足 |
1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足迹动作习惯特征的综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足迹在命案现场作案人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金益锋,蒋雪梅,陈瑞,陈薇,但青松. 刑事技术, 2020(06)
- [2]鞠守镐舞蹈艺术论[D]. 谢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体育院校操舞表演作品编排创新的研究[D]. 许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5]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运用步法特征判断监控人像性别的初探[J]. 王国栋.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
- [8]基于机器学习的平面足迹起脚特征研究[D]. 孟祥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9]城市休闲App情感体验研究 ——以风景类城市休闲App为例[D]. 刘玉云.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