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泉[1](2021)在《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三科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病例60例,随机分为传统T管拔除组和分段T管拔除组,每组各30例。就两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WBC、ALT、TBIL)、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用分段T管拔除法,其中2例出现胆漏,其余28例无异常,胆漏率6.67%;胆漏病例中有1例发生腹膜炎。对照组用常规T管拔除法,其中3例出现胆漏,其余27例无异常,胆漏率为10%;胆漏病例中有2例发生腹膜炎,1例再次手术。试验组住院天数2.37±1.30天,住院费用1374.66±943.45元;对照组住院天数2.53±1.78天,住院费用2531.15±7196.18元。试验组拔管后 WBC:7.19±2.56*10^9/L,TBIL:13.90±3.99umol/L,ALT:27.30±15.32IU/L;对照组拔管后 WBC:7.72±3.99*10^9/L,TBIL:14.10±5.79umol/L,ALT:27.17±14.21IU/L。以上各组数据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T管分段拔除法是安全可行的,能避免一些T管拔除后中远段窦道缺损的胆漏发生,降低胆漏率。2、T管分段拔除法可对部分胆漏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3、留在窦道中段的T管在发生胆漏后也能起到一部分引流作用,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和减轻腹膜炎的发展,降低再手术率,改善患者的预后。4、T管分段拔除法并不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实践研究。
艾可为,赵鹏举,施海斌[2](2020)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术后拔T管致胆漏的防治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术(LCBDE)后拔T管致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例行LCBDE术后拔T管致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龄55~82岁;合并低蛋白血症或贫血3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糖尿病2例。本组术后均带T管并夹管1个月以上,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无结石残留。术后1个月拔T管5例,2个月拔T管4例。9例均在拔T管后10 min~4 h出现腹痛及腹膜刺激征。经急诊腹部彩超或CT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并行诊断性腹穿抽出胆汁。拔管后8 h内经原T管窦道置入导尿管成功,并行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腹腔引流3例,术后1~2月经导尿管造影无泄漏,再拔除导尿管。另4例行经腹腔镜及胆道镜探查,2例行开腹探查,均重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术后均在3个月拔除T管或间断拔T管,患者均治愈。结论高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或合并慢性疾病,术中操作不当,拔除T管时间过早等是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术前及术后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合并疾病、术中精细操作及延长拔T管时间(3个月以上)或间断拔T管是预防胆漏的有效方法。
彭雄兵[3](2020)在《预置斑马导丝在LCBDE术后拔T管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将斑马导丝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术后 T 管拔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三病区所完成的LCBDE术后T管拔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对象330例,在医师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非随机分为常规组(180例)与斑马导丝组(150例),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T管窦道缺损状况、术后第一天主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再手术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斑马导丝组为(21.93±10.32)min,较常规组(23.34±11.02)min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管窦道发生缺损情况:斑马导丝组为4例(2.6%),较常规组9例(5%)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斑马导丝组(6.82±1.96)10^9/L,较常规组(7.23±3.45)10^9/L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斑马导丝组(17.52±5.59)umol/l,较常规组(18.24±6.01)umol/l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斑马导丝组(27.87±10.92)IU/L,较常规组(28.94±10.76)IU/L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斑马导丝组(27.13±10.74)IU/L,较常规组(26.42±11.25)IU/L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斑马导丝组(39.01 ±4.98)g/L,较常规组(39.38±5.21)g/L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率:斑马导丝组再手术0例(0%)较常规组7例(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斑马导丝组(5.24±1.86)天,较常规组(4.97±2.45)天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斑马导丝组(5.12±1.34)千元,较常规组(4.68±2.27)千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马导丝应用于LCBDE术后拔出T管是安全、可行的,能够提高拔管后胆道镜诊疗的操作效率,便于胆漏发生后的再次置管,有效避免胆漏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拔管后的再手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陆玉芳[4](2013)在《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其目的是引流胆汁,消除胆管感染,便于治疗胆管残余结石,防止术后胆漏,支撑胆道[1]等。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术后2周以上拔除T管很少出现胆漏,但仍有发生,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国外为0.8%,中国国内为0.97%~5.60%[2]。近年来,T管拔出后出现胆漏的报道日益增多,故提高护理人员对胆漏的认识就显得
刘书新[5](2011)在《拔T管后致胆漏19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拔T管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发生拔T管致胆漏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及时插入导尿管充分引流,经胆道镜重新置管引流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胆汁性腹膜炎,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2例经再次手术重新放置T管引流,也治愈出院。结论拔T管后造成胆漏、腹膜炎原因很多,预防其发生非常重要,只要处理及时得当,就可避免病情加重,或避免二次手术的创伤,提高医疗质量。
马海雁,魏佳[6](2010)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附2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倒胆漏病人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9例首选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3例中转手术治疗,余15例治愈,非手术治愈率79%(15/19),3倒首选急诊手术治愈。3例中转手术病人中,l例再手术时遗漏对胆管结扎伤的处理,余2例治愈。全组总治愈率为9l%(20/22)。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T管拔除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陈明,王向,王晓俊[7](2010)在《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拔除T型引流管后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非手术治疗后治愈,1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转手术治愈,1例行急诊手术治愈。结论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病情轻重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倪平志,汤可立,李克跃[8](2010)在《如何预防和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12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胆道手术后常规拔T管所致胆漏13例病例分析。结果 13例胆漏,7例经非手术疗法治愈,6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拔T管胆漏重在预防,要重视全身情况的评估,正确安置T管技术,一旦发生胆漏先积极非手术充分引流胆汁,无效者应果断手术治疗。
太云翔,代亚海[9](2010)在《胆漏44例的原因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44例胆漏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38例首选非手术治疗,8例中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愈率79%。6例首选急诊手术治愈。全组总治愈率为93%。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T管拨除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
王建民,梁勇,薛中星[10](2010)在《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积极正确处理均痊愈。结论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应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方面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正确及时处理,基层医院以手术引流为主。
二、常规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规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管拔除后胆漏的防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术后拔T管致胆漏的防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分析 |
2.2 拔T管后情况分析 |
2.3 处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LCBDE后拔T管发生胆漏的原因 |
3.2 LCBDE后拔T管发生胆漏的处理 |
3.3 LCBDE后拔T管发生胆漏的预防 |
(3)预置斑马导丝在LCBDE术后拔T管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胆漏的原因及防治(附2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l.临床资料 |
2.讨论 |
(7)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 |
2 讨论 |
2.1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 |
2.2 拔T管后胆漏的处理 |
2.2.1 非手术治疗 |
2.2.2 手术治疗 |
2.3 拔T管后胆漏的预防 |
(8)如何预防和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拔T管时间 |
1.3 临床表现 |
1.4 结果 |
2 讨论 |
2.1 拔T管致胆漏的全身因素 |
2.2 拔T管所致胆漏的局部因素 |
2.3 拔T管致胆漏的预防 |
2.4 拔T管致胆漏的治疗 |
(9)胆漏44例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胆漏的原因: |
3.2 胆漏的预防: |
3.3 胆漏的处理: |
(10)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拔T管的情况 |
1.3 原手术情况 |
1.4 拔T管后临床表现 |
1.5 治疗情况 |
2 讨论 |
2.1 拔T管的时间 |
2.2 拔T管的指征 |
2.3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 |
2.4 拔管后胆漏的诊断与治疗 |
2.5 拔T管致胆漏的预防 |
3 结论 |
四、常规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价值[D]. 赵海泉.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术后拔T管致胆漏的防治体会[J]. 艾可为,赵鹏举,施海斌. 当代医学, 2020(30)
- [3]预置斑马导丝在LCBDE术后拔T管中的临床应用[D]. 彭雄兵.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陆玉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20)
- [5]拔T管后致胆漏19例分析[J]. 刘书新. 青岛医药卫生, 2011(01)
- [6]胆漏的原因及防治(附22例报告)[J]. 马海雁,魏佳.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7)
- [7]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陈明,王向,王晓俊. 临床医学工程, 2010(07)
- [8]如何预防和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J]. 倪平志,汤可立,李克跃.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03)
- [9]胆漏44例的原因及防治[J]. 太云翔,代亚海. 四川医学, 2010(06)
- [10]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J]. 王建民,梁勇,薛中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