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变化的OWEIS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盛晖[1](2021)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建研究》文中指出
唐美琴[2](2021)在《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填埋场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主要设施,也是环境污染集中发生的场所。危废填埋场在大气降水淋滤作用下仍存在渗漏问题,给周边地下水环境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对危废填埋场长期维护管理、环境风险预测以及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危废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的研究存在“体系尚未建立”,“多渗漏场景不全”和“参数随机性考虑不精准”等问题,围绕“基本构建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为核心目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检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共开展四方面工作,分别为危废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的构建,建立复杂渗漏源强与包气带地下水和溶质运移耦合三维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表征,开发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具体为:(1)通过填埋场渗漏理论和污染物运移机理、经验公式和实际现场调查等研究,构建地表水入渗、雨水导排防渗、堆体淋溶、渗滤液导排防渗和包气带地下水等五大数学模型。准确刻画了地表径流、地表水入渗、堆体入渗、淋溶、渗滤液侧向导排、渗滤液渗漏、包气带中的水流和溶质运移以及地下水含水层中的水流和溶质运移等数十个地表地下水文过程和溶质迁移扩散过程。(2)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包气带地下水模型中的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非线性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分析出污染源在包气带地下水中的三维动态运移过程和监测井处污染物随时间的浓度变化,并通过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包气带地下水模型预测的正确性。(3)基于MySQL+Python+PyQt5开发框架开发了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其中利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法对参数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依托于北京某危废填埋场的实际数据,与HELP-Landsim耦合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危废填埋场地下水中总氰化物(Total Cyanide,T-CN)浓度在50%、90%、95%置信度水平下均从填埋初期的“增加缓慢”,到中期的“明显上升”,再到后期的“趋于平缓”,与HELP-Landsim耦合模型得出的污染物运移规律相同。并且每年T-CN和自由氰化物(Free Cyanide,F-CN)的浓度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0.22681mg/L。此外,T-CN和F-CN的浓度在50%、90%、95%置信度水平下超过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限值的时间与HELP-Landsim耦合模型的超标时间相差不到3年,体现出本系统较好的风险预警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对于基本的填埋场污染物运移过程的刻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呈现以及较高的工程参考和应用价值。
刘景涛[3](2020)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第四系沉积厚度较薄,平原区存在众多基底隆起,对地下水流场形成阻滞,同时河网密集发育,对含水层进行了纵向切割,使得该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复杂,叠加上高强度的生活排污和数以万计的工业潜在污染源分布,使得该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以2016~2018年的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2005~2008年水质测试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组分、水化学类型和地下水水质的时空演化特征;应用Gibbs图解、离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阐述地下水化学的演化机制;应用单因子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定性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的驱动因素;在构建地下水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基础上,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对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进行研究;通过污染模式概化和防治区划,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从丘陵区至滨海平原水化学剖面,解析地下水环境空间演化规律,丘陵区-冲洪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滨海平原:地下水环境普遍偏酸,沿剖面由酸性向中性演化,近地表水体地带冥想升高;矿化度总体较低,以HCO3·Cl型水分布最广,伴随径流途径矿化度总体呈升高态势,基底隆起部位补径排条件变化,矿化度明显变低;逐渐趋于还原环境,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在包气带颗粒较粗、污染源集中和开挖接触含水层地带明显曾多、浓度升高。2.筛选2005-2008年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426个不同人类活动强度、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区代表性控制原点位,重复取样分析十年尺度水质演化规律: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优化趋势,区域水质达标率从30%上升为49%;HCO3-型水比例有所上升,NO2-、F-、PO43-、总Cr平均浓度略有升高,其余指标均呈变好趋势;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程度最高,防污性能较差的丘陵台地区,地下水质变化最剧烈。3.从物质来源来看:研究区共提取5个主成分,主成分1(水-岩相互作用和海水入侵)解释了最大的原始变量(36.81%),主成分2(含铁矿物溶解)、主成分3(农业活动影响)、主成分4(生活和工业排污)和主成分5(氟矿物的溶解)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的14.068%、9.16%、6.767%和6.282%。应用R型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化学指标,可概括为水-岩相互作用、海水入侵和农业活动;3个水化学指标(NH4+、COD和NO2-),可概括为生活和工业排污;3个水化学指标(p H、F-、Fe和ORP),反应酸雨补给和矿物(含氟矿物、含铁矿物)溶解。4.研究区地下水质污染空间分布,受天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驱动”作用影响。酸雨、包气带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是驱动研究区地下水酸化的主要因素;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村住宅区、城镇住宅区、工业用地(工业区、加油站、油库、垃圾场)和农业用地(农田、果林、苗圃、养殖场)地下水中“三氮”超标现象突出,废水排放、化肥施用、大气沉降等是研究区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水是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重要起源,此外,还原环境、阳离子交换作用、溶滤作用等对高铵地下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性质、盐度效应和人类活动是驱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Fe和Mn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5.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气象和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认为十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主要控制因素为:(1)降雨量增加是引起区域地下水质优化的一个主控因素。一是降雨量增加引起地下水快速补排,二是流域降雨量增加引起主要江河径流增大可以削弱海洋咸水上溯对平原河网区的影响。(2)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治理对局部地下水环境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酸性气体排放量减少引起的酸雨强度减弱是引起区域地下水酸化程度减弱的重要原因,对指标浓度变化有深远影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及水系连通性增强使主要城市河涌水质有所改善。(3)封闭污染地表水体附近,污染物累积导致污染指标浓度升高;生活污染源强持续增加,范围扩大是硝酸盐等污染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6.以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为基础,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以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作为背景,借助NSGA-Ⅱ算法,依据监测最大可靠性原则,最终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高区的监测井数量共计128个;监测井的布置应在查明污染源的基础上,沿污染物运移的方向,由污染羽的源强、中线到污染羽边缘,成三角形布置,保证最大的监测范围。7.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结合主要污染途径分析,首次概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模式,分别为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垂直入渗型污染、平原区的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河流深切区的侧向补给污染,编制了污染防治区划,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倪达[4](2020)在《高水位城市固废填埋场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固废堆体经降解和降雨入渗产生大量渗滤液,长期导排不畅的渗滤液淤积于堆体内,导致堆体内渗滤液水位普遍雍高。高渗滤液水位极易诱发固废堆体失稳、地下水土污染及填埋气无法有效收集等问题,这些给公众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高渗滤液水位,通常采用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进行渗滤液抽排,以提高堆体稳定安全性和填埋气收集率。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在我国高水位填埋场渗滤液水位控制和填埋气收集优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缺乏对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机理的认识,制约了该方法的发展。因此,研究高水位填埋场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机理有助于更合理更高效的进行渗滤液水位控制和填埋气收集。本文采用砂土模拟填埋场深层垃圾,通过自主设计制作的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模型系统对饱和土体进行不同速率的注气(注气阶段),模拟填埋场内垃圾产气,再静置一段时间(静置阶段);静置阶段结束后,进行竖井联合真空法抽水,模拟高水位城市固废填埋场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模型试验过程中固液气三相物质的质量守恒和体积守恒关系,分析注气和静置过程中水位以下土体内气体体积和平均气压的变化规律。通过注气和静置阶段的孔压监测数据,研究了水位以下土体内封闭气包带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到静置阶段结束时不同工况下水位面以下土体内气体的平均气压约为外界大气压的1.35~4.26倍,说明了土体内封闭气包带的积聚十分明显。当注气速率越大,水位面以下土体内封闭气包带体积越大,水位雍高越多,水位面以下土体内封闭气包带平均气压越小。静置阶段的初期,水位面以下土体内气体往水面自由的逃逸,封闭气包带的体积随之减少,孔压出现短时间的较小幅度的降低;静置阶段后期,水位面以下土体内气体逃逸完成,剩下的气体在土体孔隙中形成了稳定的封闭气包带。(2)通过将有注气的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模型试验(第二组)结果与无注气的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模型试验(第一组)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真空度下竖井降水过程中水位和抽水速率的变化规律,获得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对土体水位下降及封闭气包带的影响规律,以及土体内封闭气包带对水运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真空度(6k Pa、8k Pa、9.5k Pa)明显加速了水位以下封闭气包带扩散,对靠近竖井区域的水抽排产生了更强的阻滞影响,导致第二组试验在较高真空度(6k Pa、8k Pa、9.5k Pa)下初期抽水出现反规律性的降水漏斗;而第一组试验并没有此现象出现。第二组和第一组试验在抽水初期,随着真空度的增加,抽水速率减小;在抽水后期,随着真空度的增加,抽水速率增加。在抽水初期,随着真空度的增加,累计抽水量逐渐减小;在抽水后期,真空度越大,封闭气包带的突破和消散速度越快,累计抽水量逐渐增大。(3)基于试验结果分析的相关机理探讨:注气阶段前中期土体孔隙内的水受到气体挤压、土颗粒挤压和围压的影响,从孔隙内流出;注气阶段后期,注入的大量气体逐渐贯穿土体孔隙,形成气体通道,通道气体的移动主要受毛细管力的影响;注气阶段后期和静置阶段前中期有气体从水位以下土体内逃逸,此过程伴随着水从土体孔隙内流出;静置阶段后期,部分气体被封闭在了土体内,此时气体的移动主要受浮力的影响;静置阶段结束时,水位以下土体内存在不易逃逸的封闭气包带堵塞了土体部分孔隙通道;真空度的施加和竖井抽水降低土体水位的同时作用会降低封闭气包带的突破气压,使得封闭气包带易于扩散。
王琳洁[5](2020)在《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焚烧技术因具有减容减量等显着特点正成为主流垃圾处理技术。然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会产生20%-30%的灰渣。炉渣作为焚烧灰渣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灰渣量的80%左右,如何合理的对焚烧炉渣处理处置成为我国焚烧产业面临的新问题。以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焚烧炉渣和湿法处理后的炉渣集料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改进的BCR法等试验方法,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等测试技术,对焚烧炉渣基本特性表征分析,主要包括粒径级配分布、元素分布、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等,为选择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焚烧炉渣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是一种级配良好的砾类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使用;炉渣主要矿物组成为Si O2,Ca CO3和Ca Al Si2O8(4H2O),湿法处理降低了炉渣中Si O2和Ca CO3的衍射峰强度;炉渣中含量较高的三种重金属分别为Zn>Cu>Ni,且0-5 mm粒径炉渣组分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焚烧炉渣中重金属大部分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约50%以上),该形态重金属一般被固定在硅酸盐结构中,说明在自然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特性相对较稳定。采用批量毒性浸出试验、雨水自然淋滤柱浸出模拟等试验方法,探究单一变量下炉渣路用集料在短期和长期淋滤条件下典型重金属Cu、Zn等浸出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焚烧炉渣可作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置,但其重金属浸出浓度已经不同程度地超过了V类地表水标准限值(Pb:0.1mg/L;Cu:1.0mg/L;Zn:2.0mg/L);对于液固比(L/S<15:1)、温度(20℃、30℃、40℃)对重金属浸出水平影响分析中,重金属浸出量均与之呈正比;酸性浸出条件下,p H值减小利于重金属浸出;炉渣在纯水环境中Zn和Cu的浸出速率方程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幂函数方程来描述,浸出过程中主要控速步骤为内扩散控制。通过Arrhenius图得到,Zn浸出表观活化能为38.4 k J/mol,Cu为19.6 k J/mol,这说明炉渣中Cu比Zn更容易浸出;0-5 mm炉渣可浸出重金属水平较5-10 mm的要高,建议在满足路基强度要求的同时用5-10 mm粒径组分的炉渣进行回填使用,同时路堤边坡应采取防渗措施,减小长期使用时炉渣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进行柱淋滤试验发现,湿法处理后的集料浸出液中Cu和Zn浓度远低于原生炉渣,集料中Cu浸出的最高浓度仅为原生炉渣中的1/10,甚至更小,这也说明了湿法工艺处理能够降低炉渣重金属浸出水平;不同p H值(p H=1或3或5)影响分析表明,雨水淋滤5-10 mm原生炉渣时,p H=5情况下Cu累积浸出率最高,可见自然酸雨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的浸出污染最严重。最后,联合应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和CTRAN/W模块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炉渣柱淋滤试验,发现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土柱重金属的浸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炉渣填料实际路基物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炉渣使用11年后重金属Cu溶出浓度峰值大约位于地基以下1 m处,为138 g/m3,污染物横向扩散距离为0.75 m,且Cu浓度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
刘晏辉[6](2020)在《西南某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防控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环境问题存在隐蔽性、滞后性、长期性,起初未引起人们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发布与修订,引起了人们对地下水环境问题的广泛重视。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过犹不及,造成环保资金浪费的现象,基于“源控制、途径阻断、汇治理”的理念,采取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防控的主动防控手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以西南地区某铜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铜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主控因子,筛选评估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迭置指数法建立评估模型,结合过程模拟法弥补迭置指数法忽略污染物的迁移过程的缺陷。通过FEFLOW模拟矿山开采流场变化以及污染物运移过程,量化地下水环境风险。遵循“源-径-汇”全过程控制理念,提出分区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研究区矿体埋藏较深,第四系覆盖层厚大,大气降水、地表水为矿床间接充水水源,基岩风化裂隙水为直接充水水源。第四系地层渗透系数0.024~2.47m/d,天生坝组钠长岩地层0.008~0.31m/d。地下水动力学(大井法)所选用的水文地质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矿区矿坑涌水量12467.50m3/d,首采段矿坑涌水量为1016.71m3/d,基本上反映了矿床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2)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主控因子基础,筛选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并确定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结果得出四个准则层对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的贡献程度为: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地下水浓度场变化>含水层结构破坏>污染源渗漏。(3)铜矿地下水渗流场变化指标参数获取。铜矿基建期内,矿井水集中向采空区排泄,以矿区天生坝组下段首采段为中心形成降落漏斗。采空区四周水力梯度变大,地下水径流速度加快,地下水水位疏排至矿体首采段底板标高。服务年限结束后,降落漏斗影响半径约640m,矿井涌水量约4200m3/d。(4)铜矿地下水浓度场变化指标参数获取。选取Pb、As作为铜矿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因子,假设选矿厂与废石堆场在非正常状况风险事故情景下,进行污染物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选矿厂选矿废水渗漏进入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后,Pb在含水层超标范围随时间不断增大最终趋于减小,下游方向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浓度越低。废石堆场淋滤液渗漏后,As在含水层中超标范围远远小于Pb,超标范围存在时间短。选矿厂与废石堆场下游敏感点1#预测时间段内,Pb与As浓度值均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质要求,发生污染风险事故后对敏感点1#造成较大环境风险的几率极小。(5)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防控。根据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打分并加权计算,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数综合得分S=5.2726,综合风险等级为中级。针对铜矿开采可能导致的基岩含水层结构破坏,提出以矿井地质构造活化、顶板破裂高度和水害监测与预警为主的防控措施;采用注浆措施加固含水层并同时改造含水层富水性,防控矿井涌突水。针对污染源渗漏提出重点防渗、水量监控、跟踪监测等措施;第四系含水层中风险区采用阻隔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措施控制污染羽,低风险区采用自然衰减监测(MNA)、隐患排查与防渗改造。
许家境,代国忠,宋杨,史贵才,施维成,李雄威[7](2020)在《垃圾填埋场防渗墙渗透性能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垂直防渗系统是垃圾填埋场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减缓污染物向周边土体及地下水渗透的速度。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或在垃圾渗滤液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墙的渗透性能研究较少,为了给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江苏省内某垃圾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建立不同工况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的运移情况,并研究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及安全性。模拟结果表明,防渗墙穿透墙体最快需15.86 a,符合垃圾场设计要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比降为5.16,说明墙体安全合理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伍浩良[8](2019)在《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3100、2018YFC180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810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BE2017715)、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No.201606090130)、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No.YBJJ1735)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No.KYLX160242)等课题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开展了新型竖向屏障材料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的研发,并研究其在典型污染液作用下防渗截污性能的系统性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新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工程特性和水化机理。通过室内试验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和易性能良好;其养护28天满足100kPa的强度设计需求;在自来水和污染液作用下的渗透系数均能满足1×10-8m/s的防渗要求;在硫酸钠污染液浸泡作用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强度增长;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较水泥-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在能耗、CO2排放和价格分别降低8%-79%、84%-85%和15%-17%。通过热反应动力学分析和系列微观测试技术,阐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水化特征和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证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和类水滑石(Ht)。(2)研发了新型ECC竖向屏障材料,查明了氧化镁和天然砂两种材料对ECC宏观力学和微观力学的影响。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氧化镁掺量降低ECC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在氧化镁掺量为6%时的ECC获得最大拉伸能力和拉伸强度;增加天然砂的球度S和圆度R削弱抗压强度、拉伸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微观力学结果揭示了,较高的氧化镁掺量可削弱基质强度、基质断裂韧性和拉伸模量,增大基质/纤维界面区,进而削弱最大纤维桥接应力开裂尖端韧性;较小的圆度R和球度S可增大纤维的桥接作用力、尖端断裂韧性和残余能,进而提高极限拉伸强度。掺有6%氧化镁的ECC的力学特性和经济环境效益高于ECC和天然砂ECC。(3)探明了新型的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的耐久特性。干湿循环试验测试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大于水泥基的隔屏障;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第4级循环开始出现轻微裂缝;到第6级循环结束时试样表皮开始出现少量脱落。提高膨润土掺量降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耐久特性,而增加高炉矿渣和氧化镁掺量有利于提高其耐久特性。ECC在自来水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增长,而在尾矿废液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削弱;经过自来水和尾矿废液循环后的ECC试样的拉伸量均降低,降低量为30%-35%;尾矿废液抑制了ECC的自愈合速度,而提高氧化镁掺量可提高自愈合速度。自愈合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碳酸钙(CaCO3)、钙矾石(AFt)和类水滑石(Ht)。(4)获取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阻隔典型Pb-Zn污染液和尾矿废液溶质运移参数。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在Pb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8.8×10-10-9.3×10-10 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0-10.7,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1-0.0034 mL/g;而Zn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6.7×10-10-7.2×10-10 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6-10.9,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3-0.0034 mL/kg。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1.0×10-10 m2/s和0.19 mL/g,而氧化镁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5.38×10-11 m2/s和0.186 mL/g。(5)通过现场实体工程应用,验证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防渗和力学及环境安全性能。通过原位土的室内结果,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pH、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分别为10.5-10.8、400-680kPa、3.8×10-8-3.2×10-7cm/s。通过原位试验结果证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pH和抗压强度均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而渗透系数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2-3个数量级;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固定率高于水泥土隔离屏障。
高绍博,李瑞,席北斗,姜玉,杨予宁,许铮,胡晓农,李鸣晓[9](2019)在《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结合天津市海积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迁移规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渗透系数、孔隙度和弥散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评价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抽出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羽在10年内最大迁移距离为648 m,污染面积达到368667 m2,高浓度氨氮污染羽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层潜水含水层.抽出处理方案效果不佳,易导致氨氮污染羽的拖尾和反弹效应.本研究可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赵晗博[10](2019)在《基于GMS的某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想要获得正常的运行及其发展,那么就必须要保证地下水的水质,它在保障国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促进全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地下水的埋藏性,一旦它被污染,就很难恢复。这将直接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该地区在选煤厂配备有煤泥水处理设施和排水坑。在项目的运作期间,煤泥水处理设施通过滴灌灌水和排水系统,通过包气带渗透进了浅层地下水,从而污染了地下水,直接影响了水的质量。首先,以对所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充分了解为基础,通过地下水质量检测和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现状。其次,由已经得出的背景数据,分析地下水系统的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流和水力特性,将该研究区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稳定地下水流系统。然后,根据实际资料(如地层和源强),在GMS中建立相对应的数值模型,并通过检测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使数值模型能够重现实际水位和流量的动态。模拟流场和实测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场基本与实测流场保持一致,从而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达到精度要求,后续可以用于对污染物砷-溶质运移的预测研究。砷是矸石周转场渗滤液中含量最高的离子,选取砷作为特征污染因子,预测非正常工况下研究区内砷在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矸石周转场渗滤液的渗漏,其中可能造成污染最严重的污染因子砷,对矸石周转场最近的水井以及罕台川水源地保护区敏感目标无影响。
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变化的OWEIS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变化的OWEIS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危废填埋场环境风险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污染物运移模型的建立 |
2.1 地表水入渗模型 |
2.2 雨水和渗滤液导排防渗模型 |
2.2.1 通过完整土工膜的渗透量计算 |
2.2.2 通过土工膜上漏洞的渗漏量计算 |
2.2.3 防渗膜上饱和液位计算方法研究 |
2.3 堆体淋溶模型 |
2.3.1 渗滤液参数计算方法 |
2.3.2 垃圾参数计算方法 |
2.4 包气带地下水 |
2.4.1 基本假设 |
2.4.2 地下水流运动和定解条件 |
2.4.3 溶质运移方程和定解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包气带地下水污染物运移三维模型实现 |
3.1 有限单元法 |
3.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3.1.2 有限单元法分析步骤 |
3.2 包气带地下水三维模型实现 |
3.2.1 模型场景概化 |
3.2.2 模型设置 |
3.2.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3.2.4 网格剖分 |
3.2.5 模型参数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危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需求分析 |
4.1.1 数据管理需求 |
4.1.2 模型计算需求 |
4.2 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设计 |
4.2.1 系统环境设计 |
4.2.2 系统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2.3 系统计算功能模块设计 |
4.3 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系统实现 |
4.3.1 系统数据管理功能实现 |
4.3.2 系统计算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危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系统测试 |
5.1 HELP-Landsim耦合模型 |
5.2 系统参数设定 |
5.3 系统准确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地下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 |
1.1.2 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
1.1.3 原生地下水环境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 |
1.2.2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 |
1.2.3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2 沉积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第四纪沉积环境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
2.3.2 水文地质结构 |
2.3.3 水循环特征 |
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 |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
3.2 地下水化学总体特征 |
3.2.1 地下水化学组分 |
3.2.2 地下水化学类型 |
3.2.3 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 各地貌分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2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3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4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 |
4.1 地下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 |
4.1.1 PH值 |
4.1.2 主要水化学组分(K~+、NA~+、CA~(2+)、MG~(2+)、CL~-、SO_4~(2-)和HCO_3~-) |
4.1.3 “三氮”(NO3-N、NO2-N和 NH4-N) |
4.1.4 微量元素(MN、AS和 AL) |
4.1.5 有机污染物 |
4.2 地下水化学时间演化特征 |
4.2.1 区域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
4.2.2 不同地貌分区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
4.2.3 典型地下水化学指标演化特征 |
4.2.4 典型监测点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
4.3 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特征 |
4.3.1 水质评价方法 |
4.3.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4.3.3 地下水水质时间演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 |
5.1 GIBBS图解 |
5.2 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 |
5.2.1 水-岩相互作用 |
5.2.2 离子交换作用 |
5.2.3 人类活动 |
5.3 地下水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
5.3.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5.3.2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因子分析 |
5.3.3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
5.3.4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
5.3.5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聚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
6.1 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情况 |
6.2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 |
6.2.1 地下水有机指标总体分布特征 |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
6.2.3 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
6.3 地下水有机污染来源解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驱动因素研究 |
7.1 地下水酸化 |
7.2 地下水“三氮” |
7.3 地下水铁和锰 |
7.3.1 氧化还原环境 |
7.3.2 酸碱条件 |
7.3.3 地下水径流条件与含水层岩性 |
7.3.4 盐度效应 |
7.3.5 人类活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 |
8.1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概述 |
8.2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筛选评价 |
8.2.1 无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
8.2.2 有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
8.2.3 污染物毒性表征 |
8.2.4 主要污染物筛选排序 |
8.3 地下水数值模型 |
8.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
8.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识别 |
8.4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构建 |
8.4.1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8.4.2 地下水水质因子初始浓度场 |
8.4.3 水质因子迁移数值模型预测 |
8.5 地下水监测井优化设计 |
8.5.1 地下水监测优化模型简介 |
8.5.2 监测井优化设计模型 |
8.5.3 监测井优化设计结果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与防治建议 |
9.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
9.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
9.1.2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及分析 |
9.2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 |
9.2.1 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垂直入渗型污染 |
9.2.2 平原区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 |
9.2.3 河流深切割区侧向补给污染 |
9.3 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高水位城市固废填埋场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孔压变化规律 |
1.2.2 传统土体真空降水预压 |
1.2.3 传统土体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 |
1.2.4 传统土体竖井联合注气联合真空法降水 |
1.2.5 填埋场竖井降水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 |
2.1 模型系统 |
2.1.1 模型土体 |
2.1.2 抽水系统 |
2.1.3 模型箱 |
2.1.4 注水系统 |
2.1.5 注气系统 |
2.1.6 抽真空系统 |
2.1.7 监测系统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步骤 |
2.3.1 准备工作 |
2.3.2 土体填筑和孔压计埋设 |
2.3.3 试验操作 |
2.4 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注气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自重排水试验 |
3.2 不同真空度下的竖井降水 |
3.2.1 竖井和土体内水位的变化规律 |
3.2.2 竖井抽水速率的变化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注气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注气阶段和静置阶段 |
4.1.1 水位以下土体内气体体积和平均气压的变化规律 |
4.1.2 注气阶段封闭气包带的形成规律 |
4.1.3 静置阶段封闭气包带的发展规律 |
4.2 不同真空度下的竖井降水 |
4.2.1 竖井和土体内孔压的变化规律 |
4.2.2 竖井和土体内水位的变化规律 |
4.2.3 竖井抽水速率的变化规律 |
4.3 基于试验结果分析的相关探讨 |
4.3.1 封闭气包带的形成和发展机理 |
4.3.2 封闭气包带对降水的阻滞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炉渣资源化利用 |
1.2.2 炉渣中重金属迁移浸出研究 |
1.2.3 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湿法处理炉渣特性表征及环境影响 |
2.1 焚烧炉渣预处理与样品采集 |
2.2 焚烧炉渣的构成与粒径分布 |
2.2.1 炉渣构成 |
2.2.2 炉渣的粒径分布 |
2.3 炉渣的理化特性 |
2.3.1 最大干密度 |
2.3.2 磁性金属含量 |
2.3.3 热灼减率 |
2.3.4 化学成分 |
2.3.5 矿物成分分析 |
2.4 炉渣中重金属分析 |
2.4.1 重金属总量 |
2.4.2 重金属形态分布 |
2.5 沉淀池污泥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炉渣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实验样品和仪器准备 |
3.2 毒性浸出试验方法 |
3.3 炉渣毒性浸出结果 |
3.3.1 浸出液pH值 |
3.3.2 不同浸出方法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3.3 液固比对炉渣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3.3.4 不同pH值条件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3.5 不同温度条件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4 重金属静态浸出的动力学特性 |
3.4.1 静态浸出动力学方程拟合 |
3.4.2 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 |
3.4.3 Zn、Cu的浸出动力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雨水自然淋滤时炉渣集料重金属浸出特性 |
4.1 实验装置简介 |
4.2 试验控制因素及方法 |
4.2.1 淋滤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重金属浸出的酸碱度依赖性 |
4.3.2 重金属浸出的雨水强度依赖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eostudio软件的环境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5.1 软件介绍 |
5.2 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5.3 基于Geostudio的污染物数值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5.3.2 SEEP/W渗流分析 |
5.3.3 CTRAN/W污染物运移分析 |
5.4 基于土柱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 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炉渣重金属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西南某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
1.2.2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
1.2.3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1.2.4 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3.3 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计算 |
2.4 矿床水文地质概况 |
2.4.1 矿体埋藏特征 |
2.4.2 矿床充水条件 |
2.4.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
第3章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主控因子分析 |
3.1 含水层结构 |
3.1.1 含水层结构破坏 |
3.1.2 冒落裂隙带预测 |
3.2 地下水渗流场 |
3.2.1 渗流场状态变化 |
3.2.2 矿坑涌水量计算 |
3.3 地下水浓度场 |
3.3.1 污染源渗漏 |
3.3.2 风险因子识别 |
第4章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内涵与功能 |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构建层次模型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风险指标权重 |
4.3.4 指标分值取值范围 |
第5章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参数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5.1.2 含水层概化 |
5.2 地下水水流模型 |
5.2.1 渗流场数学模型 |
5.2.2 空间离散 |
5.2.3 参数的获取 |
5.2.4 源汇项的处理 |
5.2.5 模型识别校验 |
5.3 渗流场变化动态预测与分析 |
5.3.1 渗流场动态预测 |
5.3.2 矿井涌水量预测 |
5.3.3 地下水补径排变化特征 |
5.4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
5.4.1 地下水溶质模型的建立 |
5.4.2 溶质运移模型参数 |
5.4.3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
5.4.4 污染源源强计算 |
5.5 浓度场变化动态预测与分析 |
5.5.1 源汇项 |
5.5.2 预测时段 |
5.5.3 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 |
第6章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防控 |
6.1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 |
6.1.1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综合评估 |
6.1.2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分区 |
6.2 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分区防控 |
6.2.1 基岩含水层的风险防控 |
6.2.2 第四系含水层的风险防控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垃圾填埋场防渗墙渗透性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计算模型 |
2.1 渗流微分方程 |
2.2 模型建立 |
3 结果分析 |
3.1 工况1分析 |
3.2 工况2分析 |
3.3 渗透量变化 |
4 误差分析与讨论 |
5 结 论 |
(8)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字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现状 |
1.1.2 污染场地防治相关政策 |
1.1.3 污染场地修复及风险管控技术分析 |
1.2 竖向屏障历史及应用 |
1.2.1 竖向屏障技术类型及工艺控制 |
1.2.2 竖向屏障施工工艺及应用 |
1.2.3 竖向屏障施工案例 |
1.2.4 竖向屏障质量控制和工后监测 |
1.3 竖向隔离屏障研究现状 |
1.3.1 竖向屏障工程性质 |
1.3.2 竖向屏障服役性能 |
1.4 竖向屏障材料 |
1.4.1 膨润土 |
1.4.2 高炉矿渣 |
1.4.3 高延性混凝土(ECC) |
1.5 现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与总结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
2.1 MSB试验材料和制备 |
2.2 MSB试验制备 |
2.3 MSB试验内容及方案 |
2.3.1 坍落度试验 |
2.3.2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3.3 柔性壁渗透试验 |
2.3.4 干湿循环试验 |
2.3.5 长期浸泡试验 |
2.3.6 毒性浸出试验 |
2.3.7 土柱化学渗透试验 |
2.3.8 微观测试 |
2.3.9 MSB试验内容小结 |
2.4 ECC竖向屏障墙体材料成分和制备过程 |
2.5 ECC竖向屏障试验内容及方案 |
2.5.1 和易性试验 |
2.5.2 单轴拉伸试验 |
2.5.3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5.4 渗透试验 |
2.5.5 自愈合试验 |
2.5.6 断裂韧性试验 |
2.5.7 单纤维拔出试验 |
2.5.8 微观分析试验 |
2.5.9 ECC试验内容小结 |
第3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研发 |
3.1 MSB竖向屏障概述 |
3.1.1 优选设计 |
3.1.2 施工和易性 |
3.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4 pH和干密度 |
3.1.5 自来水渗透特性 |
3.1.6 硫酸盐和重金属溶液渗透特性 |
3.1.7 硫酸盐和重金属污染液浸泡 |
3.1.8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3.1.9 MSB竖向屏障讨论 |
3.2 MSB竖向屏障微观机理分析 |
3.2.1 热反应动力学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扫描电镜 |
3.2.4 能谱分析 |
3.2.5 傅里叶红外分析 |
3.2.6 压汞分析 |
3.2.7 MSB竖向屏障机理分析 |
3.3 ECC竖向屏障概述 |
3.3.1 工程和易性 |
3.3.2 抗压强度 |
3.3.3 单轴拉伸特性 |
3.3.4 渗透特性 |
3.3.5 经济环境效应 |
3.3.6 ECC性能评估 |
3.4 ECC竖向屏障机理 |
3.4.1 断裂韧性 |
3.4.2 单纤维拔出 |
3.4.3 微观力学分析 |
3.4.4 MgO-ECC机理分析 |
3.4.5 天然砂ECC机理分析 |
3.5 本章内容小结 |
第4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耐久特性 |
4.1 MSB竖向屏障耐久特性 |
4.1.1 质量损失 |
4.1.2 表观评价 |
4.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4 pH变化 |
4.1.5 孔隙变化 |
4.1.6 微观产物分析 |
4.2 ECC竖向屏障体耐久特性 |
4.2.1 强度变化 |
4.2.2 质量变化 |
4.2.3 拉伸量变化 |
4.2.4 pH |
4.2.5 孔隙率变化 |
4.3 ECC竖向屏障自愈合特性 |
4.3.1 共振频率RF |
4.3.2 自愈合表征 |
4.3.3 微观分析 |
4.4 本章内容小结 |
第5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溶质运移参数 |
5.1 土柱化学渗透 |
5.1.1 试验原理 |
5.1.2 试验方案和配比 |
5.1.3 DIW冲刷测试结果 |
5.1.4 Pb-Zn溶液测试结果 |
5.1.5 Pb-Zn稳定率 |
5.1.6 渗透压力差 |
5.1.7 化学膜效率系数 |
5.1.8 运移参数 |
5.2 ECC竖向屏障体运移参数 |
5.2.1 裂缝分布 |
5.2.2 渗透液pH和EC |
5.2.3 非开裂渗透 |
5.2.4 开裂条件渗透 |
5.2.5 渗透预测 |
5.2.6 扩散试验 |
5.3 本章内容小结 |
第6章 MSB竖向屏障现场试验 |
6.1 污染场地概述 |
6.1.1 场地概况 |
6.1.2 场地污染历史 |
6.1.3 场地污染修复前 |
6.2 项目工程概况 |
6.2.1 施工工艺 |
6.2.2 现场取样 |
6.2.3 土壤测试结果 |
6.3 室内试验结果 |
6.3.1 含水率 |
6.3.2 pH |
6.3.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3.4 渗透系数 |
6.3.5 重金属和有机物浸出 |
6.3.6 重金属和有机物固定率 |
6.4 现场试验结果 |
6.4.1 含水率 |
6.4.2 pH |
6.4.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4.4 渗透系数 |
6.4.5 重金属和有机物浸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1975-2017年竖向隔离屏障应用统计 |
附录二 现场污染土重金属及有机物浓度 |
附录三 现场污染水测试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9)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Survey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area)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下水流模拟 |
2.2.1 概念模型 |
2.2.2 地下水控制方程 |
2.2.3 数值模拟 |
2.3 污染物运移模拟 |
2.3.1 污染物运移控制方程 |
2.3.2 数值模拟 |
3 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1 模型校正与敏感性分析 |
3.2 地下水流场模拟分析 |
3.3 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预测 |
4 结论(Conclusions) |
(10)基于GMS的某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地下水环境预测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
3.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初始水位流场的确定 |
3.1.3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
3.2 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
3.2.1 地下水中水化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3.2.2 地下水TDS含量分布和水化学类型 |
3.3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模拟模型建 |
4.1 模拟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
4.1.1 模拟区范围 |
4.1.2 含水层结构概化 |
4.1.3 边界条件的概化 |
4.1.4 地下水流系统 |
4.2 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 |
4.2.1 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2 数学模型 |
4.2.3 模拟区剖分 |
4.2.4 初始条件的确定 |
4.3 数值模型的校正及验证 |
4.4 均衡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5.2 污染源分析及源强的确定 |
5.2.1 污染源的分析 |
5.2.2 源强的确定 |
5.2.3 预测模型 |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5.3.1 正常工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5.3.2 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运移预测结果 |
5.4 地面防渗及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
5.4.1 淋溶液收集沉淀池 |
5.4.2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及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变化的OWEIS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建研究[D]. 盛晖.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2]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D]. 唐美琴. 山东工商学院, 2021(12)
-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D]. 刘景涛. 西北大学, 2020
- [4]高水位城市固废填埋场竖井联合真空法降水机理研究[D]. 倪达.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D]. 王琳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西南某铜矿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防控研究[D]. 刘晏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垃圾填埋场防渗墙渗透性能有限元分析[J]. 许家境,代国忠,宋杨,史贵才,施维成,李雄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3)
- [8]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D]. 伍浩良. 东南大学, 2019
- [9]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J]. 高绍博,李瑞,席北斗,姜玉,杨予宁,许铮,胡晓农,李鸣晓.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0)
- [10]基于GMS的某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D]. 赵晗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