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E对镉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启龙[1](2020)在《益肾活血饮改善肾虚血瘀证VC患者SDF及胚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评估益肾活血饮能否改善肾虚血瘀证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率(Sperm DNA fragmentation,SDF),及后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治疗所获得的胚胎质量,并评估该方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及与既往专家共识推荐干预方式相比是否存有其优势。方法:收集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SDF异常不育症患者,常规行助孕治疗术前套餐检查,对阴囊彩超显示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且精子参数符合IVF治疗方案的SDF异常患者给予中医证型辨识,挑选出肾虚血瘀证精索静脉曲张性SDF异常患者。计划纳入研究目标人群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益肾活血饮组39例(生活方式调整+益肾活血饮治疗)、维生素E组37例(生活方式调整+维生素E治疗)和空白对照组44例(生活习惯调整)。各组分别给予三个月上述干预措施,后续进入IVF-ET治疗周期,配偶取卵日男方精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临床实施干预前,统计上述三组患者年龄、精液常规参数和SDF,比较三组上述指标是否存有差异,以评估治疗前三组基础值是否均一具有可比性;临床干预后,三组各自内部干预前后配对比较精液常规参数和SDF是否存有差异,评估三组干预措施是否具有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干预后,分析三组间精液常规参数和SDF指标是否存有差异;比较三组措施干预后行IVF-ET助孕治疗获取的胚胎各阶段评估指标(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有无区别,并记录有无不良事件发生。通过比较上述各评估参数的变化,以分析三种干预措施的临床治疗效能是否存有差异,从而确认益肾活血饮治疗肾虚血瘀证精索静脉曲张性精子DNA碎片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否优于或等效于其它干预方案。结果:(1)实际纳入目标人群108例,其中益肾活血饮组36例,维生素E组35例,空白对照组37例,干预过程中益肾活血饮组脱落1例,空白对照组脱落2例;(2)患者夫妇双方年龄、不育年限、配偶获卵数、成熟卵泡数、治疗前精液常规参数和精子DNA碎片率,三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各组间精液治疗效果和胚胎发育潜能影响评估均具有可比性;(3)各组指标内部治疗前后配对比较,三组精子功能指标SDF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z值分别为-13.105,-6.829和-6.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01,精液常规单项和总体参数各组有不同程度改善;(4)治疗后三组间精液参数(包括SDF)比较,精液常规单项指标和精子总体参数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SDF存有显着差异,=3.37,P=0.038,多重比较发现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8);(5)三组SDF改善率分别为62.857%、42.857%和37.143%,=5.116(P=0.077),治愈率分别为45.714%、31.429%和31.429%,=2.062(P=0.357),虽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后SDF正常患者和异常患者胚胎培养室参数(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比较,可利用胚胎率(z=4.889,P<0.001)、优质胚胎率(z=6.148,P<0.001)和正常受精率(z=3.37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7)三组间IVF治疗所获取胚胎各发育阶段参数比较,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优质胚胎率存有统计学差异(=17.233,P<0.001),多重比较发现中药组与维生素E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维生素E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优质胚胎率无统计学差异。(8)三组肾虚血瘀证型改善率比较,益肾活血饮组改善率82.857%(29/35),维生素E组57.143%(20/35),空白对照组51.429%(18/35),各组证型改善率存有显着差异,益肾活血饮干预组证型改善率显着优于其它两组。(9)安全性分析显示,各组干预措施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益肾活血饮组1例患者大便稍稀软,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各组均未见异常。结论:SDF异常可影响到胚胎的发育潜能,SDF异常患者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偏低,针对肾虚血瘀证精索静脉曲性SDF异常患者的临床经验治疗(包括单独生活方式调整),均可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SDF和精液常规参数,但呈现SDF参数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相对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抗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维生素E治疗,多环节作用效应的益肾活血饮干预可获得相对较低的SDF和较高的优质胚胎率,预示该类SDF异常患者行IVF治疗前采用合适的保守预处理存在其必要性,中医药干预在该类患者诊治方面存在其优势。
安雨[2](2020)在《艾烟干预弱精子症大鼠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弱精子症是一种以精子进行性运动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于男性不育的范畴,因其难治、复发率高的特点而成为现今生殖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艾灸是治疗男性不育的常用方法,其作用机制备受关注。前期研究发现艾烟是艾灸起效的三途径之一,并且对普通Wistar大鼠的生殖功能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拟从细胞凋亡的角度,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艾烟对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目的:使用奥硝唑灌胃法建立弱精子症大鼠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艾烟干预,观察艾烟对大鼠精子参数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明确艾烟对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揭示艾烟改善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香烟组、低浓度艾烟组、中浓度艾烟组、高浓度艾烟组,每组12只。溶剂对照组只给予0.2%竣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因奥硝唑难溶于水,需用该溶液配制造模药物)灌胃,其余5组用奥硝唑溶液灌胃,灌胃剂量是:前10天400mg/(kg·d),第11天起200 mg/(kg·d),共灌胃8周。低、中、高艾烟组从第11天开始进行艾烟干预,每日1次,每次20min,一周干预6天至第8周末,艾烟浓度分别为1 ×、3 ×、9 ×临床艾烟浓度。香烟组的干预时长、频率、浓度,与中浓度艾烟组相同。实验结束后:1.称取大鼠体重及睾丸重量,观察睾丸指数变化;使用扩散法收集大鼠附睾尾中的精子,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大鼠的各项精子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2.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通过TUNEL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体视学图像分析系统统计大鼠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3.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所有数据结果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大鼠睾丸指数、精子参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香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均显着下降(P<0.01);低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还存在明显差异(P<0.01);中、高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B)级精子数显着提高(P<0.01),A级精子数显着提高(P<0.05);中、高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显着提高(P<0.01)。与香烟组相比:低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中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A+B)级精子数显着提高(P<0.01),精子活率显着提高(P<0.05);高浓度艾烟组大鼠的精子活力、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显着提高(P<0.01),精子活率显着提高(P<0.05)。6组大鼠的睾丸指数、精子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大鼠睾丸组织HE染色、凋亡指数溶剂对照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各级生精细胞正常;模型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萎缩、各级生精细胞缺失及排列紊乱;香烟组大鼠睾丸损伤重于模型组;给予各浓度艾烟干预后,生精小管的结构、各级生精细胞的数量及排列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中浓度艾烟组大鼠睾丸组织恢复更明显;高浓度艾烟组大鼠睾丸组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上升(P<0.01);香烟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上升(P<0.05);低、中浓度艾烟组凋亡指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高浓度艾烟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烟组凋亡指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低浓度艾烟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下降(P<0.01);中浓度艾烟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下降(P<0.05);高浓度艾烟组凋亡指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与香烟组相比:低、中浓度艾烟组的凋亡指数显着下降(P<0.05);高浓度艾烟组凋亡指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3.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Bcl-2表达显着下降(P<0.05),Bax表达显着上升(P<0.01);低、中浓度艾烟组的Bcl-2、Bax、Caspase-3表达无差异(P>0.05);高浓度艾烟组的Bcl-2、Bax表达无差异(P>0.05)、但Caspase-3表达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烟组的Bcl-2、Bax、Caspase-3表达无差异(P>0.05);低浓度艾烟组的Bax表达显着下降(P<0.01),Caspase-3表达显着下降(P<0.05);中浓度艾烟组的Bcl-2表达显着上升(P<0.01),Bax表达显着下降(P<0.05);高浓度艾烟组的Bax表达显着下降(P<0.05)。与香烟组相比:低浓度艾烟组的Bax、Caspase-3表达显着下降(P<0.05);中浓度艾烟组的Bcl-2表达显着上升、Bax表达显着下降(P<0.05);高浓度艾烟组的Bcl-2、Bax、Caspase-3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艾烟可以提高弱精子症大鼠精子活力、精子活率、A级精子数、(A+B)级精子数,改善睾丸生精小管结构、改善睾丸内环境,且中浓度艾烟的干预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数量,以抑制由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异常引起的睾丸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弱精子症大鼠的精子质量。
黄晓[3](2019)在《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镉(cadmium,Cd)污染涉及全人群,对肾脏、骨骼、肺、生殖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膳食是一般人群(非污染区、非职业、非吸烟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有研究预测,一般人群镉暴露量在未来几十年呈增加趋势。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中国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防控与风险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镉的健康风险。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的认定,是风险评估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是以肾损伤作为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制定的。最近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研究表明,在引起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剂量镉暴露,能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有学者认为应以骨损伤,作为镉接触的最关键有害效应,修改并降低食品中镉限量标准。钙(calcium,Ca)摄入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一般人群中膳食镉暴露和低钙摄入往往同时存在,人群研究中可能因钙摄入不足,造成对镉致骨毒作用高估。在现有关于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镉暴露增加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的人群研究中,仅2篇报告了钙的摄入量,且钙的摄入量在902-1081mg间,低于美国医学科学院对50岁以上女性人群钙摄入量的建议值(1000-1200mg)。因此,由于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混杂,人群研究中肾损伤水平以下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仍不确定。高钙摄入是人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生命早期足够钙摄入能获得最佳骨峰值,并降低生命后期骨折的风险。但过量摄入钙也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如增加肾结石的相对危险性,影响钙及其它金属元素吸收。因此,在增加钙摄入拮抗镉毒作用时,需注意钙摄入过高可能的健康风险。此外,一般人群中存在少部分个体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而膳食是镉暴露和钙摄入的主要途径,且肾也是镉、钙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两者进入机体后可能毒作用相加,但目前尚无整体动物水平相关毒理学资料。一般人群因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原因,膳食镉暴露水平不一。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是否对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以及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和效应大小尚无研究报道。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表明钙补充能拮抗镉吸收,但膳食钙摄入与镉吸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镉暴露剂量下,随钙摄入量的不同可能减少、不影响甚至增加镉吸收。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增加钙摄入减少镉吸收也不明确。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人群研究中技术及伦理学等方面的限制,和上述问题亟待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和钙摄入水平,以明确钙补充是否对一般人群膳食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更准确地估计肾损伤水平以下膳食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及了解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采用大鼠饲料添加镉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进行90天经口毒性试验,除观察一般毒理学指标外,还观察了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获得大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the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然后通过检测大鼠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镉浓度),探讨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并对小肠和肾脏钙转运关键蛋白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解释钙补充对镉吸收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提供相关资料。随后进一步通过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观察钙补充后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的骨效应指标变化,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及效应大小。镉暴露动物模型大鼠钙摄入量正常,可以排除因钙摄入不足而高估镉暴露致骨损伤的可能性,再给予钙补充干预,可以排除高钙摄入可能的保护作用,更准确地估计低镉暴露与镉致骨骼损伤的定量关系。随后进一步从FGF23/Klotho轴出发,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镉的风险评估提供相关毒理学资料,也为理解钙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一章一般人群膳食镉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的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本研究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断乳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钙含量适宜饲料(AIN-93G,含0.5%Ca,为大鼠钙适宜摄入量),连续喂饲90天。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以饲料添加1mg/kg镉的方式,给大鼠染毒可以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镉暴露组);1mg Cd/kg+0.15%Ca(低钙补充组);1mg Cd/kg+0.4%Ca(中钙补充组);1mg Cd/kg+0.6%Ca(高钙补充组)。通过对钙毒作用的靶器官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氮素氮等生化、血液指标检查,以了解不同水平钙补充的钙毒作用;通过对血清钙、铁、锌、铜,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肝肾铁、锌、铜浓度和骨钙含量的检测,以观察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LOAEL。与对照组比较,(1)钙补充各组动物活动、生长正常,实验末体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高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中、高剂量钙补充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3)低剂量钙补充组病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但在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钙化等级和发生率升高,钙补充各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血尿素氮结果一致。(4)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肝、肾组织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肝、肾铁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镉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钙补充组的肾病理改变和血清尿素氮高于正常组,且各钙补充剂量组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确定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低于中钙补充组钙含量(即每公斤饲料+0.4%Ca),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即每公斤饲料+0.6%Ca)。第二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动物模型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组织镉浓度)的检测,及对小肠和肾脏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检测,以明确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及可能机制。各钙补充组与镉暴露组比较,低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与镉暴露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与肾镉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低钙补充组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高于镉暴露组(p<0.05),中、高钙补充组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与镉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高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大鼠的镉吸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小肠钙结合蛋白可能参与了其过程。第三章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以第一部分实验获得的大鼠钙补充LOAEL(+0.4%Ca含量)为钙干预剂量,进行干预实验,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骨损伤有保护作用及效应大小。选用雌性断乳后SD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AIN-93G饲料连续喂饲90天。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低镉暴露组);1mg Cd/kg+0.4%Ca(低镉暴露钙干预组);5mg Cd/kg+0(中镉暴露组);5mg Cd/kg+0.4%Ca(中镉暴露钙干预组);50mg Cd/kg+0(高镉暴露组);50mg Cd/kg+0.4%Ca(高镉暴露钙干预组)。在镉暴露指标上,除大鼠平均每日膳食镉摄入量外,还通过原子吸收法检测肾脏,肝脏和股骨中镉含量,以准确估计大鼠镉体内暴露量。在骨效应指标上,除骨量指标外,还从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病理学骨微结构、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及骨代谢OPG/RANKL通路进行观察,以评估钙补充干预的保护效应。对中、高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干预后,股骨弹性模量和抗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25.32%32.8%,9.9%11.2%,血清PINP(骨形成标志物)增加、骨微结构(骨小梁数量和皮质厚度)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成骨相关)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对低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上述指标没有影响。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特别是对中、高剂量膳食镉暴露大鼠效应显着。但对低剂量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第四章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机制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动物模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蛋白,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从FGF23/Klotho轴,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钙补充干预后血清Klotho蛋白、肾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肾钠依赖性磷酸盐协同转运蛋白(Napi2a)基因表达低于干预前(p<0.05);肾1,25-(OH)2D3合成的线粒体Cyp27b1酶基因表达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钙补充干预后,大鼠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干预后高镉暴露组骨Wnt/β-catenin通路Wnt靶基因Tcf1和Axin2基因表达增加(p<0.05);Wnt通路下游与增殖相关的C-myc蛋白表达增加(p<0.05)。干预后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Runx2蛋白上调,反映成骨细胞终末分化水平的Ⅰ型胶原(Col1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在血清蛋白、肾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钙补充干预后Klotho表达均下调,骨FGF23基因和蛋白上调,推测钙补充可能通过FGF23/Klotho轴发挥其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基于肾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这一生物学效应可能与Klotho和FGF23形成特异性受体复合物,间接影响肾脏中的影响维生素D合成、钙的重吸收和肾磷酸盐转运有关;基于骨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其与FGF23/Klotho轴调控成骨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综上所述,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值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结果提示人群中少部分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UL者,不能忽视膳食镉暴露的毒作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低镉暴露大鼠的镉吸收,提示减少镉吸收可能不是钙拮抗镉骨毒作用的机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提示在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时,需关注钙补充增加镉吸收的潜在不良作用。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提示在镉的风险评估中,需考虑高钙摄入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而对低剂量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提示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剂量选择性。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涉及FGF23/Klotho轴,还直接影响骨代谢OPG/RANKL信号通路。
李旭升[4](2019)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镉致雄性小鼠青春期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镉(Cadmium,Cd)作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能通过氧化损伤和干扰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造成精子质量下降,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青春期雄性生殖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与性成熟阶段相比,其对Cd造成的损伤更为敏感。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作为日常膳食极易获取的抗氧化黄酮类物质,是拮抗Cd诱导的生殖毒性的潜在功能化合物。本课题主要通过给予青春期Cd暴露小鼠C3G膳食,在体内探讨C3G对Cd致青春期雄性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5日龄青春期雄鼠每天灌胃5.0 mg/kg·bw氯化镉造成生殖损伤,同时在饲料中添加500 mg/kg·diet C3G进行自由摄食干预,实验持续30 d直至小鼠性成熟。干预结束,分离血清、睾丸、附睾、精子、下丘脑及垂体,测定相关指标。(1)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睾丸附睾组织学评价及睾丸生精上皮评分,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测定精子的数量、畸形率、活率、活力及运动相关参数,采用试剂盒测定睾丸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表达,表征C3G干预对Cd致睾丸和精子损伤的保护作用。(2)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析睾丸中血睾屏障相关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探索C3G干预和Cd暴露对小鼠血睾屏障的影响。(3)采用过碘酸-希夫碱染色对生精上皮周期进行分析,再通过IHC、IF、W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对精子变形过程中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过程中的相关蛋白和基因进行分析、对组蛋白修饰进行表征,探讨C3G对Cd致生精阻滞的改善作用机制。(4)通过测定睾丸相关抗氧化酶含量或活力及脂质氧化终产物含量,评价C3G对睾丸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利用IF进行精子DNA损伤标志物测定、利用TUNEL荧光进行凋亡测定、利用WB对诱导睾丸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探索C3G对氧化损伤介导的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5)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相关激素的含量,采用qPCR分析下丘脑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垂体及睾丸中相关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采用WB分析睾丸中睾酮合成通路相关蛋白含量,探讨C3G对镉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紊乱的调控作用。结果:(1)与Cd损伤组相比,膳食摄入C3G显着提高了精子数量,改善精子活力及活率,有效地提高了精子质量。(2)青春期口服Cd暴露后,血睾屏障连接相关蛋白分布和表达正常,Cd暴露并未造成小鼠睾丸血睾屏障破坏。(3)青春期口服Cd暴露可通过组蛋白表观遗传异常修饰,进而导致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阻滞,使得精子发生阻滞在精子变形期。而C3G干预可维持正常组蛋白修饰,有效缓解组蛋白-鱼精蛋白阻滞,使得精子变形过程顺利进行。(4)青春期Cd暴露造成的精子变形失败使得精子核容易受到Cd诱导的氧化应激所介导的DNA损伤,进而导致精细胞凋亡。而C3G可以显着改善睾丸的抗氧化系统,使得精子免受氧化损伤。(5)青春期Cd暴露会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得睾酮含量异常升高,而C3G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相关激素受体表达及睾酮合成通路以维持激素的正常水平,使得精子发生正常进行。结论:C3G可通过改善异常组蛋白修饰以缓解精子变形过程中的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阻滞、改善睾丸抗氧化系统以使其免受氧化损伤介导的细胞凋亡、恢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以维持正常性激素合成分泌,来拮抗青春期Cd暴露引起的生精障碍。本研究成果将为Cd污染地区采用日常膳食摄入花色苷改善Cd造成的青春期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提供理论依据。
曾群[5](2019)在《亚砷酸钠对小鼠雄性生殖和糖稳态的影响及葡萄皮提取物的缓解作用》文中指出砷(As)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饮水、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机体各组织器官损伤,引起癌症和多种疾病发生。近年来,砷对雄性生殖健康的潜在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动物短期砷暴露实验已经证实,砷可通过抑制睾酮合成,降低精子质量、诱导睾丸氧化应激,干扰正常的精子发生。但是至今为止,长期砷暴露的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一致认为氧化应激与砷诱导的组织器官损伤密切相关,提示通过抗氧化、减轻氧化应激能缓解砷引起的损伤。因此,探寻安全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己成为研究的热点。葡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然而,葡萄果皮提取物(GSE)能否减轻砷诱导的雄性器官氧化损伤及其它损伤,保护正常精子发生,目前尚未见报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可增大患糖尿病的风险。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许多证据也已表明砷摄入能扰乱机体的葡萄糖稳态。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迄今为止,长期砷暴露对糖稳态的影响、肝脏氧化应激程度、肝脏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葡萄糖转运影响的研究尚少。基于小鼠对砷蓄积的靶器官与人类砷中毒的靶器官具有一致性,本课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亚砷酸钠(NaAs02)长期暴露引起的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分析了 GSE对砷致雄性生殖毒性的缓解作用,研究了砷暴露对小鼠葡萄糖稳态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雄性C57BL/6小鼠饮水砷染毒连续6个月,染毒剂量为5和50 ppm砷,探讨长期NaAsO2暴露对精子发生、睾酮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和Ddx3y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砷暴露组精子计数和精子运动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两个砷处理组小鼠均出现生精上皮生精细胞和精子数减少及Johnsen评分降低,提示小鼠精子发生障碍。与此同时,砷降低血清睾酮,伴随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合成急速调节蛋白(StAR)和17β-径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mRNA下调。砷也以剂量依赖方式下调ABP和Ddx3ymRNA。与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一致,砷处理组小鼠睾丸StAR,17β-HSD和Ddx3y蛋白表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长期砷暴露可能通过下调睾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多个基因表达降低睾酮、抑制ABP基因表达干扰雄激素稳态、下调Ddx3y表达,导致小鼠精子发生障碍。2.为阐明NaAs02诱导雄性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长期砷暴露对小鼠睾丸氧化应激、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睾丸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提示砷诱导睾丸产生氧化应激。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抗氧化剂(GSH和T-SOD)与ROS呈负相关,且GSH与ROS间的相关系数(r=-0.822)高于T-SOD和ROS间的相关系数(r=-0.718)。此外,砷引起睾丸G2/M期细胞阻滞,伴有p53和p2lmRNA表达增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cdc2(Tyr1 5)表达增多。砷暴露上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及Bax/Bc1-2比值,激活Caspase-3,诱导睾丸细胞凋亡.。综上所述,长期砷暴露引起的睾丸毒性可能与睾丸的氧化损伤、G2/M细胞阻滞和睾丸细胞凋亡有关,这些改变增加了精子发生障碍和男性不育的风险。3.前期研究证实砷诱导雄性生殖毒性的主要机制是氧化应激,提示通过抗氧化、减轻氧化应激可缓解砷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本实验通过雄性昆明种小鼠饮水(含10 ppm砷)染毒,同时给予GSE干预,连续60 d,评价GSE对砷致雄性生殖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砷暴露使生精小管中各级生精细胞和精子减少、附睾精子降低和精子畸形率增加,这些影响可被GSE与砷联合作用缓解。此外,砷处理使睾丸H2O2和MDA含量升高,T-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表明睾丸产生了氧化损伤,GSE干预可减轻睾丸的氧化损伤。与此同时,砷暴露增加BaxmRNA表达及Bax/Bcl-2比值,GSE干预后抑制Bax mRNA及降低Bax/B cl-2比值。砷摄入下调睾酮合成关键基因LHR和17β-HSD mRNA,GSE干预则增加LHR和17β-HSD mRNA表达;砷处理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推测睾丸产生炎症反应,GSE干预可减轻砷致睾丸的炎症反应。以上结果提示,GSE可能通过减轻砷致睾丸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增加睾酮合成关键基因(LHR,17β-HSD)mRNA和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及Bax/B cl-2比值缓解砷诱导的雄性生殖毒性,对砷致小鼠精子发生障碍起到一定保护作用。4.通过饮水NaAsO2暴露,研究砷对小鼠葡萄糖稳态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发现,C57BL/6小鼠经饮水暴露5、50 ppm砷6个月,每月空腹血糖和1-4个月内葡萄糖耐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5个月、6个月后导致葡萄糖耐量受损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此同时,砷诱导肝脏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该反应与同期糖耐量受损呈正相关。此外,砷暴露5个月、6个月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在50 ppm砷组显着升高;HE染色观察到砷暴露组小鼠肝脏结构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同时,砷组肝脏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上调,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mRNA下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砷暴露可能通过诱导肝脏氧化应激、肝脏损伤、炎症反应、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和肝脏葡萄糖转运异常引起糖稳态受损。综上所述:长期砷暴露,可致小鼠睾丸结构损伤,使附睾精子减少、精子畸形率增加,精子发生障碍,产生雄性生殖毒性。砷暴露抑制睾酮合成、引起睾丸氧化损伤、诱导G2/M期细胞阻滞和细胞凋亡。GSE干预后,可通过减轻睾丸氧化损伤、炎症反应、调节睾酮合成关键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缓解砷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该研究将为砷致雄性生殖毒性的防治提供实验证据。另外,砷暴露还可引起小鼠葡萄糖耐量受损、干扰葡萄糖稳态。糖稳态受损可能与肝脏氧化应激、肝脏损伤、炎症反应、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和肝脏葡萄糖转运异常有关。
张莎莎[6](2018)在《喹乙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及VE、APS对其致毒作用的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喹乙醇(olaquindox,OLA)有较好的抗菌促生长作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常被一些生产者违规滥用,近年来养殖业中关于喹乙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喹乙醇可以引起机体氧化损伤,还能诱导生精细胞凋亡。本试验假设喹乙醇对小鼠睾丸具有氧化损伤作用,通过建立不同剂量喹乙醇中毒模型和维生素E(VE)、黄芪多糖(APS)干预试验,研究喹乙醇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VE、APS对其致毒作用的干预作用。将80只25g左右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OLA 0mg/kg)、低OLA组(OLA80mg/kg)、中OLA组(OLA 120mg/kg)、高OLA组(OLA240mg/kg)、APS组(OLA 240mg/kg+APS 20mg/kg)、VE组(OLA 240mg/kg+VE 15mg/kg)、VE+APS组(OLA 240mg/kg+VE 15mg/kg+APS20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35天,染毒结束24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试验分为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生长发育和生精功能的影响、对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对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和睾酮合成的影响四部分进行。1、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生长发育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小鼠试验期末体重、睾丸系数、精囊腺系数及精子参数(精子畸形率、活力、活率和密度)等指标研究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生长发育和生精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雄性小鼠试验期末体重中OLA组、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显着低于低OLA组(P<0.05)。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2)睾丸系数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中OLA组和高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精囊腺系数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中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3)精子密度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高OLA组、中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精子活率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中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精子活力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高OLA组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OLA组和低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精子畸形率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中OLA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喹乙醇中毒会造成雄性小鼠生长发育缓慢、睾丸系数和精囊腺系数降低,精子密度下降,活动率降低和精子畸形率升高,且随染毒剂量增加精液品质越差;VE、APS对喹乙醇所致的长发育缓慢、睾丸系数和精囊腺系数降低及精液品质下降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进行了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的HE染色制片观察。(1)睾丸组织HE染色切片显示:空白对照组睾丸组织,曲细精管排列整齐,各级生精细胞层次分明,排列紧密,间质细胞形态正常,基膜完整、连续,管腔内有大量精子。低OLA组睾丸组织曲细精管结构、形态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中OLA组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病理变化,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化甚至凋亡,管腔内有少量细胞坏死物质和少量发育成熟的精子,基膜变薄、甚至缺失。高OLA组曲细精管结构严重破坏,各级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增多,凋亡程度及空泡化极显着,管腔内有大量细胞坏死物质和极少量发育成熟的精子,基膜变薄、缺失严重。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2)附睾组织HE染色切片显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附睾显示正常组织学结构,细胞紧密排列、规则有序,附睾头主细胞胞质饱满,呈高柱状,腔面有较多细长静纤毛,附睾官腔有大量成熟精子,低OLA组的附睾上皮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中OLA组的附睾上皮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细胞肿胀、空泡化明显,管腔内精子显着减少,降解的细胞增多。高OLA组组织病变加重,大量细胞肿胀、空泡化,细胞坏死、脱落,染色质浓缩,管腔内精子极少或无精子,空泡化程度显着增加,静纤毛显着缩短。高OLA组和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APS+VE组、VE组比高OLA组受损伤程度减轻,管腔内有少量精子。结果表明,中、高剂量喹乙醇组均可对小鼠睾丸、附睾结构造成病理形态学损伤,破坏各级生精细胞,影响睾丸、附睾的正常功能,其中高OLA组影响极为明显,其对睾丸组织、附睾组织及细胞损害程度都极为严重。VE、APS对睾丸结构没有明显的干预作用,VE对附睾结构有轻微的保护作用。3、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对睾丸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LPO含量及SOD、GSHPx表达水平的测定分析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SOD的活性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高OLA组和中OLA组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APS+VE组和VE组显极着低于高剂量(P<0.01),APS组极显着高于高OLA组(P<0.01)。GSH-Px的活性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中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OLA组、高剂量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1)。高OLA组和APS+VE组、APS组没有显着性差异,VE组显着高于高OLA组(P<0.05)。(2)LPO的含量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中OLA组、高剂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和VE组、APS组、APS+VE组没有显着性差异。MDA的含量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低OLA组、中OLA组和高OLA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低OLA组、中OLA组和高OLA组没有显着差异,高OLA组和APS+VE组、APS组没有显着性差异,VE组显着高于高OLA组(P<0.05)。(3)SOD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中OLA组、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GSH-Px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低OLA组、中OLA组和高OLA组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OLA组极显着高于APS+VE组、VE组及APS组。结果表明,高剂量喹乙醇引起小鼠睾丸组织发生严重的氧化应激,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改变,氧化产物生成增多,导致精液品质下降、生精细胞凋亡,造成机体生殖功能障碍。VE、APS对小鼠生殖系统没有明显的抗氧化保护作用。4、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雄性小鼠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睾丸组织17?-HSD、P450scc、Star、3?-HSD、P450c17五种睾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分析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睾酮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17?-HSD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低OLA组和中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高OLA组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2)P450scc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中OLA组和高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3)Star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高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OLA组、低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和APS+VE组、VE组及APS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4)3?-HSD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OLA组、高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VE组、APS组和APS+VE组极显着低于高OLA组(P<0.01)。(5)P450c17的表达随喹乙醇浓度增加呈下降的趋势,高OLA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OLA组、中OLA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高OLA组和VE组、APS组、APS+VE组没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高剂量喹乙醇抑制小鼠睾丸组织睾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机体睾酮合成减少,导致睾丸、精囊腺严重萎缩,精液品质严重下降,生精细胞和附睾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造成小鼠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严重损伤。VE、APS对小鼠睾酮合成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杨孜生[7](2018)在《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镉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人和动物健康均受到一定威胁。镉对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为引起肝、肾、心、肺和脑等多器官的严重病理损伤,对睾丸损伤尤为明显。因镉的半衰期较长,一旦进入体内很难排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镉中毒的药物。黄精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未见其对染镉睾丸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为探明黄精对镉诱导的睾丸损伤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构建镉中毒小鼠模型,采用黄精进行治疗,从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抗氧化指标、睾丸病理组织学及分子水平上,探讨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120只5周龄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包括:空白组、黄精对照组、处理组和黄精治疗组。处理组和黄精治疗组小鼠按2.5 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无菌CdCl2溶液,空白组和黄精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黄精对照组和黄精治疗组小鼠按10 g/kg·d灌服黄精水提液,空白组和处理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连续70 d。检测睾丸系数、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睾丸组织抗氧化相关指标、睾丸细胞周期、睾丸组织ROS水平、血清睾酮水平、病理组织学变化,睾丸组织TXNIP、NLRP3、Casepase-1、Cyt-c、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和TXNIP、NLRP3、Casepase-1、IL-1β、Cyt-c、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机能的影响:处理组小鼠睾丸系数、精子存活率、血清睾酮水平、CAT、T-SOD和GSH活性降低,睾丸细胞凋亡、睾丸细胞ROS水平、精子畸形率和MDA含量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治疗35 d后,黄精治疗组小鼠睾丸系数、精子存活率、血清睾酮水平、CAT、T-SOD和GSH活性升高,睾丸细胞凋亡、睾丸细胞ROS水平、精子畸形率和MDA含量降低,细胞周期阻滞恢复,与处理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空白组与黄精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2)黄精对染镉小鼠病理组织学影响:处理组睾丸生精小管数量降低,排列紊乱,生精小管内细胞层次下降,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有一定程度的紊乱。黄精治疗35 d后,睾丸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空白组相比生精细胞层数较多、排列基本整齐,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睾丸结构趋于正常。(3)睾丸炎症小体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处理组睾丸组织TXNIP、NLRP3、Caspase-1、IL-1β、Cyt-c、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黄精治疗35 d后,与处理组相比黄精治疗组睾丸组织TXNIP、NLRP3、Caspase-1、IL-1β、Cyt-c、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显着减低(P<0.05),黄精对照组和空白组mRNA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4)睾丸炎症小体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处理组小鼠睾丸组织TXNIP、NLRP3、Caspase-1、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黄精治疗35 d后,与处理组相比黄精治疗组小鼠睾丸组织TXNIP、NLRP3、Caspase-1、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减低(P<0.05),黄精对照组和空白组mRNA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黄精对CdCl2诱发的小鼠睾丸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睾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XNIP-NLRP3-Casepase-1和Cyt-c-Caspase-9-Caspase-3信号通路的传导有关。
张裕明[8](2018)在《铁皮石斛多糖对顺铂致雄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生殖系统遭到损伤会导致精子的数量减少及质量下降,随着化疗药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当中,其所导致的男性生殖系统损伤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对生殖系统损伤的预防与保护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顺铂(cisplatin,CDDP)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但是会导致严重的生殖损伤。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s,DOP)是铁皮石斛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广泛应用于免疫调节与肿瘤辅助治疗等领域。DOP对化疗引起的生殖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尚未明确。目的:研究DOP对雄鼠生殖系统损伤的预防、保护与促进损伤恢复作用,为DOP用于生殖损伤的保护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六周龄雄性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动物,使用顺铂建立生殖损伤模型,研究1个生精周期内,灌胃不同剂量的DOP对模型动物生殖损伤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小鼠被均分为对照组、多糖组、顺铂组以及顺铂-多糖组,分别于顺铂处理前及处理后灌胃DOP,分别建立生殖损伤发生预防模型以及生殖损伤恢复模型,以研究处理不同时间DOP对顺铂化疗所致的雄性生殖损伤的作用。(1)DOP剂量效应分析顺铂与顺铂多糖组小鼠从第0 d开始连续5 d腹腔注射2.5 mg·kg-1·d-1的顺铂,多糖与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多糖与顺铂-多糖组小鼠于第5 d开始连续35 d灌胃100 mg·kg-1·d-1、200 mg·kg-1·d-1与400 mg·kg-1·d-1的DOP,对照与顺铂组小鼠则连续35 d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次日处死小鼠。(2)DOP对生殖损伤的恢复顺铂与顺铂-多糖组小鼠腹腔注射2.5 mg·kg-1·d-1的顺铂5 d,多糖与对照组小鼠则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次日,多糖与顺铂-多糖组开始连续灌胃200mg·kg-1·d-11 DOP,对照与顺铂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时间为每日下午5点。实验各组小鼠在DOP处理后0 d、7 d、14 d、21 d、28 d与35 d处死小鼠。(3)DOP对生殖损伤的预防从第0 d开始,多糖与顺铂-多糖组小鼠连续灌胃200 mg·kg-1·d-1的DOP 7d和14 d,对照与顺铂组小鼠连续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DOP灌胃完毕后次日,顺铂与顺铂-多糖组小鼠每天早上腹腔注射2.5 mg·kg-1·d-1顺铂,共注射5 d,对照与多糖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小鼠腹腔注射完毕后自然恢复17 d和35 d,次日处死小鼠。主要检测各组小鼠的睾丸与附睾系数、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水平、精子数量与质量变化,并对睾丸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1)DOP剂量效应分析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不同剂量DOP连续灌胃35 d的小鼠的睾丸系数、附睾系数、精子数量与精子质量均无显着影响,且睾丸组织形态无显着变化,DOP低剂量组的睾丸组织抗氧化水平改变较小,而DOP中、高剂量组GSH含量增加,SOD、GPx、CAT酶活性增强,但是DOP对MDA含量无影响。注射顺铂导致睾丸与附睾系数下降,小鼠的睾丸组织氧化损伤严重,睾丸组织病理学观察到顺铂组小鼠的睾丸组织损伤严重,并且导致小鼠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在顺铂-多糖组小鼠中,DOP连续35 d后,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加,睾丸组织中各个时期的生精细胞、新生精子数量以及间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精子数量逐渐增加,精子质量改善,睾丸组织氧化损伤程度也逐渐降低。(2)DOP对生殖损伤的恢复DOP连续灌胃35 d均未对小鼠的睾丸与附睾系数、精子数量与精子质量及睾丸组织形态产生显着影响。顺铂-多糖组小鼠与顺铂组小鼠相比,睾丸组织与精子的受损程度明显下降,且生殖损伤恢复速度明显提高。(3)DOP对生殖损伤的预防DOP连续灌胃7 d或14 d的小鼠的睾丸系数、附睾系数、精子数量与精子质量均无显着变化、睾丸组织形态无显着变化。与顺铂组小鼠相比,在顺铂-多糖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与新生精子数量增加、间质细胞数量增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程度下降、精子数量增加、精子质量改善,DOP预防处理的时间越长,睾丸形态损伤与精子数量与质量受顺铂损伤的程度越轻。结论:DOP灌胃处理可有效预防与减轻顺铂所导致的小鼠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睾丸组织氧化损伤以及病理学损伤,并促进生殖损伤的恢复,且DOP对小鼠生殖系统的保护作用存在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
王磊[9](2018)在《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核技术的运用,人类在享受电离辐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在遭受辐射损伤带来的危害。急性辐射损伤(Acute radiation injury,ARI)发病急骤、病情险恶,极易造成人体各系统或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睾丸是一个辐射敏感组织,即使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也能导致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引发生精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不育。目前,传统的辐射损伤防护剂对睾丸的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不尽如人意,因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研制一种高效、安全又经济的睾丸辐射损伤防护剂尤为迫切。目的研究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并据此探讨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治方法。通过实验检验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并探讨TLR4和TLR5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总结急性辐射损伤发生后的临床症状及证候表现,探讨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并根据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探讨睾丸辐射损伤的病机,根据病机再探讨适宜的防治方法。实验研究:实验一,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两组,模型组以4.0 Gy 60Coγ射线照射,分别在照后14 d、21 d和35d,眼眶取血后断颈处死小鼠,检测各取材时间点小鼠睾丸的损伤情况,以及TLR4、TLR5在睾丸中的表达变化。实验二,初步考察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实验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组,仍以4.0 Gy剂量照射小鼠,照后给药14 d,然后分别在照后14 d、21 d和35 d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睾丸指数、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以及血清T、FSH、LH等指标。实验三:考察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及部分机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给药10 d后以2.0 Gy 60Coy射线照射,分别在照射后7 d和21 d处死小鼠,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周期和TLR4、TLR5、MyD88、NF-κB、TNF-α、IL-6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理论研究发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致病急骤,病情严重,顽固难愈,符合中医毒邪的概念,但该毒邪特点鲜明,与温毒、火毒、光毒等传统毒邪明显不同,因此我们将引起急性辐射损伤的电离辐射命名为电离毒。而男性生殖系统辐射损伤因防治困难、病程长等因素,导致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防治措施和药物,以治未病思想指导男性生殖系统的辐射损伤防治,对于提高本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2、4 Gy60Coγ射线对小鼠睾丸损伤严重:(1)4.0 Gy 60Coy射线照射后,Balb/c小鼠体重迅速减轻,在照射后4 d左右其体重开始恢复;照后小鼠睾丸辐射损伤发生,睾丸萎缩,睾丸指数在照后14 d即显着低于空白组小鼠(P<0.001)。(2)小鼠睾丸病理结果显示,受照组小鼠睾丸受损严重,生精细胞大量凋亡坏死,生精小管萎缩,生精上皮破损伤严重,受到的损伤随时间的推移加重。(3)照后14 d时,照射组小鼠血清T水平较空白组小鼠升高(P<0.05);照后21 d时,空白组小鼠血清LH升高;而小鼠血清中FSH水平变化不大。(4)照后14 d,TLR4mRNA水平变化不显着,NF-κBmRNA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TLR5、MyD88、TNF-α、IL-6mRNA 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 21 d,TLR4/5、MyD88、NF-κ B、TNF-α、IL-6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35d,TLR4、MyD88、IL-6mRNA水平较空白组低,TLR5、NF-κB、TNF-αmRNA水平变化不显着。(5)TLR4和TLR5在正常小鼠睾丸中也广泛表达,其中TLR4在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上高表达,电离辐射对TLR4在睾丸中的表达影响较小;TLR5在精子细胞上高表达,照射后TLR5在小鼠睾丸中表达增强,但在照后21 d和35 d时,随着精子细胞的数量减少,TLR5的阳性区域面积减小。3、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效应不显着:(1)Balb/c小鼠受4.0 Gy射线照射后,各受照组小鼠体重迅速减轻,模型组和阳性药组在照后4 d左右降至最低,之后开始缓慢恢复,中药组小鼠体重则持续降低,一直降至给药结束,也就是照后14 d,之后才开始缓慢恢复。照后各照射组小鼠睾丸指数下降(P<0.001),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不显着。(2)照后14 d时,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浓度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浓度显着降低(P<0.05),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作用不显着;照后14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显着降低(P<0.01),精子活力也显着降低(P<0.001),照后35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几乎为0;照射后14 d,模型组和阳性药组小鼠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中药组小鼠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照后21 d和35 d,各照射组小鼠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均显着降低,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不显着。综上,4 Gy 60Coγ射线对小鼠睾丸造成严重损伤,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4、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护2 Gy60Coγ射线造成的睾丸辐射损伤:(1)Balb/c小鼠受2.0 Gy射线照射前给予中药灌胃10 d,照后小鼠体重迅速下降,在照后4d降至最低,之后开始缓慢恢复。照射后7 d时,模型组小鼠睾丸指数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01),阳性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指数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P<0.01),表现出了一定的防护作用;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指数均显着降低(P<0.001),给药组未表现出较好的保护作用。(2)照后7 d,模型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时,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也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护作用。(3)照后7 d时,模型组小鼠1 C细胞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1 C细胞百分比均显着降低。照后7 d,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睾丸中2 C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2 C细胞百分比均显着升高(P<0.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照后7 d,各个组小鼠4 C细胞百分比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内4 C细胞百分比较空白组显着升高。(4)照后7 d,模型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睾丸中TLR4mRNA水平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阳性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各照射组TLR4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7 d,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内TLR5mRNA水平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显着升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MyD88、NF-κ BmRNA在照后7 d时也较空白组显着升高;照后21 d时,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TLR5、MyD88和NF-κ B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P<0.001)。照后7 d,阳性药组和中药低剂量组TNF-α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1),各组IL-6mRNA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各照射组TNF-α和IL-6 mRNA水平较空白组均显着降低(P<0.001)。(5)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发现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中TLR4的表达影响不显着,在照后7 d时,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中TLR5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照后21 d,模型组和阳性药组TLR5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中药低剂量组较模型组TLR5表达显着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较空白组表达降低(P<0.05),较模型组也显着降低(P<0.001)。结论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离毒致病急骤、损伤严重、治疗困难,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电离毒致病前即予以中药防护,以起到减轻睾丸辐射损伤的目的。2、本实验睾丸辐射损伤模型复制成功,照后给药治疗效果不显着,这可能与照射剂量过大有关,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而照前给予中药预防能起到较好的保护睾丸的作用,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防护小鼠睾丸辐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3、电离辐射能够引起小鼠睾丸中TLR4和TLR5的表达变化,中药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其变化,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秦志强[10](2018)在《莱菔硫烷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保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介导睾丸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近年来,尿道下裂、隐睾等出生缺陷发病率上升,研究表明这些疾病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phthalate,DBP)的暴露与蓄积有关,DBP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睾丸细胞是其重要靶细胞;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调控机体内源性抗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并已证实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是Nrf2重要的诱导剂。前期课题组研究发现,在DBP染毒后仔鼠睾丸细胞内Nrf2及其下游分子表达略上调,推测Nrf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保护睾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本课题拟从动物水平分析Nrf2核转位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差异,观察Nrf2对仔鼠睾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及SFN诱导处理后Nrf2及其下游分子的变化;并进一步建立Nrf2基因敲除及野生型小鼠DBP引起仔鼠睾丸损伤模型。阐明DBP导致睾丸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探讨Nrf2如何保护DBP所致出生缺陷提供线索。目的:DBP被广泛用于增塑剂,是许多消费品中最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并能够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尤其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是否SFN能够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DBP引起的仔鼠睾丸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Nrf2纯合子及野生型孕鼠分别被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DBP组、SFN组、DBP+SFN组。这些孕鼠在GD14-GD19每日灌胃DBP(溶剂为市售大豆油),剂量为500mg/kg/day,构建孕鼠DBP染毒模型。随后,每组取4周龄的雄性仔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取仔鼠标本,收集血液及睾丸组织,保存备用。此外,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包括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被检测。另外,使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在特点时间点检测NF-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和Nrf2以及下游基因的抗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的表达水平。结果:DBP介导的睾丸氧化应激损伤显着降低了4周龄雄性仔鼠的肛门生殖器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睾丸重量、仔鼠体重、睾丸指数(睾丸重量/仔鼠体重)和AGD指数(AGD/仔鼠体重)。然而,给予SFN可明显改善了Nrf2+/+小鼠的上述指标,而不能在Nrf2-/-小鼠中。另外,DBP刺激后,仔鼠的睾丸形态、睾丸细胞凋亡数和相关氧化应激参数均有显着变化。然而,SFN预处理后在Nrf2+/+小鼠中,上述指标可表现出明显的改善。另外,不同治疗组仔鼠睾丸组织中Nrf2、NF-κB、HO-1和NQO1的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SFN能够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对DBP引起的仔鼠睾丸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
二、维生素E对镉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E对镉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益肾活血饮改善肾虚血瘀证VC患者SDF及胚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精索静脉曲张性精液异常及对胚胎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流行病学及男性生育力评价指标进展 |
二、精索静脉曲张与精子DNA碎片相关性研究 |
三、精子DNA碎片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结局的影响研究 |
四、精索静脉曲张性精子DNA碎片率异常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精索静脉曲张和不育症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中医学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认识和研究 |
二、中医学对不育症的认识和研究 |
三、中医学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认识和研究 |
四、中医学对精索静脉曲张性精子异常的治疗现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背景和基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治疗方法 |
五、观察指标及方法 |
六、研究过程质量控制 |
七、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和配偶获卵情况比较 |
二、三组治疗前各项基础指标比较 |
三、治疗前SDF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
四、三组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构成比比较 |
五、三组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的比较 |
六、三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
七、不同干预措施对不同程度VC患者SDF的治疗效果比较 |
八、干预后SDF正常和异常患者胚胎质量比较 |
九、干预后三组IVF胚胎质量评估指标比较 |
十、中医证型转归 |
十一、安全性评价 |
第三节 讨论 |
一、本研究基础参数的均衡和干扰因素的排除 |
二、男性生育评估指标SDF对 IVF助孕结局的影响 |
三、三组干预措施改善精液常规参数和SDF不同疗效的分析 |
四、益肾活血饮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及资料支持 |
五、三组干预措施后IVF后期阶段胚胎质量存有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艾烟干预弱精子症大鼠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弱精子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治疗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弱精子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 |
3 机制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弱精子症大鼠药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 奥硝唑溶液灌胃法 |
2 雷公藤多苷灌胃法 |
3 腺嘌呤灌胃法 |
4 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不同浓度艾烟对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指数、精子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不同浓度艾烟对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凋亡指数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不同浓度艾烟对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组织的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抗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试剂与仪器 |
1.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3 钙补充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1.2.4 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食物消耗 |
1.2.5 钙吸收代谢实验 |
1.2.6 血液学检查 |
1.2.7 血生化检查 |
1.2.8 脏器重量、脏体比 |
1.2.9 肾病理学检查 |
1.2.10 生物样品中钙、铁、锌、铜检测 |
1.2.11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和进食量 |
1.3.2 大鼠食物利用率和膳食镉暴露量 |
1.3.3 血液学结果 |
1.3.4 血生化结果 |
1.3.5 脏器重量和脏器指数 |
1.3.6 肾病理学结果 |
1.3.7 钙补充对血清钙、磷、铁、锌、铜的影响 |
1.3.8 钙补充对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1.3.9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铁、锌、铜含量的影响 |
1.3.10 钙补充对大鼠股骨干重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
2.2.3 镉吸收代谢实验 |
2.2.4 饲料钙、镉含量测定和肝、肾组织镉含量测定 |
2.2.5 CaBP、CaT1和DMT1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鼠饲料镉钙含量 |
2.3.2 大鼠膳食每日镉摄入情况 |
2.3.3 钙补充对大鼠镉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2.3.4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镉浓度的影响 |
2.3.6 钙补充对大鼠小肠C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钙补充对大鼠肾脏CaBP、CaT1、DMT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钙补充对不同剂量膳食镉暴露致大鼠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3 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3.2.4 体重、摄食量及一般情况观察 |
3.2.5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 |
3.2.6 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骨钙含量和肝、肾、骨组织镉含量 |
3.2.7 大鼠胫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8 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9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0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11 大鼠胫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鼠体重情况 |
3.3.2 大鼠膳食镉摄入情况 |
3.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皮质,肝脏和股骨镉浓度的影响 |
3.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3.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
3.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病理学的影响 |
3.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0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OPG/RANKL通路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GF23/Klotho轴探讨钙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2.3 实验方法及样本收集 |
4.2.4 血清1,25-(OH)2D3,Klotho蛋白,全段FGF23,C端 FCF23 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5 肾组织Klotho基因、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骨FGF2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7 肾Klotho蛋白和胫骨FGF23、Wnt/β-catenin、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4.2.8 骨组织蛋白提取和骨组织Col1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9 骨组织FGF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ting)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1,25-(OH)2D3的影响 |
4.3.2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Klotho蛋白、全段FGF23 蛋白和C端 FGF23 蛋白的影响 |
4.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Klotho、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FGF23基因与蛋白的影响 |
4.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 |
4.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镉毒性损害的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镉致雄性小鼠青春期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镉概述 |
1.1.1 镉的污染现状 |
1.1.2 镉与男性不育 |
1.1.3 镉的生殖毒性及机制 |
1.1.3.1 镉破坏睾丸组织结构 |
1.1.3.2 镉诱发睾丸炎症和氧化应激 |
1.1.3.3 镉直接产生细胞毒性 |
1.1.3.4 镉损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1.1.3.5 镉损伤精子发生的其他机制 |
1.2 花色苷概述 |
1.2.1 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
1.2.2 花色苷拮抗镉毒性的研究现状 |
1.3 精子发生 |
1.3.1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及分化 |
1.3.2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
1.3.3 精子变形 |
1.3.4 性激素的分泌及其对精子发生的调控 |
1.4 论文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抗体信息 |
2.1.4 PCR引物信息 |
2.1.5 其他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2.1.6 主要试剂配制 |
2.1.7 动物饲料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黑豆皮花色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2.2.2 动物分组处理及样本采集 |
2.2.3 附睾尾精子参数测定 |
2.2.4 苏木素-伊红染色 |
2.2.5 睾丸生精上皮Johnsen’s 评分 |
2.2.6 过碘酸-希夫碱染色 |
2.2.7 免疫组化 |
2.2.8 免疫荧光 |
2.2.9 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 |
2.2.9.1 组织蛋白提取 |
2.2.9.2 组织蛋白浓度测定 |
2.2.9.3 蛋白免疫印迹 |
2.2.10 RNA提取及qRT-PCR |
2.2.10.1 组织RNA提取 |
2.2.10.2 RNA逆转录 |
2.2.10.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0.4 qPCR结果处理 |
2.2.11 TUNEL凋亡测定 |
2.2.12 组织LDH/LDH-X活性测定 |
2.2.13 组织MDA,SOD,GSH水平测定 |
2.2.13.1 MDA含量测定 |
2.2.13.2 SOD活力测定 |
2.2.13.3 GSH含量测定 |
2.2.14 血清性激素,睾丸HAT及 HDAC的 ELISA测定 |
2.2.14.1 血清睾酮的测定 |
2.2.14.2 血清FSH的测定 |
2.2.14.3 血清DHT的测定 |
2.2.14.4 血清INH-B的测定 |
2.2.14.5 血清LH的测定 |
2.2.14.6 睾丸组织HAT的测定 |
2.2.14.7 睾丸组织HDAC的测定 |
2.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C3G对小鼠睾丸及精子的保护作用 |
3.1.1 实验结果 |
3.1.1.1 动物饲养期间行为表现 |
3.1.1.2 小鼠体重及摄食量变化 |
3.1.1.3 小鼠体征指标变化 |
3.1.1.4 睾丸、附睾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生精上皮评分 |
3.1.1.5 C3G干预提高了精子密度及活性 |
3.1.1.6 C3G干预上调了LDH及 LDH-X活性 |
3.1.2 讨论 |
3.1.3 小结 |
3.2 C3G干预和Cd暴露对小鼠血睾屏障的影响 |
3.2.1 实验结果 |
3.2.1.1 C3G干预和Cd暴露对血睾屏障连接结构蛋白表达分布的影响 |
3.2.1.2 C3G干预和Cd暴露对Rictor/mTOR的分布和表达的影响 |
3.2.1.3 C3G和 Cd暴露对β-Tubulin的影响 |
3.2.1.4 C3G和 Cd暴露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3.2.2 讨论 |
3.2.3 小结 |
3.3 C3G通过组蛋白修饰改善Cd诱导的生精阻滞 |
3.3.1 实验结果 |
3.3.1.1 C3G缓解Cd诱导的精子发生阻滞 |
3.3.1.2 C3G改善Cd诱导的精子核鱼精蛋白替换过程阻滞 |
3.3.1.3 C3G可以促进组蛋白泛素化的顺利进行 |
3.3.1.4 C3G和 Cd暴露对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影响 |
3.3.1.5 C3G降低了G9a介导的组蛋白H3K9me1和H3K9me2 的表达 |
3.3.2 讨论 |
3.3.3 小结 |
3.4 C3G对 Cd诱导氧化损伤介导的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3.4.1 实验结果 |
3.4.1.1 C3G抑制Cd导致的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损伤 |
3.4.1.2 C3G减轻了睾丸中圆形精子的DNA损伤 |
3.4.1.3 C3G减轻了睾丸精细胞的凋亡 |
3.4.1.4 C3G调控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3.4.1.5 C3G调控p53 及精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3.4.2 讨论 |
3.4.3 小结 |
3.5 C3G对 Cd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紊乱的调控作用 |
3.5.1 实验结果 |
3.5.1.1 C3G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3.5.1.2 C3G对下丘脑GnRH释放相关基因的影响 |
3.5.1.3 C3G对垂体和睾丸性激素受体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1.4 C3G对睾酮合成通路蛋白的影响 |
3.5.2 讨论 |
3.5.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5)亚砷酸钠对小鼠雄性生殖和糖稳态的影响及葡萄皮提取物的缓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砷(As)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
1.1.1 砷污染现状 |
1.1.2 砷的生物毒性作用 |
1.2 砷致雄性生殖毒性 |
1.2.1 氧化应激 |
1.2.2 细胞凋亡 |
1.2.3 细胞周期阻滞 |
1.2.4 抑制睾酮的生物合成 |
1.2.5 炎症反应 |
1.3 葡萄果皮花色苷及其生物活性 |
1.3.1 葡萄果皮花色苷 |
1.3.2 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砷酸钠抑制睾酮分泌和Ddx3y表达及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动物及处理 |
2.2.3 饮水量、进食量和体重测定 |
2.2.4 精子计数、精子运动和精子形态分析 |
2.2.5 组织切片制备 |
2.2.6 血清总胆固醇和睾酮测定 |
2.2.7 实时定量RT-PCR测定m RNA表达 |
2.2.8 Western blot实验 |
2.2.9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砷暴露对饮水量、摄食量和砷摄入量的影响 |
2.3.2 砷暴露对体重、睾丸和附睾重量的影响 |
2.3.3 砷暴露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
2.3.4 砷暴露对睾丸组织病理学影响 |
2.3.5 砷暴露对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睾酮的影响 |
2.3.6 砷暴露对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砷暴露对ABP和 Ddx3y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8 砷暴露对StAR,17β-HSD和 Ddx3y蛋白水平的影响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亚砷酸钠诱导睾丸氧化应激、G2/M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实验动物及处理 |
3.2.3 睾丸组织形态测量 |
3.2.4 睾丸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3.2.5 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检测 |
3.2.6 实时定量RT-PCR测定m RNA表达 |
3.2.7 Western blot实验 |
3.2.8 活性氧ROS水平测定 |
3.2.9 睾丸组织MDA,T-SOD,GSH测定 |
3.2.10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砷暴露对睾丸系数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2 砷诱导睾丸细胞凋亡 |
3.3.3 砷暴露对凋亡相关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4 砷暴露诱导睾丸G2/M期细胞阻滞 |
3.3.5 砷暴露对G2/M期细胞阻滞相关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6 砷暴露对睾丸GSH,T-SOD,MDA和 ROS的影响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葡萄果皮提取物对砷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缓解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葡萄果皮提取物的制备 |
4.2.3 实验动物及处理 |
4.2.4 精子计数和精子形态分析 |
4.2.5 组织切片制备和形态测量 |
4.2.6 睾丸T-SOD、GSH、H2O2和MDA测定 |
4.2.7 实时定量RT-PCR测定m RNA表达 |
4.2.8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小鼠体重和睾丸系数 |
4.3.2 小鼠精子计数和精子形态 |
4.3.3 睾丸组织病理学分析 |
4.3.4 凋亡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 |
4.3.5 GSE减轻砷致睾丸的氧化损伤 |
4.3.6 促炎症细胞因子m RNA的表达 |
4.3.7 睾酮合成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亚砷酸钠对小鼠葡萄糖稳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2 实验动物及处理 |
5.2.3 空腹血糖检测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 |
5.2.4 肝脏功能测定 |
5.2.5 组织切片制备 |
5.2.6 肝脏T-SOD和 MDA测定 |
5.2.7 总RNA提取与RT-PCR分析 |
5.2.8 数据统计方法 |
5.3 结果 |
5.3.1 砷暴露对肝脏系数的影响 |
5.3.2 砷暴露对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5.3.3 砷暴露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
5.3.4 砷暴露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5 砷暴露对肝脏T-SOD和 MDA的影响 |
5.3.6 砷暴露对TNF-α,GLUT2和IRS2 mRNA的影响 |
5.4 讨论与结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喹乙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及VE、APS对其致毒作用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喹乙醇的简介 |
1.1.1 喹乙醇的应用 |
1.1.2 喹乙醇的检测 |
1.2 喹乙醇的危害 |
1.2.1 喹乙醇的氧化毒性和生殖毒性 |
1.2.2 喹乙醇蓄积毒性 |
1.2.3 喹乙醇的遗传毒性 |
1.2.4 喹乙醇的生态毒性 |
1.2.5 喹乙醇毒性的分子机制 |
1.3 自由基的产生 |
1.4 自由基的清除 |
1.5 自由基的危害 |
1.5.1 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研究 |
1.5.2 氧化应激对生精功能的影响 |
1.6 VE的抗氧化作用 |
1.7 黄芪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
1.8 协同抗氧化作用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生长发育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料配方 |
3.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2 小鼠睾丸、附睾和精囊腺的采集 |
3.2.3 小鼠精液品质的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试验结果 |
3.3.1 雄性小鼠试验期末体重的变化 |
3.3.2 雄性小鼠睾丸系数系数的测定结果 |
3.3.3 雄性小鼠精囊腺系数的测定结果 |
3.3.4 雄性小鼠精精液品质的测定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生长状况的影响 |
3.4.2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睾丸系数和精囊腺系数的影响 |
3.4.3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精液品质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2 睾丸组织切片的制作 |
4.2.3 附睾组织切片的制作同睾丸 |
4.3 试验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抗氧化功能及睾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1.3 试验器具的准备 |
5.1.4 试剂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睾丸组织匀浆的制备 |
5.2.2 小鼠睾丸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
5.2.3 睾丸组织内基因表达量测定方法 |
5.2.4 荧光定量PCR扩增 |
5.2.5 数据处理 |
5.3 试验结果 |
5.3.1 睾丸组织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 |
5.3.2 睾丸组织抗氧化酶荧光定量PCR表达结果 |
5.3.3 睾丸组织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表达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小鼠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5.4.2 喹乙醇及VE、APS干预对睾丸组织中睾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4.3 VE、APS对高剂量OLA引起的睾丸氧化损伤没有明显保护作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黄精水提液及无菌氯化镉溶液的制备 |
1.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3 精子存活率和精子畸形率测定 |
1.2.4 睾丸氧化相关指标检测 |
1.2.5 睾丸细胞周期和ROS水平检测 |
1.2.6 血清睾酮水平检测 |
1.2.7 睾丸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
1.2.8 TUNEL检测35d时睾丸细胞凋亡 |
1.2.9 qRT-PCR检测35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
1.2.10 免疫组化法检测35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1.2.11 WB法检测35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1.2.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体重和睾丸系数 |
2.2 精子存活率和精子畸形率 |
2.3 睾丸抗氧化相关指标 |
2.4 睾丸细胞周期变化 |
2.5 睾丸细胞ROS水平 |
2.6 血清睾酮水平 |
2.7 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 |
2.8 35 d时睾丸细胞凋亡情况 |
2.9 35 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2.10 35 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2.11 35 d时睾丸炎症小体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3 讨论 |
3.1 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机能的影响 |
3.2 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TXNIP-NLRP3-Casepase-1通路的影响 |
3.3 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Cyt-c-Caspase-9-Caspase-3通路的影响 |
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铁皮石斛多糖对顺铂致雄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治疗与化疗药物使用概况 |
1.2 .雄性生殖能力评价 |
1.3 .天然产物对雄性生殖损伤的影响 |
1.4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
1.5 .石斛多糖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原材料 |
2.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DOP的提取 |
2.2.2 .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提取物中的多糖含量 |
2.2.3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4 .睾丸组织切片观察 |
2.2.5 .睾丸组织蛋白检测 |
2.2.6 .睾丸组织氧化检测 |
2.2.7 .精子数量与质量检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铁皮石斛提取物含量测定 |
3.2 .DOP剂量效应分析 |
3.2.1 .小鼠睾丸系数、附睾系数 |
3.2.2 .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检测 |
3.2.3 .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检测 |
3.2.4 .DOP对小鼠睾丸与附睾的影响 |
3.2.5 .小鼠精子相关指标检测 |
3.2.6 .DOP对小鼠精子的影响 |
3.3 .DOP对生殖损伤的恢复 |
3.3.1 .小鼠睾丸相关指标检测 |
3.3.2 .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检测 |
3.3.3 .DOP对小鼠睾丸与附睾的影响 |
3.3.4 .小鼠精子相关指标检测 |
3.3.5 .DOP对小鼠精子的影响 |
3.4 .DOP对生殖损伤的预防 |
3.4.1 .小鼠睾丸系数、附睾系数检测 |
3.4.2 .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检测 |
3.4.3 .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检测 |
3.4.4 .DOP对小鼠睾丸与附睾的影响 |
3.4.5 .小鼠精子相关指标检测 |
3.4.6 .DOP对小鼠精子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实验讨论 |
4.2 .实验结论 |
4.3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特别鸣谢 |
(9)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睾丸辐射损伤及其防护药物研究进展 |
1 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
2 电离辐射对睾丸的损伤 |
3 睾丸辐射损伤防护药物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文 |
一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探讨 |
1 毒邪与电离辐射 |
2 “电离毒”概念释义 |
3 电离毒致急性辐射损伤的特点 |
4 电离毒与其他病邪的不同 |
5 电离毒致病的症状表现与证候类型 |
6 小结 |
第二章 电离毒致男性急性生殖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分析及防治策略 |
1 电离毒致男性急性生殖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分析 |
2 电离毒致男性生殖功能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治策略——治未病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二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4. 0 Gy ~(60)Co γ射线对Balb/c小鼠睾丸辐射损伤效应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中药复方对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效应研究及部分机制探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2. 0 Gy ~(60)Co γ射线对小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及中药复方的防护效应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展望 |
结语 |
理论研究 |
实验研究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莱菔硫烷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保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介导睾丸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维生素E对镉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益肾活血饮改善肾虚血瘀证VC患者SDF及胚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D]. 袁启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艾烟干预弱精子症大鼠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 安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D]. 黄晓. 东南大学, 2019(01)
- [4]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镉致雄性小鼠青春期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D]. 李旭升. 暨南大学, 2019(02)
- [5]亚砷酸钠对小鼠雄性生殖和糖稳态的影响及葡萄皮提取物的缓解作用[D]. 曾群. 山西大学, 2019(01)
- [6]喹乙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及VE、APS对其致毒作用的干预[D]. 张莎莎. 西南大学, 2018(01)
- [7]黄精对染镉小鼠睾丸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杨孜生.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8]铁皮石斛多糖对顺铂致雄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影响[D]. 张裕明. 暨南大学, 2018(02)
- [9]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王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莱菔硫烷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保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介导睾丸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D]. 秦志强.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