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HF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袁齐,赵萍,冯家银[1](202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属于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现代医学对CHF治疗方式有限,主要使用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抗凝等药物治疗,但不良反应多,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中医在治疗CHF中取得较大进展,具有治疗手段丰富的优势,主要包括汤剂、中成药、针灸等,不良反应少,应用效果显着。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用量,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进而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应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在CHF中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两者联合治疗的优势。
苏健楠[2](2021)在《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在通辽市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按照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05g tid po)治疗。入院当日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以及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评价心功能,入院第二天采集晨起空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肽素(CP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的表达水平。将运用普通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器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分析计算得出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作为评估心功能的检测指标。经过4周药物治疗后,复查上述评估心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并对所得指标进行评价。运用SPSS 200(SPSS Inc,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应用t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其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着性(P>005);2、通过对最终综合治疗效果的评价得出,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6min步行实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以及检测NT-pro BNP表达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价得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 BNP跟治疗前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治疗后,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 BNP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PP、Gal-3、sST2表达水平较入院时相比均下降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6、经治疗后,实验组血清Gal-3、sST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CP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常规治疗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提升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衰临床症状;2、芪参益气滴丸可能通过影响血清Gal-3、sST2来进一步抑制心肌纤维化,延缓心室重组重构。
尧忠柳[3](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心康饮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预测心康饮(XKY)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1)药物成分及靶点分析:(1)通过TCMSP并结合文献查询XKY各中药的化学成分,并通过TCMSP和SwissADME平台筛选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分别统计经各筛选标准后的各中药成分筛存率,结合中药药性分析影响成分活性的潜在因素;通过TBtools分析XKY活性成分在各中药的分布情况;(2)通过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潜在靶点,以TBtools分析潜在靶点在各中药的分布情况。(2)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相关性分析:(1)在GeneCards查询CHF的疾病相关基因,按相关度分值的四分位数、以及第2000位数对基因进行分组,分析每组基因的GO、KEGG结果,以选取本研究的CHF疾病靶点;(2)使用TBstool对XKY与CHF的疾病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后确定本研究的XKY-CHF治疗靶点。(3)网络构建与分析:(1)通过String数据库分别进行CHF疾病靶点、XKY潜在靶点、XKY-CHF治疗靶点PPI分析;(2)通过Cytoscape建立“中药-成分-靶点”、“中药-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和各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4)GO、KEGG分析及分子对接:(1)使用R语言对相应靶点集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2)分别使用Auto DockVina和Discovery Studio2020 Client进行分子对接和查看分析对接结果。结果:(1)中药成分分析:XKY的13味中药一共有207种潜在活性成分,其中绝大部分为各中药独有,是否具有行气醒脾运脾的功效可能是影响XKY中各药味化学成分活性的因素。(2)靶点分析:XKY全方潜在靶点1152个,其中各药独有靶点328个,有7个靶点所有药物共有;共获得10352个与CHF相关的基因,选取前2000个为本研究的CHF疾病靶点;XKY-CHF治疗靶点有344个。(3)网络分析:(1)经“中药-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分析有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白花前胡素B等成分的Dgree值最高;(2)综合XKY预测靶点、CHF疾病靶点和XKY-CHF治疗靶点三个PPI网络的拓扑分析,确定APP、BDKRB2、CASR等29个靶点为XKY-CHF的关键靶点。(3)作用于XKY-CHF治疗靶点PPI的前5个Hub靶点的有黄芪甲苷、黄芪异黄烷苷、人参皂苷类物质、柴胡皂苷A、附子苷、升麻醇、柚皮素等40种成分。(4)GO注释与KEGG分析:XKY调控的与CHF相关的BP和KEGG通路十分广泛,如心脏收缩调节、组织重构、脂质代谢过程的调节、葡萄糖稳态、细胞钙离子稳态、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和RAS、肾上腺素能信号、细胞凋亡、扩张型心肌病等等信号通路。(5)分子对接:所研究的XKY-CHF的10个Hub靶点与其相对应的成分,大部分受体-配体间的结合能≤-5kal/mol,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和构象。结论:XKY可能通过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e、升麻醇、柴胡皂苷A、附子苷、柚皮素等关键性成分,作用于APP、BDKRB2、CASR、AGTR2、ADORA1、ADCY5等关键靶点,参与调控心脏收缩、心肌能量代谢、细胞钙离子稳态、细胞凋亡、慢性炎症、RAS、肾上腺素能信号、扩张型心肌病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发挥抗CHF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点。
张玉婕[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芪苈强心胶囊(QLQX)由11种中草药组成,在中国已被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为治疗CHF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疗法。QLQX具有一般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故很难对QLQX组方中所有的药物靶点逐一进行研究。为了在系统层次深入了解QLQX抗CHF的药理机制,我们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本研究。材料与方法:1.QLQX抗CHF的网络药理学研究:QLQX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其中草药组成包括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首先,采用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联合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数据库,逐一检索QLQX中所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靶点,构建QLQX中草药—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自带的分析模块计算靶点在网络中的拓扑参数、利用Rich Fun软件分析靶点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情况,利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分析靶点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其次,利用多个在线数据库(Disgenet,Gene Card,TTD和Drugbank)检索CHF的治疗靶点,并利用韦恩图得到QLQX抗CHF相关靶点。利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这些靶点在心脏内不同种细胞中的高表达情况,并建立QLQX抗CHF中靶点—高表达细胞种类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的高表达靶点分别进行生物学过程的富集分析,阐释QLQX对心脏中不同种类细胞的调节作用。最后,为了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水平研究QLQX抗CHF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对核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2.QLQX改善CHF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为了验证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微量泵泵入AngⅡ(1000ng/kg·min)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蒸馏水灌胃),CHF模型组(AngⅡ组,蒸馏水灌胃),芪苈强心胶囊给药组(AngⅡ+QLQX组,QLQX 1g/kg·d灌胃),卡托普利给药组(AngⅡ+Captopril组,Captopril 10mg/kg·d灌胃),每组各15只,在AngⅡ刺激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实验时间为4周。每周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血压。实验中止前1天,采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对各组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进行检测,如左室收缩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等指标。提取各组小鼠血清及心脏,并对心脏进行称重,计算心脏肥大指数,包括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HW/BW)及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HL)。制备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观察心脏的大体形态,WGA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脏中炎症反应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BNP、IL-6、IL-1β和TNF-a的表达,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及炎症水平。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中与心肌肥大、纤维化和炎症反应通路相关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1.QLQX抗CHF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到了700个CHF治疗靶点和239个QLQX作用靶点。QLQX作用靶点显着富集在人免疫细胞、心肌等细胞和组织中,参与了炎症反应,细胞黏附、迁移、凋亡的负调节和活性氧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表明QLQX对CHF的潜在治疗作用。将QLQX作用靶点和CHF治疗靶点进行交集,得到99个交集靶点,分别在心脏内不同细胞中有着不同的高表达情况:免疫细胞(52个),内皮细胞(51个),心肌细胞(34个),平滑肌细胞(33个)和成纤维细胞(31个)。分析这些靶点在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该生物学过程与C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核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了一个含有99个节点,1747条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平均节点度值为38,其中节点表示靶点,边表示两个靶点之间的关联,度值表示关联的强度。关联强度前十的靶点分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白蛋白(ALB)、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合成酶3(NOS3)、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趋化因子-8(CXCL8)和内皮素1(EDN1),提示它们在QLQX抗CHF中的重要性。对该网络中节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以P值排序,排名前15个与CHF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IL-17、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TNF、NF-kappa B、c GMP-PKG、JAK-STAT、MAPK、AMPK、NOD样受体、PI3K-AKT、TGF-β、Toll样受体和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提示QLQX很可能通过上述通路发挥治疗CHF的作用。2.QLQX改善CHF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2.1小鼠血压情况:在实验初始,各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显着差异。在埋泵后1周,AngⅡ组小鼠收缩压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经药物治疗后,AngⅡ+QLQX组和AngⅡ+Captopril组小鼠收缩压均较AngⅡ组明显降低,且AngⅡ+QLQX组和AngⅡ+Captopril组小鼠收缩压差异不明显。与此同时,舒张压与收缩压的趋势相一致。提示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血压的升高。2.2小鼠心功能情况:在埋泵后4周检测各组小鼠的心功能情况,AngⅡ组小鼠的心功能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可从EF和FS指标的降低反映出来。经药物治疗后,AngⅡ+QLQX组小鼠EF值较AngⅡ组显着升高,AngⅡ+Captopril组小鼠EF值亦较AngⅡ组显着升高,AngⅡ+QLQX组小鼠与AngⅡ+Captopril组小鼠EF值差异不明显,与此同时,FS值与EF值的趋势一致。各组小鼠血清中BNP水平及心脏超声结果LVIDd、LVIDs亦支持心功能结果,可见慢性心衰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QLQX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小鼠的心功能损害。2.3小鼠心肌肥大情况:心脏大体图片、HE染色、WGA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较Control组明显增大,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心脏肥大指数(HW/BW、HW/TL)和心肌肥大指标(ANP、BNP、MYH7 m RNA)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肥大相关通路ERK1/2、AKT/STAT3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节ERK1/2、AKT/STAT3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肌肥大。2.4小鼠心肌纤维化情况: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纤维化程度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RT-PCR检测的心肌纤维化指标(TGF-β、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纤维化相关通路TGF-β/Smad3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控TGF-β/Smad3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2.5小鼠血清及心脏炎症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炎症指标IL-6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RT-PCR检测的心脏中炎症指标(IL-6、IL-1β、TNF-a)和Elisa检测的血清中炎症指标(IL-6、IL-1β、TNF-a)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炎症反应相关通路RAGE/NF-κB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控RAGE/NF-κB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脏炎症反应。结论:1.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模式,将QLQX化学成分、成分靶点、CHF疾病靶点、靶点高表达细胞种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不同层面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研究QLQX治疗CHF的多靶点作用及在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信号通路,排名前十的靶点分别是IL-6、ALB、AKT1、VEGFA、TNF、NOS3、EGF、MAPK8、CXCL8和EDN1,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NF-κB、MAPK、AKT、TGF-β等。2.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多种方法证实QLQX改善AngⅡ诱导的慢性心衰小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损伤,主要是通过对心肌肥大通路ERK1/2、AKT/STAT3,心肌纤维化通路TGF-β/Smad3通路,炎症通路RAGE/NF-κB这三个方面的调控产生治疗CHF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
李庆羚[5](2021)在《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应用艾灸方法干预CHF大鼠,比较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改变,观察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细胞炎性相关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mTO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随机从30只SD大鼠抽取10只入正常组、20只入造模组。以一周腹腔注射2次2 mg/kg的ADR,连续4周的方法造模。经超声心动评估后,再次随机平均分为不做干预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及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干预的艾灸组。干预结束后,记录大鼠体征情况,超声心动评估大鼠心脏LA、LV、LVPW、IVS、EF和FS,ELISA检测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二: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12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在干预期的第一天,从5组大鼠中随机各抽取3只,经尾静脉注射250μL的AAV2/9,标记后放回与其他大鼠继续干预。干预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无标记大鼠炎性相关因子ICAM-1、VCAM-1、MMP-2和MMP-9的表达,串联腺相关病毒LC3双标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LC3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自噬相关基因Vps34、ATG3、5、7、12、13 mRNA表达,并用Person分析炎性相关因子与自噬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实验三: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45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9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干预结束后,WB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70S6K、p-P70S6K和ULK1、p-ULK1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AKT、mTOR、P70S6K和ULK1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一1、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LV、LA增厚(P<0.01),LVPW、IVS、EF和FS减弱(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LV、LA减少(P<0.05),LVPW和IVS升高(P<0.05),EF和FS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显着降低(P<0.01);2、各组大鼠心脏结构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排列松散杂乱,胞浆内空泡出现,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1)。实验二1、免疫组化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炎性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表达量减弱(P<0.01),而艾灸+RAPA组ICAM-1、VCAM-1和MMP-9表达量均减弱(P<0.01),MMP-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ICAM-1、VCAM-1表达量增多(P<0.01),MMP-2、MMP-9表达量较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2、LC3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模型组和RAPA组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强,而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中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弱;3、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组织LC3蛋白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蛋白LC3Ⅰ、Ⅱ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蛋白LC3Ⅰ、Ⅱ表达较低(P<0.01),艾灸+RAPA组LC3Ⅰ、Ⅱ低表达(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4、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自噬相关基因ATG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ATGs均低表达(P<0.01),而艾灸+RAPA组ATG7和ATG13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Vp34、ATG3、ATG5和ATG1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ATG3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Vp34、ATG5、ATG7、ATG12和ATG13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炎性因子与自噬基因呈正相关(P<0.001)。实验三:1、WB检测蛋白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I3K与其磷酸化、AKT和mTOR表达增强(P<0.01),艾灸组p-mTOR表达升高(P<0.01),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p-PI3K、AKT和p-mTOR呈较低水平(P<0.01);与艾灸+RAPA组比,RAPA组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低水平呈现(P<0.01);2、RT-PCR检测PI3K、AKT、mTOR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心肌中PI3K、AKT和mTOR的mRNA表达量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高表达PI3K、AKT的mRNA(P<0.01),艾灸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1),艾灸+RAPA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I3K的mRNA(P<0.05)和AKT、mTOR的mRNA(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均低表达(P<0.01);3、WB检测蛋白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p-P70S6K(P<0.01),而高表达ULK1、p-ULK1(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而艾灸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艾灸+RAPA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70S6K(P<0.01)和p-P70S6K(P<0.05),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多(P<0.01);4、RT-PCR检测P70S6K、ULK1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的mRNA(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上调(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增多(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下调(P<0.01),艾灸+RAPA组P70S6K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显着减弱(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增高(P<0.01)。结论:1、艾灸可以降低CHF大鼠LA、LV和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并提高LVPW、IVS、EF和FS,从而改善心功能及结构;2、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ICAM-1、VCAM-1、MMP-2和MMP-9的水平,从而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3、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Vps34、ATG3、ATG5、ATG7、ATG12、ATG13的水平,降低心肌自噬流和LC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4、艾灸可以调节蛋白PI3K、AKT、mTOR、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示意艾灸可能通过激活mTOR通路上游信号调节因子PI3K、AKT,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P70S6K和抑制ULK1。
王红红[6](2020)在《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生存质量及sST2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 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ST2)的变化情况,来客观评价补肾活血汤的临床效果,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编为两组(各35例),均给予一般治疗+常规抗心衰治疗等基础疗法,治疗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日一剂,200ml/次,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后慢性心衰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心衰Lee氏评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sST2的变化情况,予以相关统计学分析。成果:1.生存质量评价: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发现,MLHFQ积分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由治疗前60.41±8.92下降至37.14±9.34,对照组由治疗前61.45±9.38下降至45.03±9.84;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2.血清sST2、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发现,两组水平均显着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下降幅度则更加明显(P<0.01,P<0.05)。3.6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发现,6MWT距离均明显延长;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组延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P<0.05)。4.中医证候疗效与慢性心衰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评分均显着下降,且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的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改善了心衰指标,增强患者心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张心爱[7](2020)在《益气泻肺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由各种致病因素损伤心脏功能及结构,导致心脏结构破坏、心功能逐渐减退或丧失,心脏供血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及心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疾病[1]。本课题通过对临床慢性心衰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评估及对心衰大鼠模型的研究,探索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伴认知功能障碍的部分发病机制及益气泻肺汤对此类疾病的作用。倡导在未来研究中关注CHF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程,改善CHF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方法:1.临床试验: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及《中国痴呆诊疗指南》(2017年版)诊断标准,收集从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冠心病CHF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4例。按有无糖尿病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22例和益气泻肺汤试验组22例,益气泻肺汤组合并有糖尿病人数12例,对照组合并有糖尿病人数有11例。观察指标:①心功能评估:NT-ProBNP值;超声心动图:LVEF值、FS值;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中医症候学量表;②认知功能评估:MMSE量表、MoCA量表。统计方法: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两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动物实验:选取SPF级雄性、12周龄、SD大鼠7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穿线不结扎。术后根据心电图Q波数量将成模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益气泻肺汤组20只。给药方法: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生理盐水5.0ml/(kg·d)灌胃,益气泻肺汤组予益气泻肺汤颗粒5g/(kg d)灌胃,每日2次,共计给药8周。实验主要观察指标:①NT-ProBNP、AngⅡ浓度;②超声心动图:LVEF值、FS值;③心电图:用药前后Q波数量、ST段压低幅度④水迷宫:游泳距离、逃避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的差异。统计学方法:动物实验指标:AngⅡ浓度、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数据、穿越平台次数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大鼠游泳距离、逃避潜伏期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临床试验:(1)基础资料及安全性指标评价:入组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教育年限、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NYHA分级(Ⅱ-Ⅳ级)、腔隙性脑梗死、COPD、CKD、血常规、生化指标、NT-ProBNP、LVEF、FS值、MMSE、MoCA评分、MLHFQ量表评分及中医症候学量表评分等未见明显差异,基线一致(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组间比较发现益气泻肺汤组血小板计数升高、甘油三酯水平降低(P<0.05),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2)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益气泻肺汤组NT-ProBNP明显降低(P<0.05)。(3)超声心动图: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泻肺汤组LVEF值明显提高(P<0.05),FS值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MLHFQ及中医症候学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泻肺汤组MLHFQ及中医症候学量表分值明显降低(P<0.05)。(5)MMSE及MoC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泻肺汤组MMSE总分明显提高(P<0.05),在定向力、即刻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P<0.05)。MoCA评分两组未见差异(P>0.05)。2.动物实验:(1)AngⅡ浓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益气泻肺汤组AngⅡ浓度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泻肺汤组AngⅡ值浓度明显降低(P<0.05)。NT-ProBNP浓度:待测定。(2)心电图: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Q波数量明显增高(P<0.05),ST段压低幅度明显增加、T波倒置数量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与益气泻肺汤组在心电图Q波、ST段压低幅度、倒置T波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保持一致。②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泻肺汤组病理性Q波、T波倒置数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ST段压低幅度明显降低(P<0.05)。(3)超声心动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值、FS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泻肺汤组LVEF值、FS值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益气泻肺汤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但三组大鼠在游泳距离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比较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试验:(1)益气泻肺汤能够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程,还可以改善CHF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2)益气泻肺汤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2.动物实验:(1)益气泻肺汤可以缓解心衰大鼠心力衰竭症状,使心衰大鼠血瘀症状减轻,但未发现益气泻肺汤可以提高心衰大鼠LVEF及FS值的作用。(2)益气泻肺汤可以改善心衰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认知功能,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曹永春[8](2020)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对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影响及临床疗效,表明在规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心肌功能,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功能Ⅱ-Ⅳ级冠心病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人。两组常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统计两组基本资料、治疗前后血浆BNP、超声心动图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数据,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对整体疗效做出评价。结果:1、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F值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高,BNP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和研究组抗CHF治疗都有一定效果。3、治疗后研究组LVEF值、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1、无论对照组还是研究组,经抗HF治疗后,患者血浆BNP、LVEF及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规范的抗CHF治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2、治疗后研究组BNP、LVEF、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曲美他嗪在治疗冠心病CHF,提高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杨昊昕[9](2020)在《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对气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红芪与黄芪的疗效差异,对单个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疗效评估并制定最适合该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方法:本试验为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收集自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门诊或病房治疗的气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方法评价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的有效性,符合标准的患者在试验中将接受2个或3个配对的治疗,共11周或17周治疗。1个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红芪20g,党参15g,丹参30g,红花10g,桑白皮12g,葶苈子15g,车前子20g,茯苓15g,猪苓15g,泽兰15g。)阶段与1个对照药物(前方将红芪替换为生黄芪20g)阶段组成一个配对,二者的顺序是随机的。根据预试验结果设置每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每个阶段之间均有为期1周的洗脱期以尽可能减少残留效应。观察并记录患者试验开始前以及各阶段治疗最后1天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MLHFQ)、症状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个体化疗效判定标准:益气活血利水法疗效判定:(1)治疗阶段较基线值的MLHFQ总积分降低≥19分或症状评分平均变化值降低≥0.5分。(2)治疗阶段较基线值的6MWT试验结果增加≥45m。有效:大于或等于50%的治疗阶段同时满足上述2条;无效:小于50%的治疗阶段同时满足上述2条。在益气活血利水法有效的基础上,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疗效判定:(1)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与对照方的MLHFQ总积分降低≥19分或症状评分平均变化值降低≥0.5分。(2)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与对照方的6MWT试验结果增加≥45m。有效:至少2个配对同时满足上述2条;可能有效:仅1个配对同时满足上述2条;无效:没有配对同时满足上述2条。整体疗效评估时将每名受试者各配对的试验视作相互独立的试验合并。在试验期间如实记录任何不良事件。结果:采用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为6名CHF患者评价益气活血利水法以及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的临床疗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益气活血利水法对3名受试者有效,其中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对1名受试者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药物,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另外3名受试者无效。将每名受试者各配对的试验视作相互独立的试验合并,结果表明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与对照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对MLHFQ、症状评分、6MWT均有明显改善(P<0.05)。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相比对照药物在MLHFQ、症状评分和6MWT的整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试验采用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客观系统的对6名CHF患者评价益气活血利水法以及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的临床疗效的有效性,比较红芪与黄芪的疗效差异,试验方法贴近临床,在试验过程中与患者充分配合,最终根据试验结果个性化的给予患者治疗建议,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同时发扬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将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运用于临床治疗,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新方法。
郑源[10](2020)在《中医药联合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及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也是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血液超滤能够改善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的水钠潴留,虽然从“形”的意义上可以代替肾脏部分功能,避免生理性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但仍不能从“功”的意义上代替肾脏温煦的功能,不能做到水液的泌别清浊。使得超滤过程中既包含尿液,还包括正常的津液,即阴液。阴液亏虚则患者出现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阴虚证候,津液丢失过多则阳气无所依,不仅仅容易导致气阴两伤,更易出现气血阴阳俱虚的表现。因此我们在临床上使用扶正养心中药联合血液超滤,改善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同时益气扶正,纠正超滤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更利于改善心衰患者远期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既往临床使用中药联合超滤治疗与单纯超滤治疗比较,评估中药联合超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扶正养心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靶点,深入探讨中药药理与作用机制的之间的联系。前期研究中已经对超滤治疗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因此依据其结果做进一步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有利于对超滤治疗的作用途径进行阐释。目的:1.回顾性研究中药联合超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寻找扶正养心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潜在作用靶点,深入探讨中药药理与作用机制之间的联系。3.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寻找超滤对心衰患者治疗前后代谢物质的差异,有利于对超滤治疗心衰的作用途径进行阐释。方法:1.回顾性的观察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住院接受血液超滤治疗的心肺气虚,阳虚水泛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45例,其中扶正养心中药合并超滤组25例,单纯使用超滤组20例,观察疗效性指标:hs-CRP、NT-proBNP,安全性指标:离子(K+、Na+、Cl-)、HCT、肌酐、尿素氮,分别于超滤前、首次超滤后、治疗10天后等3个时间点进行数据统计;对心悸、畏寒肢冷、气短、气喘、面肿、乏力、咳嗽、咳痰、腹胀、舌苔等中医证候进行评分以及体重,在超滤前和治疗10天后2个时间点评价。通过本组的前后对比、组间比较以及回归性分析各因素与最终疗效之间的关系,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好地发挥血液超滤技术与中医药在临床治疗心衰方面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研究证据。2.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扶正养心中药的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心衰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药物干预疾病关键靶标,并构建出中药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心衰疾病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作用于这些关键靶标的主要成分,即与药物有效性相关的化学成分,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结合文献报道对扶正养心中药治疗心衰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3.纳入17例血液超滤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抽取超滤前、后的外周静脉血5ml,利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超滤前后的代谢产物谱进行对比分析,检测前后的代谢模式,筛选标志性代谢群。结果:1.回顾性研究1.1治疗前后及10天后组间比较首次超滤后超滤组与中药+超滤组在效果指标NT-proBNP以及hs-CRP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中药+超滤组治疗后排Na+水平高于超滤组水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0天后两组NT-proBNP及Na+水平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显示中药+超滤高于单纯超滤组。Na+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而CHF患者水肿发生的首要因素是体内钠总量的增加,因此缓解钠水潴留的核心是钠。利尿剂排出的是低张尿,充分利尿后仍会出现钠的滞留,而超滤是等渗的利尿,比较利尿剂更增加钠的排出。1.2组内前后比较超滤组治疗前后NT-proBNP及Na+水平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体重的下降与中医证候积分也出现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中药+超滤组治疗前后NT-proBNP也出现统计学差异,体重的下降与中医证候积分均出现显着性统计学差异,而离子未出现统计学改变。证明超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发作的治疗疗效显着,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因肺循环出现的气喘、咳嗽咳泡沫痰或体循环淤血出现的面浮肢肿尤其是下肢水肿等症状。而中药+超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更为明显,且并未出现离子改变,考虑其纠正了因大量脱水出现的气阴两伤等症状。1.3各变量对治疗疗效的回归性影响在回归性分析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别对目标疗效为保护性因素,表明中药+超滤组相较于单纯超滤组而言,疗效更好;治疗10天后中医积分为危险性因素,表明超滤治疗后积分越小,疗效越好;超滤后10天Na+水平对疗效为危险性因素,表明超滤治疗10天后Na+水平越高,疗效越差。将三个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后可知组别为保护性因素,中医证候积分为危险性因素,积分越小,疗效越好,因此可以证明中药+超滤组疗效明显好于超滤组且中医证候积分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结论:中药联合血液超滤较单纯血液超滤能更好的改善CHF患者因肺循环出现的气喘、咳嗽咳泡沫痰或体循环淤血出现的面浮肢肿尤其是下肢水肿等症状等症状且并未出现离子改变,同时随着治疗时间增加,对NT-proBNP有明显改善。2.网络药理学针对扶正养心中药治疗心衰方面共得到88个核心靶标,中药与疾病共有靶标有4条,为ATP1A1、ATP1A2、TNF、PIK3CG;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线粒体电子传递、氧化还原过程、乙醇氧化、脂肪酸代谢过程等多个条目;主要作用通路涉及呼吸电子传递、复合物生化、腺苷受体、PKA激活等,针对这些分析扶正养心中药治疗心衰的可能作用机制。结论:本研究利用TCMIP V2.0平台以大数据和模型计算为基础,将多种学科融合,多层次、多环节整合研究证明扶正养心中药里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产生的作用,这些靶点及通路均与文献报道及最新的研究的相关机制相吻合,这也证明TCMIP平台的准确性。本研究是基于此平台的一个计算和预测,希望未来能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将经验名方做好继承和发扬。3.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前期代谢组学研究显示超滤后患者体内酰基肉碱及氨基酸类的含量出现了异常,通过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酰基肉碱中C2酰基肉碱,C8酰基肉碱,C10酰基肉碱,C12:1酰基肉碱等11个酰基肉碱成分出现下降;氨基酸中天冬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鸟氨酸与肌酸酐的含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结论:酰基肉碱可以直接参与脂肪酸氧化,与心肌的能量代谢密切相关,一方面它们累积到心肌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导致心衰的代谢紊乱。另一方面酰基肉碱的上调可能会影响乙酰辅酶α的产生,从而直接对心肌造成损伤。超滤治疗后患者体内酰基肉碱下降证明超滤对心衰患者有良好的效果。血液超滤主要影响了天冬氨酸、鸟氨酸与肌酸酐都与精氨酸代谢和尿素循环密切相关。血滤后病人这些成分出现变化可能提示其对病人的精氨酸代谢发挥了调节。但本研究中精氨酸及瓜氨酸的含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提示血滤并对整个精氨酸及尿素循环系统发挥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天门氨酸与鸟氨酸都是体内提供尿素和谷氨酰氨合成的底物,而谷氨酰胺和尿素都是氨的解毒产物,鸟氨酸几乎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解毒的全部过程,血滤降低这部分成分的含量可能提示血滤降低了血氨的含量,发挥一定的解毒作用,缓解了体内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天冬氨酸和鸟氨酸含量的下调。
二、CHF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F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HF的发病机制 |
1.1 西医发病机制 |
1.2 中医发病机制 |
2 CHF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2.1 汤剂结合西药 |
2.2 中成药结合西药 |
2.3 针灸结合西药 |
2.4 穴位贴敷结合西药 |
2.5 其他中医方式结合西药 |
3 小 结 |
(2)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心康饮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数据库 |
1.2 软件和在线服务平台 |
2 研究方法 |
2.1 XKY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析 |
2.2 XKY靶点预测及分析 |
2.3 CHF疾病基因获取与分析 |
2.4 XKY治疗CHF靶点的确认 |
2.5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收集 |
2.6 网络构建与分析 |
2.7 GO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
2.8 分子对接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XKY活性成分及分析 |
1.1XKY中药化学成分检索收集 |
1.2 XKY中药活性成分删选 |
1.3 结合文献对药物成分进行补充 |
1.4 XKY活性成分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
1.5 药物成分筛选分析 |
2 XKY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及分析 |
2.1 预测结果 |
2.2 药物靶点分析 |
3 CHF疾病相关基因与分析 |
3.1 CHF疾病相关基因结果 |
3.2 CHF疾病相关基因的分析 |
4 XKY治疗CHF靶点确认 |
4.1XKY药物靶点与CHF各段基因关系 |
4.2 XKY治疗CHF靶点确认 |
5 PPI网络数据 |
5.1 CHF疾病靶点PPI数据 |
5.2 XKY潜在靶点PPI数据 |
5.3 XKY-CHF治疗靶点PPI数据 |
6 网络构建与分析 |
6.1 XKY预测靶点PPI与CHF疾病靶点PPI网络 |
6.2 XKY-CHF治疗靶点PPI网络 |
6.3 XKY-CHF的关键治疗靶点确认 |
7 GO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
7.1 GO注释结果及对比分析 |
7.2 KEGG富集结果及对比 |
8 分子对接 |
8.1 受体及配体确认 |
8.2 对接结果 |
第三部分讨论 |
1 关于XKY成分的分析讨论 |
1.1 XKY活性成分筛选的分析 |
1.2 对XKY活性成分分布的分析 |
1.3 对XKY活性成分的网络拓扑分析 |
1.4 作用于XKY-CHF的治疗靶点PPI网络Hub靶点的成分分析 |
2 对XKY作用靶点的分析 |
2.1 XKY预测靶点的药物分布分析 |
2.2 XKY-CHF的Hub靶点分析 |
3 GO注释及KEGG分析 |
第四部分结论 |
第五部分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心康饮活性成分表 |
综述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反向分子对接在中医药 |
参考文献 |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芪苈强心胶囊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芪苈强心胶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心力衰竭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模型成功判定标准 |
2.3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5 穴位定位 |
2.6 动物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6.1 制备血清标本 |
2.6.2 制备组织样本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1 大鼠体征情况 |
2.7.2 大鼠超声心动检测 |
2.7.3 大鼠血清中BNP、ANP、cTnI含量的测定 |
2.7.4 HE染色 |
2.7.5 MASSON染色 |
2.8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模型鉴定 |
3.3 超声心动检测评估各组大鼠心功能 |
3.4 各组大鼠心衰标志物水平结果比较 |
3.5 各组大鼠左心室病理变化 |
3.6 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比较 |
4.讨论 |
4.1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艾灸穴位的选择依据 |
4.3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4.4 艾灸对CHF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
4.5 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实验二 艾灸对CHF大鼠炎性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干预 |
2.3 腺相关病毒AAV9 注射 |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5 穴位定位 |
2.6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1 自噬LC3双标腺相关病毒检测 |
2.7.2 免疫印迹法 |
2.7.3 荧光定量PCR |
2.7.4 免疫组化实验 |
2.8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LC3 荧光检测 |
3.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LC3 表达水平比较 |
3.5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比较 |
3.6 Person相关性分析 |
4.讨论 |
4.1 自噬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2 炎症细胞因子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3 自噬—炎症相互作用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4 艾灸对自噬与炎症的影响 |
实验三 艾灸对CHF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 |
2.3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4 穴位定位 |
2.5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6.1 免疫印迹法 |
2.6.2 荧光定量PCR |
2.7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p-PI3K表达水平比较 |
3.2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p-AKT表达水平比较 |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p-mTOR表达水平比较 |
3.4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p-P70S6K表达水平比较 |
3.5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p-ULK1表达水平比较 |
3.6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7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8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9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10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4.讨论 |
4.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C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4.2 艾灸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启示与展望 |
综述一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分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艾灸及其相关疗法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生存质量及sST2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观察对象的来源 |
(二) 观察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三)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
(四) 两组治疗前后Lee氏评分对比 |
(五) 两组治疗后CHF疗效对比 |
(六) 两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对比 |
(七) 两组治疗前后sST2、NT-proBNP水平对比 |
(八) 两组治疗前后6MWT对比 |
(九) 安全性指标观察 |
讨论 |
一、sST2与慢性心衰 |
(一) sST2的认识 |
(二) NT-proBNP与sST2的相关性 |
(三) sST2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
二、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三、中医对CHF的认识 |
四、补肾活血汤分析 |
(一) 方药组成 |
(二) 方义分析 |
(三) 方药分析 |
(四)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结语与展望 |
(一) 本课题结论 |
(二) 本课题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美国《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 |
附件2 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表 |
附件3 Lee氏心衰计分表 |
致谢 |
论文着作 |
附件 |
(7)益气泻肺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心主神明”的中西医阐释 |
References |
综述二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References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试验 |
1. 研究对象 |
2. 纳入标准 |
3. 试验相关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
4. 医学试验伦理 |
5. 试验治疗方案 |
6. 疗效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References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8)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 |
附录B 临床综述 |
参考文献 |
(9)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古代医家观点 |
1.2 现代医家观点 |
2. 证型研究 |
3. 辨证论治 |
4. 现代基础研究 |
4.1 改善心室重构 |
4.2 缓解水钠潴留 |
4.3 调节心肌能量代谢 |
5. 现代临床研究 |
5.1 提高射血分数,降低BNP、NT-proBNP水平 |
5.2 增加活动耐量,减轻心衰症状 |
5.3 缓解利尿剂抵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概况及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1.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概况 |
1.1 起源与发展 |
1.2 N-of-1 trial的定义 |
1.3 N-of-1 trial的适用范围 |
1.4 N-of-1 trial的设计原理 |
1.5 N-of-1 trial的设计要素 |
1.5.1 随机 |
1.5.2 重复 |
1.5.3 洗脱期 |
1.5.4 盲法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1.6.1 统计分析策略 |
1.6.2 统计分析方法 |
1.7 证据等级 |
1.8 报告规范 |
1.9 伦理审查 |
2. N-of-1 trial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2.1 N-of-1 trial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2.2 N-of-1 trial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与优势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研究方案 |
1. 试验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预试验方法及预试验结果 |
2.1 预实验方法 |
2.2 预试验结果 |
3. 研究设计 |
4. 干预措施 |
5. 随机化与盲法 |
6. 疗效指标 |
7. 个体化疗效判定标准 |
8. 统计学方法 |
9. 不良事件的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1. 人口学资料 |
2. 各受试者个体化疗效评估结果 |
2.1 1号受试者结果 |
2.2 2号受试者结果 |
2.3 3号受试者结果 |
2.4 4号受试者结果 |
2.5 5号受试者结果 |
2.6 6号受试者结果 |
2.7 各受试者个体化疗效评估小结 |
3. 整体疗效分析 |
3.1 MLHFQ |
3.2 症状评分 |
3.3 6MWT |
3.4 整体疗效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1. 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解析 |
1.1 郭维琴教授对心衰病的认识 |
1.2 郭维琴教授对心衰病的治疗 |
1.3 红芪研究现状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个体化疗效分析 |
2.2 整体疗效分析 |
3. N-of-1 trial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3.1 本试验特点 |
3.2 试验的局限 |
3.3 N-of-1 trial的发展前景 |
3.4 N-of-1 trial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医药联合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及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代谢组学在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扶正养心中药联合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的扶正养心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肉毒碱及氨基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肉毒碱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 实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 实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药联合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及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CHF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袁齐,赵萍,冯家银. 医学综述, 2021(20)
- [2]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D]. 苏健楠.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心康饮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研究[D]. 尧忠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D]. 张玉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李庆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肾虚血瘀型患者生存质量及sST2影响的研究[D]. 王红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益气泻肺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张心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D]. 曹永春.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9]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D]. 杨昊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中医药联合血液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及靶向代谢组学研究[D]. 郑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