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油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冷成英[2](2020)在《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观察我国家庭农场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除了一些特殊模式外,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按照区位条件可以分为都市郊区模式和一般农业区模式。比较这两类模式,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与区位因素有关?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为什么出现分化?发展路径分化对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带来什么影响?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学术界对家庭农场的研究集中在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而关于区位因素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则是一个研究盲点。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区位视角下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问题,通过比较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究不同区位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出现分化的机制,以及由发展路径分化带来的影响。首先,文章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概述了对论文写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农业区位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演化理论,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文章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经营来获得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地位,并体现了家庭农场的五个基本特征,即以农户家庭为主体,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农业收入为家庭的主要收入。这一界定能将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休闲农场等其它农业经营主体相区别开来。其次,文章简述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上海松江、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和安徽郎溪五大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总结了各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归类为都市郊区模式和一般农业区模式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在两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总结了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指出市场化环境是家庭农场产生和兴起的关键,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家庭农场的繁荣,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形成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大规模投资是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扶持对家庭农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家庭农场的界定不规范稀释了政策支持力度,农场主文化素质不高限制了家庭农场的管理水平,现代科技支撑力度不强制约了家庭农场集约化水平,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增加了家庭农场经营难度,风险控制措施匮乏对家庭农场发展带来挑战。同时,文章从上述分析中总结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异同点,指出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都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规范程度逐渐提高,经营产品都趋于多元化,政府推动作用都非常明显,但两种模式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也存在明显不同,都市郊区家庭农场的复合经营程度更高,经营蔬菜瓜果、水产的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小,而一般农业区家庭农场实行单一经营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经营范围以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种植类农场经营规模较大。再次,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认为家庭农场是传统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农产品流通放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为获得更高期望收益而推进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产生的制度安排,进一步运用数理和图示推导的方法,分析了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内在机理,指出区位与消费市场的差异是不同区位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关键。都市郊区家庭农场可以依托庞大的都市消费需求经营附加值更高的蔬菜瓜果、水产等农产品,同时很多家庭农场为规避较高的市场风险而选择复合经营,而一般农业区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有限,受距离限制,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且面临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从事单一经营的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经营范围的差异又会进一步导致种植类的经营规模的不同,都市郊区家庭农场种植类规模要小,而一般农业区种植类规模更大。随后,论文构建了多个计量模型,利用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验证。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并针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充分考虑本地的区位条件,优化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取向;构建与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农场培训,提高农场主对家庭农场发展规律的认识;支持和鼓励有志于扎根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创办家庭农场,提高农场主群体素质水平;提高家庭农场对各类经营风险的防御能力。
吴昊[3](2020)在《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得到大幅增长,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却面临着耕地不足、水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我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储备作为承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蓄水池”,具有以丰补歉、调节粮食市场的重要功能,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对“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粮食储备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之前,我国政府的粮食储备任务主要由中央承担。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并规定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粮食的专项储备任务,地方粮食储备的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但各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备的态度相当消极,挪用储备资金、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代表中央行使粮食储备职能,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储粮成立之后,中央并没有规定地方可以不储备粮食,而是明确要求“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规模。但事实上地方在粮食储备上更加依赖中央,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储备规模,中央几乎完全承担了粮食储备任务。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把粮食储备落到了实处,中央抓到了粮食,可保证在关键时候能调得动粮食,中央粮食储备在稳定粮食市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维护种粮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代表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改革的关键是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本文主要围绕“政府为什么要储备粮食——粮食储备仅由中央承担存在什么问题——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对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进行研究。全文除了导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分为四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各个时期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做法、主要问题与成效,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储备中承担的责任。在粮食自由购销、粮食统购统销与粮食流通双轨制两个时期,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了粮食储备的责任,同时中央也积极鼓励地方储备粮食;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粮食储备责任;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粮食储备制度后,我国的粮食储备责任主要由中央承担。由于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文件强调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从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角色。第二,从粮食储备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粮食储备在发挥稳定粮食市场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我国的粮食储备主体还包括农户和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企业,而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不具有平抑粮食市场的功能,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也不能代替政府的储备,因此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政府应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第三,对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后果进行了分析。代理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层级太多的问题,二是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问题。中储粮实行的“总公司—分公司—直属库”的多层级组织结构既增加了激励成本,又增加了监督成本。中储粮的直属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布点较少,当非主产区一旦发生某种危机导致粮食紧缺时,粮食的调运将对我国的运输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中储粮不断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粮食资源拓展经营业务,使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一方面增加中央的激励成本,另一方面使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使中央承担了本应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粮食储备职能,然而这种粮食储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仍然应该回到由地方承担,我国应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分级粮食储备体系。第四,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是我国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责任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基础。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支出仅占全国粮食储备支出的29%,证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非常低。总体而言,常住人口规模、城镇人口比重和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交通状况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文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对粮食主产区来说,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常住人口规模的影响不显着;对主销区及产销平衡区来说,常住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此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还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一个地区愿意多储备粮食,则其邻近地区也愿意多储备粮食,反之反是。政府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及其外部性可能是导致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存在空间自相关的重要原因。第五,构建粮食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设立专门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粮食企业接管中储粮的粮食经营业务、设立粮食储备基金和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并从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的法制建设、完善各层级粮食储备的协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加强粮食储备领域的科研投入和多渠道筹集粮食储备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创新:第一,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虽然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政府应该为粮食储备承担责任,但是并没有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本文论述了粮食储备在发挥平抑粮食价格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见4.3),并进一步论述了农户和企业不能代替政府粮食储备的原因(见4.4.2),从而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因此政府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见4.3.2)。第二,运用博弈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储粮存在的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后果进行了理论阐释。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中储粮存在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储粮的管理层级太多会导致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增加的后果(见5.1.2),运用多任务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的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会导致中央对中储粮的激励成本增加和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的后果(见5.2.2)第三,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地方政府缺少粮食储备的意愿,但是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本文以地方政府的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衡量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见6.1.1、6.1.2、6.1.3),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因素(见6.3.4)。
缪承霖[4](2019)在《电商食品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特色中国馆的大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电商交易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网络购物成为了人们的一项日常活动,电商市场的发展潜力良好。因此政府注意到电商平台在助力“三农”发展方面能起到巨大的作用,阿里平台顺势而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了“中国特色地方馆”项目,助力地方农产品、食品等特色产品的销售。但地方特色产品电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产品卖不好等问题,而对销售额的研究成为了解决特色产品电商市场中大部分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渠道。在电商交易过程中商品的价格、售后、信誉与销售额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电商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种关系?不同种类的产品销售额和价格随时间如何变化?商家又该做出何种决策?为此,本研究以特色中国馆中主营地方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天猫商铺为研究对象,利用一年的时间收集店铺的交易数据,分别从空间、时间和店铺层面分析特色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区域和省域层面分析了地方馆的店铺数量、销售额空间分布特征;接着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全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经济、社会指标对特色馆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其次从时间角度分析了各类产品销售额与价格在一年内的变化,并从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促销活动三个方面分类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销售额的店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特色地方馆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地方馆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地区之间的数量差异明显。华东地区的特色地方馆数量与店铺数量较多、特色产品种类丰富、产品销售额高,其中尤以浙江省的地方馆项目发展最好;而东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产品,但其特色馆和店铺数量都较少,很多地方特色产品未能加入地方特色馆,特色馆产品的销售额远低于其他地区。而在特色产品的构成方面,零食类产品是各地特色产品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探究地区间特色馆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本文从省域层面入手,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对特色馆产品销售额的影响。(2)分析发现,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物流与电信业务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内地方馆产品的销售,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地方馆产品销售额的提高。首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好、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会更旺盛,特色产品的销售情况自然更好;其次发达的仓储物流和电信业务可以为电商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提供便利,促进特色地方馆的发展;网民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人们对电商交易的接受程度,既为特色馆提供了客户群体,又鼓励了销售者加入地方馆,利用电商销售特色产品;最后,空间误差项对地方馆产品的销售额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说明发展良好、物流电信业务发达的地区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特色地方馆的发展。(3)通过对时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地方馆的特色产品销售额与价格会受到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促销活动的显着影响。①季节性因素通过生产的季节性对生鲜果蔬类产品和茶冲饮类产品的销售额产生较大影响。夏季与秋季是各类生鲜果蔬类产品大规模上市的季节,销售额较高;3月至4月是春茶采制的时节,9月至10月则是秋茶的采制时节,因此茶冲饮类产品在春季与秋季的销售额较高。②节假日因素会使休闲零食、生鲜果蔬、美酒佳酿、粮油调味这四类产品的销售额在短期大幅提高,同时也会带来产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们在节假日期间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会变得十分旺盛,但出于对价格等因素的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提前,比如人们会在1月就提前购置年货;节假日过后销售额会迅速回落。③促销活动能够在短期内显着提高各类产品的销售额,但促销活动的实际优惠力度并不大。“双十一”促销活动中,生鲜果蔬类产品以外五类产品通过大幅降价的方法,显着提高了产品在1 1月的销售额;但降价措施是以1 0月的产品价格为基础的,商家通过对价格的先升后降,实际给出的优惠力度并不大。此外“618”促销活动也对提高产品销售额有一定作用,但不如“双十一”影响大;粮油调味类产品受“517粮油节”促销活动的影响最大。(4)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从店铺层面分析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发现店铺自身的各项指标会对销售额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信用水平、消费者评分、店铺声誉、售后服务、价格对销售额有正向影响,差评率会对销售额产生负向影响。①信用水平是影响店铺销售额最关键的因素,对六类产品都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店铺信用水平只有通过多次交易来累积才能提高,会对新卖家产生一定的“进入壁垒”。②消费者的三项评分对不同产品的影响有所差异,如因为生鲜果蔬类产品易腐坏,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生鲜果蔬类产品时会更加关注物流的服务质量评分;此外店铺的评分水平普遍较高,说明评分更多的是作为一道门槛,评分低的店铺甚至不会受到消费者的关注。③差评率对于价格较高的美酒佳酿和茶冲饮类产品负向影响十分显着,说明消费者对高价商品的要求更高。④店铺的声誉(创店历史和保证金金额)会对销售额产生正向影响。创店历史可以侧面反映出店铺的声誉水平,是消费者选择店铺的重要参考指标;保证金金额对店铺的月销售额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所以不如创店历史的影响显着。⑤价格因素对店铺产品的销售额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正向影响显着说明价格较高的优质产品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产品品质与价格的小幅提升有利于店铺销售额的提高;同时可以发现价格因素的影响系数都很小,接近于0,这说明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过高的价格也会导致消费者需求的下降,进而导致店铺销售额的降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就促进地方产品电商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周敏[5](2019)在《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及其财务绩效分析》文中提出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企业价值链条,以及由价值链组成的价值网之间的整体竞争,是一种由所有价值增值成员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随着并购步伐的加快,中粮集团已经逐步形成了围绕粮、油、糖、棉等原料为主的生产贸易,以及食品、乳制品、酒水饮料等为辅的生产加工,进一步扩展到终端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商业地产以及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中粮集团为例,从实施全产业链战略的背景和动机入手,重点分析其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收集和分析中粮集团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从财务绩效的视角评价全产业链战略实施的效果。最后,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灵感。全产业链是指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和整合。具体而言,全产业链是集产品的原料供应、生产包装、物流运输以及最终营销环节于一体的经济组织行为。财务绩效是企业战略的实施效果的重要评估标准,它反映在企业财务指标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上。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对财务绩效造成影响的作用机理,全产业链战略能提升企业整体绩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并且产生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立足中国的国际一流粮食企业,以粮、油、糖、棉为核心主业,同时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背景下,中粮集团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国内油粮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加之农业行业政策扶持和国内物流运输技术进步等都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战略转型的加快,大量并购急需整合,部分业务交叉重叠。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应对国内和国际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中粮集团开始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本文对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梳理其战略的发展思路,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产品、资本与协同管理。其次详细分析了其战略实施的过程,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专业化平台的角度对中粮集团产业整合的途径进行梳理。企业在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时,不但在纵向上延伸产业链两端,同时也在横向上进行拓宽整合。在发展油粮贸易与食品加工业的同时开拓商业地产等终端市场,打造城市服务综合体,建立自有物流体系,成立自主研发机构,搭配农业金融服务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资本支持。通过对中粮集团财务绩效分析评价其全产业链战略实施的效果。本文搜集中粮集团旗下相关子公司财务数据,从上中下游专业化平台的角度分析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作用影响,计算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等相关财务指标,从财务绩效的角度对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表明,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对其财务绩效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根据公司现状,结合企业财务绩效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绩效得到显着提升;二是纵向一体化效应明显,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协作效率;三是产生规模经济和关联效应,形成资源互补;四是产生管理协同效应,顶层设计管控调节作用明显。通过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探究做强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全产业链战略在行业间推广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启示。首先,要增强国内外市场的原料掌控力,做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其次,要构建高效快捷的内部物流体系。再次,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平衡业务板块。最后,建设全产业链特色企业文化,尝试全产业链与全服务链两链协同,迎合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蔡亮[6](2018)在《中粮集团重组动因、过程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中国经济建设而言,中央企业的作用无法忽视,它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央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为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奠定坚实基础,可以认为中央企业天然背负着社会义务。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政府意识到中央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进中央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此轮改革中,政府摒弃了以往“做大做全”的发展思路,转而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截止2017年末,累计已完成18组3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改革,这也使得我国中央企业的数量从之前的117家下降为98家。本文将以中粮集团为例,对中粮集团在重组动因、重组路径、财务指标、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内垄断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中粮集团是中国境内知名度最高的央企之一,始终严格履行国家粮食管理的使命。作为央企重组整合后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本文将针对中粮集团在央企重组整合之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中粮集团在重组之后,基于财务指标显示出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垄断优势均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可印证重组操作的积极影响,它能够为央企合作开辟道路,更充分地发掘国有资本价值,提高央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本文结论佐证了央企重组的价值,并且能够对有关方案设计带来参照作用。
张有望[7](2019)在《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化现象及价格风险日益凸显,并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在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与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问题尤为必要。因此,本研究尝试引入金融化的概念,从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中考量价格风险,进而实现对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问题的全面考察。具体而言,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文献以及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和价格演变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识别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其次从风险评价视角测量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再次从风险传导视角分别考察了农产品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最后通过梳理美国和欧盟在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方面的主要措施,从风险防控视角总结出了可供我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进行借鉴的相关经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研究本部分研究通过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识别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首先,梳理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遴选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汇率因素、能源价格、国内期货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6种主要金融化因素,分别阐明它们对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然后,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国内现货市场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确实存在金融化现象,四种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不同程度受到了金融化因素的影响,但品种之间的金融化影响因素有所差别。其中,大豆国内现货价格受到通货膨胀、国内期货价格、能源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影响,食糖国内现货价格受到货币供应量、国内期货价格、能源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影响,玉米国内现货价格受到国内期货价格和能源价格影响,棉花国内现货价格受到国内期货价格影响。研究内容二: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评价本部分研究通过选取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四种价格受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农产品,测度了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首先,通过分离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分析了四种农产品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然后,构建VaR模型对四种农产品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均面临着上涨和下跌两类价格风险,其中,上涨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棉花、食糖、大豆和玉米,下跌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食糖、棉花、大豆和玉米。综合来看,主粮作物玉米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相对较低,非主粮品种棉花、食糖和大豆价格风险水平均高于玉米。研究内容三: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研究本部分研究分别考察了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方面,选取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四个受到国内期货价格这一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品种,通过构建GARCH类模型等方法考察四个品种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能够传导到现货市场,但不同品种的价格风险传导存在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棉花、大豆、食糖和玉米,主粮作物玉米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最弱,非主粮作物棉花、大豆和食糖则具有相对较强的风险传导,分析认为国家有关主粮与非主粮作物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和调控思路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方面,选取大豆和食糖两个受国际现货价格这一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品种,通过构建GARCH类模型等方法考察两个品种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能够传导到国内现货市场,大豆国际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明显强于食糖,分析认为我国大豆和食糖不同的进口规模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内容四: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防控研究本部分研究通过梳理美国和欧盟在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方面的相关措施,总结出可供我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进行借鉴的相关经验。其中,美国和欧盟都建立了包含政策工具与市场工具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系统,但它们在实施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美国侧重于运用期货、保险等市场工具,而欧盟则主要依靠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核心的政策工具。通过梳理二者在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美国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与成熟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以及欧盟通过不断改革共同农业政策逐渐形成的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中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价格风险时学习借鉴。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本研究的对策建议是:(1)充分关注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正确认识金融化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2)规范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重视期货市场的监管工作;(3)加强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冲击;(4)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风险管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突破现有文献通常从市场供求关系解释价格风险的传统,引入金融化概念,从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中分析价格风险,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新意;(2)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将不同阶变量纳入其中进行研究,突破了传统协整方法在处理不同阶变量方面的局限,有效识别和分析了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3)综合运用GARCH类模型等方法对市场间价格的条件方差建模,突破了现有文献多从均值层面建模难以准确刻画风险的局限,科学探讨了相关市场间的价格风险传导。
杨帅[8](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张琳[9](2014)在《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研究》文中认为大麦是一种生产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区域广,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栽培。二十世纪初中国大麦的栽培面积据世界首位,建国后在农作物的相互竞争中生产面积逐渐下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啤酒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对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大量的供需缺口依靠进口弥补,2001年以来中国年均大麦进口量200万吨左右,占国内总需求的1/2左右。自2002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啤酒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人均啤酒和禽畜肉类及其制品的消费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导致大麦的需求呈现―刚性‖状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大麦的供给、需求状况,深入研究影响大麦供给、需求和贸易的重要因素。利用近年来国内大麦具体的供求数据,预测2013-2025年中国大麦的供给、需求、价格和贸易状况。依据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构建了以播种面积度量的中国大麦供给反应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11个大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大麦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大麦价格、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以及大麦—小麦价格比是影响大麦供给的重要因素;大麦供给缺乏短期价格弹性,但富有长期价格弹性;滞后一期大麦播种面积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都对当期大麦播种面积产生了显着正向的影响,表明大麦供给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大麦—小麦价格比对大麦供给也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说明比较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大麦种植决策。分析中国大麦的需求状况,对各种不同用途大麦的需求变动状况进行描述,建立1990-2012年间中国大麦需求函数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大麦消费的各种因素,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中国大麦的需求函数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大麦需求对当期大麦需求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大麦市场价格对大麦需求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大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0,这说明滞后一期大麦需求和大麦价格是影响中国大麦消费的主要因素,当大麦市场价格上升1%,中国大麦需求量下降0.2%。中国大麦贸易以进口为主,进口贸易依存度偏高。文中构建了反映相关因素与中国大麦进口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对国际市场价格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国内啤酒生产量、国内市场价格和滞后一期大麦进口量;当国际市场大麦价格上升1%时,中国大麦进口量下降0.82%;当国内啤酒产量增加1%,中国大麦进口量增加0.47%;当国内市场大麦价格上升1%,中国大麦进口量扩大0.22%,且中国大麦进口具有连续性。结合大麦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依据局部均衡理论建立1990-2012年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的局部均衡模型,模型由反应中国大麦供给、需求、价格、进口、出口、相关商品价格和市场出清七个方面的联立方程构成,运用系统估计方法确定模型中重要变量的参数,利用ARIMA模型预测模型中部分外生变量的数值,根据今后中国人均收入和人口增长率设定未来四种不同的发展情景,预测2013-2025年中国大麦的供给、需求状况。结果表明,2013-2025年中国大麦生产将会持续萎缩,国内大麦产量不断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短期内中国大麦的消费量将会扩大,长期内将趋于稳定;大麦市场价格将会持续上涨;大麦供求缺口将继续存在,进口规模将会有所扩大,短期内大量依赖进口的局势将很难改变。在当前中国大麦供给量波动下降,消费量持续增长,进口依赖程度偏高的发展趋势下,提高大麦生产的比较收益,保障国内专用大麦生产规模,充分发挥大麦进口贸易大国的地位对今后中国大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静海[10](2013)在《粮油及其衍生品金融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油在正常供需环境下显现商品属性,在特殊供需环境下显现金融属性。通过研究粮油衍生品市场对金融属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运动规律,粮油仓储企业将已经轮入的粮油实物进行保值,将待轮入粮油的货币进行保值,实现企业预期效益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环境下,充分利用粮油金融属性的运动规律为企业服务,能为实现确立粮油定价权的大国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粮油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油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 |
二、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 |
三、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 |
四、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 |
五、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农场 |
二、都市郊区 |
三、一般农业区 |
四、发展路径 |
五、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农业区位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四、演化理论 |
五、二元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和典型发展模式 |
第一节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
一、我国家庭农场的起步和发展 |
二、我国家庭农场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 |
一、上海松江模式 |
二、浙江宁波模式 |
三、湖北武汉模式 |
四、吉林延边模式 |
五、安徽郎溪模式 |
六、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和问题 |
一、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
二、我国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表现 |
第一节 武汉和郎溪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比较 |
一、经营范围和规模 |
二、农场主和家庭劳动力 |
三、土地流转与利用 |
四、生产性固定资产 |
五、劳动力雇工情况 |
六、产品类型和品牌建设 |
七、农场经营性收支 |
八、技术需求与应用 |
九、农场经营和管理 |
十、农业金融和保险 |
十一、参加农民合作社情况 |
十二、武汉和郎溪的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小结 |
第二节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异同 |
一、发展路径的共同特征 |
二、发展路径的不同特征 |
第五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原因 |
第一节 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分析 |
一、家庭农场的主要要素 |
二、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 |
三、都市郊区与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演化背景差异 |
四、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 |
第二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机理 |
一、理论假设:典型家庭农场的故事 |
二、理论分析:典型家庭农场的生产决策 |
三、从个体到区域:区位与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的分化 |
四、从典型到一般:拓宽假设条件 |
第六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复合经营程度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含义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二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经营范围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及核心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三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经营规模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及核心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A.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
B.土地流转与利用情况 |
C.生产性固定资产及投资 |
D.农场劳动雇工情况 |
E.农场生产、储存和销售情况 |
F.农场经营性收支情况 |
G.农业新技术需求与应用情况 |
H.农场经营管理情况 |
I.农业自然与市场风险及其影响 |
J.参与合作社、协会和龙头企业情况 |
K.金融与保险情况 |
M.其他相关问题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粮食储备 |
2.1.2 粮食分级储备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粮食安全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简要评述 |
2.4 小结 |
3.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 |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49-1952年) |
3.1.1 建立粮食储备的背景 |
3.1.2 建立粮食储备的措施 |
3.1.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2 统购统销及粮食流通体制转轨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53-1989年) |
3.2.1 建立备荒备战储备的背景 |
3.2.2 具体做法 |
3.2.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3 粮食流通市场化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90-1999年) |
3.3.1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背景 |
3.3.2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具体做法 |
3.3.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4 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时期(2000年以后) |
3.4.1 构建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的背景 |
3.4.2 构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
3.4.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5 小结 |
4.政府在粮食储备中的责任 |
4.1 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
4.1.1 人口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扩大对粮食的需求 |
4.1.2 耕地及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粮食产能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
4.1.3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 |
4.1.4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为依靠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带来了不确定性 |
4.2 粮食储备的作用 |
4.2.1 应对自然灾害 |
4.2.2 稳定粮食价格 |
4.3 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
4.3.1 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 |
4.3.2 粮食储备的非盈利性 |
4.4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
4.4.1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和政府储备现状 |
4.4.2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
4.5 小结 |
5.中央直管粮食储备体系的问题分析 |
5.1 管理层级太多 |
5.1.1 中储粮的组织结构 |
5.1.2 多层级管理导致的后果 |
5.2 粮食库存分布不合理 |
5.2.1 中储粮的库存分布情况 |
5.2.2 库存分布不合理导致的后果 |
5.3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 |
5.3.1 中储粮的业务范围 |
5.3.2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后果 |
5.4 小结 |
6.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 |
6.1.1 地方粮食储备的变化情况 |
6.1.2 地方粮食储备支出在全国粮食储备支出中的比重 |
6.1.3 地方粮食储备的区域差异 |
6.2 地方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相关性 |
6.2.1 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方法 |
6.2.2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自相关性 |
6.3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横截面数据分析 |
6.3.3 面板数据分析 |
6.3.4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
6.4 小结 |
7.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基本思路 |
7.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 |
7.1.1 明确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 |
7.1.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及类型 |
7.1.3 合理确定地方粮食储备的层级划分 |
7.2 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 |
7.3 为粮食储备提供资金保障 |
7.3.1 资金对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重要性 |
7.3.2 建立粮食储备专项基金 |
7.4 强化粮食储备的监督检验 |
7.4.1 成立监督检查机构 |
7.4.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7.4.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的效率 |
7.5 小结 |
8.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电商食品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特色中国馆的大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假说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假说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文章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
2.1.2 网络营销的客户价值策略 |
2.1.3 网络营销的成本策略 |
2.1.4 网络营销的渠道分销策略 |
2.1.5 网络营销的沟通策略 |
2.1.6 区位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信誉因素对电商销售行为影响的研究 |
2.2.2 有关店铺指标和价格因素对商品交易量影响的研究 |
2.2.3 关于电商交易量时间变化的研究 |
2.2.4 关于电商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5 简短的文献评述 |
3 特色地方馆发展现状及空间差异研究 |
3.1 特色地方馆起源与发展现状 |
3.1.1 特色地方馆起源 |
3.1.2 特色地方馆的发展现状 |
3.2 特色地方馆销售额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3.2.1 数据统计分析 |
3.2.2 变量选择 |
3.2.3 模型选择与设定 |
3.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特色地方馆产品销售额的时间变化分析 |
4.1 时间性影响因素 |
4.2 销售额与价格变化情况分析 |
4.2.1 休闲零食类产品 |
4.2.2 生鲜·果蔬类产品 |
4.2.3 美酒佳酿类产品 |
4.2.4 茶·冲饮类产品 |
4.2.5 滋补养生类产品 |
4.2.6 粮油调味类产品 |
4.3 销售额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季节性因素 |
4.3.2 节假日因素 |
4.3.3 促销活动 |
4.4 本章小结 |
5 特色地方馆店铺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
5.1 店铺销售额影响因素 |
5.2 变量介绍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3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与设定 |
5.4 描述性分析 |
5.4.1 整体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样本关键变量的分类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休闲零食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5.2 生鲜·果蔬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5.3 美酒佳酿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5.4 茶·冲饮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5.5 滋补养生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5.6 粮油调味类店铺的回归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对地方政府的对策建议 |
6.2.2 对店铺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及其财务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链及产业整合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全产业链战略研究的文献回顾 |
1.2.3 关于全产业链战略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全产业链战略及企业财务绩效的理论概述 |
2.1 全产业链战略的概念及动因 |
2.1.1 全产业链战略的概念界定 |
2.1.2 全产业链战略的动因 |
2.2 全产业链战略的特征及优势 |
2.2.1 全产业链战略的特征 |
2.2.2 全产业链战略的优势 |
2.3 财务绩效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
2.3.1 财务绩效的概念 |
2.3.2 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 |
2.4 全产业链影响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 |
2.4.1 产业整合影响整体绩效 |
2.4.2 交易成本反映经济效率 |
2.4.3 协同效应产生增效作用 |
2.5 全产业链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基础 |
2.5.1 产业组织理论 |
2.5.2 价值链理论 |
2.5.3 交易成本理论 |
2.5.4 协同效应理论 |
3.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案例介绍 |
3.1 中粮集团概况 |
3.1.1 集团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2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概况 |
3.2.1 上游:粮油糖棉为核心主业,贸易全覆盖布局 |
3.2.2 中游:茶酒肉食乳制品为辅,食品加工一体化网络 |
3.2.3 下游:配套商业地产、酒店等消费终端 |
3.3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背景 |
3.3.1 农业行业政策鼓励 |
3.3.2 油粮市场需求增加 |
3.3.3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
3.3.4 物流运输技术进步 |
3.4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动因 |
3.4.1 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 |
3.4.2 业务交叉重叠,避免同业竞争 |
3.4.3 战略转型加快,并购后亟待整合 |
3.4.4 国际粮商竞争激烈,消除市场压制 |
4.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过程 |
4.1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发展思路 |
4.1.1 以食品为主线,构建立体产业生态链 |
4.1.2 以资本为手段,促升企业竞争新层次 |
4.1.3 以协同为突破,实现集约式管控平台 |
4.2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构建的实施途径 |
4.2.1 贯通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建立城市服务综合体 |
4.2.2 优化集团组织架构,打造业务专业化平台 |
4.2.3 设立电商平台我买网,开创食品行业B2B模式 |
4.2.4 为农业发展打造金融服务链,形成立体联动的市场局面 |
5.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财务绩效分析 |
5.1 盈利能力分析 |
5.1.1 上游油粮贸易平台 |
5.1.2 中游食品加工平台 |
5.1.3 下游城市服务平台 |
5.2 偿债能力分析 |
5.2.1 上游油粮贸易平台 |
5.2.2 中游食品加工平台 |
5.2.3 下游城市服务平台 |
5.3 营运能力分析 |
5.3.1 上游油粮贸易平台 |
5.3.2 中游食品加工平台 |
5.3.3 下游城市服务平台 |
5.4 发展能力分析 |
5.4.1 上游油粮贸易平台 |
5.4.2 中游食品加工平台 |
5.4.3 下游城市服务平台 |
6.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案例的结论与启示 |
6.1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案例的结论 |
6.1.1 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财务绩效提升显着 |
6.1.2 纵向一体化效应明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协作效率 |
6.1.3 产生规模经济和关联效应,形成资源互补 |
6.1.4 产生管理协同效应,顶层设计管控调节作用明显 |
6.2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案例的启示 |
6.2.1 增强对原料市场的掌控力 |
6.2.2 开发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
6.2.3 构建高效快捷的内部物流体系 |
6.2.4 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平衡业务板块 |
6.2.5 建设全产业链的企业文化 |
6.2.6 实现产业与服务协同,延伸全产业链终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粮集团重组动因、过程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发现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发现 |
1.3.2 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重组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重组背景分析 |
2.1.1 央企重组的定义 |
2.1.2 央企重组的政策要求 |
2.1.3 央企重组现状与模式 |
2.1.4 央企重组的发展情况 |
2.1.5 央企重组的经济影响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重组的理论基础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国外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粮集团重组动因及过程分析 |
3.1 中粮集团背景介绍 |
3.1.1 中粮集团基本情况简介 |
3.1.2 中粮集团经营方面的表现 |
3.2 中粮集团重组动因分析 |
3.2.1 中粮集团前期的发展困境 |
3.2.2 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
3.2.3 并购重组战略 |
3.3 中粮集团重组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粮集团重组的绩效分析 |
4.1 重组后的主要经济后果 |
4.2 财报分析说明 |
4.3 主要竞争者选取与对比分析 |
4.3.1 国外主要竞争者分析 |
4.3.2 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
4.4 总体财务分析 |
4.4.1 营业收入 |
4.4.2 经营利润 |
4.4.3 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 |
4.4.4 资产总额 |
4.4.5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4.4.6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
4.4.7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
4.5 经营能力分析 |
4.5.1 总资产周转率 |
4.5.2 存货周转率 |
4.5.3 流动资产周转率 |
4.5.4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6 盈利能力分析 |
4.6.1 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 |
4.6.2 总资产收益率 |
4.6.3 净资产收益率 |
4.7 偿债能力分析 |
4.7.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4.7.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粮集团重组绩效变化的机理分析 |
5.1 杜邦分析 |
5.1.1 国内上市企业分析 |
5.1.2 香港上市企业分析 |
5.1.3 杜邦分析小结 |
5.2 重组变化的机理分析 |
5.2.1 国内垄断地位得到巩固 |
5.2.2 成本费用占比不断下降 |
5.2.3 资产管理与定价能力提升 |
5.2.4 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加 |
5.2.5 公司治理能力提升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农产品金融化 |
1.3.2 农产品期货与现货市场 |
1.3.3 农产品价格风险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市场风险理论 |
2.1.2 市场整合理论 |
2.1.3 金融化相关论述 |
2.2 研究综述 |
2.2.1 农产品金融化 |
2.2.2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评价 |
2.2.3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 |
2.2.4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防控 |
2.2.5 文献简评 |
第3章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概况及价格演变 |
3.1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历史演进 |
3.1.2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现状 |
3.2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演变 |
3.2.1 中国农产品定价机制变迁 |
3.2.2 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总体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分析 |
4.1 农产品金融化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4.1.1 货币供应量 |
4.1.2 通货膨胀 |
4.1.3 汇率因素 |
4.1.4 能源价格 |
4.1.5 期货市场价格 |
4.1.6 国际市场价格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4.2.1 实证模型构建 |
4.2.2 数据说明 |
4.3 农产品金融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相关检验 |
4.3.2 模型形式选择 |
4.3.3 农产品金融化实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评价 |
5.1 金融化与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关系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说明 |
5.3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特征分析 |
5.3.1 长期趋势分析 |
5.3.2 季节波动分析 |
5.3.3 循环波动分析 |
5.3.4 不规则波动分析 |
5.4 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水平实证分析 |
5.4.1 数据处理与检验 |
5.4.2 价格风险概率分布拟合 |
5.4.3 价格风险测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化背景下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研究 |
6.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6.2 农产品国内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特征分析 |
6.2.1 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
6.2.2 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产品国内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实证分析 |
6.3.1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
6.3.2 数据说明与相关检验 |
6.3.3 均值层面期现货市场价格关系 |
6.3.4 国内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 |
6.4 农产品国内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差异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研究 |
7.1 农产品国际现货与国内现货市场价格特征分析 |
7.1.1 国内外价格走势分析 |
7.1.2 国内外价格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 农产品国际现货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实证分析 |
7.2.1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
7.2.2 数据说明与相关检验 |
7.2.3 均值层面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 |
7.2.4 国际现货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 |
7.3 农产品国际现货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差异原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防控研究 |
8.1 美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管理措施 |
8.1.1 政策管理工具 |
8.1.2 市场管理工具 |
8.2 欧盟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管理措施 |
8.2.1 政策管理工具 |
8.2.2 市场管理工具 |
8.3 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8.3.1 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 |
8.3.2 成熟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
8.3.3 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理环境 |
二、资源环境 |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9)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供给反应的研究现状 |
1.3.2 局部均衡的研究现状 |
1.3.3 大麦供给需求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 |
1.6.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大麦产业概况 |
2.1 大麦的起源和分类 |
2.1.1 大麦的起源 |
2.1.2 大麦的分类 |
2.2 建国后大麦产业发展状况 |
2.2.1 发展阶段 |
2.2.2 生产分布特征 |
2.3 大麦生产变动趋势 |
2.3.1 生产区域状况 |
2.3.2 主产区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第三章 中国大麦供给分析 |
3.1 中国大麦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 |
3.1.1 中国大麦供给状况 |
3.1.2 中国大麦供给的影响因素 |
3.2 供给反应模型及数据说明 |
3.2.1 供给反应模型 |
3.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3 实证模型及估计结果 |
3.3.1 模型构建 |
3.3.2 估计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麦需求分析 |
4.1 大麦需求状况 |
4.1.1 数据说明 |
4.1.2 中国大麦需求状况 |
4.2 大麦需求分析 |
4.3.1 大麦需求影响因素 |
4.3.2 大麦需求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麦供需平衡及国际贸易分析 |
5.1 中国大麦供求平衡发展趋势 |
5.2 中国大麦国际贸易状况 |
5.2.1 中国大麦进出口现状 |
5.2.2 中国大麦进口结构 |
5.2.3 主要大麦贸易国 |
5.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麦局部均衡分析 |
6.1 中国大麦供需状况 |
6.2 中国大麦供需模型及数据说明 |
6.2.1 实证模型 |
6.2.2 ARIMA 模型 |
6.2.3 数据说明 |
6.3 估计结果及分析 |
6.4 中国大麦供求变动的模拟预测 |
6.4.1 未来不同发展情境下预测假定的描述 |
6.4.2 中国大麦供给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7.2.1 大麦供给环节 |
7.2.2 大麦需求环节 |
7.2.3 大麦贸易环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粮油及其衍生品金融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粮油金融属性 |
2 粮油仓储企业面临的困惑 |
3 解除困惑的理想出路 |
3.1 用远期合同实现理想目标 |
3.1.1 提前签订销售合同 |
3.1.2 提前签订购货合同 |
3.2 远期合同信用风险制约理想目标实现 |
4 国际成熟市场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
4.1 英国早期开始了在途交易 |
4.2 英国、美国尝试远期交易的集中化和组织化 |
4.3 中国粮油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形成 |
4.4 粮油衍生品市场具有远期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5 衍生品市场为粮油现货仓储企业服务应用的初级模式 |
5.1 双向 (看跌、看涨) 保值 |
5.1.1 基差的确定 |
5.1.2 看跌保值 |
5.1.3 看涨保值 |
5.1.4 双向保值结论 |
5.2 点价交易 |
5.3 基差交易 |
6 衍生品市场为粮油现货仓储企业服务应用的高级模式[3] |
6.1 用较少的权利金买入看涨期权 |
6.2 用较少的权利金买入看跌期权 |
7 粮油金融属性研究的意义 |
7.1 粮油仓储企业“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 质量良好, 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 用得上。” |
7.2 世界500强企业广泛应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3] |
8 结论 |
四、粮油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D]. 冷成英. 武汉大学, 2020(03)
- [3]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D]. 吴昊.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4]电商食品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特色中国馆的大数据分析[D]. 缪承霖.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及其财务绩效分析[D]. 周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中粮集团重组动因、过程与经济后果研究[D]. 蔡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7]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研究[D]. 张有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 [9]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研究[D]. 张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10]粮油及其衍生品金融属性研究[J]. 林静海. 粮食加工,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