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1](2021)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文中认为中国自然山水园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代表,尤以文人山水园为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山水园滋养于“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文化相融共生,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社会背景、使用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等发展而变化。传承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与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出发,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与概括。本文从中国自然山水园动态发展的历程出发,归纳其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涵与传创方法,丰富中国园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内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建设之道。本文阐述了传承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原因和动机,并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定义,探讨了其形成的渊源、脉络与演进特征,归纳出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价值、传承内核、传承原则与传承路径等四方面内涵,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的“四价值”、“五内核”、“六原则”、“五路径”与“三步法”。中国自然山水园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包括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和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等五部分核心内容;并要遵循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六大传承原则;应通过从地域文脉的传续、功能空间的发展、形式符号的表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材料建构的更新等五条路径实现传承目标。最后,笔者结合子三园设计实践,探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相地明旨——立意构园——理微察毫”的创作三步法。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宗旨,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中国自然山水园是具有多维度的传承综合体,其传承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和创新无法割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陈俏冰[2](2021)在《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自然风景集中地的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风景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载体,既是建筑,又是景观,成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如何设计既能满足休闲旅游的功能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而自成景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桂林作为我国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人文资源。随着建国以后桂林风景区建设的深入开展,桂林风景建筑建设于1960年代前后形成高潮,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理论。本文以山水优先为理念,以桂林风景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风景建筑学、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文章一共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研究风景建筑相关概念、国内外风景建筑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状况,对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念进行解析,运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徽州与桂林等三个地区的风景建筑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对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2)将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按历史脉络分为建国前与建国后两部分进行。建国前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桂林八景、桂林山水画与传统古民居等方面进行,探索风景建筑的理论形成、营造方式、建筑风格以及特色元素。建国后研究内容从1950年代至今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是各个阶段的风景区规划建设思想、风景建筑范式演进、风景建筑基本特征、风景建筑文化内涵等。为后续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建立基础。(3)采用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风景建筑的选址、体量、风格、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寻找风景建筑特色表达方式以及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量化分析的形式研究风景建筑其在色彩、材料以及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探索风景建筑设计的量化表达。(4)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的价值评价,提出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探索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进而探索桂林建筑的地方特色。
唐培豪[3](2021)在《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世纪是斯托园变化、发展和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段,本论文将在该时间范围之内,考察斯托园如何从最初力求规整的初期形态,通过吸收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其他领域的既有成果,逐渐调整布局、营造景观以及改变游览欣赏的方式,在18世纪70年代末奠定了今日的基本面貌。本论文依据时间顺序将斯托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四个章节的写作。论文第一章讨论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年代前期),通过挖掘相关文字与图像材料、比较同时期的园林审美活动与造园实践,探讨从男爵理查德·坦普尔如何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中,坚持以法式园林为理想营造园林空间。第二章讨论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和园林设计师查尔斯·布里奇曼在斯托园西部的建设活动,来源复杂的斯托园哈哈墙、排序混乱的版画作品、被隐匿了几何规则的平面图,都将在第二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讨论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年代中期—1749年),涉及斯托园东部的极乐世界、霍克维尔原野和希腊山谷,这三个区域在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等人的手中(或影响下),成为了特征各异的园林空间,原属于极乐世界的中国屋也是第三章的研究重点。第四章(终章)讨论斯托园的改造与基本定型(1750—1779年),坦普尔伯爵在这一阶段对斯托园东西两部分进行了整合,并借助大尺度的营造活动形成了宏大的园内外景观,同时在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下,斯托园的游览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本文尝试在推进当前斯托园研究的同时,为跨文化、跨媒介的园林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张亦弛,王珺哲[4](2021)在《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文中指出中国园林研究正成为国际景观设计行业的研究热点与关注对象,而如何在卷帙浩繁的国际学界中把握中国园林研究的学术潮流则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景观研究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对《园林与设计景观史》(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Designed Landscapes)和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这两个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期刊和学术机构基金项目进行历时性考察,探讨21世纪以来国际景观设计视野下中国园林研究的动态趋向。借助文献计量法,本文首先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国际话语体系下中国园林研究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再以此为基础,拾取出这些规律中的历史时间因子,将其代入相关学术背景对其源流进行解构。经过探讨,本研究指出在华人学者的主导下,国际学界内中国园林研究展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并吸引了多学科背景学者的参与;其不仅形成了中国和英国两大学术重镇,还在研究范式上呈现出从古典到近代、从单一到多元、从中国到跨国的转变。
杨锐[5](2021)在《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文中认为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与此相对,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也可分为5个阶段: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年)、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年)、蓬勃发展(1978—2011年)、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重点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闫艺[6](2020)在《英国“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如画(picturesque)”是源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绘画的美学观念,进而演化为一种造园的方法,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影响到了法国和德国的造园艺术,甚至在19世纪影响了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为代表持有的一种反修复的“如画”遗产保护观点。“如画(picturesque)”作为18世纪西方艺术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是英国乃至欧洲18世纪艺术及园林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国造园艺术的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如画(picturesque)”理论与园林实践之间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如画(picturesque)”这个观念本身受其他很多因素(如风景画、风景诗等)的影响,因此“如画(picturesque)”的观念不是一步到位的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循渐进形成的。准确来说,在18世纪之后,“如画”的观念和理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解读都不相同,相应地反映在造园实践上亦是如此,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造园偏好。本文以“如画(picturesque)”为中心,探讨理论演变的过程、影响因素、造园实践和设计特点,“如画(picturesque)”的遗产保护观点,并希望总结出英国此类园林遗产保护的经验,形成可供参考的方法或者模式。本文的“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是本论文的基础。首先对“picturesque”以及为何把对应的中文译文选为“如画”一词进行解读;再者对题目中的如画风景园林的命名为何适合本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时下的话语语境进行了解读;最后是对风景园林遗产的阐述,明确风景园林遗产是世界遗产中的一个类别。其次,从学术和现实两个方面交待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二章开始对“如画(picturesque)”园林的萌芽与发展进行研究,第一节分别从新的自然观出现、视觉感受过渡、大旅行、理想景观的出现等方面展现当时的英国人是怎么从“古典理性”过渡到“如画感性”的以及“picturesque”的美学理念是怎么开始被讨论起来的;第二节分析了风景画和风景诗如何与“如画(picturesque)”这个观念相互影响并推动的。第三章以早、中后期为分界点,分别研究了代表理论家的观点和代表造园师的园林实践,并总结其代表观点;最后归纳总结“如画”园林的艺术特点。第四章节在时间线上延续,“如画”观点影响到了遗产保护领域,园林的“如画”观念所延伸出的审美标准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画”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标准。由乡村古迹、田园乡舍开始这种审美标准带来了关于古迹保护的新思考,本章对19世纪的“如画”的遗产保护观点展开研究。在“如画”相关的理论梳理结束后,第五章论文落位到“如画”园林遗产上,关于此类历史园林的保护从其整体社会的参与模式、保护机构、其先进的保护理念切入,并以某些园林遗产为了恢复其十八世纪的“如画”状态,而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为例展开研究,继而归纳总结出此类园林遗产的保护经验。最后,结论部分对本文研究的“picturesque(如画)”理论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演变的理论脉络以及相应的实践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需要展望的地方。
何嘉丽[7](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指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刘方馨[8](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汪瑞霞[9](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刘茜[10](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认为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二、试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要性 |
1.1.2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然性 |
1.1.3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国传统园林与自然山水园 |
2.1.2 现代与现代化 |
2.1.3 传承及其与创新、传统之间的关系 |
2.1.4 文化、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文化基因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山水城市理论 |
2.2.2 新地域文化理论 |
2.2.3 场所精神理论 |
2.2.4 本土设计理论 |
2.3 中国自然山水园研究进展 |
2.3.1 古代文献 |
2.3.2 近现代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3 溯源:中国自然山水园要义 |
3.1 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根源研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政治经济 |
3.1.3 哲学思想 |
3.1.4 文学艺术 |
3.2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历程简述 |
3.2.1 远古至清初:从山水审美的起点到山水园林的大发展 |
3.2.2 清中叶至今:社会的剧变与山水文化的现代发展 |
3.2.3 小结 |
3.3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与演变特征 |
3.3.1 滋养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观 |
3.3.2 繁茂因相融共生的山水文化 |
3.3.3 异变由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求索: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 |
4.1 影响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差异性的时代背景因素 |
4.1.1 社会背景的差异 |
4.1.2 技术水平的差异 |
4.1.3 使用需求的差异 |
4.1.4 审美情趣的差异 |
4.2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价值 |
4.2.1 社会价值 |
4.2.2 文化价值 |
4.2.3 生态价值 |
4.2.4 美学价值 |
4.3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核 |
4.3.1 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 |
4.3.2 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 |
4.3.3 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 |
4.3.4 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 |
4.3.5 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 |
4.4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生态性原则 |
4.4.4 适用性原则 |
4.4.5 协调性原则 |
4.4.6 经济性原则 |
4.5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路径 |
4.5.1 “脉”——地域文脉的传续 |
4.5.2 “场”——功能空间的发展 |
4.5.3 “形”——形式符号的表现 |
4.5.4 “术”——技术手段的运用 |
4.5.5 “材”——材料建构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践:中国自然山水园实践探索 |
5.1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过程 |
5.1.1 相地明旨 |
5.1.2 立意构园 |
5.1.3 理微察毫 |
5.2 项目设计实践 |
5.2.1 相地明旨 |
5.2.2 立意构园 |
5.2.3 理微察毫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
1.1.2 桂林城市建设历史悠久 |
1.1.3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
1.1.4 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概念解析 |
1.4.1 山水优先 |
1.4.2 风景 |
1.4.3 风景建筑 |
1.4.4 山水城市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量化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景观美学原理 |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
2.2.3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4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3.1 桂林风景建筑的建设基础 |
3.1.1 自然地形条件 |
3.1.2 历史人文基础 |
3.2 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因素 |
3.2.1 桂林风景建筑的外在影响因素 |
3.2.2 桂林风景建筑的内在影响因素 |
3.3 建国前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3.3.1 城市风景营造 |
3.3.2 风景建筑设计 |
3.4 建国后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3.4.1 风景区规划 |
3.4.2 风景建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林风景建筑的质性与量化分析 |
4.1 风景建筑的质性研究 |
4.1.1 建筑选址 |
4.1.2 建筑体量 |
4.1.3 建筑布局 |
4.1.4 建筑风格 |
4.1.5 建筑材料 |
4.1.6 建筑基地植物搭配 |
4.2 风景建筑的材质与色彩调查量化研究 |
4.2.1 .研究前提 |
4.2.2 颜色与材料采集 |
4.2.3 色彩量化分析 |
4.2.4 色彩与材料的选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 |
5.1 桂林风景建筑价值的评述 |
5.1.1 链接价值 |
5.1.2 历史价值 |
5.1.3 地方特色探索的成果 |
5.2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方法 |
5.2.1 意境营造 |
5.2.2 要素组合 |
5.2.3 细部刻画 |
5.3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 |
5.3.1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表达的思考 |
5.3.2 桂林建筑地方特色表达的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插图索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 年代前期) |
第一节 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 |
第二节 力求规整:1680 年代斯托园的布局与设计 |
第三节 法国造园样式在斯托园的传播 |
第四节 约翰·伊夫林的园林审美活动及其造园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 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 |
第一节 科巴姆子爵与1710 年代初的斯托园 |
第二节 打破围合空间:哈哈墙与斯托园的布局变化 |
第三节 可视可游的斯托园:雅克·里戈的斯托园版画 |
第四节 被隐匿几何规则:布里奇曼的“未竟之作” |
小结 |
第三章 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 年代中期—1749 年) |
第一节 “极乐世界”:从文学意象到园林空间 |
第二节 中国屋的位置及其设计者 |
第三节 中国屋造型来源探析 |
第四节 极乐世界的建筑景观及其象征含义 |
第五节 旁逸斜出:霍克维尔原野与希腊山谷 |
小结 |
第四章 斯托园的改造与定型(1750—1779 年) |
第一节 改造之初:以查特兰版画中的斯托园为线索 |
第二节 化直为曲,整合东西 |
第三节 游览路径的变化与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录 |
附录1 家族世系及人物关系 |
附录2 园林平面图及地图截图 |
附录3 斯托园版画(两套) |
附录4 斯托园游览路径还原 |
附录5 斯托园建筑信息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2 载文类型及变化趋势 |
3 学者分析 |
3.1 华人学者分析 |
3.2 学者地缘研究 |
3.3 学术背景研究 |
4 研究范式转变分析 |
4.1 从古典到近代 |
4.2 从单一到多元 |
4.3 从中国到跨国 |
5 结论 |
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thods |
2 Research Types and Academic Evolvement |
3 Authorship Analysis |
3.1 Analysis on the Chinese Authors |
3.2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Authors |
3.3 Analysis of Scholars’Education Background |
4 Analysis of Study Paradigm Shift |
4.1 From Studying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Modern Designed Landscapes |
4.2 From Drawing Upon a Monolith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luralistic |
4.3 From Focusing on Chinese National Interaction to Transnational Interaction |
5 Conclusion |
(5)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1 缘起 |
2 特点 |
3 内容与结构 |
4 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史断代 |
5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 |
5.1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断代 |
5.2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驱动力 |
5.3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脉络 |
6 结语 |
(6)英国“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如画(picturesque)”园林的萌芽与发展 |
2.1 “如画(picturesque)”园林产生的影响因素 |
2.1.1 时代背景——新的自然观的出现 |
2.1.2 “如画(picturesque)”的视觉感受过渡 |
2.1.3 大旅行(Grand Tour) |
2.1.4 理想景观的出现 |
2.1.5 异国情调 |
2.2 “如画(picturesque)”园林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古典风景画与“picturesque” |
2.2.2 风景诗与“picturesque” |
2.3 本章小结 |
3 “如画(picturesque)”园林理论与实践分析 |
3.1 早期的“如画”理论与园林实践: |
3.1.1 早期理论家 |
3.1.2 早期造园师 |
3.2 中后期“如画”理论与园林实践: |
3.2.1 中后期造园师 |
3.2.2 中后期理论家 |
3.3 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的设计特点 |
3.3.1 自然如画的风景 |
3.3.2 神性 |
3.3.3 隐喻与象征 |
3.3.4 风景园林的基本构成元素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如画(picturesque)”的遗产保护观念 |
4.1 “如画”与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 |
4.1.1 大旅行与古迹保护的起源 |
4.1.2 独有的风景“如画”传统 |
4.1.3 时代背景——回归自然与材料真实性 |
4.2 “如画”与遗产保护传统的溯源 |
4.2.1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风景“如画”理论 |
4.2.2 “如画”和遗产保护 |
4.3 本章小结 |
5 “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的遗产保护总结 |
5.1 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机构——注册历史公园与园林 |
5.2 典型“如画”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措施 |
5.3 风景园林遗产相关的保护组织 |
5.4 “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经验 |
5.4.1 风景园林遗产地的公众参与 |
5.4.2 风景园林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5.4.3 风景园林遗产地的旅游 |
5.4.4 风景园林遗产地的资金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中出现的人物 |
附录(二) 论文中出现的英文文献 |
附录(三)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 |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
1.4 资料来源 |
1.4.1 文献材料 |
1.4.2 图像资料 |
1.4.3 采访资料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
1.6 创新性 |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
2.2.1 西湖入城 |
2.2.2 西湖博览会 |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
2.4.2 走向公园城市 |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
4.1.2 新形式的提出 |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
5.3.1 历史文化转译 |
5.3.2 社会功能表达 |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
6.1.1 主导·管理者 |
6.1.2 主体·实践者 |
6.1.3 受众·参与者 |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
7.1 实践成果 |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
7.2 理论成果 |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
7.3 余论 |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
附录二 ·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
1.3 研究意义 |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
3.5 小结 |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
4.6 小结 |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
5.5 小结 |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概念阐释 |
1.6.1 消费社会 |
1.6.2 语境 |
1.6.3 当代 |
1.6.4 景观 |
1.6.5 商业景观设计 |
1.6.6 形态语言 |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
2.1.1 全球化的浸透 |
2.1.2 信息化的泛滥 |
2.1.3 消费的狂欢 |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
3.1.1 传统溯源 |
3.1.2 近现代变迁 |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
4.1 语汇概述 |
4.1.1 概念 |
4.1.2 构成 |
4.1.3 特点 |
4.2 商业景观道路 |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3 商业景观边界 |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4 商业景观区域 |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5 商业景观节点 |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
5.1 语法概述 |
5.1.1 概念 |
5.1.2 构成 |
5.1.3 特点 |
5.2 场地结构 |
5.2.1 轴线 |
5.2.2 序列 |
5.2.3 等级 |
5.2.4 界面 |
5.3 空间关系 |
5.3.1 空间组合 |
5.3.2 空间联系 |
5.4 比例尺度 |
5.4.1 空间尺度 |
5.4.2 时间尺度 |
5.5 要素关联 |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
6.1.1 譬喻 |
6.1.2 夸张 |
6.1.3 引用 |
6.1.4 错综 |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
四、试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D]. 陈俏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D]. 唐培豪.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J]. 张亦弛,王珺哲.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21(02)
- [5]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J]. 杨锐. 中国园林, 2021(01)
- [6]英国“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D]. 闫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