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颅咽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7例颅咽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一、颅咽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绍山,杨志芳,付强,周凯,王西宪[1](2021)在《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其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及MRI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颅咽管瘤的MSCT和MRI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60例患者中T1WI上呈低信号34例,混杂信号19例,高信号7例。T2WI以高信号为主,31例内有低信号区;有49例钙化,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结论 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上诊断和鉴别颅咽管瘤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并与临床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林锦才,李成林,叶原森[2](2021)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6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除肿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咽管瘤可显着缩短手术及切除肿瘤时间,操作方便,且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康复进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丽[3](2021)在《565例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儿童脑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65例儿童脑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发生部位及治疗方法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组患儿年龄中位数为7.0岁,就诊病程中位数1.0月,好发于5-9岁(215/38.1%),男:女约1.76:1,低级别:高级别约1.3:1,男性多发生于5-9岁(138/24.4%),女性多发生于0-4岁(81/14.3%),各年龄组均男多于女。幕上:幕下约1.08:1,幕上肿瘤好发于5-9岁(110/37.5%)、10-15岁(94/32.1%),男女比约2.22:1,低级别:高级别2.57:1,幕下肿瘤好发于0-4岁(107/39.3%)、5-9岁(105/38.6%),男:女约1.39:1,低级别:高级别1:1.5。2.幕上肿瘤以呕吐(134/45.7%)、头痛(131/44.7%)、抽搐(81/27.6%)为常见症状,幕下肿瘤以呕吐(180/66.2%)、头痛(181/66.5%)、步态不稳(102/37.5%)为常见症状,大脑半球肿瘤以抽搐(66/54.1%)为最常见症状,基底节区肿瘤以肢体瘫痪(12/48%)为最常见症状。3.幕上肿瘤以大脑半球(122/21.6%)、松果体(56/19.1%)、鞍区(55/18.7%)多见,幕下肿瘤以四脑室(137/24.2%),小脑半球(93/16.5%),小脑蚓部(34/6%)多见。髓母细胞瘤主要位于四脑室(89/67.9%)、小脑半球(23/17.5%),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主要位于小脑半球(48/49.5%)、大脑半球(14/14.4%),生殖细胞瘤主要位于松果体(48/50.5%)、鞍区(22/23.2%),室管膜瘤主要位于四脑室(27/45%)、大脑半球(23/38.3%),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位于侧脑室(11/40.7%)、三脑室(7/25.9%),颅咽管瘤主要位于鞍区(19/95%)。4.本组好发病理类型为髓母细胞瘤(131/23.2%)、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97/17.2%)、生殖细胞瘤(95/16.8%)、室管膜瘤(60/10.6%)、脉络丛乳头瘤(27/4.8%)、颅咽管瘤(20/3.5%)。幕上肿瘤以生殖细胞瘤(94/32.1%)、室管膜瘤(25/8.5%)、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24/8.2%)多见,幕下肿瘤以髓母细胞瘤(131/48.2%)、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73/26.8%)、室管膜瘤(35/12.8%)多见。5.髓母细胞瘤以5-9岁多见(60/45.8%),男:女约1.62:1,全为幕下,均为高级别。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以0-4岁多见(36/37.1%),男:女约为1:1.2,幕上:幕下约1:3,全为低级别。生殖细胞瘤以10-15岁多见(48/50.5%),男:女3.75:1,幕上:幕下94:1,低级别:高级别5.3:1。室管膜瘤以0-4岁多见(31/51.7%),男:女约2.16:1,幕上:幕下约1:1.4,低级别:高级别1:1.85。脉络丛乳头状瘤以0-4岁多见(17/63%),男:女约1.25:1,幕上:幕下4.4:1,均为低级别。颅咽管瘤以5-9岁多见(11/55%),男:女约为1.86:1,均位于幕上,均为低级别。6.213例(37.7%)诊断为脑肿瘤,352例(62.3%)诊断为脑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脑积水治疗以玛雅囊外引流术为主(195/69.6%)。脑肿瘤治疗以手术(328/58.1%)、手术+化疗(87/15.4%)、手术+化疗+放疗(58/10.3%)为主,手术方式以全切及次全切(419/85.7%)为主。7.本组患儿总体3年生存率70.8%(272/383),复发率37.9%(145/383),5年生存率61.2%(115/188),复发率47.8%(90/188)。髓母细胞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瘤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67/75)、97.2%(70/72)、95.7%(67/70),3年复发率分别为41.3%(31/75)、11.1%(8/72)、18.6%(13/70),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21/31)、95.6%(43/45)、90.7%(39/43),5年复发率分别为51.6%(16/31)、26.7%(12/45)、32.6%(14/43)。结论:1.儿童脑肿瘤好发于5-9岁,以幕上为主,以低级别多见,各年龄组均以男童多见。2.幕上肿瘤以5-9岁多见,以低级别为主,主要发生于大脑半球、松果体、鞍区。幕下肿瘤以0-4岁多见,以高级别为主,主要发生于四脑室、小脑半球、小脑蚓部。3.前6位病理类型依次为髓母细胞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肿瘤、脉络丛乳头瘤、颅咽管瘤。各病理类型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好发部位,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及年龄相关。4.玛雅囊外引流是处理脑肿瘤脑积水的常见方式,手术切除是脑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后合理的辅以放化疗。

罗春兰,陈雨琪,尼玛[4](2021)在《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MRI对颅咽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MRI表现。结果颅咽管瘤典型表现为鞍上肿物,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呈囊性或囊实性,其中:囊性肿瘤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实性肿瘤T1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呈等、略低信号;肿瘤D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 ,且具有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朱宁[5](2021)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内分泌管理与生活质量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汇总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数据,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同时进行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环境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疆不同地区26例确诊为颅咽管瘤并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肿瘤QST分类、肿瘤大小、钙化情况、肿瘤切除范围、垂体柄保留率、内分泌指标等,分析与颅咽管瘤术后的预后关系。术后对儿童定期进行随访,随访期最长为2年,并使用Karnofsky量表进行术后随访生活质量(KPS)评分,卡诺夫斯基评分(KPS)>70分为生活自理级,60<(KPS)<70分为生活半自理级,(KPS)<60分为社会生活方式帮助级。结果:26例患儿接受了手术治疗。根据南方医科大学漆松涛教授根据肿瘤起源的位置和周围膜结构的分布提出的QST分类,在26个孩子中,Q型(Q型组)12例,S型(S型组)10例,T型(T型组)4例。3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钙化程度和肿瘤切除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但3组患儿在临床症状、垂体功能方面及手术前后脑积水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QST分型(OR=3.884,95%CI:1.016-13.973,P=0.031)和切除程度(OR=7.976,95%CI:3.211-29.869,P=0.01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咽管瘤QST分型不仅与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相关,还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电解质平衡紊乱、垂体功能水平减退、术后尿崩症、术后高热和癫痫发作将严重影响患儿预后。

张艳平,陈吉明,奚北龙[6](2020)在《颅咽管瘤CT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3%,好发于20岁以前,约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以上,另一个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1]。本研究对颅咽管瘤患者的CT、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9~58岁。15例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视力障碍,9例出现停经、泌乳、多尿,4例出现脑积水。

王松,李燕,黄金昭,王海宝,余永强[7](2020)在《不典型颅咽管瘤MRI特点及误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不典型颅咽管瘤的MRI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RI误诊并经病理确诊的颅咽管瘤的MRI特点。结果 21例病灶中,包含囊性病灶5例,实性病灶4例,囊实性病灶12例。11例病灶同时位于鞍内及鞍上,其中10例因正常垂体显示不清而误诊为垂体瘤,9例病灶位于鞍上或第三脑室,5例因囊实性改变伴不均匀强化且与视交叉、垂体柄分界不清,误诊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误诊为生殖细胞瘤;1例位于鞍上及桥前池,因生长方式及信号类似于表皮样囊肿而误诊。其中,囊性病灶T1WI信号多变,T2WI以高信号为主,囊壁可见强化;实性病灶T1WI多呈等、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稍高信号,伴有明显强化;囊实性病灶平扫信号混杂,伴有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不典型颅咽管瘤亦有其MRI特征,根据其MRI特征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可以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刘卉,卢醒,杭伟,刘钢[8](2019)在《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鞍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74例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Rathke裂囊肿68例,颅咽管瘤48例,垂体瘤囊变56例,鞍区蛛网膜囊肿2例。比较鞍区囊性病变的生长部位、质地、形状、囊性部分、实性部分、侵袭周围组织情况以及囊肿最大直径等特征。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thke裂囊肿、颅咽管瘤与垂体瘤囊变MRI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每种疾病在不同序列影像上分别有特异性表现。Rathke裂囊肿形状主要为类圆形,多囊结构较少,质地无实性部分,最大直径明显小于颅咽管瘤及垂体瘤囊变[(17.37±6.12)mm比(30.29±13.51)mm比(28.18±11.13)mm,t值分别为6.680、5.838,P值均<0.05]。囊内结节多见于颅咽管瘤。垂体瘤囊变的囊壁的T1WI与T2WI均无高信号。鞍区蛛网膜囊肿的MRI信号与脑脊液基本相同,T1WI、DWI信号强度低,T2WI信号强度高,无增强信号。结论 鞍区常见囊性病变在MRI不同序列影像上分别有特异性表现,其形态学、信号强度、最大直径等指标特点可为鉴别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刘雨春,崔红培[9](2018)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鞍区颅咽管瘤患者采取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手术,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前26例视力衰退,术后24例视力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1例轻微加重。7例出现多尿症状,2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4例出现皮下积液,所有症状经治疗或自行好转,随访无复发和死亡。结论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利于鞍区结构的充分显露,肿瘤切除效果好,且切口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好,值得临床推广。

张立英,田玉旺,许春伟,祁晓莉,张轶华,张珊珊[10](2018)在《鞍区恶性颅咽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恶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表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治疗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鞍区占位)灰白色碎组织一堆,大小1.5 cm×1.0 cm×0.5 cm。镜下肿瘤细胞呈乳头状、腺样排列,局部伴有小灶鳞状分化,部分区域可见梭形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密度高,中等大小,有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63、CK5/6和β-catenin均(+),SMA灶状(+),Ki-67增殖指数约20%,Syn、Cg A及垂体六项等均阴性。患者术后行放疗,6.5个月后死亡。PCR-荧光探针法检测BRAF V600E提示存在突变。结论恶性颅咽管瘤罕见,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更为罕见,恶性颅咽管瘤临床预后较差,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颅咽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咽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60例患者手术病理情况
    2.2 MSCT表现
    2.3 MRI表现
    2.4 病例分析
3 讨论

(2)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565例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现代影像学技术对髓母细胞瘤认知功能障碍检测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肿瘤的部位、形态、类型及大小
    2.2 壁结节、钙化
    2.3 肿瘤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
    2.4 MRI平扫信号特点
    2.5 T1WI增强特点
3 讨论

(5)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内分泌管理与生活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咽管瘤病因与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颅咽管瘤CT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成像设备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颅咽管瘤的发生与病理:
    3.2 颅咽管瘤临床表现:
    3.3 颅咽管瘤影像学表现:
    3.4鉴别诊断:

(7)不典型颅咽管瘤MRI特点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2.1 MRI表现
    2.2 误诊情况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及好发部位
    3.2 病理及MRI表现
    3.3 鉴别诊断与误诊分析

(9)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10)鞍区恶性颅咽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免疫组化
    1.3 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
        1.3.1 脱蜡、DNA提取及质检
        1.3.2 荧光探针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
    1.4 结果判断
        1.4.1 免疫组化
        1.4.2 BRAF V600E突变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眼观
    2.2 镜检
    2.3 免疫表型
    2.4 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
    2.5 病理诊断
3 讨论
    3.1 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3.2 病理特征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与预后

四、颅咽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J]. 李绍山,杨志芳,付强,周凯,王西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1)
  • [2]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林锦才,李成林,叶原森. 当代医学, 2021(19)
  • [3]565例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 张丽.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J]. 罗春兰,陈雨琪,尼玛. 西藏医药, 2021(02)
  • [5]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内分泌管理与生活质量评估[D]. 朱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颅咽管瘤CT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病理分析[J]. 张艳平,陈吉明,奚北龙.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7)
  • [7]不典型颅咽管瘤MRI特点及误诊分析[J]. 王松,李燕,黄金昭,王海宝,余永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06)
  • [8]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征及鉴别诊断[J]. 刘卉,卢醒,杭伟,刘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11)
  • [9]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临床分析[J]. 刘雨春,崔红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8)
  • [10]鞍区恶性颅咽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J]. 张立英,田玉旺,许春伟,祁晓莉,张轶华,张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08)

标签:;  ;  ;  ;  ;  

7例颅咽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