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丁志超[1](2021)在《光纤干涉仪传感器及波长解调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学传感器因其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设计灵活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在推动新一代物联网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对光学传感的相关性能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学位论文从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参数方面入手提出了三种传感系统,即具有三段高双折射光纤(HBFs)的高双折射光纤环镜(HiBi-FLM)传感器、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结合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基于游标效应的级联高双折射光纤环镜传感器,每个传感系统都涉及到新的传感机制。此外,论文还提出了两种基于边缘滤波的、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的方法,分别是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的FBG波长解调系统、基于致密阵列宽带锯齿波(JAWS)滤波器的FBG波长解调系统,两个波长解调系统都涉及到新的波长解调方法。论文主体内容的每一章都围绕一种传感系统或波长解调系统展开,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别介绍了系统原理、关键器件设计与实现及系统的性能参数,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并搭建了结合三段高双折射光纤(HBFs)的高双折射光纤环镜传感系统。设计了一种结合三段高双折射光纤的高双折射光纤环镜传感器,使用琼斯矩阵推导了具有任意段HBF的HiBi-FLM透射谱表达式,通过将三段HBFs式HiBi-FLM的透射谱表达式对温度、应变进行微分得到透射谱中谐振谷的温度、应变灵敏度表达式,仿真了结合三段HBFs的HiBi-FLM的透射谱,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基本吻合。实验证明了此传感器的温度与应变区分能力,所提出传感器的温度和应变测量分辨率分别为±0.3℃、±12με。2.提出并搭建了结合一段HBF和一个FBG的HiBi-FLM传感系统。由于HiBiFLM透射谱中谐振谷和FBG谐振峰的温度、应变灵敏度不同,因此可通过将测量目标谐振谷和FBG谐振峰的温度、应变灵敏度构成传感系数矩阵。使用提出的传感器进行温度、应变同时测量时,只需测出目标谐振谷和FBG谐振峰的波长漂移,再结合传感系数矩阵,可解耦温度和应变变化分别对波长漂移的影响,得出环境温度和应变的变化量。实验测量了所提出传感结构的温度、应变响应特性,传感器的温度、应变测量分辨率分别被实验测量为±0.5℃和±22με。3.提出并搭建了基于级联HiBi-FLM的具有游标效应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系统。由于HiBi-FLM透射谱具有周期性,因此可将其看作光学刻度尺,通过级联两个分度值略微不同的光学刻度尺,可在级联输出中形成游标光谱,从而放大单个HiBi-FLM透射谱的周期,当单个HiBi-FLM的透射谱发生小的漂移时,级联结构的游标谱将向相应方向发生一个放大倍数的漂移,从而实现测量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放大。理论阐述和仿真了基于级联光纤干涉仪的光学游标效应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游标效应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并推导了级联干涉仪透射谱的方程。提出使用洛伦兹拟合算法和高斯拟合算法来拟合游标谱的包络,恢复了目标包络峰值,从而实现对级联结构游标谱移的精确标定。实验制作了级联HiBi-FLM传感器,测量了所制作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级联结构透射谱波长漂移灵敏度是单个HiBi-FLM的M倍,M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提出通过减小两个干涉仪的自由光谱范围(FSR)之差可进一步提升级联结构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实验制作了FSR之差更小的两个HiBiFLMs,并测量了单个和级联HiBi-FLM结构的温度响应特性,实现了级联结构温度灵敏度、分辨率的更大倍数放大。4.提出并搭建了基于交叉HiBi-FLMs的FBG波长快速解调系统。阐述了基于边缘滤波器的波长解调系统的众多优点,提出可将两个HiBi-FLMs透射谱中周期性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用作边缘滤波器来解调FBG的谐振波长,两个信道的解调结果取对数再相减是FBG谐振波长的一次函数,从而实现对FBG环境参量的线性映射。实验制作了满足实验需要的具有特定FSRs的两个HiBiFLM,在系统设计中使用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技术实现对多路传感信号的同时解调,从而实现同时对多点振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重建了铁管振幅的幅度谱。所提出波长解调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灵活、解调速度快等优点,其有望在超快动态现象监测、地震监测和高分辨率传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提出并搭建了基于致密阵列宽带锯齿(JAWS)滤波器的FBG波长解调系统。使用菲涅尔衍射分析方法推导了有限反射虚像相位阵列(FRVIA)的谱色散公式,并仿真了FRVIA的色散谱和基于FRIVA的JAWS滤波器的光谱。实验制作了基于FRVIA的JAWS滤波器,测量的JAWS滤波器的光谱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使用搭建的JAWS滤波器实现了对三路FBGs信号的实时动态解调,监测到了铁管振幅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计算了应变波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推导了采集到的电压数据和铁管振幅之间的映射关系。所提出的波长解调系统可实现对变化频率小于等于200 k Hz的FBG环境参量信号的探测与解调,它具有解调速度快、抗电磁干扰、使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其有望在分子动力学传感和航空航天诊断等超快动态现象监测、高速通信、超快超高分辨率传感、结构健康监测、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侍兴君[2](2021)在《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针对含锑金精矿在传统碱浸-电解沉积锑工艺生产过程中给矿量、药剂用量、浸出温度、电解液浓度、电流大小等关键变量不能稳定控制,从而影响锑浸出率及阴极锑产率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在确定浸出及电解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并开发了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浸锑工艺流程中关键变量的精准调节,最终获得了较好的锑浸出率及电解指标。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生产设备由浸出罐、压滤机以及浓密机等组成,硬件部分由西门子PLC、上位机等组成,软件部分则由PLC软件程序、组态软件组成。根据工业生产指标要求及工艺条件对浸出硬件设备进行计算选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低压电气元件、可编程控制器PLC、上位机、传感器等硬件部分设备进行选型,通过Profibus总线通讯模式下,将S7-1200PLC控制器、变频器以及WinCC之间进行通讯连接,确保实现电气元件输入、输出端口的控制;通过Siemens TIA Portal V15博途软件对监控系统和运行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从而调整生产过程的运行参数,依据现场工业生产的要求,在控制系统的软件参数方面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了浸出生产过程稳定运行。在控制系统搭建完成后,开展了浸出液的电解沉积条件试验研究,并对电解得到的阴极锑进行物相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阴极锑微观粒子呈银灰色的圆形柱体,长度约21.5μm,Sb占比为95.52%,其余为Na、Ca、S等元素,杂质相对较少。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到湖南振强锑业有限公司含锑金精矿的碱浸脱锑生产过程中,利用PLC控制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对浸出设备的控制及浸出过程变量的实时监控,并通过Profibus总线通讯的方式实现PLC与WinCC之间信息的交互传递,能够快速对浸出生产过程的关键变量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浸出过程稳定运行;在给矿的锑平均品位9.08%的条件下,获得了浸出率为93.17%,电解效率为98.72%,平均品位为86.37%的阴极锑产品。
丁枫[3](2021)在《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与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气象探测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交通与能源安全、国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气象传感器是为气候变化观测、数值天气预报等应用提供原始测量数据,在气象行业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探空仪搭载的“Y”型结构云水含量传感器,用于测量云中液态水含量,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测量仪器人工操作困难、消耗功率大等问题;本文亦提出了一种阵列式温度传感器,可降低太阳辐射误差,提高温度观测精度,可用于地面气象站或由探空仪搭载进行高空气象观测。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仿真出云水含量传感器加热功率与接触到的液态水含量之间的关系,为保证云水含量传感器的温度控制效果,采用单神经元PID算法对加热元件的温度进行实时调整。为进行实验测试,搭建了一套环境模拟实验平台。结果表明在云水含量为1.0g/m3,云水含量传感器的平均功耗为1.74W。为降低太阳辐射误差,设计了一种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无需采用传统的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利用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各探头之间的辐射误差比值关系,即可推导出环境温度的真实值。提出采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获得该比值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算法拟合均方根误差为0.0245K,真实测量误差均值为0.145K,均方根误差为0.16K,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
袁宇[4](2021)在《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文中提出常规无线探空仪通常搭载高精度温度、湿度传感器、气压计等传感器,对大气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进行测量。为了克服探空仪出云、入云后,水分子以冰晶或水滴的形式覆盖在湿度传感器表面从而影响湿度测量的精度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同时,为了研制高精度、低成本的总辐射传感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铝制防辐射罩的热电型的总辐射传感器设计。通过两种传感器对高空温度、湿度、辐射强度的测量,旨在对常规探空仪上的传感器进行改良的同时,也为日后探空仪出云、入云的判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了提高高空湿度测量的精度以及响应速度,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Y”型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使用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对传感器进行仿真分析。其次利用L-M算法对加热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70,拟合精度较高。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总辐射传感器设计。首先,构建传感器的三维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传感器进行传热分析,初步验证了传感器设计的可行性。接着使用L-M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89,拟合精度较高,并使用Kalman算法对热电偶测量的温度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使用Kalman算法后能有效降低温度测量误差。最后,利用低气压风洞和太阳模拟器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对两种传感器分别在地面和模拟高空恶劣环境进行性能测试,将实验值与参考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湿度的测量,在地面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湿度测量误差平均值为2.40%RH,均方根误差为2.43%RH,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相对于地面标准湿度值而言偏干,而在低气压风洞中模拟的高空低压恶劣环境下,测量误差逐渐增大,湿度测量误差平均值为7.94%RH,均方根误差为8.05%RH;对于辐射强度的测量,总体来说,在地面或是模拟高空环境下,辐射强度测量误差相差不大,测量误差的平均值为5.66W/m2,均方根误差为9.89W/m2。经分析,设计的两种传感器均达到预期效果。
谢晓璐[5](2021)在《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在气象探测和车联网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的前向通道接口。传统硅基压力传感器普遍具有低灵敏度、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等半导体器件固有的属性。本文提出的基于硅铝异质结构的MEMS压力传感器及带有恒温控制和自校正功能的配套测量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理论分析了硅铝异质结构的压阻放大效应,将掺杂硅压阻条宽度优化设计为20μm,采用SOI硅片为原料设计了一种带有两对应力敏感和温度参考硅铝异质结构的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同时将四个对称的L型凸起结构部分刻蚀在传感器器件层上,结合ANSYS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其应力增强效应。接着对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灵敏度和信噪比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器件层的掺杂浓度,理论上明确了传感器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并根据该设计结果绘制了传感器芯片版图,采用标准MEMS工艺对传感器进行加工和制造,同时为其设计了一套恒温控制封装结构,采用热稳态分析验证了该恒温控制封装的合理性,在-20℃的环境温度下仅需要1.14W的热功率,为实际恒温控制系统的加热执行器能提供的最大电功率的44.7%,具有较好的实用可靠性。其次,完成了基于STM32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主要具有传感器信号调理与采集、恒温控制、传感器自校正和数据交互等功能。其中恒温控制算法采用目标温度值自适应变化的PID控制算法,自校正功能则采用AD5420可调电流源来模拟传感器的标定压力,在传感器发生一定时漂特性后更新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同时为了满足传感器智能化应用,在移植了Linux系统的Coretx-A8内核的嵌入式平台上采用QT编写了传感器的上位机界面。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分析。在测试压力最大至370k Pa的范围内,单个应力敏感硅铝异质结构在恒温系统控制下灵敏度可达到0.283m V/V/k Pa,并采用温度参考结构进行差分输出测量,传感器的热零点漂移系数从-6.92×10-1%FS/℃减小至-1.51×10-3%FS/℃,测量误差小于±1.49%FS,同时在传感器发生一定时漂特征后进行自校正操作测试,将传感器最大预测误差从6.1k Pa减小至5k Pa。本文从传感器器件设计和外围恒温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面有效地提高灵敏度和补偿温度漂移特性,并且自校正功能也提高了传感器发生时漂后的测量精度,对优化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雅[6](2021)在《洗浴辅助机器人的擦洗结构设计及其清洁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日渐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的洗浴护理需求,缓解护理人员工作负担,本文设计研究一种能够实现淋浴、擦洗、烘干、消毒和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等功能的失能老人用洗浴辅助机器人,对缓解医疗卫生和养老事业压力,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国内外洗浴护理研究现状,分析总结洗浴辅助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提出系统组成及关键指标,设计洗浴辅助机器人主要结构,分析关键结构的力学性能;(2)研究老人体征监测的关键参数及其检测技术,设计自动洗浴过程中关键体征、洗浴温度、擦洗压力和烘干时间等技术参数测量的传感系统;(3)设计洗浴辅助机器人的控制器软硬件系统,基于标准洗浴护理流程,构建多控制器的协同控制框架和通信链路,设计嵌入式程序;(4)提出一种体表清洁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基于数据驱动擦洗结构的清洁效果提升方法;研制洗浴辅助机器人样机,并验证其洗浴护理过程自动化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实验研究表明,该机器人实现了淋浴、擦洗、烘干和消毒等洗浴护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洗浴护理过程中的关键体征监测与反馈;相比于传统方法,身体正面皮肤油脂含量下降量平均提高3.9%,身体背面平均提高2.3%,初步验证了机器人洗浴护理过程自动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的洗浴辅助机器人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一种全方位清洁的擦洗结构及其控制方法针对失能老人和护理人员对洗浴护理过程自动化和操作简便的需求,设计一种能够实现人体正背面同时清洁的擦洗结构,融合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人体全方位清洁。(2)提出一种体表清洁效果评价方法基于身体表面油脂含量数据,采用假设检验和ANOSIM(Analysis of Similarities,相似性分析)方法对洗浴护理的清洁效果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值和值,评价反馈体表清洁效果。
刘菊[7](2021)在《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医疗、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开始探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考虑到病人群体具有较低免疫力,对环境因素较敏感的特点,医院需要对病房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现阶段的物联网技术存在异构性强,耦合度高的问题以及海量数据信息处理的需求,使得其对计算、存储、分析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都需要依托于处理能力与之匹配的平台,这使得物联网发展受限。论文以此为背景,结合病房内环境监测和电器设备操控的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系统,提高病人修养环境。论文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测病房内环境参数,实现对传感器节点与控制器节点的双向控制,并预测某一时间段的设备使用情况。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物联网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1)在物联网硬件系统中,论文设计了环境监测节点和控制器节点,节点包括主控制模块、Wi Fi联网模块、电源及外围电路模块、传感器模块和控制器模块。在硬件的基础上,编写软件程序,传感器节点实现了病房环境参数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Wi Fi模块上传至云服务端;控制器节点可以接收云服务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指令完成相应操作,从而实现系统的双向控制。论文实现的节点模块主要有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二氧化碳采集模块、灰尘采集模块、重力采集模块和智能灯等控制模块。(2)在物联网软件系统中,论文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的Mosquitto框架,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传输。利用Nginx作为服务器,通过Python编程语言编写服务处理程序,实现了云平台服务端与传感器节点/控制器节点的双向通信,存储和管理采集环境数据的功能;利用Web开发技术实现传感器节点状态变化的实时动画展示和操控,以可视化图像的形式展示数据;为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对指定用户做出差别响应,利用attention机制对用户历史行为做数据挖掘,捕捉对目前行为预测有帮助的重点信息,预测未来设备状态,为系统日后二次开发提供方向。最后测试了物联网软硬件模块之间的通讯效果、交互效果和预测准确率,结果表明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系统长时间通信效果稳定,实时双向交互功能良好,可视化操作友好方便,不同设备的状态预测准确率近90%,可以满足病患监测病房环境和操控病房设备的需求。
刘庆鹏[8](2021)在《海底沉积物温度探针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加快,陆地上有限的矿产资源消耗日益增加,海底资源开发成为拓展资源空间的必经之路,使得海底沉积物温度探针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海底温度探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地理调查中,海底的各种地理活动,如地壳运动、热泉喷涌、火山爆发等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吸热或放热活动,这些地理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海底温度值的变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外温度探针技术出现,使得海底温度探测的精度和速度得到较大提升。但由于技术限制,以现在的视野来看,这些探针普遍存在测量速度慢,探针体积大,操作系统操作不便的缺点。研发新型温度探针探测设备,进行海底温度探针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开展了尾翼可调式温度探针系统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实用化的温度探针运动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研制的温度探针样机上。在机械设计方面主要对探针的机械外形和机械结构进行设计,重点设计了探针的舱体和尾翼,并对舱体的耐压强度和探针的流线型设计做仿真分析,提高了探针的稳定性。在硬件方面主要对舱体内的硬件进行设计,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易操作、高性能的主控板和姿态控制模块,并研制了温度探针测温模块,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精度和速度。在控制算法方面首先建立机体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分析探针的运动过程,定义探针尾翼标号和控制范围,最终基于PID控制方法实现了探针运动控制算法。同时研究温度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温度测量和温度数据异常值的处理。在实现了硬件搭建和算法设计的基础上,对上位机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需求分析,根据软件动态过程,具体定义通信协议和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最后进行系统模拟实验说明设计的先进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温度探针具有运动控制算法高效,探针控制性强,测温速度快、精度高,上位机软件操作方便的特点,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意义。
张罗新[9](2021)在《激光激励的快速高温MEMS热电偶静动态特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温度测试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和化工冶金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高温、高压、高冲击等极端瞬态环境下的精准测温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热电偶以其独特的高上限、大范围的测温特点而成为瞬态高温环境中最常见的温度传感器之一,但是由于其存在的滞后性往往导致测温延迟,而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开展测温速度更快、性能更高的薄膜热电偶的研制以及静动态特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国内外MEMS温度传感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来进行C型钨铼薄膜热电偶的设计方法,基于Comsol软件模拟了其在瞬态高温环境下的热结点动态响应,并在实验中分析了不同溅射功率、溅射气压、氧氩流量比以及退火工艺的不同对薄膜热电偶的性能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薄膜热电偶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了参考。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是反映其动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为了解决热电偶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中定量阶跃信号获取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加热能量源―脉宽前沿微秒量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溯源后的红外探测模块和动静态校准一体化共轭无像差大椭球面反射镜光学模块组成的测试系统,采用PID和Tornambe两种不同的负反馈控制算法来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进而实现热电偶测温端的动态温度平衡,从热电偶的动态响应曲线来获取其时间常数。通过两种不同的控制算法来实现薄膜热电偶时间常数的测试,结果表明,Tornambe控制算法相较于传统PID控制算法有更优越的控制性能,可以更快速的实现热电偶响应信号的稳定,控制速度提升了37.61%,并且对系统中一些不确定的扰动有更好的调节能力。最后,在同一测试系统下,结合负阶跃信号激励法进行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交叉验证,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李冬[10](2021)在《双冷却CSTR温度容错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是化工领域重要的反应装置,生产中大容积和进行强放热反应的CSTR数量都在持续增加。配有双冷却换热器(夹套换热器和盘管换热器)的CSTR(以下简称双冷却CSTR)不仅增大了换热能力,而且为CSTR带来反应温度操作功能的冗余。基于双冷却CSTR换热能力与操作功能的冗余特性,研究针对冷却故障的CSTR温度容错控制(Fault-Tolerant Control,FTC),对提高CSTR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双冷却CSTR冷却系统的故障而引起的温度异常甚至失控,基于双冷却系统的操作冗余,设计双冷却CSTR温度容错控制系统。基于人工免疫原理(Artificial Immune Principle,AIP),设计过程诊断网络,实现CSTR冷却装置的故障检测与诊断(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FDD),为CSTR温度容错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基于CSTR温度双重控制与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研究,采用CSTR冷却故障与温度传感器故障的容错控制策略,设计基于双重控制与故障诊断的CSTR温度容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夹套冷却故障的被动容错控制和对盘管冷却故障、温度传感器故障的主动容错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容错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文研究成果预防和降低了由冷却系统故障引起CSTR热失控的风险,为强化CSTR放热反应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二、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论文提纲范文)
(1)光纤干涉仪传感器及波长解调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纤传感器概述 |
1.2.1 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的光纤传感器 |
1.2.2 光纤光栅传感器 |
1.3 游标效应概述 |
1.4 光纤光栅波长解调技术 |
1.5 虚像相位阵列 |
1.6 本论文结构安排 |
2.HIBI-FLM及有限反射虚像相位阵列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基于干涉效应的HIBI-FLM的理论分析 |
2.1.1 HiBi-FLM的传输理论 |
2.1.2 基于一段HBF的HiBi-FLM的传输特性 |
2.1.3 基于两段HBF的HiBi-FLM传输特性 |
2.1.4 包含三段HBF的HiBi-FLM传输特性 |
2.2 基于游标效应的光传感器结构理论分析 |
2.2.1 游标效应的工作原理 |
2.2.2 级联式游标效应 |
2.2.3 游标谱谱移的确定方法 |
2.2.4 并联式游标效应 |
2.3 基于FRVIA的致密阵列宽带锯齿滤波器 |
2.4 小结 |
3.基于HIBI-FLM的温度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器 |
3.1 基于三段HBF的HIBI-FLM的温度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器 |
3.1.1 温度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原理 |
3.1.2 温度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实验 |
3.2 基于HIBI-FLM结合FBG的温度和应变双参量传感器 |
3.2.1 基于HiBi-FLM结合FBG的温度-应变双参量传感器结构 |
3.2.2 温度和应变传感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基于游标效应的高灵敏度HIBI-FLM温度传感器 |
4.1 基于级联干涉仪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 |
4.1.1 级联HiBi-FLMs实现测量灵敏度放大的原理 |
4.1.2 温度传感特性 |
4.2 级联HIBI-FLMS传感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
4.3 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总结 |
5.基于交叉HIBI-FLMS的FBG波长高速解调系统 |
5.1 边缘滤波器的波长解调原理 |
5.2 解调系统工作原理 |
5.3 解调原理及实验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基于JAWS滤波器的FBG波长解调系统 |
6.1 基于低损致密阵列宽带锯齿滤波器的FBG波长高速解调系统 |
6.2 基于FRVIA的JAWS滤波器 |
6.3 基于JAWS滤波器的波长解调系统及解调实验 |
6.4 对所提出波长解调系统的分析 |
6.5 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拟进行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锑的性质及用途 |
1.2 锑的冶炼技术 |
1.2.1 锑的火法冶炼技术 |
1.2.2 锑的湿法冶炼技术 |
1.2.2.1 酸性湿法冶炼技术 |
1.2.2.2 碱性湿法冶炼技术 |
1.3 自动控制在湿法冶炼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浸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浸出工艺设计及分析 |
2.1.1 设计依据及原则 |
2.1.2 设计指标 |
2.1.3 浸出工作原理 |
2.1.4 浸出工艺流程 |
2.2 浸出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 |
2.3 浸出电解设计 |
2.3.1 电解槽设计 |
2.3.2 电解槽尺寸确定 |
2.3.3 电极板设计 |
2.3.3.1 极板规格设计 |
2.3.3.2 铜排的计算及设计 |
2.4 浸出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
2.5 浸出工艺设计 |
2.6 浸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2.6.1 浸出给料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浸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PLC硬件配置 |
3.1.1 PLC工作原理 |
3.1.2 PLC选型 |
3.2 上位机选型 |
3.3 传感器选型 |
3.3.1 温度传感器 |
3.3.2 液位传感器 |
3.3.3 浓度传感器 |
3.3.4 称重传感器 |
3.3.5 变频器的选型 |
3.4 控制系统的硬件及电路图设计 |
3.4.1 模拟量电路 |
3.4.2 主控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浸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配置 |
4.1.1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2 PLC编程语言 |
4.2 I/O点及地址分配 |
4.3 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 |
4.4 浸出过程的程序设计 |
4.4.1 初始化程序 |
4.4.2 手动运行程序 |
4.4.3 模拟量程序 |
4.4.4 故障报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inCC监控系统设计 |
5.1 WinCC组态软件介绍 |
5.2 PLC与 WinCC通讯 |
5.3 浸出系统的监控画面设计 |
5.3.1 登录界面 |
5.3.2 浸出流程主界面 |
5.3.3 操作控制界面 |
5.3.4 数据和实时界面 |
5.3.5 报警界面 |
5.4 组态仿真运行及可靠性设计 |
5.4.1 组态工程运行 |
5.4.2 浸出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代亚锑酸钠溶液电解沉积工艺研究 |
6.1 硫代亚锑酸钠电解沉积原理 |
6.2 成分检测 |
6.2.1 药剂检测 |
6.2.2 仪器检测 |
6.3 电解沉积试验研究 |
6.3.1 电流密度对电解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
6.3.2 温度对电解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
6.4 综合试验 |
6.4.1 连续电解对电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
6.4.2 直接电积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
6.5 电解锑产物表征 |
6.5.1 SEM-EDX分析结果 |
6.5.2 ICP-AES成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产调试 |
7.1 工业调试前准备阶段 |
7.2 工业生产调试阶段 |
7.3 工业生产调试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与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云水含量传感器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温度传感器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感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2.1 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设计 |
2.1.1 云水含量传感器材料选型 |
2.1.2 云水含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
2.2 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设计 |
2.2.1 温度传感器结构设计 |
2.2.2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
2.3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2.3.1 热分析原理 |
2.3.2 热传递方式简介 |
2.3.3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步骤介绍 |
2.4 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
2.4.1 温度传感器模型建立 |
2.4.2 温度传感器流固耦合数值计算 |
2.4.3 温度传感器仿真结果分析与研究 |
2.5 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
2.5.1 云水含量传感器模型建立 |
2.5.2 云水含量传感器流固耦合数值计算 |
2.5.3 云水含量传感器仿真结果分析与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电路设计 |
3.1.1 数字电源设计 |
3.1.2 模拟电源设计 |
3.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
3.2.1 主控制器选型 |
3.2.2 微控制器供电部分 |
3.2.3 晶振电路部分 |
3.2.4 初始化电路部分 |
3.2.5 调试电路部分 |
3.3 温度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3.1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
3.3.2 信号采集电路 |
3.4 加热控制电路设计 |
3.4.1 控制模块器件的选型 |
3.4.2 PWM加热电路 |
3.5 通信电路设计 |
3.5.1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5.2 LoRa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3.6 PCB的布局布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控制器程序开发软件概述 |
4.2 硬件系统程序设计 |
4.2.1 高精度信号采集模块 |
4.2.2 温度控制模块 |
4.3 温度测量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法设计及分析 |
5.1 单神经网络PID算法 |
5.1.1 传统PID算法 |
5.1.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 |
5.1.3 单神经元的PID控制器权值调整规则 |
5.1.4 单神经元PID算法仿真 |
5.2 极限学习机(ELM) |
5.2.1 极限学习机算法简介 |
5.2.2 极限学习机算法拟合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6.1 温度传感器标定实验 |
6.1.1 铂电阻标定实验 |
6.1.2 铂丝传感器标定实验 |
6.2 太阳辐射模拟平台搭建 |
6.2.1 风洞实验平台 |
6.2.2 光照模拟器 |
6.3 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实验数据分析 |
6.4 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实验数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探空仪简介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总辐射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感器物理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
2.1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选型与工作原理 |
2.2 CFD与FLUENT介绍 |
2.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模型建立与传热分析 |
2.3.1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3.2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模型建立 |
2.3.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网格划分 |
2.3.4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传热分析 |
2.4 总辐射传感器的器件选型与工作原理 |
2.5 总辐射传感器模型建立与传热分析 |
2.5.1 总辐射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5.2 总辐射传感器的模型建立 |
2.5.3 总辐射传感器的网格划分 |
2.5.4 总辐射传感器的传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电源的设计 |
3.1.1 模拟电源的设计 |
3.1.2 数字电源的设计 |
3.2 主控制器的选型及最小系统的设计 |
3.2.1 主控制器的选型 |
3.2.2 主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
3.3 温度采集与加热电路设计 |
3.3.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3.2 加热电路的设计 |
3.4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4.1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4.2 LoRa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3.5 PCB布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介绍 |
4.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4.3 湿度采集程序设计 |
4.4 太阳辐射测量程序设计 |
4.5 AD7794与LoRa模块的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感器误差修正算法 |
5.1 L-M误差修正算法 |
5.1.1 L-M算法的原理 |
5.1.2 L-M算法修正辐射误差 |
5.1.3 L-M算法对加热时间的拟合 |
5.2 Kalman滤波算法修正测温误差 |
5.2.1 Kalman算法原理 |
5.2.2 Kalman算法对测温误差的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
6.1 铂电阻标定实验 |
6.2 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压力传感器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3.1 温度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3.2 时间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MEMS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1 传统硅基压阻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2 硅铝异质结构传感机理 |
2.2 压力传感器基本特性 |
2.3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 |
2.3.1 传感器器件层设计 |
2.3.2 传感器应变薄膜与硅杯设计 |
2.4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
2.4.1 传感器结构建模 |
2.4.2 应力分析 |
2.4.3 信噪比与灵敏度分析 |
2.4.4 温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MS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制造工艺与封装设计 |
3.1 掩膜版图设计 |
3.2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制造流程 |
3.2.1 传感器工艺流程 |
3.2.2 测试结构分析 |
3.3 传感器恒温封装设计与验证 |
3.3.1 恒温封装结构设计 |
3.3.2 恒温封装温度场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1 测量系统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
4.2 模拟电路设计 |
4.2.1 模拟电源 |
4.2.2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4.2.3 信号采集电路 |
4.3 隔离电路设计 |
4.4 数字电路设计 |
4.4.1 数字电源 |
4.4.2 MCU最小系统 |
4.4.3 通信电路 |
4.5 恒温控制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
4.5.1 温度传感器电路 |
4.5.2 恒温控制系统电源 |
4.5.3 加热驱动电路 |
4.6 自校正功能电路设计 |
4.7 PCB layout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5.1 测量系统总体软件设计方案 |
5.2 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驱动设计 |
5.3 恒温控制系统软件算法设计 |
5.3.1 环境温度传感器的读取接口设计 |
5.3.2 自适应优化目标值的PID算法 |
5.3.3 恒温控制算法软件设计 |
5.4 传感器自校正算法设计 |
5.4.1 可编程电流源电路驱动设计 |
5.4.2 自校正算法软件设计 |
5.5 数据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5.1 测量系统通信模块驱动设计 |
5.5.2 嵌入式上位机开发平台搭建 |
5.5.3 嵌入式端上位机GUI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感器测试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
6.1 测试平台搭建 |
6.2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特性测试 |
6.2.1 传感器静态特性测试 |
6.2.2 传感器温度特性测试 |
6.2.3 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 |
6.3 传感器温度补偿测试 |
6.3.1 恒温控制系统特性测试 |
6.3.2 传感器恒温控制下的输出特性 |
6.4 传感器时漂补偿测试 |
6.4.1 传感器时漂特性测试 |
6.4.2 自校正功能测试 |
6.5 测试结果对比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洗浴辅助机器人的擦洗结构设计及其清洁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洗浴辅助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洗浴辅助机器人研究难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介绍 |
2 洗浴辅助机器人方案与结构设计 |
2.1 洗浴辅助机器人系统设计 |
2.1.1 主要功能 |
2.1.2 主要设计指标 |
2.1.3 系统组成 |
2.2 洗浴辅助机器人主要结构设计 |
2.2.1 洗浴床的结构设计 |
2.2.2 擦洗架的结构设计 |
2.2.3 洗浴辅助机器人整机装配 |
2.3 洗浴辅助机器人关键结构性能分析 |
2.3.1 洗浴床的强度和刚度校核 |
2.3.2 擦洗架的强度和刚度校核 |
2.4 本章小结 |
3 洗浴辅助机器人传感系统研究 |
3.1 传感系统硬件设计 |
3.1.1 关键体征监测传感器 |
3.1.2 温湿度传感器 |
3.1.3 擦洗压力传感器 |
3.2 传感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 |
3.2.1 关键体征监测验证 |
3.2.2 洗浴温度验证 |
3.2.3 擦洗压力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洗浴辅助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自动喷淋模块设计 |
4.1.2 自动擦洗模块设计 |
4.1.3 自动烘干模块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2.1 PLC软件设计 |
4.2.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体表清洁效果评价方法及样机实验研究 |
5.1 体表清洁效果评价方法设计 |
5.2 洗浴辅助机器人实验分析 |
5.2.1 体表烘干实验 |
5.2.2 洗浴护理过程自动化可行性实验 |
5.2.3 洗浴护理过程安全性实验 |
5.3 体表清洁效果评价方法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2 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介绍 |
2.1 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物联网关键技术介绍 |
2.2.1 物联网平台介绍 |
2.2.2 物联网通信架构介绍 |
2.3 神经网络关键技术介绍 |
2.3.1 Attention模型的介绍 |
2.3.2 Attention机制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硬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传感器节点与控制器节点结构分析与功能设计 |
3.2 传感器节点与控制器节点功能实现 |
3.2.1 主控制模块的应用实现 |
3.2.2 WiFi联网模块的应用实现 |
3.2.3 ASM1117电源模块及外围电路应用实现 |
3.2.4 应用于病房的传感器及控制器选择 |
3.3 传感器节点与控制器节点模块整合 |
3.4 病房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器节点模块软件功能实现 |
3.4.1 病房温度传感器节点功能实现 |
3.4.2 病房湿度传感器节点功能实现 |
3.4.3 病房二氧化碳传感器节点功能实现 |
3.4.4 病房光学灰尘传感器节点功能实现 |
3.4.5 病房重力传感器节点功能实现 |
3.4.6 病房控制器节点模块功能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云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1 云服务端的框架设计 |
4.1.2 云服务端环境搭建 |
4.1.3 MQTT通信协议的应用实现 |
4.1.4 服务端处理程序的设计实现 |
4.2 云平台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4.2.1 云平台客户端运行原理 |
4.2.2 云平台客户端的样式设计实现 |
4.2.3 云平台客户端性能优化的实现 |
4.3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库选择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4.3.3 数据可视化图表设计与实现 |
4.4 预测模块设计实现与测试 |
4.4.1 神经网络的函数与优化算法选择 |
4.4.2 预测模块的设计 |
4.4.3 预测模块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4.4.4 预测模块模型选取与搭建 |
4.4.5 预测模块模型训练与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系统调试与功能测试 |
5.1 系统综合调试 |
5.1.1 传感器终端与云服务端测试 |
5.1.2 云平台客户端与云服务端测试 |
5.1.3 物联网控制系统功能整合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海底沉积物温度探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探针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结构设计 |
2.2 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 |
2.3 实现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探针机械设计 |
3.1 探针结构设计 |
3.1.1 尾翼段机械结构设计 |
3.1.2 控制段机械结构设计 |
3.1.3 探针段机械结构设计 |
3.2 探针材料选择 |
3.3 尾翼可调式探针结构有限元分析 |
3.3.1 探针耐压舱有限元仿真分析 |
3.3.2 探针流体力学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4.2 具体设计思路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3.1 控制系统方案 |
4.3.2 姿态传感器选型 |
4.3.3 舵机选型 |
4.3.4 温度测量模块 |
4.3.5 供电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姿态控制与数据处理算法 |
5.1 探针姿态控制算法 |
5.1.1 探针姿态运动过程分析 |
5.1.2 探针姿态角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5.1.3 探针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
5.2 多点测温数据处理算法 |
5.2.1 温度数据预处理 |
5.2.2 温度波动判定稳定状态 |
5.2.3 温度有效数据筛选 |
5.2.4 最终温度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 |
6.1 软件需求分析 |
6.2 软件功能实现 |
6.3 软件动态过程设计 |
6.4 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
6.4.1 串口通信协议设计 |
6.4.2 通信协议具体定义 |
6.5 人机交互界面 |
第7章 实验验证分析 |
7.1 探针样机逻辑验证 |
7.2 岸边温度测量实验 |
7.2.1 实验室温度传感器标定 |
7.2.2 温度测量实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激光激励的快速高温MEMS热电偶静动态特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MEMS热电偶研究现状 |
1.2.2 热电偶静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2.3 传统PID控制和Tornambe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原理分析 |
2.1 热电偶测温原理 |
2.2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原理 |
2.3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系统设计 |
3.1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整体结构分析 |
3.2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分块结构设计 |
3.2.1 半导体激光器 |
3.2.2 红外聚焦椭球面反射镜 |
3.2.3 红外探测模块 |
3.2.4 数据采集与反馈控制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4 MEMS热电偶传热模拟仿真分析 |
4.1 MEMS热电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4.2 薄膜热电偶的传热模拟 |
4.3 MEMS热电偶的制作工艺流程 |
4.3.1 薄膜的制备 |
4.3.2 退火工艺对薄膜热电偶的影响 |
4.3.3 保护层的制备和研究 |
4.4 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实验 |
5.1 热电偶静态标定 |
5.2 系统反馈控制策略研究 |
5.2.1 系统建模 |
5.2.2 PID控制技术原理及仿真测试 |
5.2.3 Tornambe控制技术原理及仿真测试 |
5.2.4 Tornambe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5.3 负反馈控制激励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测试 |
5.3.1 主程序流程 |
5.3.2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实验 |
5.4 同一系统下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的交叉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双冷却CSTR温度容错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CSTR容错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人工免疫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2 CSTR放热反应工艺与容错系统模型 |
2.1 CSTR放热反应工艺过程简介 |
2.2 CSTR常规温度控制策略 |
2.2.1 两种单冷却控制方案 |
2.2.2 CSTR温度双重控制方案 |
2.2.3 对CSTR温度双重控制方案的进一步分析 |
2.3 容错控制简介 |
2.3.1 容错控制的概念 |
2.3.2 容错控制的关键技术与容错系统模型 |
2.4 生物免疫基本原理 |
2.4.1 生物免疫原理及应答过程分析 |
2.4.2 生物免疫原理的启示 |
2.5 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故障检测与容错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免疫网络的CSTR冷却故障诊断研究 |
3.1 动态免疫网络与过程诊断 |
3.1.1 动态免疫网络的工作原理 |
3.1.2 基于动态识别免疫网络的传感器与过程故障诊断 |
3.2 基于动态免疫网络的过程诊断网络改进和优化 |
3.2.1 过程故障诊断网络的改进 |
3.2.2 相关系数分析 |
3.2.3 过程诊断网络优化 |
3.3 CSTR诊断网络的过程故障诊断实例 |
3.3.1 放热反应CSTR温度过程诊断网络 |
3.3.2 放热反应CSTR温度子系统变量实测曲线与故障诊断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重控制与故障诊断的双冷却CSTR容错控制研究 |
4.1 CSTR温度双重控制容错性分析 |
4.1.1 CSTR温度双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4.1.2 CSTR双重控制对夹套冷却系统故障的容错性分析 |
4.1.3 CSTR双重控制对盘管冷却系统故障的容错性分析 |
4.2 CSTR反应温度主动容错控制策略 |
4.2.1 盘管冷却系统故障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 |
4.2.2 温度传感器故障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 |
4.3 基于双重控制与过程诊断的CSTR反应温度容错控制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双冷却CSTR温度容错控制系统仿真 |
5.1 CSTR反应温度容错控制系统仿真 |
5.1.1 夹套冷却水故障容错控制仿真结果 |
5.1.2 盘管冷却水故障容错控制仿真结果 |
5.1.3 温度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仿真结果 |
5.2 容错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纤干涉仪传感器及波长解调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丁志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D]. 侍兴君. 广西大学, 2021(12)
- [3]新型云水含量传感器与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设计[D]. 丁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D]. 袁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D]. 谢晓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洗浴辅助机器人的擦洗结构设计及其清洁效果评价[D]. 陈雅. 浙江大学, 2021(02)
- [7]应用于病房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海底沉积物温度探针研究与设计[D]. 刘庆鹏.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9]激光激励的快速高温MEMS热电偶静动态特性技术研究[D]. 张罗新. 中北大学, 2021(11)
- [10]双冷却CSTR温度容错控制研究[D]. 李冬.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