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费兴彪[1](2021)在《微位移工况下供热管道固定墩-土体剪切试验与土压力计算》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趋于普遍化。大口径、高压力供热管道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使固定墩发生微位移,在微位移工况下固定墩周边土体土压力计算及固定墩稳定性分析一直都是研究的难点问题。本课题从城市供热管道固定墩受力形式出发,分析供热管道在正常工作中对固定墩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出一种更为安全、准确的管道固定墩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城市供热管道固定墩稳定性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采用固定墩优化前后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设计推力、微位移、扭转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得出其相应的计算公式,构建优化前后固定墩计算体系。根据优化前后固定墩的具体受力形式,对城市供热管道固定墩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其次,借助室内剪切试验手段,对城市供热管道优化前后固定墩土体-结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剪切试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土体直剪试验、供热管道外保护层与土体剪切试验以及考虑微位移工况下墙土外摩擦剪切试验。土体直剪试验用来分析土体抗剪强度的大小;供热管道外保护层与土体剪切试验探究有、无温度作用下管道外保护层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求解管道的水平推力;考虑微位移工况下墙土外摩擦剪切试验求解固定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和外摩擦角与平动位移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后者为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求解奠定基础。最后,在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理论基础上,结合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固定墩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墩平动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非极限被动土压力与固定墩转动模式下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的求解。此理论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且把本研究方法与规范方法进行固定墩稳定性分析。
张书恒[2](2021)在《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在深基坑工程中,土体往往处于非极限状态,当挡土墙位移超过极限状态时则会导致基坑发生灾变。针对临界位移前的非极限土压力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超越临界位移到灾变前状态下土压力的相关理论却鲜有报道。据此,以灾变前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区间,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主动土压力及墙土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进一步补充了灾变前状态下土压力的相关理论。为了给灾变前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了灾变前时空维度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基于土体在灾变前会向类流体状态转变的特征,以灾变前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区间,将土体类比为流体,依据流体运动动量方程和土的流变模型,推导出能够准确求解灾变前时空维度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灾变前土压力关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耦合的计算问题。灾变前土压力的变化与墙土界面摩擦作用密切相关,为了探究灾变前整个过程中墙土摩擦作用的变化规律,借助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灾变前墙土摩擦作用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设计研发了墙土作用剪切试验装置,开展了灾变前墙土界面摩擦角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了墙土界面摩擦作用的变化规律。从摩擦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墙土界面摩擦作用的理论模型,结合试验结果对灾变前墙土相互作用的摩擦机理进行了揭示。从墙土相互作用的角度重新审视报警值的设定,依据墙土摩擦角变化规律制定深基坑位移的预警域,对深基坑灾变前的安全性展开有效评价。
郭智斌[3](2021)在《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八纵八横”路网的不断完善,新建的铁路网也逐年增多,因此如何保证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的有效连接,以充分发挥出铁路的运能和运量,是目前工程技术领域急需考虑的问题。对于改建既有线和增建二线工程,多种支护形式组成的多级组合挡结构可有效地解决路基加宽这一工程难题。本文以中兰铁路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路基边坡多类型组合支挡结构为研究背景,结合设计资料和现场施工方案,采用理论计算、室内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悬臂式挡墙组成的组合式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等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研究其协同作用的机理。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桩板墙、悬臂式挡墙和两级挡土墙组合支挡结构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组合支挡结构多采用两级悬臂式挡墙组合支挡结构,而桩板墙和悬臂式挡墙组合支挡结构的研究目前尚未报道过,故研究其协同作用机理和组合式支挡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2)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分析朗金理论和库伦理论两者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将附加应力理论与弹性理论相结合,应用到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悬臂式挡墙形成的组合支挡结构中,推导了组合支挡结构中悬臂式挡墙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对悬臂式挡墙和桩板墙的受力和位移进行了研究;(3)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分级加载测出了桩板墙和悬臂式挡墙的水平位移、竖向应力以及水平土压力;研究了桩身和悬臂式挡墙竖向应力和水平位移随荷载大小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得出桩身正反两侧竖向应力的随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测出的土压力求出了桩板墙和悬臂式挡墙的荷载分担比;采用Madis GTS NX软件建模,分析了桩板墙—悬臂式挡墙在同一级荷载54.1k Pa作用下,支挡结构的变形和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并与模型试验值和理论计算解进行了对比;(4)本文通过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桩板墙承担的土压力多而悬臂式挡墙承担的土压力少,但悬臂式挡墙的支护作用依然很明显。研究还发现采用桩板墙—悬臂式挡墙等组合支挡结构,可有效解决路基高边坡支挡和和路基加宽等工程问题,同时还可节省建设用地和成本,因此研究组合支挡结构意义重大。
涂文睿[4](2021)在《卸荷板挡墙土压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卸荷板式挡土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其广泛应用于水利、港工、公路铁路等领域的实际工程中。该类型挡墙结构利用卸荷板的卸荷作用,大幅减小了卸荷板以下墙体所受总侧向土压力,并通过引入额外的向下弯矩有效限制了挡土墙整体位移,使挡墙的内力分布更为合理。卸荷板式挡土墙形式新颖,结构受力合理,与传统的重力式挡墙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但其墙体所受土压力计算方法尚不成熟,并无同一规范可供参考,对被动状态下卸荷板式挡墙上下墙土压力分布情况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需要进一步对挡墙与墙后填土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来研究卸荷板式挡土墙受力变形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设计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本文试验所做的工作主要为设计制作了卸荷板式挡墙模型以及配套的模型箱,在卸荷板埋深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卸荷板板块进行多组模型试验。本次试验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初始状态以及绕墙踵转动变位模式下相应部位的土压力大小以及分布;测量在加载过程中卸荷板与挡墙墙体的上下连接部位以及其上下表面应力变化情况;观察加载过程中墙后填土变化。最后辅以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印证。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加设卸荷板对初始状态以及被动状态下挡墙上下墙土压力大小以及分布模式影响明显。根据模型试验所得实测土压力数据,分别给出了初始状态下对卸荷板挡土墙上下墙土压力进行计算的经验公式,并通过进一步讨论提出了最小化挡墙侧向推力的卸荷板埋设位置及其相应板宽取值范围。提出了绕墙踵转动变位模式下挡墙上下墙被动土压力合力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合力作用位置。对加载过程中不同板宽工况下卸荷板上表面竖向土压力、相关部位表面应力以及墙后填土变化情况后进行了分析比对并总结了相关经验。
李豪杰[5](2021)在《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共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铁路交通系统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既有线改造及扩建成为当前铁路建设中的重点方向。中卫至兰州铁路(甘肃段)引入兰州枢纽工程中,新建铁路线紧邻既有兰新铁路,由于路基场地的局限,设计时保留了既有边坡支挡结构(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土墙),在支挡范围内新建桩板式挡土墙,并实施既有路基的拓宽及新建三四线工程。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协同作用,形成新—旧组合支挡结构,共同承担铁路路基荷载,本文对此形式组合支挡结构的协同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组合支挡结构的研究较少,更鲜有人开展关于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组合支挡结构的研究,可参考借鉴的项目资料少。为进一步理清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的协同作用机理,本文基于土压力计算和挡土墙设计理论,通过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计算,针对路基帮宽、新建三四线施工对既有路基及既有衡重式挡墙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桩板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新—旧支挡结构荷载分担比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新—旧组合支挡结构中桩身尺寸、桩间距及组合支挡结构布设形式等对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为此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与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实际工程进行现场测试。在现场实际工程中,选取典型截面,于桩板墙桩后分层埋设土压力盒测定墙背土压力、在钢筋笼主筋上对称安装钢筋计来测量和计算桩身弯矩、在桩身埋置测斜管测量桩体位移,得到大量实测数据,以分析桩板墙墙后土压力分布规律及桩板墙受力和变形特性。(2)运用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际工程进行模拟。结合现场勘查报告及设计资料,对典型路段进行三维建模,分析施工过程对既有路基及衡重式挡墙的影响、新建桩板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土压力理论来计算新—旧支挡结构荷载分担比的计算方法。(3)运用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研究组合支挡结构中各设计参数的影响。建立不同桩身尺寸(桩长、桩截面尺寸)、不同桩间距及不同新—旧支挡结构间距的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并分析桩板墙桩后土压力、锚固桩水平位移、锚固桩自身内力、既有衡重式挡墙位移及内力、新—旧支挡结构的荷载分担比的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提出最合理的桩长、桩截面尺寸、桩间距及新—旧支挡结构间距的取值。
朱启有[6](2021)在《新建路堤桩板墙与既有L型挡土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运输量的不断扩大,铁路运输能力已不能满足交通量的现象愈加严重,因此铁路既有线改建及临近既有线新建项目将会逐年递增。既有线路增建二线引起的既有路基变形发展规律、新旧组合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与受力分析,以及铁路路基既有支挡结构的安全评估及加固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将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本文以新建中兰客专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中新建路堤桩板墙和既有L型挡土墙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研究为背景,采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探究组合支挡结构的受力与协同作用机理,主要工作与成果有:(1)通过在新桩背侧和桩身埋设土压力传感器、钢筋计和测斜管,分析出组合支挡结构在路基帮宽填土作用下桩身弯矩、位移以及土压力的变化规律。(2)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桩孔开挖过程中护壁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表明,桩孔开挖过程中每级护壁土压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逐步稳定,每级护壁后土压力达到稳定时的深度随护壁级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开挖深度的增大每级护壁土压力相对初始值增大的幅度也越来越小,开挖至17m时护壁最终土压力开始趋于稳定。(3)研究桩孔开挖中桩孔应力释放对既有挡土墙及路基结构变形的影响,在隔桩开挖条件下,既有货线路肩处水平和竖向位移随桩孔开挖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既有L型挡土墙处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先增大后减小。(4)采用MIDAS GTS NX软件,依据实际工况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新桩在新线荷载作用下桩身最大弯矩1433.9k N·m,最大剪力230.3k N,桩顶最大水平位移2.55mm。分析不同施工步骤下组合支挡结构的受力特性、位移和土压力变化,得出新建桩和既有L型挡土墙在回填台阶土和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分担比为4.3:1,桩板墙承受大部分填土及列车荷载,通过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再通过数值模拟开展桩长及桩身截面尺寸参数影响分析,得出组合支挡结构的受力特性。(5)分析了既有路堤和组合支挡结构条件下L型挡土墙土压力的分布特性,对其服役状态进行检算,得出既有货线荷载作用下挡墙Kc=1.9,K0=8.1,σ=37.82k Pa;新线荷载作用下挡墙Kc=1.7,K0=7.2,σ=43.30k Pa,均满足规范要求,服役状态良好。
巨永前[7](2021)在《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文中指出经典的土压力理论所求结果均为极限状态下的土压力值,在实际工程中随挡土墙位移的发展其受到的土压力会逐渐变化,土压力与墙体位移有关。大量试验及工程实践均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挡墙产生的位移均较小,并未能达到主动或被动极限状态,因此,绝大部分正常工作的挡土墙所受土压力在静止土压力与极限土压力之间。在挡土墙设计时如果仍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计算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可能会引起不安全的工程事故,为了提高挡土墙工程设计的准确度,对非极限位移状态下的土压力计算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刚性挡土结构在平动模式下的非极限土压力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特性,通过水平层分析法,推求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并分析填土物理特性参数对土压力的影响规律;考虑挡墙平动位移模式和地震作用的影响,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基于拟动力方法计算模型,推导地震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式,对比分析本文最危险滑动面倾角值与现有理论解的差别,并讨论分析位移对地震土压力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基于广义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综合考虑填土重度变化、墙体位移大小、土拱效应和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通过水平层受力分析,推导了考虑墙体平动位移下的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2)随基质吸力的增大,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减小的变化趋势;非极限被动土压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大约在墙高0~0.6H的范围内,未考虑土层间剪应力影响得到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较考虑了层间剪应力的要大,而墙高为0.6H的一下部分与之相反;未考虑土层间剪应力影响较考虑得到的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大约在墙高0~0.8H的范围内相比小,而墙高为0.8H的一下部分相比偏大。无粘性土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均较粘性土大,而无粘性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均较粘性土要小。(3)基于拟动力方法的基本假定,考虑时间和相位的变化因素,利用水平层分析方法,得到求解最危险滑动面倾角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地震作用下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分布计算式。(4)随内摩擦角的增大,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最危险滑动面倾角呈增大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最危险滑动面倾角随内摩擦角的增大呈减小趋势。挡土墙位移比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地震土压力分布曲线的形状,随着墙高的增加,挡土墙所受到的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小,土压力均呈非线性分布;随着墙高的增加,挡土墙所受到的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逐渐减小,土压力均也呈非线性分布的变化特征。
李伟[8](2021)在《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铁路既有线改建及邻近既有线新建项目日益增多,由于运输量以及运输路线的增加和城市建设对既有线路况的限制,既有支挡结构物不能满足帮宽路基收坡的要求,且无法承担新帮宽路基荷载时,需针对帮宽路基设置新的支挡结构,此时帮宽路基产生的土压力由新建支挡结构和既有支挡结构共同承担。本文以中卫至兰州铁路线引入兰州枢纽的某段既有悬臂式挡土墙边坡上新建桩板墙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围绕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接力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献规范,了解国内外组合支挡结构工程和桩板墙工程相关的研究现状,对桩板墙的设计方法,工作机理及形式进行归纳,得到一些相关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以及桩板墙设计的要求和内力计算方法。(2)通过在桩背侧及桩身埋设土压力传感器、钢筋计和测斜管并跟踪采集数据,分析组合支挡结构在路基帮宽填土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位移以及土压力的变化规律。(3)使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仿真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新建桩和既有墙的位移变化和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新建桩桩身的剪力以及弯矩的相关数据,利用相关数据绘制图形来展示出其相应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再通过改变桩长、桩间距以及桩截面尺寸的方法对比分析其桩身位移变形、内力变化规律和既有挡墙的土压力、位移变化。(4)分析既有路堤和组合支挡结构条件下悬臂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分布特性,对其服役状态进行检算,评估既有挡墙服役状态,分析新建桩与既有墙的荷载占比得出新旧挡墙荷载分担比。
谢斌[9](2020)在《卸荷板式桩板墙受力机理及变形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基坑支护工程大多具有深度深、周边环境保护有一定要求、用地紧张锚索禁止出红线等特点,然而传统的支撑式支挡结构工期长、造价高、不环保。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带有衡重台(卸荷板)的桩板墙支护结构,即卸荷板式桩板墙被提出。卸荷板式桩板墙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其受力机理和变形特征研究还不成熟,相关基坑设计的规范规程中未提及到该支护类型,制约了该支挡结构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基于MIDAS/GTS通用商业软件,模拟卸荷板式桩板墙模型试验,探寻卸荷板式桩板墙的工作机理、受力特征、变形特征以及破坏模式等。本文对影响该类支护结构特性的主要控制指标进行参数研究,完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推进该支护结构在基坑工程中应用,指导施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深入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卸荷板式桩板墙支挡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2)采用MIDAS/GTS通用商业软件,模拟卸荷板式桩板墙模型试验,对提出卸荷板式桩板墙数值模型进行验证,探寻卸荷板式桩板墙的工作机理、受力特征、变形特征以及破坏模式;(3)通过数值模拟参数研究,对影响卸荷板式桩板墙支护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如卸荷板埋深、卸荷板宽度、支护桩嵌固深度、卸荷扩散角以及桩板墙刚度等进行研究;(4)提出一套卸荷板式桩板墙设计计算理论,指导设计和施工。
刘涛[10](2020)在《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挡土墙土压力是挡墙墙背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结果,其计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始于18世纪,迄今,最经典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是朗金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然而,两大经典土压力理论均不能考虑墙土接触面摩擦角的发挥引起墙后土体中主应力方向偏转时对土压力产生的影响,大多学者普遍采用的水平层分析方法需对水平薄层单元界面受力分布情况进行各种假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开展对于既能考虑墙土接触面摩擦程度的影响,又能合理划分土体薄层单元并合理分析薄层单元受力情况的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墙后填土的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概述了土拱效应的产生机理。结合填土中主应力的传递特点,选用圆弧形式的主应力迹线来描述滑动土楔中主应力的传递规律。依据墙土接触面及填土中滑裂面处主应力迹线的偏转情况,采用三种不同的简化处理方式将圆弧迹线近似为直线形式,并推导出倾斜直线形土拱主应力偏转角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将滑裂土楔沿所得简化倾斜直线主应力迹线方向进行分层,提出了墙后填土的倾斜直线分层方法,用以优化水平层分析方法。然后,将由倾斜直线分层方法得到的倾斜直线薄层单元作为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并考虑到墙后土体应力分布满足重力场特点,假定斜直薄层单元表面主应力的数值大小随深度呈线性变化规律,给出了分层界面上的主应力分布假定。基于斜直薄层单元的受力极限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墙土摩擦和墙背倾斜影响的平移刚性挡土墙主动与被动土压力分析新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挡土墙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合理与可行性,且对于不同高度挡土墙的适用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获得了具有工程参考价值的挡土墙土压力变化规律。接着,在极限状态土压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接触摩擦角与挡墙平动位移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土拱效应影响的挡土墙非极限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析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在挡墙侧移量由零而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本文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曲线与实测结果变化规律一致,证实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基于拟静力法将地震力视为静力作用在滑楔体上,依据斜直薄层单元的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土拱效应和地震影响的挡土墙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析方法。将水平向地震效应和竖向地震效应对挡墙土压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总结了相关规律,为挡墙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二、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微位移工况下供热管道固定墩-土体剪切试验与土压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直埋管道受力研究现状 |
1.2.2 直埋管道固定墩受力研究现状 |
1.2.3 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直埋管道固定墩受力分析 |
2.1 固定墩受力分析 |
2.2 固定墩对比分析 |
2.3 垂直荷载 |
2.4 水平荷载 |
2.4.1 管道温度引起的轴向力 |
2.4.2 不平衡内压力 |
2.4.3 土压力 |
2.4.4 土体的抗剪切力 |
2.4.5 固定墩侧向约束力 |
2.4.6 补偿器的摩擦阻力 |
2.5 扭矩对固定墩的影响 |
2.6 固定墩推力计算 |
2.7 固定墩稳定性设计原则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定墩-土体剪切试验 |
3.1 土体直剪试验 |
3.1.1 原状土直剪试验 |
3.1.2 重塑土直剪试验 |
3.1.3 试验方案 |
3.1.4 试验材料 |
3.1.5 试验仪器 |
3.1.6 试验结果分析 |
3.2 供热管道外保护层与土体剪切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步骤 |
3.2.3 试验方案 |
3.2.4 试验材料 |
3.2.5 试验仪器 |
3.2.6 试验结果分析 |
3.3 考虑微位移工况下墙土外摩擦剪切试验 |
3.3.1 试验目的 |
3.3.2 试验步骤 |
3.3.3 试验方案 |
3.3.4 试验仪器 |
3.3.5 试验材料 |
3.3.6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位移工况下固定墩土压力计算与应用 |
4.1 平动模式下非极限状态土压力 |
4.1.1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
4.1.2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
4.2 转动模式下非极限状态土压力 |
4.3 案例分析 |
4.3.1 规范方法 |
4.3.2 本研究方法 |
4.3.3 固定墩稳定性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灾变前状态土压力研究 |
1.2.2 灾变前墙土摩擦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灾变前状态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推演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 |
2.2.1 计算模型 |
2.2.2 三元件模型 |
2.2.3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2.3 灾变前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 |
2.3.1 修正后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2.3.2 灾变前时空维度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程 |
2.4 模型计算及验证 |
2.4.1 模型计算 |
2.4.2 实例验证 |
2.5 计算模型参数分析 |
2.5.1 土的瞬时弹性模量E_0的影响 |
2.5.2 土的粘弹性模量E_1的影响 |
2.5.3 土的粘滞系数η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灾变前状态下墙土作用剪切试验 |
3.1 引言 |
3.2 墙土作用剪切装置的研制 |
3.2.1 试验装置主体结构及试验原理 |
3.2.2 剪切盒装置 |
3.2.3 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和荷载加载系统 |
3.3 试验材料、方案及过程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案及过程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剪切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3.4.2 不同界面粗糙度剪切试验数据分析 |
3.4.3 灾变前状态不同转动模式剪切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灾变前墙土界面摩擦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灾变前状态墙土界面摩擦角理论模型 |
4.2.1 二体、三体混合摩擦模型 |
4.2.2 二体摩擦分量 |
4.2.3 三体摩擦分量 |
4.2.4 墙土界面摩擦力及摩擦系数 |
4.3 灾变前状态墙土摩擦角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灾变前主动状态墙土摩擦角 |
4.3.2 .灾变前被动状态墙土摩擦角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板墙 |
1.2.2 悬臂式挡土墙 |
1.2.3 多级挡土墙组合支挡结构 |
1.2.4 挡土墙模型试验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
2.1 常用的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理论 |
2.1.1 朗金土压力理论 |
2.1.2 库伦土压力理论 |
2.1.3 地面超载作用下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
2.2 桩板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
2.2.1 挡土板土压力计算方法 |
2.2.2 桩身土压力计算方法 |
2.3 悬臂式挡墙土压力计算理论 |
2.3.1 臂式挡墙的设计 |
2.3.2 悬臂式挡墙土压力计算理论 |
2.3.3 组合支挡结构中悬臂式挡墙土压力分析方法 |
2.4 桩身变位计算 |
2.4.1 基于普通“m”法的桩身变位计算理论 |
2.4.2 “m”法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组合支挡结构室内模型试验 |
3.1 试验参数及模型方案 |
3.1.1 模型材料的选择 |
3.1.2 材料参数的测定 |
3.1.3 试验方案设计 |
3.2 试验数据的测定方法 |
3.2.1 桩身测试 |
3.2.2 悬臂式挡墙测试 |
3.2.3 水平土压力测试 |
3.3 模型试验开展 |
3.3.1 试验步骤 |
3.3.2 施加面荷载 |
3.3.3 试验数据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1 位移变形分析 |
4.1.1 荷载板竖向位移分析 |
4.1.2 桩身水平位移分析 |
4.1.3 悬臂式挡墙水平位移分析 |
4.1.4 组合支挡结构变形机理分析 |
4.2 受力分析 |
4.2.1 桩身竖向应力分析 |
4.2.2 悬臂式挡墙应力分析 |
4.2.3 土压力分析 |
4.3 协同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择 |
5.1.1 Midas GTS NX基本求解步骤 |
5.1.2 土体本构模型的建立与单元体的选择 |
5.1.3 模型建立与荷载布设 |
5.2 桩板墙数值模拟结果 |
5.2.1 桩身 |
5.2.2 挡土板数值模拟 |
5.3 悬臂式挡墙计算结果 |
5.3.1 水平位移分析 |
5.3.2 应力应变分析 |
5.3.3 悬臂式挡墙稳定性计算结果 |
5.4 土压力分布状况 |
5.4.1 桩板墙土压力分布状况 |
5.4.2 悬臂式挡墙土压力分布状况 |
5.4.3 协同作用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卸荷板挡墙土压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挡墙结构的土压力研究 |
1.3 卸荷式挡墙结构的研究 |
1.3.1 卸荷板卸荷效应研究 |
1.3.2 卸荷式挡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1.3.3 卸荷式挡墙结构土压力研究 |
1.4 卸荷式挡墙结构研究总结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卸荷板挡墙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用砂 |
2.2.2 试验模型 |
2.2.3 模型箱 |
2.2.4 加载系统 |
2.2.5 测量系统 |
2.3 模型试验方案 |
2.4 试验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始状态下不同卸荷板宽度挡墙土压力分布 |
3.1 挡土墙后土压力试验结果分析 |
3.1.1 无卸荷板挡土墙墙后土压力分析 |
3.1.2 不同卸荷板宽度的卸荷式挡土墙墙后土压力分析 |
3.2 卸荷板表面土压力分析 |
3.3 挡土墙墙顶位移结果分析 |
3.4 卸荷板卸荷效果分析 |
3.4.1 卸荷式挡墙墙后土压力计算 |
3.4.2 卸荷式挡墙卸荷板板宽与埋深对土压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卸荷板宽度挡墙被动土压力分布 |
4.1 RB模式下挡土墙后被动土压力试验结果分析 |
4.1.1 无卸荷板挡土墙墙后被动土压力分析 |
4.1.2 不同宽度卸荷板挡土墙墙后被动土压力分析 |
4.2 RB模式下挡土墙后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1 上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2 下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4.3 RB模式下卸荷板表面压力分析 |
4.4 RB模式下挡墙表面应力分析 |
4.5 RB模式下挡墙墙后填土变形分析 |
4.6 RB模式下反力架所受加载反力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卸荷式挡土墙结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法介绍及ABAQUS软件介绍 |
5.2.1 有限元法 |
5.2.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5.3 卸荷式挡土墙结构数值模拟计算 |
5.3.1 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
5.3.2 相互作用设置 |
5.3.3 边界条件与荷载设置 |
5.3.4 卸荷式挡土墙有限元模型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无卸荷板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2 上下墙高度h_1:h_2=5:5 时不同宽度卸荷板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3 上下墙高度 h_1:h_2=4:6 时不同宽度卸荷板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共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压力理论 |
1.2.2 衡重式挡土墙研究现状 |
1.2.3 桩板墙研究现状 |
1.2.4 组合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工程概况及现场测试 |
2.1 工程背景 |
2.2 组合支挡结构布置形式 |
2.2.1 组合支挡结构设计 |
2.2.2 新建锚固桩结构设计 |
2.2.3 挡土板结构设计 |
2.3 现场测试方案 |
2.3.1 钢筋计 |
2.3.2 土压力盒 |
2.3.3 测斜仪 |
2.4 现场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组合支挡结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 |
3.1 Midas GTS NX软件功能简介 |
3.2 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尺寸 |
3.2.2 模型材料及属性 |
3.2.3 网格划分 |
3.2.4 荷载及边界约束 |
3.2.5 施工阶段模拟 |
3.3 施工对既有路基及衡重式挡墙的影响 |
3.3.1 施工对既有路基的影响 |
3.3.2 既有衡重式挡土墙受力与变形特性 |
3.4 新—旧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机理 |
3.4.1 新建桩板墙受力及变形特性 |
3.4.2 新—旧组合支挡结构荷载分担比 |
3.5 本章小结 |
4 组合支挡结构设计参数影响研究 |
4.1 不同桩身尺寸的影响 |
4.1.1 桩长影响分析 |
4.1.2 桩截面尺寸影响分析 |
4.2 不同桩间距的影响 |
4.3 不同新—旧支挡结构间距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新建路堤桩板墙与既有L型挡土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板墙研究现状 |
1.2.2 L型挡土墙研究现状 |
1.2.3 组合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L型挡墙组合支挡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与地质环境条件 |
2.1.1 场地概况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工程措施 |
2.2 元器件埋设 |
2.2.1 土压力传感器的埋设 |
2.2.2 钢筋计的埋设 |
2.2.3 测斜管的埋设 |
2.3 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 |
2.3.1 新建桩板墙内力发展规律 |
2.3.2 新建桩板墙水平位移 |
2.3.3 组合支挡结构土压力分布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桩板墙桩孔开挖对既有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2.1 MIDAS GTS NX求解的基本步骤 |
3.2.2 本构模型和材料参数的选择 |
3.2.3 桩孔开挖有限元模型模拟 |
3.3 桩孔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及对既有结构变形的影响 |
3.3.1 桩孔开挖过程中护壁土压力分布规律 |
3.3.2 桩孔开挖过程中对既有结构的变形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组合支挡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基于MIDAS GTS NX建立有限元模型 |
4.1.1 基本假定 |
4.1.2 建立1D梁单元有限元模型 |
4.2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L型挡土墙协同作用分析 |
4.2.1 不同施工步骤下桩板墙内力分析 |
4.2.2 不同施工步骤下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分析 |
4.3 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4.4 既有L型挡土墙服役状态检算 |
4.4.1 土压力理论简介 |
4.4.2 服役状态检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桩身参数变化下组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5.1 桩板墙桩长变化下组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5.1.1 桩身内力及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
5.1.2 既有L挡土墙土压力和位移 |
5.2 桩板墙桩身截面尺寸变化下组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5.2.1 桩身内力及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
5.2.2 既有L挡土墙土压力和位移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1.2.2 非极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3 非饱和土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4 地震土压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挡土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
2.1 前言 |
2.2 平动模式下土体渐进破坏机理 |
2.2.1 粘性土渐进破坏机理 |
2.2.2 无粘性土渐进破坏机理 |
2.3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
2.4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土压力 |
3.1 前言 |
3.2 非饱和土的重度及抗剪强度 |
3.2.1 非饱和土的重度 |
3.2.2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
3.3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理论解 |
3.4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理论解 |
3.5 本文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关系分析 |
3.5.1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理论与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的关系 |
3.5.2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理论与库仑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关系 |
3.6 本文理论验证分析 |
3.6.1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
3.6.2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 |
3.7 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3.7.1 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2 非饱和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8 小结 |
4 基于拟动力法平动挡墙地震非极限土压力 |
4.1 前言 |
4.2 拟动力法计算模型 |
4.2.1 拟动力法基本假定 |
4.2.2 地震惯性力 |
4.3 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
4.3.1 水平单元层的受力分析 |
4.3.2 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 |
4.4 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 |
4.4.1 水平单元层的受力分析 |
4.4.2 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 |
4.5 本文理论与现有理论方法的对比验证 |
4.5.1 地震主动土压力的验证 |
4.5.2 地震被动土压力的验证 |
4.6 滑动面倾角的对比分析 |
4.6.1 地震主动土压力滑动面倾角 |
4.6.2 地震被动土压力滑动面倾角 |
4.7 墙体位移对地震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
4.7.1 墙体位移对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
4.7.2 墙体位移对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
4.8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压力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桩板墙的内力分析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3 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4 支挡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支挡结构物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及桩板墙设计 |
2.1 支挡结构的土压力 |
2.1.1 土压力理论简介 |
2.1.2 超载作用下的土压力 |
2.2 桩板墙的设计 |
2.2.1 布置原则 |
2.2.2 设计荷载及其分布 |
2.2.3 桩身内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1.1 试验背景 |
3.1.2 试验目的 |
3.1.3 试验仪器的准备与元器件的埋设 |
3.1.4 元器件布设 |
3.2 现场测试结果 |
3.2.1 土压力分布规律 |
3.2.2 桩板墙钢筋应力分析 |
3.2.3 桩身位移变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协同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
4.1 软件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4.2.2 单元体及本构的选择 |
4.2.3 模型简化 |
4.2.4 模型荷载选取 |
4.2.5 参数的选取 |
4.2.6 施工过程模拟 |
4.3 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组合支挡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
4.3.2 新建帮宽路基对桩板墙和既有墙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
4.3.3 新建帮宽路基对桩板墙剪力弯矩影响分析 |
4.3.4 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组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4.4.1 桩长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4.2 桩间距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4.3 桩截面尺寸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及组合支挡结构荷载分担比的计算 |
5.1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 |
5.1.1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墙评估方法 |
5.1.2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计算内容 |
5.1.3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结果 |
5.2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卸荷板式桩板墙受力机理及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卸荷板式支挡结构土压力分布研究 |
1.2.2 卸荷板式支挡结构变形研究 |
1.2.3 卸荷板式支挡结构设计计算研究 |
1.2.4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法 |
2.3 有限元法的实现过程 |
2.4 MIDAS/GTS的应用 |
2.4.1 MIDAS/GTS的主要功能特点 |
2.4.2 适用领域及工程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卸荷板式桩板墙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数值建模及参数选择 |
3.2.1 典型的卸荷板式桩板墙模型试验 |
3.2.2 模型测量系统 |
3.2.3 本构模型 |
3.2.4 数值模型 |
3.2.5 数值模型参数的选取 |
3.3 数值模型结果分析 |
3.3.1 数值模型验证 |
3.4 卸荷板式桩板墙的工作机理 |
3.4.1 破坏模式 |
3.4.2 受力特征 |
3.4.3 变形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卸荷板式桩板墙数值模拟的参数研究 |
4.1 引言 |
4.2 卸荷板式桩板墙的破坏模式 |
4.2.1 卸荷板埋深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4.2.2 卸荷板宽度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4.2.3 嵌固深度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4.3 卸荷板式桩板墙的受力特征 |
4.3.1 卸荷板埋深对受力特征的影响 |
4.3.2 卸荷板宽度对受力特征的影响 |
4.3.3 嵌固深度对受力特征的影响 |
4.3.4 桩身刚度对受力特征的影响 |
4.4 卸荷板式桩板墙的变形特征 |
4.4.1 卸荷板埋深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4.4.2 卸荷板宽度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4.4.3 嵌固深度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4.4.4 桩身刚度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卸荷板式桩板墙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卸荷板式挡土墙破坏机理 |
5.2.1 抗滑移破坏 |
5.2.2 抗倾覆破坏 |
5.2.3 整体稳定破坏 |
5.3 卸荷板式桩板墙设计计算理论 |
5.3.1 设计流程 |
5.3.2 设计荷载的考虑 |
5.3.3 卸荷板的埋深和宽度 |
5.3.4 结构内力计算 |
5.3.5 构造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1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1.2.2 水平层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非极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4 地震土压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挡土墙后填土破坏模式 |
2.2.1 挡土墙位移模式 |
2.2.2 填土中滑裂面形式 |
2.2.3 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2.3 挡土墙后土体应力传递规律 |
2.3.1 土拱效应概况 |
2.3.2 土体应力分析 |
2.4 土压力分析研究方法 |
2.4.1 主应力迹线的简化方法 |
2.4.2 不同形式土拱的对比 |
2.4.3 影响拱形的参数分析 |
2.4.4 墙后土体的倾斜分层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
3.1 概述 |
3.2 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 |
3.2.1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3.2.2 计算过程推导 |
3.2.3 实例分析 |
3.2.4 参数分析 |
3.3 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 |
3.3.1 土体非极限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的确定 |
3.3.2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3.3.3 计算过程推导 |
3.3.4 实例分析 |
3.3.5 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挡土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4.1 概述 |
4.2 极限状态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1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4.2.2 计算过程推导 |
4.2.3 实例分析 |
4.2.4 参数分析 |
4.3 非极限状态被动土压力计算 |
4.3.1 土体非极限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的确定 |
4.3.2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4.3.3 计算过程推导 |
4.3.4 实例分析 |
4.3.5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地震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方法 |
5.2.1 拟静力分析法 |
5.2.2 拟动力分析法 |
5.3 地震作用下主动土压力计算 |
5.3.1 地震作用下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5.3.2 基本方程的建立 |
5.3.3 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 |
5.3.4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5.4 算例验证 |
5.5 参数分析 |
5.5.1 各参数对滑裂面破坏角α的影响 |
5.5.2 各参数对侧土压力系数K_a的影响 |
5.5.3 各参数对法向土压力强度σ_a的影响 |
5.5.4 各参数对主动土压力系数K_(a1)的影响 |
5.5.5 各参数对总主动土压力合力E_(aw)的影响 |
5.5.6 各参数对倾覆弯矩M的影响 |
5.5.7 各参数对合力作用点高度h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考虑地震作用的挡土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6.1 概述 |
6.2 地震被动土压力拟静力分析法 |
6.3 地震作用下被动土压力计算 |
6.3.1 地震作用下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6.3.2 基本方程的建立 |
6.3.3 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 |
6.3.4 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6.4 算例验证 |
6.5 参数分析 |
6.5.1 各参数对滑裂面破坏角α的影响 |
6.5.2 各参数对侧土压力系数K_a的影响 |
6.5.3 各参数对法向土压力强度σ_b的影响 |
6.5.4 各参数对被动土压力系数K_(b1)的影响 |
6.5.5 各参数对总被动土压力合力E_(bw)的影响 |
6.5.6 各参数对倾覆弯矩M的影响 |
6.5.7 各参数对合力作用点高度h的影响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一、已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
二、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
四、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位移工况下供热管道固定墩-土体剪切试验与土压力计算[D]. 费兴彪. 燕山大学, 2021(01)
- [2]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D]. 张书恒. 燕山大学, 2021(01)
- [3]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D]. 郭智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卸荷板挡墙土压力试验研究[D]. 涂文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既有衡重式挡土墙与新建桩板墙共同作用机理研究[D]. 李豪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新建路堤桩板墙与既有L型挡土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D]. 朱启有.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D]. 巨永前.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D]. 李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9]卸荷板式桩板墙受力机理及变形特性研究[D]. 谢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D]. 刘涛. 湖南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