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论文文献综述)
岳宁[1](2021)在《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莓(Fragaria×ananassa)营养丰富,是全球果蔬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设施栽培是我国草莓种植的主要方式,由于土地连作,高温高湿条件等易引发草莓病虫害发生,草莓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的调查,而关于草莓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农药残留的差异研究尚未见报导,草莓中农药的使用对草莓的品质影响也少有研究。因此,本论文通过开展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草莓的农药残留调查,筛选草莓中的高风险农药。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检出率的农药吡虫啉设计开展田间残留实验,研究吡虫啉在不同品种草莓果实中的残留,并开展膳食风险评估;探寻不同浓度吡虫啉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保持和提升草莓品质而提出吡虫啉的安全合理施用剂量,对草莓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基础数据。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北京地区不同品种和采收期草莓中农药残留情况调查,通过采集北京地区110份草莓样品进行12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发现,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检出农药种类和数量最多(45种);较其他月份,2月草莓中检出农药种类最多(45种)。吡虫啉为唯一一个连续3年在草莓中均检出,且已登使用的农药,其中2020年检出率为13.5%,检出吡虫啉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值均低于100%,风险较低。(2)开展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吡虫啉在设施栽培下残留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推荐剂量下(20-25 g/亩),设置高中低三种施药浓度,在推荐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后(5天),吡虫啉在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残留浓度均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 mg/kg),吡虫啉在草莓中可安全使用。(3)开展了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施用不同浓度吡虫啉后两个品种草莓中苹果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所降低;特别是在高施药剂(25 g/亩)下,红颜草莓的苹果酸的含量、御用草莓的维生素C和御用草莓的苹果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中浓度施药剂量(20 g/亩)下,施药2天后红颜草莓的维生素C的含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4)建立了表征草莓中维生素C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并开展了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的影响。首先通过优化比较了不同辅助电离基质的种类、涂附方式等,根据灵敏度和分辨率,最终确定9-氨基吖啶作为维生素C辅助激光电离(MALDI)的基质,采用升华涂附9-氨基吖啶基质后,再手动喷涂1 m L 30%甲醇的两步法基质涂附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施药后草莓果实中吡虫啉残留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维生素C在同一成熟期的不同采摘时间草莓个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情况一致,在草莓皮层组织中均匀分布。相比空白组,20 g/亩剂量吡虫啉的作用下,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有所降低,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与国标方法含量测定分析结果相符合;从空间分布上看,维生素C在草莓组织中的分布整体均匀变化。
李也[2](2021)在《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文中指出戊菌唑(Penconazole)属三唑类手性杀菌剂,应用广泛,以外消旋体形式生产、销售、使用。此前,尚未从对映体水平对其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从戊菌唑对映体绝对构型、分离分析检测方法、生物活性与毒性、在苹果中的选择性降解行为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圆二色谱法(ECD)确定戊菌唑对映异构体绝对构型,分别为S-(–)-戊菌唑和R-(+)-戊菌唑。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结合手性色谱柱Lux Cellulose-2,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如流动相比例、流速、柱温等,建立了手性戊菌唑两对映异构体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方法。(2)研究戊菌唑对映异构体对五种靶标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灰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尖孢镰刀病菌),结果表明戊菌唑对映异构体对五种病原菌均存在显着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差异,且S-(–)-戊菌唑高于R-(+)-戊菌唑。五种供试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均为S-(–)-戊菌唑>rac-戊菌>R-(+)-戊菌唑,S-(–)-戊菌唑对五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是R-(+)-戊菌唑的1.8–4.4倍。(3)本研究基于戊菌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现象,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阐明蛋白CYP51与S-(–)-戊菌唑和R-(+)-戊菌唑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S-(–)-戊菌唑与靶标真菌蛋白CYP51的结合自由能低于R-(+)-戊菌唑,亲和力高于R-(+)-戊菌唑,因此S-(–)-戊菌唑与靶标蛋白结合更紧密,表现更高的杀菌活性。(4)开展水生生物大型溞急性毒性研究。戊菌唑两对映异构体间存在显着立体选择性毒性行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S-(–)-戊菌唑>rac-戊菌唑>R-(+)-戊菌唑,S-(–)-戊菌唑对大型溞的24 h和48 h急性毒性分别是R-(+)-戊菌唑的32.5倍和6.5倍。S-(–)-戊菌唑为高毒性对映体,且S体48 h EC50≤1.0,故对大型溞为高等毒性农药。(5)研究戊菌唑在苹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在主产区选择三个试验地点(山东省烟台市、山西省运城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并施以套袋和免套袋处理。结果表明,R-(+)-戊菌唑较S-(–)-戊菌唑优先降解。R-(+)-戊菌唑在免套袋苹果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23.5–60.9 d,在套袋苹果中的T1/2为23.0–57.5 d;免套袋处理中,优先降解的R-(+)-戊菌唑在三个试验地间差异性不显着,而相对富集的S-(–)-戊菌唑在三个实验地间呈显着差异。套袋处理下S-(–)-戊菌唑的T1/2比免套袋处理下显着延长,降解速率减慢。
韩雍[3](2021)在《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文中研究说明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BMZs)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常见的内吸杀菌剂,是当前果蔬生产中检出率最高,残留量最大的一类农药。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为代表的仪器分析法不能实时反映BMZs残留,检测时滞对果品安全存在隐患。纳米荧光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灵敏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有机荧光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碳点(Carbon Dots,CDs)已被用于食品营养功能成分和危害物的荧光检测,但是食品体系异常复杂,CDs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性都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各种杂化纳米材料(Hybrid nanocomposites)的比率荧光传感器(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sensor,RFS)的开发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制备功能化CDs,筛选具有BMZs灵敏响应的荧光CDs,用于构建CDs比率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BMZs农药残留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探讨传感器识别机理和在食品基质的抗干扰机制,为CDs在食品检测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果蔬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据BMZs农药分子特性,以柠檬酸为碳源,选择含有苯环、长脂肪链、多氨基等配体,利用一锅煮水热法(180℃,2-4h)制备了多个功能化CDs:三乙烯四胺修饰的CDs(TETA-CDs)、铜掺杂三乙烯四胺修饰CDs(ETA-CDs/Cu)、半胱氨酸修饰的CDs(Cys-CDs)、1-(2-吡啶偶氮)-2-萘酚CDs(PAN-CDs)、5-氨基间苯二甲酸(AA-CDs)、二苯氨基脲修饰的CDs(SD-CDs)。开展CDs表征及CDs与BMZs分子结合性能评价,筛选对BMZs有荧光响应的CDs。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环配体的CDs(PAN-CDs)对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等相对惰性小分子BMZs农药残留具有荧光响应,为后期传感器构建提供基础。2.以PAN-CDs为基础,加入Cu2+,采用一锅煮-水热法制备Cu2+激发的双发射荧光碳点(PAN-CDs/Cu),用于构建灵敏检测TM的比率荧光传感器。结果表明,在TM浓度为0.10-20.00μmol/L范围内,PAN-CDs/Cu荧光发射的比率值(F416/F481)与TM浓度呈线性响应,检测限(LOD)达到2.90×10-6μmol/L,回收率为88.33-101.0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61-5.06%,该传感器在复杂基质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TM可被CDs/Cu通过π-π堆积识别,通过金属离子配位螯合CDs/Cu的Cu2+,引起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和配体-金属(Ligand-to-Metal)电荷转移的双发射CDs/Cu的同步荧光猝灭,实现了TM的选择性检测。3.以PAN-CDs为基础,利用DPA敏化Tb3+荧光,通过两者浓度比例混合实现多发射荧光,选择灵敏响应的双发射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PAN-CDs&DPA-Tb灵敏检测MBC。该传感器的荧光比率(F363/F544)在MBC浓度0-0.091 mmol/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2.22-106.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14-1.69%,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复杂基质中BMZs农药残留的检测。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MBC与PAN-CDs&DPA-Tb通过π-π堆积识别,进而发生电子转移(ET)以及内滤效应(IFE)同时促进荧光响应,实现了该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检测MBC。4.前一章试验发现MBC的具有内滤作用,本章主要利用MBC自身荧光,结合对MBC响应的单发射Ui O-67,用于简便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MBC。在MBC浓度为0-47.6μmol/L的范围内,Ui O-67传感器的比率荧光与MBC浓度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LOD)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0.82-103.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3%,表明该传感器在检测食品样品中的MBC残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基于传感器Ui O-67的BPDC残基和MBC苯环的π-π堆积是比率荧光传感器特异性识别MBC的主要因素,并导致Ui O-67依赖于电子转移(PET)的荧光猝灭,另外MBC自身荧光对Ui O-67通过内滤作用实现猝灭。上述三个检测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要求的检测灵敏度,不同传感器对MBC和TM表现出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以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LOD值达到2.90×10-6μmol/L,但是该传感器检测范围较窄,适合极低浓度的TM残留检测。铽(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对MBC显示出优良的选择性检测,优于现有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同时具有更大的检测浓度范围,适合于常规条件下的MBC快速检测。此外,因TM易转化为MBC,在实际应用中,以铽离子(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对MBC检测意义远高于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的检测目的,因此,这荧光传感器更具有现实利用价值。
高萌萌[4](2021)在《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铜素杀菌剂自发现以来,以其杀菌范围广、无抗药性、低毒、高效的特点在农药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高速发展,纳米材料备受青睐,应用在农药领域可显着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药量且环境友好,符合现今社会对绿色环保型农药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尚未有纳米级铜杀菌剂,因此,本文选择纳米碱式硫酸铜并配制成悬浮剂,通过室内抑菌、离体叶接种、温室盆栽和大田应用试验,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和防治效果,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功研制了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本文对助剂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通过研磨法测定了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的各悬浮剂样品的悬浮率和粘度,通过比较各个样品的性能,最终得到物理化学性质均稳定的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配方,即:40%的纳米碱式硫酸铜、20%的500#、1%的SPSC3266、2%的YUS-FS3000、1%的SPSC2728、0.2%的硅酸镁铝A、3%的黄原胶、5%的乙二醇和适宜的水,物介比1:2.0并研磨2h。2.开展了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室内牛津杯抑菌试验、含药培养基抑菌试验以及离体叶和盆栽防治试验,充分表明4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与其它铜素杀菌剂相比能够更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对烟草常见病原菌如烟草靶斑病菌、赤星病菌、角斑病菌和野火病菌具有高效抑菌作用。选用烟草靶斑病菌为研究对象,对菌丝形态、细胞膜渗透性和脂质变化以及DNA的合成等研究表明,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在10μg/ml、5μg/ml和2.5μg/ml浓度下均可使靶斑病菌菌丝断裂,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通透性差,并阻断DNA合成。3.研究了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与清水对照和40%普通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相比,喷施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可显着增强烟株的根长、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植株根、茎、叶中铜含量显着增强,且在合理范围之内并未造成毒害;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能促进叶片中的酶活性表达,可显着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还可诱导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NPR1基因和PR1基因上调,因此,推断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可促进植株生长并具有诱导抗性作用。4.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田间防治应用结果表明,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对烟草靶斑病、角斑病和野火病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更好,在500倍液处理下对三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均高达70%,这与在实验室进行抑菌效果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药剂对烟草植株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并且烤后烟叶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综上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能安全有效的进行烟草病害防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5](2020)在《中国农药自主创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它。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创制必须得依靠自己。中国农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新农药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都能达到高科技水平。当今,中国的农药研究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用自己原创的理论、方法、手段和靶标进行农药创制,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农药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引领全球农药发展。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药的发展状况,本文总结了70个自主创制农药产品。依据新创制农药的类型、创制时间、创制单位、主要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机理等,概述了中国新创制农药的发展历程。
李如男[6](2020)在《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其生产和施用未区分对映体的差异,可能导致农药过量施用、不可预测的生态风险及风险评估不准确。本研究从对映体水平系统开展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对映体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为手性农药应用风险准确评价及开发高效低风险手性农药单体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完成氟恶唑酰胺、抑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R14821(抑霉唑-M)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单个对映体,明确了其旋光性及绝对构型,揭示了在不同溶剂和土壤中的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的稳定性。2.发现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4种典型靶标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朱砂叶螨)、抑霉唑对映体对7种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晚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苹果炭疽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柑桔绿霉菌)存在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活性差异。S-(+)-氟恶唑酰胺生物活性分别为R-(-)-氟恶唑酰胺和rac-氟恶唑酰胺的52.1-304.4和2.5-3.7倍。S-(+)-抑霉唑生物活性分别为R-(-)-抑霉唑和rac-抑霉唑的3.0-6.6和1.4-2.2倍。3.明确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意大利成年工蜂、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对水生生物的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发现S-(+)-氟恶唑酰胺对意大利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是R-(-)-氟恶唑酰胺的30倍以上,rac-氟恶唑酰胺是S-(+)-氟恶唑酰胺急性毒性的4.3倍。S-(+)-抑霉唑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的1.2和2.2倍;而R-(-)-抑霉唑对斑马鱼的毒性是S-(+)-抑霉唑的1.2倍,S-(+)-抑霉唑-M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M的2.2和1.7倍。4.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结合蛋白的序列比对解析了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差异机理。发现S-(+)-氟恶唑酰胺与γ-氨基丁酸受体的疏水和静电力作用比R-体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60.12 kcal/mol)绝对值比R-体(-56.59 kcal/mol)高。S-(+)-抑霉唑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P450结合位点的结合使构象能量比R体低而疏水作用比R体更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41.17kcal/mol)绝对值比R-体(-39.93 kcal/mol)高。5.揭示了氟恶唑酰胺在露地甘蓝、大白菜和湖南田间土壤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抑霉唑对映体在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和田间土壤(河北、辽宁、河南和山东)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S-(+)-抑霉唑在山东嘎啦苹果中优先降解,在辽宁黄元帅苹果、番茄和黄瓜的果实和叶片中优先富集。在辽宁黄元帅苹果、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黄瓜、番茄叶和黄瓜叶中约有1.0%-27.3%的抑霉唑代谢转化为抑霉唑-M;在辽宁、河南和山东土壤中约有2.8%-7.3%转化为抑霉唑-M。综上所述,建议开发S-(+)-氟恶唑酰胺既能提高药效并且可以降低对蜜蜂的风险,开发S-(+)-抑霉唑可减少农药使用同时降低对斑马鱼的风险。
李亚梦[7](2020)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多菌灵属于苯并咪唑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广泛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使用方法主要为叶面喷洒,洒落在稻田水中的多菌灵会随水的渗透作用转移到底泥,从而对稻田水体和底泥造成污染。杀菌剂多菌灵对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随着新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的推广,多菌灵进入水源环境后,会对与水稻共作的水生动物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消费需求,为避免多菌灵通过食物链从水产品转移到人体,给人们带来膳食风险,本课题以我国特色优质水生动物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典型杀菌剂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 通过优化色谱、质谱仪器参数和提取、净化目标物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水体-底泥-克氏原螯虾中多菌灵的新方法。水样使用混合型阳离子萃取小柱(MCX)富集净化,底泥、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在碱性条件下经乙酸乙酯提取,离心,上清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并复溶后采用MCX富集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采用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下,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结果表明:多菌灵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2)为0.9985。多菌灵在水体、底泥和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中的定量限分别为10 ng/L、0.20μg/kg、1.00μg/kg、1.00μg/kg、0.50μg/kg。当加标水平为各自定量限的1、2、10、100倍时,加标回收率为83.90%~108.42%,相对标准偏差为1.02%~5.70%(n=6)。该方法能简单、有效地检测出水体-底泥-克氏原螯虾中多菌灵的残留量,且稳定性好,结果可靠。2. 通过在室外稻虾共养生态系统中开展多菌灵田间试验,研究了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稻田水、底泥中的归趋行为和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g/亩剂量50%多菌灵悬浮剂(多菌灵有效成分100 g/亩)兑水16 L、施药1次的田间试验中,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和克氏原螯虾中降解较快,属于易降解、难消除农药,其中稻田水、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多菌灵的残留值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快速降低。施药后90 d,稻田水、底泥和克氏原螯虾卵巢、肌肉组织中以低残留值存在且分别为0.11±0.02μg/L、3.27±0.21μg/kg、1.03±0.06μg/kg、0.58±0.03μg/kg;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中多菌灵最终残留值均低于其定量限(1.00μg/kg)。稻田水中多菌灵归趋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t=398.16e-0.316t,相关系数R2=0.9647,半衰期为2.19 d。多菌灵在稻田底泥中的残留动态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施药后的第10 d达到最大残留量为123.16±10.55μg/kg。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呈现:鳃>肝胰腺>肌肉组织的分布特征,鳃、肝胰腺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显着(P<0.05)高于肌肉组织,三者所占百分含量为:鳃(43.34%±20.25%)、肝胰腺(39.56%±15.24%)、肌肉组织(17.10%±5.98%)。在相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性别克氏原螯虾的可食部位(鳃、性腺、肌肉组织)多菌灵残留量之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3. 通过室内暴露模拟实验,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分别在多菌灵浓度为3.70μg/L、18.50μg/L、370μg/L水体中暴露10 d时,雄性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规律,并运用双箱动力学模型计算富集系数(BCF)、富集速率(k1)、释放速率(k2)、最大富集量(Cmax)、半衰期(T1/2)等污染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看,在暴露实验结束(10 d)时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均未达到动态平衡。不同组织部位对多菌灵的富集量和Cmax为:鳃>肝胰腺>肌肉,T1/2为肝胰腺/肌肉组织>鳃,且与暴露浓度和富集时间呈正相关,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量依次为48.82~3381.47μg/kg、36.27~981.47μg/kg、7.80~545.13μg/kg;Cmax依次为287.76~4727.88μg/kg、232.93~1669.21μg/kg、117.41~868.06μg/kg;T1/2依次为2.17~5.78 d、2.89~7.70 d、3.01~6.30 d。同一水体下,三种组织的BCF和k1为鳃>肝胰腺>肌肉组织,k2为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且与暴露浓度呈负相关,鳃、肝胰腺、肌肉组织的BCF依次为12.78~77.77、4.51~62.95、2.35~31.73;k1依次为1.53~24.89、0.41~15.11、0.26~7.30;k2依次为0.12~0.32、0.09~0.24、0.11~0.23。本研究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一套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确证性方法,探索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特征和归趋行为,揭示了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蓄积特性,研究结果对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危害物监控能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保障甲壳类食品消费安全有重要参考意义。
俞秀强[8](2020)在《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杀菌剂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为农业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日趋严重,而且农作物细菌真菌病害混发是常见现象,但细菌真菌兼治的杀菌剂品种缺乏。因此,理想的杀菌剂应该具有高效性、广谱性、低风险、不易产生抗药性而且满足真菌细菌兼治等特点。为此,从天然产物中获取灵感是创制出符合当下需求的新型杀菌剂的有效方法。所以本研究从天然杀菌化合物Antidesmone得到启发,以天然香料麦芽酚为原料,设计合成了33个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并测试了它们的抑菌活性,以期获得理想的杀菌剂候选物。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测定表明,大多数此类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离体抗真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23在50μg mL-1浓度下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90%以上的抑菌活性,优于商用杀菌剂嘧菌酯。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吡啶酮环上的羟基和甲基对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至关重要;不同的芳基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很大,其中苯环上的对位烷基取代对化合物的活性最佳,并且空间位阻越大或碳链越长,化合物的活性越强;苯环上的间位二取代显着增强了化合物的活性,并且间位二卤素取代和对位的烷基取代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活体盆栽实验证明化合物23在400μg mL-1浓度下对黄瓜靶斑病、黄瓜霜霉病、小麦赤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同时,化合物23对于芒果蒂腐病和香蕉炭疽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200μg mL-1浓度下,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3.57%)。芒果采后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第14天时,化合物23(200μg mL-1)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7.91%,延长了芒果的保鲜时间。抗细菌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22和23还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化合物22和23的离体抗细菌活性分别为84.54%和83.93%(100μg mL-1),与中生霉素相当(86.09%)。在200μg mL-1浓度下,化合物22和23的活体治疗活性(分别为49.30%和52.42%)和保护活性(分别为50.37%和52.70%)甚至高于中生菌素(治疗活性和保护活性分别为42.90%和40.80%)。考虑到化合物23作为保鲜剂的应有潜力,我们还评估了其对LO-2细胞系(正常人体肝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化合物23对LO-2细胞系的细胞毒性非常弱,在浓度高达2000μg mL-1时对细胞抑制率仅为29.68%。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首次被报道具有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效果,其新型的骨架结构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化合物23具有高效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并兼具优异的抗细菌活性,其新颖的结构也可能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因此符合理想杀菌剂的特点,值得作为潜在的农用化学杀菌剂进一步开发。
安姣[9](2020)在《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及对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柑橘作为产量世界第一的水果,色香味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但在种植中易受到黄龙病、疮痴病、溃疡病等病害的侵染,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营养品质,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春雷霉素和噻霉酮作为良好的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目前对两者在柑橘上的复配使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柑橘样品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的残留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在柑橘基质中的储藏稳定性;通过开展1年12地残留消解试验和最终残留试验,研究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上的残留降解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毒理学和膳食结构数据进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施用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对柑橘理化指标和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同时测定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残留的分析方法。柑橘全果和果肉分别用含0.5%甲酸和含0.5%氨水的乙腈-水溶液(7:3,体积比)提取,经十八烷基硅胶(C18)净化,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分离。以0.2%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扫描,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在0.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LODs)为0.006~0.04μg/kg,定量下限(LOQs)为5~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73.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9.6%。该方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适用于柑橘中春雷霉和噻霉酮残留的同时检测。2.研究了在-18℃的储藏温度下,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全果、果肉匀浆基质中的储藏稳定期。结果表明:在24周内,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基质中的降解率分别为6.2%~23.9%和4.5%~25.0%;随着储藏时间增加,降解率逐渐增大,但均小于30%。根据《植物源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储藏稳定性试验准则》(NY/T3094-2017),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基质中未发生显着降解,因此,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基质上的储藏稳定期为24周,为保证后续测定结果准确性,样品应在24周内测定完成。3.研究了2018年重庆、湖南、湖北等12地柑橘样品中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情况,并评估了其膳食摄入风险。残留消解试验结果表明,以400 mg a.i./kg的有效剂量施药1次,春雷霉素在温州蜜柑和纽荷尔脐橙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44~19.80 d,末次施药后28 d消解率达70%左右;噻霉酮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施药后2 h的残留量即低于LOQ,并持续在LOQ附近波动。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以80 mg a.i./kg的有效剂量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 d,在距末次施药后21 d、28 d时,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全果、果肉最终残留量均小于LOQ,远低于MRL值。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两种农药在柑橘上残留对不同年龄人群带来的慢性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范围。因此,建议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上的施药剂量为80 mg a.i./kg,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 d,采收间隔期为21 d。4.以80 mg a.i./kg的有效剂量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 d,研究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对柑橘理化指标和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果实外观品质无明显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酸比及还原糖含量,但会一定程度减少柑橘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类黄酮含量。
尹滟茹[10](2020)在《共价有机骨架磁固相萃取—HPLC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农业中,杀菌剂和杀虫剂被广泛用于保护作物,因其稳定性,迁移性以及对生物体的长期影响,是最危险的环境污染物之一。环境和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可以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拟除虫菊酯、酰胺类杀菌剂以及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涉及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在检测许多环境和果蔬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时,由于通常样品基质较复杂,农药残留水平低于许多分析仪器的检测限。为了减小基质对测定的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样品前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法。文献报道的检测农药残留时所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很多,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等。但考虑到针对农药检测的传统技术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操作步骤,且有机溶剂消耗量大,对环境危害较大。在本研究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研究背景,综述了拟除虫菊酯、酰胺类杀菌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特点。为了实现果蔬样品中痕量农药残留的快速、简单、高效的预富集和检测,我们展开了以下研究:采用超声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Fe3O4-NH2@TpPa-1),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磁滞回线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该吸附剂对典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吸附萃取机理,以及固相萃取和磁分离的最佳条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建立了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4种拟除虫菊酯在最优条件下均可得到有效地分离,其检出限介于2.47-4.87 ng·m 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56%-2.00%之间,回收率在85.19%-101.12%之间。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Fe3O4-NH2@TpMA磁性固相萃取剂,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N2等温吸附线、磁滞回线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该吸附剂对典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吸附萃取机理,以及固相萃取和磁分离的最佳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探讨了对拟除虫菊酯、酰胺类杀菌剂和氟虫腈的萃取效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建立了简单、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痕量拟除虫菊酯的分析方法。4种拟除虫菊酯的检出限为0.67-0.77 ng·m 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1%-0.34%之间,回收率在90.92%-101.77%之间。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Fe3O4@mTiO2@TpBD磁性复合材料,该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后,用于萃取拟除虫菊酯、酰胺类杀菌剂以及氟虫腈8种农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建立了高灵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检测果蔬中痕量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8种农药,其检出限为0.43-2.63 ng·m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47%-0.57%之间,回收率在70.88%-103.52%之间。
二、蔬菜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草莓概述 |
1.3 草莓品质研究现状 |
1.3.1 感官品质 |
1.3.2 营养品质 |
1.3.3 卫生品质 |
1.4 草莓中农药残留现状 |
1.5 农药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2 杀菌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3 杀虫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6 新兴质谱检测技术 |
1.6.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技术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草莓中农药残留测定及膳食风险评估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条件 |
2.2.3 样品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 |
2.3.2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吡虫啉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田间试验 |
3.3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测定方法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仪器分析条件 |
3.3.3 样品前处理 |
3.3.4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3.3.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4 草莓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4.2 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5 不同浓度吡虫啉在草莓中的残留水平 |
3.6 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品质的影响 |
3.6.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6.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7 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品质的影响 |
3.7.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7.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7.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7.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成像可视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标准溶液和基质的配制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仪器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切片厚度的选择 |
4.3.2 离子模式和基质的选择 |
4.3.3 基质涂敷方式的选择 |
4.3.4 激光条件的选择 |
4.3.5 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 |
4.3.6 小结 |
4.4 草莓中维生素C的 MALDI-MSI识别和空间分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农药发展 |
1.2 手性农药绝对构型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1 单晶X射线衍射法 |
1.2.2 电子圆二色法 |
1.2.3 振动圆二色法 |
1.3 手性农药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 |
1.3.2 液相色谱法 |
1.4 手性农药选择性靶标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手性杀虫剂选择性生物活性 |
1.4.2 手性杀菌剂选择性生物活性 |
1.5 手性农药选择性非靶标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
1.5.1 手性农药急性毒性 |
1.5.2 手性农药神经毒性 |
1.5.3 手性农药发育毒性 |
1.6 手性农药选择性降解与富集行为研究进展 |
1.6.1 在植物体中的选择性降解 |
1.6.2 在土壤和水体中的选择性降解 |
1.6.3 在加工品中的选择性降解 |
1.6.4 在动物体中的选择性富集 |
1.7 手性农药系统性研究进展 |
1.8 手性农药戊菌唑研究进展 |
1.9 论文研究内容与计划 |
1.9.1 研究目的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与绝对构型确认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标准溶液配制 |
2.2.3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 |
2.2.4 色谱参数计算 |
2.2.5 戊菌唑绝对构型确认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 |
2.3.2 戊菌唑绝对构型确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戊菌唑立体选择性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戊菌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差异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戊菌唑立体选择性毒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戊菌唑在苹果中选择性降解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戊菌唑方法评价 |
6.3.2 戊菌唑在苹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残留概况 |
1.2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应用 |
1.2.1 应用现状 |
1.2.2 潜在危害 |
1.3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
1.3.1 常用检测方法 |
1.3.2 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4 荧光量子点及其检测应用 |
1.4.1 荧光检测技术 |
1.4.2 荧光量子点概况 |
1.4.3 在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4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 碳点及其检测应用 |
1.5.1 光学性质 |
1.5.2 荧光响应机理 |
1.5.3 制备方法 |
1.5.4 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5.5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6 比率荧光检测技术及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苯并咪唑类农药选择性荧光响应碳点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点的制备 |
2.2.2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2.3 碳点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3.2 碳点的表征 |
2.3.3 荧光响应碳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铜离子激发碳点的比率荧光法检测甲基硫菌灵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碳点的制备 |
3.1.3 碳点的表征 |
3.1.4 检测模型构建 |
3.1.5 检测性能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点的表征 |
3.2.2 检测模型构建 |
3.2.3 检测性能 |
3.3 检测机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铽参比碳点比率荧光检测多菌灵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材料的制备 |
4.1.3 材料表征 |
4.1.4 检测模型构建 |
4.1.5 检测性能 |
4.1.6 实际样品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材料表征 |
4.2.2 检测模型构建 |
4.2.3 实际样品检测 |
4.3 检测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菌灵耦合Ui O-67 的比率荧光传感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合成Ui O-67 |
5.1.3 材料表征 |
5.1.4 检测模型构建 |
5.1.5 检测性能 |
5.1.6 实际样品检测 |
5.2 结果分析 |
5.2.1 材料表征 |
5.2.2 检测模型构建 |
5.2.3 实际样品检测 |
5.3 检测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 |
6.3.2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铜素杀菌剂及纳米材料在植物上的应用进展 |
1.1 铜素杀菌剂研究进展 |
1.2 纳米材料在植物方面的应用 |
1.3 铜基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
第二章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研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润湿分散剂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2.2.2 增稠流变剂的筛选 |
2.2.3 消泡剂的选择 |
2.2.4 不同物介比的筛选 |
2.2.5 研磨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
2.2.6 优选配方的确定 |
2.2.7 获得最佳配方及性能指标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抑菌机理及抗病斑扩展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抑菌谱 |
3.2.2 对烟草靶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理 |
3.2.3 对烟草角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
3.2.4 在烟草离体叶上对病斑扩展的抑制作用 |
3.2.5 在烟草植株上对病斑扩展的抑制作用 |
3.3 小结 |
第四章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对烟草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对烟草植株体内铜含量的影响 |
4.2.4 对烟草植株体内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2.5 对烟草植株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田间应用效果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治效果 |
5.2.2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
5.2.3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 |
5.2.4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研制 |
6.2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抑菌机理及抗病斑扩展研究 |
6.3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6.4 40%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田间应用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中国农药自主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农药发展历程 |
2 杀菌剂 |
2.1 乙蒜素(Ethylicin) |
2.2 金核霉素(Aureonucleomycin) |
2.3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
2.4 氟吗啉(Flumorph) |
2.5 啶菌恶唑(Pyrisoxazole) |
2.6 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和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 |
2.7 氰烯菌酯(Phenamacril) |
2.8 苯醚菌酯(ZJ0712) |
2.9 噻菌铜(Thiediazole copper)和噻唑锌(Zinc thiazole) |
2.10 毒氟磷(Dufulin) |
2.11 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 |
2.12 长川霉素(Ascomycin) |
2.13 申嗪霉素(Shenqinmycin) |
2.14 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 |
2.15 唑菌酯(Pyraoxystrobin) |
2.16 丁吡吗啉(Pyrimorph) |
2.17 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 |
2.18 氯啶菌酯(Triclopyricarb) |
2.19 环己磺菌胺(Chesulfamide) |
2.20 甲噻诱胺(Methiadinil) |
2.21 苯噻菌酯(Benzothiostrobin) |
2.22 苯丙烯菌酮(Isobavachalcone) |
2.23 酚菌酮(Fenjuntong) |
2.24 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 |
2.25 氟/氯苯醚酰胺(Flu/Chlbeneteram) |
2.26 唑醚磺胺酯(Zuomihuanganzhi) |
3 杀虫剂 |
3.1 混灭威(Landrin) |
3.2 灭幼脲(Chlorbenzuron) |
3.3 苦皮藤素(Celangulin) |
3.4 硝虫硫磷(Xiaochongthion) |
3.5 氯胺磷(Chloramine phosphorus) |
3.6 氟螨(Fuman) |
3.7 氯噻啉(Imidaclothiz) |
3.8 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d-t-Chloro-prallethrin) |
3.9 硫肟醚(Sulfoxime)和硫氟肟醚(Thiofluo-ximate) |
3.10 蛇床子素(Osthole) |
3.11 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 |
3.12 丁虫腈(Flufiprole) |
3.13 氯溴虫腈(Brochlorfenapyr) |
3.14 哌虫啶(Paichongding) |
3.15 右旋七氟甲醚菊酯(d-Teflumethrin) |
3.16 乙唑螨腈(Cyetpyrafen) |
3.17 环氧虫啶(Cycloxaprid) |
3.18 戊吡虫胍(Guadipyr) |
3.19 环氧虫啉(Cycolxylidin) |
3.20 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
3.21 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 |
3.22 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 |
3.23 嘧螨胺(Pyriminostrobin) |
4 除草剂 |
4.1 单嘧磺隆(Monosulfuron)和单嘧磺酯(Monosulfuron-ester) |
4.2 双甲胺草磷(Shuangjianancaolin) |
4.3 氯酰草膦(Clacyfos) |
4.4 甲硫嘧磺隆(Methiopyrisulfuron) |
4.5 丙酯草醚(Pyribambenz-propyl)和异丙酯草醚(Pyribambenz-isopropyl) |
4.6 二氯喹啉草酮(Quintrione) |
4.7 喹草酮(Quinotrione)和甲基喹草酮(Quinotrione-methyl) |
4.8 环吡氟草酮(Cypyrafluone) |
4.9 双唑草酮(Bipyrazone)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 |
5.1 菊胺酯(Bachmedesh) |
5.2 苯哒嗪丙酯(Fenridazon propyl) |
5.3 呋苯硫脲(Fuphenthiourae) |
5.4 乙二醇缩糠醛(Furalane) |
5.5 14-羟基芸苔素甾醇(14-Hydroxylated brassinosteroid) |
6 结语 |
(6)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分离及制备研究进展 |
1.1.1 晶体法 |
1.1.2 色谱法 |
1.1.3 化学拆分 |
1.1.4 酶和微生物转化法 |
1.1.5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 |
1.1.6 其他方法 |
1.2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1 杀虫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2.2 杀菌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2.3 除草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3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毒性研究进展 |
1.3.1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活体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
1.3.2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体外细胞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
1.4 手性农药在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研究进展 |
1.4.1 手性农药在动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
1.4.2 手性农药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
1.5 手性农药在土壤和水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进展 |
1.5.1 手性农药在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
1.5.2 手性农药在水中的选择性降解 |
1.6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研究进展 |
1.6.1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研究进展 |
1.6.2 手性农药抑霉唑研究进展 |
1.7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计划 |
第二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分离、制备及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 |
2.2.2 化学品及试剂 |
2.2.3 标准溶液配制 |
2.2.4 手性分离及制备条件 |
2.2.5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分离 |
2.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分离 |
2.3.3 对映体制备 |
2.3.4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 |
3.2.2 化学品及试剂 |
3.2.3 光解稳定性实验 |
3.2.4 水解稳定性实验 |
3.2.5 土壤中稳定性实验 |
3.2.6 样品前处理 |
3.2.7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3.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光解稳定性 |
3.3.3 抑霉唑对映体水解稳定性 |
3.3.4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在土壤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活性差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 |
4.2.2 化学品和试剂 |
4.2.3 生物测定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活性差异 |
4.3.2 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 |
5.2.2 化学品及试剂 |
5.2.3 供试生物 |
5.2.4 毒性测定方法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蜜蜂的选择性急性毒性 |
5.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选择性急性毒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及毒性差异机理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2.1 同源模建方法 |
6.2.2 分子对接计算方法 |
6.2.3 蛋白序列的保守性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及毒性机理 |
6.3.2 抑霉唑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仪器 |
7.2.2 化学品和试剂 |
7.2.3 田间实验设计 |
7.2.4 样品分析方法 |
7.2.5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7.2.6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分析方法优化及评价 |
7.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概况 |
1.1 稻渔综合种养含义及分类 |
1.2 国内外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稻虾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
1.4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
2.杀菌剂多菌灵研究进展 |
2.1 多菌灵物理及化学性质 |
2.2 多菌灵毒理学性质 |
2.3 国内外多菌灵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2 气相色谱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3 液质联用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4 分光光度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5 免疫分析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3.国内外多菌灵在不同基质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进展 |
3.1 多菌灵在水稻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3.2 多菌灵在稻田土壤、田水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3.3 多菌灵在水生动物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4.课题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4.1 主要内容 |
4.2 研究意义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3 样品处理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样品前处理 |
1.4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 |
1.5 色谱条件 |
1.6 质谱条件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讨论 |
2.1 质谱条件的确定 |
2.2 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2.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 净化条件的优化 |
2.4.1 净化材料的优化 |
2.4.2 洗脱剂的优化 |
2.4.3 洗脱体积的优化 |
2.5 方法验证 |
2.5.1 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 |
2.5.2 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 |
2.6 基质效应 |
3小结 |
第三章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中残留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时间、地点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3 样品前处理和测定 |
1.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讨论 |
2.1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环境中的归趋行为 |
2.1.1 多菌灵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变化 |
2.1.2 多菌灵在底泥中的消解动态变化 |
2.2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 |
2.2.1 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多菌灵的分布情况 |
2.2.2 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多菌灵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2.2.3 克氏原螯虾多菌灵含量的性别差异 |
3.小结 |
第四章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富集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时间、地点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3 样品前处理和测定 |
1.3.4 数据统计与污染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富集规律 |
2.1.1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的富集特性 |
2.1.2 不同浓度水平下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富集特性 |
2.2 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生物富集释放动力学参数 |
3.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结论 |
1.1 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1.2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
1.3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富集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8)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杀菌剂的概述 |
1.2 新农药创制的方法 |
1.3 天然产物在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设计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化学材料 |
2.1.2 生物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 抗真菌活性测定 |
2.3.1 离体抗真菌活性测定 |
2.3.2 盆栽实验 |
2.3.3 芒果蒂腐病保护活性测定 |
2.3.4 香蕉炭疽病保护活性测定 |
2.3.5 芒果采后病害保护活性测定 |
2.4 抗细菌活性测定 |
2.4.1 离体抗细菌活性测定 |
2.4.2 盆栽实验 |
2.5 细胞毒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3.2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
3.2.1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离体抗真菌活性和结构-活性关系分析 |
3.2.2 化合物23 的盆栽药效 |
3.2.3 化合物23 对芒果蒂腐病的保护活性 |
3.2.4 化合物23 对香蕉炭疽病的保护活性 |
3.2.5 化合物23 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 |
3.3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 |
3.3.1 化合物22和23 的离体抗细菌活性 |
3.3.2 化合物22和23 的盆栽药效 |
3.4 化合物23 的细胞毒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及对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 |
1.2 柑橘溃疡病 |
1.3 杀菌剂 |
1.3.1 杀菌剂作用机理 |
1.3.2 常用杀菌剂的检测方法 |
1.3.3 杀菌剂对农作物营养品质影响 |
1.4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研究进展 |
1.4.1 春雷霉素 |
1.4.2 噻霉酮 |
1.4.3 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 前处理方法 |
2.1.4 仪器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仪器条件的优化 |
2.2.2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2.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2.2.4 准确度与精密度 |
2.2.5 方法对比 |
2.3 结论 |
第3章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基质中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储藏稳定性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方案 |
3.2.2 结果计算 |
3.3 储藏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中残留消解和最终残留量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试验药剂与施药设备 |
4.1.3 田间实验方案设计 |
4.1.4 样品采集与保存 |
4.1.5 样品处理与储藏 |
4.1.6 供试作物、气候条件及品种分布 |
4.1.7 实际样品检测 |
4.1.8 数据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柑橘中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
4.2.2 柑橘中最终残留试验结果 |
4.2.3 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
4.3 小结 |
第5章 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果实品质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试验药剂与施药设备 |
5.1.3 田间实验方案设计 |
5.2 试验方法 |
5.2.1 外观品质测定 |
5.2.2 可溶性固形物(TSS)测定 |
5.2.3 抗坏血酸(Vc)含量测定 |
5.2.4 可滴定酸(TA)含量测定 |
5.2.5 还原糖含量测定 |
5.2.6 类黄酮含量测定 |
5.2.7 结果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外观品质测定结果 |
5.3.2 TSS、TA及固酸比测定结果 |
5.3.3 还原糖和Vc含量测定结果 |
5.3.4 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分析方法的建立 |
6.1.2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在柑橘基质中的储藏稳定性 |
6.1.3 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中残留消解和最终残留量研究 |
6.1.4 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果实品质影响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10)共价有机骨架磁固相萃取—HPLC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药的危害 |
1.2.1 拟除虫菊酯的危害 |
1.2.2 酰胺类杀菌剂的危害 |
1.2.3 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危害 |
1.3 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2 气相色谱法 |
1.3.3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
1.4 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1.4.1 液-液萃取 |
1.4.2 固相微萃取 |
1.4.3 搅拌棒吸附萃取 |
1.4.4 固相萃取 |
1.4.5 磁固相萃取 |
1.4.5.1 活性炭材料 |
1.4.5.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4.5.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Fe_3O_4-NH_2@TpPa-1 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拟除虫菊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Fe_3O_4-NH_2@TpPa-1 的合成 |
2.2.2.2 Fe_3O_4-NH_2@TpPa-1 的表征 |
2.2.2.3 溶液制备 |
2.2.2.4 果蔬样品前处理过程 |
2.2.2.5 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_3O_4-NH_2@TpPa-1 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表征 |
2.3.1.1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2.3.1.2 红外光谱分析 |
2.3.1.3 XRD分析 |
2.3.1.4 磁性分析 |
2.3.1.5 N2等温吸附线分析 |
2.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2.1 流动相的选择 |
2.3.2.2 柱温的选择 |
2.3.2.3 流速的选择 |
2.3.3 磁性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 |
2.3.3.1 吸附剂用量的优化 |
2.3.3.2 萃取时间的优化 |
2.3.3.3 洗脱溶剂的优化 |
2.3.3.4 洗脱时间的优化 |
2.3.4 磁性吸附剂Fe_3O_4-NH_2@TpPa-1 的稳定性 |
2.3.5 初步吸附机理探究 |
2.3.6 方法学考察 |
2.3.6.1 精密度实验 |
2.3.6.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3.7 实际样品及回收率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Fe_3O_4-NH_2@TpMA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拟除虫菊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Fe_3O_4-NH_2@TpMA的合成 |
3.2.2.2 Fe_3O_4-NH_2@TpMA的表征 |
3.2.2.3 溶液制备 |
3.2.2.4 果蔬样品的制备及样品前处理过程 |
3.2.2.5 色谱分离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_3O_4-NH_2@TpMA的表征 |
3.3.1.1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3.3.1.2 红外光谱分析 |
3.3.1.3 XRD分析 |
3.3.1.4 磁性分析 |
3.3.1.5 N2等温吸附线分析 |
3.3.1.6 热重分析 |
3.3.3 磁性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 |
3.3.3.1 萃取时间的优化 |
3.3.3.2 吸附剂用量的优化 |
3.3.3.3 洗脱溶剂的优化 |
3.3.3.4 洗脱时间的优化 |
3.3.4 磁性吸附剂Fe_3O_4-NH_2@TpMA的稳定性 |
3.3.5 机理初步探究 |
3.3.6 方法学考察 |
3.3.6.1 精密度实验 |
3.3.6.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3.3.7 实际样品及回收率测定 |
3.4 小结 |
第4章 Fe_3O_4@m TiO_2@TpBD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八种农药残留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不同种类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 |
4.2.2.2 Fe_3O_4@m TiO_2@TpBD的表征 |
4.2.2.3 溶液制备 |
4.2.2.4 果蔬样品前处理过程 |
4.2.2.5 色谱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4.3.1.1 流动相的选择 |
4.3.1.2 流速的选择 |
4.3.1.3 柱温的选择 |
4.3.2 最优材料的选择 |
4.3.2.1 合成条件的选择 |
4.3.2.2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拟除虫菊酯等8种农药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究 |
4.3.3 Fe_3O_4@m TiO_2@TpBD的表征 |
4.3.3.1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4.3.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3 XRD分析 |
4.3.3.4 N2等温吸附线分析 |
4.3.3.5 磁性分析 |
4.3.3.6 热重分析 |
4.3.4 磁性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 |
4.3.4.1 吸附剂用量的优化 |
4.3.4.2 萃取时间的优化 |
4.3.4.3 洗脱溶剂的优化 |
4.3.4.4 洗脱时间的优化 |
4.3.5 磁性吸附剂Fe_3O_4@m TiO_2@TpBD的稳定性 |
4.3.6 方法学考察 |
4.3.6.1 精密度实验 |
4.3.6.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4.3.7 实际样品及回收率测定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蔬菜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D]. 岳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D]. 李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D]. 韩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纳米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高萌萌.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5]中国农药自主创制[J].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 化学通报, 2020(12)
- [6]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D]. 李如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D]. 李亚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8]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D]. 俞秀强. 海南大学, 2020(02)
- [9]8%春雷·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及对品质的影响[D]. 安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共价有机骨架磁固相萃取—HPLC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的研究[D]. 尹滟茹.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