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东[1](2020)在《从周秦对比看秦统一政权合法性建构的缺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灭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统一政权合法性建构的努力,并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但是,秦朝在大一统政权合法性建构的过程中,与周朝相比,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不足。如在论证秦朝政权合法性的依据上,突出了忽天轻民的特点;在分析六国何以灭亡的原因上,表现了崇武尚暴的倾向;在秦朝自身的历史定位上,以历史超越者自居,对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总结严重不足。这些缺陷的存在,使秦朝统治者过分迷信于暴力和强权,缺乏对权力应有的敬畏,没有对人民的丝毫同情,未能实现统治政策的及时转换,以打天下的手段治天下,导致了秦朝的速亡和短命。
袁野[2](2020)在《地域化视角下的邯郸道教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教是中国固有文化酝酿下的本土宗教,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教建筑作为承载道教文化与道教思想的重要物质载体,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兴衰变化,承载着道教文化的主脉,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建筑体系。邯郸作为早期北方道教的中心,早在东汉时期就有道教在邯郸地区传播,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沃土。邯郸道教建筑无论是在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单体建筑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地域性建筑特色,同时包含了邯郸的民俗文化、书法、绘画、医药、武术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邯郸道教文化。通过对邯郸道教建筑的研究,探寻在邯郸地域性文化影响下道教建筑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这对研究地方性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与发展邯郸古建筑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邯郸道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献,对道教的发展史与道教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梳理,同时通过测量、拍照等手段对邯郸现存道教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得出邯郸道教建筑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邯郸道教建筑在发展、选址与平面布局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其次,对邯郸道教建筑在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得出其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再次,从道教建筑单体出发,将邯郸道教建筑分为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及建筑小品三种类型,对其平面形式、屋顶形式及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地域性特点;最后,分析邯郸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并将其与官式、民间等做法进行了对比,总结邯郸道教建筑中具有的融合了本土文化的地域性元素与手法。研究邯郸地区现存的道教建筑,总结其具有的地域性特征,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总结出道教建筑中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思路。同时,还可以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历史要素,为邯郸更好的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相关理论帮助。
于海龙[3](2020)在《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文中认为秦朝亡国谶言是秦朝末年反秦者使用的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舆论宣传工具。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与秦政权走向灭亡之间具有重要关联。历史事实从反面证明,若不能及时、合理地应对不利言论,则有可能“一言成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论文针对秦朝亡国谶言产生与传播的特定史实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比秦汉社会舆论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为如何应对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言论进行了思考。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界定,描述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论文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背后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阶级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秦朝统治政策、文化政策、官吏队伍对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文献分析法,以《史记》等史料为研究文本,对符合概念界定的秦朝亡国谶言内容进行了列举,将谶言分为诅咒、造神、模糊三大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谶言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进行挖掘。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中存在多个群体传播渠道:战国时期其余六国贵族这类反秦者渠道;儒家群体渠道;被秦朝统治政策压迫的豪富群体渠道;秦官方渠道。第四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秦统治者的错误应对扩大了谶言传播的影响,陈胜等人利用秦朝亡国谶言从事反秦活动,民间力量最终也转投反秦者的怀抱。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有关刘邦的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研究,对其如何影响刘邦的反秦行为,为刘邦提供实质帮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秦朝之后的谶言传播情况,分析了秦朝亡国谶言对后世谶言形式的影响。第五章是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启示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汉代的社会舆论处理方式和可供当代借鉴的经验。汉朝在时间和制度上与秦朝有着密切联系,论文对汉朝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发掘,列举了汉朝不同于秦朝的社会舆论处理措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对现代社会舆论引导有价值的启示。秦汉的不同命运说明只有重视社会舆论,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才能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降低舆论发酵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在以上基础上,论文提出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观点,认为发挥媒体的作用,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从根本上减少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媒介手段如何进步,类似秦朝亡国谶言这样的社会舆论出现都不可避免。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上会有所改变,内在核心却不会变,总会试图用语言等手段对社会、国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了解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政府对社会舆论传播有清晰的把握,从而提高应对、引导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藏明[4](2018)在《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文中提出西汉大儒董仲舒以邹氏的"五德终始说"为基础,构建起了自身宏富的哲学体系,其继承了五德终始说中的"贵土"思想,并将士与忠、孝相联系,进而用于其宗法思想的构建,董仲舒还对五德终始说的自然之天理论进行了借鉴,并将其用于自身道德之天学说的构建,其同样对五德终始说进行了发展,其一,他将阴阳观念、五行观念引入社会控制领域,并引申出了"三纲"观念与"五常"观念,弥补了"五德终始说"缺乏社会控制的缺陷。其二,他以五德终始说为蓝本构建起了自身的"天人感应"学说,并对五德终始说的"符应"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解释。除此之外,董仲舒还在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了构建起了自身的"三统说"。经过董氏的继承与发展,五德终始说日臻完善,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藏明[5](2016)在《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汉初,"诸子之学有过短暂的复兴,除名家、墨家没有着名代表人物外,各家都还有程度不等的势力。各家之中,尤以儒家和道家为盛。但从整个社会思潮看,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巨大"(1)。正如顾颉刚所言:"汉代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上,都深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阴阳五行是汉代人的思想律。"(2)阴阳五行学说所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就代表人物而言,"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的确对汉代的经学产生过一定的
董涛[6](2016)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秦始皇求仙》文中研究表明秦统一之后各地的分裂势力一直存在,先后制造了一系列危及大一统政治的特殊事件,这让秦始皇意识到帝国的统治并不稳固,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震慑分裂势力,维持帝国的统一局面,而通过求取仙药以实现长生不死正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手段。所以秦始皇求仙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福佑,还应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考察。另外,秦始皇对方术士的尊崇除了寄希望他们取得仙药之外,其实还有着实际政治层面的考虑,他想要通过抬高方术士的地位打压具有分裂倾向的原六国巫祝势力,并试图放弃使用传统的巫鬼之说进行统治,而让六国人民接受一直在秦地实行的法律令。可以发现,秦始皇的求仙行为其实也是试图对当时人们的信仰进行控制,实际着眼点是帝国的统一稳定与长治久安。
刘芮搏[7](2015)在《秦汉皇帝出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汉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皇帝制度形成并发展的时期,皇帝是天下的中心,因此对于皇帝来说,巩固并发展统一的帝国是他进行多项施政活动的最终目的。出巡作为皇帝多项施政活动的一种,在维护皇帝制度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研究皇帝出巡对于我们进一步认知皇帝制度与皇权体系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以秦汉史籍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对皇帝出巡的原因、目的与制度进行相关探讨的基础上,希望揭示出皇帝出巡与皇权构建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主要讨论皇帝出巡的原因和目的。首先,秦汉时期天下的统一是皇帝得以出巡的前提条件,而皇帝出巡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天下的统一;其次,皇帝可以通过出巡达成其广教化的需要,有效地将他神圣的形象散布四方,而且可以进一步统一国家的思想意识;再次,皇帝还可以通过出巡向天下展示他的威权,完善皇帝制度在地方的巩固;最后,皇帝通过出巡进行的祭祀与求仙活动,与当时社会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反映皇帝出巡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同时又有自己的个人诉求。第二章主要探讨与皇帝出巡相关的各项制度。驰道作为皇帝专属车道,为皇帝出巡提供了道路的保障,而且除驰道以外的其他道路的修建也方便了皇帝得以出巡至各个地方;皇帝出巡同样需要建立一套繁密的车驾制度,既要保证出巡的安全,同时要向天下展示皇帝的独一无二;为保证皇帝行至各地的居所能有保障,相应的离宫制度也被建立起来。正是在各项制度的保证之下,皇帝出巡有庞大的官僚队伍随行,使得皇帝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处理行政事务,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皇帝出巡与皇权构建之间的关系。出巡活动帮助皇帝从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构建了皇权体系,对皇权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皇帝出巡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全国进一步强化皇权主义体系;出巡制度的建设在方便皇帝出巡的同时,也成为皇权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梅媛[8](2013)在《秦始皇的帝王情结研究》文中指出情结是“藏在人们心理状态中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这种冲动往往会让人做出难以理解的行为。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君王,同时又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历史,因此对秦始皇的情结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文章以“秦始皇的帝王情结”为研究课题,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根据已有文献资料,结合考古发现,并运用一些心理学分析方法对秦始皇的这种帝王情结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这种情结形成的背景原因、表现,以及它对个人、社会的影响。在矛盾中把握秦始皇实施的各项政策方针,以求达到正确认识、评价英雄人物及其对社会历史的作用之目的。
刘慧[9](2012)在《韩非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非是先秦诸子的殿军,法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其以法治国的思想是构成我国法律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学术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今时代,对其以法治国思想进行梳理和反思性研究,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韩非思想是一个包罗宏富、体大思精的学说体系,涉及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法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管理思想、教育思想、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本文研究的是韩非的法思想。文章围绕韩非法思想这一主题,从韩非法思想的载体、韩非法思想产生的背景、韩非法思想的理论来源、韩非法思想的范畴、命题及其定位、韩非法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究。《韩非子》一书承载了韩非全部的以法治国主张,因此,研究韩非法思想应以《韩非子》为基本依据。本文对《韩非子》的编定者及成书过程、版本和篇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关于《韩非子》一书的编定者及成书过程,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韩非在世时其着作已经传播,不过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的。韩非“后学”的整理工作是《韩非子》编集与成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西汉末年刘向对先秦古籍的校录,是《韩非子》编集与成书过程的完成阶段。韩非着作自刘向校订为五十五篇以后,其面貌即基本定型。关于《韩非子》版本源流问题,文章概括介绍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韩非子》一书的重要流传版本——《乾道》本、《道藏》本、《韩子迂评》本、明代赵用贤本、20世纪通行的《韩非子》整理本和注译本。关于《韩非子》篇目的真伪问题,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韩非子》一书中只有《存韩》后半篇是李斯的言论,其余除《初见秦》篇争论较大尚须谨慎对待外,一般的篇章,即使个别词句有问题,也不宜一律否定其为韩非所做。关于《韩非子》一书的内容,本文将55篇按照其与韩非以法治国主张关联度的强弱分为两类,对关联度较高的31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关联度较弱的24篇做了概括的介绍。研究韩非法思想,应当首先明确其学派渊源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本文在对法家学派的由来、“法家”概念的分歧和法家代表人物及分类探究的基础上指出,自从“法家”一词出现以后,不论学者对法家如何分类,韩非都在法家之列。韩非属于法家,其思想应为法家思想。本文根据韩非的生卒年,大体确定了韩非所处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又从韩国的历史、韩非与韩王的关系、韩非出生前后对韩非有影响的事件三个方面,阐述了韩非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对韩非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对韩非法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韩非法思想的渊源相当复杂,并非完全出于韩非本人的创造。其中既有对以前法家人物的实践或理论成就的综合吸收,也有对其他诸子思想中有益于其以法治国主张的利用。其源于前期法家如管子、申不害、商鞅、慎到者有之,源于其师荀子者有之,源于墨、道者又有之。只承认韩非法思想的法家来源,不承认其亦有法家之外的诸子来源的观点是不准确的。韩非的以法治国思想是通过一定的范畴、命题来体现的。本文通过对韩非法思想的基本范畴如道、德、理的探究,揭示了韩非对老子形上“道”的思想以及其他诸子关于“道”的见解的吸纳,强调了韩非通过“理”将“道”引向现实层面对其法思想形成的哲学意义。对于构成韩非以法治国思想大厦的三个基本概念法、术、势,本文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章对《韩非子》中“法”的用语进行了梳理,将其归为宪令、公法、法和律、法令、法度、法禁、刑法、权衡和度量、规矩和绳墨九类,以便从语汇的角度理解韩非的以法治国思想。对于韩非法思想中的“术”,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内容和种类,指出韩非所主张的“术”是保证法的实行而不得不用的方法,他希望君主通过依法对不可知的无为术、因任授官的参验术和循名责实的督责术的交合运用,实现禁奸于未萌的无为而治。对于韩非法思想中的“势”范畴,本文重点探究了韩非的“人设之势”主张,指出韩非“人设之势”是为多数中材之主设想,而不拘泥于少数极端之例,同时也客观地呈现了韩非对君主用势时不能离开客观法则的希冀。关于韩非法思想的基本命题,本文归纳出七个:“因道全法”、“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编着之图籍与赏罚必于民心”、“陆行之有犀车良马,水行之有轻舟便楫”、“立可为之赏与设可避之罚”、“守法责成、奉法行事与遵法立功”,对于每一个命题的出处、含义和主旨均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因道全法”反映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的道论基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反映了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反映了韩非关于法律起源的主张;“编着之图籍与赏罚必于民心”反映了韩非对于法的内涵和特征的认识;“陆行之有犀车良马,水行之有轻舟便楫”表明了韩非关于法的效用的主张;“立可为之赏与设可避之罚”反映了韩非对立法原则的认识;“守法责成、奉法行事与遵法立功”反映了韩非坚持以法治国而非以私治国的治国主张。对于韩非法思想的基本定位,笔者梳理了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通过对《韩非子》文本本身的分析指出,韩非的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国家的富强是目标,法、术、势三者的统合运用是手段,法是主轴和中心。关于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的实质,本人认为韩非以法治国的思想从与儒家治国思想比较意义上来说是“法治”,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任法而治、君臣民守法和刑赏依法三个方面。韩非的法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前者表现为其对秦和秦之后的封建社会及其主要政治家、思想家的影响。韩非法思想对秦的影响,学界有韩非亡秦论、秦兴于韩也败于韩论、不能简单地把秦的灭亡归咎于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三种代表性观点。本文从韩非法思想提出的目的、韩非法思想对始皇政策的影响、韩非法思想与秦灭亡的关系三个方面阐明了韩非法思想对秦的影响,提出韩非法思想形成以后,其社会化过程因实践者对它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受实践者本人的理解能力、主观动机和政治实践等因素的影响,故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不具体分析这种多面性与复杂性,简单地将其实践的效果归结于这一思想本身的属性是有失客观、公允的。所以,韩非的法思想对于秦的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不宜简单地归结为功过两方面。秦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所以在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机器的运转都难以摆脱韩非法思想的实际影响。但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朝及其以后的治国者对韩非法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披上了儒家的外衣,具有了“阳儒阴法”的特色。汉代以后的“阳儒阴法”,在显性模式上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在隐性模式上确立了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的实际地位。所以,韩非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政治和学术思想的深远影响是隐藏在儒家仁义道德后面的。韩非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观念层面和具体法治实践方面。从观念层面来看,韩非以法治国思想是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一种“辅助性的历史资源”;从具体法治实践而言,韩非法思想有利于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当然,法律在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维护大众的基本权利。这方面的内容在韩非那里基本上是付之阙如的。这是韩非的历史局限性所在,是需要明确指出的。
孙伯元[10](2012)在《神仙道教与魏晋政治》文中认为神仙道教形成于魏晋时期,并最终在南北朝得到统治者的承认和接受,成为正式的官方道教。但是神仙道教并不是一开始就以独立形式存在,而是由战国时期出现的神仙思想经过发展,与黄老思想、谶纬思想、巫祝思想等相互融合吸收,形成早期道教,经过统治阶层对早期道教的打压和利用,从早期道教中分化出来,倾向于向上发展的道教路线,由葛洪对这种神仙方术和思想进行理论上的整合,最终形成了神仙道教的雏形,并由此发展而形成正式的官方道教。文章通过神仙道教缘起,神仙道教思想互动,神仙道教与社会阶层互动三个篇章来探讨神仙道教与魏晋政治的关系。第一章对神仙思想进行溯源,神仙思想发展到秦汉与政治结合,以及如何对当朝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第二章首先认为神仙道教并非分化于早期道教,而是分化于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神仙方术一直存在并独立发展,与早期道教中的神仙思想成并列发展。两者最后经由《太平经》以及随后的政策走向联系在了一起。其次是神仙方术在魏晋时期量化准备已经完成,缺乏统一的理论性的着作,葛洪成为了神仙道教的方术与理论的整合者。第三章论述神仙道教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活动传播,分别为上层皇室及高级士族阶层、中层低级士族及庶族阶层和下层社会百姓阶层三层进行论述。得出相对于群体性的下层民众,上层和中层对神仙道教的信仰和推广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上层更多的是用于自身修养,也有道经撰述的现象。而中层相对于上层,撰经行为更加的明显,而且这个阶层存在着将理论层面的内容应用于实践,也就是不仅将神仙道教向上进献,以治国理论使自己得以晋升。还将神仙道教向下传播发展,使下层百姓顶礼膜拜,以巫祝禳福之术获取百姓的支持,以此蛊惑百姓起义,动摇统治阶层的统治基础。通过三方面的论述得出神仙道教在魏晋时期形成并且发展是存在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神仙道教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政权统治下心灵辅助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与政权抗衡的能力和建立政权的基础。
二、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从周秦对比看秦统一政权合法性建构的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论证秦朝政权合法性的依据上,具有重祖先而忽天轻民的特点 |
二、在分析六国何以灭亡的原因上,表现了崇武尚暴的倾向 |
三、以历史超越者自居,对历史经验与历史规律的总结严重不足 |
四、结 语 |
(2)地域化视角下的邯郸道教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邯郸道教建筑发展概述 |
2.1 邯郸道教的发展概述 |
2.1.1 道教的思想起源 |
2.1.2 邯郸道教的发展历程 |
2.2 道教建筑的发展 |
2.2.1 起源期 |
2.2.2 发展期 |
2.2.3 兴盛期 |
2.2.4 巅峰期 |
2.2.5 没落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道教建筑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邯郸道教建筑实地调查概况 |
3.1.1 实地调查范围 |
3.1.2 实地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
3.2 邯郸道教建筑总体概况 |
3.2.1 邯郸道教建筑的数量 |
3.2.2 邯郸现存道教建筑分布情况 |
3.3 邯郸道教建筑现状调查表 |
3.4 形成分布特点的原因 |
3.4.1 地理原因 |
3.4.2 道教思想原因 |
3.4.3 风水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道教建筑文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邯郸道教建筑文化地域性特色及社会功能 |
4.1.1 邯郸道教建筑地域文化特色 |
4.1.2 邯郸道教的社会功能 |
4.2 邯郸道教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自然环境因素 |
4.2.2 丰富的民间信仰 |
4.2.3 对外来宗教文化的吸收 |
4.3 道教文化对邯郸道教建筑的影响 |
4.3.1 邯郸道教建筑选址的影响因素 |
4.3.2 邯郸道教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市道教建筑选址及平面布局地域特征 |
5.1 邯郸道教建筑的选址特征 |
5.1.1 山林型道教建筑 |
5.1.2 城镇型道教建筑 |
5.2 传统道教建筑平面布局的基本形式 |
5.3 邯郸道教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 |
5.3.1 多进对称合院式院落 |
5.3.2 不规则式院落 |
5.3.3 单进院式布局 |
5.3.4 综合式布局 |
5.4 邯郸道教建筑布局的空间组织特征 |
5.4.1 入口引导空间 |
5.4.2 入口空间 |
5.4.3 衔接空间 |
5.4.4 高潮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道教建筑的单体形态地域特征 |
6.1 主体建筑特征 |
6.1.1 山门 |
6.1.2 殿堂建筑 |
6.1.3 楼阁式道教宫观 |
6.2 附属建筑特征 |
6.2.1 辅助用房 |
6.2.2 亭子 |
6.2.3 石桥 |
6.2.4 连廊 |
6.2.5 戏台 |
6.3 建筑小品特征 |
6.3.1 石兽 |
6.3.2 石碑 |
6.3.3 香炉 |
6.3.4 影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邯郸道教建筑装饰艺术地域特征 |
7.1 油漆彩画艺术特征 |
7.1.1 梁枋彩画 |
7.1.2 天花彩画 |
7.1.3 墙壁彩画 |
7.2 砖雕石作艺术特征 |
7.2.1 墀头 |
7.2.2 墙上气孔 |
7.2.3 柱础 |
7.2.4 石栏杆 |
7.2.5 御道 |
7.2.6 台基 |
7.3 门窗艺术特征 |
7.3.1 门 |
7.3.2 窗 |
7.4 匾额与楹联艺术特征 |
7.5 屋顶装饰艺术特征 |
7.5.1 屋脊与吻兽 |
7.5.2 瓦当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
附录2 |
(3)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不合时宜的统治政策 |
第二节 文化背景:高压独裁的文化环境 |
第三节 阶级背景:吏治腐败加剧社会对立 |
第二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 |
第二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特征 |
一、诅咒型谶言特征 |
二、造神型谶言特征 |
三、模糊型谶言特征 |
第三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 |
第一节 六国贵族群体:最主要的渠道 |
第二节 儒生群体:特殊群体的渠道 |
第三节 豪富群体:辅助渠道 |
第四节 官方:“无意”的渠道 |
第四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为国家动乱埋下隐患 |
一、统治者应对不当使谶言传播效果增强 |
二、基层官员以谶言为理由从事反叛活动 |
三、民间力量转向反秦势力 |
第二节 为反秦者提供支持 |
一、反秦前:为刘邦集聚力量 |
二、反秦时:为刘邦营造声望 |
三、灭秦后:为刘邦争霸提供条件 |
第三节 影响后世谶言的形式 |
一、“言之有物”的事物形式谶言 |
二、“空穴来风”的语言形式谶言 |
三、“真假难辨”的借先人或异人名义的谶言 |
第五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对后世的启示 |
第一节 汉代统治者学会正确处理社会舆论 |
一、倾听并利用社会舆论 |
二、多措并举收集社会舆论 |
三、及时改变统治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二节 当代社会舆论处理可借鉴的经验 |
一、防微杜渐:及时应对舆论 |
二、因时而变:合理进行宣传 |
三、固本培元: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董仲舒思想体系中的“天” |
(一) 董仲舒道德之天的缘起 |
(二) 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天的属性 |
(三) 董仲舒对道德之天的构建 |
(四) 道德之天与仁政 |
(五) 董仲舒道德之天的意义 |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 |
(一) 天人感应理论与五德终始说 |
(二) 天人感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 天人感应理论对五德终始说的借鉴 |
(四)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理论的构建 |
1. 天人相感的理论依据。 |
2. 天人相感的途径。 |
3. 天人感应理论的具体表现。最后, “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呢?董仲舒言: |
(五)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 |
三、董仲舒与三统说 |
(一) 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的关系 |
(二) 关于三统的循环顺序 |
(三) 关于三统改制的问题 |
(四) 关于三统更化的问题 |
(五) 三统说的最终归宿 |
四、董仲舒对五德之说的理论突破 |
(5)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董仲舒道德之天的缘起 |
(二) 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天的属性 |
(三) 董仲舒对道德之天的构建 |
1. 君王取法于天的理论依据 |
2. 道德之天的具体内涵 |
3. 道德之天的构建历程以及法天的具体内容 |
(四) 道德之天与仁政 |
(五) 董仲舒道德之天的意义 |
1. 天人感应理论对五德终始说“天与君主对应关系”的借鉴 |
2. 天人感应理论对五德终始说“符应”思想的借鉴 |
3. 天人感应理论对五德终始说“贵土”思想的借鉴 |
(6)政治文化视角下的秦始皇求仙(论文提纲范文)
一、求仙与秦始皇统治晚期政局 |
二、崇方术而抑巫鬼 |
三、总结 |
(7)秦汉皇帝出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写作思路 |
第1章 皇帝出巡的原因和目的 |
1.1 天下统一的观念 |
1.2 广教化的需要 |
1.3 宣示威权 |
1.4 祭祀与求仙 |
第2章 与出巡相关的制度 |
2.1 驰道与交通 |
2.2 车驾制度 |
2.2.1 卤簿制度 |
2.2.2 警跸制度 |
2.2.3 车驾与阴阳五行、月令 |
2.3 离宫与“行在所” |
2.4 出巡的随行人员与留守人员 |
第3章 出巡与皇权构建 |
3.1 皇权的内涵 |
3.2 出巡与皇权构建的关系 |
3.2.1 出巡与皇权思想传播 |
3.2.2 出巡与巩固皇帝制度 |
3.2.3 出巡与整合信仰体系 |
3.2.4 出巡相关制度与皇权的构建 |
结语 |
附图:秦汉皇帝出巡主要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秦始皇的帝王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形成秦始皇帝王情结的缘由 |
第一节 艰辛而屈辱的童、青年生活 |
一、尴尬、屈辱的生父之谜 |
二、复杂的童、青年经历 |
第二节 环境影响秦始皇帝王情结的形成 |
一、家庭环境的促成 |
二、社会环境的迫使 |
第三节 秦文化传统与秦始皇的帝王情结形成之关联 |
一、秦国由来及秦文化的形成 |
二、秦文化与秦始皇的帝王情结的形成 |
第二章 秦始皇帝王情结的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少年天子帝王情结的萌芽 |
一、登极前秦始皇帝的个性心理和行为表现 |
二、登极—亲政期间秦始皇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表现 |
第二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一、灭六国期间赢政的性格和心理 |
二、灭六国期间赢政的行为表现 |
第三节 统一后秦始皇帝王情结的实现及表现 |
一、秦始皇帝王情结实现的条件 |
二、帝王情结实现后秦始皇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
第三章 秦始皇帝王情结的影响 |
第一节 帝王情结对秦始皇个人的影响 |
一、对赢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影响 |
二、对秦始皇具体行为之影响 |
第二节 帝王情结对秦王朝及社会的影响 |
一、推动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二、有利于秦国法治社会的建立 |
三、推进了秦国社会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 |
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韩非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 韩非思想的重要性 |
二、 韩非思想在中国哲学界的际遇 |
三、 韩非法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韩非法思想研究的回顾 |
一、 从时间角度看韩非及其思想的研究成果 |
二、 从内容角度看韩非及其思想研究的成果 |
第三节 研究有待努力的方向、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有待努力的方向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第二章 韩非法思想的载体——《韩非子》 |
第一节 《韩非子》的编定者及成书过程 |
一、 学界关于《韩非子》编定者的争论 |
二、 笔者关于《韩非子》编定者的主张 |
第二节 《韩非子》版本 |
一、 《韩非子》版本源流问题研究概况 |
二、 《韩非子》流传版本 |
第三节 《韩非子》篇目 |
一、 《韩非子》篇目真伪 |
二、 《韩非子》篇目的主要内容 |
三、 本研究所依据的版本和篇目 |
第三章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韩非学派的渊源及分类 |
一、 法家学派的由来 |
二、 法家之意的分歧 |
三、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分类 |
第二节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时空 |
一、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时代 |
二、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空间 |
第三节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
一、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
二、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
三、 韩非法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四章 韩非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韩非法思想与其以前法家的关系 |
一、 韩非法思想与管仲的关系 |
二、 韩非法思想与子产的关系 |
三、 韩非法思想与李悝的关系 |
四、 韩非法思想与吴起的关系 |
五、 韩非法思想与商鞅的关系 |
六、 韩非法思想与申不害的关系 |
七、 韩非法思想与慎到的关系 |
第二节 韩非法思想与道、儒、墨、名的关系 |
一、 韩非法思想与道家 |
二、 韩非法思想与儒家 |
三、 韩非法思想与墨家 |
四、 韩非的法思想与实用名学 |
第五章 韩非法思想的范畴、命题及其定位 |
第一节 韩非法思想的基本范畴 |
一、 道、德、理 |
二、 法、术、势 |
第二节 韩非法思想的基本命题 |
一、 因道全法 |
二、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三、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四、 编着之图籍与赏罚必于民心 |
五、 陆行之有犀车良马,水行之有轻舟便楫 |
六、 立可为之赏与设可避之罚 |
七、 守法责成、奉法行事与遵法立功 |
第三节 韩非法思想的基本定位:以法为中心的整体结构 |
一、 学界对于韩非法思想核心的认识 |
二、 笔者的主张——完整体系下的法中心说 |
三、 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的实质 |
第六章 韩非法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 |
第一节 韩非法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 韩非法思想对秦的影响 |
二、 韩非法思想对秦之后中国古代社会和主要政治家、思想家的影响 |
第二节 韩非法思想的当代意义 |
一、 韩非法思想应用的背景 |
二、 韩非法思想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中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神仙道教与魏晋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 |
(一)关于神仙道教的综合研究 |
(二)侧重神仙道教历史脉络的研究 |
(三)专注神仙道教思想方面的研究 |
(四)着重于神仙道教与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 |
(五)神仙道教与古代政治及统治者关系的研究 |
(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道教的研究 |
(七)关于神仙道教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三、神、仙、神仙道教的概念界定 |
一、 神仙道教的早期形态 |
(一) 神仙道教的源 |
(二) 神仙道教的流 |
二、 魏晋政治下的神仙道教 |
(一) 魏晋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
(二) 魏晋时期神仙道教典籍的量化准备 |
(三) 葛洪对神仙道教思想的理论提升 |
(四) 神仙道教体系的完善 |
三、 神仙道教与魏晋政治的互动 |
(一) 魏晋时期神仙道教对各种思想的融汇吸收 |
(二) 神仙道教在魏晋政治层面的普及性及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周秦对比看秦统一政权合法性建构的缺陷[J]. 王绍东.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0(06)
- [2]地域化视角下的邯郸道教建筑研究[D]. 袁野.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3]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D]. 于海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J]. 藏明. 德州学院学报, 2018(03)
- [5]论董仲舒对五德终始说之继承与发展[J]. 藏明. 中国儒学, 2016(00)
- [6]政治文化视角下的秦始皇求仙[J]. 董涛. 南都学坛, 2016(06)
- [7]秦汉皇帝出巡研究[D]. 刘芮搏. 吉林大学, 2015(08)
- [8]秦始皇的帝王情结研究[D]. 杨梅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
- [9]韩非法思想研究[D]. 刘慧. 南开大学, 2012(06)
- [10]神仙道教与魏晋政治[D]. 孙伯元.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