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文学需要深化提高——四川作协文学院召开改革题材作品讨论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21)在《批评史视野下的张洁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邓琳琳[2](2021)在《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文学史上,贾平凹已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备受瞩目。四十多年来,贾平凹在文学路上风雨兼程,凭借自己不懈的文学努力和坚韧的创作毅力,最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位。新时期,贾平凹开始进入文学视野,以充沛的创作活力和激情写了一百多篇小说,短中长兼而有之,达到了人生的创作高峰期和成熟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同时,贾平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既有自己的一派追求与坚守,又有在创作的既定轨道下的有意偏离,时刻追求在创作中的转变与突破。这些创作中的改变和坚守为他90年代之后的小说创作打下了基础,为他后期小说实现质的演变做了量的积累。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将贾平凹新时期小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最后谈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将贾平凹的小说创作置于新时期文学时代背景中,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在时间上有意往前追溯和向后延伸,探讨贾平凹的新时期小说的创作发生、发展、成熟和转变,并将其在新时期的创作成就进行展现。第三部分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作主要分类,分为乡土小说、改革小说和当代志怪小说。乡土小说是贾平凹在新时期主要致力书写的一类小说,是他这时期小说的主干和主方向。改革小说和当代志怪小说则可视为乡土小说主干下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类别。第四部分主要从常的角度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进行分析,表现在对商州地域空间的书写,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象征艺术思维的建构方面,这是贾平凹在新时期创作中的坚守和不变的基点。第五部分则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对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中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的内部之变到探寻叙事形式的外部之变,反映作家在创作上的转变和追求。第六部分的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的论述进行了总结,谈到自己对于作家及其创作的感想。总体看来,本论文以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四个章节在结构部署上有一定的考量和逻辑。文章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层到深层的学理分析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探寻,以求展现作家新时期的小说创作风貌。
孙明[3](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说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齐新垚[4](2021)在《《十月》的现实主义品格》文中研究表明
黄菲蒂[5](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侯玉娟[6](2020)在《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是众多文艺思想竞相喷涌的年代,在挣脱“文革”的桎梏之后,众多学者急于表达心中情感,或是想要诉苦,或是展望未来。在文艺界有着一席之位的冯牧,更是这个多彩年代的亲历者。文艺界领导、编辑家、评论家的多重身份使得冯牧在新时期初期十年有着诸多作为,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派”论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其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中所做的各种安排及其在“现代派”争论中的立场可以发现冯牧所秉持的文学观念与社会理想。在众多文学思潮中,多种文学力量之间的较量,为话语权力的争夺,从多种角度反映出文学再发展演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矛盾斗争和多种力量交织的复杂性。笔者将冯牧的文学实践活动放置在这一复杂的历史状态中,结合新时期文学初期十年的历史语境,探索冯牧在这一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论文第一章从“伤痕文学”入手,在细读冯牧的文学评论、讲话、书信及“伤痕文学”研究资料等材料的基础上,讨论冯牧如何借用其主编的《文艺报》为“伤痕文学”构建舆论空间,参与“伤痕文学”的经典化。第一节以冯牧的身世及“政治文化”这一理论为基点,分析冯牧与“伤痕”作家的同构性;第二节主要还原“伤痕文学”思潮的历史现场,从多方论证中透析冯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的真实境况。第二章讨论冯牧在“伤痕文学”论争还未退场,“改革文学”这另一具有争议的思潮登场的历史境遇下的抉择和行动,对《乔厂长上任记》予以支持,促使其及作者蒋子龙在文坛获得一席之地。而结合材料得知冯牧对“改革文学”的支持并非只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赞赏,更是其在各种权力交织文学场域的策略选择。同时,本章结尾从“改革文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讨论“改革文学”诞生并经典化的历史现场。第三章论述在八十年代各种权力交织的文学场,通过“现代派”论争,以各自在文学场中的位置为出发点,通过文学想象对文学表意形式进行定位,讨论冯牧在自身多重身份的焦灼下对文学解释权的争夺。此时,冯牧的立场出现了改变,并与曾经的盟友发生分歧。本章主要研究冯牧立场改变的原因及“现代派”论争出现的助推力,并探讨“现代派”与冯牧成长的环境——“十七年文学”之间的暧昧关系。第四章主要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探讨冯牧在新时期初期十年的多重身份转换,讨论其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背后支持及在“现代派”论争中站位的真实意图。更是着眼于其在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坚持下重建历史总体性的期待,在“脱历史化”的大潮流下与历史重新建构对话。
孙蕴芷[7](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指出“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刘晓芳[8](2020)在《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文中指出本文以“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概念在新时期早期的历史化过程,厘清科幻小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多元化探索方向。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将探寻“科幻现实主义小说”在此时出现的历史条件,以及郑文光等科幻作家尝试为中国科幻文学开辟一条新路的艰苦努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还原科幻小说在经历文革后的复兴语境。我们从文学/文化作品、事件和活动三个角度入手,勾勒新时期早期“科学热”的三个侧面,重现科幻文学在此时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首先,借《哥德巴赫猜想》分析新的时代氛围下,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是如何成为“英雄”的;其次,全国科学大会喊出了“向科学现代化进军”的口号,大量科普/科幻类出版物应声涌现;再次,《人民文学》等主流文学刊物也开始注意到科幻文学,并在评奖活动中谨慎地予以认可。第二章旨在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提出来的逻辑和前提。通过对“科学”、“幻想”和“现实”三大关键词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新阐释,我们看到郑文光等一批科幻作家对于“何为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何为”这类问题的自觉思考。在时代的应召下,他们主张科幻小说要向现实回归,要将科学幻想与反映现实、思考现实甚至批判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幻现实主义”的道路。第三章是从反思“伤痕”、建构“新人”、外星文明、机器人世界四个题材角度,对“科幻现实主义”文本实践展开剖析。此时的科幻主力军们将目光从未来拉回到现实,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或直接或投射,将现实融入科学幻想当中,体现了他们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和对现实历史的人文关怀。第四章旨在以历史化的眼光去看待“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沉寂。科幻文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过短暂的高潮之后,“突然”沉寂了下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国家层面的干预、文学界和科学界的双重忽视、自身创作的困境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使得这一文类陷入失声,直至九十年代才重焕生机。
史倩文[9](2020)在《1980年代文学视域下的《中国》杂志研究 ——兼论作为编者的“晚年丁玲”》文中提出总体来看,当代文学期刊史上共有三次影响较大的创刊热潮,这三次期刊创刊潮流基本上奠定了当代文学期刊发展的总体格局。其中第三次创刊(复刊)潮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方面经历了“文革”的文化沙漠,人们对待精神世界的充实有着极强的渴望;另一方面,文学与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文艺的繁荣也促进了政治的“拨乱反正”。值得关注的是此时出现的许多大型文学期刊如《钟山》《十月》《收获》《当代》等,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就是创刊于这一时期的一本综合性大型文学期刊。然而《中国》却有着与其他大型文学期刊截然不同的命运,《中国》作为一个既普遍又特殊的个体,成为审视八十年代文学现场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以《中国》为观照对象,从四个方面展开对该对象的研究。首先,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中国》从创刊至停刊过程中的具体史实,分析期刊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中国》的停刊与八十年代文学现场的关系,如人事纠纷、权力更迭、制度桎梏等。其次,发掘期刊自身品格以及主编对刊物的影响。而《中国》的主编丁玲本身有着复杂性与多义性,她的这些特性又与《中国》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这一部分从“晚年丁玲”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且两者具有相互阐释的意义。再次,《中国》作为一本文学期刊,其刊发的具体作品不可不研究,这既是一种基于文学本身的内部研究,同时也包含外部研究,如意识形态如何规范文学生产、文学发展如何摆脱思想性的桎梏、文学期刊如何进行文学策划以及作者、编辑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等,此部分即从具体文章入手,考察八十年代中期这一文学发展的转折、过渡期,一个国家级文学期刊的选择和尝试,从而深刻理解八十年代中期文学生态。最后一个部分从宏观角度梳理八十年代总体期刊环境以及对期刊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一大环境中其他大型期刊的应对之策,并进而反观《中国》的“变”与“不变”,了解《中国》的独特意义以及他所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崔庆蕾[10](2019)在《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1980年代通常被定义为一个“黄金时代”,一个文学的盛世。这种评价的得出有多个层面的考量依据,有的指文学创作、文学思潮的百花齐放以及由此而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有的指自由而充满激情的文学整体环境和历史氛围。这些无疑都是客观存在并令人信服的。但还有一个时常被人们忽略的考量依据,那就是1980年代也是一个批评的年代,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迎来自身变革的重要时代。美国文学批评家韦勒克在谈论西方文学批评时曾说,“18、19世纪曾被人们称作‘批评的时代’。实际上,20世纪才最有资格享有这一称号。”[1]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三是文化学转向。”[2]这三次大的转向以及由此出现的众多的批评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学曾在1930年代之后长期裹挟于民族救亡和社会革命的历史主潮之中,没有沿着五四新文学开启的现代化之路循序渐进,与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错位。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基本政策之后,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理论批评开始鱼贯进入中国,与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产生化学反应,并由此促生了19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大变革,迎来了一个属于中国文学的“批评的时代”。但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对于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整理和研究都很不充分,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因此,我将这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的第一章,首先梳理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从政治语境和文学语境两个层面来分析先锋文学批评得以诞生的客观条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作用,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不例外,它是在社会各个有机元素的相互作用中萌生并成长壮大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胜利召开,中国社会开启了整体转向的新时代,这次会议所确立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政策奠定了中国巨轮在新时期继续前行的基本轨道和总体方向,这个总体方向从根本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在新时期向前发展的起点,“新时期”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变革也在此基点上确立并出发,它是改革开放总方案下生长出的一个耀眼花朵,也以自身的发展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和时代生活,进而融入改革的洪流。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春风的吹拂之下,大量西方文学理论的译介和引入,构成了新的文学语境,西方文学元素的强劲注入,给新时期文学批评发展带来了新的知识和视野,也为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准备了重要的理论武器。从宏观上来说,政治与文学两个层面的语境变化,从内外两方面形成了推动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展的改革力量。论文的第二章,以文学论争和文学会议为中心勾勒先锋文学批评崛起的历史脉络和重要关键节点。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伴随着同旧事物的艰苦斗争。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也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它在同传统的、坚固的庸俗社会学批评的斗争中发展并确立自身的地位。与社会革命不同,文学批评革命虽然也矛盾尖锐、斗争激烈,但它并不总是以显在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公共领域,而是以相对隐蔽的形态出现于众多的文学会议和各种论争之中,储存在众多的批评文本之中。因此,以文学会议和文学论争为视角考察其发生的过程虽并不全面,但也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其丰富的历史脉络。本章以“三个崛起”论争、“杭州会议”、“1985年方法论会议”、“海南会议”等几次影响重大的文学会议为中心,从历史的细部探察变革发生的过程,也以几次会议为基点努力勾勒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展的宏观脉络。论文的第三章,以文学期刊为中心考察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生的主要阵地。任何一种文学思潮的发生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带有先锋性和革命性的思潮,获取传播媒介的支持就更重要,但也更困难。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是在反叛传统文学批评的姿态中完成自身建构的,其主要的批评力量也是缺少话语权和文学资源的青年批评家,这种情势下,文学期刊平台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先锋文学批评走向兴盛的过程,有一批刊物以前瞻性和包容性为青年批评家们提供了展示新文学批评理念的舞台,对于这些文学期刊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先锋文学批评发展轨迹和艺术特征的考察,具有多重的意义。本章以《当代文艺思潮》《文学评论》《上海文学》《当代作家评论》等几本重要的文学期刊为考察对象,既从细部探察批评文本,也在此基础上总结文学期刊在此文学思潮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论文的第四章,考察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主要力量。从本质上讲,先锋文学批评思潮的发生是观念的变革,但同时也是人的变革,它必定伴随着具有新的内涵的“新人类”的诞生,而“新人类”又将以新观念推动变革的发生发展。两者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伴随着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思潮的发生诞生了一批被命名为“第五代批评家”的青年批评家群体,他们是新的文学批评理念的践行者和革新者,他们充分吸收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应用于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一群体不仅在1980年代光芒耀眼,在延续至今的整个当代文学批评中也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章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宏观考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个案考察中,选取了吴亮、李陀、程德培三位批评家作为考察对象,一方面,他们的批评实践具有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变革的共性特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个人特征,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批评风格。对于他们考察,既有助于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整体特征,也能从中窥探先锋文学批评思潮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蜕变的历程,在总体性的思潮中,个人性往往也具有整体性,个人性是整体性的具象表现,本章所考察的三位批评家即具有这样的典型性。论文的第五章,概括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批评理念和话语方式。先锋文学批评的“先锋性”集中体现在对于批评理念和批评话语的解构和重构,在我看来,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完成了对于此前长期存在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单一社会历史学批评方法的超越和建构,在批评理念、批评方法、批评概念上均摆脱了此前的模式,开拓出许多新的路径来。具体来说,即完成了文学批评从“外部”到“内部”的回归,从“内容”到“形式”的转移,以及批评主体“回归自身”的实践,这些变革打破了文学批评的固有范式,从根本上完成了当代文学批评范式的重建,改变了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样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特征和观念对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影响深远。本章的重点即在分析大量具体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突出特征及其价值。论文的第六章,总结反思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于当下文学批评发展的启示。作为一种批评精神,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广泛存在于整个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批评的面貌和格局,但作为一次重要的思潮运动,其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基本落幕。可以确定的是,它是整个当代文学批评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批评思潮和批评变革,它在“改革开放”总方案的指引和包容之下建立起的新的批评样式和批评话语,基本实现了对于中西方文学理论批评错位的扭转,建立起了现代文学批评体系,这是其突出的历史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因为一些历史的、文学的原因,这次变革运动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不加甄别的吸收和使用,比如个人话语和感性思维的泛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这次批评思潮走向更高处的可能,但作为一个思潮样本,它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价值,它与其历史贡献一道给当下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改革文学需要深化提高——四川作协文学院召开改革题材作品讨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文学需要深化提高——四川作协文学院召开改革题材作品讨论会(论文提纲范文)
(2)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贾平凹与新时期中国文坛 |
第一节 1973-1977: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发生与溯源 |
第二节 贾平凹小说在新时期文坛的占位与价值 |
第三节 90年代以后: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转型 |
第二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主要类型 |
第一节 乡土小说:立足商州的乡土书写 |
第二节 改革小说:改革主题与新时期农村 |
第三节 当代志怪小说:商州世界的神秘景观 |
第三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稳定与常态 |
第一节 地方空间:商州地域的日常书写 |
第二节 审美观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三节 象征思维的艺术建构 |
第四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变革与突围 |
第一节 主题之变:人性内涵的单一到多元 |
第二节 男性形象塑造及其地位演变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变动和叙事时间的倒错交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
第一节 《作家》前史 |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
第二节 编辑策略 |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6)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冯牧与“伤痕文学” |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伤痕话语建构 |
一 |
二 |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错位 |
一、“歌德”还是“缺德” |
二、偏狭的政治思维 |
第三节 文学话语的权利书写 |
第二章 冯牧与“改革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想象:两种话语的交锋 |
一、刘刚:“小说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
二、冯牧:“文学需要闯将” |
第二节 现实焦虑与历史颠倒 |
第三节 作为一个问题:改革与“现代化” |
第三章 冯牧与“现代派”论争 |
第一节 多重空间的论争 |
一、冯牧在漩涡中心的转变 |
二、特殊环境中的上海声音 |
第二节 知识惯性与现实重组 |
第三节 被压抑的“现代派”:与“十七年文学”的暧昧记忆 |
第四章 重回历史的想象:介入与建构 |
第一节 多重身份的转换 |
第二节 重建历史总体性的期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7)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时期早期的“科学热” |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与“科学家英雄” |
第二节 全国科学大会与“科学热” |
第三节 《人民文学》对科幻小说的接纳 |
第二章 作为理论概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的重构 |
第二节 “幻想”的复苏 |
第三节 “现实”的归返 |
第三章 作为文学实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抚摸“伤痕”,反思历史 |
第二节 批判“旧人”,建构“新人” |
第三节 作为西方镜像的外星文明 |
第四节 机器人世界的伦理思考 |
第四章 “科幻现实主义”的沉寂 |
第一节 科幻文学成了“灰姑娘” |
第二节 “现实”的“霸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1980年代文学视域下的《中国》杂志研究 ——兼论作为编者的“晚年丁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或趋势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的创刊与终刊 |
第一节 备受瞩目的创刊 |
第二节 艰难的办刊过程 |
第三节 《中国》的谢幕 |
第二章 “晚年丁玲”与《中国》 |
第一节 常与变:丁玲的编辑思想与《中国》的独特性 |
第二节 《中国》与“晚年丁玲”的精神突围 |
第三章 《中国》与1980年代文学现场的内在互动 |
第一节 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流” |
第二节 溢出“主流”的新探索 |
第四章 《中国》的办刊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守正:八十年代总体期刊背景下的《中国》定位和价值追求 |
第二节 突围:办刊策略的更迭和推陈出新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赓续:作为编辑思想遗产和文学精神的《中国》杂志 |
结语 |
附录 丁玲一生主要编辑的文学刊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概念界定 |
3、研究现状考察 |
4、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一章 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政治语境 |
第二节 1980年代的文学语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论争、文学会议与先锋文学批评的发展 |
第一节 “三个崛起”论争与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端 |
第二节 杭州会议:文学批评变革的前奏 |
第三节 方法论热:批评方法的多样与滥觞 |
第四节 “批评观”讨论——以“海南文学会议”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阵地: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批评发展 |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先锋文学批评倡导的先驱者 |
第二节 《上海文学》:上海批评圈与青年批评力量培养 |
第三节 《文学评论》:理论变革的先导与激进的试验 |
第四节 《当代作家评论》:先锋文学批评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主要力量:“第五代批评家”群体 |
第一节 “第五代批评家”的命名及批评特征 |
第二节 吴亮论:实验性与“片面的尖锐” |
第三节 李陀论:批判性与“整体意识” |
第四节 程德培论:文本细读与“本体思考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批评理念及话语方式 |
第一节 回归本体:从“外部”回到“内部” |
第二节 张扬主体:从集体代言到个人话语 |
第三节 重心转移:从“内容”到“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历史贡献及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思潮的终结与作为精神的延续 |
第二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贡献及意义 |
第三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局限及问题 |
第四节 先锋文学批评在1990 年代 |
本章小结 |
结语先锋精神与文学批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文本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四、改革文学需要深化提高——四川作协文学院召开改革题材作品讨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史视野下的张洁经典化研究[D]. 刘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D]. 邓琳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
- [4]《十月》的现实主义品格[D]. 齐新垚.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 [5]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D]. 侯玉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8]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D]. 刘晓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1980年代文学视域下的《中国》杂志研究 ——兼论作为编者的“晚年丁玲”[D]. 史倩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D]. 崔庆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