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

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

一、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妍,刘伟伟[1](2021)在《颜色词“红”之下义范畴颜色词认知语义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本文旨在划分基本颜色词"红"的下义范畴颜色词并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基本颜色词"红"之下的下义范畴颜色词的认知语义。本文希望通过对"红"的下义范畴颜色词的深层剖析,加强读者对颜色词"红"与其下义范畴颜色词的认知及理解。

张文丽[2](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田秀坤,原有玮[3](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基本颜色词чёрный的认知语义分析》文中提出俄语国家语料库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最大的俄语学术语料库,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更真实客观的语言素材。本文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以俄语基本颜色词чёрный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чёрный各义项之间的扩展和延伸机制进行认知语义分析,以期为其他俄语颜色词的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从而加深对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尉方语[4](2020)在《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认知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系统中,从词语、句子到篇章,从新成分的制造到新意义的产生,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这种认知方式在发挥作用,比喻复合词就是词汇层面的典型表现。比喻复合词指的是在造词过程中有比喻参与的复合词,其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语法关系、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和范畴化、网络平台的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梳理并评述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逆序”说的有关争议和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章讨论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尤其对容易引起误判的5种情况进行了重点辨析,对以此为依据从《现汉》搜集而来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予以整体概述。分别考察比喻的构成要素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前者的构成要素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后者的构成要素为直指词素和喻指词素,对本体喻体的辨析进行了概念层面和词素层面的考察。文章分别对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阐明了前喻式和后喻式两种不同类别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所体现的不同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中的本体喻体的语义进行了概括分类,本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10个类别,喻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8个类别,两者在语义类别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通过比较各语义类别中本体喻体的数量、造词能力以及不同语义类别本体喻体的搭配情况,探讨造词过程中本体喻体语义类别选择的某些规律。同时将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分别与相应相似点相比照,考察造词主体在造词过程中对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选择的倾向性。第四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分为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两个角度。具体来说,文章首先探讨词素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中,语义关系中的比喻关系是比喻复合词独有的语义关系,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重点讨论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造词活动中造词者对词素的选择问题,此外,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也是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比喻跨度问题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学界关于词义透明度问题的研究成果,比喻跨度是词义透明度问题在比喻复合词范畴中的具体表现,本文界定为本体喻体之间的联想距离。比喻跨度的大小受六个因素制约,除频率因素外都参与到比喻跨度的分级中。考虑到比喻跨度层级划分的统一性,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分为前喻式定中复合词、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性状类状中复合词和动作类状中复合词四类分别进行比喻跨度的分级,最后,语料内的每个复合词按照比喻跨度的大小被分别归入相应层级。第六章,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对比喻复合词作范畴化分析,分别将前喻式、后喻式偏正复合词作为语言成分进行范畴化。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限定成分的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以外形为区别特征物”“以性质为区别特征物”等范畴,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中心成分的隐喻性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特形物”“特性物”“特定功能物”等范畴,其各自又有相应的上位和下位成员。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过程与经典范畴、原型范畴等范畴理论中所阐述的范畴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对应性。第七章,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这一章通过对网络购物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来探讨新时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新特点。通过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搜集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约686个,对其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分类,探求其在新时期展现的新特点。该章还重点探讨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与传统比喻复合词最大的区别—双重相似点问题,包括双重相似点的内涵、对喻体选择的影响、产生的理据等方面的问题。

赵菁[5](2020)在《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成词库理论、隐喻转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等理论对这类复合词进行认知上的分析,侧重解析内部语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和特点。本文对这类复合词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察:一.对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情况进行了考察,包括语义类型、语义结构、语义关系,偏正式“X+表色语素”的内部语义情况比较复杂。二.考察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隐喻转喻情况,其中隐喻型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明显多于转喻型和隐转喻型。三.分析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生成过程以及语义认知机制。分析时主要根据物性结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阐述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的一般概念整合、隐喻概念整合、转喻概念整合和隐转喻概念整合的过程,同时结合凸显机制阐释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同构异义的认知动因。

杨晶[6](2020)在《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色彩词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而逐渐被重视,学者们纷纷从文化、翻译、认知等角度对其进行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色彩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赤类色彩词为研究对象。在讨论时,首先确定符合本文所选取赤类色彩词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各类辞书和语料库系统中对语料进行收集,共收集到古代赤类色彩词92个,现代赤类色彩词128个。其次本文对两个时期的赤类色彩词进行历时分析,探讨古代赤类色彩词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词场特点;发现现代赤类色彩词与古代不同,其形成了以“红”为核心的同族词群,并对其语义特点、构成方式等进行讨论,此外还具有针对性地对核心词汇“红”以色彩义为基础向其他域转移的现象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历时对比,发现赤类色彩词在数量、衍生方式、核心词汇、词汇结构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说明变化产生的动因。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针对留学生在习得赤类色彩词时产生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意见,试图为赤类色彩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模式。

潘晨婧[7](2019)在《试论原型颜色词界定原则——以汉赋颜色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界定原型颜色词有助於了解特定时期颜色词的全貌。通过对汉赋颜色词的封闭描写分析,划分了五个颜色范畴并确定了该时期原型颜色词为"朱"、"白"、"青"、"玄"、"黄"。进而明确了三个界定原型顔色词的原则:原型顔色词使用频率最高、原型顔色词广义度分布最广、原型顔色词认知心理最显着。这三个原则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

杨煜婷[8](2018)在《国内外颜色词认知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颜色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对国内外颜色词研究文献爬梳,发现颜色词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基本颜色词及发生顺序、颜色词来源考释、颜色词语义研究、颜色词文化内涵、颜色词的编码过程及其认知机制五方面内容;所用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认知语言学研究法、社会语言学研究法和比较语言学研究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外颜色研究的具体内容、范式和方法。结果发现,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这一领域的研究面临着理论单薄、研究思路雷同、跨学科研究视角欠缺的问题。本文提出,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应结合传统训诂学、普通语言学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构建更具说服力的框架理论,并注重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挖掘。

冶慧颖[9](2018)在《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的颜色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类各民族在借助这一抽象概念表达色彩的同时,颜色词还被赋予了丰富的引申义、联想义和象征义等。人类对色彩光谱的划分和认知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但也不排除有特殊历史事件以及外来文化传入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有源可寻的。本研究将英语基本颜色词作为切入点,依据斯瓦迪士的《两百词表》,从中选出“黑”、“白”、“红”、“黄”、“绿”五个核心词概念进行语义研究。首先穷尽性地查找出这五个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及语义,并追寻其词源、颜色词衍生词和语义出现的年代,进而整理出每个颜色词的时间年表和语义年表。然后根据每个颜色概念下所有语义的凸显要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其进行范畴的归类,并运用语义图模型的研究方法分别绘制出这五个颜色范畴所有语义的语义图,再从语义类型学的视角把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与其他22种语言中相对应颜色概念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对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内所有语义的产生、演变及消亡过程进行描写与解释,试图比较出其共性和差异,进而探寻出这23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轨迹和演变机理,从而发现人类在颜色领域的认知共性。本研究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作者依次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现状、研究涉及的理论和依据、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至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英语中“黑”、“白”、“红”、“黄”、“绿”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颜色词的词源、年表、本义与引申义,并用语义图的方法和其它二十二种语言中同一颜色范畴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了这二十三种语言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差异以及原由,并对颜色词语义的演变机理作出解释。第八章则是本研究创新与不足的评价与展望。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将英语中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和语义进行了穷尽性的搜索,并对其词源、衍生词和语义产生的年代进行了详尽查询和历时的研究,对语义的发展演变轨迹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分析和归纳。(2)本研究首次从类型学的视角将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和其它22种语言中相应颜色词概念的语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本研究所取样本涵盖的语系、语族之广、语义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样本的多寡直接影响语义演变规律的正确总结。(3)本研究首次采用语义图的方法对颜色词语义进行直观展示,清晰地刻画了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及方式。

邓奇[10](2018)在《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感知经验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又受到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语言对比研究愈加重视认知机制的对比,试图比较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少学者通过认知的研究视角对比英汉语义范畴,且卓有成效,为英汉语义对比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感知形容词,它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首先在共时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语义层面对比并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然后通过历时研究讨论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和理据。本文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范畴的组织和形成,希冀可以更好地探究感知经验与概念表征及语言表征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理解原型、认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和概念基块(Halliday&Matthiessen,1999)都体现了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在范畴和范畴化研究上具有一致的对象和目标,都旨在考察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识解经验。原型范畴理论关注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都关涉经验识解和范畴化,三者具有交叉点,且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它们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又具有互补性。我们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主体,融合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的理论和概念,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我们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和数据,结合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共时语料采自英国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历时语料取自英汉历时词典和历时语料库。历时词典包括《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及《汉语大词典》。历时语料库主要包括赫尔辛基历史英语语料库和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在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早期现代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及现代汉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调查问卷包括自由列举问卷和典型性评分量表,考察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认知。我们得出以下发现:(1)原型成员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即触觉和空间觉形容词。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具有相同的生理感知机制,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英汉触觉、空间觉及嗅觉形容词范畴具有不同的原型成员。汉语味觉形容词的典型性显着高于英语同类词。子类词范畴中,英汉温度觉类词、宽窄类词、明亮类词、辣类词及香类词的典型程度相差较大,因为这些类感知经验在英汉文化模型中的显着性具有较大差异。感知经验不只是生理的产物,也是社会的、文化的产物。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差异源自英国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变迁。(2)原型特征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原型都是感官感知义,语义功能原型都是<描述语>和<属性>。英汉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构成原型关联,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构成原型关联。英汉温度觉类词的环境和触觉温度义与<描述语>存在原型关联,个体感受温度义与<属性>存在原型关联。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对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识解也具有一些共同点。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也具有一些差异。首先,英汉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形容词。在英汉文化模型中,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经验与认知域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同的紧密度和重要性。其次,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同。英语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和认知扫描存在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与其子类词在原型特征上的差异不是“客观”经验的对立,而是源自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上的差异。(3)原型成员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一直是触觉与空间觉形容词。在子类词中,英汉空间觉、视觉及听觉形容词范畴一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时期的变化最大,汉语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变化更显着。英汉味觉和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历时演变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文化模型中,感知经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先验性存在,而是随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改变。原型成员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知经验在社会文化中的变化。原型特征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语义特征原型一直是感官感知义。从子类词来看,英汉触觉、空间觉、味觉及听觉形容词的原型特征一直是感官感知义。由于受到英汉社会、历史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视觉形容词语义特征原型的演变存在较大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子类词范畴语义功能原型的演变存在差异,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认知扫描有所不同,表征的经验变化也存在差异。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英汉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经验表达的需要,不断调整词的语义功能。总之,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的演变呈现出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可见,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是认知和文化的统一体。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具有相似性,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的识解具有共性。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又具有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文化模型方面也具有区别。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共同影响着原型的产生和发展。(4)范畴化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机制一直都是以转喻为主;都含有从目标域向始源域进行映射的隐喻,体现了隐喻的双向性。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以转喻为主。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依赖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而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是转喻,关联的理据性逐渐增强。汉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更多样。在上古汉语时期,汉语感知形容词通过转喻、形象象似等多种机制与原型实例关联在一起。自中古汉语时期起,汉语新增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显着减少,关联的理据性也逐渐减弱。这些差异与英汉语言体系的性质特点和整体演变有关。英语属于音素文字,是他源文字,英语字母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象似性关联。而汉语是语素文字,作为自源文字,直接体现了汉先民对经验的划分和识解。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演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经验表达的需要,顺应语言内部自我调节机制。英语通过派生词来扩展词形,汉语通过复合词来增加音节。派生词和复合词分别满足了英语屈折语和汉语语素文字的特点。从认知视角来看,派生词的范畴化依赖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异同是英汉语言系统的特点、经验的表达需求、语言接触及认知机制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综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源自英汉语言系统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又反映了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语言接触及社会变迁的需要,是语言系统内外“合力”的结果。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创新:(1)本文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来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理论基础涵盖了共时和历时层面的研究,为今后的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借鉴;(2)本文通过语料库与问卷调查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两者的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3)本文结合频率统计、标记性、历时研究及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该研究思路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二、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1)颜色词“红”之下义范畴颜色词认知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颜色词“红”下的非基本颜色词的范畴层次
    (一)颜色词“红”下的非基本颜色词的划分
    (二)颜色词“红”下的非基本颜色词“粉”的特殊性
二、“红”之下义范畴颜色词的认知构建
    (一)基本颜色词“红”语义原型
    (二)“红”下义范畴颜色词语义隐喻
三、结语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3)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基本颜色词чёрный的认知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俄语国家语料库与研究素材的筛选
三、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四、颜色词чёрный的认知语义分析
    1. 转喻作用下чёрный的认知转义过程
    2. 隐喻作用下чёрный的认知转义过程
五、多义词的意义结构
六、结语

(4)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三、研究历史和现状
        (一)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期
        (二) 二十世纪中后期
        (三)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四) 关于“逆序”说研究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
    第一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概况
    第二节 比喻及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一、比喻的构成要素
        (一) “三要素”的含义
        (二) 本体喻体的辨析
        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一、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一)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
        (二)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
        二、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
    第一节 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
        一、本体的语义类别
        二、喻体的语义类别
        三、本体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一) 本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二) 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本体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一、本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二、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三、本体喻体语义类别的搭配特征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一、本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二、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小结
第四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
    第一节 比喻复合词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概况
        一、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三、前人研究成果
        (一) 前人关于词素之间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
        (二) 前人关于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法关系
        (一)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层次
        (二)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关系
        (一) 词素间的基本语义关系
        (二) 词素间的比喻关系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二) 前喻式状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一) 直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二) 喻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三、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
        (一) 词素入词而生下位义
        (二) 词素入词而生区别义
        (三) 词素入词而生代表义
    小结
第五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
    第一节 比喻跨度相关理论--“语义透明度”
        一、“语义透明度”心理学相关研究
        二、“语义透明度”语言学相关研究
        三、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
        (一)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联系
        (二)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区别
    第二节 比喻跨度的分级
        一、定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二) 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二、状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一) 性状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二) 动作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第三节 比喻跨度的影响因素
        一、本体的显隐
        二、相似点
        (一) 相似点对定中式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二) 相似点对性状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三) 相似点对动作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三、前喻式词素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及后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
        四、前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及后喻式限定成分的提示程度
        五、本体喻体的使用频率及喻指词素的造词频率
    第四节 比喻跨度的产生
    小结
第六章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
    第一节 范畴理论概述
        一、经典范畴理论
        二、现代范畴理论
        (一) 家族相似论
        (二) 原型理论
        (三) 基本层次理论
    第二节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
    第三节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的特点
        (一) 直指词素表示的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二) 直指词素依据区别特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上位范畴
        (三)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二、前喻式偏正复合词不同类型的范畴化
        三、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范畴成员的判定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第四节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一、隐喻性范畴的内涵与特点
        (一) 隐喻性范畴成员的范畴归属具有双重性
        (二) 喻指词素表示的隐喻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三) 喻指词素分别归属于各自的上位范畴
        (四) 15个上位范畴分别归属于3个语义类别范畴
        (五) “X是Y”的逻辑意义在隐喻性范畴中的对应
        (六)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
        三、隐喻性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成员的判定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
        (三) 隐喻性上位范畴不是家族相似性范畴
    小结
第七章 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
    第一节 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及分类
        一、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
        二、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分类
        (一) 按照语义类别分类
        (二) 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三) 按照相似点分类
        (四) 按照词素类型分类
    第二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特点
        (一) 命名对象和喻体种类丰富
        (二) 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具有多样性
        (三) 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数量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四) 喻体的选择具有倾向性
        (五) 产生及传播具有时效性
    第三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双重相似点
        一、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
        (一) 联想意义
        (二) 联想行为
        (三) 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的关系
        二、常规相似点与意图相似点
        (一) 常规相似点
        (二) 意图相似点
        三、双重相似点与喻体的选择
        四、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理据
        (一) 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动力
        (二)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三)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颜色词的研究
        1.2.2 含表物语素颜色词的相关研究
        1.2.3 前人研究的不足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考察
    2.1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界定
        2.1.1 表色语素的确定
        2.1.2 名、形语素的界定
        2.1.3 前偏后正“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界定
    2.2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
        2.2.1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类型
        2.2.2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关系
        2.2.3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结构
        2.2.4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隐喻转喻
    2.3 小结
第三章 一般型的语义认知
    3.1 一般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3.1.1 范围角色的整合
        3.1.2 量幅角色的整合
        3.1.3 感事角色的整合
    3.2 一般型的语义认知机制
        3.2.1 “程度+性状”类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3.2.2 “性状+性状”类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3.3 小结
第四章 隐喻型的语义认知
    4.1 隐喻型复合词的隐喻类别
        4.1.1 从结构上
        4.1.2 从内容上
    4.2 隐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4.2.1 形式角色的整合
        4.2.2 处置角色的整合
        4.2.3 定位角色的整合
        4.2.4 评价角色的整合
        4.2.5 构成角色的整合
        4.2.6 特殊的隐喻整合
    4.3 涉及隐喻的该结构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4.3.1 喻体的凸显
        4.3.2 物性角色的凸显
    4.4 小结
第五章 转喻型和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1 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1.1 转喻型的转喻类别
        5.1.2 转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5.1.3 转喻类的认知机制
    5.2 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2.1 隐转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5.2.2 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机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
        0.1.1 论文选题理由
        0.1.2 论文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3.1 本文研究内容
        0.3.2 本文研究方法
第1章 古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
        1.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1.1.2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1.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
        1.2.1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1.2.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1.3 古代赤类色彩词分析
        1.3.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1.3.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1.3.3 古代赤类色彩词特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现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2.1 现代赤类色彩词
        2.1.1 现代赤类色彩词发展总况
        2.1.2 现代赤类色彩词语义分析
        2.1.3 现代赤类色彩词的构成方式及表达效果
    2.2 现代赤类色彩词“红”的引申研究
        2.2.1 引申的原因
        2.2.2 引申的方式
        2.2.3 引申的认知域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古今赤类色彩词比较研究
    3.1 与古代赤类色彩词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3.1.1 数量的变化
        3.1.2 衍生方式的变化
        3.1.3 核心词汇的变化
        3.1.4 词汇结构的变化
    3.2 赤类色彩词历时变化动因
        3.2.1 色彩词内部原因
        3.2.2 色彩词外部原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4.1 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4.1.1 汉民族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4.1.2 不同国家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4.2 赤类色彩词的偏误表现及教学策略
        4.2.1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表现
        4.2.2 对外汉语教学中赤类色彩词的教学策略探索
    4.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内外颜色词认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颜色词认知研究现状
    (一) 研究内容
        1. 基本颜色词认知研究
        2. 专书或特定朝代颜色词的认知研究
        3. 跨语言颜色词认知研究
        4. 跨学科颜色认知研究
    (二) 研究范式与方法
二、颜色词认知研究问题与展望
    (一) 注重认知语言学研究与其他语言学方法的结合
    (二) 注重不同语料中颜色词的研究
    (三) 注重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提升和拓展

(9)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颜色词研究现状
        1.3.2 国内颜色词研究现状
    1.4 研究涉及的理论及依据
        1.4.1 语言类型学
        1.4.2 语义类型学
        1.4.3 认知语义学理论
        1.4.4 语义图模型
    1.5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5.1 语料来源
        1.5.2 研究方法
2 英语颜色“黑”的研究
    2.1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2.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黑色”词
        2.1.2 源于明暗表达的“黑色”词
        2.1.3 “借物呈色”的“黑”色词
    2.2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2.2.1 “黑”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2.2.2 “黑”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2.3 英语“黑”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2.3.1 英语“黑色”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2.3.2 英语“黑色”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2.4 英语“黑”语义图
        2.4.1 语义图构建说明
        2.4.2 英语“黑色”语义场的语义图
        2.4.3 英语“黑色”语义图解析
    2.5 与其它语言“黑”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2.5.1 与印欧语系“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黑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2.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6 与孤立语(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黑色语义图比较小结
3 英语颜色“白”的研究
    3.1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3.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白色”词
        3.1.2 源于明暗表达的“白色”词
        3.1.3 “借物呈色”的“白色”词
    3.2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3.2.1 “白”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3.2.2 “白”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3.3 英语“白”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3.3.1 英语“白”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3.3.2 英语“白”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3.4 英语“白”语义图
        3.4.1 英语“白”语义场的语义图
    3.5 与其它语言“白”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3.5.1 与印欧语系“白”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白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3.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6 与孤立语(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6 英语和其他语言“白”语义图比较小结
5 英语颜色“红”的研究
    5.1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5.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红色”词
        5.1.2 “借物呈色”的“红色”词
        5.1.3 颜色属性边缘化的“红色”词
    5.2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5.2.1 “红”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5.2.2 “红”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5.3 英语“红”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5.3.1 英语“红”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5.3.2 英语“红”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5.4 英语“红”语义图
        5.4.1 英语“红”语义场的语义图
    5.5 与其它语言“红”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5.5.1 与印欧语系“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红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5.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6 与孤立语(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6 英语和其它语言“红”语义图比较小结
6 英语颜色“黄”的研究
    6.1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6.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黄色”词
        6.1.2 “借物呈色”的“黄色”词
    6.2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6.2.1 “黄”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6.2.2 “黄”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6.3 英语“黄”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6.3.1 英语“黄”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6.3.2 英语“黄”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6.4 英语“黄”语义图
        6.4.1 英语“黄”语义场的语义图
    6.5 与其它语言“黄”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6.5.1 与印欧语系“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黄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6.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6 与孤立语(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黄”语义图比较小结
7 英语颜色“绿”的研究
    7.1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7.1.1 源于颜色表达“绿色”词
        7.1.2 “借物呈色”的“绿色”词
    7.2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7.2.1 “绿”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7.2.2 “绿”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7.3 英语“绿”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7.3.1 英语“绿”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7.3.2 英语“绿”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7.4 英语“绿”语义图
    7.5 与其它语言“绿”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7.5.1 与印欧语系“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绿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7.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6 与孤立语(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6 英语和其它语言“绿”语义图比较小结
8 结语
    8.1 英语颜色词来源及变迁
    8.2 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1 黑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2 白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3 红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4 黄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5 绿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3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及原由
        8.3.1 地理、气候及原生文化对颜色语义的影响
        8.3.2 宗教、政治导致颜色语义变异
    8.4 颜色词语义演变的途径——转喻和隐喻
    8.5 颜色词语义的传播及地缘影响
    8.6 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
    8.7 颜色词语义的矛盾性
9 创新、不足及展望
    9.1 创新
    9.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目录

(10)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1.3 研究问题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3.2 研究方法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应用价值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颜色词“红”之下义范畴颜色词认知语义分析[J]. 郑丽妍,刘伟伟. 文教资料, 2021(24)
  •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基本颜色词чёрный的认知语义分析[J]. 田秀坤,原有玮. 中国俄语教学, 2020(04)
  • [4]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D]. 尉方语. 山东大学, 2020(09)
  • [5]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D]. 赵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D]. 杨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试论原型颜色词界定原则——以汉赋颜色词为例[J]. 潘晨婧.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9(02)
  • [8]国内外颜色词认知研究综述[J]. 杨煜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9]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D]. 冶慧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10]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D]. 邓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