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典诗词动态美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谢琦琦[1](2021)在《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教学策略研究 ——以泸水市Y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诗词的语言向以厚重的蕴意为特色,是教师深度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突出素材。鉴赏古代文学的动词炼字要领,是品读诗歌独特语言特点为何的必经之路,同时更是建立初中古诗词鉴赏策略的“引路人”。该论文以“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教学策略——以泸水市Y中学为例”作题,从赏析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意蕴入手,分析如何把握诗词动词的炼字,牵丝引线,从赏析语言开始,逐步对诗歌的意象与情境形成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诗歌的感悟与渗透能力得以强化,进而促进其语言使用能力的提升。论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当今理论研究现状与教学现状,提出动词炼字的必要性,从而梳理炼字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践中的空白之处,以此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该论文的第一性,系统梳理统编版教材中,所有诗歌所运用的动词炼字,从动词切入,分析各类词汇在诗文中的艺术效用。以一般动词和动词活用两个方面为主,结合课本中的炼字佳句,探究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表达效果。在本章动词炼字梳理中,分析动词炼字产生的“传情效应”“临摹效应”与“虚实效应”的表达效果,丰富初中古诗词炼字教学艺术。第三部分,明确动词炼字于教学中的重要性,诗人以字为刀,雕刻出心灵深处的情感,通过炼字凸显出诗歌的生命——情感,因而教学就应通过动词炼字来挖掘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创造诗意的生活,产生对古典文化的共鸣。在第四和第五部分中,明确动词炼字在古诗词中造境、造意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漏洞,以Y中学为例探究教学中动词炼字的不足,整理分析现有问题后,从微观到宏观,由浅层到深层,提出古诗词动词炼字的教学策略。动词炼字的教学可以从诗歌本身出发,借助诗眼与意象体会炼字的妙趣;可以从师生感官出发,通过形、声、色,通过多重感官,漫游于诗歌意境之中;可以从群文出发,在文本的互通对比中揣摩文章间的别样意蕴。第六部分以上述分析为基础,以陶渊明的《饮酒》为教学案例,以“见”字作为意脉提供教学指导,为古诗词的动词炼字教学提供思路。捉住动词炼字,可以使学生穿越时空,打破言语隔膜,触碰到古人的心灵,在理解与认同优秀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达到传承与标新立异的目的。
耿君[2](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刘彤彤[3](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王悦笛[4](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郑韵扬[5](2021)在《北宋七言古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宋七言古诗为研究对象。北宋七古以创作生态、题材内容、表现功能、风格技巧等多方面的新变,实现了七古诗体的艺术成熟。本文围绕七古诗体特色和发展中的突出现象,重点把握代表作家对诗体和诗歌发展的引领作用,纵向置于唐宋七古演变中考察,横向比较同时代不同诗人、诗体的差异,对北宋七古的发展创新和艺术成就作出比较全面的探讨。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庆历诗人为中心,从酬唱语境切入,研究酬唱令庆历七古在题材内容、手法风格、表现功能等方面产生的关键变化。通过分析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体选择,明确庆历诗人对七古一体存在一定的自觉选择意识,且受到七古体制、功用和主体心态、人生经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庆历诗人自觉将七古大量用于知己朋友的私人交流酬唱,在题材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好奇”倾向,常见以多重视点的对话组织内容;在手法风格上,兼善抒情与议论说理,并且易具有轻松畅达、活泼奔放的风格。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友情题材中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现实与历史题材中鲜明的议论品质,和咏物题材中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第二章以苏门诗人为中心,研究他们几类重要的七古题材如何营造“奇趣”的审美感觉和风格。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擅长景物的动态呈现并具有哲理导向,主动对游踪进行贴合主体体验的剪裁。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往往与画作形制、内容、风格达成和谐一致,多运用以真实写虚幻的手法,呈现丰富的真幻关系,并展开更自由广阔的联想。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善于运用多种叙写技巧形成平中见奇的反差化趣味,并以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对物我关系的建构来超越日常。第三章探讨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北宋七古在起首与结尾、分段与线索、转折与过脉三个方面都有精密的表现和创新。“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对北宋七古章法有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和辨析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可以看出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七古章法的差异。苏轼七古的命意、构思和布局经常能在相应的古文中找到参照或形成互动,善于从前代典籍中汲取章法经验。欧阳修与王安石七古章法有舒缓和陡峭的差别,且欧阳修更擅长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有机融合的复合式结构。黄庭坚七古体制明显趋于收缩、收敛,以短章见长,也代表了其后北宋诗人诗体创作重心的变化。第四章探讨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分为比喻和用典两方面。北宋七古擅长博喻和详喻,在喻体的选择、比喻的审美风格和创作方式上竞出新意,并且注重比喻的理路。梅尧臣七古用典已有博取和详写的趋势,日常生活书写中的用典将陌生诗材纳入传统的表现经验,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欧阳修擅长通过用典刻画事物,和塑造七古特定的风格,并体现博物学的倾向。苏轼和黄庭坚七古用典更加广博、密集、形式灵活,能够自出己意,与七古擅长的议论说理结合,使用典真正服务于奇思的表达。用典能够有效改善七古过分追求畅达而易伤平滑、直露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影响意脉流畅、形成套语等弊端。北宋七古用典的发展过程,也是知识影响七古风貌的过程。
陈曦[6](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云[8](2020)在《文本细读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华彩明珠。它以精炼的语言形式、丰富的表现手法、深远的文化内涵、诗意的精神境界在传统文化长河中绵延流淌,生生不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是课程目标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古典诗词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的使命。除了记诵积累的基础目标,古典诗词教学还应当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格品性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面临尴尬境地。本论文针对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误用的现象,提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界定、应用的方法、应用的策略等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运用文本细读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文献,对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其次,讨论了文本细读的概念,从文学批评和初中语文教学两方面对文本细读进行了分析,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有别于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文本细读,是基于语用学的一种文本解读活动。再次,在分析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讨论了当下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散步式细读、琐碎化细读、单向式细读,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最后提出文本细读的教学案例。
刘延[9](2020)在《穆旦新诗文体研究》文中指出穆旦是一位走在新诗文体探索道路上的诗人,他为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体探索的曲折脚步也印刻于他的诗作中,不仅显露出他独特的文体理念,还造就其别具一格的文体风貌。因此,本文从文体研究入手,选取最能体现其新诗文体特色的四个文体组成元素意象、语言、修辞以及节奏来深入分析穆旦的文体风格,运用文本细读、传记研究、语言学和修辞学理论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穆旦的新诗文体,总结穆旦新诗的文体风格,并试图挖掘其对于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正文第一章从穆旦的整体创作入手把握他的文体理念,梳理其文体理念的表现、实践及缘起,指出穆旦所倾向的文学体裁“三分法”理念在其新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论述穆旦新诗的个性化意象、再创造意象、空间意象和时间意象,它们有着反传统、现实性与西方现代性相融合的特点,彰显着穆旦新诗文体的新与真。第三章从词汇与句法两方面出发透视穆旦的诗语策略,体会穆旦诗语的个中滋味。穆旦的诗语具有戏剧化和叙事化的特点,呈现出新诗兼容并蓄的文体风格,表明穆旦竭力拓宽新诗语言表达空间的努力。第四章探究穆旦的修辞技巧,重点分析悖论、对比、反讽及隐喻四种修辞方式的运用,体味它们所呈现出的含混多义的诗学效果。穆旦的修辞既体现出诗人的机智多思又蕴涵着诗人的文化旨趣,令诗意含藏不尽,于解读层面张力十足。第五章主要分析穆旦的自由体和格律体创作,指出穆旦新诗的节奏特色。穆旦写诗追求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的和谐一致,且更注重内在节奏的营造,诗人笔蘸浓情,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之歌。
唐莉彬[10](2020)在《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针对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如何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笔者通过对T县第四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在想象中浮现影像元素的教学方式。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参与观察等方法,本人在调研学校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作为课堂的观察者,了解当地的教学现状,在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和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研究后,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和教学相关的建议,旨在提高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的内涵,并对意象的跳跃性、意象的伸缩性和意象的弥散性进行分类,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关于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的教学现状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意象审美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意象教学表面化和教学手段陈旧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节奏过快,忽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表现出以考试为指挥棒的功利化倾向,没有意识到“审美无利害”的重要性,不重视学生“自由愉悦感”的获得。第三章是根据上述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想象中浮现影像元素的教学方式。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其次,引导学生对诗词意境中意象的独特性进行想象,通过在想象中浮现影像元素的方式,“再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画面;最后,升华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同时,还给出课堂实施的教学建议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中国古典诗词动态美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典诗词动态美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教学策略研究 ——以泸水市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 |
2.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必然要求 |
3.初中古诗词中对于古典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
(二)研究现状 |
1.初中古诗词鉴赏研究 |
2.初中古诗词炼字研究 |
3.初中古诗词动词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例说及分析 |
(一)初中古诗词动词梳理 |
(二)初中古诗词动词的归类及分析 |
1.普通动词 |
2.名词活用为动词 |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三)初中古诗词动词效应的总结 |
1.传情效应——平中见奇 |
2.描摹效应——静中生动 |
3.虚实效应——拙中诞巧 |
三、古诗词教学中动词炼字的重要意义 |
(一)打破视觉观感局限 |
(二)提升诗境赏析水平 |
(三)牧养诗意语文生活 |
(四)共鸣古典文化自信 |
四、动词炼字的教学现状 |
(一)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动词炼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 |
1.无“炼”:忽视推敲 |
2.浅“炼”:局限文本 |
3.滥“炼”:过度解读 |
(三)归因分析 |
1.对古诗词语言的特殊性理解不到位 |
2.重视知识而轻视字词的推敲锤炼 |
3.历史间隔造成的古今异义 |
五、动词炼字教学实施策略及应用 |
(一)从无到有——多手法剖析,重视推敲 |
1.推敲诗眼,捕捉语言理趣 |
2.聚焦景物,推测语言情趣 |
(二)由浅入深——多感官动用,跳脱文本 |
1.以读入境,感受语言之美 |
2.以图助力,再现语言之景 |
3.以乐渲染,营造语言之情 |
(三)防滥化精——多文本并入,深度解读 |
1.群文鉴赏,拓展语言视野 |
2.鉴赏典型,丰富语言体验 |
(四)共鸣优秀古典文化——多层面应用,百花齐放 |
1.经典传承,以写作锤炼文学功底 |
2.文化创新,以文娱激发文化自信 |
六、古诗词动词炼字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解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
一、辽阔的疆域 |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独尊 |
二、道教思想盛行 |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
三、太乐及其职能 |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
一、以舞相属 |
二、即兴舞蹈 |
三、自娱舞蹈 |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
一、宫廷乐舞 |
二、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
一、美的造型 |
二、圆形轨迹 |
三、以腰为轴 |
四、形神统一 |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
一、袖的分类 |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
一、盘鼓舞其名目 |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
一、郊祀乐舞 |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美丑兼备 |
二、本俗求雅 |
三、阴柔飞动 |
四、以悲为美 |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
一、继往开来 |
二、审美走向自觉 |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一、以“诗”传情(为媒) |
二、人物的诗才 |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二、语言的色彩美 |
三、语言的音乐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
一、自然意象 |
二、社会(历史)意象 |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北宋七言古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七言古诗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七古概念与体制的辨析 |
(二)七古发展流变研究 |
(三)名家七古个案研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酬唱中的北宋七古新变:以庆历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庆历诗人的诗体选择和七古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庆历七古知己酬唱的特征 |
一、对象场合:知己朋友,私人交流 |
二、题材内容:“好奇”倾向,对话视点 |
三、手法风格:情理兼长,轻松畅达 |
第三节 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 |
一、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 |
二、现实与历史关照中的议论品质 |
三、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 |
第二章 北宋七古“奇趣”的开拓:以苏门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 |
一、景物的动态呈现和哲理导向 |
二、贴合主体体验的游踪剪裁 |
第二节 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 |
一、题画诗的诗体选择 |
二、以“真”写“幻”,心游画外 |
第三节 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 |
一、平中见奇的反差化叙写 |
二、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物我关系的建构 |
第三章 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 |
第一节 北宋七古章法结构的变化 |
一、起首与结尾 |
二、分段与线索 |
三、转折与过脉 |
第二节 “以文为诗”对北宋七古章法的影响 |
一、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 |
二、欧、王、苏、黄七古章法比较 |
第四章 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 |
第一节 北宋七古比喻的博、详、新、理 |
第二节 用典:知识对北宋七古风貌的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北宋主要诗人七古创作比例表 |
附录二 宋元明清诗话七古论评汇编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文本细读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三、文献综述 |
(一)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研究综述 |
(二)文本细读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应用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本细读含义细溯 |
第一节 文学阅读视野下的“文本细读” |
一、“文本细读”的本义 |
二、“文本细读”的话语变异 |
三、孙绍振“文本细读” |
四、小结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
一、国内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
二、国外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
三、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界定 |
第二章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问题与运用方法 |
第一节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的误区 |
一、散步式细读 |
二、琐碎化细读 |
三、单向式细读 |
第二节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的“度” |
第三节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的宏观方法 |
一、想象还原解析矛盾 |
二、互文参照比较阅读 |
第四节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的微观方法 |
一、细读语言 |
二、细读景物 |
三、细读意象 |
第三章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文本细读案例 |
第一节 古典诗歌《木兰诗》的文本细读 |
一、《木兰诗》体裁的比较阅读:以“事”载“情” |
二、《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互文解读 |
三、《木兰诗》语言的艺术魅力 |
第二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文本细读 |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字字句句皆慨叹 |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病树”意象细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9)穆旦新诗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穆旦新诗作为文体研究对象的说明 |
二、穆旦新诗文体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得失 |
三、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穆旦文体理念的表现、实践及其缘起 |
第一节 穆旦独特的文体观 |
第二节 几类主要体式的介绍 |
第三节 穆旦新诗文体溯源 |
第二章 求新求真:穆旦新诗的意象生成 |
第一节 意象求新:传统的叛逆者 |
一、个性化的代表意象 |
二、再创造的西方意象 |
第二节 意象求真:现实的接受者 |
一、“新的抒情”与空间意象 |
二、个体成长与时间意象的变化 |
第三章 兼容并蓄:穆旦新诗的语言表达 |
第一节 戏剧化表达:独特的词语运用 |
一、准确传神的动词 |
二、变幻莫测的人称代词 |
第二节 叙事的追求:语言逻辑的强调 |
一、叙事性的语法成分 |
二、复句的呈现 |
第四章 含藏不尽:穆旦新诗的修辞张力 |
第一节 表现复杂:悖论与对比 |
一、悖论:矛盾的外在表现 |
二、对比:对立的内在结构 |
第二节 遮蔽真实:反讽与隐喻 |
一、反讽——智性暗语 |
二、隐喻——隐晦曲折 |
第五章 依情定语:穆旦新诗的抒情节奏 |
第一节 “竞自由”——情感地迸发 |
一、标点与顿歇 |
二、跨行的艺术 |
第二节 “怅寥廓”——节制地抒情 |
一、建行美与韵律美 |
二、回环复沓的主题句 |
结语 |
一、穆旦新诗文体的个性特征 |
二、穆旦的文体探索对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的内涵 |
第一节 意象的跳跃性 |
一、时空交错式 |
二、层递式 |
三、辐辏式 |
第二节 意象的伸缩性 |
一、空间延伸 |
二、空间缩放 |
第三节 意象的弥散性 |
一、意象-意象 |
二、情感-意象 |
第二章 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学基本概况 |
一、课堂教学情况 |
二、教学有效性 |
第二节 意象审美困境 |
一、意象审美表面化 |
二、教学手段陈旧化 |
第三节 审美困境深层次原因 |
一、考试指挥棒,忽视想象力的培养 |
二、功利性审美,缺乏“自由愉悦感” |
第三章 浮现影像元素的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 |
第一节 想象中影像元素的浮现 |
一、诗词意境“再创造” |
二、影像元素的浮现 |
第二节 课堂实施的教学建议 |
一、想象力的发挥应不偏离主线 |
二、在意境想象中灵活运用影像元素 |
三、注意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的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国古典诗词动态美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古诗词动词炼字教学策略研究 ——以泸水市Y中学为例[D]. 谢琦琦. 大理大学, 2021(08)
- [2]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5]北宋七言古诗研究[D]. 郑韵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6]《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文本细读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 刘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穆旦新诗文体研究[D]. 刘延.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中学古诗词形象思维独特性教学研究[D]. 唐莉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