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

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

一、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论文文献综述)

张焱[1](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韩宇舟[2](2019)在《辽宁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辽宁省当前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总结辽宁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情况,论述目前辽宁省针对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主要经验及做法;为进一步完善辽宁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客观建议。

王春阳[3](2019)在《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形势越发紧张,能源短缺已经对人们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寻求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尽管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不可再生能源储量较低,如果不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必将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多种新能源发电类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清洁、可持续等明显优势,对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十分有利,因此,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广、获取容易,技术门槛较低的技术优势,随着世界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上升,其规模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本论文探讨了大容量光伏电站并网的技术特征和方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研究大容量光伏电站并网对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影响。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受气候、季节、天气等等原因影响很大,当地区电网中新能源占比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影响降低了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传统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很难解决光伏发电随机性的问题。本文以铁岭地区鸡冠山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为背景,通过对当地电网概况,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平衡,接入系统解决方案演示,电气计算等的综合分析等得出最优并网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讨论了光伏电站出力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给地区电网负荷预测带来的影响以及提高地区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的常用预测方法,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用于预测区域电网的短期负荷。为了提高光伏电站连接到电网后区域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经过与传统方法以及公司D5000系统负荷预测应用模块作对比,本文所提算法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光伏电站并网后导致的负荷预测准确率降低问题,在中国新能源项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大容量光伏电站的未来研究和项目实施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1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2篇。

蓝澜[4](2014)在《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带来了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两大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清洁、可持续的替代能源,成为能源工业的历史挑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其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能源价格是能源竞争的关键,只有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价格上与传统能源形成可比性,能源更替才能通过市场竞争逐渐完成。能源价格受到能源政策、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战略、技术研发战略将对新能源革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价格、政策等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从政策角度为我国合理、高效发展新能源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我国能源的分布结构、分布特点和能源存储方式,重点研究了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输出特性方程,并仿真分析了其发电输出特性。由于受到风能资源和太阳光辐射资源随机性和波动性的影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输出特性都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同时分析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不同接入模式对电网规划、运行、保护、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某省光伏并网为例,计算分析了光伏全年的输出特性及其并网后对该省电网峰谷差的影响。(2)利用能源技术经济学评价方法—平准化能源成本分析法(Levelized Cost of Energy, LCOE),以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例,比较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项目的长期投资平均成本。研究表明,在只考虑环境外部效益而不考虑其他鼓励性政策、补贴的前提下,风力发电项目比火力发电项目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应该改变对新能源成本过高的固有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讨论了影响新能源发展的实际因素,提出了国家应该逐步减少对新能源发电环节的补贴,加强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支持和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支持,这样更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3)深入分析了我国产生弃风现象的原因,指出弃风问题本质是电力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问题,解决弃风问题需要包括风力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以及用电客户在内的各个环节、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对我国目前采用的弃风供暖系统和风储联合运行系统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系统经济效益受限于热电比,只有当热电比介于1到2之间时系统才能盈利,当热电比大于2时系统将一直处于负盈利状态。同时,折现率对系统的经济效益也有较大的影响,折现率越低,系统地经济效益越好。对于风储联合运行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飞轮储能系统相对于超级电容储能、超导磁储能来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4)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新能源政策、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相关国家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条件,对我国现行的新能源政策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应当在新能源的利用当中起到带头作用,并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保证,例如新能源电价、补贴、税收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应该建立健全的新能源的消费市场;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资源要进行准确的评估。(5)分析了现行能源价值模型,影子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收益现值模型、CGE模型等,提出了适合于新能源的包含环境因素和旋转备用因素的新能源价值模型,过该模型可以为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的确定和国家对于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出台提供理论依据。以风电为例,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在考虑环境价值和旋转备用后,风电场在现行上网电价下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

王成[5](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王晓峰[6](2011)在《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能是非常重要并储量巨大的能源,它安全、清洁、充裕。由于风力发电过程不消耗矿产资源,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利用风力发电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但是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并具有明显的反调峰特性,风电大规模并网后将增大系统调峰容量的需求,所以风电的消纳能力在整个风力发电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消纳能力的研究对于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为政府的风电规划和输电规划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首先总结风电消纳能力研究理论,并且采用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法,结合东北风电的特点,统计东北电网所有风电场的出力数据,对风电发展的现状和风电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包括东北平均风速年变化,风电场力同时率的分析,风电曲线与负荷相关性的统计分析,负荷低谷和高峰时段风电出力的统计分析;然后介绍电力系统现状,负荷需求预测以及东北地区电源及电网发展规划,分析东北电网的消纳能力,并对未来的消纳能力进行预测。最后总结东北电网风电发展分析结果,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蔡文政,宁全有[7](2010)在《辽宁双岭水利枢纽通用自动抓梁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电站设计中,电站进口设置移动式启闭机配置抓梁起吊拦污栅及闸门是经常遇到的布置型式,常规设计是根据孔口及门槽尺寸设计不同的抓梁,需要启吊时再拆换抓梁。在双岭水利枢纽工程中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门槽宽度的抓梁,实现了一套抓梁既可以启吊拦污栅又可以启吊闸门,灵活方便。不但节省投资,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经过实践检验运行是可靠的。本文对抓梁的结构进行了介绍。

张福聚,王相波,王文志[8](2008)在《浑江梯级水电站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桓仁、回龙山、太平哨3座大中型水电站,为浑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一、二、三级,自投入东北电力系统运行至2007年,共累计发电335.10×108kW·h,累计产值达26.47×108元,为3座电站固定资产投资原值的5倍,累计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821×108元(按辽宁省1990年每度电创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45元计)。在取得发电效益的同时,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综合效益:保障防洪安全、促进农业增主、加快旅游发展等。通过效益分析,应用投入、产出效益法比较,得出浑江水电梯级开发是完全成功的结论。

谭云广,路奔[9](2007)在《辽宁农村水电站机电设备问题调查及技术改造方向》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农村水电站机电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一一进行解析,并对各种机电设备改造及新建电站,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谢伟[10](2004)在《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文中认为 辽宁双岭水电站两台机组全部安装调试结束,成功并网发电。电站装机2.5万kW,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富春江富士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富春江富士水电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的先进技术,在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制造的产品在百龙滩、竹洲、赵山渡、西江等电站成功运行,又成功中标青居、北津、台江、龙上、古顶等电站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工程,标志着公司在

二、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能源
        2.1.2 产业政策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规制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3.1.2 中国核电产业
        3.1.3 中国风电产业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3.3.1 财政政策
        3.3.2 税收优惠政策
        3.3.3 电价补贴政策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4.1 美国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2 日本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3 德国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4.4.1 加强立法工作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4.5 本章小结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5.1 相关概念
        5.1.1 动力机制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6.2 模型与数据
        6.2.1 面板数据模型
        6.2.2 变量定义
        6.2.3 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实证结果
        6.3.2 结果分析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6.4 异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7.1 相关研究回顾
        7.1.1 国外研究
        7.1.2 国内研究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7.4.1 基本情况
        7.4.2 调查问题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8.1 理论基础
        8.1.1 经济增长理论
        8.1.2 增长极限理论
        8.1.3 峰值理论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8.2 文献研究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8.3.1 指标的选取
        8.3.2 模型的选择
        8.3.3 实证分析
        8.3.4 研究结论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8.4.2 模型分析
        8.4.3 研究结论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辽宁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概 述
    1.1 红河电站
    1.2 蒲石河电站
    1.3 影壁山电站
    1.4 土门子水库电站
2 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
3 经验及做法
    (1)树立新的规划理念
    (2)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3)做好技术指导、督促检查,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4)因地制宜,做到科学、有序地开发农村水能资源
4 建 议
    (1)大力推进增效减排项目的实施
    (2)进一步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积极倡导水电绿色发展,推广绿色小水电评价

(3)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光伏并网对地区负荷预测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做工作
2 鸡冠山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地区电网概况
    2.1 电力系统概况
    2.2 电力负荷预测
    2.3 电源建设安排及电力电量平衡
    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3 接入系统方案及相关电气计算
    3.1 接入系统形式及设备选型
    3.2 设备选型
    3.3 接入系统方案及潮流计算
    3.4 电力系统二次
    3.5 调度自动化部分
4 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影响分析
    4.1 常用预测方法介绍
    4.2 光伏并网短期负荷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及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新能源发电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新能源发电技术现况
        1.2.2 我国新能源发电资源与发展趋势
    1.3 新能源发电特性和经济性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新能源发电特性与并网技术分析
    2.1 新能源发电模型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2.1.1 风力发电模型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2.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型与动态特性分析
        2.1.3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输出特性
    2.2 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及其对电网影响分析
        2.2.1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2.2.2 太阳能发电并网技术
        2.2.3 分布式能源系统并网技术
        2.2.4 新能源入网对电网的影响
        2.2.5 分布式能源入网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2.3 光伏发电对负荷峰谷差影响分析
        2.3.1 光伏电站的调峰特性
        2.3.2 光伏电站出力对负荷峰谷差的影响
        2.3.3 2010年光伏电站出力对负荷峰谷差的影响
        2.3.4 2015年光伏电站出力对负荷峰谷差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经济性分析研究
    3.1 能源经济性分析方法
        3.1.1 净现值法
        3.1.2 平准化能源成本分析法
        3.1.3 能源项目评估的折现率
    3.2 基于LCOE的发电成本分析
        3.2.1 火电发电成本分析
        3.2.2 风力发电成本分析
        3.2.3 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3.3 基于LCOE的电力发展规划分析
        3.3.1 火力发电发展规划分析
        3.3.2 风力发电发展规划分析
        3.3.3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规划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高风力发电经济性的技术研究
    4.1 风力发电的弃风问题
        4.1.1 弃风现象
        4.1.2 弃风问题研究现状
    4.2 风电供暖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4.2.1 风电供暖技术
        4.2.2 风电场经济性分析
        4.2.3 热力公司经济性分析
        4.2.4 电网公司经济性分析
        4.2.5 实例计算与分析
    4.3 风电储能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4.3.1 风电储能技术
        4.3.2 风电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
        4.3.3 实例计算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能源政策与定价机制研究
    5.1 我国现行新能源政策分析
        5.1.1 新能源的法规和政策
        5.1.2 新能源政策存在的问题
        5.1.3 新能源发展政策改进措施
    5.2 能源定价机制
        5.2.1 能源定价方式
        5.2.2 能源价格模型
    5.3 新能源发电的价值模型
        5.3.1 新能源发电成本模型
        5.3.2 新能源发电价值模型
        5.3.3 新能源发电价格模型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作者简历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风电发展困境研究
        1.2.2 风电发展的经济性与市场价值分析
        1.2.3 风电发展机制与策略研究
        1.2.4 风电发展的容量分析
        1.2.5 风电消纳能力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难点
    1.5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相关理论
    2.1 外部性理论
    2.2 风能资源评价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法
第3章 东北电网风电现状与特性分析
    3.1 风电现状
        3.1.1 风电现状及发展
        3.1.2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现状
        3.1.3 风电对电网调度运行影响
        3.1.4 风电功率预报系统
    3.2 风电特性分析
        3.2.1 东北风能资源分布
        3.2.2 东北平均风速年变化的统计分析
        3.2.3 风电场出力同时率的统计分析
        3.2.4 风电曲线与负荷曲线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3.2.5 负荷不同时段风电出力的统计分析
第4章 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分析
    4.1 电力系统现状
        4.1.1 电网现状
        4.1.2 发电现状
    4.2 负荷需求预测
        4.2.1 需电量和需发电负荷预测
        4.2.2 东北电网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预测
    4.3 东北地区电源及电网发展规划
        4.3.1 东北地区区外来电规划
        4.3.2 东北地区电源发展规划
        4.3.3 东北地区电网发展规划
    4.4 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分析
        4.4.1 调峰平衡原则
        4.4.2 调峰平衡
        4.4.3 消纳风电能力分析
        4.4.4 2010年风电系统要求
    4.5 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预测
        4.5.1 2015年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展望
        4.5.2 2020年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展望
第5章 东北电网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东北电网风电发展分析结果
    5.2 东北电网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 对策建议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辽宁双岭水利枢纽通用自动抓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抓梁结构
3 设计探讨

(9)辽宁农村水电站机电设备问题调查及技术改造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问题
    1. 水轮发电机组问题
    2. 水电站辅助设备部分存在问题
        (1) 水轮机调速器问题
        (2) 发电机励磁系统存在问题
    3. 电站电气设备所存在的的问题
        (1) 变压器存在的问题
        (2) 电气设备开关存在问题
二、技术改造的发展方向
    1. 水轮发电机组的大修与改造
    2. 水电站辅助部分技术改造
        (1) 水轮机调速器技术改造建议
        (2) 机励磁系统技术改造及发展方向
    3. 水电站电气设备技术改造及发展方向
        (1) 电力变压器
        (2) 电气开关设备

四、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辽宁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与展望[J]. 韩宇舟. 小水电, 2019(05)
  • [3]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D]. 王春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4]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D]. 蓝澜. 华北电力大学, 2014(12)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6]东北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研究[D]. 王晓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7]辽宁双岭水利枢纽通用自动抓梁设计[J]. 蔡文政,宁全有. 东北水利水电, 2010(05)
  • [8]浑江梯级水电站效益分析[J]. 张福聚,王相波,王文志. 东北水利水电, 2008(08)
  • [9]辽宁农村水电站机电设备问题调查及技术改造方向[J]. 谭云广,路奔.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7(05)
  • [10]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J]. 谢伟. 水力发电, 2004(01)

标签:;  ;  ;  ;  ;  

辽宁双岭水电站并网发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