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法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胜,张若彤,刘亚星[1](2021)在《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内生机理及阻断策略》文中指出"帕金森定律"是单位治理困境的一种反映,严重影响治理成效。"帕金森定律"有其内在的生成机理:官本位思想是诱发"帕金森定律"的隐性逻辑,用人机制不科学是"帕金森定律"生成的显性逻辑,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帕金森定律"滋长蔓延的直接逻辑。应以破除官本位思想为根本,以完善基本治理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部门自我管理能力为内生动力,彻底根除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隐患。
刘嘉琪[2](2020)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公共危机层出不穷。在紧迫、高压的危机期间,公众通过发达的社交网络非正式地快速聚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既有可能汇集众智,释放出良性力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协同者,但又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造成严重的破坏,变为危机管理活动中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更加深刻地感知、理解与引导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论文立足于嵌入社交网络中真实存在的“人”的内部认知特征与外部行为规律,采用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手段,遵循“行为感知—行为理解—行为引导”的逻辑主线,依次从四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跨层次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卷入行为感知层来看,通过社交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危机信息的感染下,道德诉求性和功利诉求性内容均可提升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的可能性。而且,危机信息中嵌入的多元负面离散情绪会“定向地”增强或削弱诉求性内容的煽动效果。为剖析个体制定卷入决策时的认知加工线索与加工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信息诉求理论与情绪评价理论,建立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实证模型。其次,将用户自主创作的危机信息中常表达的两类诉求性内容(道德诉求和功利诉求)概念化,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对其强度进行测量。随后,区分了嵌入信息中的两类常见的负面离散情绪(愤怒与焦虑)间的细粒度差异,并运用LIWC程序完成测量工作。最后,通过新浪微博和Twitter平台采集到的公共危机事件(“魏则西事件”、“泰国沉船事件”、“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和“#MeToo事件”)期间的数据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诉求性内容的主效应以及负面离散情绪的多重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并完成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危机信息中的道德诉求性内容(作为启发式加工线索)与功利诉求性内容(作为系统式加工线索)均可以瞬间唤醒大量用户卷入;(2)当愤怒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焦虑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爆发巨大的煽动力;(3)相反,当焦虑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愤怒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降低危机信息的吸引力,削弱公众的社交网络卷入。第二,从卷入行为理解层来看,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是多重内部心理动机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外部行动结果,且公众在不同社交网络情境下进行决策时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倾向,呈现出不同的“自我”认知状态。为理解公众主动发生良性卷入行为的前因动机与必备条件,本研究面向两类具有典型性差异的社交网络情境(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以最常见的谣言对抗行为为例,借助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理论与道德—功利倾向动机框架,把人们在面对谣言对抗任务时的心理动机划分为具有道德倾向的“自律”动机(即,个人规范)、“他律”动机(即,社会规范)和具有功利倾向的“利他”动机(即,信息支持)、“利己”动机(即,自我呈现)。通过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多发性动机相互交织、共同牵连而成的组合路径进行梳理,探寻驱动或抵触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发生的最典型、最精简、最核心的因果关系链。实证结果表明:(1)在围观者众多的微信平台中,当人们面对良性卷入决策困境时,会表现出冷静的“客我”角色,倾向于运用理性的功利动机分析结果的收益;(2)相反,在围观者较少的微博平台中,人们总是可以做自然的、简单的、真实的“主我”,依赖根植于自身的道德动机做出本能的反应。第三,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微观的视角,大多数精心设计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改善危机沟通能力,提升公众的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意向。而且,明确了社交网络用户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异质性会显着地影响助推策略的实际效果。为引导更多公众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提升良性卷入行为意向,本研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引入新派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充分考虑了危机决策者的非理性认知特征,并针对个体决策框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三种政府危机沟通助推策略,包括针对决策者本身的心理定势启动助推、针对决策选项的额外选项助推与针对决策环境的示范性规范助推。以认知风格中的大脑半球偏好理论作为将助推对象分类的依据,进一步细化探讨了助推策略在社交网络用户心理认知层面对行为机制的影响。采用4(助推策略类型)×2(助推对象认知风格类型)的两因素被试间在线实验,考察助推策略对于引导用户完成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助推策略和认知风格彼此之间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以助推方式干预人们卷入决策的切入点看似小巧精致,却切实地抓住了“问题来源于行为,行为来源于选择”的核心本质。不论是心理定势启动助推策略,或是示范性规范助推策略,都会提高公众良性卷入行为意向;(2)但是,额外选项助推由于可能会增加个体的认知加工负担,因此,在紧迫的公共危机情境下并不会产生预期的良效;(3)用户自身的认知风格对助推方式的卷入引导效果产生了显着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左脑偏好者,右脑偏好者更容易被助推干预影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良性卷入行为意向。第四,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宏观的视角,面向不同的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偏差集体卷入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政府施加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助推干预,社交网络系统均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集体卷入演化态势,从而提示政府的干预活动应具备“定制式”引导思维。为有效地阻断公众集体偏差卷入行为,及时疏解偏差卷入者,引导公众向理智状态过渡,本研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区分了公众集体卷入行动中的角色差异,并引入了传染病传播领域的2SI2R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反应理论,厘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当倡导者向社交网络系统中输入偏差信息后,用户介于未知者、卷入者(包括,支持者与扩散者)和免疫者之间的卷入状态转移规则。运用微分方程组对卷入状态转移机制进行数理描述,并借助数据驱动的仿真方法刻画出用户的集体卷入趋势。通过调节与控制变量参数,观测政府在不同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卷入者,施加不同强度的助推干预后,社交网络系统中呈现的不同用户集体卷入态势演化规律,最终得到了 6条重要结论。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干预策略,增强了助推方式的实用性,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与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引导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意义。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微观个体认知层面洞悉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质。为弥补现有大多数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仍停留于对外部行为的关注,而忽视了从微观心理层面科学洞悉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因的不足,本研究从嵌入于社交网络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内在心理认知(包括,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心理动机要素、认知风格差异、心理应激反应状态)入手,揭开决策者的心理“黑箱”,“由内而外”地感知、理解用户良性卷入行为的主观能动倾向与规律,正向引导用户的社交网络卷入行为。从而,对微观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与宏观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跨尺度融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变量创新,从道德—功利角度解读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决策过程。尽管对道德与功利的探讨是传统危机管理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但当公共危机迁移至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后,研究人员似乎忽视了从道德—功利角度对现象背后根本性矛盾的思索。本研究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充斥着的外部危机信息中的道德—功利诉求性决策线索,以及决策者内部的道德—功利心理动机的剖析,帮助公共危机研究者更加了解公众的决策过程,同时也为卷入行为研究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三是研究内容创新,从助推干预视阈为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提供一种新型行为引导思路。在面向公共危机情境的公众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引导方面,现有的干预手段与干预研究稍显局限,普遍存在着介入晚、反弹大、“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创新地汲取了新派行为经济学思想,借助助推理论,将软性的、非侵入式的助推干预方式纳入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处置与行为引导研究体系,验证了助推干预工具的有效性并摸索出一系列令助推干预效果最优化的实施策略。从而,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助推干预这种新型行为引导方式,并加强对它的重视。四是研究思路创新,从多元学科交叉渗透视角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体系的跨界新思考。本研究吸收了多元学科在研究范式、方法论方面的深厚积累,但并不完全囿于学科的藩篱,始终秉持着管理学科在洞察现象背后机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核心思想牵引下,本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尝试将不同学科中的理论(包括,信息诉求理论、情绪评价理论、社会促进理论、助推理论、心理应激理论等)、模型(包括,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道德—功利分析框架、个体决策框架、传染病传播框架)和分析技术手段(包括,计量经济学、机器学习、QCA定性比较分析、在线实验、模型仿真等)综合运用,以保证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丰富了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跨界研究范式,推动了科研人员对于管理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整体性思考。
马越[3](2020)在《论一种整体伦理的观念》文中认为在当今的科技文明时代,人们的经济决策、伦理思维、社会行动不仅影响着同辈人的存在与幸福,而且也深刻决定着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需要一种突破横向人际关系的局限,将视野延伸到纵向的人际关系,并关注到作为道德主体的现世人类与未来人类共同幸福的整体伦理。所谓整体伦理,具体而言指的是以传统的整体论为思想渊源,以功利主义为思想启迪,以人权理念为论证依据,以代际传承为理论支撑,以整体行为为实现方式的一种调节现代人类与未来人类之间关系并关照其幸福的伦理观念。
张遥[4](2019)在《论柏拉图《克力同》中的守法与正义》文中认为通常认为,柏拉图《克力同》中的苏格拉底是在主张公民对法律有严格服从的义务,即使对恶法也亦应服从,但这种理解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克力同》与柏拉图的其他对话录,尤其是《申辩篇》中明确提出了公民不服从的苏格拉底之间产生不一致。考虑到《克力同》中直接论证苏格拉底应当服从对他做出的不公正判决的是人格化的法律而非苏格拉底本人,法律的论证明显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应当听从专家而非大众的意见、不得以恶报恶这两项道德原则相悖,以及苏格拉底最后对法律讲辞的反讽,《克力同》中人格化法律所主张的公民应严格服从法律并不代表苏格拉底的观点。苏格拉底之所以要以法律的名义编造一席自己并不信服的讲辞说服克力同,是因为克力同并非一个有哲学天赋的人,他无法理解苏格拉底以哲学的方式对他做出的反驳,但苏格拉底也不能直接拒绝来自克力同的善意,因为这会伤害到他与克力同之间的友谊。对苏格拉底而言,与作为大众一员的克力同之间的深厚友谊意味着弥合大众与哲人——亦即城邦与哲人——之间紧张关系的可能,这二者之间的和解是实现《王制》中哲人王之治的基本前提。克力同营救苏格拉底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苏格拉底是他的朋友,此时,克力同所代表的一种传统正义观——“扶友损敌”——就与城邦的实在法发生了冲突,但友谊,在某种意义上和法律一样,也是城邦秩序的来源。对城邦而言,友谊是团结邦民,抵抗僭政威胁的积极力量。因此,如果苏格拉底听从克力同的建议逃亡,那么友谊就是在对抗法律,城邦不可避免地将在这两种秩序来源的内耗中走向失序与衰落,所以尽管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庭对他作出的判决嗤之以鼻,但他仍决定留在监狱服刑,同时以法律的名义编造一席他自己并不信服的讲辞来说服克力同,这样既维护了他与克力同之间的友谊,也使得友谊,作为一种深重的感性力量,不至于与法律发生冲突。
凌文辁,李锐,聂婧,李爱梅[5](2019)在《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下属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研究——基于对价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与下属之间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研究一(实验1)从上司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司因下属个人才能、上下属关系亲疏以及交换类型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互惠法则。结果发现:(1)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晋升、奖励等工具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2)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鼓励、支持等情感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但更偏重后者。研究二(实验2)和研究三(问卷调查)则从下属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下属之间进行社会交换时下属采取的互惠法则,并通过引入经济法学中的"对价"理论,探讨了组织情境中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的本质。结果表明:(1)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公平法则;在面对上司不等价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人情法则;(2)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和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上下属关系采用人情法则;(3)公平法则是一种完全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完全相等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否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4)人情法则是一种适度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相差不大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若交换价值相差过大,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上述研究结果整合了"公平"和"人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社会交换法则,为理解中国组织情境下上下属间不同类型的互惠交换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王文妍[6](2018)在《《全人学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全球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等级观念的淡化、思维模式的转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等。多变的世界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批评运动,是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强调尊重个性发展的新理念。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布莱斯泰勒(Bryce Taylor)于2010年撰写了《全人学习(WPL)》,这是一本手册,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虽然WPL或“全人教育”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其核心与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素质教育(EQO)内涵不谋而合,读者通过阅读这本手册能够帮助其加深对EQO理念的理解,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素质教育。此外,这本手册还为个人学习、教师教学、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参考性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介绍了报告背景、报告目的和意义;接着描述了任务的特征、目标读者、翻译过程;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翻译策略。文本中出现了众多缩略词、短语、名词化等表达,简单句、复合句、被动句等不同的句型,为了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惯例,本文选取交际翻译理论,通过分译、重组、转化、注释、增译、省略等翻译技巧综合进行翻译。
张雪金[7](2018)在《民间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反哺功能与现实意义 ——以广州市J村“敬老红包”为例》文中指出在老龄化加剧,代际关系失衡,农村养老保障欠缺的背景下,农村的养老压力逐渐增大,农村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历史上,孝道作为中国家庭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时代变迁,也不得不面临其功能正在不断削弱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成本逐渐增加,现实生活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啃老”现象越来越多,子代的生活享受恰恰是在亲代的节俭或者牺牲之上而获得的。本文以“敬老红包”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民间文化对农村养老的积极意义。红包文化源远流长,“敬老红包”作为一种地方风俗,是年轻人对老年人表达孝敬的方式,也是一种农村养老的方式。“敬老红包”是子代表达对亲代的养老责任和反哺效能,通过“敬老红包”给老人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形成了双向的代际交换。这种风俗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但是以正规的方式给老人红包,广东风气最盛,方式也更为规范。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广州市J村12名亲代和13名子代的访谈和观察,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敬老红包”民间文化的反哺功能和现实意义。随着农村养老的研究不断上升高度,使得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度,我国农村数量极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结论是“敬老红包”作为亲子两代建立良好代际关系的桥梁,遵循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在逻辑,对农村家庭养老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代际交换,建立有效的代际交换关键在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互动和互助情况。单向的代际支持行为往往导致无效的代际交换,亲代通过经济手段支持子代的生活或者事业,但子代并没有以物质或者非物质形式回馈亲代,这会形成无效的代际交换,反之亦然。“敬老红包”有望开创现代家庭养老新模式,它所产生的民俗力量对农村养老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为农村养老的学者展示一个民间文化养老的研究视角。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敬老红包”民间文化有利于大力弘扬孝文化,有助于孝文化重新回归家庭伦理的位置,继续发挥其在家庭养老的稳定作用,也为补充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文化伦理基础。
严泽贵[8](2018)在《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土化特征研究 ——以XJL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就业平台和税收来源,因此,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的地方就有内部控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大企业的研究,而对于小企业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仅存的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又侧重于正式制度的研究,而我国小企业由于两权高度统一等特殊性导致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运行,因此,对其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小企业非正式制度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特定的企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及其交往法则对其的影响,这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因此,本文意欲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企业XJL公司作为案例,结合相关理论,对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土化特征进行研究,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控制本土化的改良建议,从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李寿旭[9](2018)在《贵州傩文化研究(1368-1949年)》文中认为傩文化在贵州民间流传已久、广为分布,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品类。长期以来贵州闭塞的交通条件和落后的科学文化、生产力水平造就了贵州独特封闭的自然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像天然的冰块紧紧包裹着孕育其中的傩文化,使其在不断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之时,始终顽固地保持着内在精髓,基本上以“活化石”的原始形态一直传承至今。作为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傩戏则由来自四川的端公戏、江苏安徽的傩戏以及当地各民族的旧有剧目杂揉而成,形式丰富古朴,具有重要的民俗和艺术价值,至今仍在该地区广为盛行。对明清、民国时期贵州傩戏和傩仪的研究,旨在发掘贵州傩信仰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内涵,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贵州傩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其给当时乃至当今社会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目前学界对贵州历史上的傩文化研究呈碎片化状态,将这些研究成果重新梳理,使读者可以系统地对明清民国时期傩文化的存在背景、在当时呈现的状态以及对贵州民俗发展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本文首次探讨了鸡在傩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成为贵州傩民俗中主要道具的原因。另外,本文对端公主持的傩俗活动的研究,不是从其他学者关注的艺术价值着手,而是从明清贵州方志中所见端公之“为害”着手,从侧面探析傩俗活动对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读者对明清时期的贵州端公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在对历史上保留至今的傩面具研究方面,则打破了传统的主要对其外在表面形体和质地的研究,而是从制作人的文化心理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着手,探讨傩面具外在形式蕴涵的深层成因,这都是以前的相关研究中所没有涉及的或是虽有涉猎,但是没有进行详细探讨的。贵州傩文化遗产体系庞杂,从远古传承至今,囊括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多种文化糅合的复合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才能相对全面地解读贵州傩文化。解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实际应用服务,因此着眼于时代发展对傩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提出的最新要求,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贵州传统傩文化的构成要素,使古老的傩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满足新时期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娱生活需求,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立足点。贵州丰富多彩的傩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与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贵州的自然资源不仅为傩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取材条件,而且也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共同作用塑造了贵州傩文化的整体面貌,直到今天,其仍以顽强的生命力适应着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的变迁,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标准化的日益增强以及旅游业的兴起,诸多品类的传统民间文化正在加速走向消亡,贵州的傩文化也不例外,相关的传承已久的绝技绝活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贵州的傩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打工使贵州傩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境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文娱活动的不断增多,傩戏的观众日益减少,愿学傩戏演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傩文化的群众基础日渐减弱。因此,在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贵州的傩文化倍显脆弱的状况下,唯有成立由当地各级政府牵头的互动机制,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才能使贵州的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李宇晨[10](2017)在《“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95后"大学新生由于其相较于以往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在刚进入大学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不适应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新生群体的整体适应状况。
二、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法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1)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内生机理及阻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基本法则及危害 |
(一)增加部属法则 |
(二)增加工作量法则 |
(三)“帕金森定律”的危害 |
二、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内生机理 |
(一)官本位思想是诱发“帕金森定律”的隐性逻辑 |
(二)用人机制不科学是“帕金森定律”生成的显性逻辑 |
(三)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帕金森定律”滋长蔓延的直接逻辑 |
三、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阻断策略 |
(一)以破除官本位思想为根本 |
(二)以完善基本治理制度建设为保障 |
(三)以强化部门自我管理能力为内生动力 |
(2)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管理问题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5.1 “公共危机事件”概念界定 |
1.5.2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
1.5.3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概念界定 |
1.5.4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社交网络卷入效能 |
2.1.1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信息传播效能 |
2.1.2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决策支持效能 |
2.1.3 社交网络卷入的谣言对抗效能 |
2.1.4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分类与效能评价 |
2.2 社交网络卷入决策影响机制 |
2.2.1 信息说服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2 情绪感染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3 心理认知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4 社会环境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3 公众卷入行为引导 |
2.3.1 基于危机沟通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2 基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3 基于助推思维的卷入行为引导 |
2.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三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探究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2.1 启发式与系统式双系统信息加工理论(HSM) |
3.2.2 信息诉求理论 |
3.2.3 情绪理论 |
3.2.4 假设提出 |
3.3 研究设计 |
3.3.1 案例背景与数据收集 |
3.3.2 变量测量 |
3.3.3 模型设定 |
3.4 实证结果与假设验证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模型结果分析 |
3.4.3 稳健性检验一 |
3.4.4 稳健性检验二 |
3.4.5 稳健性检验三 |
3.5 本章小结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建议 |
第四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形成路径研究 |
4.1 研究技术路线 |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4.2.1 社会促进理论 |
4.2.2 微博与微信 |
4.2.3 谣言对抗行为动机 |
4.2.4 假设提出 |
4.3 研究设计 |
4.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4.3.2 案例背景 |
4.3.3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4 样本数据收集 |
4.4 定性比较分析与结果 |
4.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2 数据校准 |
4.4.3 真值表构建 |
4.4.4 必要条件分析 |
4.4.5 条件组合分析 |
4.4.6 核心和辅助要素归纳分析 |
4.4.7 反向结果补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建议 |
第五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助推策略对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技术路线 |
5.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5.2.1 助推理论 |
5.2.2 认知风格 |
5.2.3 假设提出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5.3.2 实验目标 |
5.3.3 助推情境选取与预实验 |
5.3.4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纵 |
5.4 助推策略效果评估与假设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建议 |
第六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政府助推干预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与仿真研究 |
6.1 研究技术路线 |
6.2 理论基础 |
6.2.1 传染病模型 |
6.2.2 卷入者角色:倡导者、支持者与扩散者 |
6.2.3 公众心理应激反应 |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2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3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6.4 模型仿真与控制 |
6.4.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6.4.2 案例选取与卷入者特征 |
6.4.3 情境模拟与基准模型设定 |
6.4.4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社交网络用户卷入状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理论贡献 |
6.5.3 实践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回顾 |
7.1.1 研究主要工作之一: 卷入行为感知层研究 |
7.1.2 研究主要工作之二: 卷入行为理解层研究 |
7.1.3 研究主要工作之三: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微观视角) |
7.1.4 研究主要工作之四: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宏观视角)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谣言对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脑半球偏好测试题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论一种整体伦理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整体伦理的论证路径 |
1.功利主义的论证路径 |
2.权利思想的论证路径 |
3.代际传承的论证路径 |
三、整体伦理要求整体性的行动 |
四、小结 |
(4)论柏拉图《克力同》中的守法与正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克力同》的文本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克力同》中的哲人正义与大众正义 |
第一节 哲人与大众人格特征的差异 |
一、哲人的理性与大众的非理性 |
二、哲人的淡然与大众的焦虑 |
第二节 哲人与大众面对恶法的不同抉择 |
一、阿基琉斯的不服从与大众正义 |
二、苏格拉底的服从与哲人正义 |
第三节 哲人正义对大众正义的超越 |
第二章 《克力同》中守法与正义的冲突 |
第一节 法律讲辞与哲人正义原则的不一致 |
一、法律即大众意见的体现 |
二、法律的讲辞并非哲人正义的延伸 |
三、法律讲辞的结构性缺陷 |
第二节 作为法律讲辞基础的大众正义 |
一、苏格拉底对法律讲辞的反讽 |
二、大众正义的内在矛盾 |
第三章 超越法律 |
第一节 《克力同》中的友爱 |
第二节 友爱的政治哲学意义 |
一、古典政治哲学中的友爱 |
二、友爱、正义与共同体 |
三、为友爱而守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下属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研究——基于对价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 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下属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 |
1. 相关概念界定 |
2. 下属才能与上下属关系对上司回报行为的影响 |
3. 下属对上司不等价回报的接受度 |
(二) 互惠法则的本质——对价理论的解读 |
三、研究方法 |
(一) 研究一 (实验1) |
1. 被试 |
2. 程序与材料 |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 讨论 |
(二) 研究二 (实验2) |
1. 被试 |
2. 程序与材料 |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 讨论 |
(三) 研究三 (问卷调查) |
1. 研究样本 |
2. 研究工具 |
3. 研究结果 |
四、总结讨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贡献 |
(三) 不足与展望 |
(6)《全人学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Purpose of the Repor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Target Readers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Learn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
3.1.2 Finding Parallel Texts |
3.1.3 Getting Familiar with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3.1.4 Establishment of Term Bank |
3.2 Quality Control |
3.2.1 Self-revision |
3.2.2 Suggestions from Supervisor |
3.2.3 Feedbacks from Target Readers |
3.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Tools |
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4.1.2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
4.1.3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ed Expressions |
4.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Simple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
4.2.3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4.3 Transl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ces One Source Text |
Appendices Two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7)民间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反哺功能与现实意义 ——以广州市J村“敬老红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加剧 |
1.1.2 代际关系失衡 |
1.1.3 农村养老保障欠缺 |
1.1.4 政府提倡多元养老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民间文化的研究综述 |
1.3.2 农村养老的研究综述 |
1.3.3 礼物馈赠的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个案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收集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5.1 以广州“敬老红包”为研究对象 |
1.5.2 开拓农村养老的研究新视角 |
2 理论视角 |
2.1 理论依据 |
2.1.1 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 |
2.1.2 我国社会交换理论的运用 |
2.1.3 社会交换理论对民间文化养老的解释力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民间文化 |
2.2.2 代际交换 |
2.2.3 反哺功能 |
2.2.4 农村养老 |
2.2.5 敬老红包 |
3 J村“敬老红包”民间文化的调查分析 |
3.1 “敬老红包”的起源与发展 |
3.1.1 “敬老红包”的起源 |
3.1.2 “敬老红包”的发展 |
3.2 派送“敬老红包”的时候 |
3.2.1 重要节日 |
3.2.2 老人生日 |
3.2.3 家族大型活动 |
3.2.4 亲戚间的走访 |
3.2.5 其他 |
3.3 派送“敬老红包”的人员 |
3.3.1 子女 |
3.3.2 孙辈 |
3.3.3 同族的晚辈 |
3.3.4 其他 |
3.4 “敬老红包”的金额大小 |
3.5 “敬老红包”的现实意义 |
3.5.1 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
3.5.2 增加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
3.5.3 促进两代良好的代际关系 |
3.5.4 影响家庭和宗族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提出建议 |
4.1 宣传和重视民间文化 |
4.1.1 加大民间文化的宣传和重视 |
4.1.2 传统宣传与现代媒体有效结合 |
4.2 组织民间文化的活动 |
4.2.1 开展乡镇“养老先进模范”评比 |
4.2.2 加强代际关系红包文化互动 |
4.3 弘扬和传承民间文化 |
4.3.1 民间文化传承形式多样化 |
4.3.2 民间文化传承主体多元化 |
5 结论与思考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思考 |
5.3 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8)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土化特征研究 ——以XJL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创新 |
1.4.1 理论创新 |
1.4.2 实践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
2.1.1 国外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2.2 内部控制的本土化特征研究 |
2.2.1 从传统文化角度进行的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研究 |
2.2.2 从管理伦理角度进行的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研究 |
2.2.3 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的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小企业的界定及与大、中型企业的特点对比 |
3.1.1 小企业的界定 |
3.1.2 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特点对比 |
3.2 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的概念界定 |
3.3 内部控制和非正式制度的相关理论 |
3.3.1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3.3.2 非正式制度的相关理论 |
4 XJL公司内部控制及其本土化特征分析 |
4.1 XJL公司背景介绍 |
4.2 XJL公司控制环境及其本土化特征分析 |
4.2.1 组织架构 |
4.2.2 发展战略 |
4.2.3 人力资源 |
4.2.4 社会责任 |
4.2.5 企业文化 |
4.3 XJL公司业务控制及其本土化特征分析 |
4.3.1 采购与付款控制 |
4.3.2 销售与收款控制 |
4.3.3 生产与成本控制 |
4.3.4 资金活动控制 |
4.4 XJL公司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的综合分析 |
4.4.1 从控制环境角度进行的内部控制对比分析 |
4.4.2 从控制业务角度进行的内部控制对比分析 |
4.4.3 XJL公司内部控制本土化特征的分析总结 |
5 小企业本土化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制度建设的建议和实施路径 |
5.1 小企业本土化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
5.1.1 小企业本土化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5.1.2 小企业本土化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思路 |
5.2 立足本土化特征优化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
5.2.1 立足本土化特征优化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建议 |
5.2.2 立足本土化特征优化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贵州傩文化研究(1368-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傩文化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
二、论文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由来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贵州地戏”的研究 |
(二) 关于贵州傩坛活动的研究 |
(三) 对端公的研究 |
(四) 关于“贵州傩面具”的研究 |
(五) 关于“鸡在傩俗中的功用”研究 |
四、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五、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贵州傩文化的孕育 |
第一节 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泛神情结下贵州傩文化的产生 |
一、贵州先民泛神思想的产生 |
二、贵州先民对自然界的人格化依恋 |
第三节 青铜饕餮图纹与夜郎文化 |
第四节 牂牁、夜郎二国与楚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贵州地戏 |
第一节 地戏的形成 |
一、历代尤其是明代以来统治者的大规模贵州移民 |
二、地戏的渊源 |
三、屯堡人传入贵州的傩俗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贵州地戏的盛行 |
一、明清时期关于地戏的文献 |
二、清代关于地戏的画作 |
三、地戏的剧目 |
第三节 地戏中对三国人物的崇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冲傩还愿”下的贵州傩坛活动 |
第一节 傩坛戏的分布 |
第二节 “冲傩还愿”习俗的来历与仪式 |
第三节 “冲傩还愿”习俗中的娱乐性和功利性 |
第四节 “冲傩还愿”的仪式诉求和表达方式 |
一、排解生活压力 |
二、文化习惯的压力驱使 |
第五节 “冲傩还愿”仪式的意义 |
一、重建交感认知 |
二、重建生命历程 |
三、重塑道德秩序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傩文化下的贵州端公 |
第一节 贵州端公活动的由来 |
一、端公名称的衍变 |
二、贵州原有的巫文化底蕴 |
三、四川端公活动的传入 |
四、明清时期贵州端公活动的盛行 |
第二节 从贵州史志所见端公之为害评傩活动历史价值 |
一、清政府对端公活动的打压 |
二、明清贵州史志所见端公之为害 |
三、明清时期端公主持的傩活动在贵州难以彻底取缔的原因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贵州傩文化中的傩面具 |
第一节 自然形态对傩面具造型和色调的影响 |
第二节 贵州傩面具中的宗教性与艺术性 |
一、傩面具的宗教性 |
二、傩面具中的艺术性 |
三、宗教性与艺术性在傩面具中的融合 |
第三节 傩面具在贵州傩活动中长期传承的原因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傩文化中的贵州鸡民俗 |
第一节 鸡在贵州傩文化中的功能 |
一、用作祭祀的贡品 |
二、充当巫术等民俗活动的道具 |
三、信物功能 |
四、鸡的其他民俗功能 |
第二节 鸡在贵州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贵州傩活动的组织与功能 |
第一节 贵州傩活动的组织方式 |
第二节 贵州傩的民俗功能 |
一、精神支持 |
二、调解功能 |
三、传承文化 |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贵州傩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
第一节 汉族傩文化对布依族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一、端公活动的传入对布依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
二、端公影响下的布依民族起义 |
第二节 贵州与湖南傩文化的民间交流 |
第三节 贵州地戏对云南关索戏的影响 |
一、两地的傩事活动都有敬拜五显神的程式 |
二、两地的傩戏演出中都有祭祀药王的情节 |
三、云南的关索戏很有可能来自于贵州地戏 |
四、云贵间都有以关索命名的山岭等自然景观和庙宇等历史遗迹 |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贵州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贵州傩文化遗产的保护 |
一、傩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二、傩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
三、傩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四、傩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贵州傩文化遗产的传承 |
一、傩文化传承中的模式性 |
二、贵州傩文化传承中的变异性 |
三、贵州傩文化传承的世俗化和娱乐化倾向 |
四、傩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傩文化遗产的传承措施 |
本章总结 |
结语 |
附录: 中外学者对巫术心理层面作用机制的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不适应问题分类 |
1. 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 |
2. 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
3. 不能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 |
4. 不能适应大学的管理方式 |
三、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
1. 学会生活自理, 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
2. 学习上自觉主动,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
3. 学会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4. 学会科学运筹时间, 适应大学的管理方式 |
四、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法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位治理中“帕金森定律”的内生机理及阻断策略[J]. 王国胜,张若彤,刘亚星. 领导科学, 2021(13)
- [2]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D]. 刘嘉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论一种整体伦理的观念[J]. 马越. 中州学刊, 2020(04)
- [4]论柏拉图《克力同》中的守法与正义[D]. 张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0)
- [5]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下属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研究——基于对价理论的视角[J]. 凌文辁,李锐,聂婧,李爱梅. 管理世界, 2019(05)
- [6]《全人学习》翻译实践报告[D]. 王文妍.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7]民间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反哺功能与现实意义 ——以广州市J村“敬老红包”为例[D]. 张雪金.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土化特征研究 ——以XJL公司为例[D]. 严泽贵.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5)
- [9]贵州傩文化研究(1368-1949年)[D]. 李寿旭.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探析[J]. 李宇晨.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