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期水深测量数据拟合处理及冲淤分析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梁帅[1](2021)在《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洋河涨潮段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文中认为R2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采用高精度的RTK基站技术和测船姿态等数据信息,经过声速改正和数据合并,以及采用Cube技术处理可生成水下三维地形图,实现精准的水下地形测量。笔者介绍了 R2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分析了传统水下地形测量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 R2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洋河涨潮段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受涨潮影响的河道、近海岸和水库清淤测量提供借鉴。
王炼[2](2020)在《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文中指出滩涂地形测量和海岸带土地使用类型调查对于了解海岸带地形地貌动态变化、合理开发滩涂资源和滨海湿地保护意义深远,其中道路、建筑物、植被的开发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机载LiDAR系统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做到快速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与其余常规测量手段相比,机载LiDAR技术在滩涂地形测量和海岸带土地使用类型调查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但是国内有关LiDAR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数据滤波、数据内插算法各有优缺点,任何一种算法难以做到适应所有地形,基于机载LiDAR生成滩涂DEM并提取典型的海岸带地物缺少系统的方法流程,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地区为研究区,采集点云原始数据等基础数据,针对点云数据处理环节中的粗差处理、数据滤波、数据内插和二次分类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机载LiDAR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点云的数据格式等,并将该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2)通过原始点云晕渲图和剖面图辅助分析,采用高程统计直方图剔除粗差点,为后续点云数据处理提供基础;(3)通过实现数学形态学、点云法向量聚类法和不规则三角网TIN三种滤波算法,依次对研究区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并分析其滤波结果,对比三种算法的滤波精度;(4)采用反距离加权、克里金和自然邻近点插值方法对滤波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内插生成滩涂DEM,利用研究区实测检查点定性定量评价各方法内插结果;(5)基于Terra Scan软件系统性提出海岸带典型地物(道路、植被和建筑物)的提取方法,并进一步分析提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机载LiDAR获取的滩涂区点云粗差点数量较少,能够很好地被剔除。不规则三角网滤波算法对滩涂地形适应性更好,经滤波处理和人工编辑后,三种内插方法生成的滩涂DEM精度均较高,自然邻近点插值法有较高的内插效率和高程精度。基于遥感影像和Terra Scan软件提取道路、植被和建筑物三种典型海岸带地物的结果总体较好。
贾志强[3](2019)在《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文中研究表明漓江流域水环境、水资源及旅游资源受漓江河流地貌的影响和制约,河流地貌形态及参数发生改变,就会造成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不断地变化,甚至会不同程度地引发渐进的和急剧的自然灾害。因此,只有掌握了漓江流域河流地貌的现状和发育规律,进而结合人类活动、气候、水文、新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漓江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对漓江的科学开发利用和管理。前人对漓江河流地貌的调查研究工作由来已久,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漓江成果资料的宝贵历史淀积。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运用现代河流地貌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研究漓江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漓江流域覆盖面积大,地貌形态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河流地貌学的方法对整个流域进行研究难以实现,而遥感技术以其视域广、多光谱和多时效性为优势,可以对漓江流域河流地貌形态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宏观、快速、准确、高精度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河流地貌学、遥感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以遥感技术为手段,对漓江流域河流地貌形态遥感特征参数包括水道级别、水道数量、水道长度、水道分支比、水道纵比降、水道交汇角、河谷纵剖面和高/多光谱水体反射波谱等信息进行获取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的方法,从陆岸地貌和水下地貌两个角度建立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从漓江流域水系形态计数特征、长度特征和高差特征的角度着手,对漓江河流地貌遥感特征参数与水道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分析,归纳总结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并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从而建立漓江流域水系形态遥感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内水道数量、水道分支能力、水道平均长度、水道总长度和水道平均纵比降均与水道级别呈半对数线性相关关系。2、结合Strahler的高程分析理论,利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的方法,从漓江水道平均分支比、河谷纵剖面形态、高程曲线形态和高程积分值四个方面入手对漓江流域河流地貌目前所处的发育阶段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漓江流域河流发育阶段遥感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水道平均分支比为3.49,高程积分值为23%,河谷纵剖面和高程曲线形态均为下凹抛物线型。由此判断漓江目前处于河流发育的老年期阶段。3、以水体遥感理论为基础,对桂林水文站横断面处水体高光谱数据与水深数据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漓江水下地貌形态遥感反演的最佳探测波段。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vaField-2地物波谱仪高光谱数据的漓江水下地貌遥感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漓江水深探测的最敏感波长为710nm和720nm,通过高光谱遥感数学模型反演出的水深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4、以水体遥感理论为基础,对桂林水文站横断面处QuickBird-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水体反射波谱数据与水深数据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建立基于QuickBird-2卫星的漓江水下地貌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水文站横断面两侧各100m范围河段进行水下地貌形态反演实验,并对反演结果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的残差范围在0.028m0.734m之间,利用遥感手段反演漓江水下地貌形态是可行的。5、在对漓江流域陆岸地貌和水下地貌遥感数学模型建立时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作归纳、总结和集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的空间性、时间性和波谱性特征,提出基于多源多尺度时间序列卫星遥感的漓江河流地貌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方法集成系统,为下一步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分析研究提供思路。本研究在关于漓江流域水系形态遥感数学模型、河流发育阶段遥感数学模型和水下地貌高/多光谱遥感数学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漓江流域而言具有创新性。成果对于深化对漓江形成演化规律的认识,丰富漓江地貌基础数据和科学开展漓江综合治理具有实用价值。
徐方晨[4](2017)在《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精密确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跨海大桥数量日益增多,跨海大桥桥墩及桥区周围海床冲淤变形是影响桥体安全的重要因素。但在监测过程中,由于受桥体遮挡,船载GNSS接收机信号在桥区导航精度差或无法导航;同时跨海大桥多处于海峡或海湾潮汐变化复杂区域,且桥体跨度较长,测船附近实时高分辨率精确潮位获取较为困难。以上两个原因,导致多波束声波发射瞬间高程基准精度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双船模式船载组合系统确定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开展如下研究内容:1)阐释基于双船模式(1号主测量,2号GNSS潮位确定)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该组合系统的特点。基于2号船GNSS潮位数据确定,提供1号主测量船瞬时潮位,解决了现有在GNSS信号盲区无法取得精确潮位问题。2)详细阐明多传感器系统时间同步的重要性。采用UTC时间作为基准,基于多源信号垂直特征匹配将GNSS与姿态传感器时间统一;基于样条插值函数将GNSS和姿态数据时间匹配;基于内插外推法将压力传感器吃水数据和GNSS时间匹配,有效解决了多传感器时间不同步问题,提高了双船模式测量精度。3)仔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对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度的影响。针对各数据处理环节:开展GNSS高程信号质量控制研究;基于船载压力传感器吃水改正研究;基于船载姿态传感器姿态改正研究;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潮位确定研究。在上述空间数据研究基础上,获得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确数据。4)在广东深圳湾开展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密确定实验,通过对实验区测量高程结果分析对比评定,验证了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精密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李东[5](2017)在《近海开发影响下底栖生境演变的声学观测与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海开发已成为沿海地区进行空间资源扩展的主要途径。大规模沿海开发活动如围填海工程、海洋牧场建设等在促进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海洋底栖生境也产生了显着影响。声学方法改变了传统调查方法效率不高、获取信息不全的缺点,为底栖生境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多波束声呐系统是当代海洋勘测中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国内将其应用于近海底栖生境观测、评估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声学数据结合分类算法可以实现底栖生境的识别与评估,但目前还缺乏人工鱼礁区底栖生境自动化分类方法的相关研究。本论文在总结多波束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底栖生境自动化制图方法,实现人工鱼礁区底质类型的识别;利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多波束声呐系统,分析人工鱼礁区、围填海区微地形地貌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底栖生境自动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人工鱼礁区。结果表明:(1)多波束数据量大,包含信息丰富,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提取反映海底底质属性的多种声学变量(如坡度slope、底栖位置指数BPI等);(2)PCA能够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同时,将多种声学变量实现数据压缩,减少数据冗余(特征值大于1的前3个PCs的累积频率近80%);(3)ISODATA非监督分类算法与人工解译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效率高,可以消除相邻声相边界的不确定性,确保分类结果的正确性,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偏差,节省人力成本。这一自动化智能分类方法在山东近海大规模人工鱼礁区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鱼礁区三种基本底质(沙质海底、泥质海底及人工鱼礁)的分类识别。底质取样、水下摄像验证结果与自动化分类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人工鱼礁区底栖生境的自动化分类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多波束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专题图,能够使用户快速获取感兴趣区的海底底质信息,满足鱼礁管理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该底栖生境制图方法主要在GIS平台下完成,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空间分析与算法改进。2、利用多波束系统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大规模人工鱼礁区底栖生境的监测与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采用多波束声呐系统能够快速获取鱼礁的形态、分布及其周围海底的微地形地貌信息,比传统调查方法(如水下探摸)准确度高、效率高、成本低;(2)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地形分析技术可以提取鱼礁区地形特征变量,坡度、曲率、粗糙度、地形耐用指数以及地形起伏度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礁石分布区域,能够将礁石从平坦海底区分开来;(3)由于自身重力及水动力作用,礁石发生沉降现象(沉降深度达0.45 m),鱼礁的存在使底层流速减弱、流向发生变化,其周围出现特有的冲淤地形,多波束水深数据可以定量分析投石后引起的海底地形变化特征,为人工鱼礁建设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4)不同类型的人工鱼礁,其构造不同,形成的局部流场也不同,为底栖生物创造了不同的底栖环境,实地验证发现水泥预制件礁体比山石鱼礁的聚鱼效果更为明显。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出海底鱼礁的宏观信息(分布、规模、占地面积等),还可以提供鱼礁的微观信息(三维结构、大小、形状及沉降深度等),达到人工鱼礁精准监测的目的。3、结合历史海图与多波束数据,在GIS平台下构建龙口湾水下DEM,分析了龙口湾近50年的形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1960s到2010s半个世纪以来,龙口湾水下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研究区水域面积减少了13.5 km2。具体来说:(1)1960s1990s,龙口湾自然演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2)1990s2000s,龙口港扩建加之航道清淤,龙口湾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龙口浅滩面积缩小,平均水深从7.56 m增加到8.16 m;(3)2000s2010s,龙口港的进一步扩展及离岸人工岛的建设使龙口湾海底地形发生了剧烈改变,龙口浅滩基本消失,人工岛北部水下地形复杂、海底较为破碎,陆地面积从23.10km2增长到29.35 km2。近几十年频繁的海岸活动(包括港口扩建、航道清淤及人工岛建设)已成为决定龙口湾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数据显示,人工岛吹填工程抽取沉积物后,在海底留下了大量取土坑,平均水深加深了2.34 m,使海底地形地貌发生了极大改变,对海底底栖生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本研究中设计的鱼礁区底栖生境自动化分类方法,是海底声学探测领域的一次尝试,有助于人工鱼礁的科学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利用多波束声呐手段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获取人工鱼礁区、围填海区微地形地貌特征,为监测近海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底栖生境演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郭立[6](2017)在《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区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波和沙脊是陆架上常见的地形地貌,广泛分布于潮控陆架环境中。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发育大量沙波和沙脊,由于海底沙波不是静止不动的,其垂向生长或横向迁移将对海底工程设施、海岸环境、航道安全等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沙波和沙脊形态特征、分布及迁移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北部湾高精度(200m)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了北部湾的流场。同时,基于课题组在本区多年的多波束、旁扫声纳和浅地层数据以及实测波流数据和获得的表层沉积物及水体悬浮物资料的数据积累,总结了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为海底沙波演化的数值研究提供验证资料。通过分析模拟的流场特征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得到以下认识:(1)研究区近底层的流速多为北偏东或南偏西方向的往复流,流速多分布在20-90cm/s。(2)沙脊走向发生变化及两侧沙波倾向不同的原因在于沙脊两侧最大涨落潮流流速的差异。研究区流速受沙脊影响较大,沙脊的阻挡限制了流速,流速又反过来影响了沙脊的演化。潮流通道及流速的分布情况与沙波形态、规模的差异性分布一致。(3)底床平均剪切应力分布和地形密切相关,与沉积物粒径等值线分布格局一致,低应力区对应于粘土质粉砂等细颗粒沉积物,高应力区对应砾质砂、粉砂质砾等颗粒较粗的沉积物区域。(4)底床剪切应力矢量分布与实测沙波迁移方向大体一致。(5)此外,研究区出现有近对称形态的沙波,可能为海平面变化期间多期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残余沙波。
肖晓[7](2015)在《南海北部湾底质沉积物粒度和泥沙运移趋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区为南海北部湾,位于我国和越南的交界处,被越南岸线、广西省沿岸岸线、海南岛岸线包围,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北部湾海域附近河流众多,分布有钦江、南流江、红河等多条河流,又有潮流携带的外海物质以及波浪对岸边的侵蚀产物,物源多样。此外,北部湾南部有海南岛的遮蔽,外海海水通过湾口进入湾内,北部通过琼州海峡与南海相通,复杂的水动力形成了丰富的海底地貌。北部北岸广泛分布河口潮流砂脊,琼州海峡西口分布潮流砂脊、海南岛西侧分布有沙波砂脊区。因此,对北部湾的底质沉积物及泥沙运移趋势特征的研究,对了解该区域的物源、水动力、海底地貌情况,以及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在北部湾东部获得的9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讨论了该区域的底质沉积物类型、粒组分布特征、粒度参数特征、频率曲线特征;运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沉积动力分区、运用Gao-Collins方法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运移运移趋势特征进行了描述。结合实测水深资料、海流资料,海图资料,运用MIKE21的水动力模块和泥沙输运模块模拟了研究区的潮流场、波浪场和海底冲淤情况,通过对比多期水深数据来验证数模的准确性。最后本文结合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冲淤模拟结果,以及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对北部湾区域的表层沉积物运移趋势、沉积环境、冲淤环境、以及它们对该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影响做一个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有砂质粉砂、粉砂、砂质泥、泥、泥质砂、粉砂质砂、砾质泥质砂、砾质砂、含砾砂,其中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2)北部湾北岸表层沉积物较粗,是河流搬运入海的物质受波浪和潮流的改造形成;琼州海峡西口、海南岛西岸为潮流作用下的潮流砂脊区;北部湾中部表层沉积物较细,为中央盆地沉积区;北部湾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不符合现代水动力条件,该区域为“变余”沉积区;研究区南部为南海进入的潮流冲刷作用区。(3)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受物源、潮流、波浪、和地形的影响。物源为河流、外海物质及沿岸侵蚀产物;潮流主要作用于琼州海峡,海南岛西侧,北部湾南部,形成潮流砂脊和潮流沟;波浪主要作用于北部湾北岸,造成了沉积物分异;北部湾中部水深较深,形成了相对低能的沉积环境。(4)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受北部湾环流的影响,从琼州海峡出来的潮水携带沉积物向北和西北向运移,最后沿北部湾北岸向西运移,物质运移方向与环流方向一致。研究区中部和中南部的表层沉积物向中越边界线处运移,可能是潮流流向转变导致泥沙沉积,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区南部的表层沉积物分别向西南和东北运移,可能是自湾口进出研究区的潮流将该区沉积物向两侧搬运造成的。(5)根据Flemming三角图、运移趋势分析、冲淤模拟计算、海图水深对比均表明研究区处于冲淤平衡状态。研究区东北部处于稍微淤积状态,淤积量约为0~2cm/a;西南部处于稍微冲蚀状态,冲蚀量约为4~6cm/a;海南岛西侧冲蚀量达到8-12cm/a;琼州海峡局部冲蚀量达到14~20cm/a;研究区北岸,雷州半岛附近在河流、波浪与潮流的共同作用下,冲蚀与淤积共存。(6)研究区冲淤特征与研究区地貌呈现出良好的对应关系,表明研究区的冲淤环境对区域地形地貌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徐伟[8](2015)在《海南陵水沙坝澙湖海岸近30年地貌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坝澙湖海岸是世界沉积性海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际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区域。澙湖外侧沙坝能够阻挡波浪及风暴潮,湖内风浪平静风景优美,适合港口及旅游开发,湖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是渔民的天然养殖场。近年,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国内外部分沙坝澙湖海岸加速了消亡的进程。研究掌握我国海岸澙湖海岸的发育状况,探讨典型沙坝澙湖海岸的演变规律以及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过程和作用机制,对未来沙坝澙湖海岸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感(RS,Remote sensing)技术在对地观测时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优势,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能对RS观测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的时空分析,RS/GIS技术适合长时间尺度的沙坝澙湖海岸地貌时空演化研究。新村、黎安澙湖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岸,属于典型的沙坝澙湖—潮汐汊道环境,地貌类型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地貌景观资源。2012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落户陵水县新村及黎安片区,使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以该处潮汐汊道澙湖海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历史海图资料、实测海洋基础数据,将遥感影像海岸带地貌信息提取、GIS三维地形模型时空叠加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技术集成,通过定量化计算分析研究区沙坝澙湖岸线变迁、水下地形变化和澙湖沿岸地貌类型转化等,对近30年来陵水沙坝澙湖海岸地貌时空演化特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探索了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实测潮位及滩面实测高程数据提取澙湖平均高潮线位置,并以此位置为基础,统计获得缨帽变换后平均高潮线位置的湿度分量均值,进一步推算其他年份平均高潮线的技术方法。此方法弥补了长周期岸线演变研究中由于对应年份的潮位观测资料缺乏造成澙湖岸线难以提取的不足。2.借助多时相、长周期遥感影像提取澙湖岸线,通过对澙湖环形岸线的空间叠加及数理统计分析,有效识别提取出不同岸段人工岸线的空间分布情况及进退距离,发现自1987年至2011年近30年间,新村及黎安澙湖人工岸线长度已达到总长度的一半,并且岸线总体向湖心发生了较大规模推进,各测算样点的平均推进距离分别为94.04 m、102.56 m。新村澙湖面积从21.17 km2缩小至19.43 km2,共减少8.2%,黎安澙湖面积从9.94 km2缩小至7.92 km2,共减少20.3%。双湖沿岸的围垦与养殖开发已经对岸线及地貌的时空格局发生较大的影响。3.分析研究了新村澙湖1981年、2011年,黎安澙湖1985年、2011年两个时期水下地形模型的冲淤演变特征,并将其与对应实测湖底柱状样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分析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后发现:自80年代至2011年近30年间,双湖湖盆中央的水下平原区域发生大面积淤积,年均淤积厚度分别为新村1.72 cm/a,黎安1.56 cm/a。澙湖等深线的时空变化分析表明,新村口门外的落潮主水道在向南偏转摆动的同时不断冲刷加深。4.通过对研究区海岸地貌类型的实地勘查研究,建立了专业的沙坝澙湖海岸地貌类型分类标准,并以此标准为指导,展开遥感影像沙坝澙湖海岸地貌类型的信息分类与提取。通过地貌类型转移矩阵计算,发现1987年至2013年澙湖沿岸地貌发生显着变化,地貌类型转化趋势表现为海积平原、水下浅滩、海积阶地向养殖池及盐田转化,自然地貌间的相互转化不明显,大范围的潮滩围垦及海积平原挖掘改造形成了一条人工地貌带,割断了海积平原与水下浅滩之间的动力、沉积联系,改变了原有的物质交换模式,不断加强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该地区海岸地貌演变的主要驱动力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持续并不断加强的人类活动对双湖地貌演化产生了明显的作用,湖面面积持续缩小、湖底沉积速率较快、水深变浅等,致使双湖海岸地貌的水动力作用方式发生改变,湖内水体交换周期变长,纳潮量降低,已对双湖沙坝澙湖地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人类活动对沙坝-澙湖海岸地貌演化影响过程及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先行试验区管理部门合理开发管理海岸带资源,制定区域海岸带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技术支持。
王晓磊[9](2014)在《黄河三角洲埕北典型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及粒度指示性分析》文中认为埕岛浅海油气开发工程所处海域,位于受渤海北东向强浪直接冲击的黄河复式三角洲东北部。自黄河1976年改道后,本海区河流泥沙直接输入大幅减少,海岸和水下岸坡遭到大幅度的侵蚀后退,位于该海域的海上石油产区也基本上处于较强的侵蚀冲刷状态。该海域潮汐复杂,潮流作用较强,风暴潮多发,水动力作用较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海区海况特征、浅层地质条件以及海底松软沉积物变形情况十分复杂,易发生多种灾害地质现象,因而使得海底管线所处的海洋工程环境较易产生变化。海洋工程环境的变化易使海底管道处于强烈的腐蚀环境,造成研究区海底管道失效。因此,系统的、科学的海洋沉积环境变化对工程地质条件影响的研究,就变得尤为必要。本文资料依托胜利埕岛油田海洋环境地质调查评估项目,通过海上调查取样、原位试验及室内实验,分析处理得到工程地质参数、水深以及粒度参数资料。本文通过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盐度、pH、Eh、密度、含水率等工程地质环境指标和水深、粒度参数等的平面分布规律,以及钻孔沉积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规律,在对其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地质环境与粒度特征的统计学相关关系,并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各个工程地质参数与粒度指示参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曲线,进而研究粒度特征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指示性。分析结果表明,对表层沉积物而言,其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水深因素。其工程地质环境指标和粒度参数在研究区的分布规律具有分带性,西部和西南部沉积物pH、Eh、密度较高,盐度、含水率较低,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偏态值、峰态值较大,分选系数较小,沉积物偏粗,沉积物粒级较为集中,沉积物以较粗的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东部和东北部沉积物pH、Eh、密度较低,盐度、含水率较高,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偏态值、峰态值较小,沉积物偏细,沉积物粒级分布较宽,以较细的粉砂和粘土质粉砂为主。中部位于二者之间,为过渡地带。根据表层沉积物运移趋势,结合相关关系可以得出,由岸向海,冲淤平衡带以浅,盐度值、含水率随水深增大而增大,pH、Eh、密度随水深增大而减小;冲淤平衡带以深,沉积物盐度值、含水率随水深增大而减小,pH、Eh、密度随水深增大而增大。对于埕岛研究区中部中心一号平台附近海域柱状样沉积物而言,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与粒度参数以及取样深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据此,可对各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对比钻孔实验所得数据基本一致。因此,对于埕岛海域中心一号平台柱状样沉积物,其粒度特征对土体工程地质物理力学参数具有良好的指示性,可以作为评估土体工程地质物理力学参数的经验指标。本文研究丰富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研究的内容,为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这对于研究区海底管道铺设及海洋工程建设等课题有着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玲[10](2013)在《黄河三角洲钓口流路叶瓣演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是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所在地,加强对黄河口古河道及三角洲叶瓣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油田开发、工农业生产和地质灾害的防治等工作的开展。1964年黄河人工爆破由神仙沟流路改行钓口流路,到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使该河道废弃。本文利用多年的遥感影像、水深数据等资料,对1964年至今的钓口叶瓣岸线、河道、潮沟和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钓口叶瓣的演化规律,完善对三角洲叶瓣演化规律的认识。本文从遥感假彩色合成影像上提取了钓口流路28年的古河道、潮沟与低潮线。低潮线是陆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的分界线,故采用低潮线为钓口叶瓣岸线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岸线间距离和面积变化规律的研究,将钓口叶瓣岸线演变分为1964年汛期是填湾取直阶段、1964年到1976年快速淤进阶段、1976年到1987年快速蚀退阶段、1987年到2011年进入相对稳定的缓慢蚀退阶段、最后的阶段各年间岸线时进时退略有往复,总体趋势为蚀退。将1964年到1976年钓口流路行水河道演变划分为5个阶段:1964年汛期为漫流海湾充填阶段,河道形态各异,水流滩槽散乱多变,心滩密集;1965年归股、河口突出阶段,河道数量相对1964年减少,归为主要的几股;1966年到1972年单一顺直阶段,所有分散的小河道断流,统合为一条主河道;1972年到1976年决口分叉阶段,主河道由于泥沙的淤积,被迫在弯道处决口分出支流;1976年河道废弃阶段,人工改道水沙供给停止,潮沟发育。根据多年实测水深数据,对钓口叶瓣水下三角洲平均水深和冲淤量进行计算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将水下三角洲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1964年到1976年行水期水下三角洲快速堆积阶段,水深快速变浅,坡度变大,水下三角洲发生大规模淤积;1976年到1980年废弃初期快速冲刷阶段,水深加深较快,坡度略为减缓,水下三角洲被侵蚀速率较快;1980年到1989年缓慢冲刷阶段,水下三角洲被侵蚀速率减缓;1989年到1999年冲淤相对稳定阶段,冲淤量基本相等;1999年到2009年继续侵蚀阶段,侵蚀速度相对上一阶段有所增加。
二、多期水深测量数据拟合处理及冲淤分析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期水深测量数据拟合处理及冲淤分析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滩涂地形测量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地物识别与DEM构建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3 开发活动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基础数据的采集 |
2.5.1 激光雷达测量作业 |
2.5.2 检查点数据采集 |
第3章 机载LiDAR系统概述与数据预处理 |
3.1 LiDAR系统构成与测量原理 |
3.1.1 LiDAR系统构成 |
3.1.2 LiDAR测量原理 |
3.2 LiDAR数据分析 |
3.2.1 LiDAR数据特点 |
3.2.2 LiDAR点云数据格式 |
3.3 机载LiDAR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的对比 |
3.3.1 机载LiDAR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的对比 |
3.3.2 机载LiDAR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的对比 |
3.4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粗差处理 |
3.4.1 粗差来源与分类 |
3.4.2 基于高程统计直方图的点云数据粗差剔除 |
3.4.3 粗差处理 |
第4章 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方法分析 |
4.1 引言 |
4.2 滤波算法分析 |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3.1 数学形态学原理 |
4.3.2 滤波参数设置 |
4.3.3 算法流程 |
4.3.4 实验结果 |
4.4 基于点云法向量聚类法的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4.1 基本原理和流程 |
4.4.2 实验结果 |
4.5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 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5.1 三角网滤波原理 |
4.5.2 算法流程 |
4.5.3 滤波参数设置 |
4.5.4 实验结果 |
4.6 滤波精度评价 |
4.6.1 精度评价指标 |
4.6.2 结果分析 |
第5章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内插和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 |
5.1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内插 |
5.1.1 LiDAR点云数据内插方法 |
5.1.2 滩涂DEM构建与精度评价 |
5.2 基于Terra Scan的海岸带典型地物分类 |
5.2.1 Terra Scan分类原理 |
5.2.2 Terra Scan的分类流程 |
5.2.3 分类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漓江前人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漓江流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第3章 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
3.1 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 |
3.2 河流地貌遥感定位理论 |
3.3 河流水深遥感反演理论 |
第4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漓江流域河流地貌特征参数获取 |
4.1 Google Earth影像坐标数据的定位适用性检测 |
4.2 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特征参数获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漓江流域陆岸地貌遥感数学模型 |
5.1 漓江流域水系形态遥感数学模型 |
5.2 漓江流域发育阶段遥感数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漓江流域水下地貌遥感数学模型 |
6.1 漓江水下地貌高光谱遥感数学模型 |
6.2 漓江水下地貌多光谱遥感数学模型 |
6.3 河床二维水深遥感反演及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动态监测应用的模型集成技术 |
7.1 模型集成技术方案 |
7.2 模型集成技术模块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精密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跨海大桥GNSS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准确定原理与方法 |
2.1 概述 |
2.2 跨海大桥GNSS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准确定原理 |
2.2.1 潮位测量船工作原理 |
2.2.2 水下监测船原理 |
2.3 双船模式船载组合系统的组成 |
2.3.1 压力传感器 |
2.3.2 姿态传感器 |
2.3.3 GNSS定位 |
2.4 跨海大桥GNSS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准确定方法 |
2.4.1 GNSS定位方法 |
2.4.2 船舶吃水测量 |
2.4.3 船体姿态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3 双船模式船载组合系统时间基准确定 |
3.1 概述 |
3.2 多传感器时间基准间的延迟修正 |
3.3 基于样条插值函数的姿态数据时间配准方法 |
3.4 基于内插外推法的吃水数据时间配准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跨海大桥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精准确定 |
4.1 概述 |
4.2 高程数据质量控制 |
4.3 动态吃水改正 |
4.3.1 压力传感器粗差剔除 |
4.3.2 动态吃水受动因素模型改正 |
4.4 船体姿态改正 |
4.5 潮位确定 |
4.6 多波束换能器高程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仪器安装与数据采集 |
5.3 成果及精度分析 |
5.3.1 数据处理 |
5.3.2 精度比较与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近海开发影响下底栖生境演变的声学观测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近海开发对底栖生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工鱼礁建设对底栖生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2 围填海工程对底栖生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底栖生境制图的研究进展 |
1.3.1 声学底栖生境制图概述 |
1.3.2 多波束底栖生境分类研究进展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底栖生境的声学观测技术 |
2.1 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 |
2.1.1 多波束系统组成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多波束校准 |
2.2 多波束数据预处理 |
2.2.1 水深数据预处理 |
2.2.2 后向散射数据预处理 |
2.3 多波束数据挖掘 |
2.3.1 多波束底质分类原理 |
2.3.2 声学特征提取与分析 |
2.3.3 分类方法与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底栖生境声学非监督分类算法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1.1 多波束数据 |
3.1.2 实地验证数据 |
3.2 底质分类方法构建 |
3.2.1 多波束声学变量提取 |
3.2.2 PCA与ISODATA |
3.3 结果分析 |
3.3.1 多元统计分析 |
3.3.2 生境分类结果 |
3.4 鱼礁生境及自动化分类探讨 |
3.4.1 人工鱼礁区生境特征 |
3.4.2 鱼礁区多波束数据挖掘 |
3.4.3 底栖生境自动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鱼礁区地形特征及冲淤机制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牟平养殖区 |
4.1.2 莱州养殖区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处理 |
4.3 鱼礁区海底微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
4.3.1 牟平鱼礁区 |
4.3.2 莱州鱼礁区 |
4.4 人工鱼礁区冲淤机制探究 |
4.4.1 水文数据分析 |
4.4.2 冲淤形成机制 |
4.5 人工鱼礁监测 |
4.5.1 人工鱼礁效应 |
4.5.2 鱼礁监测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围填海区水下地形演变特征探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社会经济条件 |
5.1.3 龙口湾围填海现状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1 历史海图及遥感影像 |
5.2.2 多波束数据 |
5.3 结果分析 |
5.3.1 龙口湾近50年水下地形演变 |
5.3.2 龙口湾微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
5.4 龙口湾水下地形演变影响因素探究 |
5.4.1 海平面变化 |
5.4.2 泥沙输送 |
5.4.3 港口建设与航道清淤 |
5.4.4 人工岛建设 |
5.5 龙口湾围填海对底栖生境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区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沙脊研究现状 |
1.2.2 沙波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气象特征 |
2.3 潮流潮汐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地形地貌资料 |
3.2 海流资料 |
3.3 沉积物资料 |
3.4 研究方法 |
3.4.1 海底沙波形态参数提取 |
3.4.2 流场的模拟与沉积物输运 |
第四章 北部湾水动力模拟 |
4.1 模型简介 |
4.1.1 水动力控制方程 |
4.1.2 物质输运控制方程 |
4.1.3 边界条件 |
4.2 模型建立 |
4.2.1 边界和网格的建立 |
4.2.2 计算区域地形生成 |
4.2.3 模型参数设置 |
4.3 可行性验证 |
4.3.1 研究区实测点水位及流速验证 |
4.3.2 北部湾正压潮汐验证 |
4.4 加密网格计算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流场特征 |
5.1 研究区流场特征 |
5.1.1 观察点流速特征 |
5.1.2 沙脊Ⅰ区流场特征 |
5.1.3 沙脊Ⅱ区流场特征 |
5.1.4 沙脊Ⅲ区流场特征 |
5.1.5 沙脊Ⅳ区流场特征 |
5.2 剪切应力分布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场对沙波沙脊区地形演化的影响 |
6.1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概述 |
6.2 沙波形态及迁移规律 |
6.2.1 M1区沙波形态及迁移规律 |
6.2.2 M2区沙波形态及迁移规律 |
6.3 海平面变化对研究区沙波演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南海北部湾底质沉积物粒度和泥沙运移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0.3 研究现状 |
0.3.1 粒度分析研究现状 |
0.3.2 冲淤环境研究现状 |
0.3.3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研究现状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地形地貌特征 |
1.3 气象 |
1.3.1 气温 |
1.3.2 降水 |
1.3.3 风况 |
1.4 水文 |
1.4.1 环流特征 |
1.4.2 波浪 |
1.4.3 潮流潮汐 |
1.4.4 入海河流 |
1.4.5 水温 |
2 研究材料与资料处理 |
2.1 水深与海流数据 |
2.2 表层沉积物数据 |
2.2.1 样品处理及测试 |
2.2.2 数据处理 |
3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
3.1 沉积物类型 |
3.2 沉积物粒组平面分布特征 |
3.3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3.4 沉积物分布与曲线特征 |
3.5 表层沉积物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3.6 沉积动力分区 |
3.7 沉积物运移趋势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北部湾潮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
4.1 模型简介 |
4.2 模型设置 |
4.3 潮流计算结果分析 |
5 波浪数值模拟特征 |
5.1 模型简介 |
5.2 模型设置 |
5.3 波浪计算结果分析 |
6 研究区地形冲淤特征 |
6.1 研究区泥沙来源 |
6.2 参数设置 |
6.3 冲淤模拟结果分析 |
6.4 海图实测对比 |
6.5 研究区冲淤地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8)海南陵水沙坝澙湖海岸近30年地貌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坝澙湖海岸演化研究进展 |
1.2.2 海岸带RS与GIS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水文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数据 |
3.2 遥感影像数据 |
3.2.1 遥感影像数据参数 |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3 地形数据 |
3.3.1 历史海图资料 |
3.3.2 实测水深数据 |
3.3.3 实测地形图 |
3.3.4 海陆地形数据处理 |
3.4 海洋水文数据 |
3.4.1 潮位测量 |
3.4.2 调和分析 |
第四章 双湖岸线及面积演变分析 |
4.1 澙湖岸线提取 |
4.1.1 遥感影像澙湖水边线提取 |
4.1.2 2013年双湖平均高潮线位置校正 |
4.1.3 湿度分量法提取平均高潮线 |
4.2 双湖岸线及湖面变化分析 |
4.2.1 双湖岸线长度变化 |
4.2.2 双湖岸线进退变化 |
4.2.3 双湖面积变化 |
第五章 双湖水下地形演变 |
5.1 等深线变化分析 |
5.2 双湖冲淤变化分析 |
5.3 典型断面分析 |
第六章 双湖沿岸地貌类型演变 |
6.1 地貌类型解译 |
6.1.1 地貌类型划分与解译特征选择 |
6.1.2 地貌类型分类与精度评价 |
6.2 双湖沿岸地貌演变分析 |
6.2.1 地貌类型面积变化 |
6.2.2 地貌空间格局演化 |
6.2.3 地貌类型转化趋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河三角洲埕北典型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及粒度指示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研究进展 |
0.2.1 埕岛海域沉积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现状 |
0.2.2 工程地质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进展 |
0.3 资料来源、研究内容 |
0.3.1 资料来源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0.4.1 研究方法 |
0.4.2 技术路线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水深地形特征 |
1.3 海底地貌 |
1.3.1 冲蚀地貌区 |
1.3.2 滑动挤压脊和塌陷凹坑地貌 |
1.3.3 侵蚀残留岗丘或台地 |
1.3.4 斑状海底地貌区 |
1.3.5 粗糙和平滑海底 |
1.4 海底地质灾害 |
1.4.1 海底滑塌 |
1.4.2 侵蚀残留体 |
1.4.3 沉积物塑性流 |
1.4.4 塌陷凹坑 |
1.4.5 扰动土层 |
1.4.6 侵蚀负地形 |
1.4.7 铁板砂 |
1.5 海洋水文 |
1.5.1 波浪 |
1.5.2 潮流与海流 |
1.5.3 风暴潮 |
1.6 海洋沉积特征 |
1.6.1 区域沉积规律 |
1.6.2 物源 |
1.6.3 有机质 |
2 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
2.1 表层沉积工程地质环境指标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
2.1.1 pH |
2.1.2 Eh |
2.1.3 盐度 |
2.1.4 含水率 |
2.1.5 密度 |
2.1.6 小结 |
2.2 钻孔各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
3 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3.1 表层沉积粒度分布及沉积环境分析 |
3.1.1 平均粒径分布 |
3.1.2 中值粒径分布 |
3.1.3 分选系数分布 |
3.1.4 偏态分布 |
3.1.5 峰态分布 |
3.1.6 表层沉积水动力环境分析 |
3.2 各地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3.2.1 各地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3.2.2 埕岛海域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4 工程地质环境指标与粒度相关性分析 |
4.1 相关性分析含义 |
4.2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
4.2.1 表层沉积物 |
4.2.2 柱状样沉积物 |
4.3 偏相关分析 |
4.3.1 表层沉积物 |
4.3.2 柱状样沉积物 |
4.4 相关性分析结论及机理解释 |
4.4.1 表层沉积物 |
4.4.2 柱状样沉积物 |
5 粒度特征对工程地质环境指示性分析 |
5.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指示性分析 |
5.1.1 工程地质与粒度指示参量曲线拟合分析 |
5.1.2 表层沉积物粒度对工程地质环境的指示性 |
5.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指示性分析 |
5.2.1 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与粒度指示参量曲线拟合分析 |
5.2.2 各沉积相粒度对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指示性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黄河三角洲钓口流路叶瓣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前言 |
0.1 三角洲的研究现状 |
0.1.1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
0.1.2 长江三角洲 |
0.1.3 黄河三角洲 |
0.1.4 典型三角洲对比 |
0.2 研究意义 |
0.3 问题的提出 |
1 区域概况与资料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河道摆情况 |
1.1.2 研究区气象 |
1.1.3 研究区海洋动力 |
1.2 卫星遥感资料 |
1.2.1 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简介 |
1.2.2 遥感的处理方法 |
1.3 历史水深资料 |
1.4 依托项目 |
2 钓口叶瓣岸线演变 |
2.1 黄河来水来沙量变化 |
2.2 海岸线的确定 |
2.3 钓口叶瓣海岸线的演变 |
2.4 叶瓣面积演变 |
2.5 小结 |
3 钓口叶瓣河道演变 |
3.1 行水期河道演变过程 |
3.2 废弃后潮沟系统形成 |
3.3 小结 |
4 钓口叶瓣水下三角洲冲淤变化 |
4.1 水深地形变化 |
4.1.1 水下三角洲平均水深变化 |
4.1.2 水下三角洲前缘坡度变化 |
4.1.3 水下三角洲地形变化 |
4.2 水下三角洲叶瓣冲淤变化 |
4.2.1 冲淤量计算 |
4.2.2 不同历史时期泥沙冲淤特征 |
4.3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多期水深测量数据拟合处理及冲淤分析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洋河涨潮段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J]. 梁帅. 红水河, 2021(04)
- [2]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D]. 王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漓江流域河流地貌遥感数学模型[D]. 贾志强. 吉林大学, 2019(10)
- [4]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精密确定方法研究[D]. 徐方晨.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5]近海开发影响下底栖生境演变的声学观测与评估研究[D]. 李东.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7(07)
- [6]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区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研究[D]. 郭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3)
- [7]南海北部湾底质沉积物粒度和泥沙运移趋势研究[D]. 肖晓.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8]海南陵水沙坝澙湖海岸近30年地貌时空演化研究[D]. 徐伟. 南京大学, 2015(07)
- [9]黄河三角洲埕北典型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及粒度指示性分析[D]. 王晓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黄河三角洲钓口流路叶瓣演化规律[D]. 刘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