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家介绍

畜牧兽医专家介绍

一、畜牧兽医专家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1](2020)在《基于3D物联网的猪场可视化管理及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出现诸多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生产管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疫病诊断与预防问题,生产溯源问题等等。由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应用于畜牧养殖业,因此畜牧养殖业也在不断地更新,物联网技术为养殖业带来变革的新契机。基于物联网技术和3D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开发了 3D物联网技术的猪场可视化管理与远程诊断系统。本系统具体研究如下:1.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对猪场场景建模本系统首先对猪场场景进行实地采景,把猪场场景以照片和资料记录下来,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amBuilder软件对猪场场景进行建模,为猪场远程可视化管理和远程诊断提供3D模型基础,可以实现猪场场景的3D展示。从而方便快捷的管理猪场,实现猪场监控管理的智能化和远程可视化。2.应用ThingJS平台开发猪场可视化网页前端本系统通过计算机浏览ThingJS官方网站进行在线开发,开发完成后部署在网站上,使用者通过计算机浏览器就可以访问3D物联网猪场可视化前端页面。3.应用PHP+Mysq1技术开发系统后台本系统后台使用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及APACHE技术组合进行web网页开发,系统架构使用ThinkPHP框架实现。本系统开发的功能包括:登录功能、猪场人员信息管理功能、猪场基本信息管理功能、猪场3D可视化页面管理功能、猪场环境数据监控功能、生产数据监控功能、猪病远程诊断功能及物联网远程控制功能。4.连接猪场物联网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和远程诊断功能本系统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温湿度、光照强度、甲烷、氨气、硫化氢等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物)采集猪场和猪舍内数据信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把这些数据传输到系统后台,后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猪场进出场的生物安全监控、猪场环境信息监测和预警,出现危险情况可以自动报警,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可视化、一体化管理。把猪场各种自动调节的设备与物联网进行连接,对猪场天窗、风机、水帘、湿帘等装置的远程控制,实现猪场生产环境的集中、远程、自动化、联动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疾病诊断系统也被不断地被开发出来,猪场疾病的诊断不能单靠远程猪病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的上传来进行初步诊断,也要结合猪场环境及猪舍环境信息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结合。将猪场实验室摄像头、通信工具及实验室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到3D物联网猪场可视化系统中,远程视频指导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传输、实验结果分析,实现了猪场的远程诊断。本系统开发完成后,在安徽省花亭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鑫湖育肥场进行测试,并把猪场的物联网设备与本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了猪场的远程可视化监控管理,后台服务端远程接收了猪场实验室猪蓝耳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法)检测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猪场实验室猪病病原项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反馈给猪场实现远程诊断。

程悦[2](2020)在《规模化蛋鸡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在“农业互联网+”大环境下,我国蛋鸡养殖业在不断转型。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指导蛋鸡养殖企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饲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的优质商品蛋全产业链管理制度,保证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商品蛋,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质量监管,提升商品蛋供应链信息溯源水平,为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本文以蛋鸡生长过程为研究基础,确定蛋鸡生产过程的关键工作和鸡蛋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采用PHP编写语言和My SQL数据库,同时应用B/S版结构,对蛋鸡生长、环境、饲喂、免疫、产蛋、销售等信息进行后台监测与追踪记录,设计了规模化蛋鸡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流程,实现企业智能化管理与鸡蛋质量安全溯源。为了实现规模化蛋鸡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V1.0的建立根据对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进行需求分析,了解蛋鸡养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具体生产流程,设计商品蛋鸡生产信息管理功能模块,对生产数据进行筛选。包括人员管理、鸡场信息、环境监测、物料信息、生产信息、知识库、远程诊断、检测信息和平台维护九大功能模块,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的实现提供信息来源。2、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V1.0的建立本系统设置不同角色权限,登录人员可从预设的网址方便快捷的登录溯源系统。利用批次查询方式可以调取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集的生产信息和兽医服务信息,通过扫描溯源码查询蛋鸡的生产信息以及鸡群疾病控制信息和鸡蛋质量检测信息等。本系统在运行调试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溯源查询服务,实现鸡蛋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可溯源。3、远程诊断与检测功能调试与应用为调试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中远程诊断相关功能,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展示系统的疾病防治功能。从病死蛋鸡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6株葡萄球菌,16株葡萄球菌对蕈糖、甘露醇、甘露糖、果糖、木糖、麦芽糖、蔗糖试验结果基本为阳性,尿素、乳糖试验基本为阴性且都不能还原硝酸盐。通过测序比对得到其中4株为松鼠葡萄球菌和12株为缓慢葡萄球菌,选取4株松鼠葡萄球菌测试其对19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4株松鼠葡萄球菌对新生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头孢类等药物具有耐药性。对16株葡萄球菌进行6种耐药基因和7种毒力基因的检测试验,结果发现有5株葡萄球菌含有耐药基因fexA;1株含有耐药基因cfr;7株含有耐药基因ermB;2株含有毒力基因hlb;1株含有毒力基因coa;5株含有毒力基因pvl。最后将实验数据、诊断流程、诊断结果、治疗方法、专家建议上传到系统中,为养殖户生成诊疗报告单。为保证鸡蛋的质量安全合格,对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检测信息功能进行调试,采集60枚鲜鸡蛋进行实验室检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中违禁添加的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6种抗生素药物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测到。均未在蛋液中检测到任何病原菌,仅在蛋壳表面分离到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头葡萄球菌等,检测中心将以上实验结果上传至系统各功能界面中生成检测报告。通过扫描商品蛋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选择调看相关信息,如基础信息、种鸡信息、生产过程、检测结果以及商家介绍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信息知情权。综上所述,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从蛋鸡养殖到鸡蛋销售的生产信息的采集、查询、疾病检测等功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监督,实现科学管理。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能生成具备生产和检测溯源信息的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产品信息,满足消费者的信息知情权和食品安全需求。实验室检测可以快速实现蛋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鸡蛋抗生素残留和细菌污染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黄小平[3](2020)在《基于多传感器的奶牛个体信息感知与体况评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利用计算机、传感器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养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精准养殖要求对奶牛个体信息实时获取,其中身份信息、运动量和体况评分尤为重要。奶牛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以奶牛身体脂肪沉淀为依据,用于评价奶牛能量积蓄和营养健康状况的一种实用工具。目前,体况评分普遍以人工评判为主,其存在主观误差且效率低下。利用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难以提取和分割身体各关键部位,且受光照复杂多变的影响,分类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建模。另外,从牛群BCS到个体的映射,完成集奶牛身份信息、运动量和体况监控为一体的健康管理系统,是当前奶牛精准养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合利用图像和可穿戴设备两种传感器数据,围绕奶牛身体关键部位检测和跟踪、体况评分方法、个体信息感知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构建了奶牛图像数据自动采集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获得8972张奶牛背部俯视图像。图像包含了奶牛臀部两侧、坐骨结节、尾根、腰角和部分脊椎,这些部位与BCS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数据经兽医专家手工标注,为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数据集。2.针对原有SSD算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卷积神经网络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借鉴DenseNet中各层紧密连接的思想,同时引入Inception v4模块扩大了神经网络的感受野,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用于奶牛尾部检测的混合网络模型一改进SSD算法。该算法对奶牛尾部的检测速度达到115 fps,比原有SSD算法的39fps提高了近2倍。且模型大小仅23.1MB,可节省硬件存储成本。3.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改进卡尔曼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在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的基础上,利用粒子滤波、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状态进行估计。为解决相邻序列帧中不同个体的分配和指派问题,引入匈牙利算法实现奶牛个体的自动计数功能。实验结果表明:(1)与粒子滤波和原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位置平均偏差最小;(2)通过设定合理的时间阈值T可使计数准确率达到96%及以上。4.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SD模型的多任务深度学习算法,解决了奶牛体况评分问题。实验测试的BCS识别精度在误差为±0.5区间时达到98.46%。为了解决个体BCS识别问题,本文设计一款低功耗的基于Zigbee的计步器,实验测得计步准确率达到94.6%,为进一步感知和诊断奶牛运动相关的疾病奠定基础。综上,本文利用图像和计步器两种数据,通过设计深度学习模型完成对奶牛个体的尾部检测和跟踪,实现奶牛个体信息自动感知和体况评分。最终为畜牧信息化管理和奶牛精准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王佩佩[4](2019)在《基于Web的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安徽地方猪的养殖产业已成为重点扶贫产业,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由于安徽地方猪养殖方式传统,规模化水平较低,管理混乱,不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安徽省地方猪种资源急剧减少。构建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地方猪猪场效益,提高安徽地方猪养殖的管理水平,让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而且对安徽省地方猪的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实现猪场的健康养殖为基础,设计了基于Web的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可以为安徽地方猪养殖提供服务.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Web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根据安徽地方猪养殖场生产的实际需要研究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路线,并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应用B/S架构、Json技术、RESTful WebService等关键技术,按照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系统的实际开发。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猪场信息、生产数据、物料信息、猪病诊断、知识库等功能模块,系统测试结果显示,各功能模块能够平稳运行。为实现猪场健康养殖管理,并指导猪场合理地使用兽药,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本系统对猪场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会为每头安徽地方猪建立个体档案,加强档案管理.2.系统的猪病实验室诊断功能的应用本系统的猪病诊断功能包括猪病远程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本研究以猪病实验室诊断功能测试为例,展示系统的疾病防治功能.对安徽地方猪养殖场送检的仔猪腹泻粪样进行处理后,分离得到10株大肠杆菌菌株,其中3株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ETEC都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甲氧苄氨嘧啶、多粘菌素B敏感。最后将实验室诊断流程、诊断结果、治疗方法上传到系统中,为养殖户生成诊断报告单。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发了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地管理猪场,改善猪场管理水平,为猪病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廖兵[5](2018)在《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文中研究说明新桂系时期,广西畜牧业发展迅速,在农商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境内兽疫十分猖獗,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及此后“抗战建国”的实现。为此,桂省政府大力推进兽医事业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兽医管理机构,出台有关兽疫防治的法律法规,开展兽疫调查,试办家畜保险,落实经费,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兽疫防治,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培养兽医人才,桂省政府通过创办广西大学畜牧兽医系、广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新式学校和广西畜牧兽医养成所等兽医训练班,以及选送学生出国留学等方式,将基础教育与短平快培训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教育并重,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兽医人才。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比赛会和展览会,加大兽医知识的社会宣传和普及力度,作为兽医教育的必要补充。为了促进兽医科研工作的开展,桂省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兽医科研机构。广西家畜保育所、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央畜牧实验所等机构积极开展兽医科学研究,在药物研制、传染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各项科研活动主要着眼于当时兽医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兽疫的科学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础。不过,由于战乱不断,资金不足,人才紧缺,再加上交通滞后,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的发展亦存在明显不足。尽管如此,桂省政府大力举办兽医事业,推动了广西兽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建国后广西兽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今天兽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王政军[6](2017)在《1949~1960年中国引进苏联畜牧科技情况研究》文中指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0年前后,中国畜牧业科技与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苏联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中苏间意识形态的互相认同、互为邻国以及早已开展的畜牧科技交流,这些有利条件促成了新中国全面引入苏联畜牧科学技术。通过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学生和引入畜牧良种等方式,使新中国初步完成了基础畜牧站场和相关法规的建立、完善了科学教育体系、在全国农村推广了人工授精等应用技术、畜禽疾疫得以有效防治、培育了大量新品种。尽管存在部分引进技术缺乏计划性、不适合中国国情和照搬苏联政治干预学术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引进的畜牧科技和留学培养的科技人才在新中国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为此后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薇[7](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任仲意[8](2015)在《畜牧产业欲加速 必先诊疗兽医行业“内伤”》文中提出随着畜牧产业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安全、高效、无毒无残留的兽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以适应人们健康环保的生活需要。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畜牧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始阶段"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阶段",兽医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研究应加大行政支持力度如何才能让兽医充分发挥"产业润滑剂"作用?笔者认为,最为急迫的是建立国

朱冠楠[9](2015)在《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中国,除了牧区之外的广大农业生产地区,畜禽业一直是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历史上向来是畜禽业高度发达的地方,近代江苏畜禽生产在全国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又因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作为近代最先受到海外畜牧业影响和冲击的地区,江苏畜禽业发展也因此处于中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最前沿。民国时期(1912—1949年),虽仅有短暂的38年时间,但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是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传统畜牧科技与近现代畜牧科技相互交汇、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苏省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核心区,其畜禽业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方向的重要转折和发展。根据江苏畜禽业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将民国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二阶段是1927—1937年,国民党建立并巩固其南京政权阶段,第三阶段是1937—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沦陷阶段;第四阶段是1945—1949年,抗战结束,国民党政权崩溃阶段。在第一阶段1912—192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乱,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江苏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第二阶段1927—1937年社会政治相对平稳,各项建设事业均得到较快发展,史称"民国十年黄金期",在此期间,畜禽业发展才开始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国民政府主导下的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初步建立起来,大量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引进江苏,用以改良地方畜禽品种,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也逐渐建立起来,江苏畜禽业在这十年期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三阶段1937—1945年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江苏省因日本侵略沦陷,损失惨重,畜禽业发展被迫中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第四阶段1945—1949年期间,江苏畜禽业逐渐恢复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国民党政权日渐崩溃,导致这一时期江苏畜禽业的发展规划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完全付诸实践。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畜牧业发展政策,大都是围绕着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来制定的。这一时期的江苏畜禽饲料生产与加工利用、中兽医技术等方面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经验,变化较小。而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畜禽品种的改良和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是近代江苏整个畜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也是江苏畜禽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一时期初步建立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及改良地方畜禽品种和建立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等江苏畜禽业发展集中体现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建立的具有现代特征的畜牧兽医组织机构在引进、推广、研究及传播西方畜牧兽医技术,保障中国畜禽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江苏畜禽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以及运用现代实验科学育种技术改良地方畜禽品种,是不同于以往历代传统育种技术的人工有意识的培育选种,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畜禽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建立后,采用了先进的现代畜禽生产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率与商品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尽管它们为数不多且发展缺乏连续性,但却代表了长江中下游畜禽业的近现代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挖掘我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畜禽业良性发展及畜牧业的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经验主要是: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间资本对现代畜禽业的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和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政府与专家主导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最后归纳反思,以史为鉴,以史观今,对当前我国畜禽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盖长青,马占峰[10](2014)在《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及建议》文中提出深化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旨在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新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了工作机制,夯实了人才基础,提高了服务效能。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畜牧兽医专家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牧兽医专家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D物联网的猪场可视化管理及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技术路线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系统开发环境
        2.1.2 猪场设施配置
        2.1.3 采集的病料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2.2.2 3D猪场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界面开发
        2.2.3 系统后台开发
        2.2.4 本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2.2.5 将物联网技术与3D猪场模型结合起来实现可视化管理
        2.2.6 远程诊断功能的开发
3 结果与分析
    3.1 系统运行结果
        3.1.1 用户登录功能
        3.1.2 猪场3D可视化前端页面
        3.1.3 后台登录主菜单
        3.1.4 用户信息管理界面
        3.1.5 猪场人员信息界面
        3.1.6 猪场物联网管理界面
        3.1.7 猪场环境数据监控
        3.1.8 猪场远程诊断页面
    3.2 猪场远程诊断检测功能运行结果
        3.2.1 实验室猪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检测报告分析
        3.2.2 实验室猪病病原项目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规模化蛋鸡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1、我国蛋鸡养殖行业现状
        1.1 养殖模式
        1.2 养殖环境
        1.3 商品蛋鸡育种工作
        1.4 商品蛋鸡信息服务与鸡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2、蛋鸡养殖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控制
        2.2 鸡蛋安全问题
        2.2.1 产蛋鸡的疾病
        2.2.2 蛋鸡养殖过程的抗生素残留问题
        2.2.3 鸡蛋的病原菌污染问题
    3、鸡蛋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
        3.1 鸡蛋质量安全溯源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3.2 研究意义
        3.3 鸡蛋溯源信息化配套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3.3.1 蛋鸡养殖场生产管理技术
        3.3.2 鸡蛋质量安全溯源技术
        3.3.3 快速检测与溯源码防伪技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系统开发环境
        2.1.1.1 软件环境
        2.1.1.2 硬件环境
        2.1.2 试验材料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1.5 培养基的配制
    2.2 方法
        2.2.1 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2.2.2 溯源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
        2.2.3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2.2.4 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2.2.4.1 系统的设计思路
        2.2.4.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2.2.5 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2.2.5.1 系统设计思路
        2.2.5.2 生产信息调取
        2.2.5.3 溯源码生成与扫描
        2.2.6 系统测试
        2.2.6.1 系统界面功能运行
        2.2.6.2 智能诊断与检测功能调试
        2.2.6.3 溯源码扫描功能调试
        2.2.7 蛋鸡场管理系统智能诊断功能的应用
        2.2.7.1 致病菌的分离纯化
        2.2.7.2 分离菌PCR的检测引物及BLAST比对
        2.2.7.3 药物敏感试验
        2.2.7.4 分离菌耐药基因PCR扩增
        2.2.7.5 分离菌毒力基因PCR扩增
        2.2.8 鸡蛋质量安全检测功能的应用
        2.2.8.1 鸡蛋中病原菌的检测方法
        2.2.8.2 鸡蛋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2.2.8.3 检测报告单的生成与上传
3 结果与分析
    3.1 系统设计路线
        3.1.1 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3.1.2 鸡蛋溯源设计流程
    3.2 数据库的建立
        3.2.1 系统数据库构建
        3.2.2 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3.3 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V1.0的实现
        3.3.1 系统登录页面
        3.3.2 系统主页面
        3.3.3 鸡场信息管理模块
        3.3.4 环境监测信息管理模块
        3.3.5 物料信息管理模块
        3.3.6 生产数据管理模块
        3.3.7 生产数据管理模块
        3.3.8 远程诊断管理模块
        3.3.9 检测信息管理模块
        3.3.10 平台管理模块
    3.4 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V1.0的实现
        3.4.1 系统登录页面
        3.4.2 鸡群管理模块
        3.4.3 生产数据管理功能
        3.4.4 溯源码生成与打印
        3.4.5 检测信息管理功能
    3.5 系统界面运行结果
    3.6 实验室诊断功能测试结果
        3.6.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6.2 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
        3.6.3 PCR试验结果
        3.6.4 药敏试验结果
        3.6.5 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6.6 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6.7 运行结果评价
    3.7 鸡蛋质量检测结果
        3.7.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7.2 PCR验证结果
        3.7.3 鸡蛋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
        3.7.4 检测报告单的生成
4 讨论
    4.1 蛋鸡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2 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应用
    4.3 蛋鸡疾病防控与鸡蛋抗生素残留检测
    4.4 系统应用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多传感器的奶牛个体信息感知与体况评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体况评分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奶牛个体信息感知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1.2.4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实验平台搭建
    2.1 奶牛BCS图像识别原理
        2.1.1 BCS测定方法
        2.1.2 BCS特征图
    2.2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2.2.1 神经元
        2.2.2 激活函数
        2.2.3 损失与优化
        2.2.4 深度神经网络
    2.3 实验平台构建
        2.3.1 网络摄像机
        2.3.2 摄相机部署
        2.3.3 远程监控系统
    2.4 数据集
        2.4.0 图像预处理
        2.4.1 图像标注
        2.4.2 数据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牛尾部图像检测方法研究
    3.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原理
        3.1.1 图像目标检测
        3.1.2 卷积神经网络
    3.2 改进的SSD算法用于奶牛尾部检测
        3.2.1 基本的SSD算法
        3.2.2 网络连接稠密化
        3.2.3 增大感受野
        3.2.4 改进SSD模型的网络结构
    3.3 目标检测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实验设计
        3.4.2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牛尾部跟踪方法及自动计数
    4.1 视频图像目标跟踪原理
        4.1.1 跟踪过程概述
        4.1.2 坐标系及其变换
        4.1.3 目标运动建模
    4.2 状态估计算法
        4.2.1 卡尔曼滤波
        4.2.2 粒子滤波
        4.2.3 改进的滤波算法
    4.3 自动计数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实验设计
        4.4.2 跟踪结果及分析
        4.4.3 计数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奶牛体况评分方法研究
    5.1 多任务深度学习原理
        5.1.1 多任务网络
        5.1.2 分类器设计
    5.2 体况评分方法
        5.2.1 基于Faster RCNN模型的评分方法
        5.2.2 基于YOLO网络模型的评分方法
        5.2.3 基于SSD模型的评分方法及其改进
    5.3 算法评价指标
    5.4 体况评分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设计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奶牛个体信息感知与系统集成
    6.1 计步器的功能概述
    6.2 计步器设计
        6.2.1 计步器电路设计
        6.2.2 外壳封装
    6.3 信息感知
        6.3.1 数据报文
        6.3.2 测试系统
        6.3.3 实验结果
    6.4 系统集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Web的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系统开发环境
        1.1.2 病料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试剂
        1.1.5 培养基的配制
    1.2 方法
        1.2.1 系统需求分析
        1.2.2 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
        1.2.3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1.2.4 系统测试与分析
        1.2.5 猪病实验室诊断功能的应用
        1.2.5.1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1.2.5.2 ETEC的鉴定
        1.2.5.3 药物敏感试验
2. 结果
    2.1 系统运行结果
        2.1.1 用户登录功能
        2.1.2 猪场信息管理功能
        2.1.3 生产数据管理功能
        2.1.4 物料信息管理功能
        2.1.5 猪病远程诊断功能
        2.1.6 猪病实验室诊断功能
        2.1.7 猪病知识库
    2.2 系统测试结果
    2.3 实验室诊断功能运行结果
        2.3.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2.3.2 多重PCR试验结果
        2.3.3 ETEC药敏试验结果
        2.3.4 试验结果的导入
        2.3.5 报告单的生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广西兽医事业建设的背景
    一、畜牧业在广西农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兽疫的肆虐
    三、“自给政策”的提出
    四、兽医事业在支援抗战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广西与中央驻桂畜牧兽医机构
    一、广西畜牧兽医机构的演变
    二、中央畜牧兽医机构的进驻
    三、对广西近代畜牧兽医机构的评价
第三章 广西兽疫的防治
    一、政府的措施
    二、民间的办法
    三、兽疫防治经费
第四章 广西近代兽医教育的开启
    一、近代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建立
    二、学校专业教育
    三、训练班教育
    四、兽医知识普及教育
    五、留学教育
第五章 广西的兽医科研
    一、兽医科研机构的设立
    二、兽医科研活动
第六章 广西兽医事业发展困境
    一、战争的破坏
    二、兽医专业人才紧缺
    三、经费不足
    四、交通滞后
    五、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1949~1960年中国引进苏联畜牧科技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引进苏联畜牧科技的背景
    (一) 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畜牧科技情况
    (二) 苏联畜牧科技的发展情况
    (三) 新中国引进苏联畜牧技术的有利条件
二、引进苏联畜牧科技的方式
    (一) 聘请苏联顾问和专家
    (二) 互派留学生
    (三) 引进畜牧良种
三、引进苏联畜牧科技的意义

(7)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及以往研究局限
    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晚清江苏畜禽业发展概况
        一、养猪业
        二、养牛业
        三、养羊业
        四、养马、驴、骡业
        五、养兔业
        六、养禽业
    第二节 晚清中国畜禽业发展的困境
        一、中国畜禽业日趋衰落
        二、中国畜禽产品贸易的困境
    第三节 晚清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引进
        一、翻译介绍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文章和着作
        二、重视畜牧兽医教育,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三、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并建立畜牧试验场
第二章 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一、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二、江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三、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一、我国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二、位于江苏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三、各级畜牧兽医教育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四、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教育
    第三节 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一、设立于南京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二、设立于上海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第三章 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品种的改良
    第一节 猪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猪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猪种改良
    第二节 牛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牛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牛种改良
    第三节 羊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羊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羊种改良
    第四节 马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马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马种改良
    第五节 兔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兔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兔种改良
    第六节 鸡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鸡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鸡种改良
第四章 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第一节 现代畜禽企业的建立
        一、现代奶牛企业的建立及发展
        二、现代养鸡场及蛋品公司的建立
        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畜禽企业的建立
    第二节 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一、建立畜产合作社的背景
        二、江苏畜产合作组织的概况
    第三节 现代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的特点
        一、由政府和畜牧兽医专家学者主导和发起
        二、发展缺乏连续性
第五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
        二、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
        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
    第二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资本对畜禽业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
        二、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
        三、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及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
        四、政府与专家主导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五、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苏省民国时期建制沿革
    附录2 江北各县二十四年度推进畜禽养殖业情形简明表
    附录3 无锡牛乳营业登记一览表
    附录4 《牛乳营业取缔规则》
    附录5 《南京市牛乳保证责任合作社章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科研项目

(10)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取得的主要成效
2 主要经验措施
3 存在问题
4 对策建议

四、畜牧兽医专家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D物联网的猪场可视化管理及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D]. 何晓.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规模化蛋鸡场鸡蛋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程悦.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多传感器的奶牛个体信息感知与体况评分方法研究[D]. 黄小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基于Web的安徽地方猪健康养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王佩佩.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D]. 廖兵.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1949~1960年中国引进苏联畜牧科技情况研究[J]. 王政军. 农业考古, 2017(03)
  • [7]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8]畜牧产业欲加速 必先诊疗兽医行业“内伤”[J]. 任仲意. 北方牧业, 2015(10)
  • [9]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D]. 朱冠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10]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及建议[J]. 盖长青,马占峰. 现代畜牧兽医, 2014(10)

标签:;  ;  ;  ;  

畜牧兽医专家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