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北京市远郊区县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及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岳[1](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严雪晴[2](2018)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但是,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河北省境内却存在着一个“环京津贫困带”。“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周边地区,成为区域发展的凹陷地带,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已成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阻力。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不仅关系着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也关系着区域的生态安全,更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文章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落后于周边京津远郊区(县)的原因。通过搜集京津冀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京津冀协同度,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有较弱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最后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从跨区域生态建设、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联合共建、统一劳动力市场等四个方面来实现区域全面合作,以促进“环京津贫困带”的精准扶贫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有效解决“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问题,逐步缓解“环京津贫困带”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
张赓[3](2017)在《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为调查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发展北京远郊区县游泳训练的对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场馆的基本现状、教练员队伍的基本现状、训练方式的基本现状、运动成绩的基本现状、运动员的基本现状和游泳培训市场的基本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1、通过对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五个区的111所游泳场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场馆数量少,主要以公共型和室内游泳馆为主。余游泳教练员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年龄结构合理,学历以本科(专科)学历为主,教学资格以初级为主。业余教练员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3-5小时,月收入待遇一般。北京市远郊区县业余游泳运动员女子优势项目主要集中短距离自由泳,100米蝶泳和100米、200米蛙泳上;男子优势项目以短距离自由泳为主。业余游泳运动员训练方式以走训为主,训练时间集中在1-2小时之间,每周训练频率在5-6次。在项目选择上采用蛙泳和自由泳为主项的业余运动员最多。业余游泳运动员对业余训练中收费、教练员专业素质、授课方式、课时安排、教学环境和训练效果比较满意。2、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了解到影响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地域因素、场地资源因素、生源因素、项目布局、教练员的素质与数量等6个影响因素。3、并针对影响北京市远郊区县业余游泳训练的因素,提出以发展地区经济实力为基础,制定灵活的政策促进游泳业余运动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加强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保障条件;与学校合作,注重游泳项目人才培养;巩固优势项目,以点带面提高竞技游泳的整体发展;加强教练员培养,提高教练员素质和能力等发展思路。
戴雄赐[4](2016)在《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刘建峰,李华明,葛启彬,蔡莹,葛昱,黄建玲[5](2014)在《交通行业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与应用探讨》文中认为为了及时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应急反映能力、保证公共安全,提升郊区县交通安全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首先简述了远郊地区信息化现状,在论述北京市远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此次设计的实现目标和建设内容,并列举了此设计的创新模式.
北京市人民政府[6](2013)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京政发[2013]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9月11日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近十几年来,本市连续采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与国家新标准和公众期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复合型特征突出,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3)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文中认为京政办发[2013]4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斌[8](2012)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生产、后现代城市主义等理论为指导的相关学科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规模收益递增、弹性专精分工、社会网络、路径依赖、知识外溢、资本积累、解码编码、消费社会等多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机制与深刻广泛的影响。北京市自“十一五”以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迄今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北京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并对城市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和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演化和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认为产业集群将决定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外部条件(城市利便性、相关产业基础)和内部条件(尤其是创新网络)的共同作用,形成后会进一步通过弹性专精的分工方式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并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展,最终进而增强、分化或创造性毁灭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则表现为增强集聚、蛙跳发展或分散化集中等多种空间集聚形式,空间集聚的不断自我增强最终将形成创意城市。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本文系统梳理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包括政策条件),及其在此影响下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和相关支撑产业体系,并拥有创意阶层、科教水平、研发投入等众多内生优势条件,突出呈现出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发展、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众多中小企业初步形成生产者网络的发展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资源依托、圈层分布、北高南低、西密东疏的特征,其中文化艺术业主要分布于内城,设计服务业、广告会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电影业分布于三环—四环沿线,软件、网络和计算机产业主要在四环以外,相关辅助性产业(如印刷、文化用品制造等)则位于远郊区县,西侧偏重于高技术类文化创意产业,东侧偏重于艺术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关系研究了2002、2005、2007和2010四年北京市文创意产业三主导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并基于产业相关性系数矩阵,通过因子分析法识别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明确了四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北京市产业网络中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向专业化发展态势明显,产业自我关联,自我增长的趋势增强,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含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主要和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综合技术服务业(含设计服务业)主要和研究与试验发展、建筑业和相关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含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业等)与主要的服务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集群间主要通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进行联系。在产业网络演化的驱动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也表现出自我集聚增强的特征,以在原地增加密度和小幅周边拓展为主,基于就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小幅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空间相关性增强,并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开始分异;三产业均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空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北京市的总就业空间、第三产业就业空间相关性有所下降,从空间上也印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随后本文选取了13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16区县为分析对象,运用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地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和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可表示知识创造、交流和外溢,以及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于文化设施的支持水平)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正向指标,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除文化创意产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案例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偶然性、核心人物(和产业)的社会网络(生产性网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政策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和发展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文章最后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回归,认为北京案例符合产业与空间相互影响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简要建议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北京和国内其他城市打造创意城市、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园区提供空间发展和管治的指导。
金笙[9](2011)在《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市属于水资源匮乏城市,而随着北京市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用水量特别是绿化用水量却一直呈快速上升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北京市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草坪用水、节水的一系列研究内容、方法及成果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描述分析北京市现有水资源的供需现状,运用由伍德于1996年提出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递阶模型对北京市未来的生活用水量进行了预测,方法较新,本文选择了25个自变量,并将其分为三个影响因子,分别是绿化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个人因子建立了两个层次,即上层和下层模型。得出北京市生活用水将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而其中绿化因素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通过收集间接资料,详细论述了北京市目前草坪发展的总体状况,包括面积规模、草种类型、养护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草坪主要划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由于暖季型草相对于冷季型节水,本文将暖季型草坪界定为节水草坪。在利用北京市常见草种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分析测算的基础上,得出冷季型草坪比暖季型草坪更加费水的结论,继而本文根据不同草种的最大最小用水量数值各草种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研究,计算显示暖季型草种节水潜力较大,利用趋势预测方法对草坪面积数值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出2010-2015年草坪的分草种用水量和可能的节水量。再按50%的比例将节水草坪替代冷季型草坪,得到的节水量相当可观。通过以上科学计算分析,得出推广节水草坪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实施是否可行哪?接下来本文主要从节水草种的布局规划设计、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具体推广措施建议这三方面展开论述。在规划布局方面本文从不同功能绿地入手,分别论述各功能草坪节水草坪的布局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以及布局规划面积,同时按2020年北京市绿化规划的目标要求,计算出北京市推广节水草坪面积及可能节水量的数值。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围绕政府政策保障、技术生产保障、物质资金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几方面展开论述。根据上述规划设计以及保障体系建设,利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功能草坪绿地,各选取有典型代表性草坪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针对不同功能的草坪推广节水草坪提出不同的措施建议。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了在北京市推广使用节水草坪是必要且可行的结论,但是在实际的推广使用中不免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并提议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节水草坪推广的支持力度,社会公众也还需加强和培养自身的节水意识。
郭叶东[10](2010)在《北京市十八区县投资环境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利用AHP法(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市十八区县的投资环境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各区县、各功能区影响投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比较评价,分析其投资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浅谈北京市远郊区县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及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北京市远郊区县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
1.2 研究对象 |
1.2.1 空间规划体系 |
1.2.2 重庆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
2.5 小结 |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
3.4.1 总体构思 |
3.4.2 整体框架 |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1.3 小结 |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2.3 小结 |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3.3 小结 |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4.3 小结 |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
5.6 小结 |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
6.7 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
7.2 主要创新 |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研究法 |
1.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法 |
1.3.3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学者对贫困的研究 |
2.2.2 关于“环京津贫困带”的研究情况 |
2.2.3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现状 |
3.1 范围界定 |
3.2 贫困程度及差距分析 |
3.2.1 综合经济情况对比 |
3.2.2 收入构成比较 |
3.2.3 产业构成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京津贫困带”综合评价及聚类 |
4.1 因子分析 |
4.1.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
4.1.2 因子分析过程 |
4.1.3 因子分析结论 |
4.2 聚类分析 |
4.2.1 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
4.2.2 系统聚类 |
4.2.3 聚类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京津冀区域协同度测算 |
5.1.1 协同度测算模型选取 |
5.1.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构建 |
5.1.3 京津冀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4 京津冀协同度测算 |
5.2 协同度对贫困带经济增长影响程度 |
5.2.1 模型的选取和建立 |
5.2.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5.2.3 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2.4 实证分析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进行跨区域生态建设 |
6.2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
6.3 京津冀基础设施联合共建 |
6.4 统一京津冀劳动力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业余游泳运动健身价值研究调查 |
1.3.2 关于游泳业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3 关于北京游泳业余训练现状的研究调查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发展现状 |
3.1.1 北京市远郊区业余游泳教练员队伍的基本现状 |
3.1.2 北京市远郊区县业余游泳运动员的基本现状 |
3.1.3 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场馆的基本现状 |
3.2 影响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发展的因素 |
3.2.1 地域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场地资源因素 |
3.2.4 生源因素 |
3.2.5 项目布局 |
3.2.6 教练员的素质与数量 |
3.3 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发展对策 |
3.3.1 以发展地区经济实力为基础,制定灵活的政策促进游泳教练员人才的引进 |
3.3.2 构建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
3.3.3 加强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运动员的科训保障条件 |
3.3.4 与学校合作,注重游泳项目人才培养 |
3.3.5 巩固优势项目,以点带面提高竞技游泳的整体发展 |
3.3.6 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主题 |
1.1.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1.2 美国、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城市蔓延 |
1.1.3 中西城市蔓延现象、机制、治理与内涵差异 |
1.1.4 中西蔓延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横向比较 |
1.2 研究背景 |
1.2.1 北京市区摊大饼与郊区蔓延 |
1.2.2 快速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借鉴意义 |
1.4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 |
1.4.1 蔓延机制视角 |
1.4.2 社会制度视角 |
1.4.3 京津冀视角 |
1.4.4 国内相关研究 |
1.4.5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研究回顾 |
1.6.1 城市蔓延测度 |
1.6.2 蔓延机制解释 |
1.6.3 土地集约利用 |
1.6.4 紧凑城市内涵与应用 |
第2章 城市蔓延研究与紧凑城市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密度 |
2.1.2 紧凑度 |
2.1.3 直观感觉 |
2.1.4 可达性与机动力 |
2.2 城市蔓延研究 |
2.2.1 定义、历程、测度 |
2.2.2 蔓延机制解释 |
2.2.3 蔓延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2.2.4 蔓延治理的政策工具效益分析 |
2.2.5 蔓延治理中的反政府干预 |
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1 紧凑城市概念、目标与形态 |
2.3.2 土地与能源消耗 |
2.3.3 社会公平与环境质量 |
2.3.4 交通量与交通能耗 |
2.4 紧凑城市政策 |
2.4.1 紧凑城市与精明增长政策差异 |
2.4.2 市场接受度 |
2.4.3 政治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2.5.1 再城市化研究兴起 |
2.5.2 “紧凑新城”还是“紧凑旧城”? |
第3章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政策、策略与实施 |
3.1 城市蔓延历程 |
3.1.1 西进运动(1801-1920 年) |
3.1.2 蔓延前导期(1870-1920 年) |
3.1.3 第一次大蔓延(1920-1940 年) |
3.1.4 第二次大蔓延(1960-1990 年) |
3.1.5 1990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
3.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3.2.1 制度性因素 |
3.2.2 政策性因素 |
3.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3.3 精明增长政策实践 |
3.3.1 政府管制或自由放任 |
3.3.2 精明增长政策实施的四种导向 |
3.3.3 区域管制 |
3.3.4 公共交通 |
3.3.5 城市设计 |
3.3.6 公共治理 |
3.4 增长管理技术工具 |
3.4.1 城市增长边界 |
3.4.2 城市服务边界 |
3.4.3 房产税、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3.4.4 发展权移转 |
3.4.5 区划法调整 |
3.4.6 实施效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3.5.1 美国城市蔓延机制、社会经济贡献、再城市化 |
3.5.2 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借鉴 |
第4章 英国城市蔓延与紧凑城市政策 |
4.1 城市蔓延历程 |
4.1.1 圈地运动、早期工业城市 |
4.1.2 伦敦第一次与第二次蔓延 |
4.1.3 伦敦第三次蔓延 |
4.1.4 伦敦再城市化 |
4.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4.2.1 制度性因素 |
4.2.2 政策性因素 |
4.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4.3 紧凑政策与实践 |
4.3.1 1990 年代以来的紧凑城市政策 |
4.3.2 紧凑城市政策实施的三个策略 |
4.3.3 区域与城市规划法案、城市管理与财税条例 |
4.4 本章小结 |
4.4.1 政党轮替背景下的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实施 |
4.4.2 英国新城政策实施对北京新城规划的借鉴 |
第5章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政策 |
5.1 城市化历程 |
5.1.1 二战后的台湾城市扩张 |
5.1.2 城市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 |
5.2 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与影响 |
5.2.1 制度性因素 |
5.2.2 政策性因素 |
5.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5.3 都市发展管制与引导政策 |
5.3.1 城市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治理 |
5.3.2 都市更新与容积移转 |
5.4 本章小结 |
5.4.1 农村土地改革的借鉴 |
5.4.2 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
5.4.3 城乡规划法与建筑法规的借鉴 |
5.4.4 基础设施建设的借鉴 |
第6章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测度与问题 |
6.1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
6.1.1 地域概念 |
6.1.2 中心城建成区扩张历程 |
6.1.3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 |
6.2 北京城市蔓延测度 |
6.2.1 蔓延测度与空间特征 |
6.2.2 空间扩展特征 |
6.2.3 土地利用变更 |
6.2.4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
6.3 北京蔓延正向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3.1 正向贡献 |
6.3.2 负外部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北京摊大饼是“蔓延”还是“紧凑”? |
6.4.2 中心城“摊大饼”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4.3 城市蔓延的经济贡献与副外部作用 |
6.4.4 北京与英美城市蔓延特征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性因素 |
7.1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性因素 |
7.1.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
7.1.2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水平 |
7.1.3 就业区位 |
7.1.4 商业购物空间 |
7.1.5 房地产建设 |
7.2 北京蔓延的政策性因素 |
7.2.1 土地有偿使用 |
7.2.2 房屋货币化 |
7.3 北京蔓延的制度性因素 |
7.3.1 土地制度 |
7.3.2 财税制度 |
7.3.3 治理制度 |
7.3.4 规划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7.4.1 英美与北京蔓延机制的国际比较 |
7.4.2 北京蔓延机制中的制度性因素 |
第8章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建议与通州区的实证研究 |
8.1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回顾 |
8.1.1 中心城发展规模控制目标与成效 |
8.1.2 第一道与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
8.2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制度改革与紧凑新城规划 |
8.2.1 政策工具选择 |
8.2.2 城市增长边界 |
8.2.3 城市服务边界 |
8.2.4 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8.2.5 发展权移转 |
8.2.6 土地产权与变更制度改革 |
8.2.7 公共与社区治理制度改革 |
8.2.8 紧凑新城组团、环线TOD、楔形绿地系统规划 |
8.3 通州蔓延历程、问题与紧凑发展对策 |
8.3.1 城镇发展政策与历程 |
8.3.2 通州城市蔓延指标 |
8.3.3 通州城市蔓延问题 |
8.3.4 通州紧凑新城规划与蔓延治理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8.4.1 英美城市蔓延治理政策对北京蔓延的借鉴 |
8.4.2 北京新城的政策制度完善建议 |
第9章 结论 |
9.1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城市蔓延 |
9.1.1 紧凑城市理论的效用与实施 |
9.1.2 紧凑城市理念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差异 |
9.1.3 北京蔓延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9.1.4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借鉴意义 |
9.2 蔓延动力机制 |
9.2.1 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 |
9.2.2 土地移转机制与政府规划管理模式 |
9.3 北京蔓延治理 |
9.3.1 政策性工具 |
9.3.2 制度性改革 |
9.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交通行业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与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远郊地区交通信息化现状 |
2 北京市远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必要性 |
2.1 有利于提升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对远郊区县交通安全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
2.2 有利于提升远郊区县重大交通安全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
2.3 为北京市交通应急体系在远郊区县的全面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
3 北京市远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实现目标 |
4 北京市远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内容 |
4.1 交通运输安全资源台账 |
4.2 应急指挥功能 |
4.3 应急值守功能 |
4.4 应急管理功能 |
4.5 应急演练功能 |
4.6 动态安全监管功能 |
4.7 重点工作管理功能 |
4.8 权限配置管理功能 |
5 北京市远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创新模式 |
5.1 区域资源可视化 |
5.2 应急指挥智能化 |
5.3 数字采集电子化 |
5.4 行业监管动态化 |
5.5 日常工作信息化 |
6 展望 |
7 结束语 |
(8)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 |
1.1.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特点鲜明,并对城市空间产生重大影响 |
1.1.3 北京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研究将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代表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空间理论 |
1.2.2 有助于拓展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 |
1.2.3 有助于探讨后工业化时代大城市产业空间演变规律 |
1.2.4 有助于指导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空间管治 |
1.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 |
1.3.1 文化产业 |
1.3.2 创意产业 |
1.3.3 文化创意产业 |
1.3.4 本文研究的文化创意产业 |
1.4 研究目标与理论假设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理论框架 |
1.4.3 研究假设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 |
1.5.4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 |
2.1.2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
2.1.3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4 本文理论视角 |
2.2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研究 |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特征 |
2.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Value Chain) |
2.2.3 社会网络分析 |
2.2.4 产业关联分析 |
2.2.5 小结与评述 |
2.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
2.3.1 区域尺度的区位选择与集聚动因 |
2.3.2 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
2.3.3 分部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
2.3.4 产业生命周期的空间集聚研究 |
2.3.5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 |
2.3.6 小结与评述 |
2.4 创意阶层与创意城市研究 |
2.4.1 创意阶层的空间区位选择 |
2.4.2 创意城市的形成机制 |
2.4.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机制 |
2.4.4 创意城市的政策(空间视角)研究 |
2.5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
2.5.1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机制与产业组织研究结论 |
2.5.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生和集聚研究结论 |
2.5.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源与空间条件 |
3.1 产业发展的外部资源与空间条件 |
3.1.1 历史文化资源与空间条件 |
3.1.2 文化基础设施与空间条件 |
3.1.3 支撑产业发展与空间条件 |
3.2 产业发展的内生资源与空间条件 |
3.2.1 创意、创新与教育资源及空间条件 |
3.2.2 行业协会及空间条件 |
3.2.3 企业空间需求 |
3.3 产业政策与空间规制 |
3.3.1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背景 |
3.3.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变迁[] |
3.3.3 政策空间引导 |
3.3.4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特征小结 |
3.4 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 |
4.1 产业发展特征 |
4.1.1 产业增长 |
4.1.2 产业结构 |
4.1.3 全球节点 |
4.2 产业空间分布 |
4.2.1 总体分布特征 |
4.2.2 高科技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4.2.3 技术服务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4.2.4 文艺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4.2.5 其他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4.2.6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小结 |
4.3 产品消费现状与空间分布 |
4.4 企业结构与生产者空间网络 |
4.4.1 企业结构特征 |
4.4.2 生产者产业联系 |
4.4.3 生产者空间联系 |
4.5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影响 |
4.5.1 集聚区形成机制 |
4.5.2 集聚区发展现状 |
4.5.3 集聚区政策对产业空间发展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演化特征 |
5.1 关联产业识别 |
5.1.1 研究方法 |
5.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关联产业识别 |
5.1.3 综合技术服务业关联产业识别 |
5.1.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关联产业识别 |
5.1.5 北京市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判定 |
5.2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 |
5.2.1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集群归属判定 |
5.2.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集群中的变动趋势 |
5.2.3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演化 |
5.3 产业网络分析与演化特征 |
第6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 |
6.1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性认知 |
6.1.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演化规律 |
6.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演化规律 |
6.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空间演化规律 |
6.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量认知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
6.2.3 分区县空间基尼系数详探 |
6.3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产业网络中的空间演化规律 |
6.3.1 与北京市总体产业空间演化的关联 |
6.3.2 与关联产业的空间相互关系演化 |
6.4 集聚区对就业空间演化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机制 |
7.1 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7.1.2 文化创意产业三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普查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6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小结 |
7.2 旧城文化再生案例:南锣鼓巷 |
7.2.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
7.2.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 |
7.2.3 旧城空间对产业发展的反馈 |
7.3 高校周边科技园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区 |
7.3.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
7.3.2 政府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讨论 |
7.4 城市边缘废弃工厂:798 艺术区 |
7.4.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
7.4.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的探讨 |
7.5 远郊艺术聚落:宋庄 |
7.5.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
7.5.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 |
7.6 影响机制小结和空间政策建议 |
7.6.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 |
7.6.2 产业空间发展政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理论回归与假设验证 |
8.1.1 理论回归 |
8.1.2 假设验证 |
8.2 主要结论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北京市缺水严重 |
1.1.2 草坪用水增加 |
1.1.3 北京市草坪发展与节约用水之间的矛盾 |
1.1.4 草坪用水量大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相关资料检索与案头研究 |
1.4.2 典型调查 |
1.4.3 深入访谈 |
1.4.4 数据分析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生活用水及草坪用水 |
1.5.2 草坪草 |
1.5.3 地被植物 |
1.5.4 节水型草坪的概念界定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水资源预测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 |
2.1.2 国外研究 |
2.1.3 水资源预测研究评述 |
2.2 草坪节水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2.2.3 草坪节水主要研究方法综述 |
2.2.4 草坪节水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关于节水草坪及草坪节水的先进经验 |
2.3.1 国外相关情况及先进经验总结 |
2.3.2 国内相关情况总结 |
3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
3.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
3.2 北京市水资源存在问题 |
3.3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状况描述统计分析 |
3.3.1 北京市水资源供给分析 |
3.3.2 北京市水资源需求分析 |
3.3.3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
3.4 小结 |
4 北京地区草坪总体状况分析 |
4.1 草坪发展概况 |
4.2 草坪的生态及社会功能 |
4.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4.2.2 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
4.2.3 提供休憩运动场所 |
4.3 北京草坪面积变化总趋势 |
4.3.1 面积绝对数值变化分析 |
4.3.2 草坪面积在总的绿化面积中所占比例变化分析 |
4.3.3 城近郊区与远郊区县草坪面积对比 |
4.3.4 各功能草坪面积对比 |
4.3.5 各功能草坪面积占园林绿地面积比例对比 |
4.4 北京市草种类型 |
4.4.1 冷季型草坪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草种 |
4.4.2 暖季型草坪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草种 |
4.4.3 地被植物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种类 |
4.5 小结 |
5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
5.1 方法选择 |
5.2 变量选择 |
5.3 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步骤 |
5.4 递阶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思路及步骤 |
5.5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
5.5.1 模型计算 |
5.5.2 辅助分析 |
5.5.3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
5.6 小结 |
6 北京市草坪用水分析及预测 |
6.1 北京市草坪用水总量分析 |
6.2 北京市分草种用水情况 |
6.2.1 北京市冷暖类型草坪用水状况 |
6.2.2 北京市草坪用水分草种分析 |
6.2.3 北京市草坪节水潜力分析 |
6.3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不同草种节水量分析 |
6.3.1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基本思想 |
6.3.2 北京市草坪面积变化趋势预测 |
6.3.3 北京市草坪用水量及节水潜力预测 |
6.4 暖季型替代冷季型草坪节水预测 |
6.4.1 按现有草坪面积比例的节水潜力预测 |
6.4.2 按暖季型替代冷季型草坪50%的节水预测 |
6.5 小结 |
7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设计 |
7.1 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的情况 |
7.1.1 北京市城市绿地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
7.1.2 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中绿地建设情况 |
7.1.3 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中绿地建设规划情况 |
7.1.4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 |
7.2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7.2.1 指导思想 |
7.2.2 规划原则 |
7.3 北京市节水草坪具体布局设计 |
7.3.1 风沙治理区节水草坪布局 |
7.3.2 公共绿地分布区节水草坪布局 |
7.3.3 道路防护绿地 |
7.3.4 农田防护绿地 |
7.4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面积及节水量测算 |
7.4.1 风沙治理区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
7.4.2 公共绿地分布区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
7.4.3 道路防护绿地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
7.4.4 农田防护绿地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
7.4.5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节水量测算 |
7.5 小结 |
8 推广节水草坪的保障体系建设 |
8.1 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
8.2 推广节水草坪的政府政策保障 |
8.3 推广节水草坪的技术生产保障 |
8.3.1 科研技术保障 |
8.3.2 推广节水草坪的生产保障 |
8.4 推广节水草坪的物质资金保障 |
8.4.1 北京市草坪建植成本分析 |
8.4.2 北京市草坪养护成本分析 |
8.4.3 资金保障 |
8.5 推广节水草坪的民意保障(公众参与) |
8.6 小结 |
9 推广节水草坪的实施对策—典型案例调查 |
9.1 各功能草坪划分标准 |
9.2 公共绿地草坪 |
9.2.1 公共绿地草坪总体概况 |
9.2.2 公共绿地典型案例调查—天坛公园 |
9.2.3 公共绿地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植物园 |
9.3 运动场草坪 |
9.3.1 运动场草坪情况 |
9.3.2 高尔夫球场草坪总体概况 |
9.3.3 对高尔夫球场草坪评价 |
9.3.4 高尔夫球场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清河湾乡村体育俱乐部 |
9.4 单位附属绿地草坪 |
9.4.1 单位附属绿地草坪总体概况 |
9.4.2 单位绿地草坪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林业大学绿地草坪 |
9.5 道路绿地草坪 |
9.5.1 道路绿地草坪总体情况 |
9.5.2 道路绿地草坪典型案例调查—西客站、三元桥、前三门大街 |
10 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
10.1 本文结论 |
10.2 本文建议 |
10.2.1 针对市发改委提出建议 |
10.2.2 针对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议 |
10.2.3 针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建议 |
10.2.4 对不同功能绿地草坪具体措施实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生活用水影响因素数据表 |
附录2:草坪节水灌溉技术标准 |
附录3:调查问卷-典型调查(针对管理者) |
附录4:调查问卷-针对普通公众 |
附录5: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针对普通公众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北京市十八区县投资环境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一)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二) 对原始数据无纲量化 |
(三) 各区县得分的计算 |
二、北京十八区县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 |
1.总得分评价 |
2.各因素比较评价 |
(1) 经济实力评价。 |
(2) 市场潜力评价。 |
(3) 人力资源评价。 |
(4) 政府行为评价。 |
(5) 生活质量评价。 |
(6) 法制化评价。 |
(7) 基础设施评价。 |
3.分区评价 |
(1) 首都功能核心区。 |
(2) 城市功能拓展区。 |
(3) 城市发展新区。 |
(4) 生态涵养发展区。 |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
(一) 存在的问题 |
1.与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或执行不力 |
2.投资环境区域差异较大 |
3.区县之间合作意识比较淡薄 |
4.各级政府工作效率较低 |
5.投资者经营成本较高 |
6.部分区县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二) 政策建议 |
1.加强法制建设 |
2.加大上级政府对弱势区县的帮扶 |
3.加强地区间政府的合作 |
4.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加强领导队伍素质建设 |
5.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拓宽融资渠道 |
四、浅谈北京市远郊区县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及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2]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严雪晴.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北京市远郊区县游泳业余训练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赓.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 戴雄赐. 清华大学, 2016(08)
- [5]交通行业城乡一体化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与应用探讨[J]. 刘建峰,李华明,葛启彬,蔡莹,葛昱,黄建玲.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4(02)
- [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25)
- [7]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23)
- [8]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 黄斌. 北京大学, 2012(09)
- [9]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D]. 金笙.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北京市十八区县投资环境实证分析[J]. 郭叶东.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