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地组织作业练习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永红[3](2021)在《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获得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才能取得“教”和“学”的最佳效果。老师需要通过课堂互动、作业、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作业布置上作出调整,而学生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本文以有效教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信息反馈理论为基础,结合前人理论研究,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就高一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反馈的时效性进行研究。重点选取了课后作业批改环节,对学生的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练习册的批阅方式、发放时间间隔做了调查,发现存在作业设计不合理、形式单一、批改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如果课后作业能及时反馈,是否有可能改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衡量及时反馈策略有效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高一物理学业成绩,二是学生对待高中物理的情感态度。本次研究选取了西安市某省中学的两个一类班、两个二类班进行实验,将两个一类班和两个二类班学生的中考物理成绩作为前测数据,用SPSS Statistic统计软件对物理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符合实验要求。实验期间进行了变量控制,让作业发放的时效性成为唯一变量,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实验,将月考和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作为后测数据来进行实验分析。将所得数据用SPSS Statistic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二类班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一类班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结合本次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适应高一物理教学的及时反馈策略,包括课前摸底、课堂互动、课后作业批改方面的反馈策略。及时反馈策略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高一新生适应阶段的物理学习成绩,也充实了及时反馈策略在物理学科的有效性研究。
高若琪[4](2021)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获奖微课的教学设计倾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极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已经成为了学习汉语的重要学习资源。微课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能较大弥补传统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不足(李欣,2016)。然而,目前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的微课研究仍有极大空白,探索之路充满挑战。国内对微课的研究始于2011年(胡铁生,2011),如今,微课这种教学资源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相对来说,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微课研究则发展较慢,研究领域仍有较大空白。全国研究生汉语微课大赛是由唐风汉语公司联合各高校举办的比赛,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本文选择了第二届研究生汉语微课大赛中个人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ADDIE教学设计模型,对这十三部获奖微课作品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观察、分析这十三部微课作品,发现了参赛者在微课教学设计上的一些共同倾向及优点,在今后的微课设计中我们可以继续借鉴;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改进。基于多角度的统计、分析,笔者在不同的维度对微课教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参赛者和教师今后在设计微课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设置、对外汉语师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希望为线上国际中文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量化研究法,对十三部获奖作品的微课视频和网站上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量化,得出结论如下:一、在教学对象设计上,参赛者倾向将教学对象设计为成年、初级水平、英语背景学习者。在年龄和汉语水平的设计上,部分作品存在课程与设计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如视频中的图片或文字素材与学习者认知水平不符。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参赛者多选择汉语语法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个别作品存在课型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三、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笔者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发现情感目标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自身的言语、表情,提升课件的趣味性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此外,部分作品存在目标表述不完整的问题,部分作品仍以教师为行为主体进行目标陈述,未能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四、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十三部作品均设置了导入与讲解环节,其余环节如操练、总结、布置课后作业的环节皆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又以课后作业环节最易被忽视。在导入环节中,情境导入和直接导入最为常见;讲解环节参赛者均能够采用至少两种讲解方法进行讲解。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口头作业较多,体现了参赛者们对学习者口语技能的重视,但同时也反映了对书写技能训练的忽视。有研究证明,写不但可以发展写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听、说、读的学习。因此作业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陈晓宁,2018)。从环节顺序的设计上来看,设计呈范畴化趋势,以“导入→讲解→操练→总结”框架进行设计的作品最多。其中“讲解→操练”环节是语言教学中的重点环节,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先讲后练和边讲边练,以先讲后练的讲练模式居多。五、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十三部作品普遍运用了情境化的教学策略,经分析,这种策略主要应用在导入和操练环节。其次应用较多的是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问题类型以展示性问题为主,在今后的设计中可视情况增加参考性问题,促进学生将知识与自身经验相联结,增加对知识的思考,促进知识建构。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较少,这一策略有助于学习者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设计者们今后可视具体情况增加运用。六、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笔者按照不同教学内容分别对操练中练习题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发现以词汇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作品主要设置了应用性练习和理解性练习。以文化知识为教学内容的微课中,教师设计了文化知识问答类的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以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作品中,均设计了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大部分作品设计了交际练习。总体来看,练习题的设计均很好的使用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但是在练习形式上较传统课堂无较大突破。总的来说,参赛者们在微课设计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教学安排上,目前高校普遍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通过观察、分析这十三部微课作品,我们发现虽然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在语言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仍然差强人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往往是和教学联结在一起的,学习、使用技术的目的是服务教学。因此在安排课程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增加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结,具体来说,即怎样将语言教学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知道在教学中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对于已毕业的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则可以按照上述形式,通过线下培训或是安排线上课程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本文选取了第二届微课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继续增加样本数量,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清晰。
高巾乔[5](2021)在《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的行动研究 ——以汉中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式作业是线上线下作业结合,采用纸笔作业和网络平台听说读写任务结合的形式。在教学中,利用APP发布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和技能练习等任务,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应用,完成听说读写练习,相对于传统的纸笔作业,能更好地进行技能训练。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掌握其问题,在面对面教学中能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在我国,初中混合式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较广,混合式作业形式作为分支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混合式作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一起中学”APP发布线上作业。本文以混合式作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在建构主义和首要教学原理的指导下,以所任教的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某初中为例,进行了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的行动研究。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学生英语作业的现状如何?(2)如何实施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3)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如何?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探究和总结。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在阅读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参考Elliott的行动研究模式,结合《英语课程标准》(2011),设计行动研究的方案,构建了行动研究流程图,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制定混合式作业实施的具体内容。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在为期三个月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和结束后,分析学生成绩变化并结合研究后问卷调查总结出混合式作业对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特别是听和读的能力提升显着;(2)混合式作业在学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和使用英语的条件,学生跟着电影片段读句子,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句子,这样可以增加所学功能项目和话题的使用;(3)完成线上作业,有利于学生监控策略形成,除了调控策略之外,利用网络资源是资源策略的体现,学生在知道运用手机可以学习查资料同时减少使用手机娱乐的时间;(4)线上作业的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能让学生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练习发音,一定程度增加了自信心。通过对本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出对相关研究的展望,以期对初中混合式英语作业提供借鉴,推动混合式英语作业的应用,进而在全市内推广“一起中学”APP平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为初中英语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艳杰[6](2021)在《高中地理学历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将2012年确立的教育事业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决定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标准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地理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有效引导学生“真学习”、“在学习”,成为了学校与教师的重要课题。教学方案是教学成为专业实践的标志之一,教学变革需从方案专业化做起。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便开始了对“学历案”的初步探索,“学历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利把手,是促进学生“真学习”、“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型专业化教学方案。本研究基于学历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尝试探索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首先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学历案核心概念、结构框架与教学模式。同时,通过阐述学历案与教案、学案、导学案之间的关系,说明学历案是三者的继承与发展,学历案教学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发现教师对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缺乏了解,教师亟需更多的学历案设计与实施范例做参考。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学历案的设计流程、设计原则,随后结合新课改要求设计并实施了《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指导型学历案和《水与地表形态》合作型学历案。通过观察、访谈、试题测评对比传统授课方式与学历案授课方式下的教学效果数据,得出学历案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课堂学习方式,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再次,结合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教师对学历案设计与实施认识的不足,针对性地给出了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的策略与实施建议。最后,针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以期为学历案教学后续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倩春[7](2021)在《合作学习提升中职《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教育部政策的导向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已经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渐向课程的实施与改进方面聚焦。综合文献分析发现课堂参与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中职课程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不断优化课堂的实施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基于此,笔者将目光聚焦于中职文秘专业课程的课堂参与度。经前期调查发现在中职文秘专业所有课程中,《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课堂参与度相对偏低,且缺少一套用于提升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教学策略。而《公文写作与处理》作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堂目标是培养中职文秘学生的公文写作及办理公文的能力,其课堂参与度影响着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该课程中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目的,开展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以营造一种民主、团结的学习氛围为教学环境基础,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目标,以加分奖励为竞争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重点,倡导学生在课堂中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因此,笔者决定将其应用到《公文写作与处理》中并制定了一套教学流程,通过开展教学实践验证其对提升课堂参与度是否有所成效。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包括:第一,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课堂参与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思路、界定研究的核心概念、分析应用的理论基础。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等方式调查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课堂参与现状,最后采用SPSS.26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课堂参与度的现状,发现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因素。第三,通过分析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中职文秘学生的学情,阐述合作学习对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性。第四,制定合作学习在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的实施流程,提出合作学习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应用策略。第五,在课堂上开展两轮行动研究后,采用SPSS.26统计同班级学生前后两次参与度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实施合作学习后《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如下:在行为参与维度上,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提高,课外及课堂上投入的学习时间增加;在认知维度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有所提高;在情感维度上,学生学习的乐趣感、成就感、自信心明显增强。整体上来说,课堂参与的每个维度都得到了提升,但不同的维度的课堂参与度提升的程度有所不同;学生的行为和情感参与度方面的提升较为显着,而在认知参与度方面的提升还需要更长的实践时间去验证。
彭丹红[8](2021)在《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效的家庭作业管理能减轻学生负担,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利。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乡村教育比较落后,帮助乡村初中生提高家庭作业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家庭作业的最大价值,对于家校合作育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尤为重要。家庭作业管理是一个整体,包含了家庭作业目的管理、分配管理、内容管理、评价管理以及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所乡村初中学校6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班主任、10名家长和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调查分析发现,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目的管理不明确,管理意识薄弱;作业量的分配不均衡、偏科严重,作业时间分配管理不合理、时间失效;教师布置作业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作业内容类型比较单一;家庭作业评价集中于监督功能,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反馈集中于验证反馈,缺乏为学生提供再次训练的机会。基于此,设计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教育行动研究方案,在一所乡村初中学校的53名学生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三轮教育行动研究实践。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让学生初步设计家庭作业,明确学生家庭作业目的管理;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和加入个性多样化的评价,调整改进家庭作业分配和家庭作业评价管理;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改建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增加家庭作业管理评价管理的趣味性以及完善家庭作业内容管理。行动研究结果显示,实践方案在家庭作业目的、内容等方面有积极的改善效果。根据现状调查和教育行动研究,提出优化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的对策建议。在目的管理上,提升有效的认知并明确家庭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发展,以及教师和家长协调管理策略。在分配管理上,制定最佳作业时长区间和协调家庭各科作业布置频率并指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时间。在内容管理上,强化学生自主设计,分层设置,类型多样化。在评价管理上,要优化批改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方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提高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和质量,巧用网络平台,优化作业评价。最后,明确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责任,共同有效帮助乡村初中生做好家庭作业管理。
阮氏兰(NGUYEN THI LAN)[9](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张美琳[10](2021)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育理念不断变革,教育模式在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评价也在不断发展。课后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走的必经之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探索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及评价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数学学习能力。本研究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调查了初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现状,研究如何提出更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并验证其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实践研究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相关概念和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分析了目前初一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文献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改进策略;最后通过实践验证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针对目前初一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原则和作业评价策略。首先在作业设计方面,第一,作业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原则,是为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是为拓展延伸本节课内容,是为下节新课的开展,还是为综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等等,只有明确目的后布置的作业才会有针对性。第二,作业设计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作业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同样能够带动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后期学习做好铺垫。第三,作业设计应遵循主体差异性原则,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必须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发展要求,设计分层作业。第四,作业设计应遵循适量有效性原则,教师对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内容的把控决定了学生做作业的成效,同时增强作业趣味可以激发学习主动性、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以促进师生交流、问题生活化、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能够使作业更加有效。其次在作业评价方面,第一,适当选择批改作业方式,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第二,作业评价重在激励上进,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增长,增强自身学习的内驱力;第三,作业评价要讲求艺术性,评价中要引导学生自行改错,鼓励学生进一步独立思考,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转变学习态度;第四,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作业讲评中以多种方式适当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笔者选取了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教学班进行了实践对比研究,以检验策略的有效性。对该班级实施了以上策略后,该班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都有所提升,因此提出的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改进策略有利于提高初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有效地组织作业练习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地组织作业练习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新高考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1.3 实践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反馈和教学反馈 |
1.3.2 及时反馈和及时反馈策略 |
1.3.3 有效教学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
1.4 理论基础 |
1.4.1 教育学理论 |
1.4.2 心理学理论 |
1.4.3 有效教学理论 |
1.4.4 信息反馈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理教学的及时反馈现状 |
2.1 学生视角的教学反馈现状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1.3 调查途径 |
2.1.4 调查结果 |
2.2 教师视角的教学反馈现状 |
2.2.1 调查对象 |
2.2.2 调查材料 |
2.2.3 调查方法 |
2.2.4 调查结果 |
2.3 师生访谈 |
2.3.1 教师访谈汇总 |
2.3.2 学生访谈汇总 |
2.4 及时反馈现状总结 |
2.4.1 书面作业价值体现不充分 |
2.4.2 反馈不及时 |
2.4.3 反馈的信息量不足 |
第三章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 |
3.1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的出发点 |
3.1.1 高一物理的学科特征 |
3.1.2 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
3.2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的内容 |
3.2.1 课前了解学情,教师获取及时反馈 |
3.2.2 课堂教学互动,师生双向反馈 |
3.2.3 课后作业布置,及时批改发放 |
3.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及时反馈 |
3.3.1 基于网络平台的作业布置 |
3.3.2 基于现代技术的课堂互动 |
3.3.3 基于现代科技的作业批改 |
第四章 及时反馈策略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方案 |
4.1.2 检测材料 |
4.1.3 实验假设 |
4.1.4 实验目的 |
4.1.5 实验方法 |
4.2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4.2.1 实验前测 |
4.2.2 实验实施过程 |
4.2.3 实验后测 |
4.3 实验期间的案例记录 |
4.4 及时反馈策略在作业批改环节有效教学的结果 |
4.4.1 实验结果分析 |
4.4.2 及时反馈策略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 |
4.4.3 及时反馈策略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
4.4.4 作业批改中实施及时反馈策略的反思 |
第五章 反思和展望 |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一物理教学反馈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高一物理教学反馈老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月考测试试卷 |
附录 E:四个班级的作业收交记录 |
致谢 |
(4)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获奖微课的教学设计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ADDIE教学设计模型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 |
2.1 微课的发展历程 |
2.1.1 微课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2.1.2 微课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2.2 国际中文教育微课的发展历程 |
2.3 微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微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际中文教育微课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十三部汉教研究生获奖微课作品设计前阶段分析 |
3.1 教学对象设定分析 |
3.1.1 教学对象的年龄设定 |
3.1.2 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设定 |
3.1.3 教学对象的语言背景设定 |
3.2 教学内容设定分析 |
3.2.1 教学内容的设定 |
3.2.2 教学内容与课型的匹配度分析 |
3.3 教学目标设定分析 |
3.3.1 三维目标分析 |
3.3.2 目标陈述分析 |
3.3.3 目标陈述主体分析 |
第4章 十三部汉教研究生获奖微课作品设计阶段分析 |
4.1 教学环节设定分析 |
4.1.1 教学环节的设定 |
4.1.2 教学顺序的设定 |
4.2 教学策略分析 |
4.2.1 先行组织者策略 |
4.2.2 基于问题的策略 |
4.2.3 情境化教学策略 |
4.3 练习题设定分析 |
4.3.1 以词汇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练习 |
4.3.2 以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练习 |
4.3.3 以语法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练习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十三部微课大赛获奖作品的设计特点 |
5.1.2 十三部微课大赛获奖作品教学设计分析带来的启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三部获奖微课作品对基于问题策略的应用情况分析 |
(5)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的行动研究 ——以汉中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元化教学检测手段应用 |
二、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作业多样化的实施 |
三、汉中市组织使用“一起中学”软件进行线上测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作业 |
二、混合式作业 |
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首要教学原理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辅助研究工具 |
第三章 混合式作业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方案 |
二、行动实施过程 |
三、行动反思 |
第二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方案 |
二、行动实施过程 |
三、行动反思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方案 |
二、行动实施过程 |
三、行动反思 |
第四节 行动研究结论 |
一、学生作业状态的变化 |
二、混合式英语作业实施模式 |
三、混合式作业模式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有显着影响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发现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中地理学历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历案 |
(二)基于学历案使用的教学模式 |
(三)学历案与教案、学案、导学案之辨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深度学习理论 |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学历案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题 |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 |
二、高中地理学历案教学现状 |
(一)高中地理教师普遍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
(三)高中地理教师对学历案设计认识不足 |
(四)高中地理学历案教学实施瓶颈 |
三、高中地理学历案教学现状归因分析 |
(一)高考背景下的课业压力 |
(二)学历案教学需要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
(三)学历案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投入较大的精力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学历案的作用、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则 |
一、高中地理学历案的作用 |
(一)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
(三)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
二、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流程 |
(一)明确学习主题与完成课时 |
(二)制定学习目标 |
(三)梳理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 |
(四)整合知识、明确学习路径与方法 |
(五)设计学习过程 |
(六)厘清学后反思方向 |
三、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 |
(三)逻辑性原则 |
(四)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
第五章 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与实施课例 |
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指导型学历案设计与实施 |
(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指导型学历案设计 |
(二)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实施过程 |
(三)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评价 |
二、 《水与地表形态》合作型学历案设计与实施 |
(一) 《水与地表形态》合作型学历案设计 |
(二) 《水与地表形态》教学实施过程 |
(三) 《水与地表形态》教学评价 |
三、学历案实施效果反馈 |
(一)学生访谈反馈 |
(二)教师访谈反馈 |
第六章 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策略与实施建议 |
一、高中地理学历案设计策略 |
(一)学习目标:基于课程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
(二)评价任务:立足学习目标,关系指向明确 |
(三)学习过程:任务梯度分布,探究提升素养 |
(四)检测与练习:统筹作业系统,分层设计检测项目 |
(五)学后反思:系统回顾所学,渗透学习方法 |
二、高中地理学历案实施建议 |
(一)学历案设计与发放建议 |
(二)学历案课堂教学使用建议 |
(三)跟进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地理学历案教学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历案 |
附录3 《水与地表形态》学历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合作学习提升中职《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国家政策的导向 |
2.提高中职文秘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
3.促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 |
4.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关于课堂参与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综合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合作学习 |
2.课堂参与度 |
(六)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投入学习理论 |
3.社会互赖理论 |
二、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现状调查 |
1.调查对象 |
2.调查问卷的编制 |
3.课堂观察表的设计 |
4.调查问卷的信效度 |
(二)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调查结果分析 |
1.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2.访谈结果分析 |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生对知识点钻研程度较低,学习投入时间较少 |
2.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高,深层次学习效果较差 |
3.学生对学习的乐趣感有待提升,课堂学习焦虑感偏高 |
(四)影响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因素 |
1.学生因素 |
2.教师因素 |
三、合作学习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应用分析 |
(一)合作学习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性分析 |
1.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分析 |
2.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学情分析 |
(二)合作学习提升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优势分析 |
1.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策略对比的优势 |
2.合作学习提升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性 |
四、合作学习在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的实施流程和应用策略 |
(一)合作学习在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的实施流程 |
1.异质分组,明确角色 |
2.目标呈现,集体授课 |
3.合作探究,自主写作 |
4.互相批改,合作优化 |
5.课堂展示,反馈总结 |
(二)合作学习在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的应用策略 |
1.积极的互赖策略 |
2.科学的编组策略 |
3.社交技能策略 |
4.调整焦虑策略 |
5.有效的评价策略 |
五、合作学习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 |
(一)实践对象 |
(二)实践方法 |
(三)实践过程 |
1.行动研究的实施方案 |
2.第一轮行动研究 |
3.第二轮行动研究 |
(四)实践效果 |
1.访谈结果分析 |
2.调查问卷分析 |
3.实践效果小结 |
(五)实践反思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学生成长需要 |
二、学校家庭作业管理需要 |
三、个人工作实际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家庭作业管理的研究 |
二、乡村初中学生作业管理研究 |
三、文献研究小结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作业 |
二、家庭作业管理 |
三、乡村初中学生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性学习理论 |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群体动力理论 |
第三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编制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实施 |
第二节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一、家庭作业目的管理 |
二、家庭作业分配管理 |
三、家庭作业内容管理 |
四、家庭作业评价管理 |
五、参与家庭作业管理主体 |
第三节 访谈调查研究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及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四、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教育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
一、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 |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选取 |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内容选择 |
四、教育行动研究的整体规划 |
第二节 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一轮计划 |
三、第一轮行动 |
四、第一轮观察 |
五、第一轮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二轮计划 |
三、第二轮行动 |
四、第二轮观察 |
五、第二轮反思 |
第四节 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三轮计划 |
三、第三轮行动 |
四、第三轮观察 |
五、第三轮反思 |
第五节 三轮教育行动研究的总结 |
一、乡村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管理帮助乡村初中生养成好习惯 |
二、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培养乡村初中生的学习乐趣 |
三、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提高乡村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
四、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提高乡村初中生的合作思维能力 |
第五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家庭作业目的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 |
二、明确家庭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
三、教师和家庭共同协调确定家庭作业管理策略 |
第二节 家庭作业分配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制定最佳作业时长区间 |
二、协调各科家庭作业的布置频率 |
三、指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时间 |
第三节 家庭作业内容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家庭作业内容可强化学生自主设计 |
二、分层设置家庭作业内容 |
三、设置类型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内容 |
第四节 家庭作业评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优化家庭作业批改方式的评价管理 |
二、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
三、提高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和质量 |
四、巧用网络平台,优化作业评价 |
第五节 明确家庭作业管理的参与主体责任 |
一、学校建立健全规范家庭作业管理的制度 |
二、教师提升家庭作业管理有效性 |
三、学生增强家庭作业自主管理能力 |
四、家长/监护人支持与辅助家庭作业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
二、概念界定 |
(一)外语教学 |
(二)高校汉语教学 |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汉语教学理论 |
(四)交际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数据收集方法 |
(三)调查结果 |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问题 |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
一、准备的优化 |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
二、运行的优化 |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
三、评估的优化 |
(一)评估的标准 |
(二)评估的内容 |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10)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数学学科作业的特点 |
1.1.2 传统作业与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
1.1.3 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作业 |
2.1.2 作业设计 |
2.1.3 作业评价 |
2.1.4 新课程理念 |
2.2 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多元智力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关于作业目的和功能相关研究 |
2.3.2 关于作业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
2.3.3 关于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的研究 |
2.3.4 关于作业的批改与反馈的研究 |
2.3.5 述评 |
第三章 初一数学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初一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现状调查相关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说明 |
3.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3.2.1 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3.2.2 学生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
4.1 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
4.1.1 作业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原则 |
4.1.2 作业设计应遵循发展性原则 |
4.1.3 作业设计应遵循主体差异性原则 |
4.1.4 作业设计应遵循适量有效性原则 |
4.2 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评价策略及方法 |
4.2.1 适当选择批改作业方式 |
4.2.2 作业评价重在鼓励上进 |
4.2.3 作业评价讲求艺术性 |
4.2.4 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五章 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
5.1 实践研究相关说明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学习数学兴趣测试前后对比 |
5.3.2 数学学习总体情况 |
5.3.3 数学成绩前后对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有效地组织作业练习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 王永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12)
- [4]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获奖微课的教学设计倾向研究[D]. 高若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初中英语混合式作业的行动研究 ——以汉中市某中学为例[D]. 高巾乔.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高中地理学历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刘艳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合作学习提升中职《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D]. 黄倩春.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8]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彭丹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9]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10]新课程理念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 张美琳.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